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范例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范文1

关键词:闽西北;畲族服饰;创新设计;现状;设想

闽西北畲族主要分布在三明、南平一带,大多散居或杂居在汉族中间。三明市畲族主要分布在宁化县的治平乡、翠江镇,大田县的桃源乡、梅山乡,永安市的青水乡等地;南平市畲族主要集中在松溪的雷畲村、大布村、招沙甲村及其附近村落。

1畲族服饰的学术研究趋势

20世纪50年代,学术界陆续出现关于有关畲族的研究,有的研究畲族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的研究畲族的图腾文化;还有的研究其民俗习惯。这些研究中偶有提到畲族服饰的,但仅限于将其作为民俗事项进行客观地描述和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潘宏立先生的福建畲族服饰研究和福建畲族服饰类型初探为开端,陆续出现针对畲族服饰的文章,如畲族服饰、畲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内涵,畲族传统同手工织品——彩带、美丽吉祥的畲族凤凰装、畲族服饰图案的美术内涵等”[1]。进入21世纪,有关畲族服饰的研究成果逐年递增,初期十年里,研究主要围绕着服饰的形制、纹样、色彩、结构、工艺等方面研究其艺术特征,并透过这些艺术现象阐述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近十年来,不少畲族服饰研究学者意识到畲族服饰的非遗价值,并对其长效保护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进行积极探索。

2畲族服饰创新设计的现状

伴随着畲族服饰学术研究的发展,有关畲族服饰的创新设计也越来越兴盛。目前畲族服饰的创新设计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代服装形式的创新设计;一类是非服装形式的创新设计。

2.1现代服装形式的创新设计。2.1.1服装设计大赛中畲族服饰创新设计。在非遗保护的浪潮中,围绕畲族服饰创新保护的各类设计大赛纷纷出现,自2012年以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每二年举办一次畲族服饰设计大赛,每次都会受到来自全国各地如福建、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10多个省市服装设计院校师生及专业设计师逾千组的参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对畲族服饰进行解读、重构和创新。大赛不仅带来了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而且带动设计师们开始从事畲族服饰的传承创新事业。2.1.2科研院校中的畲族服饰创新设计。2016年,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何瑶通过分析浙闽各地传统畲族凤凰装的特征后,运用现代服饰设计手法,对传统凤凰装进行改良及创新设计,制作了5套畲族风格服饰,以畲族青年女性为设计对象,分别设计成日常生活装、职业工作装、舞台表演装和婚礼盛服,解决了畲族女性在现代生活环境中对民族服装的多样性需求以及民族服饰文化传承的矛盾[2]。同年,北京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陈然萱从当代畲民生活方式和着装需求出发,抽取畲族织锦带“形象”特征进行简化重组,设计制作出“印象山哈”系列女装设计作品,将畲族美学的古典含蓄与现代时尚简约实用相结合2019年三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确定“畲”为当届毕业设计主题,28名毕业生围绕着畲族,不断挖掘其民族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开展了一场畲族文化传承的设计活动。2.1.3表演舞台上的畲族服饰创新设计。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畲族村落纷纷打出畲族文化旅游的招牌,各种节日庆典中人们穿上具有表演性质的畲族服装在舞台上展示畲族风情。这些服装在面料上通常采用化学纤维材料;在色彩上为追求舞台效果,通常选用艳丽的色彩,色彩跳跃而且繁杂突兀,缺少协调性;在结构上运用突出人体曲线美感的立体裁剪方式,使衣片适应人体表面的起伏变化,提高了美观性、合体性,但降低了舒适性。

2.2非服装形式的创新设计。非服装形式的创新设计涉及面很广,主要分布在图案设计、陶瓷设计、饰品设计和插画设计等领域,拓展了畲族服饰的传播方式。2014年,邱慧灵在整理分析景宁畲族传统服饰彩带上纹饰符号的基础上,创新设计制作了生命树、孕育之美和情感交融三个系列银饰作品[4]。2019年,徐陈晨从文化创意设计出发,提取畲族服饰中的图案和色彩元素,设计出一系列的方巾、长巾、小包等畲族服饰文创衍生品,既具有传统服饰特征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5]。周瑾蓉则提出从符号纹样在青瓷上的装饰、服饰色彩在青瓷上的应用和连续结构形式与青瓷装饰的结合等三个方面进行陶瓷艺术与畲族服饰艺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6]。

3闽西北畲族服饰创新设计的设想

优秀的文化都是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通过提炼传统的闽西北畲族服饰元素,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其与现代职业装设计、陶瓷艺术品设计等相结合,使传统的闽西北畲族服饰文化更广泛地接触现代人的生活,焕发新的活力。

3.1闽西北畲族服饰风格的职业装设计。将民族服饰应用于本土职业装的设计中,既有助于职业装彰显地域特色又有助于民族服饰的传统复兴。提炼闽西北畲族服饰特征,运用现代设计手法,结合现代职业装设计要求,设计具有闽西北地域特色的职业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为此,从三明市公共交通驾驶员服装设计与青水畲族服饰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出发,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公共交通驾驶员职业装设计要求,提炼畲族服饰元素并加以设计应用,这对闽西北畲族服饰风格的职业装设计探索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2闽西北畲族服饰与闽西北陶瓷设计的结合。陶瓷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是泥、水、火相互交融的艺术,与最贴近人们生活的服饰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创新设计,让这两种古老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闽西北有着丰富的陶瓷资源,南平建瓯、水吉一带的建窑位列宋代五大民窑,产品多为碗、盏等茶具,是送往宫室的贡品。“南平茶洋窑,建瓯小松、港垱窑,建阳华家山窑、源头窑,浦城大口窑,光泽下史源、茅店窑,顺昌河垱连坑、谢屯窑,邵武洪垱、四都窑,长汀南山窑,三明中村洄瑶窑,武夷山五渡桥窑等”[7],均在宋元时期烧制青白瓷满足本地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出口外销的需要。为此,可将畲族服饰与闽西北的传统设计相结合,将陶瓷艺术应用于畲族服饰的创新设计,或将畲族服饰艺术运用于陶瓷艺术的创新设计。

4结论

创新设计范文2

关键词:扎染;蜡染;编织;描金;民族;产品设计

引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室内装饰中,越来越追求返璞归真,因此,古老的扎蜡染工艺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在传统的扎蜡染装饰产品中,单一工艺的产品比较多见,为了使装饰产品更具个性化,更受大众欢迎,本文主要探讨扎蜡染工艺与编织、描金工艺相结合的产品创新设计的方法。

1扎染工艺

扎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手工印染工艺,也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印染的过程中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通过使用绳、线、木板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织物上打绞成结后,再进行染色,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后现出图案的一种印染技术。扎染有一百多种扎结技法,各具特色,图案丰富。其中最具特色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扎染中更让人惊奇的是在扎结图案时,在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均,拆除扎线后,织物上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花纹,因此,即使有成千上万个一样的图案,在染完后留在织物上的图案也会各不相同,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

2蜡染混金工艺

蜡染,也称为“蜡缬”,是我国传统民族印染工艺之一,至今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蜡染工艺主要是用蜡来绘画,用蜡来防染,常用的材料有铜片制作成的蜡刀、蜂蜡和靛蓝,其工艺过程首先是在棉白布上画上图案,再使用高温熔化蜂蜡,然后用蜡刀沾上熔化的蜂蜡液,在棉白布的图案上画上蜡液,将画好的白布放进染缸进行靛染,染上色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附在布上的泡沫,再将布放在沸水中去蜡,最后清水漂洗晾干,布上就会显出蓝、白分明的图案。蜡染中用到的蜂蜡,在浸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染料会顺着裂纹渗透进去,自然形成的冰裂纹,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美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描金,也是一项传统的工艺美术技法,将金粉描在装饰图案上面,展现出金碧辉煌的画面效果。金色,从古代到现代,一直被人们用来象征权力与高贵,比如古代帝王的龙袍、龙椅、宫殿等,都是金光闪闪,让人感到无比的尊贵。由于金色呼应着权力与富贵,因此人们对金色比较偏爱。在现代设计中,也经常使用金色材料,比如包装印刷的烫金效果,可以大幅度提升了包装的档次。在蜡染产品中,适当地对蜡染图案部分进行描金,由于金色绚丽美观,有独特的耀眼光泽,可以提升产品的亮度,更能受到人们的喜爱。

3编织工艺

编织,也称编结,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具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编织的品种繁多,编织材料也多种多样,比如绳编、纸编、棕编、草编、竹编等。民间的绳编以线、绳为材料,不采用任何工具,使用手工编织就可以结为图案的线结。手工编织的手法和技巧非常多,通常使用到的编法有平结、蛇结、金刚结、斜卷结。但只要掌握其中一种编法便可以编出很多装饰品,编织出来的工艺品造型很奇特精美,并且在普通的编织上可以加入简单的几何图案,起到装饰的作用,使得编织的装饰工艺品更加精致。因此,编织艺术是中国古老的手工艺之一,集功能性、审美性、工艺性于一身,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

4室内装饰产品创新设计

4.1扎染与编织相结合装饰产品设计。在室内装饰中,扎染艺术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家居装饰中,如扎染装饰画、壁挂、摆件等,蓝色能给人静谧温馨的感觉,符合现代人审美。编织艺术品也常常用于家居的装饰,如挂毯、杯垫、花篮和置物架等,编织艺术品通过利用绳的表面组织纹理的形态和结构表现出其独特的艺术美感。通过利用麻线疏密对比,经纬交叉、穿插掩压、粗细对比等编织形式,使之在编织平面上呈现凹凸、起伏、隐现、虚实的浮雕般的艺术效果。为了更好的表现家居装饰艺术,通过将扎染与编织相结合,通过使用靛蓝,在编织的产品上染出渐变的蓝,如图1所示,可以使得编织产品更具强烈民族色彩,给人一种典雅和淳朴的艺术享受,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回到家时,看到家中静谧典雅且具有艺术气息的装饰品,可以瞬间缓解疲劳,释放压力,给人以心灵上的温暖抚慰。由此可见,手工扎染与编织工艺在家居装饰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有装饰性。另外,由于编织材料一般都使用棉麻线,颜色单一,通过与扎染相结合,增强了编织艺术品的色彩,微妙的点缀,给居住环境增添了温馨的美感和艺术气息,同时,编织材料和扎染材料都是天然材料,更符合现代人所追求的朴实自然的简约装饰风格。

4.2蜡染混金装饰产品设计。蜡染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工艺,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使用蜡染制作成的装饰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蕴含着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将蜡染艺术品融入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可以使很好的为室内空间增添民族地域特色。但由于蜡染的工艺单一,有些细节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且一般大多都是蓝白两个颜色,因此,为了使工艺品更好的吸引大众,打破传统,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在蜡染的基础上,加进描金工艺,金色,金光闪闪、富丽堂皇,可以很好的提升工艺品的档次。因此,本文的蜡染装饰画突破传统,增加了描金工艺,如图2所示,制作装饰画时,先使用蜡染技法染出图案,画面整体呈蓝底白花,给人比较恬静的感觉,然后在主要的细节处使用描金的技法,将部分装饰纹理以金色表现出来,这样,画面集蜡染图案、蜡染形成的冰纹、金色纹理于一体,达到增强视觉冲击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在室内装饰中,装饰画作为一种墙面装饰产品,可以给室内增加艺术氛围,将传统的民族技法相结合,体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5结语

创新设计范文3

“科学探究”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它不仅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课程标准》有关科学探究的教学要求第一点: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这一内容主题,要求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将科学探究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让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探究过程。但是目前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只关注是什么,而忽略为什么。对于不理解的知识,有些学生甚至直接背结果,而不是去动脑思考根本原因,成绩全凭题海战术。因此,科学探究创新势在必行。

1.1遵循的主要原则:

科学探究创新,应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前提,以学生体会学习过程为主线,探究能力提高为标准。实施过程中,除遵循科学探究的普遍原则以外,还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2科学性原则:

对于科学探究中的异常现象的思考,适用原理要准确,不要对学生误导,不要为“探究而探究”。同时教师要发挥自身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目的、内容、方法、结论间的对应关系,把握教材各级主题之间的联系,预测学生应有经验,掌控学生动态,体现教师教学过程科学、完整的逻辑思维。

1.3简约性原则:

科学探究创新设计整体要体现“仪器常见、操作方便、便于控制、现象明显”等特点。争取实验步骤最优,化学试剂无毒,反应条件易得,总体贯穿“绿色化学”理念,如果是定量科学探究还要考虑误差最小化。如:水通电分解这一探究,可将教材中水电解器改成水槽、两等大试管,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起来更直观、更易理解,避免学生畏难情绪影响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思考和分析,同时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更强的参与性、合作性。

1.4方法性原则:

依托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的创新设计是基于一定的科学方法,目的性较强;而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创新设计则更具感性,这就要求教师适时鼓励学生的参与性的同时,引领学生共同讨论学生的创新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在原有基础上有质疑、有创新,促使学生开阔的思维形成,让学生在创新后意犹未尽,并有成就感。如:燃烧条件实验通入的氧气可使水下白磷燃烧,这一实验让学生激动不已,也大开眼界。教师将氧气改成空气导入这样可省去制氧装置及试剂,但如何水里让空气进入水中又是一个难题。而学生大胆撤去导管,直接用一只空试管(内有空气)罩住水下白磷,不但解决了仪器、试剂繁复的问题,而且又解决气体导入、白磷在水中不易控制等问题,成为非常成功的创新设计。

1.5发展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创新设计的问题时,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方向、学生潜能的开发。当学生对某实验、某知识点有疑问、有不同意见时,而这刚好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潜能的最好机会。此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同时,要求教师准确把握三维教学目标,把握教材的基础内容、深度、广度,有意的将科学探究的创新融入到新授课、复习课当中去。如:在讲述离子形成这一时机时,教师可做大胆尝试,将元素分类融入到本节课中。并引导学生思考元素的分类,不是人为规定的,而是根据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合理划分的。并比较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合价的规定体会元素周期表绘制的依据。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过程上不断提高,从而,实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讨论: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还有跟适合位置?这两个问题一经提出,引起学生更为激烈的争论。虽然并没有标准答案,但却树立科学发展无止境的思想。

2科学探究创新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创新设计范文4

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创新教育;策略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中机电类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更高。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结合主题,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实际问题出发,构思设计方案,寻找解决方案,制作实物作品。基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开展创新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概述

杨叔子院士[1-2]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发表了4篇论文详细阐述:“机械,很重要!创新,很重要!设计,很重要!大赛,很重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很重要!”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已成为提高大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实践工作能力的品牌赛事。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需要学生从作品的市场调研、方案确定、结构设计、作品制作、性能测试、实用性等多方面展开,并经过专家答辩。整个过程能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责任心等综合素质。

2基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开展创新教育的策略

2.1积极开展各种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理念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要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实践能力进行有效考核。学院方面要重视各种创新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理念的积极作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可以建立科技创新的相关社团,组织院内的创新设计比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思维发展空间以及创新实践环境。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进行机械创新,同时可以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激发学生在对机械专业知识进行学习时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特别是在新生入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新生的引导,让新生参观往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还可以请一些参赛学生举办报告会等,增强新生对机械创新的兴趣,激发新生对机械创新设计的自豪感,让新生认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争取荣誉,增强学生对机械创新的动力。

2.2完善创新设计大赛相关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赛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不乏优秀作品,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设计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潜能,学院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以及相关的竞赛环境,比如开放各类专业实验室及工程训练中心,让学生能自己动手实现其创新构思。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积极性,学院可以根据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具体情况,完善参赛奖励制度,可以为参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并给予荣誉奖励。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3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相关办法深化创新教学改革

教师可以根据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内容和标准,对相关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考核内容和相关标准纳入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中,将机械设计等专业课程学习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结合,要求学生组队自主构思和设计,完成创新设计作品,设计作品的参赛成绩计入课程考核,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同时根据理论知识开展持续性的创新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设计意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教师可充分利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作为课外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大赛,激发创造力,发挥才能。

2.4建立指导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以及创新性

学院还需要重视培养指导教师队伍,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以及创新性。高水平的、相对稳定的创新指导教师团队,是学生创新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3]。指导教师的专业背景应该尽量涵盖机械创新设计必需的技术领域,教师的知识具有互补性,能为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支持和辅助,指导教师需要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指导水平。

3结束语

通过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工程素质是基本目标,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主要目标[4]。这需要学院充分重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考核标准以及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中,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与创新教育进行有效结合,进一步发展促进创新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吴昌林,彭文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很重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1-5.

[2]杨叔子,彭文生,吴昌林,等.三论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很重要:纪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周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4-8+41.

[3]于海侠,杨云龙,朱立达.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实践与启示[J].技术与教育,2012,26(2):35-37.

创新设计范文5

关键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创新理念

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含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成为满足人们需求、顺应时展的产物。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设计者通过可视的形式向人们传播自己的创作理念的主动的行为过程,它最主要的几种表现形式为绘画、平面设计、排版、标志设计、插画设计等,通过这些表现形式向人们传递极具特点的设计理念并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所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被运用在很多领域。如在舞台上,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可以为舞者提供相应的背景;在摄影中应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可以将现实的事物表现得更有意义;等等。这些都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实践中的运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能够促进人们对事物的感受,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从而取得良好的宣传、表达效果。

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特点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设计师基于自己的理念,借助相关媒介向人们传达相关信息的过程。视觉传达艺术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革新,尤其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它随着新视觉媒介和各种新工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目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主要被用于书籍设计行业、印刷行业、视觉设计行业、影像设计行业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被运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内容非常丰富。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在商业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可以提升企业、产品的形象,并且能够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传达给消费者。所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理念

1.创新视觉传达设计理念

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不符合时展的、落后的创作容易淹没在时代的海洋中。设计师要创新创作理念,确保自己的作品符合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相统一,既有个性特色又能与时俱进。创新设计理念要求设计师在自己已有的设计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出新颖、独特的创作思想,然后利用现代技术进一步加工作品,从而使作品符合时代要求。

2.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可以被看成一种隐含的语言,是一种图形语言化和语言图形化的过程。设计师为了向受众传递自己的创作理念,会寻求很多的视觉语言传达自己的思想。设计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确保设计师通过对色彩、线条、比例等视觉元素的创新使自己的设计理念在企业、商品和消费者之间流动。这些视觉元素的创新对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设计师通过对设计语言的创新,可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促进更多优秀作品的产生。

3.体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绿色元素

如今,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保护环境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所以,设计师需要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充分体现出绿色元素,将当前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发展的特有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相结合,让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更环保。

4.突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个性化理念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发展不仅是它自身所要求的,更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理念走向世界的要求。因此,为了使我国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受,设计师要摆脱陈旧思想的束缚,明确自己的风格,并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中国特色元素,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个性化。

四、结语

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面对设计思潮的不断变化,设计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设计技术,更要注重创新思想,要兼顾大众文化和新思潮,运用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创造出更加触动人心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庄子文.探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科研,2016(11).

[2]刘倩.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探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4).

[3]商漠.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探讨.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2).

创新设计范文6

【关键词】新时期;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设计理念;理念创新

一、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体现

(一)多元化、大众化的设计理念。视觉传达艺术在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融入多元化、大众化的设计理念。因为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视觉传达艺术的包容性越来越强,很多的设计师在从事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工作中都会考虑多元化的设计素材的运用,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满足更多艺术品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欲,越来越大众化的创新设计理念已经在当下的视觉传达艺术的作品中体现出来了。另外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涉及很多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这些信息和元素如果过于单一将会使得视觉传达艺术作品的质量下降;如果这些信息和元素过于复杂的话,将会让这些视觉设计的艺术品很难被社会大众所理解和熟知,这将会大大降低这些艺术品在经济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新时期很多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品都体现出了多元化、大众化的设计理念。

(二)个性化、环保性、民族性的设计理念。在新时期,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品的设计除了需要适当融入多元化、大众化的设计理念以外,还需要将设计作品的个性化、环保性、民族性适当地体现出来。因为一个视觉传达艺术作品没有个性的话,将很难吸引观看者的兴趣,这对于视觉传达艺术作品的普及和市场竞争是非常不利的。另外,当下中国提倡环保意识的树立,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事业,所以有不少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师们已经将一些环保概念的元素和信息运用到了他们的艺术作品中,这样不仅响应了时代的号召,同时也能为这些艺术作品增添特色和亮点。不仅如此,很多视觉艺术作品还把民族元素引入其内,这将提升这些视觉传达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

二、创新设计理念在高校视觉传达艺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注重实践的设计教学理念。高校作为新时期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重要场所,创新设计理念在高校视觉传达艺术教学中非常注重实践的设计教学理念应用。当前社会中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很大,市场对于设计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高校在进行学生视觉传达艺术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创新实践的设计理念。因为这样才能将全面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和创新设计理念的意识,从而保障视觉传达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理念。视觉传达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它对社会的很多方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中商业市场的影响最为重要,因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师们的从事的艺术创作和创新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生存,所以高校在开展学生视觉传达艺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基于就业导向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理念的灌输和执行。

三、新时期提高视觉传达艺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途径

(一)采用新型视觉传达艺术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创新设计理念。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理念已经出现,面对多元化的设计理念,我们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采用新型视觉传达艺术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同时设计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高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作为我国社会重要的设计对象,高校在培养学生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能力和创新设计理念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实践能力为目标,将视觉传达艺术的设计理论课程与社会中需要运用到的设计本领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强化自己的创新设计理念。高校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通过引入先进的视觉传达艺术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这样的设计对象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同时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视觉传达艺术相关的人才。

(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提高学生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造力。为了全面提高视觉传达艺术对象的设计能力,创新他们的设计理念,高校有必要建立更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在课堂上面学习到的视觉传达设计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艺术设计实践本领。因为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光靠学生自己的想象是很难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的,并且当前社会,学生就业的竞争压力巨大,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高校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校外实习机会,让学生们能够把自己在校内学到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操作中,这样他们才能亲自感受到视觉传达艺术的魅力,这样他们才能为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造力,并提升视觉传达艺术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视觉传达艺术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设计理念教学质量。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要想创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者们的设计理念,我们就需要在高校这个设计师们的源头之所找到解决方法。所以我们需要加强视觉传达艺术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设计理念教学质量。目前很多学校从事视觉传达艺术教学的教师存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够牢固的问题,所以高校需要定期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够将新时期最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艺术品展示给我课堂上进行学习的学生们。只有将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提升上来,高校学生才能更多地学习到视觉传达艺术的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理念。这样才能在新时期下,不断创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叶莉,林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分析[J].大家,2012(1):279-280.

创新设计范文7

【关键词】漆器纹样;文创产品;创新

一、西汉漆器装饰纹样类型

纵观西汉漆器纹样,按照特征与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别: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神话传说纹样,在漆器表现上,这些类别的纹样观物取象,以线写形,从娴熟的技法上来看,汉朝人们对于线的运用已达到了高峰,通过大胆而又夸张的形式表现出具象的装饰图案,体现出西汉时期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更对精神需求充满着向往。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汉时期,漆器纹样不仅仅是出于审美的需要,比如一些符号、动物,或是神话纹样,也是古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因素,比如信仰、精神力量,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

(一)植物纹样。植物纹样是汉人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通过概括、抽象等艺术手法,利用线条表现在漆器上具有装饰性的纹样,以四叶草纹、卷草纹、蔓草纹为主,这类纹样在漆器装饰中通过局部的点缀,或是衬托其他纹样,反映出人们当时的审美观以及生活的乐趣,植物纹样有的是现实中的形象,有的则是根据神话故事所创造的,但大多都具有祥瑞寓意,人们通过流动线条的描绘,不追求结构形式,不去刻意模仿自然形态,利用卷草纹的循环往复,表现出气韵生动、大气磅礴、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因此,汉代人在创作漆器纹样时,提取植物的特征,不断地通过艺术手法,将植物最美的一面提取出来作为装饰纹样融于漆器中,不局限于植物本身,因为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不一样,于是呈现出来的作品都别具一格。

(二)几何纹样。在西汉漆器中使用题材最广泛的就是几何纹样,人们从大自然中观物所演化出各式各样的图案,有太阳纹、云纹、雷纹、水波纹、以及一字排列的圆点纹、山纹、斜线纹还有S形纹等,通过不断的重复变化、分散排列,构成丰富的连续图案,用色块区分物体与纹样,将纹样凸显出来,用于漆盘、漆壶、漆瓶等大量漆器中,沿用至今,审美风格由简到繁,具有强烈的平衡美以及重复美,可以看出汉代人们对于美的形式以及技法掌握得十分娴熟,也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自然事物的理解,标志着汉代人们对于美学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是一个民族艺术成熟的标志,也是汉代艺术的特征。(三)动物纹样自古以来,人们都崇拜图腾,因此在汉代漆器中大量使用了动物纹样,除了常规的虎、鸟、牛、龟、鱼等动物造型之外,还有许多神话传说中的动物纹样,例如蛟龙、凤鸟、云豹、狸猫等动物造型,在漆器装饰纹样中,动物纹样常用夸张手法表现,求其意而不求其形,神似大于形似。经常与云纹出现,各式各样的动物纹样与云纹交替出现,仿佛与动物穿梭于其中,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自古以来人们都对龙十分崇拜,龙在神话典籍中历代相传,被奉为神物,其本身就具祥瑞寓意,因此龙纹也是在漆器装饰纹样中作为主要装饰纹样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

(四)神话传说纹样。神话传说纹样多为象征意义,古代人们在不同事情不同地点所赋予它特殊的意义,例如:马王堆中出土的一块漆盘中所描绘着神明立于澎湃雄伟的云层中,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电闪雷鸣,而地上的人们跪地祈福,目的是求得神明帮助人们避过干旱、饥荒之灾。体现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

二、漆器装饰纹样特点

(一)纹样构成形式。从纹样构成形式上来看,大致分为独立纹样、连续纹样、适合纹样三种,独立纹样是指可以单独运用的纹样,常用于画面的中心或某一面中的个体单位,与其他纹样无联系无冲突,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成为图案组合。连续纹样可分为两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呈现方式一般为带状图案,应用广泛,通常用于装饰器皿的沿口处,例如马王堆中的云龙纹漆盘,云龙纹以两方连续的方式围绕边缘形成带状云龙,云龙飞舞翻腾,将漆盘衬托得更加气韵生动,引人夺目。适合纹样又称团纹,以单位纹样为主题,可对称,可旋转或变化,不断交替重复所形成的图案称之为团纹形式。这三种纹样构成形式是西汉时期纹样基本的排列方式,相辅相成,既可以聚合又可以分散,既能交错也能重复,无限的排列,形成美丽的装饰纹样。

(二)色彩特征。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色彩搭配,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别载体纹样的重要特点。黑色、黄色、红色是漆器装饰纹样中“最汉代”的色彩元素。从目前出土的西汉漆器来看,器皿的颜色主调大多为红色和黑色,红色代表生命、喜庆和吉祥,黑色代表着庄重、神秘。明艳的中国红,和庄重严肃的墨黑色相匹配,红与黑是冷与暖的协调,也是阴和阳的协调,同时再搭配少许的黄、白、绿、金、青等颜色作为点缀,表达一种规律又富有变化的色彩搭配组合,让画面中的图案更加栩栩如生。

(三)文化寓意。西汉漆器纹样题材样式丰富,动物纹样体现着西汉时期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图腾的信仰,这是人们的精神载体,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植物纹样反映着人们对植物的观察,将植物纹样概括,夸张或通过抽象的艺术来表现植物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神话传说纹样题材表达的是宗教信仰,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在不同场景有着丰富的寓意,这与人们当时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三、西汉漆器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运用

(一)直接运用。2018年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展出了近500款文创产品,其中凤纹漆盘作为马王堆复刻纪念品就是仿汉代凤纹漆盘,西汉漆器的特色主要来自精美的纹样以及吉祥美好的寓意,朱红色与黑白色的搭配凸显出了装饰纹样变化多端的纹样造型,极具代表性的中国红,蕴含传统文化的底蕴且不失时尚潮流感,不论是造型还是颜色以及纹样都运用得恰到好处,现有市场中大多数的文创产品都是将传统纹样直接运用,与不同材质相结合,呈现其独特的艺术效果。

(二)局部运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福寿双全笔记本”就是局部运用,设计者巧妙地将云纹与蝠纹局部应用于实用功能的创意文具类产品笔记本上,笔记本分为两种款式,一黑一红也是漆器经典的颜色搭配,云纹寓意着福瑞,表达了吉祥如意、平安健康的愿望,蝠纹在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寓意着祥瑞,由于“蝠”与“福”为谐音,蝙蝠站立方式又是倒挂着站立,便有着福到、福来到的说法,因其美好的寓意使得蝠纹得到广泛应用,设计师将云龙纹与五蝠团寿的经典传统纹饰进行艺术再加工,黑漆描金工艺与纸质结合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三)漆器纹样提取。纹样提取就是从繁杂的纹理中提取出该纹理最生动的一部分,进行放大,作为主要装饰纹样。例如湖南博物馆文创产品涂鸦帆布包。设计者就是从1972年长沙马王堆墓中的“君幸食”狸猫纹漆食盘中提取的狸猫纹样,该漆器为西汉时期的盛食器具,盘内有三猫一龟,形象生动传神,猫与龟的组合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该文创产品通过提取狸猫纹样,再通过手绘涂鸦方式呈现在帆布上,将传统的纹样与潮流的帆布包结合起来,迅速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可。

(四)漆器纹样简化。简化纹样主要是将纹样繁复的纹理进行简化设计,去掉其他多余装饰性的纹样,呈现出最精简的纹样,例如故宫博物院展出的“金榜题名笔”文创产品,就是将云纹以独立纹样提取,再简化出来,最后转印在水性笔表面上,通过对云纹的提炼、简化、再构成,将云纹生动地与笔杆结合,精致细腻的纹理更加凸显出它的质感。

四、结语

在数千年的漆器发展历史中,汉代造就了漆器的繁荣与昌盛,留给了人们宝贵的文化财富,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地融入社会实践,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在漆器装饰纹样文创产品开发设计时,既要符合大众需求,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又要有西汉漆器的文化特性,不断地提高中国漆器的社会认知度,同时也向消费者传播中国传统漆器文化。现代漆器艺术必须站在现代人的社会基础上进行融合、渗透,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并且展现出漆器的文化内涵与独特的魅力。所以要紧跟时展的步伐,提升产品自身的市场认可度,被社会大众所接受,才能不断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赵桓.马王堆刺绣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2]黄韬.马王堆漆器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设计[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3]侯履晖.汉代漆器装饰纹样的形式特点[J].大舞台,2015,(01):59-60.

创新设计范文8

一、现代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原则

1、现代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追求可持续发展

对于工业建筑的设计原则应该同工业生产的生产原则相一致,即注重节能技术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于工业建筑,设计者要对各种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采取科学合理的平面布局与剖面形式,并尽量将自然采光、通风以及遮阳挡雨等情况处理好,以最大程度降低照明取暖所耗费的能源。

2、现代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更为注重对企业文化的挖掘

现代工业建筑的设计要尽量将企业的发展特点、文化相结合,充分地挖掘并建设独特的企业形象与精神,从而丰富企业的文化内涵,促进企业职工的凝聚力,推动企业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

二、现代工业建筑创新设计的影响因素

1、生产因素

现代工业生产倡导绿色发展,而工业建筑的绿色设计对于企业职工的安全与工作舒适程度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特点对建筑的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需要工业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从而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强工业建筑的形象反映。

2、环境因素

工业生产作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其的建筑形象应与城市形象相互协调,以显示城市发展与工业生产的相互融合与推动。但是,从实际来说,当前的工业建筑与周边环境已经严重不协调,所以,对于工业建筑形象的创新设计刻不容缓。

3、文化因素

企业是一个整体,而企业文化则代表了其中特定的生活方式。工业建筑作为企业文化、精神传播的媒介,其本身就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对现代工业建筑的创新设计应注重其使用性与文化性的双重性。

4、产品因素

企业的工业产品对于现代工业建筑的创新设计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企业产品的属性、色调以及企业的使用商标等,是工业建筑创新设计的直接设计符合。而将其巧妙地应用到工业建筑的创新设计中对于企业的个性化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现代工业建筑创新设计手法的实现

笔者认为,要实现工业建筑的创新设计手法,要从两个方面,即空间创新与形象创新入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究有效的创新措施与方法。

1、工业建筑设计手法的空间创新

①营造生态环保的厂房空间。现代工业建筑的建筑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即在企业工业建筑的创新设计中必须尊重生态系统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并保持其关系的平衡与发展。因此,传统工业建筑设计中封闭的、不协调的建筑形式就需要得到有效的改变,使其能够在保证自身建筑使用功能的基础上,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并保持生态系统建设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所以,对于工业建筑的创新设计就需要遵循两个要求,一是追求生产环境的生态化;二是追求建筑自然的一体化。而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手法上,最简单的手法就是通过绿色建筑设计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工业建筑对环境的损耗;同时,在工业建筑的建设施工中,我们还需采用新型的建筑工艺与技术,以及工业建筑天然代谢的设计原则,来进一步减低建筑本身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②提供生产空间灵活性。生产空间的灵活性就是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可变性。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工业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充满了灵活性。而具有灵活性的生产空间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业生产设备的更新与产品的代谢,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建筑浪费,从而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2、工业建筑设计手法的形象创新

①建设无公害的工业建筑形象。现代工业建筑的创新设计应秉承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设计理念,而无公害的工业建筑形象的设计就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一设计理念。对于无公害工业建筑形象的创新设计,我们要采用以下几种手法。一是,在工业建筑的建设施工中多采用绿色建材,并尽量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耗。绿色建材对于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都有着一定的优势,其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资源,同时其还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其符合现今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成工业建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共存。二是,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工业建筑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其对于能源有着巨大的消耗,同时其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所以,在工业建筑中应尽可能的利用建设当地合适的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这对企业的生态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②重视对工业建筑建设材料的选择。工业建筑在城市的规划发展中属于比较大型的一类建筑,所以,在现今的生态城市建设中,工业建筑对建设材料的合理选择对于工业建筑的形象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今的工业建筑,在建设施工时,大都采用性能较为优越的钢材作为建筑材料,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材料的选择方式是不恰当的。钢铁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耗大,其还会对环境能够产生严重的污染现象,而天然的工业建筑材料,却能在建设与回收中几乎不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符合我们生态化建设的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工业建筑的形象。所以,对于工业建筑的创新设计,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我们要多考虑对天然材料的使用,以提高工业建筑的形象创新。

四、结语

工业建筑的创新设计是推动工业建筑设计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工业建筑独特的空间特征与形象是对当代建筑技术美学艺术与工业文明力量的体现。因此,要实现工业建筑设计手法的创新,我们必须要对工业建筑的空间与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综合工业建筑的设计原则以及创新设计的影响因素,探究实现工业建筑创新设计手法的具体措施,以提高工业建筑的总体设计水平,从而进一步稳固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城市的稳定、和谐发展。

作者:喻雪沛 单位: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篇

1工业建筑设计的现状

1.1一些新兴的工业小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渐建立起来

并入城市的规划既有这些新兴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小区,也有完善和系统的辅助型建筑,甚至出现了精心筹划的厂区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城市的现代风貌和企业文化精神。例如沈阳的南湖科技区、深圳的蛇口工业开发区以及厦门的湖里开发区,这些工业小区的建设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了城市住宅区、商业区甚至能源供应区得建设与发展。

1.2旧城工业区开展了技术改造,迁移开发与建设

随着八个五年计划的深入发展,我国不少大型骨干企业核心工业城也逐渐在沿海和内陆拔地而起,例如武钢、鞍钢、一汽、二汽、扬子石油公司等等。同时受改革开放政策的的影响,一些旧厂房建筑业步入了调整生产结构的队伍中来,一些旧建筑焕然一新、旧地重建,例如长春一汽。

2工业建筑设计的任务及其要求

2.1工业建筑设计的任务

一般来讲,工业建筑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生产的工艺技巧来合理设计建筑厂房的外在体型、网柱尺寸的大小、建筑物的平面状态以及侧面外形;科学选择具有设计感的建筑物围护结构类型和结构方案,同时也不能忽视工业建筑物的细部构造设计;积极贯彻落实“先进技术、适用经济、合理坚固”的设计原则以及充分协调好工业建筑结构、通风、水、电、暖、气等等各种基础设施。

2.2工业建筑设计的要求

工业建筑设计的要求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工业建筑的生产工艺。确定工业建筑设计方案的基本出发点是工业建筑的设计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流程、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其中流程主要影响着各个部门平面次序、各个工段的相互之间的联系;运输方式和工具则是和建筑厂房的经济效果、平面设计、结构类型密切相关。

第二,工业建筑的建筑技术。建筑技术不仅要求其实用性、坚固和耐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符合工业建筑物的标准使用年限和工业建筑物本身拥有改建、扩大和通用型的可行性,而且要应该遵守相关制度规定,例如《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和《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等等。

第三,工业建筑的建筑经济。这就要求工业建筑的设计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联合厂房和正确确定工业建筑物的层数,也就是建筑物是多层厂房还是单层厂房,尽可能多地降低和减少工业建筑物在材料上的耗损和浪费,尽可能多地率先采用合理配套、科学先进的建筑结构体系和建筑物施工方案。同时,为了扩大建筑物的使用面积可以适度地减少一定的结构面积。

第四,工业建筑设计的卫生和安全。在进行工业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工业建筑具有充足的通风条件和相关的采光设施,具有能够有效排除生产废弃、有害气体以及余热的相关设备,具有能够达到净化空气、消声隔声以及隔离目标的物质设备,尽可能使室内、室外保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第五,工业建筑的结构形式。一般工业建筑的结构形式选择主要是根据生产工艺的材料、施工环境、要求予以抉择的。对于工业建筑而言,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对来讲受用面比较广,是近年来中国多层或单层厂房建筑的首要选择材料之一。一方面,它的材料比较容易获取,另一方面,它的施工比较方便,适应面比较广泛,耐侵蚀和耐高温,既可以现场浇注,也能够预制。若生产车间的跨度、振幅、空间比较大,则可以选择刚结构。为了减短工业建筑的工期,降低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好选用工业化的体系建筑。

3工业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生产体制的频繁变革,工业建筑生产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不少建筑厂房也逐渐朝微型化与大型化两端发展,另外,工业建筑的设计也趋于灵活性、预见性、便捷性、通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现代化工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3.1工业建筑满足产品朝精、尖、高以及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这也对工业建筑的厂房的作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譬如全空调设备的密闭建筑厂房,也称作为无窗户厂房,也可以是底下温度和湿度比较稳妥、抗振能力强的地下厂房建筑。先决断,地下厂房已经俨然发展成为了工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的首要选择新地带。提高零部件、产品运输条件的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以及充分利用运输设备,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运输承载量直接置放于地面上,与地面接轨,这样有利于精简厂房建筑的结构。

3.2工业建筑设计朝工业化、专业化的趋势发展

工业化的趋势要求工业建筑设计尽可能地增大柱网的尺寸和平面参数,尽可能地统一侧面、剖面层高数,尽可能大地扩大地面的承载量。另外,建筑厂房的墙体材料和结构形式可以选择向轻型、配套化、自动方面发展。现如今,众多国家已经率先采用工业园地的做法,也就是工业小区,或者是在一个集中了众多小工厂的行业内开展整体规划和设计,一般小区的面积在十几公顷到几百公顷之内。这也是专业化趋势的要求之一。

3.3工业建筑不断扩大和重视环境质量

由于用地的紧张,许多高层工业建筑逐渐多了起来,甚至出现了一家厂房被几家工厂联合共用的局面。同时,工业建筑在设计上也开始向提高环境质量方向进军。

4结束语

在现当代工业生产水平和技术不断更新提高的环境下,众多工业建筑设计结构层出不穷,功能日趋多样化,工业建筑的竖向体型和布置愈加复杂,工业建筑楼干间的距离逐渐变小。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工业建筑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工业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和促进我国工业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及很好地满足业主和社会各界的需要,工业建筑设计值得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作者:梅雅莉 单位: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第三篇

一、老工业建筑改造成商业空间的条件

商业空间是实现商品交换、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商品流通的空间环境。即当前社会商业活动中所需的空间,包含各类商业展示空间,博物馆、展览馆、商场、步行街、写字楼、宾馆、餐饮店、专卖店、美容美发店等空间均可以包含在内。将老工业建筑空间与商业空间的共性进行分析,老工业建筑改造成商业空间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物质条件

“工业建筑”是指以满足机器、材料、劳动和设备的容纳为原则,服务生产和制造的功能需要场所。其建筑结构的设计考虑到置放生产设备和承重的特殊需求,大多以巨型钢架、拱、排架等支撑的框架式结构建设,这就形成了工业建筑“大跨度钢架梁柱架设、内部空间宽敞、使用结构多适应性、采光面积大”的四大物质特征,具有很强的空间适应性和易改造性。适宜于需要宏大空间、灵活布局的会展中心、工作室、博物馆、音乐厅、剧院、商场等商业空间的功能需求。

(二)地理条件

经过了几十年的城市发展,老工业建筑用地逐渐被不断兴起的新规划包围,工业建筑已融入了城市中心范围,所处地段成熟、设施齐全。由此可见,建筑遗址所在地必定汇集着商业所需的旺盛人气以及便利交通。

(三)运作条件

从市场运作来看,商业空间为避免同质化竞争,通常引入文化概念体现差异。工业建筑完成历史使命后被废弃,在原址上往往还遗留下部分暴露的建筑构筑物、生产器械、工业元件等。以工业历史为文化背景,在改造中借工业元素形成独立的装置作品和视觉符号,可丰富商区空间独特的文化氛围,满足市场竞争需求。从投资成本来看,在条件对等的情况下,新建建筑比改造、修复老建筑通常付出更多的时间代价和金钱代价。

二、改造的设计特征

(一)材质运用特征

空间是通过一定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从自然中围隔出来,以不同材料、不同方式进行围隔,获得不同的空间氛围与情感体验的场所。老工业建筑空间是一个经历了一定使用年限并失去历史使命的废弃空间,改造重点在于通过物质材料这一视觉元素,突出建筑基体上的岁月沧桑,形成最直接的情感体验。然而改造是以当下为时代背景的行为,设计应该结合当代背景,符合当代的人的审美观念,因此在改造中应甄别建筑的实际价值,以“延续历史”“新旧对比”两套方案区别对待。

1.延续历史

对于具有特殊价值的建筑,在改造实践中首先注重保存基体上反映时代信息的历史痕迹,以延续建筑空间中的历史文化为目的,通过合理的再利用设计,转化为新功能空间中具有视觉指向性的文化符号。比如保留、修复或置换墙体上的标语、涂鸦、残破的墙垣、地砖等。其次,以延伸建筑群的原景观基调为改造目的,从整体空间氛围考虑物质材料在色相上的适应性。如上海1933老场坊,通过打磨墙面无价值的白石灰涂层,刻意裸露原建筑粗糙的灰色系水泥面和白石灰墙面肌理,保留深褐色系钢筋铁架,融入棕色系原木等材料进行建筑外表的改造,装饰以黑白双色鹅卵石玻璃等中性附加材料,延续建筑空间整体历史基调。再次,以强化空间沧桑氛围为目的,从建筑基体表面质感考虑新建物质肌理的协调性,延续原建筑空间整体视觉感受。如武汉汉阳铁厂在改造成文化创意园的项目中,剥离破损的白石灰墙面,残缺处复以红砖修复,以水泥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制作粗糙的墙面肌理,统一新材料与环境旧建筑纹理的整体基调。

2.新旧对比

并不是所有的老工业建筑遗址都具有特殊价值,因此建筑基体受到建造时间、建筑生命质量、建筑文化意义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老工业建筑改造项目的设计除了修复改造外还存在扩展建造的工程部分。新建造的部分到底应该伪作类同的假古董还是应该凸显当代文化展示差异?在行业中有一定的争论。虽然修旧如旧能统一空间环境中的整体视觉效果,但新的就是新的,旧的就是旧的,改造应该尊重历史和建筑的原真性。保证新建部分的识别性,避免刻意混淆基体上的新旧概念,制作以假乱真的古董。纵观近年来众多的改造实践,以展示差异性为改造特征的趋势日趋明显,形式美法则其中一条是对比调和,顺应这一法则,改造项目的设计大多坚持着大处调和小处对比的美学规律,在建筑空间细处展示着新旧两种材质的对比,如玻璃幕墙、文化砖、钢架、铁艺等现代材料与旧基体间形成精细与粗犷、过去与现代、虚与实、深与浅等视觉反差营造戏剧化空间效果,留下改造的现代痕迹。如瑞士苏黎世建于1889年的蒂芬布鲁讷面粉厂,在改造中设计师并不是忠实地复原或模仿原建筑,为强调新旧在视觉上的反差,建筑轮廓采用广进混凝土和铝合金等现代材料,以及具有20世纪末特色的连续带形玻璃窗;德国兰道市屠宰厂在改造中以铸铁、砖、砂岩材料与轻盈的玻璃盒式建筑形成对比。

(二)空间特征

建筑空间是指建筑物环境中所限定的空间的“场”,也就是建筑物间的关系所产生的相互吸引的联想环境。包括房间空间、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同周围景观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即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设计方通过项目中新功能的需求对老建筑基体统筹规划进行空间改造。

1.通过改建、拆建、扩建按需重组内部空间

在老工业建筑的内部空间改造中,根据各项目空间特点和改造用途,通常以分层改建、拆建、扩建三种设计特征重构空间。改建是指在内部高大空间的工业建筑中,按照新使用功能所要求的尺度,以石膏板、加气混凝土等轻质隔墙对空间进行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处理,将大空间改造为较小的空间再利用。比如在上海钢铁十厂改造为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的项目中,就利用老建筑高耸宽大的内部空间和良好的结构状况,通过垂直分层,增建了两层小型展示空间和三层办公空间。拆建是指在老建筑功能置换后,在采光、空间等方面出现新需求,为了创作适应新环境的空间,通常在不破坏整体结构牢固性的条件下进行局部拆除或重建。比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莱歇广场是一栋由多层仓库改造的办公楼,通过拆除部分楼板,以向建筑内部引入自然光。扩建是对原建筑功能的补充或扩展而新建的部分。新与旧之间关系的协调是设计的难点与重点。从建造的方位上来看,可分为垂直扩建和水平扩建,有时候出于对文物建筑的保护需要,为保证原建筑的整体风貌,甚至采用地下扩建的方式进行。由此可见,无论以何种方法对老工业建筑空间进行改造,都是围绕着新空间的功能需求展开,在延续老建筑的历史符号与景观风貌的前提下,提高建筑面积、容积率满足空间的经济性需求。

2.以解构、混合、象征等设计手法强调外部空间的历史文脉

解构、混合、象征是能提高作品感情效果的现代设计表现方法。解构是通过对熟悉形式的颠倒,正常推理相悖而构成的新形式,强调碎裂或迭合、组合,使分解的力量能冲开建筑系统的界限,产生新的含义;象征则是根据类比关系,通过形象暗示,使对象的形象与意义中隐晦的内在关系结合,寓意出比自身更广大的内容。由此可见,不论是解构还是混合或者是象征,其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赋予旧物质以新的形式与内涵,体现旧物质的当代性而进行的。在纽约的甘特里广场州立公园中,作为景观的历史文脉,设计师提出“使用混合”的概念,设计中保留数十年前建造铁路用的基础料石,引进一些地方草种和岸边植物,以这种“混合”营造锈蚀的枕木和巨型石堆之间植物莺飞草长的前工业时期及废弃后的意境风貌。在武汉汉阳造文化创意园中,景观中散落的工业构建物装置以调侃式的后现代语言对旧物件解构、重组,建筑的柱网框架成为攀援植物的支架,运用象征的手法重构废弃工业符号,从而促使形成新地标,以当代设计观念表达对历史文脉的理解。老工业建筑遗迹见证一段工业文明历史的“集体记忆”,在外部空间中以此为主题,利用历史元素,借解构、混合、象征等设计手法对建筑遗物进行再利用,追溯景观记忆的物质载体,反映了老工业建筑空间外部空间设计的特征。

(三)形式特征

形式表示事物的轮廓、形状、样式,现代主义大师密斯范德罗说“设计的形式要服从于功能”,鉴于老工业建筑改造价值和意义的支配,当代老工业建筑改造商业空间的设计上存在新功能与旧形式的转换和冲突矛盾,呈现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特征。

1.旧形式服从新功能需求的局部改造

从建造时间上来判断,老工业建筑兴起时的建造风格基本上属于现代主义风格,形式服从于功能的需要是衡量设计的准绳,受资金、用途、大众审美标准等方面的影响,呈现特定的形式状貌。然而,随着建筑在历史使命面前失去使用功能,其功能形式随着功能的失去转化成为具备情感记忆的历史标签,转化为因其象征意义而具备存在价值的符号形式。然而,当建筑空间置换新的使用功能后,对形式必定有新的设定,比如厂房改造成餐厅、茶座等营业性商业场所时,对空间的自然采光就有新的要求。这就造成了新功能与旧形式之间的冲突。如何处理旧形式与新功能的冲突,是整个改造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在改造中应意识到“最好的保护是合理利用,赋予老建筑合适的新功能,利于消化老建筑的闲置现象,符合建筑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因此,通过对旧建筑外观形式改造以适应新功能的需要是有效解决新功能与旧形式之间矛盾的途径。

2.小处对比与大处调和的改造形式

运用重复、渐变、特异的美学手法对外墙立面细节处加以虚实、新旧对比以调整视觉关系,挖掘元素间内在的视觉联系,造成看似韵律相同,却又形态各异的类同视觉体验。这种小处对比大处调和的设计方法存在于很多的设计案例中,成为协调旧形式与新功能矛盾的有效改造形式。在汉阳造文化创意园中,以质感、色彩、样式对空间内大氛围进行统一协调,再通过对窗扇、门框的扩容、填补等方式,寻求视觉形式感上的某种规律来平衡外墙立面等细节。

3.强化历史符号装饰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后现代主义之父文丘里为反驳功能技术主义“少就是多”的论点提出了“少就是乏味”这一针锋相对的批判观点,“赞成建筑的二元性和兼容含蓄,也就是提倡建筑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不确定性”。体现出后现代主义设计观点中多元化这一设计关系。为历史符号在改造项目中呈现装饰性提供了合理的存在依据。在众多的旧建筑改造案例中,常见以简化、变形、夸张的手法,强化工业元素、延伸历史视觉符号,比如暴露的钢架结构、失去功能的烟囱、水塔、雨水管道、电线、铁钉等这类特殊形态的建筑构件,甚至采用置换的方式,借鉴历史建筑的部件和装饰,作为强化该空间内的文化氛围的手段,并使用多种形态构成室内外空间复杂多样的构图变化,与后现代主义“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设计手法结合起来。由此可见,在旧建筑改造中,设计的形式与文化的融合强化历史元素的装饰性特点,呈现出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