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化管理范例

档案化管理

档案化管理范文1

现代化档案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单位下发文件以后,通过网络传递到档案室进行归档管理,由档案室在电脑上存储。基层单位现在主要的文件使用格式就是Word系统进行编辑资料,然后交到档案室以后,由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专用的紫晶系统上进行挂接,转换成档案资料,以后进行查找。为了防止进行修改,现在一般的电脑存储,顶多改变存储格式,常用的就是PDF或者是JPG这两种格式。但是电子文件由于都是通用的文件编辑格式,可以修改不留痕迹,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这些都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复杂而困难。

即使是用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但是在电子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还有什么不能解密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基层档案工作者所面对的困惑。但是,传统档案管理就可以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一是必须手写的初稿、修改稿、正式的文稿及领导批阅同意打印的签名;二是归档必须是手写的原稿、批文连同正式形成的文件两份,进入档案,正式归档。

二、现代档案和传统档案管理各有优缺点

现代档案如发生电脑零部件老化、系统升级换代、配置更新等各种形式就容易丢失部分资料。但是现代化档案管理不占用空间,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等,这个是传统档案所不能比拟的。传统档案所占用的空间、人力、财力等,都很大。但是有一点,是代替不了的,就是手稿。新都区档案馆里,今天还保存着1959年田家英同志在当时的新繁县大丰公社搞试点时主持起草的18份文件的原件。1959年4月,田家英率领一个工作组从北京来到了大丰公社。田家英和县、社、队干部反复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根据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制订了一系列制度、条例、规定。

例如:《大丰的管理体制(草案)》、《关于新繁县崇义乡大丰财务制度的十条规定(草案)》、《公社干部必须遵守的十条守则》、《关于改进供给制的八条规定》、《关于分级管理的体制的初步意见》、《关于财权下放的分级管理的初步意见》。这些发黄的纸上,有对体制问题的意见,对财务制度的规定,干部守则,各种条例、报告、会议记录……这是历史的见证。到今天为止,这些发黄了的资料还静静地躺在新都区档案馆里很好地保存着。

三、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新旧交替的问题对传统与现代的影响

逐渐老去的一批档案管理人员,他们在接受现代化档案管理方面,自己很想学好新知识、新技术,但是因为年龄等各方面的原因,确实也有些力不从心。但他们工作几十年,兢兢业业,对工作认真负责,能做到几十年对每一份文件了如指掌,并在同时努力接受新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对计算的操作的熟练程度及新的系统的升级接受度要慢一些。

新的档案管理人员对于计算机操作接受度高,掌握新的知识也比老同志快,从网上传来的文件他们能很快的放进去,但是要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坐下来像老同志一样的工作,要让他们去一份一份的收集原稿,就有点困难了。大学的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生基本上都是到政府机关和国有单位,起码来说现阶段不会到基层的小单位。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我觉得是一个应该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基层单位的档案能够跟上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步伐。

四、总结

档案化管理范文2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研究

档案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几年,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在档案管理当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才能使档案事业的发展顺应时代的产潮流,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上有广义与狭义的分别。广义上的信息化指的是把各种信息进行融合,利用档案管理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各种信息的汇集,让人们在利用这些信息时更加方便快捷。狭义上的档案信息化指的仅仅是档案,并不包含其他类型的资料,信息化建设仅仅在档案管理部门内部进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每个人都是信息源,档案资料的形式日益丰富多样,如果档案工作不能实现信息化,就无法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得到顺利发展。不管是狭义的或广义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其目的都是要实现档案管理的良好发展,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

二、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数据多样化提升了档案整理的难度。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使传统的纸质档案接收便成了电子数据的接收,这种接收形式上的转变可以使档案传输更加安全高效,减少了纸质档案整理归档的过程,信息被接收过来就可以直接归档。不同单位部门通过各自的数据库进行传输,数据库当中包含众多信息,而且信息的属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给档案的分类与整理带来相应的问题,同时,档案内部结构的整理也是非常繁杂的。这些问题都是都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无论是对个人而言还是对组织机构来说,档案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信息源的多样性使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遇到一些阻碍,这也是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当中普遍的难题。

(二)档案管理高度分散。高度分散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的一个难题。档案作为一种记录和凭证,在社会与个人的发展中均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管理。我国不同地区的档案管理水平与管理方式存在一定差别,因而不能用统一标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衡量,管理的高度分散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为档案信息化建设造成了阻碍。档案管理的分散或使信息化建设和受到阻碍,各部门之间重复交接材料,资料的布袋整合与优化,各种信息繁杂重复,数据缺乏准确性。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如果档案管理的情况得不到提升,会阻碍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档案管理在档案建设当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将科技应用到档案管理当中是档案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想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就要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档案管理具有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提升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

(一)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管理人员直接接触档案资料,只有提升管理人员在工作方面的素质,才能保证其管理工作的质量,使档案资料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管理人员首先要对档案工作的目的与意义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工作的重点是为人民服务,与时俱进的更新管理理念,增强管理意识,不断提升管理方面的技能和素质。

(二)保证管理的质量。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是一个整体性工作,如果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没有做好,后期的档案管理就会出现问题,档案管理的质量又决定着新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因此,一定要使档案管理的质量得到切实提升,管理过程当中始终遵循档案管理的原则与制度,保证档案接收、整理、归档的全部过程都符合管理的标准。现阶段,我国将当心信息化化建设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全国的各个地区都要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首先,在管理过程中注重软件和硬件共同发展;信息资源整合和整理并重;注重农村的应用管理和企业的管理共同发展;档案的拓展建设和安全防范共同发展。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必须过硬,对待查询资料的档案使用者要有耐心,注重提升业务水平与服务的水平。

(三)强化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强化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首先,各地区在进行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时,要注重强化档案管理,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来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料,实现资料地信息化转换。其次,要强化电子文件收集、检定和归档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保证档案文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这一系列工作对档案后续的管理有很大影响,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因此工作人员要有耐心,本着负责的态度完成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

四、结语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在社会发展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及时的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阻碍,促进档案管理事业的稳定长远发展。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固有的繁复性,决定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具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这需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才能实现档案在新时期的发展目标,实现档案管理的价值与意义,使其在社会经济的规划与发展当中发挥自身的服务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帆,刘惠,田新赞.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路探析[J].办公室业务,2016(24).

档案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思考

近几年数字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和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档案信息化建设概述

档案信息化是指采用信息技术方法配置档案管理基础设施,构建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网络平台作为基础和支持,对档案信息资料进行处理、存储、管理和利用。经济社会正在加快发展,信息化发展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信息资源也成为目前主要的战略资源。档案属于原生信息资源,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档案信息化的主要作用就是全面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存储和管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和服务。一般来说,档案信息化分为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化和档案信息一体化三个方面,有机融合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和使用信息[1]。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档案本身内容信息化,另一方面是对相关档案进行整合。比如,城市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新型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将城市建设档案和社会系统进行结合,不仅可以在社会中推广,还可以和其他社会信息进行融合,在社会系统中进行充分利用,进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二者共同发展和进步。

2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发展现状

2.1缺乏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现阶段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档案服务也随之发生变革。但是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缺少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对档案管理也缺乏足够的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有效提高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二是提高档案查找的便捷性和时效性,提升档案管理效率,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三是提高档案资源的共享性,进而提高组织和社会效率。但目前,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些优点和特性,这也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推进时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的在逐渐下降,进而对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2]。

2.2没有正确利用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不足是未能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认为档案管理只是对档案进行长期保管,为后续的查找和利用提供方便。但是现代档案管理模式和过去比起来有很大的差异,现代管理理念认为档案管理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关注的方向也在向资源利用方面发展,有效利用档案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方便,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管理人员缺少对这一观念的正确认识,重点关注对象还是档案保存,档案资源利用率的提升停滞不前,降低了档案管理效率,也导致了档案管理水平的相对下降。

2.3相关部门信息化水平不够高。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各不相同,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也不尽相同,导致管理部门信息化水平也各有差异,这些都会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产生影响。虽然有一部分管理部门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也较高,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管理部门采取的是单机操作,网络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效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档案管理水平和能力也有所欠缺,档案资源也缺乏有效利用[3]。

2.4远程利用存在缺陷。档案信息远程利用是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节点。但目前还有一些不足,档案的保密管理和信息公开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是档案公开比较迟缓。档案信息资源具有覆盖面广、完整性强、具有一定涉密性等特点,因此,档案公布和公开是档案远程利用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在具体工作中,档案信息公开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远程查看也有较多限制。二是档案信息远程利用效率较低,档案信息大部分都是以目录或是文本的形式进行储存和保管,但是很多信息格式不规范、不兼容,利用不便。三是还未建立完善的远程利用机制。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体系还不完善,对档案信息进行远程利用的理想目标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实现,档案信息远程利用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脱节现象[4]。

3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3.1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意识。档案信息化其实就是观念信息化。档案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力量就是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和积极性,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具有紧密联系。因此,管理人员应建立正确的档案信息化意识,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身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努力做好有关工作。所以,在推进档案信息化时,档案信息化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着作用和价值,也是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动力[5]。

3.2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数字档案,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是推进档案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应加大软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建设主要基于独立服务器的网络数据库系统,大力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和增量档案电子化,建立一定规模的数字档案资源,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为实现档案信息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应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根据档案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依法管理档案;转变管理模式,将传统的管理方法向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转变,实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目标[6]。

3.3建立有效的远程查阅体系。3.3.1开展远程查档服务。建立档案网站,充分发挥档案网站的作用和特点,上传可以公开的档案资料,实现远程查档用档,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3.3.2提高档案信息远程服务能力。明确档案信息公开级别、标准和程序,规范档案信息公开格式,提高网站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档案管理部门对本地资源进行整合时,主要通过特定的链接,不断扩充档案信息资源。3.3.3以做好线下服务为补充。如果档案信息不能公开在网络中,此时需要结合相关程序确认档案利用者的身份信息,一对一地进行远程查档咨询服务。3.3.4出具异地档案证明。遵循试点运行、不断深入和稳定推动的原则,采用签订协议等方式,同相关档案馆进行更进一步的合作,促进合作的顺利开展。不断尝试和改进异地档案证明的手段和方法,利用数据技术、备份等功能,促进档案证明向传真形式和网络打印方向发展,节省档案利用者时间,提高档案信息远程利用的效率[7]。

档案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青年档案工作者;档案;数字化;管理引言

指出:“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在,各行各业都已经步入数字化的道路,档案事业的服务属性决定了档案走向数字化是必由之路[1]。传统档案管理是以纸质档案为管理对象,通过人工操作实现档案管理及利用,档案数字化管理是以数字化档案为管理对象,将纸质文档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将信息存储到计算机数据库中,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实现检索、查阅、利用等功能。

1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首先,能更安全地存储档案,保护历史资源。传统纸质档案易受到环境、气候、虫害等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造成档案的缺失。而数字化档案能更完整地保存档案,对年代久远的档案材料,可防止部分档案篡改的行为。在传统的档案借阅模式中,查阅者及档案工作人员查阅档案时需要频繁调取档案,数字化管理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对原始纸质档案的损坏,加强对原件的保护[2-3]。其次,能更高效地查阅档案,提高档案利用率。档案数字化管理依靠档案管理系统,通过搜索关键词能用最少的时间查找到目标档案,减少劳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借助计算机网络可实现多地、多人共享查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4]。

2青年档案工作者在档案数字化管理中具有的优势

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到档案工作队伍里,与档案老员工相比,青年档案工作者具有很多优势。首先,知识优势。青年档案工作者受教育程度高,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广阔的知识结构、系统的技能水平,掌握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与知识,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更加熟练。其次,精力优势。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存在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的特点。青年档案工作者具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而且受婚姻、家庭、人情世故的牵绊较少,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5]。最后,潜能优势。青年档案工作者对新事物、新理念接受能力强,能最快地适应档案事业转型发展;青年档案工作者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善于思考,能够及时转变工作方式,对档案管理、宣传、利用等功能起到推波助澜功效,能够不断地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完善,适应信息化发展;能够肩负档案宣传职责,满足社会对档案资源的需求,能够挖掘档案数据资源,强化档案服务功能,发挥档案价值。

3青年档案工作者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青年档案工作者在档案数字化管理中虽然存在明显的优势,但在工作中仍有许多做得不足的地方,需要继续锤炼自己,做到“独当一面”“游刃有余”。具体为:

3.1“勇于担当”,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首先是政治担当。青年档案工作者参加工作时间短,工作经验不足,思想单纯,易受不法分子利用,要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明辨是非能力,遵纪守法,不做损害集体及国家利益的事情。其次,培养敬业精神。青年档案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围绕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做好工作的每个细节。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加大对单位重要决策、重要档案的收集力度;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为查阅者提供便利服务。最后,明确定位,做好职业规划。青年档案工作者往往怀有远大理想,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认为档案工作是一项幕后工作,工作不出业绩又缺乏亮点,觉得难以得到领导的“青睐”“赏识”,其实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产生这种思想的主要原因是自身定位不明确,缺乏职业规划。明确“为人民服务”的定位,肩负推动档案事业的改革的任务,将自己的豪情壮志、雄心抱负融入到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工作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同样会展现出自己“闪光”的一面,实现自身的价值。

3.2“防患于未然”,筑牢档案安全防线

刚刚过去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火灾,无不令人扼腕叹息,短短几个小时,人类瑰宝顷刻化为灰烬。安全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档案事业的根基,档案安全是对青年档案工作者提出的最低要求。首先,要对档案有神圣的敬意。思想上时刻绷紧档案安全这根弦,筑牢档案安全防线,用实际行动来履行档案工作者的职责与义务,在紧急、关键时刻,要用生命保护档案。其次,明确风险隐患点,注重细节。库房管理、档案仪器设备、电线电路、计算机防火墙、档案系统管理权限、档案数字化加工、数据存储等方面都是风险隐患点,稍有疏忽都会造成档案安全事故。档案库房进出管理不严会造成档案丢失,温湿度管理不当会出现档案纸张黄化、虫蛀现象,直接影响档案数字化加工;仪器设备运转不正常、插线板电路老化会引起火灾;网络病毒及黑客的各种攻击会造成网络瘫痪;越权访问登录档案管理系统会造成档案被随意查看、删除、篡改及窃取;档案数字化外包加工未按规定执行会造成泄密[6]。最后,注意保密安全。档案管理人员要注重自身的言行,在任何场合都要做到守口如瓶。对密件管理严格按照保密相关规定,不能凭个人感觉进行解密。档案数字化外包加工需签订保密协议,加工场地需做到无死角监控。

3.3“有条有理”,做好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前提是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青年档案工作者需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将档案管理与计算机管理、互联网技术相融合,在充分调研、认真规划、合理开展纸质档案档案数字化工作。一是配置档案数字化设备。根据本单位的档案量选择适合本单位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安全控制系统以及先进的扫描仪等设备,对书面文字、照片图像等材料进行准确扫描、数据录入、整理分类、存储保管和查阅利用。二是合理制定档案数字化工作方案。根据纸质档案的珍贵程度、开放程度、利用率、亟待抢救程度、数字化资金情况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对保存价值高、开放等级高、使用频率高、档案损毁度高的档案优先数字化,根据数字化资金情况,有计划、分批次对档案进行数字化[7]。三是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工作标准,使档案数字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实现有效管控。主动承担起草包含岗位管理、人员管理、场地管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载体管理、档案实体管理等档案数字化管理相关制度。

3.4“尽职守则”,重视日常管理规范化

档案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档案管理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普及,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其中档案信息化管理也已是当今的发展趋势。档案涵盖了很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包括人员信息、管理细节、工作状况等,这些都是事业单位的重要资源,既是事业单位的历史记录和证明,更可为日后工作管理提供有效的价值信息。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会产生海量的档案文件,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出错率,将纸质版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管理,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多便利的条件。此外,电子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本、图片、视频、软件等,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快速进行查阅、传送、下载,大大加快了档案管理的进程[1]。

一、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员配置都未能满足实际要求,呈现出“人少事多”的局面,很多档案管理人员都是身兼多职的状态,加上并不是科班出身,对档案管理一知半解,平时工作量也大,因此没有更多时间去学习专业管理知识,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效率偏低。

(二)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

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仍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甚至对一些操作方法完全不懂,无奈之下只能按照旧模式进行管理,从而阻碍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还有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缺乏重视,忽略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人才引入,也缺少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规划管控,从而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跟不上实际的发展需求[2]。

(三)档案信息化存在安全问题

档案管理信息化会涉及大量的网络资源和渠道,安全隐患也是无处不在的。由于计算机硬件和管理软件都会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会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硬件方面磁盘失效、适配卡损坏会导致计算机无法开机,软件方面“黑客”攻击、病毒入侵、数据库被破坏等均不利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正常运转。

(四)档案信息化管理投入欠缺

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无论是硬件配备,还是人员规划。从硬件上说,电脑配置低或电脑数量有限,会对数据的录入和登记产生阻碍。从软件上看,档案信息化管理一般都采用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操作,但是由于经费的缺欠,软件开发和设计较为局限,功能结构单一,导致信息无法进行更好地操作。

二、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过程都离不开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管控,可以有效地约束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更好地提高其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虽然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繁琐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但只要制定好相关的规定和条例,让档案管理人员找到合理的方式,管理工作就会更为明朗。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进一步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并将工作效率纳入绩效管理,更好地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与此同时,人事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专业培训,有效地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和专业水平,更好地推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3]。

(二)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

从目前的管理现状看,很多事业单位的信息化管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难题,管理过程中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归根到底在于管理的标准问题。首先,事业单位必须制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标准,从每个工作细节进行规范,无论是录入的格式、文字的规格等都要进行统一的标准化,以提升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其次,在运行相关的系统软件时,事业单位必须进行统一的标准作业,指定档案管理人员用统一的保存路径和查询服务。与此同时,要把公开的信息到指定的网站或文件夹,实现信息的统一整合和处理,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内部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效率。

(三)加大档案信息化资金投入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事业单位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有效地利用资金加大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投入,为档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之后,硬件和软件的配置都会得到提升和完善,对于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硬件方面,事业单位可以购置一些技术设备,加强信息数据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才能更好地满足网络技术的要求和管理。软件方面,事业单位应对系统软件进行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信息化建设,大大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共享和资源收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为各部门工作搭建良好的共享平台。

(四)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安全防范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是提高档案信息化安全的重要手段,事业单位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安全技术进行防御,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防御力。如加密技术。加密技术就是利用代码作为一种密码,输入对应的密钥才能打开相应的文件内容,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数据的安全。又如权限设置。事业单位可以对管理人员进行身份管控和验证,通过编制专属用户名和特定符号作为“通行证”,档案管理人员输入正确才能进入系统,这种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约束档案管理人员的访问权限和操作权限,有效防止无关人员的入侵或者破坏。在引入相关技术手段的同时,事业单位还可以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入,从而全面提高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有效地推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和创新[4]。

(五)建立档案信息化平台推广模式

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以及推广,让档案信息化管理不再留于形式,而是让档案管理人员熟悉和认可信息化平台,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此外,通过推广档案信息化平台能够有效地提高搜索档案的效率,以便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信息化平台推广的基础上,事业单位要不断进行资源网建设,优化和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事业单位还要善于发掘信息技术的先进方式和模式,不断创新,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信息化管理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事业单位要重视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和作用,紧跟时代脚步,让档案管理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事业单位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和完善管理架构和体系,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安全管控和建设,发挥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慧.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与途径[J].黑龙江档案,2018(1):91.

[2]高春雷.机关事业单位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及策略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76+65.

[3]于娅.浅谈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长江丛刊,2018(2):123.

档案化管理范文6

1.1缺乏归档意识

卫计局执法业务和执法力量多数在最基层的政府部门,且计生执法多数地方是委托乡镇开展执法活动,执法人员的散、乱,且业务能力、习惯素质较低的现状为档案建立埋下诸多隐患。如,很多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均以收缴罚款为主,在办理案件中擅自改变办案程序,或者不依法依规建立完善执法档案,导致案件后期归档非常麻烦,且往往存在诸多漏洞,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卫计部门对现代化档案管理认识不清,缺乏创新意识和胆量,制约了档案在案件查办和处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也延缓了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步伐。

1.2缺乏管理人才

由于卫计局执法多数属于委托执法,执法现场和执法材料的收集均是被委托单位直接进行,卫计局执法人员亲自参与案件处理的较少,因而就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档案管理人才指导被委托单位完善执法卷宗。然而目前卫计局的档案管理多数是依靠即将退休的老同志或者聘用的社会人士进行管理,缺乏专业人才,以致档案管理工作始终是存档容易、查档难,档案管理工作进展缓慢。

1.3技术设备落后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其标志就是实现智能化,这不仅需要专业的人才,还需要配备先进的技术设备。目前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多数是采用传统的手工存档,严重缺乏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备。这也导致卫计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又苦又累又不出成绩,人才引进困难且留不住年轻人。

1.4基础工作薄弱

导致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基础薄弱的原因较多,有历史因素,也有客观因素,还有主观因素,主要反映出的是大量的档案卷宗缺乏逻辑,案卷质量偏低,且在检索方面非常落后,查出的资料可用性不强。同时,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卫计局档案管理规范长期无法统一,卷宗千变万化。

2推进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建议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档案管理技术现代化。即运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将档案的记录、存贮、整理、加工、查找、交流、传递等装备起来;二是档案管理组织现代化。即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档案;三是档案管理人员现代化。即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四是档案管理智能化。这是伴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推广,为档案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结合上述内容,笔者对推进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档案管理现代化进行分析研究。

2.1更新理念,充分认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各级各地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需结合现实,及时吸纳社会先进的档案管理理念,对过去以存储为主的档案管理理念进行丰富加工,并根据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制定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短期和长期规划。各单位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对具体业务工作开展和服务群众方面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档案分析、档案交流以及档案传递的重要性,在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设备投入方面预算更为充裕的资金,确保档案管理能跟上群众对卫生和计生的服务要求,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的信息作用。本处谈更新理念而不是改变理念,主要缘由是档案管理的根本作用并未发生改变,而是发生拖延,即不仅仅再是片面的存储和查询,而增加了分析、研究、交流、传递等重要作用,因而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新增作用的重要性,为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提供良好的物质和人力保障。

2.2狠抓规范,全面夯实档案管理基层基础

基层基础薄弱是卫计部门档案管理最痛的伤害,规范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参与,并制定较为详细的制度,对档案管理各个方面进行内部规定。做好档案管理规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规范的文书。通常上级对口部门会根据卫生和计生执法实际提供参考文书,但由于该类文书较为全面,不一定完全符合本地区实际,应当首先由执法指导科室对相关文书进行规范,在执法中也应当对没有用到的执法文书及时进行清理,避免执法文书空白入档现象。二是规范的制度。除执法档案外,还包括财务、组织人事以及文件印发等常规档案,因而应当根据每类档案制定统一的、规范的制度,要求归档人员按照要求进行归档和查询,确保档案逻辑清晰、目录明白。

2.3落实制度,明确各科室队职责

档案管理是单位集体的工作,并非某个人或某个科室的工作,这应当成为卫计局各科室队的统一认识。应当严格落实制定好的档案管理制度,各司其职,形成系统化的档案管理网络,确保每份档案入档明白、出档有痕,每份数据分析真实、有用。

2.4强化保障,着力保障人才和设备的现代化

档案化管理范文7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技术;对策

档案作为医院内部的核心材料,一般包括红头文件、院史资料、人事档案和科研数据等种类繁多的文件、文献和影响资料,是支撑医院长期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一般分为信息化档案建设和纸质档案建设,传统的档案管理一般为纸质形式,繁琐多样的医院档案无法获取有效的档案价值,随着医疗服务水平和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信息化建设取代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可以为整个医疗领域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公共服务,其海量存储极大程度提高了人力、物力和存储空间,满足现代化的医疗领域,加强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会提高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为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1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

1.1大数据技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医院档案管理应用大数据技术是为了改变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带来的弊端,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对档案管理进行有效改革,确保档案数据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快速、准时收集、整理数据并充分发挥档案数据的价值,为医院部门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档案管理多元化、专业化,更有利于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医院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控制医疗机构的科室、各方面的数据信息,从而促进医院内部的信息交流。如:将财务系统、通信系统、放射信息和影像信息融合进大数据平台以构建完整的管理平台。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存储医疗信息、护理信息和患者信息以形成信息化的电子档案,便于对大数据平台收集、存储并分类归档信息数据,确保档案管理实现动态化、全面化,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准确性、全面性和工作效率。

1.2云储存技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由于医院档案资料关于方方面面的信息数据繁杂多量,应用云储存技术可以减少医院的储藏空间,有利于医护人员快速、有效的查找相关资料。云存储技术需要借助光纤网络技术、存储端技术和各种网络设备。现阶段的云存储一般包括医院数字档案信息存储层、电子数据存储空间、服务端口层和用户访问层。云储存技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医院需要高度重视档案存储的保密工作,在云储存的访问端口设置多重密保,如动态密码验证、员工证件号码、加密软件的安装等。尽可能保证医院资料档案存储环境的安全性,根据不同的文件级别设置不同的保护措施,避免文件被盗窃或者丢失。对于重要的文件档案需要设置自动备份功能,和云储存服务的商家签订保密协议,尽可能规范访问,避免后续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纠纷。

1.35G+技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传统的档案查询方式需要进入医院档案室,即使进入4G时代,受限于网速,访问浏览器或者公众号的速度和效率也无法满足高效率的档案查询需求。基于此,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将5G、AI、IoT技术和档案相融合,实现档案管理技术实现智能化、具备感知性和互联性。如:“5G+区块链”技术为医院查询提供更加快捷性的服务,韩国医院和saton公司合作,借助区块链对病历档案进行存储管理,便于医护人员分项、存储档案并有效保护患者的信息。5G技术和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相融合促进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步,具备开放性、防篡改特点的技术更满足当下阶段的医院更方面的需求。

1.4数字水印技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档案管理中,电子档案逐渐取代传统的纸质档案成为未来的信息载体,但同时其具有的复制性、流动性给电子档案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信息的不稳定性很容易使信息化的存储数据出现非授权的传播,很可能导致医院的档案丢失或者泄露患者的隐私等问题,影响医院的声誉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需要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基于此,医院基于档案管理的安全需求,研发一种适用于电子档案管理的数字水印系统,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唯一性,这种系统基于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的水印算法,具有C/S模式的三层整体架构,相比现有的水印算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有效实现了网络化、无纸化的办公模式。

2探讨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策

2.1优化数据库和管理平台。为了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高质量、高效率,需要管理人员对现有的档案管理平台和数据库进行优化,定期更新数据库资料,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内网进行完善,确保医院信息得以全面收集、汇总。建立在大数据技术、5G技术和云存储技术的基础上,将医院档案管理数据库建立成为智慧档案的方向,结构化处理异构的数据,不断标准化升级或者更换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进一步推动医院档案管理的进步。

2.2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医疗机构也对落后的设备进行更新,包括先进档案设备的引进,如医务人员日常工作所需的扫描仪、数码相机和光盘等,为各科室参与档案记录、管理提供基础设施,通过扫描仪将文字保存在电脑上,通过刻录机保存在光盘上,可以长时间保存档案,也可以短时间较快地调取档案,极大地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医院加大档案管理所需的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还需要对档案的硬件设施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保养,定期维护设备,确保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档案记录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种种原因的存在,电子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常常存在各种风险问题,因此,医院需要具备良好的互联网安全意识,与高水平的计算机工作室和领域内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合作,研发满足医疗机构实际需求的管理系统,有效运用医疗机构的各种资源,对内网的独立性建设和外网的加密下建设工作进行加强,提高医院设备电子化档案的机密性,确保电子档案不会被他人删除、修改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医疗机构发展需求,需要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档案管理相融合,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化,快速、高效、准时的收集和汇总信息数据,提高存储系统的安全性,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保护患者的档案隐私,完善医院的档案管理系统,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苗翠玲,刘亚男,莫言娟.大数据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办公室业务,2020(22):147-148.

[2]刘淑君.云储存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8):52-54.

[3]吴博艺.5G技术在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兰台内外,2020(17):1-3.

[4]李欣.基于数字水印技术的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05):78-81.

档案化管理范文8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新时代

1引言

中国进入新时代,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科技创新正在深刻影响着档案管理行业的发展,在当前的大数据、“互联网+”、云服务背景下,需要理清当前档案管理的差距短板,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2新时代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的必要性迫切性

2.1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要求,要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这些都与档案管理工作息息相关,是新形势下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2.2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蓬勃兴起,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越来越成熟,大数据、云服务、“互联网+”、人工智能的研究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社会化、开放性、多元化、共享化成为档案信息发展的新方向,网络化、智慧型、便利性成为档案信息服务的新趋势。智库中心、信用平台、智慧城管等共享经济建设,都需要海量信息资源,需要档案和档案管理提供这种服务。

2.3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档案服务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当前,档案产生、存储量持续稳定增长,档案的查阅利用需求量也持续上升,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卷宗的价值日益凸显,档案管理已经由“等客上门”变为主动服务,从信息共享变为信息价值共享。档案工作从接受保管纸质档案转型为电子档案,从实体档案转型为数据档案,档案的整理、接收、储存、分析,都要求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1]。档案管理从人工操作升级为计算机智能化操作,从档案“信息孤岛”、“数据烟囱”升级为平台共享,只有建立档案分析库、使用云平台管理,才能更好的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

3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服务效果发挥不好、不充分等问题,信息化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还不相适应。首先,在管理理念方面,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信息化应用要求,信息来源、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共享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档案管理理念需要及时更新。其次在档案建设上,硬件方面,许多馆库设施、档案设备老旧,不能满足信息化存储、利用要求,在软件方面,部分部门单位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健全,数字档案接收、存储、保管、查询等基础工作不够规范,没有统一的软件共享平台。再次,在档案服务上,部分档案部门还是被动服务,档案收集阶段主要靠各单位移交,存储主要靠库房实物,整理主要靠人工,查询也是人员手工[2]。这种传统方式还普遍存在无效和低端供给的现象,各类档案的整理著录、鉴定开放、数字化及联网共享等工作进度急需加快。最后,档案干部队伍普遍面临本领恐慌、知识短板等问题,信息时代档案工作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多技术,档案管理人员知识更新能力、自身综合素质、专业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4当前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4.1从源头抓起加快数字档案资源积累。数字档案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源头,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方案包含数字档案的收集、建设、长期保存和评价四个方面[3]。各档案部门应该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原则加快推进馆室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接收,在资源积累的过程中,要按技术标准建设数字资源,能够有效检索和利用,并能够长期保存。

4.2完善档案标准规范,逐步实现软硬件设备的统一配置。档案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档案管理实施办法、档案管理工作手册、档案考核评价办法等标准规范。档案管理软硬件设备是基本保障,各档案管理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统一的信息化设备和信息管理软件,可使得档案信息最大范围兼容或共享。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软硬件设备应该及时更换更新,防止因硬件设备问题导致工作出现隐患,防止因软件版本问题导致工作出现瑕疵[4]。

4.3以云服务为核心,探索建立档案集成管理与共享利用平台。云平台具有零投入、便操作、大数据、保安全、云服务等多项优势。其中的关键是要以云服务为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升档案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利用率和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提升档案资源共享度。其次要做好云存储,加强数据处理能力,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降低档案存档故障发生率。

4.4树立底线思维,不断健全档案安全体系。安全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前提,是档案管理的底线,也是档案工作者的首要职责。信息化新时代下,人防、物防、技防构成了三位一体综合安防体系,可以降低安全隐患,确保信息安全。比如说,档案库房要安装自动报警、自动灭火、温湿度调控设施,所有涉及档案安全的场所都要安装监控报警设备。外包的档案室要加强对档案服务外包中标企业的管理,加强对保密资质的审核,防止档案数据的失泄密或者不当扩散。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档案安全检查和演练,确保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在收、管、存、用各个环节的安全,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4.5筑牢事业根基,建设素质过硬干部队伍。新时代的档案科学发展,关键在如何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提升履职能力。首先应在档案本职工作岗位上培养锻炼人才,结合岗位实际积累经验、锻炼提升。档案部门可以定期开展讲坛,组织干部职工,围绕档案业务工作开展交流和研讨。定期开展档案培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夯实档案事业发展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少芳.应对大数据的数字档案馆及其服务体系[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3(5).

[2]蔡利剑.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6,No.1,2016.03.

[3]轩红.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研究[J],档案管理,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