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工业工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摘要]围绕“新工科”指导思想与核心理念,从社会需求出发,分析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从产教融合视角,构建基于“S-T-C”模型的工业工程专业“两平台、三中心”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学模式,通过高校和企业双轮驱动多维建设、产教融合与跨界培养,全面提升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水平。从制度建设、师资培养、软硬件系统集成等方面提出工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S-T-C”模型;产教融合;工业工程;教学改革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潮涌,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1]。其中,“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扭转当前制造业面临的发达国家“再制造”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双向挤压的困境,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2]。为了支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行动纲领,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3],这对新时代背景下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及教育体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新的需求,企业往往比高校更为敏感,新理念与新技术兴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最终都需通过企业实际生产来落实。因此,要满足新时代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就必须更深入地探究产教融合的本质,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新型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依托企业的优势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4],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实践教学活动,突破纯理论教学局限,强化学生利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5],培养符合“中国制造2025”需求的优秀专业人才。

一、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

(一)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我国在“卓越计划”中提出,工业工程专业学生需达到工程技术、管理技巧、实践应用和整合创新四个方面的目标;新工科内涵也强调培养多元化、创新型的工程技术优秀人才。但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工业工程专业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规划,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懂技术,会管理”,究竟懂到什么程度,会哪些本领,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求,也没有开展和实施专业认证,人才培养规模与结构不合理,专业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轨[6]。

(二)培养模式与目标要求不对应。新工科背景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工程技术基础,能够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现代管理科学方法和技术,对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进行规划、设计、评价、改善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国内大部分高校工业工程本科专业教学模式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很多实验室实验设施不足,条件简陋,实践环节往往浮于表面;条件好的高校开始大批引进实验器材,建立仿真平台,但实验室教学过于理想化,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不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系统解决复杂问题,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机融合[7]。

(三)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不到位。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振兴地方特色产业,往往以学校优势专业为核心,将一些具有共同特性和关联课程的专业组合成专业链,通过专业链群建设培养产业链所需人才,实现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8]。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对多学科交融的需求越来越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普及与发展,对师资力量有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缺乏不同专业之间学科交融和系统关联,无法满足制造业产业链中市场调研、创意形成、技术研发、模块制造与组装加工、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各环节对人才的需求[9]。

二、工业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产教融合是高校和企业依托自身的资源与优势,以互信与合约为基础,以服务经济转型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10],以校企合作为主线、协同育人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驱动力,以项目合作、技术转让和联合开发为载体[11],通过要素优化组合与高度融合,实现各参与主体相互配合的一种经济教学活动方式和育人模式[12]。

(一)基于“S-T-C”模型的体系框架。工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应适应时代背景对人才的要求,以能力建设和素质养成为核心,打破以学科基础、关键技术方法和面向行业分割细分专业的格局,重构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复合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规律,需要多维度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基于“S-T-C”模型的工业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目标为主线,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以制度建设、师资培养、资源整合为支撑。该体系架构的内核是“两个平台、三个中心”。“两个平台”即搭建高校与企业两个不同的平台,“三个中心”分别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中心(S)、以教师为主体的产学研服务中心(T)、以企业为主体的道场培训中心(C)。通过“两个平台、三个中心”的功能设置,以及相互之间的服务联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的系统培养目标[13](如图1所示)。基于“S-T-C”模型的工业工程专业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一个渐增式、螺旋式推进与完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一个不断改革建设,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PDCA循环过程,每一个循环均由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方案的执行、教学方案的检查和教学方案的评价四个环节组成,评价结果为新一轮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工业工程教学体系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才能更好地贯彻新工科建设思想,针对“两个平台、三个中心”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反馈,进而不断优化“S-T-C”模型,实现工业工程专业教学的一体化与规范化。

(二)“S-T-C”模型功能结构。1.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中心(S)。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目标是价值的自我实现,教学过程是自由发展,教学原则是真诚、信任和理解,教学方法是非指导性的引导[14]。然而,传统教学模式普遍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这种以教师为核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主体地位倒置,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符合“双创”时代要求。新的教学体系必然是以满足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要评价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中心,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强调学习策略与自我管理,主动汲取知识丰富自我。2.以教师为主体的产学研服务中心(T)。在新工科核心理念指导下,高校教育更倡导“学以致用”的实践原则,在“教”的方面更多采用基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复杂问题能力的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的主要载体是“项目”,教师是衔接学生和项目的重要纽带,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产学研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教师在校企合作中的枢纽作用,以学生学业成长和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项目合作方式,引导企业导师进课堂,高校学生走出去,借助项目研究、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和学科平台建设等多种途径,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在教师自我完善的同时,推进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3.以企业为主体的道场培训中心(C)。工业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和高校全方位、多学科交叉融合,而基于校企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是实现高等教育与特色产业有效对接的基本途径。企业是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改革中起催化作用的一环,以企业为主体的道场培训中心,通过学生实习与项目合作等合约成为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和科学研发基地,发挥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达成资源与利益共享,推进学校和企业建立稳定的、长久的、互利的合作关系,一方面提升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为企业储备优秀人才资源。

三、结束语

产教融合是一种“高校-企业”系统的耦合范式,高校是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载体,企业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空间,二者紧密串联着人才链、教育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发展过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企业的增值化过程,同时也是高校的市场化过程。通过“两个平台、三个中心”的功能设置及服务联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系统培养目标。保障基于“S-T-C”模型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优化教育环境,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其中,制度建设是保障,师资培养是前提,软硬件资源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是基础。

作者:邱立新 周田君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