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状探究(3篇)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状探究(3篇)

第一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摘要:

近年来,社会各界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利用自然的同时更加强调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恢复自然原有的面貌。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也应当充分重视生态环境的平衡,在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利用自然。本文将以青龙峡工程为例,全面系统的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

引言

我国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带,水资源总量丰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同时受到季风影响,降水十分不均匀,造成了地表水的分布的不均衡,各地的储水量也有很大差异,整体上形成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格局。因此,随着水电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水利水电工程,人们实现了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控制和调动,解决了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人们的生产生活更为便利。但是,目前,我国水电技术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加上相关工作没有做到位,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能源。首先,水利水电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可以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空间上的调动,防止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或者发生洪涝灾害,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保证了不同区域农作物的需水量,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此外,通过控制不同地区的储水量,有助于开通更多的水路交通线路。最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而言也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流动,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干净整洁,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总之,水资源作为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进步,因此,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必要的。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中水资源的利用与调动,开启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无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下文将以青龙峡工程为例,具体阐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气候的影响

青龙峡工程通过调整了水资源的分布,改变了大气环流,促进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大气的平衡,进一步改变了地表的环境和地下水的流动走向,改变了整个青龙峡周边的环境。同时,增加了周边地区的降水量,改善了周边的气候和湿度,是整个地表环境和地下环境都得到了改善。

2.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域的影响

青龙峡工程建成后,改变了整个水域的特征,通过在河流上修建大坝,减少河流的冲击力,让闸门拦截进行蓄水,将水资源进一步转化为能源。同时,在工程建成后,蓄集的水具有非常好的净化功能。此外,青龙峡工程的储水库中增加了水量,使得整条河流的水体流动变慢。与此同时,整个水环境的变化也会造成周边生物的生存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使生物链发生改变。

2.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河流的影响

青龙峡工程的建设明显导致河流泥沙发生了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河流下游地上河的形成。青龙峡工程通过在河流上游设置闸门,通过拦截的方法将黄河中的大量泥沙就在水库内,减少下游黄河中泥沙的数量。通过对黄河的过滤,使得该河段至下游时泥沙含量降低。但这样做也有极大的弊端,显然,将河流泥沙拦截于河流上游,加重了上游河流的污染,而且尚未制定后期排沙的相关措施,造成上游泥沙堆积,污染水域扩大。

2.4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质的影响

青龙峡工程建成后,大量的船只航行经过,在通过闸门得时候,都会对周边的水质造成影响。而且,这些船只一般均会在水库中停留一段时间,导致船只周围的水温迅速升高,进一步改变周围水质,同时影响到周围的环境。

2.5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

青龙峡工程建设后,对周围土壤的变化呈现出有利有弊的趋势。一方面,建设青龙峡工程后,疏通了原来地下水道中淤积的泥沙,调整了整个地表水的水量,为周围农田提供了有力的水源保障,方便农作物的灌溉。同时也对原来自然形成的河流走向进行了调节,重整了土壤结构和水质,为土壤提供了更多的养分,滋润土壤。另一方面,由于青龙峡工程会蓄集大量的水资源,因此,水资源具有大量的养分,从而造成周围土壤养分太过充足,使得杂物丛生,影响周围农作物的生长。

三、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3.1合理开发水资源。

水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能源,但是一旦遭到破坏,其危害范围极大,甚至会使整个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而当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很多工程都是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造成水资源的破坏,同时对整个生态系统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生态系统破坏后修复的难度很高。因此我们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时候,应该合理开发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3.2建立生态维护系统。

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中,不仅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而且应该建立生态系统调整机制,在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后能够及时的进行维护和修复,防止破坏范围的扩大。

3.3设计合理开发方案。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方面,设计者往往操之过急,亦或是考虑不周全,往往只关注工程中的一部分,而未将整个工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使得工程在建成后,出现诸多问题。

3.4强化生态保护观念。

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必须要从我做起,人人行动,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真正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四、结论

水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水资源也是零污染的能源,符合人类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和时代要求。而受我国的地位位置和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各地储水量也各不相同。因此,通过建设水利水电工程,调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动和分布,使得水资源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但是,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定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同时制定相应的补偿机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孙勇刚 单位: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永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6-04-09.

[2]陈香风.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新技术企业.2015-09-10.

[3]韩顺.试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注意事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4-12.

[4]尚勇杰,任杰.试论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3-10.

第二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研究

摘要:

经济新常态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成本,促进水利水电工程作用的发挥,应该对其建设管理工作加以重视。本文从经济性常态的概念入手,对基于经济新常态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传统建设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对此,需要对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布局问题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经济新常态的概念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经济新常态是指,虽然经济仍然处于逐渐增长状态,但其增长速度发生显著降低。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主要包含经济发展面临问题增加、经济发展速度通常处于中速和高速范围中等。

二、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在以往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人们通常将工程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的管理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无视工程实际环境,直接开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会对其所处位置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引发河床地质不稳定问题、河岸面积缩小、河流径向改变等。当所建设的水利水电工程蓄水之后,其原本自然河流的流速发生显著下降,进而引发泥沙沉积,进而造成泥水拥堵现象。

(二)水利水电工程布局问题

从布局的角度来讲,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问题主要是投资问题。相比之下,人们更加重视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这种倾向化现象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发挥。虽然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些重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但各个地区的实施效果不够明显。

(三)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问题

从我国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现状来看,年久失修、效率较差的水利水电工程数量相对较多。当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讲,调整传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经济新常态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背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原则方面

为了促进水利水电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强工程与经济新常态背景之间的契合度,在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其将以人为本作为最主要的建设原则。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遵循以人为本原则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任务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以改善农村整体水环境为目的,按照农村的实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情况对引排标准进行提升,并对其河道疏浚工作加以重视。第二,由于小型水库的使用风险相对较高,为了保证小水库的有效应用,应该根据小水库的使用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加固除险工作。第三,提升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和节约力度。

(二)水利水电工程布局方面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有必要对整体布局进行调整,其调整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控制措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能源短缺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虽然这种变化会引发人们对水电资源重视程度的提升,但水利水电工程的过度投资可能引发破坏生态平衡、自然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因此在做出水利水电工程投资决策之前,应该严格对工程位置的自然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第二,水利水电工程作用发挥调整措施。目前我国使用年限较长的水利水电工程数量较多,与修建时间较短的工程相比,这些工程的作用发挥通常受到限制。对此应该加强对现有水利水电工程的检修和排查。如果水利水电工程的损坏程度超出一定范围时,应该予以废弃处理。第三,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数量。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其经济的促进发展作用更加明显。为了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布局的合理性,应该注重欠发达地区数量的提升,进而起到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作用。

(三)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方面

从水利水电工程的以往应用经验来看,工程质量问题可能会引发极大的经济损失。对此,应该加强以下几种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第一,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市场的规范化水平。作为水利水电工程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监理工作规范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质量问题数量的降低。第二,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管理队伍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引发因素。管理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出现质量问题。

四、结论

我国传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数量相对较多。工程质量问题、布局问题以及环境影响问题的存在不符合我国当前经济新常态的经济发展需求。为了促进工程作用的有效发挥,保证经济的良性发展,应该应用工程投资控制措施、提升水资源保护力度、提高工程管理队伍综合素质等措施进行优化和调整。

作者:胡丽贞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道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24:36.

[2]周兰庭,高迪,李玉蕴,孙永明.论经济新常态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之完善[J].中国水利,2015,06:11-14.

[3]贾粉玲.基于经济新常态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完善[J].四川水泥,2016,06:145.

[4]李玉娟.施工规划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204

第三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农田灌溉、航行、水电、调节洪涝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但随着水利水电工程数量增加、规模的扩大,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其中生态失衡,水资源污染等严重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限制其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影响的分析,基于个人的经验分别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相关建议来解决这一矛盾,希望能够推动水利水电工程在中国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应对措施

引言

近年来,由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也越来越高,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环境效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促进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因为人为工程对水的性质、气候、地质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分析如何使水利水电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1对气候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区域气候是一个平衡的状态,受大气环流控制,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使当地的下垫面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当地的气候。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原有地貌结构,增加的水库、湿地使得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对当地小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蒸发量明显增加,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导致局地降水量增加,雾霾天气增多,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

1.2对水文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文的影响有利有弊。在积极影响:它的修建可以增加水库库存容量,旱季放水,雨季存水,有效调节旱涝;也可以有效减少河流中的泥沙。消极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减缓水循环的速度,降低水的交换率,降低污染物的迁移能力;非汛期的截流易导致地下水和下游湖泊周围不能有效供给,造成河口海水倒灌,水质下降,严重的话会导致重金属污染;当水库发电时,下游水位变化幅度增大,使海上运输、灌溉等受到限制。

1.3对地质土壤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通过水库调蓄防止大规模的农田淹没在洪水易发地区,但大型水库水位的上升可能导致地壳太过湿润从而会提高地震灾害、山体滑坡崩塌等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如果水库水被污染了,水库的渗漏会对周围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水电水利工程的修建会改变区域土壤养分,使土壤PH值和土壤肥力大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影响植被生长能力。

1.4对水内鱼类的影响

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工程水库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影响洄游鱼的生存和繁殖,也影响了栖息在该区域的其他物种,从而间接影响地区生态平衡产量;另外加上缓慢的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还会直接导致地区内的动物迁移。

1.5对植被的影响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占用面积通常较大,会严重破坏土地面积的各种土地植被;水库淹没区和淹没区原植物死亡,与土壤可溶性盐含量的变化,对水体中氮、磷含量增加,富营养化将加快,影响水中藻类植物生长。

2.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2.1水利水电建设对移民构成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一般会进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移民政策使得原著居民搬迁到工程以外的经济发达地区,若移民的得不到妥善的安置,会造成开山造田、水土流失等,产生严重的生态问题,加剧人地矛盾;工程建设地原有的工矿企业直接关闭或破产重建,导致人才流失、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等。

2.2水利水电建设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会直接导致如血吸虫病、霍乱、疟疾、伤寒等疾病的高发,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水环境变化有关。如丹江口水库和新安水库建成后,原来的土地变成湿地,有利于蚊虫繁殖,造成严重的疟疾;三峡地区则有过严重的血吸虫病。

2.3水利水电建设对地表生物文物构成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不仅会导致表面不能进行迁移的文物被局部淹没,还有可能导致大量珍贵文物被毁;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和植被被严重破坏,致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例如噶山区水库建设的南坡,牛羚、马鹿等稀有动物的数量下降。

3.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建议

3.1建立全面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评价体系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注意如何减少甚至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各相关单位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进行科学评价。注意在评价中要项目的自然环境价值、人文环境价值等两种有形和无形的变化,基于现状,把目标放长远,造福子孙后代。

3.2增强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重点关注生态问题,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调度中,在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良好的环境效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公众参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3.3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和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进行保护。

3.4完善移民政策

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的原居民与建设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项目建设的决策管理,实现两者共赢。

3.5强化工程运行管理

制定科学的、综合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经营计划。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设计的要求,对操作的需要,制定科学的环境监测计划,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康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各种潜在的生态影响,及早的规避风险,科学的进行项目规划,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最大程度的造福人类。

作者:肖询亮 单位:吉安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

参考文献:

[1]谷永祥.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湖南水利水电,2011,(04).

[2]张传新,戴克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05).

[3]曹永强,倪广恒,胡和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2005,01:56-58.

[4]李玉海,陈亚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