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简析(3篇)

水利工程建设简析(3篇)

第一篇: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结合问题;措施

近年来,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做好水利工程管理刻不容缓,这就需要把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我国水利工程做到循环发展。

1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水利工程一直在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我国水利工程刚起步阶段,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是采取自营制建设管理,即是由施工队决定如何建设,工程建设完工后的水利管理与前期的水利施工建设无任何的联系,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完全脱节,不能很好的做到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这样的发展模式长期束缚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步伐。20世纪后期,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迎来了发展高峰期,建设的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自营制转换为代建制建设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在多方面上都较原先的建设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建设与运行管理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我国高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是将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是我国现阶段采取的最先进的水利工程发展模式,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运行效率,在某些方面已经实现了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但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是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2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作用

水利工程对能源生产、防洪抗洪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利国利民的重要项目。但是,仅仅建设好水利工程项目并不能发挥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建设只是基础,后期水利工程项目的运行管理才是重中之重,运行管理观念是否先进、手段是否超前都决定了水利工程项目能否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后期的运行管理是否合理决定了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工作效率。好的运行管理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投资,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能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合理分配水利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水利工程项目的作用,更好的造福于民。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导致后期管理时会出现缺乏责任心、管理不积极等现象,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的利弊,唯有做好水利工程的管理才能保障水利工程是利民的公益项目。

3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3.1前期建设与后期管理没有很好的连接点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不到位,施工建设时,虽有相关人员进行监督,但大多走过场,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工程完工后,相关施工单位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对后期的运行管理根本没有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导致后期管理工作很难开展,即使有一部分人承担了管理工作,也因为不熟悉水利工程相关建设方面的情况而出现运行管理失误的现象。施工单位和管理单位无法实现一个完美的衔接,没有相互配合,这就给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带来了困难,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3.2在进行项目规划时没有重视建设与管理的结合

工程正式建设开工前,都需要进行相关的项目规划和程序设计,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达到节约时间、降低成本的目的。但目前我国许多水利工程的前期规划中,并没有十分重视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而是由两个不同的部门分管,其相互之间没有沟通,加上施工的约束,单独的运行操作势必导致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脱节,使得水利工程项目的优点难以发挥出来。

4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机结合的有效措施

4.1做好建设部门和后期运行管理部门的相互监督

要想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就必须使分管建设和运行的两个部门相互渗透、相互监督,在工程建设期,相关管理部门要派人对建设项目进行实时监督,了解是否完全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各种参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了解情况,询问相关负责人,监督其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进行整改,以便于后期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相关建设单位也需对运行管理部门实行监督,是否按照建设规定进行管理,若有不恰当的地方也应及时做出整改。

4.2在进行项目规划时做好建设与管理的连接点

在进行水利施工工程规划时,要尽可能的多做几个建设与管理相结合的连接点,比如初步设计时,既要考虑施工单位的环境是否便于施工,也要考虑施工完成后是否便于运行,运行效果是否理想,是否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既要看到眼前,也要预想到未来;既要注重施工,也要顾忌后期的运行管理。准备施工时,相关运行管理部门的人员必须对一些参数进行掌握,要确保施工的安全及正常运行,同时,还要对前期的建设资金、人力、技术等和后期运行的费用、人员、管理项目等做好协商,确保每一部分都有相关负责人来担任,如此,才能做到施工时一边进行建设,一边进行管理。必要时要制定相关的制度,确保施工管理部门都能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交接配合,做到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

5总结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是确保水利工程发挥其作用的前提,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只有做好施工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建设和管理的连接点,才能更好的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者:吕殿荣 单位:甘肃省瓜州县榆林河灌区水利管理所

第二篇: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提出了通过有效的运行管理来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大规模水利工程投入建设或使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建设成本上升、工程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关系,并通过有效的运行管理措施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健康进展有着重要作用。

1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运行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模式主要为“代建制”以及自营建设管理模式两种。自营建设管理模式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存在着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营管理之间严重分离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代建制”管理模式出现于经济市场体制下,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作为新的管理模式,有效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与弊端,然而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进程的加快,这一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开始显现,尤其是后期水利工程运行与实用中,极不利于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代管理机构与工程建设方相分离,导致其在进行管理时未能够参与到施工过程中,因此对工程建设成本以及存在的难点等不了解,无法预见性的进行管理;同时在面对水利工程运行问题时,无从下手,维修成本也会明显增加。

2充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2.1水利工程建设可能性研究阶段与运行管理的结合

在水利工程项目的研究阶段,管理运行机构的参与十分重要。以水利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管理机构以及项目风险评估等为着力点,通过规划以及演算的方法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结合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及可行性。所谓可能性研究阶段二者的结合指的是实现资金投资方面的结合,首先初步整合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与资金投资,共同商议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通过风险评估来选择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项目。

2.2水利工程建设初步设计阶段与运行管理的结合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设计阶段,联合运行管理有助于提高整个工程投资效益,因此在这一阶段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实际情况以及后期运行等,统筹规划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方案,同时要共同商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以及发展方向,从而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以确保水利工程投入使用阶段可以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

2.3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与运行管理的结合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结合运行管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时,主要体现在水利工程项目在具体实施阶段建设单位与运行管理单位的合作,只有这样才可以弥补自营建设管理模式以及“代建制”管理模式的缺陷以及空白,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以及完善交接。运行单位在进行管理时,施工单位要辅助其更加充分的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于管理单位存在的疑问与出现的问题要详细的进行解说。对运行管理单位发现与提出的问题,要做好及时改正。运行管理单位要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人力、资金以及设备的管理,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

3更好实现水利工程建管结合的对策

3.1加强水利队伍建设

要实现水利建管的良好结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利队伍十分必要。在正式施工前,企业要组织水利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强化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同时企业可以组织运行管理人员参与到施工人员的培训,以更好的了解到水利工程建设的人力情况。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工程管理中去。

3.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良好、规范运行的保障,可以为水利工程实践提供明确的道路与方向,尤其是在水利工程运行后期,只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才可以明确各方责任,保证人员配置、资金流通以及设备应用的有序进行。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的后期,加强各区域水资源管理十分重要。因此运行管理单位要协调水资源综合利用、城乡供水、防洪排涝以及水环境治理等。

3.3健全水利服务体系

除了一些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外,基层水利也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与大规模基层水利不同,基层水利的公益性、基础性明显,多与农村农业的发展、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以及防洪安全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基层水利工程普遍面临运行机制不活、管理体制不顺、服务功能弱化、人才严重短缺。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建设,巩固服务机构。水利工程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质量,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加强与运行管理部门的联系,互相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水利工程的新问题以及情况,并不断完善与改进设计方案,从而提高施工质量,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杜瑞华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水务局

第三篇: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应用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以及各个行业中都实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信息传输以及信息采集的能力,实现工程建设管理向自动化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相关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用;分析

水利工程是我国的基础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工程,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关键内容,其对推动农业以及社会发展具积极作用。新时期下,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也进入到信息时代,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进入21世纪后,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水利工程管理建设中,例如信息采集技术、遥测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从传统的天气信息监控采集到当前的信息化分析以及联网预报等,都需要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同时,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对水利工程的流程运行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信息工程程度,强化水利枢纽的调度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水利工程自动化发展。

1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1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应用

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可以为水利工程相关信息的可靠、有效以及高速传播提供便利。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将不同地域的水利工程充分连接在一起,进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对于种类校对、信息量具大的信息,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快速传输,对水利数据、图像以及三维模型等资源实现交换传输,同时,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还可以优化数据资源的储存管理。

1.2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模式分析技术以及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空间数据,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三维空间图形以及动态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技术是当前我国比较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其具有信息综合处理、动态预测以及空间分析等优势,其已经成为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建设的关键措施。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传输以及录入,数据在经过合理以及科学的处理后,可以为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参考,对防灾减灾以及信息管理起到关键作用。新时期下,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实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我国相关部门通过该技术绘制了一定比例的信息图纸,并且将各个自治区、省市的水利机构进行连接,进一步实现水利信息资源共享,对水利工程开展有效的监管,进而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节约建设成本,对推进我国水利工程合理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理依据。同时,利用该技术还能够绘制江河、湖泊以及流于的水下地形图,进而生成详尽的数据信息,制作水文预报,对河床演变进行分析,为水利工程的管理建设提供重要的地理信息,促进水利工程向现代化以及信息化方向发展。

1.3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卫星定位技术在我国具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实现了应用,其具有操作性强、数据可靠、速度快以及精确度高等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可靠准确的三维坐标,基本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并且覆盖率较广,能够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水利建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时间信息以及空间信息等,操作简单方便。新时期下,卫星定位技术已经成为水利建设的重要应用技术,我国水利建设管理基本使用北斗卫星系统以及GPS卫星系统。与无线电定位技术相比较,卫星定位技术在精确度方面要更高,并且不受恶劣天气影响,通过卫星定位技术能够对当地的地质水文进行科学检测,如果出现灾情,能够对其准确定位,借助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与指挥中心及时进行播报和通信,进而起到实时监控以及防灾减灾的作用。

2信息化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分析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和发展,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要持续加大投入,虽然水利工程在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但是也为水利工程的发展指明了未来方向,相信随着我国工程投资的加大、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技术会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2.1促进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技术可以为水利工程信息化发展提供基础,而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卫星定位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工程管理建设也给予了技术支撑,提高了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水平。我国抗旱防汛指挥中心,就是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是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经典案例,指挥中心以成熟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为环境建设、生态建设、水源检测以及抗旱防汛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为水利建设过信息的动态展示、精确分析、分类检索、快速查询、安全储存、高效传输以及实时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2.2专业模型技术为信息化技术提供了应用支持

水利工程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内容是提供决策,而数据来源是对灾情、旱情以及水情的分析结果,其结果来源于环境评估、水源水质、旱情分析、洪水调度系统等专业模型技术。随着专业模式技术的完善和发展,其为信息化技术提供了应用支持。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水利建设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未来会有更多的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建设中进行应用,例如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模型技术等。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以及通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以及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并且对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希望在未来,信息化技术可以持续为水利工程提供发展动力,促进其现代化以及信息化发展,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推动水利建设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素悦.数据库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以北江水利信息数据库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11139-11141,11194.

[2]武建,金帮琳,张小青,等.水利信息化技术在灌区节水灌溉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5(1):63-64,75.

[3]武建,高峰,朱庆利.浅谈大数据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水利发展研究,2015(9):63-66.

[4]段建才.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4):59-60.

[5]吴苏琴,解建仓,马斌,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技术[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1):46-49,55.

作者:徐霖侃 单位:江山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