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机械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分析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现状。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与企业联合培养学徒,加强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培育,强化工学交替育人模式等,可以提高机械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993年,英国首先提出“现代学徒”职业教育改革计划,将学徒制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以弥补传统学徒制教育中专业技术培训的不足[1]。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提出现代学徒制的概念,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2]。党的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9年,在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12号)。《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和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在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等相关专业,全面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与普通大专班和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传承,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制订教学大纲、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充分体现校企深度融合[3-4]。校企签订合作协议,学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企业以师傅带徒形式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1人才培养意义

机械制造专业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性强,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熟练掌握技能[5]。传统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不多,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与磨砺,毕业后不能快速融入工作岗位,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这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有差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企业所希望的到岗即任的问题。学生到企业实践学习,可以参与岗位工作,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和产品特点,毕业到岗就业后能快速胜任岗位工作,而且可以减少企业技术培训成本。同时,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不仅可以学习技能,还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学生可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校企合作的关键技术研发课题,得到企业资深工程师和学校专业导师的精准指导。在实践中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提升实践能力。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6-7]。

2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2.1实施现状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镇江高专”)结合自身的办学基础、发展现状、专业特色,紧密结合镇江市重点发展产业,优化专业布局,把职业岗位要求切实融入课程体系。学校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试点经验,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以期满足行业和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镇江高专经过企业调研、联合论证,先后与快乐蜂(中国)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永和大王)共建“永和大王店长班”,与镇江天安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共建“镇江高专天安达班”,与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共建“万新光学班”,涉及眼视光技术、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现代学徒制班精准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熟悉岗位要求,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招人难的问题。“镇江高专天安达班”实行“校企融合、共育共管、工学交替、交互训教、师傅带徒、在岗成才”人才培养模式[8],在校企协调育人机制建立、招生招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校企互聘共用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完善、建立对方参与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方面,形成了“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人才递升模式,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学生毕业时即可融入企业环境,正式上岗,为企业节省了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相关成本;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教师团队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汽车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汽车教学名师、江苏省汽车维修赛三等奖、江苏省发展研究三等奖等。

2.2存在的问题

1)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总体来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积极性较高,但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注重投入产出比,积极性不高。一方面,企业担心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培养的学徒无法正式成为可用员工,特别是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高,企业如果派出高水平师傅手把手教,难免会影响正常生产,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学校现代学徒制培养周期至少2a,企业人力资源回报周期长,同时,企业需要支付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费用相对较高。

2)学校师资不足。“双师型”教师数量缺口较大。很多高学历的青年教师从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他们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对合作企业、行业了解不多。而从企业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岗位实践能力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不足。

3)学生缺乏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校企合作育人中,学校、企业、学生签订了三方协议,明确了责任和义务,但部分学生违反协议的事情经常发生,如部分学生因不太认同企业文化等而提出离职申请。企业虽不愿意人才流失,但更不愿意因个别学生失信而诉诸于法律。因此,学徒从企业离职一般相对顺利,但亦容易成为负面案例,影响后续合作育人工作。

3建设构想

据调研,镇江高专机械制造专业尚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参考“镇江高专天安达班”的办班经验,实行“校企融合、共育共管、工学交替、交互训教、师傅带徒、在岗成才”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教师队伍、建立现代学徒制管理制度等,加快培养企业需要的机械制造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3.1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为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提供更多企业实践的机会。通过挂职锻炼、合作开发项目等,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工作,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和工作流程,熟悉企业文化,提升实践能力。安排企业资深工程师定期到学校听课,提升教学能力。为了提升学校青年教师和企业资深工程师的积极性,学校和企业可根据需要制定、修订相应制度,给予他们在职称、职务晋升,薪酬方面一定的优惠政策。

3.2校企联合培养学徒

学校应加强和产业技术联盟、专业产业园的合作。产业技术联盟、专业产业园中的龙头企业牵头,形成企业联盟,作为人才需求方,和学校、学生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9]。人才培养费用可以由企业联盟中的企业分摊,以降低企业人才订制培养的成本。这种合作模式可以给予学生广阔的学习空间与就业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意愿选择到联盟中的企业学习,避免了与单一企业合作的限制性。学生与联盟中的企业形成双向选择,可有效预防毁约。

3.3加强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培育

一方面,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会学生做人,实现做事与做人的统一、学业与修养的统一,强化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教育[10];另一方面,在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合作协议的条款中增加一定额度的违约金,学生因自身原因违约则需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并将学生的违约行为纳入毕业考核,从而起到约束作用。

3.4实施工学交替育人模式

针对机械制造专业的特点,实施工学交替育人模式,以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1)搭建机械制造专业工学交替育人模式的核心课程体系。合作企业提前介入该课程体系的搭建工作。理论课程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课程以企业实际岗位技能为主,形成集素质培养、能力训练、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于一体的核心课程体系。2)制定实施“1+1+1”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第1个“1”即第一、二学期学生在校内学习理论课程,即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第2个“1”即第三、四学期学生校内学习和企业实习交替进行。一方面,在校内继续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在企业中实习,初步接触企业岗位,了解岗位技能需求,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第3个“1”即第五、六学期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实践能力,为毕业即可上岗奠定基础,同时参与企业项目,完成毕业设计。

4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职业教育领域大力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相关工作。学校机械制造相关专业应根据制造业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寻求合适的制造业企业联盟,共同推进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

作者:刘福杰 刘福燕 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常州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