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年度总结范例

大学年度总结

大学年度总结范文1

将合科教学的“社会”科改成“历史”、“地理”两科,分开进行教学。对于未实施五年一贯制的小学,其课程按教育部1952年2月5日颁发的《“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工8门课程。1952年3月18日,颁发试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初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外语、中国革命常识、时事政策、体育、音乐、美术等13门课程;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外语、体育、制图等13门课程。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经过改造、吸收和借鉴后的学校课程结构较为单一,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和分科形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三:一是建国初对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的急需直接决定了学校课程以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为主,课程结构必然以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为主。二是对以往的旧课程否定较多,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只继承了以往中小学课程中分科目的部分,丢弃了民国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学课程中的选修课制度。三是受到了苏联当时教学计划只有必修科没有选修科的影响。这实际上一方面反映出在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时就已出现脱离中国实际的问题的端倪,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建国初期在改革旧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漠视中国国情、薄待传统的“左”倾情绪,造成了对以往教育过多的否定。

“劳动化”特点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课程结构(1953—1965)

1953年,我国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任务,并着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几乎每年都重新颁布中小学计划。具体有1953年7月颁发的《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2月颁发的《小学“四一制”教学计划(修订草案)》;1954年7月颁发的《1954—1955学年度中学各年级各学科授课时数表》;1955年9月颁发的《小学教学计划》;1956年6月颁发的《1955—1956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6年3月颁发的《1956—1957学年度中学授课时数表》;1957年6月颁发的《1957—1958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1957年7月公布的《1957—1958学年度小学教学计划》。1953年中学课程在1952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主要变化是初一增设了卫生常识,但由于教材编订跟不上,教育部很快又通知暂不开设。而且,取消时事政策;总课时减少170课时。1954年,鉴于学生学业负担太重,教育部对中学课程作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减少课时和削减课程科目:(1)初中取消外语课。(2)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取消共同纲领,改设政治常识。(3)教学时数初中一、二年级由1953年的每周30、32课时降为29课时,初三由每周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一由每周32课时降为30课时。1955年7月教育部专文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所以,1955年教学计划体现这一精神,进一步下调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课时降为28课时,高一由32课时降为31课时,高二由30课时降为28课时。1956年是中学课程作出重大调整的一年。首先,开始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建国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我国的课程改革重心一直放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的改革上,如加大课时,重编教材,增加科技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反映等。一段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技术教育。一方面,缺乏劳动教育,使全面发展教育失于偏颇;另一方面,这也严重脱离了中国教育实际。

当时社会,中学毕业生不升学而就业的是大多数。中学只有升学目标而未兼顾就业,使学生缺乏就业准备。到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到1956年,国家开始关注中学就业问题,并于1956年7月下发《关于1956—1957学年度中、小学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通知》,课程中要求普遍加设实习,初中增设工农业基础知识。其次,改语文为汉语和文学两门学科。这是机械照搬苏联的结果。苏联课程中是俄语和文学分科。学习苏联,我国于1953年起也酝酿分科,1956年下学期起正式分科教学。1957年甚至进一步取消了汉语课。语文分科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削弱了作文教学,语文课成为纯粹文学课,课文选材只限于纯文学,政论文、应用文等全部被排除在外。整体来看,这五年的学校课程结构变革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仍然具有苏联化倾向。二是注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强生产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小学增设手工劳动课,中学增设生产技术教育课程。三是重视科学教育,当时学校教育为了向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种科学知识中心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增加科学知识使之课程化,另一方面又给予科学课程较多课时。如小学1955年比1954年每周课时减少2节,但自然科却增加了1课时。高中物理1953年高一(修订草案)规定2课时,后调整为3课时,1956年比1955年在二年级每周增加1课时,三年级增加1.5课时。

社会主义改造计划提前完成,我国于1956年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从1958年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全国范围开始了工农业生产的“”,社会急需大量劳动技术人才。当时的教育方针确定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贯彻这一方针,培养社会急需的劳动技术人才,学校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分别于1957年7月和1958年3月,颁发了《1957—1958学年小学教学计划》和《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2]其中,制定中学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是:第一,初中各年级每周教学总时数最高不超过30小时,高中各年级最高不超过31小时。第二,保证语文和数学两科有充分的教学时数。第三,不减少物理和化学两科的教学时数。第四,适当减少历史和地理两科的教学时数。第五,注意各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配合。

196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批转下发了这两个条例,其中,《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40条(简称《小学40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共50条(简称《中学50条》)。它们系统地总结了建国13年来,特别是1958年后二三年的教育经验与教训,对中小学教育的任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劳动、教师等都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在课程结构方面,按规定,为更好地适应各类高等学校的需要,发展学生的志趣和才能,高中阶段在保证学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程。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一门或两门。选修课程不进行考试。这一规定在新中国课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对摆脱苏联早期单一课程结构模式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学校课程结构变化的特点是:(1)形成了劳动化课程。中学教学计划规定了参加劳动的时间,并开设了“生产劳动”科和“体力劳动”科。取消“农业基础知识”课和规定的14天农忙假。规定学校应有14~28天体力劳动,另规定初中和高一、高二每学年应有6天参观时间,以使各科知识与生产劳动更紧密相结合。在小学,也在农村小学(包括大中城市的郊区和小城市的小学)五、六年级增设农业常识,每周各1课时,全年68课时。农村小学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但有条件的小学也可开设。(2)恢复外语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计划”认为外国语是“吸取各国科学成就的重要工具,在中学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高中外语教学。[3]这具体表现为高一外语由原每周4小时增为5小时,并加强课堂练习机会。另外,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应在初中开设外语科。增加外语科所占用的课时,通过减少语文、历史、生物和生产劳动的课时解决。(3)重视理科课程轻视文科课程。减少历史、地理课时,初中二、三年级和高中由每周3小时减少为2小时;只在高一开设经济地理,每周3小时。增加生物、化学教学时数,初一、初二、高一生物均增为每周3小时,初三化学增为3小时。在初一算术中增加珠算和簿记的教学内容,所需教学时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局研究决定。#p#分页标题#e#

“”时期“三机一泵”式学校课程结构(1966—1976)

1966年8月8日,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吹响了“”的冲锋号。该决定第十条规定“教育改革”的革命任务是“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学方针和方法”。“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的斗争”。[4]“”期间,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学生停课也闹革命,复课也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学校大量的文化课被砍削,剩下的也贯穿了大量政治色彩,由教师和老贫农合上,把算术课上成政治课。片面地强调课程的实用性。把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改为工农业基础知识课,认为这样做可以紧密联系实际[5],只讲三机一泵(拖拉机、采油机、电动机、水泵)和四大作物(三麦、水稻、棉花、油菜)等。这样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生产知识而忽视基础知识,使所培养的人在基础学历上未达到一定高度,难以发展、难以深造。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向丰富的学校课程结构(1977—1998)

“”结束后,国家的重心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全社会力图谋求一种稳定有序的发展道路。在学校教育上,迫切需要改变无序混乱的状态,亟须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使学校教育教学走上正规。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10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要求中小学学习年限各5年,从而结束了全国形式各样的学制规定。规定小学开设8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小学三年级增设英语,小学四年级增设政治和自然常识。规定中学设置14门课程,包括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生物、农基、生理卫生、体育、音乐和美术。这套课程方案是对“”前处于无序状态的全面恢复与纠正,显现出了尊重学科地位、看重科学知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趋势。针对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981年国家又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学计划,要求小学实行5年一贯制,开设11门课程,把原来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语文仍然是一门课程,但分列为讲读、作文与写字三个部分。增设了地理、历史与劳动。中学有五年制和六年制,都设14门课程,只是把原有的农基课改成了劳动技术课,另外,在六年制偏重文科的重点中学中加了每周四节的选修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更多专门优秀人才,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如何走向现代化、如何与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相适应、如何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这些都对学校课程结构提出了挑战,从国家教委到教育研究者,以及学校的办学者,都开始对学校课程结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不久,国家教委就组织人力进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并于1986年10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将学制确定为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在课程设置中五四制仍然在初中保留了选修课,还在初中增设了四节课外活动。在六三制中取消了选修课,也增加了课外活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大胆突破,打破了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增加了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课程结构的灵活使多样化的课程实施成为可能,从而满足社会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继续将课外活动作为与学科课程并列的课程纳入课程设置表,并采用文件的形式将活动课的名称正式确定下来,由此,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正式成为中小学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增设活动课程的同时,各学科的比例也得到适当的调整,适当降低语文、数学、外语的周学时的同时,略微增加了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时,适当提高了体育、美术、劳动课的学时比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础教育办学实践中出现了一批主动变革的学校。如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我国普通中学课程结构单一,所有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程,无个性特点的问题。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研究、论证,1980年11月,他们提出了一个由必修课、选修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部分构成的课程模式,1984年起又增加了社会实践课。最终形成南师大附中四类型高中课程模式。[6]上海市大同中学从1987年秋开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进行了历时三年的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7]该实验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单一化的结构,改变教学划一化的做法,改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状况,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该实验的基本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形成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实验最终形成一些基本认识,一是减少必修学科课时,增设选修学科,加强课外活动,有助于实现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目标。二是由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组成的课程结构,显示了较好的整体效应。三是关于三类课程课时的配比问题,实验确定必修学科60%,选修学科25%,课外活动15%。该项试验实质上从形式上探索了高中阶段课程结构的构成,确立起了必修、选修和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此外,还有杭州拱墅区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开展课程结构改革的实验。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多年来只设“学科课程”、“必修课程”的单一课程结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结构走向多样化、丰富化。同时涌现出一些课程实验,以重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构建了新的课程模式,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设置,为学校课程结构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这些都体现出学校课程结构改革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方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出发点。#p#分页标题#e#

走向多样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1999—)

大学年度总结范文2

我们探索并实践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定方法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每项具体实验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依据,利用各项实验的平时成绩对课程的总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这样的一来,学生每参加一次实验即相当参加了一次实验考试,所获得的实验总成绩中偶然因素较小,能够较为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亦能够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提高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重视每一次实验学习的机会。

2、具体实施办法

(1)平时实验成绩记录以学生每项具体实验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依据,需要准确记录学生平时的实验情况,所以我们制定了“平时实验成绩记录表”。该表格由物理实验预约系统自动生成,主要记载学生的实验出席、预约情况,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撰写情况及仪器的使用情况等。该表格能够准确反映学生实验的全过程,是学生平时实验成绩的重要依据,也是实验教学过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根据完成实验的独立性、完成时间、实验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操作过程的具体表现等指标确定采分点,根据本体系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价量化指标细则”确定具体分值。

(2)单项实验成绩和总成绩评定方式在我们这一套物理实验课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实验总成绩由各单项实验成绩构成。每个学生每学年度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实验,完成每项实验获得一项成绩,最后将每项实验成绩累计并折合为百分制,便可确定学生的总成绩。为了科学合理的考核学生的单项实验成绩,我们又将每单项实验成绩分为“过程成绩”和“目标成绩”。“过程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预习和实验操作情况,其中预习情况占单项成绩的20%,此项指标不仅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的撰写情况,还要针对每项实验设置一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其预习情况,该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操作情况占单项实验成绩的60%,该过程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关键环节,由于每项实验难易程度不同,所以我们在本套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的“物理实验成绩考核评价量化指标细则”中针对不同实验我们给出相应的完成时间限定。例如“液体粘度系数测定”实验,要求1.0~2.1小时完成此项实验,超出2.1小时即要根据超出时间的长短扣掉相应的分数,对于个别提前完成实验的同学可以利用余下的时间再做一些与当次课实验仪器相关的实验内容,对于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鼓励,为因材施教提供广阔的空间。“目标成绩”是指实验完成情况的量化指标,学生完成实验后要撰写一份合格的实验报告,该过程占单项实验成绩的20%,即学生的实验测量结果并不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部分,学生在报告中除要完成必要的数据处理和思考题的解答外还要写出自己对当次实验的心得体会及意见或建议,对于思维新颖的或意见被采纳的我们给予相应的加分鼓励,该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3、结束语

大学年度总结范文3

 

我校地处梅州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体育专业考生的生源,文化成绩往往不是很理想。为了让体育考生能顺利考上大学,我们就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选好体育专业考生人才   高校录取体育专业生既要看专业考试分数,又要看文化考试分数,只有两项都上了线才会被录取。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该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体育运动方面具有一定的天赋,这样的学生的训练成绩才会容易提高。(2)该生的文化成绩一定要处于中等水平,最好是理科方面的成绩比较好点,这样才不至于专业上线后因为文化成绩没有达到要求而上不了线。我们在组队选人时的做法是:文化科成绩参考其高二的学年考试成绩,而体育基础则通过测验来获得,测验项目就是高考测试项目。选择高考测试项目进行测验有两个好处:   一可以达到测验的目的,二为组队后的训练提供依据。   二、加强体育高考训练管理   1.针对学生基本情况确定解决措施   组队初就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体育训练的目的,进行入门引导;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一般身体训练手段和专项身体训练手段相结合;训练与比赛相结合;积累比赛经验;培养意志品质;加强心理培训;同时在队伍管理中要坚持体育素质和文化素质一起抓。制订政策,鼓励两方面都进步的队员,鞭策拐角队员。   2.根据人的发展规律,安排全年训练具体任务   (1)学年度的训练计划要有明确的训练任务、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运动量,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单周计划较好。由于考生训练水平较低,应重点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发展一般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等,适当加大强度,减少运动量有利于考生体能的恢复。   要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训练的量和强度要从小到大,训练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可以先安排走跑结合练习,如越野跑、变速跑等,可以根据学生的训练水平,适当调整间歇时间、重复次数和跑距。   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和有氧、无氧乳酸混合供能能力。   (2)力量素质是决定各项成绩的重要因素,没有力量成绩就不会有大的提高,而协调能力是决定力量发挥能动效应的关键,所以要安排力量素质与协调性练习交叉进行、共同发展。   根据学生训练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重量的杠铃蹲起、负重跳跃、负重加速跑、上坡跑,加强腿部及腰腹力量,运用十字往返跑、追逐跑和各种游戏来改善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三、重视考生心理素质训练   1.以体育精神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是一项激发人的潜能的运动,我们要发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不断增强考生的高考斗志,加强心理暗示,坚定奋斗目标。鞭策学生刻苦训练,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念!   2.加强自我管理,培养良好习惯   体育专业训练大多是利用早上、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的,而且要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取得好的成绩,还需要坚持日复一日的训练,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注意发挥团队的作用,取得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支持,从队员的日常行为抓起,和他们交朋友,经常找他们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3.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心理品质   心理素质是运动场上的灵魂,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就没有学生在考场上的良好发挥。针对农村中学学生比赛经验少、心理素质较差的特点,我们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如模拟考试,邀请父母、同学到场观看,播放观众噪音进行心理干扰,陌生的体育老师做裁判等。   对学生的日常训练数据、比赛成绩、模拟考试成绩进行详细记录,不仅能让学生了解高考要求,增强紧迫感,还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自信。对表现异常、情绪有波动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采用合理的情绪疗法、放松练习、暂时转移注意点等方法来进行调节和治疗。   4.临场指挥为体育高考加分,尽最后一分努力   每场考试后成绩就出来了,教师进行临场指挥,对他们而言,就是提高0.1分,同时也决定能不能上线。   也就是,当一个项目考完,教师及时收集成绩,对分数进行总结,这对学生下一项目的考试帮助很大。   教无定法,实践证明有些训练措施对农村中学来讲,还是有借鉴作用的。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都应竭尽自己所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生成材的途径。

大学年度总结范文4

[关键词]大学数学;知识要素;课程考核

近年来,我国为了保证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曾出台过多部关于教学规范、教学基本要求之类的文件。最近一个是2015年1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4年版)》[1]。但是,我国的高等院校数量众多、层次差距很大,用一种尺度衡量所有的高校是不现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没有必要把过多的时间用于晦涩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影响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国内外众多高校已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2-4],改革涉及到教材、考试、学分、课时、成绩、选课等各个教学环节。大学数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数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方面希望减少对一些较为困难、复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应适当加入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实际例子,体现数学的应用性。目前,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还没有形成一般性共识。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应用型本科二表A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学生特点,针对大学数学理论教学内容探讨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

一、生源特点及数学教学基本情况

(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生源特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全日制普通高等农林二表本科院校,学校47个本科专业每年招生3800-4000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专业培养直接面向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每届学生中对3800余人开设相应的数学课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源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即60%—70%的黑龙江省考生和其他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考生。黑龙江农垦大学在黑龙江省的平均录取分数一般在二表本科分数线50分以上,在其他各省的平均录取分数一般在二表本科分数线30分以上,二表A类考生占据了录取学生的绝大多数,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二表A类学生的一般特点。整体来看,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生的生源处于二表A类中间层次。对这部分学生的特点,学生中学时期的老师应该具有更大的发言权,于是在2017年6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与大庆市高中教师进行对接,聘请几位多数学生考入二表A类本科的班主任老师,通过他们的介绍来了解这部分学生的特点、班级管理的情况、大学与高中知识的衔接等情况,为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前期基础。根据对接交流结果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这一层次的学生比较普遍的特点为:多数主观上有“想学习”的心理动机,有积极向上的进步心态,但意志品质整体不强,抗打击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能力不强;中学时代在家长的陪伴、管理下度过,进入大学后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中学阶段没有树立起合适的发展目标,在大学阶段对为什么学习仍然不很清楚,导致大学时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差、学习投入时间不足。这些学生考前突击学习的比较多,不全面理解掌握知识而靠死记硬背过关的占有较大的比例。与上述特点相对应,在数学学习方面,虽然许多知识点例如极限、导数、积分等在中学阶段都已经学了,但是学生基本上还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如果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应用时当然也是生搬硬套。从数学课程内容的角度看,大学数学课程的信息量远远高出中学数学课程同样时间内所学习的课程,高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时间反复演练,而大学数学教学更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每堂课涵盖的内容都比较丰富,跨越性也较大,由于前后逻辑关系和系统性强,非常需要学生在课后自觉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历进行必要的复习及强化练习。

(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数学教学基本情况

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一直进行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在学校教学计划的历次修订过程中,都一直致力于使数学教学内容适合于全校各级各层次学生的需要。尤其是从2003年起,学校搬迁至大庆以后,学校开始逐年进行面向专业的“分类教学”和面向学生的“分层教学”,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改革成果。这些方面的探索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对守住高等教育质量阵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大学数学基础课程历来都是高等教育教学中难度很大的课程,相对知识较为抽象,理解也较为困难,考试后试卷分数普遍偏低,不及格率较高。近年来,学生在考试前照作业本、复习题背题等不良现象有所增加,这就违背了教学规律,严重偏离了高等教育的初衷和目的,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学校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拿出新举措。

二、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学课程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限度。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原理和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针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二表A类学生比较普遍的学生特点以及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我们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了必要的改革。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多年来,为适应学校扩招的需要,学校数学基础课程一直进行分层次教学,每门课程根据学生的成绩分为三个层次,按不同的教学要求分别进行教学。分层次教学对学校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维持教育质量、坚持办学方向起到了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但是这是一种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并没有选择权。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设想在整体分层次的基础上,借助挂牌授课模式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将两种教学模式统合于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2017年上半年在全校实施了“分层次+挂牌”的教学模式。我们首先将学生根据学科类别分为三类,在每类内部分成三个教学层次、6-8个教学班,三类间的授课教师水平和情况基本类似,差别不大。然后,学生在自己的大类别之内,根据以往对老师的了解和下发的教师简介,参考自己的前期数学成绩,上网选择学习的授课班级。开课后前两周,学生可以按所选择的班级上课,也可以到不同的班级听课,进一步选择适合自己这个层次和授课教师的班级。两周过后,每个班级的学生不再变化,教师再统计学生的准确信息,按进度上课。实践表明,在分层次的同时,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将两种教学模式统合于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依照工程类、管理类、农科类三门大学数学基础课程的最新教学大纲,结合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文件,由各课程负责人组织,详细归纳出学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点。然后,针对各门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细化学生需要掌握的概念、原理、方法,形成更加细致的知识要素,归纳总结出知识要素的问题类型、考核方式。比如分部积分法这一知识点,有依据的原理、分部积分公式、多种分部积分类型等知识要素。这些知识点下的多个知识要素既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也是考试出题的基本要素。之后,在学校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指导下,设计出三至四套教学内容体系,每套教学内容体系涵盖教学大纲的基本知识点。但是对于平行的知识要素应各有侧重,对应的考试试题也应同等侧重。每学期,由各课程组选择一套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集体备课,在不减少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所侧重的知识要素进行重点讲解、强化训练。每学期第一次课就明确告诉学生,在期末考试时,要重点围绕所侧重的知识要素出题,但是绝不出做过的练习题、作业题、复习题,促使学生必须学懂学会侧重的知识要素以顺利通过课程考核。由于设计了三至四套知识要素各有侧重的教学内容体系,在不同的学年度,知识要素侧重不同,考试试题的侧重也有所不同,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借鉴上届学生的经验取巧过关。以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线性代数课程为例,课程组老师在教学大纲知识点没有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提炼出一部分主干内容供教学中进行重点讲解、强化训练。开学后第一次课即提醒学生,期末考试试卷没有任何作业题、复习题。教学中按所制定的方案严格执行,最后全校整体的不及格率只有14%,裸卷不及格率也明显低于前一教学年度,说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超出了预期。

(三)过程考核的改革

基于学生特点,增加平时成绩考核比例,强化过程考核,并将相关内容制成公共数学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在教学中执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分为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和期中测试四部分,每一部分成绩的评定均有明确的要求,并根据课程学时多少有所区别。教学进行中建立与学生工作管理队伍联系的机制,如果学生有多次旷课、违纪等现象出现,及时向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反馈,从多方面督促学生安心学习。

(四)考试后的总结分析

以往在考试结束后,每位教师都会有一个简单的试卷分析,但只对自己的教学班级分析完即可,许多信息提炼不出来。从2017年开始,我们对每门课程都抽取20%的试卷,由各授课教师将试卷上每道题的得分情况录入计算机,再由课程负责人统一汇总各班级、各学院的得分情况,然后对照教学大纲的知识点、教学中的知识要素,分析试卷的出题情况、知识点的覆盖率、试卷的难易程度,进而对比分析同一专业各班级、同一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学院间的分数差异情况,从整体上做出教学质量评价,进一步提出教学改进的意见。实践表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中,针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平时考核、过程考核、期末考核等环节进行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4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

[2]杨鑫波.提高应用型本科”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8(3):152-154.

[3]陈绍东.通识教育背景下理工类《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8-9.

大学年度总结范文5

1概述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从2004年办学至今,利用寒暑假及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识,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但因活动繁多,个别社会实践活动存在走形式、学生参与度不高。笔者通过教授《管理学》课程的一些思考,结合近几年亲自带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感受,一直努力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管理学》课程相互结合的有效方法。力求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个有效的载体,让学生感知管理学理论知识的魅力所在,并调动学生学习《管理学》的热情,激活他们勤于观察思考的内在潜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最终将《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服务于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培养,助推学院的转型发展。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是巩义籍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为造福桑梓、支持家乡教育事业,于2004年捐资创办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以经济、管理、财会专业为主,兼顾文理工科各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目前各个学院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类型有社会认知型实践、专业认知型实践和专业研究型实践三种。在暑假社会实践座谈会上的反馈、辅导员交流座谈会、对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得知:我院大部分学生参加过社会认知型实践,少部分学生参加过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三本院校的学生很少参加专业研究性实践。社会实践工作大多也是院团委老师进行安排部署,专业课教师几乎很少参加。学生实践的内容大多是从团学工作的角度出发进行部署,几乎没有和学生在校所学课程进行结合。而《管理学》课程在我院管理学系、会计系、商学系均有开设,对于经管类高校来讲涉及面极广。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很多教师在课程上进行“一言堂”、“满堂灌”、“从理论到理论”,教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教师并没有教会学生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去,用管理学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随着我院掀起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热潮,课程教学改革也在助推转型发展。笔者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有效载体,击开《管理学》课改新思路。

3将两者有效结合,提出课改新思路

通过近期担任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后,深刻体会到学生仅通过课堂教学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远远不够,需要知识进行外延。结合以往笔者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将社会实践和《管理学》教学工作两者很好地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完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带着问题深入到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具体思路如下:

3.1社会实践活动要改革。

院团委号召各个系部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上能尽量贴合专业实际。各个系部有效的利用建立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最好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这样教师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把学生将要到达的实践活动场所情况和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为学生后续带着问题去参加社会实践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2014年7月初,笔者带领13级部分会计系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到巩义市豫联集团参加社会实践。这个项目是系部2014年年初签订好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之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就给学生安排好如下题目:豫联集团的企业概况是什么?多个企业为什么合并重组?背景是什么?豫联集团是如何成长起来的?豫联集团的标准化体现在哪里?豫联集团的人性化体现在哪里?豫联集团的利润率大概有多少?要想成为豫联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从豫联集团中层管理人员看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管理素质?豫联集团的目标管理体现在哪方面?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紧紧围绕《管理学》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激活了该课程的知识体系。

3.2教学方法要改革。

《管理学》课程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没有去豫联集团社会实践之前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在豫联集团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将涉及到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讲解。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豫联集团社会实践时寻找到的答案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从而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引向更深层次。另外,有些理论知识可以进行有效地串联,通过模拟教学法,运用合作小组形式,设计管理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运用管理原理、理论和方法,完成系列实训作业。

4结果反馈

通过近一年半的教学实践,将《管理学》的教学工作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这样一个有效的载体进行改革,效果显著,顺应了高校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要求,契合了学院走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目标。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与《管理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非常欢迎和赞同。同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社会实践活动带队老师要尽量从教授《管理学》课程的教师中选择,所选实践地点要尽量结合《管理学》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相互结合的优势。第二,学生对于已经讲授过的理论知识,教师要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对于没有学到的理论知识如果实践过程中遇到同类问题教师要善于提醒学生要有印象,为后续课堂讲解铺垫好基础。通过学习、实践、体会思考、再实践、然后小组讨论、教师最后总结发言、学生再巩固这样一个良性的学习机制,抽象难学的《管理学》课程自然就变得易学、易懂、易掌握。

作者:钟克明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指标研究

一、以学生满意为本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第一,以生为本原则。

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回报社会,为今后的就业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进行社会实践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需求为核心、以学生获益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彻底改变“走过场、玩玩打打”的不良现象。将被动变为主动、形式变为实质、体验变为收获,将社会实践评价作为评价自身进步与否、成熟与否、成功与否的标准和方式,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练品质、增长才干。同时,评价的指标体系还要有利于促进实践者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发挥,鼓励学生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不断地强化主体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发挥主体作用。

第二,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大学生要通过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用实践检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努力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选题时,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社会需求与锻炼提高相结合,将奉献青春与发挥作用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增强实践动手能力、知行合一,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期社会需要的实践实干实用型人才。

第三,全面评价原则。

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不仅要考查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考察其为人处世、情感态度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关注于学生怎样做事,而忽视学生怎样为人。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要树立综合性、全面性思维。要通过社会实践的评价,引导社会实践成为大学生做事成人的平台,将个性与全面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通过综合评价,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全面性,保证客观、真实、准确。

2.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一,组织策划评价指标。

组织策划是活动开展的首要环节和先决条件,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而言,组织策划阶段主要包括学校重视、组织动员、主题选择和方案设计等。从宏观层面看,高校首先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规划,规定学时和学分,纳入学生的综合测评,并保证专项工作经费到位。其次,高校要动员一切社会力量,加大社会实践基地的投资与建设,与实践基地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长效的实践机制,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必要的准备。从微观层面看,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开拓眼界、增长才干,实践活动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基础前提。方案设计应该包括实践目标、实践形式、实践培训、实践保障、实践成果等。方案确定后,还应围绕实践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包括查阅资料、调查问卷和教师指导等,进一步完善实践内容、备齐实践物资、做好实践准备等。组织策划阶段的评价指标至少应包括:一级指标(组织策划),权重占20%。二级指标包括学院组织动员情况与实践基地(单位)联系情况,各占10%;实践方案策划情况、接受学校培训情况、实践经费落实情况,各占20%;实践队伍搭配情况占5%;指导教师参与情况占15%。

第二,实践过程评价指标。

实践过程是社会实践的核心,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身情感情绪的体验,直接影响实践者的体验成效和收获质量。因此,从学生满意度的角度,实践者的态度和能力是实践评价的重要指标。实践者既要围绕实践目标和内容,认真记录访谈资料、拍摄实践影像、撰写实践日志、感悟实践体会等,保证积极的实践投入态度;同时,实践者还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应变挫折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等,展现出众的实践能力。因此,在社会实践实施阶段,评价指标不仅仅停留在表层成果的产出上,即实践者的态度上,还应该有针对性地体现在实践者的能力上,通过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或实践地评价等方式,展现实践者的实践能力,保证实践评价的科学性。实践实施阶段的评价指标应至少包括:一级指标(实践过程),权重占50%。二级指标包括实践者团结合作的情况、实践者爱岗敬业的情况、实践者的积极主动性、实践者沟通的能力,各占10%;实践者应变挫折的能力、实践者资源利用的能力、实践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占20%。

第三,总结评比评价指标。

总结评比是对实践过程的系统回顾和认真梳理,是评价社会实践活动优劣的核心指标。实践者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实践成果,因此,总结评比阶段评价的指标可以围绕实践成果来设置,评价它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产生具有价值或影响的物化成果以及实践者答辩的表现情况等。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方面,可以用完成实践计划情况、宣传媒体报道情况、高校和实践地对实践者的评价等指标来进行评价。物化成果是实践者通过实践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和提炼的文字、照片或视频等材料,但总的来说可分为体会感悟类和总结报告类,体会感悟类可用真实性、生动性、实用性来进行评价,总结报告类可以用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来进行评价。实践答辩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实践者对实践过程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考察实践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总结提炼能力等,可用表达的准确性、语言的流畅性和逻辑的严密性来进行评价。总之,社会实践的总结评比指标一定要引导学生到受教育、作贡献、长才干上去,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真正有所受益。总结评比阶段评价的指标至少应包括:一级指标(总结评比),权重占30%。二级指标包括完成实践计划情况、媒体宣传报道情况、高校对实践者的评价情况、实践地对实践者的评价情况,各占10%;总结报告类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体会感悟类成果的真实性、生动性、实用性,实践者的答辩情况,各占20%。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效果的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增强社会实践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社会实践评价工作以学生满意度为根本,是高校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和具体体现。对学校而言,学生对社会实践评价工作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服务工作的评价结果,进而影响到对学校的总体评价。对社会实践主管部门(一般指校团委或学工处)而言,其评价的结果直接反映出了主管部门的工作导向、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为实践者进行社会实践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和改进主管部门服务学生的工作水平。对实践者自身而言,可以发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断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提升实践者为人处世的能力和水平。因此,社会实践的评价一定要以学生满意、学生受益为宗旨,不断提高社会实践为学生服务的水平,创造成长平台,提供成长服务,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2.深入调研,满足学生对社会实践多样化的需求。

社会实践主管部门或组织者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前要通过问卷调查、交心谈心、采访座谈等方式加强调研,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在主题选择上,要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尽量多地提供实践的主题;在实践模式上,不要千篇一律地选择支教或者实习体验,适当鼓励就业单位挂职、志愿服务、感悟体验等模式,鼓励学生朝多样化趋势发展;在考核评比上,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实践模式的特点,淡化实践影响,注重实践过程,强化实践体验,凸显实践受益。

3.建立制度,保障社会实践评价工作的常态化。

社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实践载体,有着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实生活中,由于高校的中心工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再加之实践评价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导致了科学公平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难以形成。因此,要保障社会实践评价工作的常态化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参与院系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之中。要建立以带队老师和参与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组织,建立以学生满意为导向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流程,确保实践评价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对社会实践成果进行评价时,要注重比较与分析,既要看它现有的物化成果,又要联系它过去的实践过程,还要看到它对今后的发展影响。因此,必须按照评价的要求与流程建立相关的制度规章,保障社会实践评价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作者:肖述剑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

第三篇: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

一、项目化社会实践的概念

项目化社会实践,是指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申报立项有机结合,并按照科研立项的管理形式给予科学规划指导的一种模式。将项目化管理模式有效运用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工作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学生活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行为、降低管理成本,有效实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标。

二、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变化分析

人文学院是佳木斯大学最大的文科师范类学院,针对“当前学校课外科技活动大多以讲座、论坛、刊物等形式开展,缺乏有效载体,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效果不明显”的现状,自2013年6月开始探索实施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组分别选取2010级和2013级男女生数相同的200人作为样本,并分别于2013年5月和2015年6月组织了问卷调查。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大学生创新意识愈加强烈,创新热情竞相迸发。

2013级学生比2010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申请教师参与大学生科研课题的指导,他们对于参加“创新活动”的内涵比较了解,对“创新活动”和实践活动有特别大的兴趣,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与个人就业之间呈正相关,创新热情空前高涨,参加创新活动的人数、次数远高于2010级。所以说,通过两年的引导,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在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明显得以加强。

(二)大学生创新素养显著提高,创新思维逐步养成。

2010级中仅有8.2%的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现可以应用于创新活动的主题,而2013级恰恰相反,约有44.7%的同学能够时常发现创新活动主题,在回答“通过何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问题时,2010级学生认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参加学术报告和讲座、做学习报告和专题社会调研,而2013级学生则恰恰相反,认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专题社会调研、参加学术报告和讲座、做学习报告,2010级学生中有21.7%参加过日常讲座及创新方面的选修课,有6.5%参加过创新为主题的竞赛,37.7%没有参加任何活动,没人参加过“挑战杯”辅导等专项讲座,而2013级学生中达到51.5%参加过日常讲座及创新方面的选修课,12.9%参加过以创新为主题的竞赛,22.4%参加过“挑战杯”等专项辅导讲座,仅有2.6%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很显然,经过两年项目化活动的开展,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显著提高,创新思维更是得以逐步养成。

(三)大学生创新智慧充分涌流,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2012~2013学年度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学生公开仅4篇,学院未曾开展项目化社会实践,没有院级立项,校级立项13个,省级立项4个,任何级别的奖励都没有。而2013~2014学年度学生5篇,开始实施项目化社会实践,院级项目52个,校级项目22个,省级项目8个,校级奖励6个,没有省级奖励。到了2014~2015学年度学生30篇,院级项目89个,校级项目34个,省级项目略有下降,但仍有4项,校级奖励13项,1项冲进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可以说,经过两年的实践,全院学生的创新智慧得以充分涌流,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三、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第二课堂培养模式———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构建

(一)健全组织架构。

健全的组织是夯实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基本前提。为了保证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有序,一是要建立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亲任组长的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宏观指导,主管副书记和教科研副院长主抓工作落实;二是应从院内外遴选出相关专业专家、学者组成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顾问委员会,负责指导制订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方案、课题指南、项目论证、项目评审等工作,进而有效提高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层次和质量,不断丰富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成果;三是应以学院团委为依托设立项目化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安排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日常工作;四是要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吸引有志于支持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负责指导学生书写立项申请书、开展社会实践、撰写调研报告、论文等;五是应该建立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服务中心或者在学生会建立科技部等学生组织,专门为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服务。

(二)完善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是项目化社会实践有效运行的基本保障。为了保证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执行,必须要逐步制订并完善相关制度。此外,还“可以制定大学生实践管理准则,明确大学生管理和培训、权利与义务、量化考核等相关内容”,需要构建物质和政策保障机制、激励机制、项目培育机制等。

(三)规范项目申报。

规范的社会实践项目申报程序是帮助学生提高科研素养、熟悉立项申报程序、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基本策略。每学期开学伊始,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就应该召开调研会、工作会和研讨会,按照、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大学团委关于学生暑期“三下乡”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实践的实际需要、学院区域特色文化研究方向和学生专业实践需求,科学论证、明确主题,加强对学生立项的宏观指导。而后,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顾问委员会按照相关精神,编制课题指南、制订本学期工作方案、开展相关培训和讲座。按照工作方案,学院团委应秉持“严格规范学院组队,大力支持学生自组团队,积极鼓励学生个人实践”的组队原则,注重学生团队在专业、性别和年级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引导学生打破系别、年级和专业的限制,自行组成项目化社会实践团队进行项目申报。学生自主申报后,顾问委员会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对自主申报的项目进行严格的评审和定级,严把质量关,最终将获准立项的项目确立为项目化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特色项目和一般项目,并对不同等级的立项团队给予不同金额的资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建设科学平台。

科学、协调成体系的科研平台构建,必将能够有力促进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成果快速转化。搭建科学、系统的科研平台,具体说,一个是项目拓展平台,一个是成果转化平台。此外,还要就大学生项目化社会实践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以及成果参赛的方向构建另一个平台,在引导大学生参与项目化社会实践,完成调研报告、发表科研论文、参与出版成果汇编的前提下,支持大学生携带成果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

作者:王久才 李宏伟 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应用

一、社会实践平台的种类

(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年一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团中央发起,全国各高校积极响应,深入到农村广大地区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尽管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与农村实际需要相结合,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将自己在校所学的先进科学的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一般学校里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形式以支教、调查为主。大学生通过三下乡活动丰富自己人生经历,提升了自身素质。

(二)义务支教

作为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一环,义务支教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战技能的直接考验,更是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查缺补漏的良好机会。由于我国农村以及城郊地区常年缺少正式教师,教学资源严重短缺,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到这些地区从事教学工作是对教育资源的有效补充。可以说义务支教无论对大学生本身,还是义务支教所在地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双赢模式。

二、音乐专业学生在实践平台的活动方式

(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

1、理论普及宣讲。

重点在高校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和学生理论学习社团中招募组建实践团队,结合全国高校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与国家领导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2、科技支农帮扶。

重点在涉农高校和综合院校的涉农院系中招募组建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广校合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

3、教育关爱服务。

重点在师范类院校或专业中组建实践团队,到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县(乡),协助当地教育部门开展教师培训,帮助当地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大学生团队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

4、文化艺术服务。

重点依托高校各类学生艺术团(队)和文艺类学生社团组建实践团队,以弘扬时代精神、倡导文明新风为目标,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精心编排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乡镇农村开展巡回演出。

5、爱心医疗服务。

重点在医学类院校或院系中组建专业实践团队,重点到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农村基层,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等活动,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结合基层实际需求培训当地医务人员,捐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协助建设乡(村)医疗站。

6、环境保护实践。

重点依托设有相关学科专业的高校及学生环保类社团,招募组建2支重点团队,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

(二)义务支教活动方式

以音乐专业学生为例,由学院学生工作部门牵头,组织联系有需要的乡村学校,编排课表,整理教案,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提炼成教学内容,丰富被帮助学校的文艺课程,还可以组织学生编排文艺节目,定期开展演出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社会实践平台对音乐专业思政工作的作用

大学年度总结范文6

关键词:教师培训;实效性;农村学校;教师比武;教师专业成长

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作者作为一名学校师训管理者,现从一次“教师比武”说起,从比武主题、比武过程、比武跟进三方面梳理比武实例,总结增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实效性的方法。

一、比武主题:基于教师立场

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然而,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时的最大障碍是开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把握语用规律。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决定组织一次基本功大赛。之前,学校曾选派教师在市“向读学写”专题教研活动中,上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观摩课,备课组齐心协力,设计、展现了一堂特点鲜明的经典课例。这堂课最大的亮点是“导学单”的设计与使用,这份导学单帮助学生在预习时主动把握内容、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读写”迁移,扶持学生延续探究“好书推荐”这一特殊应用文体。基于这一校本基础,组织者将基本功比武主题确定为“‘向读学写’导学单设计大赛”。

二、比武过程:基于培育立场

本次基本功比武执行这样的流程:1)执教老师向全体语文教师分享市教研课心得“用好‘导学单’,促‘向读学写’”;2)以三、六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课作为课例,中、高年级组分别进行集体备课;3)公布比武主题,中、高年级组闭卷式现场设计课文导学单;4)备课组长、教师代表开展交互式评价;5)教师们投票选出优秀设计,评选出具体奖项,并在校园群分享。比武的目的是借助活动凝心聚力,依托竞赛促进教师发展。在本次比武活动中,市教研课中执教老师的主题发言为全体语文教师打开了一扇窗,让理论与实践得到了结合;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打开了思路,得到了发展;备课组长和教师代表参与首轮遴选,起到了促进学习、思辨的作用;全体教师进行点赞和点评的二轮评选,起到了用榜样推动学习的作用……这不仅是一次比武,更是导学理念下“向读学写”的一次专题培训。

三、比武跟进:基于发展立场

比武结束后,行政组对获奖者代表、评委代表和普通教师进行访谈,大家普遍认为本次比赛收获非常大。同时,行政组指定三年级和六年级两位备课组长分析借助导学单展开课堂教学的效果,然后对优秀设计进行完善后再分享、再提升。

四、分析反思:基于校本立场

(1)构建相对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认识水平。(2)准确把脉,明确目标,精心设计培训方案。一项培训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目标是否明确及其实现效果如何。培训者要在观察、调查、谈话等调研基础上分析教师的实际需求,把教师需求和时代需求、课程需求相结合,准确把脉,确定清晰的目标。培训目标具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培训才会高效。(3)精选内容,关注过程,创新培训模式。这种自我导向学习方式决定了培训必须满足教师共性和个性需求,并不断创新形式,把“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结合起来。在具体培训中,要合理构建培训模式,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扩大教师参与面,引导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主动参与,保障参与效率。比如,为帮助教师解决“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问题,培训者可选定以下内容:开展“何为语用,语用为何,如何发展语用”等理论学习,开展“各年级段‘向读学写’的实践研究转换‘认知视角’,开创作文教学新路径”等模块化课例研究。(4)加强管理,后续跟进,建立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机制。“重培训,轻管理”严重影响着培训实效,对此,培训者可实施过程性管理。后续跟进管理策略有:1)建立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对参培教师建立信息资源库,依靠文字、图片、声像、实物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竞赛、教学情况、学年度考核进行科学分析。这种动态管理,能及时反映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真正建立起灵敏、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网络,以确保教师培训管理信息渠道畅通,并为今后的跟踪培养创造条件。2)创建交流平台,共享学习成果。利用教师博客,通过建立联谊会、论坛等形式,加强培训后教师的横向交流,使教师的自修、反思、交流上升为理论,成为共享资源。3)及时反馈效果,加强跟进管理。培训结束后,可以采取面对面交流、座谈会、不记名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取反馈信息,为制定下一项培训方案提供依据。4)实时跟踪评价,推进教师可持续发展。要发挥已培训教师的作用,让他们把先进教育理念和思想传递给其他教师,同时,将所学知识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是一次极为有效的校本研修,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此次培训基于校本立场,从主题选定到竞赛过程到后续跟进,都扎根于校本实际,所以大大提高了师训实效。当然,提高培训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突出区域特色等,也有利于增强师训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浩.语文公开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大学年度总结范文7

关键词:项目导入法;室内设计;高职;学习小组

一、研究背景介绍

本研究是依托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教研室,以校企合作的专业建筑设计企业为平台,将企业的设计案例与项目融入课堂,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学分的具体要求,融合进专题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中。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在每个学年度都设置专题课程,该部分内容旨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件完整的建筑设计案例作品的能力。在项目导入法进课堂之前,针对学生专题课的教授内容和讲授方法都局限于课本的条框限制,没有真正还原真实的设计场景,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也没有办法通过实践加以检验。学校通过与合作企业的多次洽谈与协商,最终确定了初步的实施计划,并选定了用于在校学生专题课程所用的设计项目。

二、计划与实施步骤

首先,组织校内室内设计专业班级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氛围。班级由专任教师带领,深入企业各个实践环节。实习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并落实各部分具体要求,分步骤撰写实习报告。一是企业文化初体验。这一部分是学生了解企业的初级阶段,由企业负责人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宣讲,校内教师负责组织活动,班委配合教师完成实习人员的考勤与会场布置工作。此部分旨在让学生认识并认同企业文化,了解该企业目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并在一定程度上熟悉企业的业务范围以及各部门的职能工作。二是企业职能与业务部门探访阶段。此阶段是为了让学生实际了解企业运作的基本架构。其中主要让学生深入设计部门,熟悉设计项目从接单到设计实施的详细步骤。同时让学生深入工地现场,参与项目前期一些简单的工作,如量房与CAD放图等。三是设计项目确定与责任导师选择。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实习,学生对企业的基本构架以及设计项目实施的基本流程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此部分工作将还原课程教学课堂的主体作用,由7人~8人组成学习小组,每个班级组成5个学习小组,并选定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组内的工作安排与协调。课程的教学过程由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协作完成。每个学习小组指派一名企业设计师作为项目导师,并就各组同学在设计构思、图文制作以及学习态度等几个方面按百分制打分,分数按权重记入学生课程的综合成绩中。课程结束后,组织企业导师召开课程总结与设计比赛,开展校内课程成果展。

三、项目导入法学生作品范例

本文作者对校内课程成果展的一项学生设计作品进行了分析,该项目是室内设计专题课程的学生作业,也是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某小区6栋2201号房的装修设计方案。该设计方案运用了“项目导入法”教学,由赖宇、闭昌柯、郭显俭、马敏怡等几位同学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设计方案,并经广西中庭装饰设计公司设计师刘敏指导,根据企业及客户需求修改设计方案,最终完成方案定稿。该项目户型建筑面积为141.36m2,套内面积为124.52m2,房屋业主选用的是新中式设计风格。房屋业主家庭为一家四口,男女主人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人,男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喜爱品酒,富有情调,追求雅致的生活,想要一个安静学习工作的地方。女主人喜欢温馨的感觉,要求有一个储物空间以及一个小孩的单独活动房,因为家里偶尔会有亲戚朋友到访,所以需要预留一个客房的空间。通过校内外导师的联合培养,学生的设计作品明显成熟化、专业化、规范化,一改往日专题课、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设计作品基本能够还原真实的设计情景。同时,新中式风格的设计避免了传统中式过于古典庄重的风格,既保留了典雅的文化感,又融入了现代的构成设计理念,符合年轻人追求品位和新潮的生活喜好,得到了房屋业主的认可,也使学校课程教学与工作实践实现了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

四、结束语

项目导入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真实的设计场景,提高了他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引入企业设计师作为课程导师,扩充了课程考核指标,完善了综合测评体系。同时,学习小组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参与度,最终的课程设计结果是满意的。

参考文献:

[1]徐科军,黄云志.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4(07).

大学年度总结范文8

1.1学期制度改革的意义

(1)适应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与现实需要,是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

伴随着信息与知识数量累积的爆炸式增长、更新周期的日益缩短、知识细分的迅速演进,对于新知识的快节奏、大容量、自适应的学习,已经成为当代学习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前社会对人才诸多能力需求中的关键要素。大学毕业生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前景,取决于自身的学习能力。当前每学期19~21周的长学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平时不刻苦、考前靠突击”现象的大量存在,教师讲得多而学生自主学习少,教学周期长而教学效率低,不能适应新时期学习能力培养的需要。

(2)是教学内容优化的需要。

目前,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上仍然存在知识单元顺序颠倒、内容重复、环节疏漏等问题,在培养方案的执行上也有重点偏移、难点回避、亮点不足、特点不强等客观问题存在,使得人才培养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在学生总体学习时间约束条件下,在学生考研、就业等迫切要求下,如何能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紧凑的培养方案,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3)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

实践环节是大学教学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以“三实一创”为核心的“两型两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而目前实习、实训和创新环节的时间安排零散,学院难于组织、学生难于深入、教师难于指导、企业难于接受,往往流于形式,对学业、就业的促进作用被弱化、淡化。因此,实践环节需要进一步的突出和优化,其“时间较为分散、基地过于集中”的模式要逐步向“时间相对集中、基地有机分散”的模式转变,保障有独立、连续、较长的时间段来进行实习实训和创新活动。

(4)是学业预警援助的需要。

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学业波动、学习效果偏差的现象。在目前的学期制度下,学业预警周期为半年,学业援助周期为半年、一年乃至更长,已直接影响了其他后续课程的学习或实践训练,甚至对学生毕业、获取学位等产生严重影响。均衡课业负担、加快学习节奏、及时进行预警援助,有助于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氛围,更有利于育人目标的达成。

1.2目前我校安排的学季制

学校每学年按40周安排校历,仍然分为两个学期(semester),即第一学期(20周)、第二学期(20周)。第一学期分为秋季(10周)、文体活动周(1周,含运动会)、冬季(9周);第二学期分为春季(9周)、学术活动周(1周)、夏季(10周)。从而每个学年分为4个学季(quarter),四年学制共16个学季,五年学制共20个学季。原则上每个学季最后1周为考试周,集中安排全校性和跨学院课程考试,院内课程考试时间由学院根据规定自主安排。理解了我校学季制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安排后,作为一门大多数院系设置的基础技能培养的公共实验课———有机化学双语实验课,笔者将对此提出相应的改革探索,以体现学季制改革后课程的改进。

2新形势下有机化学实验的改革

2.1传统学期制下有机化学实验的模式与不足

我校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虽然于2009年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在教学上全部采用双语教学,但由于班级多(每学期48个班级)、每班人数多(平均35人/班)以及有机化学实验本身的一些诸如反应时间长、副反应多、产品处理花费大量时间等客观原因,为了能完整的安排每一个班级的实验时间,实验课程都安排在周六周日两天,在目前的教学计划中第一学期32学时,需要三个周六或周日,第二学期24学时需要二个周六或周日。学生上午下午分别要完成两项单元操作,实验任务重,时间紧。由于是双语教学,学生同担负着学习语言和学习专业知识的双重任务,在传统学期制度下,无法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去阐述问题,也无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消化问题,与正常教学进度对比,双语教学需要的教学时数势必要更长,因此,无法保证学习效果。除了上课时间,无法给学生安排更多的课余时间让他们熟悉各类仪器设备并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只是机械的完成了一份实验报告,无法得到更多的锻炼,更是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学期制度下,规定内容与时间表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创新思维与能力。此外,也是由于计划学时数以及课堂时间的限制,造成教师无法开展一些综合设计性的实验,只能交给学生一些步骤详尽,基础性、验证性和重复性的实验,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和单元合成。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验教学效果较差。

2.2新学季制下有机化学实验的改革探索

针对我校进行的新学期制度的改革方案,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本学年度2014-2015第二学期,有机化学理论课程计划学时数为32学时,一周安排为四个学时,第八周可以结束理论课程的学习,相应的其他基础课程也会在春季完成。这样,对于实验或者实践课程来说有了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改革。以有机化学双语实验为例,第一,教学时间的安排,由于接受了完整的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那么在对于实验课程关键的预习问题就有了充足的时间。通过对实验项目的预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更能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安全防范意识。另外,在实验时间安排上可以不占用学生的周末时间,用一周灵活的时间集中进行实验,让学生有个连贯性的系统性的时间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师更加认真地备课,更注重实验教学讲解的规范性,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要求更加严格,实验操作指导也更加耐心细致。学生实验结束后有更多的时间总结所做过的每一个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不再照着书本抄而是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已经学习过的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印象,最终能够达到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调整,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内容单调,形式呆板,与实际生活及时代的发展有很大距离;药品用量大,易挥发、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等危险药品多;实验设备仪器陈旧、过时,实际科研中已经淘汰;学生没有了兴趣,实验只是“照方抓药”,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在新的学季制度下,我们拟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重新优化重组,从“基础、综合、设计”三个层次上全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基础实验主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得学生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以后的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室的安全和注意事项、工具书的使用、常规仪器的熟悉和使用、化学药品的性质、规格和使用等;还包括基本操作如蒸馏分馏、萃取和洗涤、重结晶及熔点的测定等,采用讲解和演示再由学生亲手操作,让学生尽快掌握;综合实验以单元制备实验为主,在各种制备实验中反复训练基本操作技能。例如在Perkking反应制备苯甲酸和苯甲醛的实验中,分别训练了液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操作和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操作如萃取洗涤蒸馏以及重结晶等,强化了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考查学生吸纳外文文献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新学期改革下,新的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是(3+1)型,即“基本操作实验”,“基本单元实验”,引领提高的“基本设计实验”,最后外加一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实验”,与其配套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测评方法等也都将做全新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变。第三,双语课程的加强。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英语听说和写作能力,将双语教学渗透到整个学科专业中。作为双语教学的授课对象,国内高校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考虑到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能力,我们也将重点解决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不但可以让学生听的轻松,学的轻松,讲的轻松,而且在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在新学期改革下,如何有效改革双语教学模式,加强学科双语课程建设对真正实施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