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物流研究3篇

交通运输物流研究3篇

交通运输物流篇1

1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

1.1协同理论对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义

协同理论(synergetics)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各种学科不断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促进各种理论优化发展的理论。1971年,联邦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Haken)提出协同的概念,协同理论主要研究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能量物质交换的合理运用,各个主体内部自发的力量怎样通过自己相互运作,发挥有利于自己最大效用,在有利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和功能效益上的满足。协同理论认为,各自为了千差万别目标,运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有效的互换互通成果,但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互相制约有条件的相互合作的关系[1]。

1.2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货物和旅客运输的社会生产部门,是从事经济活动中的所有企业和单位的集合。运输是劳动者在运输线路上通过运输工具和设备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物流的任务是根据人们需要提高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流通活动实施的行为,我们把起点是“供应地”,终点是“接收地”,只要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实体流动过程都可以看成是物流。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的理论和事实比较。运输是人和物的移动,而物流单指物的移动。运输重点体现的是:劳务、服务、价值、利益;物流重点体现的是:商品、交换、增值、利润。运输物流相互融合一体化发展优势更强,二者相互替代、互相补充各自完善和促进,科学的融合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现代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现状

2.1交通物流货运量稳步上升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物流运量持续增长,政府的合理措施不断促进物流成本连续降低。高速公路开展分时段差异化管理,逐步推广道路货车无车承运人试点工程,创新运营模式、电商的涌现、推广基地园区建设等多种模式。而从公路、水路、民航等方面看,运输的零散百货在物资中占比重大,近几年电子商务和物流业蓬勃发展,整体运输量稳步上升。到2017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800公里。沿海港口新增泊位10个,总能力达到7.6亿吨。公路水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3亿人次、26.9亿吨;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5亿吨,内河港口吞吐量达到6400万吨。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重点领域改革、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安全生产各项指标稳中有降,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党的建设成效明显,行业作风取得重大转变,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2.2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

根据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类平台有效监管、构建联动港、航、公路网络、线上线下推广集装箱标准化运营模式、广泛推广发展全覆盖的智能物流配送网络、强化衔接协调、持续优化物流环境、政府加大支持统筹规划建设。2016年,据《统计公报》显示,运量431.34亿吨,增长5个百分点。

2.3交通枢纽建设正在大跨步前进

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更新,综合交通推进枢纽建设。物流网络的扩大、运输方式的创新、城市建设的繁荣、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强化交通枢纽的地位。交通枢纽受到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经济条件、运输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2.4交通物流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综合运输能力量质齐增,综合运输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新的服务发方式取得丰硕成果、先进经验不断引进,低成本高效率表现突出,对国民经济贡献明显提升。随着交通运输业服务功能范围的不断扩大、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的完善,交通运输物流效益明显提升,邮政快递行业营业性收入持续增长,交通运输物流转型升级,不断促进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5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交通运输向现代化发展

现代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已运用于交通物流各个领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信息化的发展是交通物流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是服务群众的关键环节,我们要认识到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3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①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缺乏合理性,制约着交通物流的融合发展。②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组织水平低、空气污染严重、体系尚不够完善。③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政府网络化管理不够健全,难以充分运用通信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引领其发展,交通运输监管部门难以运用电子政务等引领行业实现物流信息共享服务,规范统一信息交换标准难以确定,信息数据对决策的支撑能力不够坚实,效率不够高,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④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中多式联运水平尚需提高。不同的运输方式中形成了自己的运输标准,同时存在着“信息壁垒”,这样极大地制约了交通物流的协同性。⑤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的监督管理、责任义务、产权等不够明确。

3.2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政府方面

①政府对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缺乏系统融合,各部门之间责任划分不清,难以发挥各自的作用。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领域的标准、政策、规划等差异性较大,信息共享不高,难以协调联动。②政府的政策扶持不够全面,企业垄断、条块分割、地区差别等难以系统融合。财政性资金投入对公共设施建设、共享信息平台、公共服务产品、绿色包装补贴、节能减排设施、运输工具等合理界定难度大。

3.2.2市场方面

①价格机制难以适应各种环境的运输价格,难以确定价格的合理性,不同的环境执法难度大、监督合理到位难度大,难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行业法规运用难度大,安全监管复杂,难以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②交通运输业的行业技术标准不够完善。部门之间生产、流通、加工等不能实现无缝衔接,共享服务平台标准化网络接口和系统操作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交通物流统计指标与实际误差较大。

4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促进交通运输行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要运用协同理论,积极构建政府统筹,以人民需求为核心,以物流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逐渐建成环保高效的现代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交通运输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只有科学合理地解决交通运输中出现的问题,以科学、积极的态度去处理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高效发展。

第一,政府引导,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通道枢纽固定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物流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多种运输方式能够承担大量运输任务。在有序推进便捷畅通的物流通道,发展标准集装箱运输、运用多式联运方式,建设沿江沿海通道,实现内通外联的综合联运一体化。①政府在现有基础上投资加快交通运输物流融合,着力打造全链条,构建运输枢纽大平台,健全一体化服务保障、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数据合作、各类平台信息存档,合理进行信用评价,完善实施信用控制,推行贸易平台整合衔接。②政府各部门充分运用政策机制,保障枢纽畅通,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有关领域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公路超限超载治理评价制度。③运输物流各部门之间不断完善运输生产组织、货源组织、运输能力组织、运行组织、道路货源市场管理,推进交通物流枢纽建设。④监管部门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标准,使交通运输物流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

第二,市场联动,加快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交通物流新体系。随着物联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市场联动智能化技术装备在交通物流等服务业转型升级。①市场要形成合理的一体化多式联运的物流集散地,通过运输工具、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各种通道为支撑以及公共信息平台全面融合。②要提高运输物流行业运行效率和效益,构建运输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多式联运是“突破口”。③要在市场竞争中科学地划分地区性、区域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④要尽力发展统一便捷的集装化货物多式联运,加快实施航空、铁路、公路枢纽和物流园区建设。⑤要把市场形成的各运营单位切实负责、费用清算、互相协同、动态调整、应急处理形成无缝衔接。

第三,科技引领,充分运用通信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政府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引领其发展,交通运输与物流业所属企业要积极运用电子政务等引领行业、建立交通物流信息共享服务平台。①要科技引领充分运用网络通信技术,提高效率,结合实际情况,减少资源重复。②要科学树立红线理念、底线思维、宽容失败、支持创新的交通运输物流环境,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务有序健康发展。③科学统一规划建立服务的采购体系,完善政府采购云计算,支持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及相关研发企业发展。④构建科学的各类信息监督平台,确保信息准确和共享共用。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公共数据互换制度,维护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交通物流公共数据,实施“黑名单”制度,惩戒失信等。

第四,企业创新,积极营造交通、物流、信息融合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科学的企业创新和开放市场,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促进运输物流融合发展,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运输物流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①要探索创新“定线、定点、定时”的物流运输模式,推广直供直销物流组织模式。物流企业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大型连锁超市、农资配送中心等建立因为合作关系,全面发展生产、销售运输一体化的物流无缝衔接。②要积极研究跨部门共建共管,跨行业互相协作,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资源互补的融合发展模式。③要科学运用交通运输与商贸物流、厂矿、农业、邮政、快递等不同模式下深层次融合,使流通、商贸与交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④要大胆探索试点示范,积累相关经验,培养试点企业,以点带面逐步发展。抓住交通运输部推进甩挂运输、无车承运人、货物多式联运、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设的有利契机,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发挥企业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培育不同运输物流模式的创新发展。⑤不断创新企业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下,因地制宜,发挥产业优势、地区优势、构建差别化、多样化物流模式,培育产业物流、特色物流示范企业。⑥企业创新要根据我国产业发展情况,探索发展果菜物流、粮食物流为主体的农业物流组织模式,依据机械、冶金、煤炭、化工等为主体的工业物流组织模式。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外包物流功能,无车承运物流新模式,信息技术和运输供应链管理,加快发展物流配送功能和体系。⑦发挥市场作用,创建新兴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交通运输物流业融合发展。

第五,社会参与,加快人才培养,适应交通物流融合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产业技术性,协同性越来越强,对从业服务人员的知识面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参与,加快人才培养,对现代管理专业、物流服务技术人才的培养,制定合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根据时代优化人才环境,不断造就新时代,提高信息化处理、物流经营、运作等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①各企业、事业的从业人员提高专业技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从业人员培训,以确保稳定有序融合发展。②鼓励交通运输物流从业人员与时俱进学习创新不断提高职业技能,通过培训和自主创新适应行业的迅猛发展。③运输物流企业应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展交通运输物流业务教育和在职培训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参加实践,在工作中不断学习。④确立行业的工作理念,采取人才引进与专家指导方法,为交通运输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交流。

5结语

总之,交通运输企业与现代物流企业存在互补和替代关系,促进两大基础性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本增效培育新动能,提升产业效率,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物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呈现出新的特点。交通运输业及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是全面发挥交通运输网络效用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交通运输行业的从业者,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为交通运输业的融合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但受自身能力限制,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尚不精进,未来会继续结合自己在省院所学,持续关注,争取能在此领域地研究上有更大进展。

作者:王世庆 单位:山东省青州市交通运输局

交通运输物流篇2

运输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必须从内部管理着手,而其中加强对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尤为重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尚不发达,但国家政策鼓励交通行业加快建设步伐,这就为运输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结合当前市场的发展现状,不同顾客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再结合政府出台的激励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运输行业也呈现出全球化趋势。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的业务正在拓展,外商投资企业将按现有的物流理念和管理手段进行运作,按国际通行做法,把许多具有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外包给他人,以减少供应过程的费用,交通运输企业增值服务业也由此而增加。

1交通物流协同构架

1.1物流管理机构体系

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变化需要,在运输物流配送机构的设立上,首先必须要搞好对商品交易行业的管理,解决产品的流动方向,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规划的高度考虑,逐步建立物流运输分配制度。在建设中遵循政企分离的原则,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地方政府部门的组织设置,加速实施职责分设,提高质量、效率、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水平。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全国性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机构。在行政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管理,在公共交通运输方面由行政管理机构管理,其他市场性、自我调节类管理工作移交行业协会管理。要从实际出发,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运输服务产业的作用;进一步整合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责,将管理的功能继承到第三方的大平台,参与方共同配合,优化物流设计,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率。第三方集成平台如图1所示。交通运输组织设置是物流运输工作的基础,从政府管理角度还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政府管理工作亟需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对政府的主管职责做出科学界定,并赋予其具体职能。交通运输的管理可采取纵、横向两种机制,运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完成从隶属向统筹配合的转换。与此同时,应积极参考并重视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机构设置办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依法治国的理念、政府职能的快速转变,有效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变革和发展。中国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领先水平,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复杂的物流需求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促进各行各业均实现了质的飞跃,建设更高效的交通运输组织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1.2建设交通运输物流协会

政府制度体系和管理职能伴随着经济发展,均已实现了不同阶段的改革,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的数量逐步增加,管理方式更加全面、更加贴近市场,让市场发挥自身的调节能力,已经成为政府简政放权的主要手段。因此,发展行业协会已是比较通行的做法,这种做法也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用。交通运输物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亦是如此,其发展离不开行业协会的约束和管理。构建高效的交通运输物流协会,可以在社会服务方面作出贡献,成为政府履行管理职能的一种有效媒介。目前,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量。在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应该是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交通物流运输业的发展现状,需要建立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实现物流市场体系井然有序、规范。行业协会可扮演统领全局的角色,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建立健全法规体系来约束行业、企业活动,完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减少假冒伪劣现象。行业协会有必要以行业研究为基础,完善交通运输物流市场的监控措施,确保市场朝着规范化的方向迈进。总之,在物流行业体系中建立全国性的行业协会,汇集国内外的分散物流专业协会,统一要求行业协会改进服务质量,能有力地支撑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交通运输物流协同构架的措施

2.1优化管理组织运营方式

根据发展情况,国内的交通物流管理体制仍不能匹配高速的经济发展,其中,条块分割严重阻碍了物流行业管理,政策规划一定要明确,建立相应的区域协作机制,加强物流行业管理政策的调研工作。通过构建科学有效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可以为物流业健康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根据国家目前的政策导向,继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推进发展制度设计,健全发展措施,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利于产业的发展壮大;此外,运输物流也是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在进行国际经济合作时,改进政策管理组织及其运营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各单位的物流发展计划、物流行动计划还涉及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计划等,都从源头上促进了物流行业安全、稳步发展;要加强与国外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沟通,取长补短来完善国内物流行业的整体水平。中国的物流业尚处在高速成长期,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合理利用好物流的发展机遇,逐步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推动产业持续发展,政府出面引导并制定相应的政策,现代物流业的规模也将得到不断扩大。从多个角度出发,不断优化运输体系的布局结构,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的运作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2.2加强物流行业的规范性

在物流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政府主管机构有必要将行业协会工作视为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政府通过行业协会来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的发展。行业协会在不同行业中起着不同的作用,需要政府部门与行业领导机关予以帮助和指导,政府部门也需要适时设置领导机关,将相关条例付诸实践,并定期向行业协会传递管理文件,而行业协会也需要积极地参与业务全流程的建设,政府部门与企业负责人也要对有关管理工作进行说明和指导。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沟通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发挥各自的优势;此外,还要求行业协会把工作重点放在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上,增强实际活动的开展效果,提出合理化决策与建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政府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行业协会作为市场主体,应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中介组织。上下游协同供应链平台如图2所示。在行业协会发展时期,政府可根据现实条件,从经济、工作环境等多方面予以扶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主体,行业协会要通过提供服务来满足客户需求,以推动行业协会的发展,确保它对物流产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行业协会还需要搞好舆论宣传,塑造协会在企业中的良好形象;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监管力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国家综合性物流行业协会管理计划,健全省级协会,给予其相应的权利。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对各个区域内的物流企业进行合理的划分和整合,提高整个地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地方各级政府可进行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及行业组织可与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交流,研究拟定与交通运输物流相适应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交通运输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基于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加快从协调机制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推动不同产业和相应的管理部门之间开展协作,加快推进部门行业间的协调,为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2.3积极推进人才培养

在现代企业物流配送过程中,小企业取得了主要中心战略地位,而物流服务运送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平台是运输工具,最主要的手段是信息系统,已初步实现了工业生产和物流服务的有效衔接,加上市民消费行为等环节,已构建成整个供应链物流配送的工作方式。物流的现代化发展技术水平是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国民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面临的关键问题。物流配送的信息化、网络化,是现代物流配送发展的新趋势,物流配送行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史,配送资金、配送流程都更趋于合理,业内交流更加方便,减少了物流的占用,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进步。从技术来说,应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大力发展GIS和GPS产品,逐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城市地理信息推动了行业的技术革新和有序竞争;此外,还需加强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使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各种活动,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图3为物流运输流程图。关于物流人才的培养,政府一定要予以扶持,提供资金,加速物流的研究与创新,完善物流理论的运用,全面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同时,加强物流人才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我国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还应该积极引导运输公司成立物流研发部门,促进公司和大专院校间的协作,以提高物流科技的研发与运用。在发展模式上,要注意与国际市场接轨,并进一步拓展新应用领域,以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培养人才的进程中,注意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制度。

3结语

物流配送由许多不同单元组成,内部多个具体部门也必须配合运转,提高对需求变动做出反应的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中国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要求日益增加,使得我国传统的交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所以需要加快转变方式,优化运输结构,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参与、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更新,助力经济发展。

作者:马金广 单位: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物流篇3

在市场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交通运输物流,也是不同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产物,这些因素包括运输市场逐渐开放和规范、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输工具的发展、运输成本降低等。由于交通运输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构建物流框架体系的同时必须融合物流主体、交通运输环境和对应的运输机制,促进物流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一、交通运输物流市场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是物流的重要部分,现代物流成为交通运输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构建良好的物流环境,满足物流本身的发展需求,需要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实践。现代物流的主要功能包含仓储、运输、搬运、包装和配送等,其中的生产部门、运输部门、仓储部门和销售部门等都可能成为现代物流的市场主体。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物流市场进一步发展。据相关资料统计,70%的物流供应商在近三年来业务增幅都在30%以上,物流市场存在较大的潜力,国内的物流市场每年都会以30%的速度增长,外包物流的增幅最大。结合市场的发展状况,不同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加上政府推出的激励措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业务不断扩展,外商投资企业将会按照已有的物流理念和管理手段运营,以国际通行的惯例为准,将很多非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降低供应过程中的成本,交通运输企业的增值服务业因此增多。

二、交通运输物流协同构架

1.物流管理机构设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求,在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机构建设中必须搞好市场经济,解决商品的流通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角度,构建交通运输物流系统。建设过程中坚持政企分开原则,不断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加快职能分工,提高管理水平。以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为依据,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交通运输中的行政管理问题,其他行业管理工作交由行业协会。进一步协调政府的管理职能,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不同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加强对物流管理机构设计的重视。交通运输机构的设置问题,一方面需要完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需要科学划分行政管理职能和相应的权限。可以纵向和横向设置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机构,应用不同管理机构模式,实现从隶属关系向协调配合的过渡。如果一个行政管理机构臃肿,管理功能将无法完善,工作效率也难以提高。同时要积极关注不同经济体制国家机构设置方法。我国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状态下告别了短缺经济,逐渐向买方市场过渡。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机构设置需要致力于这类问题的解决。

2.交通运输物流协会建设。政府部门职能逐渐转变的同时,不同的机构逐渐改革,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逐渐增多,市场逐渐成熟,政府不可能对众多企业进行直接管理,因此大力发展行业协会成为当务之急。建设交通运输物流协会,需要为社会服务贡献力量,成为政府管理职能的有效载体。为了解决现阶段交通运输物流业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强劲的动力,必须在认清发展现状的同时,建立统一开放、有序规范的物流市场体系。需要应用完善的法规约束市场行为,完善质量规范和产品技术规范,杜绝假冒伪劣问题。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企业信誉,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行业协会需要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完善对市场行为的监督策略,保证市场向规范化发展。总之,物流市场体系的构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行业协会,随着市场转变,国内对物流行业协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行业协会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三、交通运输物流协同构架策略

1.明确发展需求,完善管理组织和运营方案。结合目前的发展状况,国内的物流管理体制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其中的条块分割问题严重阻碍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在明确发展需求的同时,建立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机构,对物流产业发展政策进行研究和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政策取向,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快融资政策建设和服务政策建设,研究制定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可靠方案。为了合理利用物流发展机会,逐渐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在完善一体化政策的同时,明确社会经济的发展目标。结合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物流系统的效率,运输作业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在运输物流和国际贸易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必须在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完善政策管理组织和运营方案。新设立的专职机构统一对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物流发展规划和物流行动计划进行管理,其中也包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从根本上促进物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赋予管理部门一定的权力,制定物流发展策略和物流运作法规。

2.设置物流行业协会,提高行业规范性。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主管机构需要把行业协会的工作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协会在开展各项工作和行使不同职能的过程中,都需要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指导,政府及时组建组织机构,将相关管理条例落到实处,及时将管理文件发送给行业协会,行业协会也必须积极参加管理会议,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重点工作进行解释和完善。另外,需要行业协会以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实际活动的有效性,提出合理的决策和建议。在行业协会的发展阶段,政府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在经济和工作环境方面给予支持。为了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保证其在物流产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本身需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的协会形象。建立健全国家综合性物流行业协会的管理方案,完善省级协会,赋予相应的权力。不同级别的地方政府可以开展综合管理,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可以与国内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研究制定出适合交流运输物流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以政府部门的管理方法为依据,加快在协调机制上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不同行业与对应管理部门的合作,加快部门行业之间的协调,为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3.加快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物流企业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物流企业以运输和信息为平台,构建出生产、运输和消费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方案。物流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产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运输资源的利用趋于合理,业内沟通更加通畅,仓库浪费问题得到解决,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在技术开发方面,需要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大力开发GIS和GPS技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市场的和谐竞争。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必须给予支持和资助,加快物流方面的研究和创新,提高物流理论的应用和整体技术水平。另外,积极鼓励物流企业建立物流的研究部门,鼓励企业和高校进行合作,强化对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在于形成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教育体系。

四、结束语

交通运输物流是由多个不同的单元构成的,内部的多种实体机制必须协调运作,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将协同理念引入物流系统成为现代物流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结合交通运输物流协同构架,提出了交通运输物流协同构架策略,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宋书洋.交通运输物流协同构架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2]杨肇夏,等.电子化物流协同作业信息交换平台构建及经济分析[J].物流技术,2015,26(10):255.

作者:任娜 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