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教学中的方式研究

古诗阅读教学中的方式研究

【摘要】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彩华章。学习古诗既是对我们学习能力和审美情趣的一种提高,也是对祖国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但由于古诗的表现手法含蓄凝练,因此古诗教学一不小心便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题。而在笔者的探究中,教师的恰当补白,或许正好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古诗的魅力。

【关键词】古诗;阅读;补白

古诗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学习古诗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审美情趣的一种提高,也是对优秀文化的一种传承。但由于古诗含蓄凝练的表现手法,学生常常难以领会其独特魅力,因此古诗教学一不小心便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题:要么是蜻蜓点水,体会不深;要么是讲解过多,破坏了美感。如何让古诗阅读教学变得鲜活饱满,经过实践探索,笔者以为“补白”十分必要。

一、想象补白,让古诗更有趣

古诗一般篇幅短小,不像小说那样有曲折的情节、细致的人物刻画,也不像散文那样可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生活链接到语文课堂中来,比如“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等等询问学生识字的途径,对其给以肯定和赞赏,既强化了受肯定的学生的自主识字行为,也启发了其他学生正确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开展综合性识字活动,例如在“认识新同学姓名“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制作姓名牌,鼓励同学互相认识彼此;同时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引导学生主动认识班牌、校园的公示栏、宣传栏等处的生字;生活中可以借助路边的广告牌、街道名、商场名等,将语文课堂迁移延伸到生活中去。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识字更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教给学生好的识字方法,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唤醒内驱力,助力学生将习得的识字技能进行迁移,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深度学习下的识字,与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自主学习技能相连接。它指向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效的学习迁移,而且,采用深度学习方式的学生会表现出主动学习、主动参与、高投入等状态。在深度学习这一视域下,教师应摒弃传统识字课满堂灌、效率低的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发展自主识字思维,把握自主识字规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身心投入到识字学习中,不断提升自主识字能力。以自由灵活地抒发情感。古诗往往会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言外有意、画外有画的意境。要让生活阅历缺乏的小学生去充分了解诗中的意境,我们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补白,去创造,再现情境,从而感受到古诗丰富的内涵。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大胆的想象赋予了他的诗歌以无穷魅力。在《夜宿山寺》一诗中,李白是这样想象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在教学这一句时,我让学生先感受李白想象的妙处——正是这样的想象,才让我们感受到山寺之高,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一幅静谧的夜景图。于是带着这样的“不敢”与“恐惊”,伴着朗读,学生们慢慢走进了古诗的情境。在入情入境的基础上,笔者这样引导:你们想不想学习李白的大胆想象呢?学生们兴致高涨。师:此时的“天上人”,他们都在干什么呢?生:嫦娥在仙乐中翩翩起舞呢。生:玉皇大帝在灯下批改奏章,正怕人打扰呢。生:太上老君正炼丹呢,你看他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师:是呀,李白正是想到这些,所以才不敢高声语啊。而在“手可摘星辰”一句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山寺之高,我也引导学生们去想象,除了可摘星辰,还可以摘什么?“手可摘。”这样的想象,让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到了山寺之高。想象的补白,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唤起了孩子们多彩的思绪,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让他们觉得离诗人更近了,学古诗也更有趣了。

二、物象补白,让古诗更动情

古诗讲究平仄格律,只能用有限的字数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情感,所以诗人写诗时十分讲究对一字一词的推敲。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绿”字实属点睛之笔。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挖掘、揣摩古诗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补白。《夜书所见》是宋代叶绍翁旅居他乡之作:“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全诗前半部分通过“秋风”这一物象传递了秋叶之寒,诗人内心之寒。在教学时,扣住“动”一词,引导学生进行补白。师:秋风吹动了什么?生:吹动了梧桐树的叶子。师:你听到了这风声吗?生:听到了,萧萧的寒声。师:仅仅是吹动了梧桐树叶吗?生:吹动了江水,江水在晃动。生:吹动了江上的小船。生:吹动了诗人的情绪。师:是啊,诗人在这孤独、寂寞的寒夜里,内心在想些什么呢?生:想念家乡的亲人。生:诗人肯定在想,如果此时此刻,有家人的陪伴,我就不会这么孤单寂寞了。师:这就是“动客情”啊。诗的后半部分,扣住“一灯明”中“灯”这一物象,唤起学生的情。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补白练习:“一灯明”。这明亮的灯光在寒夜里是那么温暖而又亲切,它不仅让诗人想到了自己孩童时期“挑促织”的快乐,还让诗人想到了谁在这灯下干什么呢?兄弟在灯下喝酒畅谈,母亲在灯下缝补衣服,自己在灯下苦读诗书……这真是“把酒言欢一灯明”“母亲缝衣一灯明”“苦读诗书一灯明”啊。

三、对话补白,让古诗更鲜活

古诗虽短小精炼,但有声有色,有情有景。例如“萧萧梧叶送寒声”的风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钟声,“流响出疏桐”的蝉鸣声……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听,我们便能听到诗人与景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脍炙人口的转峰之笔,让我们领略到了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这种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在《赠刘景文》一诗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好友直到五十多岁还郁郁不得志,苏轼这样的勉励,确实让人为之一振。在教学时,设计对话补白,让学生们走进人物,体会人物的心境。生(刘景文):我已经58岁了,老啦,老啦。生(苏轼):是啊,五十多岁算得上是人生的秋天了。生(刘景文):想想我这一辈子,得不到重用,空有一身的才华。生(苏轼):确实,荷花凋谢了,荷叶也枯萎了。但是你看,菊花的花枝还在傲斗风霜呢。生(刘景文):是啊,是啊,多么坚强的菊花啊。生(苏轼):一年最好的景致,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啊。而你正值这丰收的秋季。生(刘景文):是啊,最是橙黄橘绿时,我不会再悲观下去的。用对话的补白,阐述人物的内心。我们在理解诗意的同时,也让无声的文字变得有声,让古诗更加鲜活生动。

四、背景补白,让古诗更深厚

古诗凝练、简约,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里独树一帜。但也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许多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常常显得机械而又肤浅,只能“咿咿呀呀”,照文读文,读出的也只是平仄格律和表面意思,不能体会诗的内涵。例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描写了新年元日万象更新的热闹景象: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人们在暖风中畅饮屠苏酒,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每家每户都在开开心心地换桃符呢。学生们通过注释,通过老师的讲解,通过反复诵读,通过生活经验,很轻松地就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进行一下适当的背景补白,就能让学生带着深度去品味古诗,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也能由一首古诗走进一个遥远的时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广度。教学时,可以这样补白:王安石不仅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还是一个出众的政治家。“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也寓含着除旧布新的意思。新桃总会替代旧符,而新法也总会替代旧法。王安石便是新法的提出者,一个“总”字,向我们展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当然,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经历,诗中人物与诗人的关系等。这样的补白准备,为学生理解古诗作好了铺垫。古诗教学需要教师有分寸、有指向地进行补白。它会拉近古诗与学生的时空距离,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感受到古诗的独特魅力;它会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让古诗阅读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作者:范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