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山水风光范例6篇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范文1

廖开鉴

莺歌燕舞百花妍,春满容州诗满笺。

诗县诗乡诗校苑,文明古邑誉南天。

容州今日挂诗牌,万众欢呼笑口开。

众志成城兴大业,高歌一曲唱和谐。

贺联

一帜耀容州,笑领弘国粹:

千帆征绣水,扬波诗海创辉煌。

祝贺家乡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的称号和容县中学荣获全国诗教先进单位

黄延南

百年老校早闻名,

辈出英才有远声。

今日珠玑同闪烁,

新风古韵壮容城。

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暨容县中学获全国诗教先进单位称号

李汉荣

传书鸿雁踏云来,誉抱容州百姓怀。

诗进校园花解韵,墨濡桃李树成材。

满堂学子蟾宫客,遍地骚人济世才。

从此侨乡添盛况,官民爱上读书台。

恭贺家乡容县荣获全国诗词县

潘大林

骚坛容管发新花,文脉连绵养菁华。

绣水千年涵雅意,峤山百岱染丹霞。

清辞若菊家家种,盛誉如兰处处夸。

更上层楼多冀望,好诗更待你和他。

诉衷情・贺容县诗词之县挂匾

林习之

侨乡喜讯破空飞。容县彩旗辉。沙田蜜柚枝坠,绣水浪开眉。

歌大雅,赋兰梅,曲芳菲。百年名校,学子三干,寸草春晖。

同庆容县及容中获全国先进称号

罗陆艺

仙人夜诵喜容州,批件沁香佳作稠。

灯擎石红先进出,读书岩遍荣誉收。

今朝崛起文昌阁,来日定登赏月舟。

欢庆人群应可见,峤山三子古桥头。

闻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

韦永键

金鸡消息日边来,老叟童娃乐满怀。

创立诗词先进县,争赢诗教大金牌。

难能可贵人同志,至是宜珍众共谐。

乐事吟哦须把酒,心花合共柚花开。

无梦令祝贺容县荣膺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黄汉生

,父子樵山吟木,姑嫂秧田歌谷。古郡又风华,对仗仄平常务。同祝,同祝,诗县九州钦慕。

次韵韦永键君闻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

罗劲

金光一片北京来,三姐杨妃笑畅怀。

不是官民同一搏,何能桂玉挂双牌。

歌诗袅袅心灵净,君子谦谦事业谐。

瞩目前程铺壮锦,桃花开罢百花开。

容县―全国诗词之县(藏头)

马伟芳

容州喜获此殊荣,县底功劳自不轻。

全面拓开逢盛世,国民教育转新型。

诗联迈进佳时代,词赋攀登高水平。

之所能臻斯境界,乡村改革促文明。

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周展鹏

莺鹛争啭逐花香,绣水峤山瑞蔼扬。

广乐钧天音域远,容州加冕晋诗乡。

贺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

凌扩业

源远流长八桂香,峤山绣水喜洋洋。

承传国粹人文美,平仄声声荡故乡。

贺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韦荫炎

侨乡古郡又诗乡,翰墨悠悠历史长。

书院催开人智慧,骚风展现韵辉煌。

宋唐传统群黎继,李杜华章老少扬。

辈出贤才弘国粹,芳名远播九州翔。

喜贺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光荣称号

魏紫衡(雪斋)

山河称毓秀,代代出奇人。

史籍从容展,歌诗正早春。

祝贺容县获得诗词之县称号

彭桂芳

脉脉峤山春色荣,盈盈绣水笑含情。

贵妃故里将军县,种得诗花处处罄。

祝贺容县获得诗词之县称号

钟新平(降龙十巴掌)

金匾出京东,容州喜讯同。

都峤还宋月,绣水沐唐风。

诗落田园翠,词飞荔苑红。

永将红豆曲,谱入韵林中。

祝贺容县荣获诗词之县光荣称号

吴平益(易平)

诗乡八桂誉声高,古郡侨都今更娇。

墨雨笔花钟武阁,贵妃三姐爱民谣。

丰盈绣水人文盛,秀丽峤山李杜韶。

代有雄才光史册,吟坛蔚起领。

贺容县诗乡

张绍民(木石散人)

乘兴登临真武阁,忽闻四面起飞歌。

容州本是风流地,诗草诗花栽满坡。

贺容县获授“诗词之县”称号

袍领山人

峤山柚树正含枚,绣水渔舟乐韵堆。

喜鹊纷嘈为底事?诗乡牌匾入县来。

贺容县晋升全国诗词之县

石瑞圣(负手春风)

东南形胜数容州,二十洞天人事浮。

经略台悬真武阁,都峤山衬绣江楼。

将军紫绶兴仁里,妃子威仪仰冕旒。

尚慕燃藜书有癖,诗乡耀彩益藏修。

贺容县获得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钟浪声

南疆歌海鼓声隆,金匾辉煌映碧空。

啸傲峤山诗化雨,行吟绣水韵成虹。

翁姑拄杖敲平仄,商贾倾杯论雅风。

千载古州新气象,豪情唱彻大江东。

贺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杨转邦

容山挺立气昂扬,绣水欢歌引凤翔。

柚蜜飘香催韵雅,金牌烁彩耀侨乡。

正宫・塞鸿秋祝贺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李旭文

千年古郡秋光渡,金牌惹得骚人慕。丹霞绣水妆诗路,村姑学子应歌舞。尧天盛世时,雅士春风处。蓝天共谱鸿图赋。

祝贺容县喜获诗词之县称号

麦振勇

京传捷报喜容州,真武名楼春意稠。

藉得暖风催百蕙,侨乡何处不诗流。

贺容县荣获“诗词之县”光荣称号

陈彩洵(瑶山凡夫)

中华文化有传承,西粤侨乡负盛名。

有志云天鹏展翼,层楼更上谱金声。

贺容县获“诗词之县”称号

练锡武

唐妃故里柚芳香,国粹骚声众诵扬。

真武阁前江入韵,诗芽苗壮茂南疆。

闻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喜赋

苏品学

喜事京城今送临,峤山秀水恰逢春。

柚花齐共诗花艳,偏醉玉环故里人。

祝贺诗词之县容县

周辉昌(九万山人)

祝酒杯如真武悬,贺声绣水共喧天。

诗人句丽迷妃子,词客情深醉杜鹃。

之路弯成桃李径,乡风淳作宋唐篇。

容州文化添新景,县拥金牌耀日边。

贺容县诗乡

陈万吉(茶江闲人)

欣闻容县获诗乡,网里吟家祝贺忙。

自此侨都灵胜地,花添锦上更风光。

诉衷情・祝贺容县荣获诗词之县光荣称号

吴菲

京都捷报伴春来。小县挂金牌。峤山绣水欢悦,骚客笑颜开。

诗雅致,韵和谐,展文才。引吭高唱,泼墨挥毫,激荡胸怀。

贺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费自平(非子若云)

农家过去为饥肠,今赏上楼享小康。

足食衣丰思雅韵,激情奔放建诗乡。

贺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周长河(高山流水长)

百里绣江万丈楼,诗魂铸就古容州。

都峤泼墨落霞美,真武衔虹叠韵收。

经略楼头由笔漫,贵妃园里放歌稠。

长安遥寄诗词匾,华鼎侨乡史册留。

鹧鸪天・贺容中荣获中华诗教先进

徐日陛

百岁容中浩气嘉,杏坛弟子韵巅跋。

点缀峤山麓,文口缤纷绣水涯。

兴诗教,放光华,宋唐玉律吐新芽。

闹春燕语呢喃贺,金匾题词闪彩霞。

闻容县被授予“全国诗词之县”有感

丁冬

绣江两岸景芳妍,宋蕊唐葩种满田。

霞面峤山何意醉,云头月下枕诗眠。

贺容县成为全国诗词之县

陈登岳(贾博士)

诗风吹绿都峤树,枝叶扶疏向日开。

汉韵唐音听野鹭,豪吟能唤凤凰来。

祝贺容县荣获诗词之县光荣称号

李茂强(一品清廉)

真武喜闻戛玉声,柚香铸韵激诗情。

殊荣频立南疆地,修禊兰亭百苑鸣。

贺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光荣称号

韦秀孟(雪薇)

文章盈喜气,容县享佳名。

春满绣江岸,花开香墨城。

古今同切韵,老少共飞声。

翮振三千里,鲲鹏正起程。

祝贺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林志南

捷报传来喜气洋,容州自此入诗乡。

唐风润绿绣江岸,宋雨滋沾都谷庄。

唱响山歌扬四海,凝成韵味达三江。

招牌展现明灯塔,万众高呼颂辉煌。

贺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冯武超

九旬党诞谱篇章,容邑誉为诗句乡。

墨客骚人凝众志,仍须努力奋专长。

贺容县获诗词之县称号

梁金维

壶中韵律富诗门,柳绿诗堤十五村。

诗赋码头艟尽醉,容州组组系诗樽。

贺容县为“全国诗词之县”、容县中学为“全国诗教先进单位”

谢玉婵

柚香初漫到山隈,捷报频传何快哉。

侨乡此日诗音美,绣江闻曲献花来。

祝贺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肖中英

中国盛兴胜昔唐,华章盖世满南方。

诗歌雅韵骚人乐,词赋挥毫墨客忙。

之曲绣江飘玉带,乡间利笔刺天苍。

真观哥特开新貌,美好容州喜庆狂。

虞美人・为容县获授“全国诗词之县”名誉喜赋

李丽光

东坡题迹今犹在,容篼多诗采。文人历代展狼毫,赤子怀乡报国写!

杨妃又舞霓裳曲,诗教声声续。京城授匾誉堪夸,百尺竿头更上颂中华!

赞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光荣称号

冯定苏

容州自古是诗乡,人杰地灵蕴宝藏。

历代人才相继出,子孙后世更弘扬。

贺容县授予诗词之县感怀自勉诗一首

谢世平

喜讯飞传入县城,容州授匾感光荣。

诗乡人爱诗乡誉,谱写新章雅韵馨。

祝贺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陈英训

八桂东南捷报传,诗乡容县梦初圆。

贵妃故里飘香韵,真武阁中拨雅弦。

祝贺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邓春年

传来喜讯韵飘飘,夏月池荷分外娇。

绣水欢歌飞碧浪,诗乡美誉落都峤。

鹧鸪天・贺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龚煜江

壮丽容州百业兴,文昌阁上聚群英。

绣江河畔涌新韵,真武楼头荡古声。

扬国粹,树吟旌,山川草木蕴词兵。

骚坛金匾千钧重,享誉诗乡翰墨馨。

容县荣获“诗词之县”特贺

汤明

谁将彩锦送容州,习习文风万里眸。

水秀山灵人睿颖,民康物富史长悠。

词章优雅情操育,韵律婉昂品格修。

遍野繁花添画意,扬鞭纵马觅诗俦。

调寄西江月・喜闻容县荣获“诗词之县”称号有感

卢承华

欣听京华喜汛,萦怀翰苑难眠。笔耕墨种忆当年,赢得宏图实观。

童叟争研格律,妇孺共执吟鞭。弘扬国粹谱新篇,讴颂侨乡巨变。

减字木兰・题容县诗乡

何海荣(孤棹摇风)

容山风月,百卷图书吟未绝。县有佳人,最爱荔枝干载闻。

诗情许我,援笔面题花结果。乡鼓轻传,早与金牌定下缘。

祝贺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黄武泽

容州艺苑百花妍,真武楼前汇俊贤。

宋韵唐风今又盛,诗乡跃马不停鞭。

祝贺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李廷镇

诗词之县乐喧天,老少耕耘年复年。

绣水峤山添美景,英雄奋发马加鞭。

贺容县荣获“诗词之县”称号

周美贞

峤山绣水入春时,创作迎来大汛期。

老少同声高唱诵,“诗词之县”挂牌禧。

祝贺容县荣获诗词之县称号

朱廷秀

容州自古赞文昌,此日诗风更远扬。

院宅校园多异彩,承传国粹壮吾乡。

祝贺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曾壮勇

贵妃故里传佳音,欢声笑语最赏心。

夏日凉风伴甘霖,诗情画意启长吟。

自古容州墨客多,今朝授牌更讴歌。

诗词之乡携手建,侨乡迈步更向前。

贺联

刘柱源

天宝物华文笔生辉扬特色

地灵人杰南疆织绵播新声

《沁园春,祝贺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光荣称号》

李第彬

雅韵飘扬,国粹传承,匾授容州。忆良才辈出,崇文重礼。全心兴校,学子争优。一派祥云,千年古迹,人杰地灵惹众讴。登古阁,赏峤山绣水,景物真牛。

勤耕自得丰收,尽墨宝书香悦眼眸。喜杨湾河畔,唐音朗朗。石龙苑内,律吕悠悠。商海弄潮,南方诗社,经济文章立上游。吟旌舞,看侨乡俊彦,再竞风流。

欣闻家乡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黄循贤

西江忽报诗词县,立取陈藏邀客来。

国酒无需佳菜谱,高歌全靠次山才。

驻杯婉思杨妃恨,斗智豪擂八桂台。

盛世何须问多宦,遥看文笔向云开。

录旧作赠家乡诗友

潘大林

春回大地正当时,幸会群贤只论诗。

愧欠华章歌社稷,聊涂彩墨点芳菲。

骚传三楚非因颂,罪获乌台却为讥。

聚散升沉何足计,歌吟狂放伴风飞。

鹧鸪天・祝贺容县荣膺“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李第兰

十月天高丹树彤,容州箫管乐融融。骚人踏韵齐欢唱,诗蠹飘扬搏大风。同谱曲,共鞭骢,官民学子雅从容。今朝喜庆升诗帜,誓向歌声震宇中。

真武阁放歌

何赛光

凤凰展翅西边来,衔草筑巢白沙堆。

饮水绣江还洗羽,盘山林道又返回。

弘文子弟勤磨墨,论剑英雄频举杯。

我有诗兴登阁问,凤凰它日青睐谁。

贺容县荣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杨小兰

金秋送爽庆升平,诗县迎来喜报声。

妙笔生花丰硕果,容州处处有诗情。

贺容县获“全国诗词之县”称号

甘魏华

文臣十载寒窗读,武将身经百战功。

数载耕耘迎喜报,容州遍地溢诗风。

金缕曲・贺容县冠名为“诗词之县”

周祖武

华夏文明史。格律诗,纵观寰宇、中华仅此。平仄、相粘兼对仗,炼字炼词言志。篇幅小,蕴含深意。顿挫抑扬多美妙,吞山河、一泻千万里。多警句,存哲理。

今人格律嫌难记。竟说唐诗镣铐舞,惊疑不已。振臂一呼诗词热,瑰宝传承可冀。将军县,喜添韵事。教学诗词娃开始,这责任学校宜担起。倾心血,臻文治。

贺容县获诗词之县

李传森

容县古今诗雅彩,衔珠抱玉筑歌台。

渔樵向晚吟风韵,妇孺同声夺奖牌。

锦带鹅黄随意酌,星罗淡白任心裁。

奇葩艺苑葱茏绿,李杜新花簇簇开。

西江月・诗词县之梦

凌扩业

问讯“容州诗报”,何年竞上文坛。“杨湾河畔”竖风帆,县底“石龙”刚猛。

水到渠成通畅,坚心探索龙潭,诗词联赋曲高瞻,共醉千秋好梦。

贺赋

陈锦绵

欣闻吾邑荣获“全国诗词之县”金匾,特作此赋以贺。其辞曰:

墨磨绣水,笔架峤山:蓝天作纸,诗涌狂澜:杨妃故里唐音盛,名将家乡墨浪翻。壮哉!“全国诗词之县”,誉重若山。

忘不了:狂书春风杨柳,建国大业,换了人间;邓小平高歌春天故事,改革开放,万众欢颜。科学发展,飞越雄关。峤山如此多娇,育出不尽风流人物:绣水这边独好,喷涌无穷诗词浪漫。容邑文苑盛,诗人赋家挥妙笔;尧天时运兴,古韵新曲唱犹酣。“全国诗词之县”,改革开放之硕果;“全国诗词之县”,团结和谐之光环。

元结有知,吟哦重登经略:东坡回眸,赋诗再上南山。壮哉!容州儿女:闻鼙鼓以跃马,望云旗而扬帆;笑看笔阵横,装点此关山。

贺容县获得全国诗词之县(贺词)

何浩深

都峤山是笔架,如椽大笔在侨乡。

容县是文化诗词之乡。

容县还是辛亥革命英雄之乡(容县同盟会员占广西同盟会员的一半以上),容县在北伐和抗日中打出了70多个将军――武如经,文如纬,织出了侨乡的锦绣辉煌!

容县诗人辈出,带着李纲、坡的余韵和激情。

清代才子李调元还说:岭南两广这块土地的诗词带着“屈(原)宋(玉)遗风”。讴歌真善美,讴歌改革开放的春天,鞭笞假恶丑,是诗人的使命。

愿诗友们从都峤山的笔架上,抽出如椽大笔,笔下龙飞凤舞,为历史的华章上留下馨香!

贺容县评为诗词县

梁政儒

前贤翰墨已名扬,后学风流文采香。

百里容州花似锦,八方题贺字铺墙。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范文2

威海卫始于明洪武三十一年,终于清雍正十三年。几百年烟火升腾、云水缥缈的尘间往事,积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沉潜入密,化为环翠区的魂魄。

如今,满目所见,高楼林立,街市繁华,现代化的图景正在山海之间、云水之间蓬勃铺展,古城空遗一段颓圯的城墙,掩卧在树荆蔓草间。

古卫城的面目已经消失,但是古卫城的精魂不息。

赖由史志之功,古卫城起于垒土,重新矗立于微茫的视野中。借助传述指引,我看到古城山海形胜,看到城中祭祀的牺醴香火,看到卫守李标正率领邑人修缮学宫,开河架桥,筑堤植柳。我甚至看到学田之畔,一棵皂角树亭亭如盖。

如同飞鸟号古木,士人的黍离之悲也如杜鹃啼血一般在书页中回荡。卫城裁撤后的乾隆七年,邑人郭文大借《重修威海卫志》如此诉说:

夫威海既裁,似不可以志名。然疆域可裁,而山川形势不可裁也。食货可并,而土宇版章不可并也。学校典礼可省,而文庙不可鞠为茂草也。官守可汰,而已往之甘棠不可剪伐也。贡举可归县治,而历朝之物望未旌之名不可以湮没也……

古卫城何曾须臾消失?它永远屹立在钟情眷恋的邑人心中。王士任、毕懋第、郭文大、王兆鹏、吕荆石、王雪石、吕修斋、陶经初……这些秤谖乐菊撸留心访辑,勤加纂订,以文字为砖石,立古城于史册,存命运于久远,荣光永耀,辉映山海。

辛卯秋日,炎暑已散,秋凉渐起,我铺开《威海卫志》,就着秋光云景,遥想一座古城。

雕版竖排繁体文言,传承华夏薪火,描摹古城风物。茶香如雾,光影蒙尘,浮华渐远,古卫城复活于当下。

《威海卫志》共分十卷,依次为疆域志、建置志、学校志、食货志、典礼志、官守志、贡举志、人物志、艺文志、外志。体例之全,述录之丰,堪为地方正史。步入这座纸上城堡,徜徉在街衢巷陌间,倾听邑人悲欢,历史不再虚泛,不再飘忽,温润的史传往事,如清茶入口,携伴温度与芳香,滤去心上微尘,映出品格的底色。

最终我走进了《艺文志》的诗意。在那里,优美的诗行为威海卫保留着生动的小城容颜。在那里,有《诗经》的原野,有《楚辞》的山川,有汉乐府的悲歌,有陶渊明的闲适,有林泉隐逸,有边塞烽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华夏诗歌的风雅血统,于此中亦有大观。

古诗里旖旎着威海卫优美的风光。邑进士王士任与邑举人吕自岳写有《威城八景》。威城八景为:日岛海市,南溪聚浣,北郭秋砧,奈古雪霁,东浦渔灯,新堤柳浪,巽阁野望,山楼初旭。故乡风景如诗如画,在离家宦游的邑人心上描绘古典的士人情怀:沧海桑田,浮云变幻,祖龙驻跸之地空留玉女金童的笑语;威邑的女子齐聚碧潭,如越女浣纱,恍然置身若耶古溪;西风吹来海潮音响,古陌峰头响起一片秋砧,帘上是长安月,心中是玉关情;奈古雪落,缀玉飞花,登楼长啸,极目古今;渔歌数处,眼前可是蓬山仙岛?李公堤杨柳含烟伤离别,水随天去,何处暮霭相思此时春翠;古城有山有楼,可供临眺,遥瞻道里,“烟火万家连翠岫”,“十里晴烟笼野树”,千年遗爱,召公甘棠;曙色开时,晴光映沙鸥,“欲问扶桑何处是”……关山万里,古卫城的意象在梦里呼唤远人归来。

归梦何处?在慈母唤归的秋砧中,在乡愁可寄的风光中。古卫城风光,环翠楼与刘公岛尤为吸引士人心目。明副使赵鹤龄写有《登环翠楼二十韵》。赵是泸州卫人,在他乡人眼中,“威城楼枕翠微巅,环翠名楼一匾悬。百尺蛱奈古,数层缥缈阁凌烟”,城中烟火,城外膏腴,“阁头堪折蟾光桂,山麓频观玉井莲”。农业文明,挥洒着自信的风度,吸引远近中外诗客宾服。文登营守备刘正学有《题环翠楼》,青山碧水,云树鸢鸟,诗意从古陆深处启程,前来齐东滨海,停伫为纸上图景。桐城彭有《留题环翠楼》,“一色苍茫环翠微”,诗语浓缩环翠区的源头美感,也是古老国度的诗意目光远达海滨的写照。

邑进士溧阳知县吕曰正有《环翠楼》,“群山西接到神州”“公然此地有蓬邱”。奈古山为卫治来龙,它西接神州,示意邑人的价值取向,也归属神州。山水运来的丰厚传统,是古卫城的血脉。

楼依山,岛卧海,遥相呼应,同为卫城地标。滨州拔贡王兰生《刘公岛》写道,“孰如东海上,孑孑刘公岛”“我与其中结小庐,长与刘公称二老”。诗中有清隐气息。非但古人,烟火人家,断连小村,鸡犬相闻,行歌荼蓼,烹茶酿酒,即便后现代人,也有与自然同归同化的歆羡。

邑人扬州通判阮述芳笔下的《忆环翠楼望刘公岛》:“应知尘世皆成幻。”这忆念之中,借岛抒怀,翻新了亘古的感慨。

成诗之时,正值康乾盛世,尚有升平气象。z翁归棹后,松声带晚潮。百余年后,风云动荡,环翠楼屡经毁建,刘公岛几经烽烟。楼岛阅历中,平添“山鸟徒劳填木石,麻姑浪说变桑田”的苦楚。

苦楚如药,疗治庸常幸福,警省邑人珍惜造化垂青的风物传奇。王瀛在《队子鱼》说“队队长鲸出浪中”“疑是逍遥鲲欲化”;在《鲤堂》中说“当年石落村何处,汉寿新祠旧鲤堂”。仁和进士蒋祝也作《鲤堂》诗“异哉威海有鲤堂,可续齐谐志怪后”“脂膏割尽骨空存,架骨为梁镇庙门”。读此诗语,恍如置身鸿蒙初开之时,心旌摇荡之下,追昔视今,那神话般的壮观景色,何时能重现威城海滨?

“丈夫不作栋梁用,对此鱼骨空长叹”。一声叹息,引来多少断肠客,循古道西风里的碧云黄花、野草残阳,消失在古典的深邃之处。

白发渔樵,也在声声渔唱里闲看青山夕阳,古诗中因而充满士人闲适气息。张联其写有《闲适》,樵饭松,农歌带月,鲤堂遗庙,夜听钟声。林泉之思,非但长啸于终南匡庐,也在月下古城闻涛听钟。张完臣有《威海春日杂吟二首》:“五斗心犹在,三山兴未忘。”邑举人吕瑶有《奈古雪霁》:“昨宵访戴处,今日看梅时。”有《东浦渔灯》:“子陵如可作,同上钓鱼台。”那些飘逸的身影,循各自山水潇洒入诗,又从诗中沁入卫城士人的心怀,期许高度的文化认同感。

郭文大有《环麓堂杂咏四首》“山径荒山隐者”“低头细看茶烟”“小院轻风花落”“酴酒Y新开”“两袖清风倦舞,一轮明月常悬”“宅畔常期树静,山头伫看云飞”。如此闲适诗意,纵然陶潜亲临,徽之重访,也该与邑人同慨“衢歌不改唐虞俗,弦诵犹存邹鲁风”。

“同人争报信,花发海蓬香”。笔者对此玩味犹深。海蓬为滨海常见野菜,拈之入诗,非但化凡物为意象,而且显示邑人的文化修养与胸怀气度。历经困苦,则伫看云飞;身在荣华,则细看茶烟。闲适确是对于无常世事的超越。这种思想培育出来的细微若无的海蓬香,足以支撑起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格,温暖迷途之人的霜雪之心。

从这缕诗香回溯,能看出文化思想的轨迹。孔子曾嗟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却从未涉足滨海,这似乎是一个征示。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华夏农业文明盈缩于内陆,呈现自足封闭的特征。受此影响,从先秦到明清,载籍诗歌中吟讴海洋的寥寥可数。诗国万千意象中,却很少海浪的喧哗与起落。

以此而言,坚守在海滨的邑人,用一缕海蓬香表达出的达观诗意,是传统文明东渐于海的标志。同时这缕细微的海蓬香也乘风越向外洋,当中也该孕育了最初的海权意识。可惜,受文明特征与统治重心的影响,关注海洋的目光也随卫城的裁撤而迷离。因此,花发海蓬香,赋予后人多重启示。

还是邑人郭文大,对时任威海教授的齐河张介正一一告曰:

某岭某峰可供登眺,某川某泽可供渔猎,某墩某堡所以防不虞,某坊某碣所以表节烈,某桥某林麓所以通行旅而利樵苏也。他如官衙传舍以及郊坛祠宇,虽不无废兴之感,其基址犹历历可考……

《威海卫志》记载:“威海一卫,踞登郡极东。东接高丽,南通日本琉球,北达奉天天津……诚宁文之屏蔽,登郡之门户而之咽喉也。”如此险要,自然惹外邦觊觎,所以即便心态闲适的有识之士也要“临流忆劫灰”。宁海宋克智在《威海秋兴》中说,“匝地烽烟西北来”。匝地烽烟,与“月明芦石钓鱼台”对照何其鲜明。明兵巡道周之训《巡威海留题》,“遥听鼍鼓刘公岛,遍历狼烽威海城”“五年生聚还刁斗,极目荒原百感生”。威海卫“烟波东去是扶桑”,初建之时即与抗越海而来的倭寇,事载志书。后世又屡经倭寇之后洗掠,为民族创痛。佚名氏所作《高丽使臣留题》有“如何天外客,风雨夜行舟”之句,风雨夜至的天外客,有时竟是携刀剑铁血而来。

刀剑铁血与杏花春雨交相错杂的特殊地理环境铸就了民众特殊的品格。张联其借《挽张烈女二首》言道,“可知巾帼藏身烈”“他年行客多凭吊”。这节烈之志,曾为红粉南溪聚浣,曾为壮妇北郭秋砧,甚或渔猎耕种的父子,甚或训练血战的军兵,他们从四方汇聚至此,“精魂凝碧气成云”,为威城土地涵养了特殊的地域品格。

这其中,陶易母吕氏最为文人推崇,“断机截两堪并,江州风与邹山高”,直与古之孟母相媲美。山阴进士徐浩在《陶节母诗》说“荆棘破母指,只为儿食炊”“簪裾去母体,只为供儿师”。高邮进士广东学政夏之蓉在《陶节母诗》说“冬苦饥兮雪苦寒,采薪煨芋腕力殚”“试看指血淋漓处,尖风犹射旧时瘢”。仁和状元湖南学政吴鸿也赞曰:“古今有贤母,最著曰孟陶。”

甚至清代袁枚也有《陶节母诗为淮安太守作》,这也能补白正史阙如之憾。其序曰:

太守名易,文登人。母吕氏寡居,易以从子嗣。家帮贫也,冒雪采薪,为枯ㄋ戕,指血涔涔然。夜辄煨芋,魁诱易读书。易贵后,状其事徵诗。

借着诗人歌诗,陶节母面目宛然,事迹如新,铁心凝石,冰霜砺节。借着活在古诗中的陶节母,邑人品格也跃然纸上。即便江山代谢、时代更迭,这种品格依然随诗句而生辉。

谁道梅花风骨冷,一重冰雪一重春。经受冰火考验的卫城民众,也借助志中古诗透露出彼时生动的生活图景。王瀛在《威海绝句六首》中说:林间松花,“鲜于金色馥于茶”,杏花村“仿佛桃源人住处,数声鸡犬出柴扉”,海上则“沙滩日暖眠鸥稳,E乃渔郎倚棹声”,观海则“年来似觉水清浅,石上层层露蛎房”。诗语存真,为当下情景写照。只不过渔郎棹声为马达轰鸣取代,石上蛎房已经缩为星星斑点。张联其在《观捕鱼短歌》中说,“诱彼施施,供彼嬉嬉”“招招舟子,各营所欲”。当下海滨,休闲垂钓者不乏其人,其嬉嬉面孔在诗中预约。

前面提到的张介正借《文笔峰》作此慨叹:“惭愧从前见闻陋,谩夸文笔大如椽。”世人皆道威城为文化沙漠,惭愧从前,笔者也心存认同。如今细吟之下,才知古卫城不言,却气质高贵,品格贤良,底蕴丰厚。作为它的后裔,环翠区的品格中,根植了诗性的力量。

吕曰正在《忆威海故地偶成一律》说“空说沧桑人不见,茫茫大地翠微中”“召石仙翁今在否,祖洲瑶草事全非”。高品位的文学作品,总是关怀人类共同的命运归属。古诗所涵纳的文学品位,不但有赞美,有激励,也有警省,有约束。繁华背后,那抹冷艳悲凉更可还人理性,再看山海传奇风光无限,再思创新创业兴旺发展,热情中就会少些膨胀的欲望,多一份敬畏之心……

茶烟通灵,文字暖心,身入宝山,俯拾皆是诗歌的珠玉。骚坛硕彦,用他们的诗心慧眼在后辈心间弥满幸福。古诗唤醒了潜伏在血脉深处的文化意识。健正的根脉,长自昆仑终南、关陇海岱,由黄河长江灌溉哺育。莲花国度,骚人墨客,用柔软的毛笔写下象形文字,俯仰天地,比兴垂赋,成就诗歌蔚然大观。

诗意关怀化为周身血流涛声。古诗中的威海卫,让我触摸到古卫城的根系与体温……

伴随诗意缕缕,恩雅天籁般纯净的音色也在秋光里留连。《ONLYTIME》,ONLYTIME,光阴如水,淹没一切又保存一切,异域情怀中,也有诗质探询。潮起潮落,云卷云舒,诗意的细节随风从容,借浪激扬:在哪里缅怀古城的光阴?在哪里驻留你的心迹?在哪里放飞认同的感恩?路向何方?云归何处?传统与未来,在何处相逢?文脉与城市命运,如何参悟其中?

泱泱诗国,也有威海卫一朵浪花。珠落玉盘的清脆声响里,也有威海卫带着海腥味的吟咏。高山流水谱就的这颗诗心,永远属于华夏。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范文3

金元明清,历代咏晋祠的诗词层出不穷。解放以后,晋祠古风新貌吸引游客欣然光顾。许多著名诗人以《游晋祠》为题,吟诗作赋,为世人奉献出宝贵的精神财富。

笔者仅就、郭沫若、谢觉哉、董必武等已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诗,欣赏于下:

1959年5月,同志到山西视察工作,游览了晋祠名胜,写了这首《游晋祠》:

周柏唐槐宋献殿,

金元明清题咏遍。

世民立碑颂统一,

光义于此灭北汉。

帝王兴废长已矣,

人民世纪金不换。

请君凭栏听黄鹂,

请君细数春来燕。

请君随流望菽麦,

请君再看大修建。

通过对晋祠文物古迹――周柏、唐槐,唐太宗李世民亲笔写的《晋祠铭》,宋太宗赵光义征服北汉后立下的兴国碑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代封建王朝盛衰兴亡的感慨;以听黄鹂、数春燕、望菽麦、看修建为典型环境描写的四个语势递进的排比句,讴歌换了人间的人民新世纪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和前进步伐,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1959年7月,郭沫若到山西视察、游览,写下了《游晋祠》七律一首:

圣母原来是邑姜,

分封桐叶朔源长。

隋槐周柏矜高古,

宋殿唐碑竞炜煌。

悬瓮山泉流玉磬,

飞梁荇苕布葱珩。

倾城四十宫娥像,

笑语嘤嘤立满堂。

显然,郭老的《游晋祠》诗,偏重于对文物古迹的鉴赏与赞美。他除了跟的《游晋祠》诗一样,提及槐柏和碑迹,还对圣母的身世、周成王桐封弟叔虞为唐王的故事,以及悬瓮山泉、飞梁鱼沼、42尊侍女彩色塑像,一一进行了考证与描绘,非常切合诗人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身份。读了这篇诗很能增强我们热爱祖国文物的志趣,进一步弘扬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1960年春,谢觉哉到山西视察工作时,顺便到晋祠一游,并写下了这首《游晋祠》五言诗:

庙史徵诸宋,桐封肇自周;

檐高龙偃骞,树老鸟优游;

分泻泉如玉,横陈柏似牛;

莲花衔雪洁,塔影御风柔;

弱弟居偏殿,群奴侍女首。

摹临塑像美,敬证那朝修;

古迹公园化,飞梁驰道侔。

李桃纷吐艳,士女任勾留;

引水为龙沼,携孩泛鹜舟;

我来春已暮,跃进麦田稠。

这首诗,既像郭老的诗,对晋祠的文物古迹考证较详;又似的诗,对晋祠现状风光热情歌颂。诗中对仗工整,语言流畅,不失“人老诗亦老”的风韵。

董必武同志于1960年5月到山西视察工作,也写下了《游晋祠》五言诗:

晋祠风物美,山水共清虚。

举首观悬瓮,低头鉴智渠。

柏槐皆古树,雕塑满丹除。

檐起尝惊雉,莲开乍戏鱼。

嚣尘隔已远,歌曲乐如初。

游憩工农众,疲劳得暂舒。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范文4

1.乱花渐欲迷人眼,。

2.,江春入旧年。3.日月之行,。

4.《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 , ; , 。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6.在学习中,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言 , 7.“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有一个“月”字的上下句 ,

8.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 , ; , 。

9.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 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 。

11. 在我们所学的《论语十则》中,孔子告诫弟子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两句名言是 , 。

我们要,向先进人物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的学识与修养,12. 工作学习中,

见到不好的人与事,还应该“ ”来反省自己。(用《〈论语〉十则》文中的语句回答)

1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朋友的诗句是: , 。

15. 近几年美国颁布各种法规促使国内安定和平,却插手别国内政,制造矛盾。对此,我们可以用《论语》中的 , 来劝诫美国政府。

16. 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与“儿童”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与“亲情”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0.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2. 潮平两岸阔, 。

23. 《过故人庄》诗中写出了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 。

24.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7. 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8.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9. 《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子是 。

30. ,小桥流水人家。31. 秋风萧瑟, 。 32.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33. 《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有成效,所以他说:

“ , 。”

35.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6分)

①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阐述光明驱尽黑暗,暖春赶走严冬的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 。

④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⑤故乡是人生之根,请写出一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名句。

36.《钱塘湖春行》中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37.《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38.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请写出与这段话意思相同的两句诗。 , 。

39.一曲新词酒一杯,,?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商女不知亡国恨, 。

40.,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41.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 。

42.人们常用朱熹的两句诗,。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

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参考答案

一、1、浅草才能没马蹄 2、海日生残夜 3、志在千里 4、断肠人在天涯

5、日星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7、略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9.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0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 略

13.却话巴山夜雨时

1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5.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6。潭影空心人

17.18 略 19。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20.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21.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心人

22.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23.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24. 开轩面场圃25. 几处早莺争暖树26. 何当共剪西窗烛27. 山岛竦峙

28.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9.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0. 枯藤老树昏鸦

31. 洪波涌起

32.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3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4.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5.按要求工整地默写。①学而不思则罔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④巴山夜雨涨秋池⑤示例: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6.终为灰土 37。还来就菊花 38。隔江犹唱后庭花

39.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似曾相识燕归来

40.莫言下岭便无难 一山过后一山拦

41.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惊起一滩鸥鹭

42.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43.若出其中 44。风正一帆悬45.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46.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47.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范文5

    其一,尊重史实,立论新稳《灵境》中许多新人耳目的见解,都是建立在对山水诗史客观而理智的逻辑描述基础之上的,摈弃了浮根之淡。例如第一编“山水诗的形成”,作者在具体分析了《诗经》时代人们对自然意识不断变化的过程之后,得出了“人们对待山水的态度也有一个从《周颂·般》的敬畏崇拜到《郑风·傣》的亲切嬉戏的变化”《灵境》,下文所引该书者,仅标页数)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的这种对应关系的认可和为了表现这种对应关系。《诗经》的无名作者们创造了‘比兴’手法”《诗经》时代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认识,尽管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人们尚未将山水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但人们对于山水景物意识的不断增强,却为山水诗的诞生,起到了必不可忽缺的孕育作用。如此立论,都足以新人耳目而令人信服的。

    《灵境》以两编的篇幅,将唐、宋两代山水诗地位定格为“第一个艺术高峰”与“第二个艺术高峰”。如此识断,是完全切合唐宋山水诗发展之实际的。尽管《灵境》是按照“四唐诗”的分期贯例来论述山水诗之历程的,但却能以“傍城心态与营构匠心”(初唐)、“情景自然的清纯意象”、“山水造境中的清发意兴与创变精神”(盛唐)、“山水诗美的两种意态”、“别有幽峭明净处”(中唐)、“诗意山水与晚唐风韵”(晚唐)等新异的发现来勾勒出唐代山水诗不同阶段的别样风采与神韵,体现出作者学术眼光之敏锐与独识。

    其二,写法多元,史迹明晰《灵境》是一部多人合撰的力作,因此,该著的写法也因各人行文习惯与风格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书采用纵横结合、点面结合、叙议结合、史论结合的写法。在横向上,力求展现出古代山水诗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面貌、美学特征,突出论述名家大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成就。在纵向上,尽可能清晰简明地描述古代山水诗孕育、形成、兴盛以及停滞、变化、发展的流程。”正因为《灵境》始终贯穿着多元而灵活的山水诗史之写作方法,所以,该书行文畅达而有势,疏密相间而有致,剖情析采而有味,富于理性而有情,逻辑严密而有信。而这多元灵活写法的组合,说到底是为了凸显中国古代山水诗丰富多彩的历史轨迹。这从《灵境》六大编的编目便可明察作者精合营构的高明之处:如:第一编:山水诗的形成;第二编:山水诗的第一个艺术高峰;第三编:山水诗的第二个艺术高峰;第四编:山水诗的承续与发展;第五编:山水诗的复古与新变;第六编:古典山水诗的集大成。这六条大纲,便将《诗经》时代至清代三千年山水诗史的历程勾勒得十分清晰。至于每编之内的章节设置也都极为精要而明了。如第六编共设四章。第一编:易代二臣山水诗的社会政治性;第二章:清初遗民山水诗的民族意识;第三章:顺康山水诗审美性的强化;第四章:乾嘉山水诗审美性的成熟。仅从标题看,每个时期山水诗的风貌与特征便已一目了然.具有鲜明而浓郁的诗史色彩。

    《灵境》在多元灵活的叙写方法中,值得推许的是,在全书中运用得甚为普遍而恰到好处的“比较论析法”。通过不同时代不同作家山水诗的比较论析,更生动而明晰地突出山水诗创作的动态轨迹与作家的风格特征。如论述《楚辞》自然山水描写的不同特征说:“比起《诗经》来,楚辞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显示了更为细致的观察力和更高级的艺术表现力。

《诗经》中的景色描写是本色的、质朴的,而楚辞中的景色描写却绮丽多彩。在楚辞中,自然景物不像《诗经》中那样仅是某种情绪或意念的揭示,而往往自身就表现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意象,是诗歌意境的有机组成。宋代诗人善于学习借鉴唐诗并大胆开拓创新,形成了别有意味的宋诗特征,而作为宋诗有机组成部分的大量山水诗,其创作特征与唐代山水诗相比颇为迥异。《灵境》从七个方面加以概括:题材进一步扩大,且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为密切结合,更富有乡土风情与生活气息;山水诗与田园诗更趋于合流的现象;山水诗中多寓慷慨悲壮的爱国深情;山水诗中多是文人意象与书卷气息;与宋学盛行有关,山水诗中普遍含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深邃哲理,呈现出较强的理性思辨色彩;与宋代山水画的辉煌有关,山水诗与山水画更趋同步共构之表现趋势;在山水诗的表现诗体(多用绝句)、方法、意境、技巧与风格等方面都呈现出与唐诗不同的风貌。真正描绘出宋代山水诗原生态之情状,力求表现出宋代山水诗“这一个”独特的体貌,给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在论述盛唐山水诗代表作家王维、李白、杜甫山水诗的特征时,作者结合唐代儒、道、佛三教盛行的文化背景以及诗人独自的思想与性格特征,指出他们对山水不同的关爱之心:“盛唐三大家,王维待山水以禅心,李白待山水以仙心,杜甫待山水以仁心。如此论说,虽是对“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传统雅称的移植,但用在对三大家山水诗情怀的评价上,却是别具新意而又各得其所的。这正体现了作者慧眼独具的鉴别比较能力与惨淡经营的学术用心。像《灵境》这一类切实而深刻的比较论析,委实是作者灵光烛照、学力深厚的具体表现,它时时可见.别具魅力,是《灵境》中一道令人留连忘返的学术风景线。

    三、命名类型,凸显个性学术创新的意义,在于“善命名”与“别异同”。‘.别异同”之创新特征己如上文所述。而..善命名”,则又是《灵境》难能可贵的超人之处。该书在论述盛唐山水诗时善于从纷繁复杂而丰富多彩的创作现象中,高度概括并命名为“三大系统”,即:“以吴越清丽山水为标志的江南山水诗;以秦中朴野山水为中心的北国山水诗;以西部苍莽山水为主体的边塞山水诗。”这种以地域版块来命名唐代山水诗系统的学术理念,基本描绘出了盛唐山水诗创作的形貌特征。

    清代是中国古典山水诗的集大成时代,其山水诗的体裁、类型、风格、流派之多,在中国山水诗史上可谓空前绝后,在“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清代山水诗的大观园里,作者为我们命名了一系列别具异彩的山水诗人类型,例如,《灵境》第六编的第一章、第二章,将“开清代山水诗风的钱谦益”的山水诗命名为“明末审美型山水诗”,“入清政治寄托型山水诗”; 将“‘诗与人为一’的吴梅村”的山水诗境命名为“虚构型山水诗境”、“激楚型山水诗境”、“闲适型山水诗境”;将“写境兼造境的诗人吴嘉纪”的山水诗命名为“忧思型山水诗”、一审美型实景山水诗”、“审美型虚景山水诗”;等等。这一系列新颖别致的命名,不是作者的随心所欲、顺手拈来,而是对这些诗人的山水诗作悉心揣摩、反复咀嚼之后的知音之赏,中肯之评,是作者对审美对象的了然于胸、对审美主体的全面把握之后所作的点睛之笔、闪光之点。其他称苏轼为“宋代山水诗的艺术大师”,称朱熹为“山水理趣诗的杰出创造者”,称元好问为“金代山水诗的巍峨之峰”,等等。这些极具山水诗人个性特征的命名,在全书中俯拾皆是,它们犹如一粒粒闪光的珍珠,体现出颇为厚重的学术份量。

    四,审美观照,揭示本质山水诗是人类对于自然景物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达到一定阶段时的产物,山水诗的美来源于自然美。自然美是山水诗美的基础,而山水诗的美是诗人对自然界的美感认同的结果,此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语)。所以,山水一旦成为“山水诗”,它就是审美客体的“山水”与审美主体的诗人亲近融合的宁馨儿。鉴于此,《灵境》在阐析众多山水诗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审美的理念与审美眼光,既注重“山水”自然物的审美把握,又注重诗人本身性格与思想的审美理解,从而揭示出中国古典山水诗丰富的美学内涵。正如《灵境》“导言”所指出的那样:“山水诗并不限于描山画水,它还描绘与山水密切相关的其他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山水诗是诗,诗的天职是抒情。许多山水诗就抒发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美惊奇、喜爱、沉醉、赞赏之情。这种审美型的山水诗,是典型的山水诗。但中国古代的山水诗,还往往和优国伤时、怀古咏史、羁旅行役、送行游宴、田园隐逸、求仙访道等题材内容结合,抒写并非单纯审美的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山水是美的,而渗透融合了诗人之思的山水诗更具灵动蕴藉之美,其中由于时代的差异与诗人个性、思想及遭遇的不同,他们的山水诗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灵境》正是就此作了颇为精彩的审美观照,以揭示出山水诗美的本质。例如第三编对苏轼影响下的几位诗人山水诗美学风格的归纳便是如此。书中称苏辙是“雅适中见深醇,’;秦观是‘.风骨俊秀,刚柔兼具”;晃补之是“凌丽奇卓,善写动态”;张未是.‘自然奇逸,雄拔疏秀”;陈师道是“质朴深挚,凝炼精工”;孔武仲是“雄丽豪迈,意气腾凌”;孔平仲是“夭矫流丽,清奇自然”;贺铸是“清刚豪放,工于发端”等等。《灵境》中还较多采用“境界”这个美学概念来阐析山水诗人的美学特征,来探论山水诗的审美价值,从而揭示山水诗的美学意蕴,委实是高人一筹的山水诗研究佳构。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范文6

【摘 要】: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文化博大精深,且古诗词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精髓所在,在世界文学的浩瀚海洋中中国素有“诗国”的美誉。古诗词作品是先人智慧的积淀,其以优美工整的形式、和谐动听的韵律、丰满凝炼的语言和深沉真挚的情感传唱不衰,成为我国文学艺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由于古诗词年代久远,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诸多困难,因此只有不断创新,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我们认为根据具体诗文,有时可以灵活采用这样的教学结构模式: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这样的顺序来学习的。本文主要从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方法。

一、解读诗题。

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举例如下:

1、《泊秦淮》:诗人杜牧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诗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还是忧愁?为什么?

2、《春望》: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的景色是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当时长安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一片荒芜景象,这就是战乱中的唐朝首都)。

二、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介绍诗人的诗风。如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放飘逸”,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

2、介绍诗人的评价。如讲孟浩然,可以从其他诗人或诗论入手来介绍: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他的诗,受到李白、杜甫的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不同寻常地写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称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想一想,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可见其诗歌是多么的不同凡响。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过故人庄》。

3、介绍诗人的创作背景。如教学杜牧的《泊秦谁》,先有感情地介绍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时代,当时唐朝已呈衰落迹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家不归,有案不办。杜牧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非常悲愤:那些向歌女点歌的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奢华不除,大唐必亡!

三、理解诗句。

初中所选古诗词都是名篇佳作,语言凝炼,音韵优美,含义深刻。由于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用典现象和押韵的关系,能否准确、生动地释词解句直接影响到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象的领悟。理解诗句,通常有释、补、调、想、品五法。

1、释 。如:(1)商女: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歌伎。(2)宦游人:出门求官之人。(3)儿女共沾巾:分手时的少男少女。

2、补。如:(1)君问(我)归期(我)未有期(2)泊(于,在)秦淮(3)与君离别意(都是相同的),(因为我们现在)同是宦游人。

3、调。(1)风烟望五津(望五津风烟):遥望您去蜀州时将经过的五个渡口,那里关山重重,烟雾迷蒙,我实在为你担心。(2)无限河山泪(河山无限泪):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的眼泪无穷无尽。(3)烟笼寒水月笼沙(互文):淡淡的烟雾和朦胧的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江水和沙滩。

4、想。海日生残夜:黑夜尚未散尽,一轮红日就从大海中冉冉升起。[先译后联想]黑暗之中孕育着光明,光明与黑暗同时存在于一个画面当中,最后光明冲破了黑暗,放出万道霞光。这是多么令人惊奇多么令人鼓舞的一幅画呀!

5、品。如:(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品一个“潜”字,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而又默默无闻的美好品格,从中也折射出诗人杜甫关心天下苍生疾苦的善良情怀。(2)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不说山光使诗人心情宁静愉悦,而写山光使飞鸟怡然自乐,这就是含蓄不露,这就是诗味。鸟的怡然自乐,正是诗人淡泊宁静的反映。这就是借物境写心境,用光和影营造了一种幽静清寂的境界。

四、品味意境。

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的情怀。我们要诗情画意地教古诗,学生能诗情画意地再现意境是关键。要想真正品味出诗的意境,还必须从文本出发,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古诗文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歌描绘的艺术画面,从而品味古诗文的意境。如教学《天净沙·秋思》:

先请学生找出诗人摄入古诗中的意象。诗人选择“夕阳西下”的时刻,摄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赋予他们以独特的情趣:枯、老、昏、小、古、西、瘦等。阅读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感知这些意象,才能通过有形的自然之物,体会那无形的 “断肠”之情。

接着老师适当地进行引导:“断肠人”骑着一匹瘦马(为什么瘦?),走在古道上(是一个人吗?),任西风吹打(神色如何?),见到枯藤,老树,昏鸦(心情怎样?),小桥,流水,人家(会引起什么思绪?),夕阳(又有什么特殊含义?)。这样就能让学生把简单的意象重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勾勒出一个流浪天涯的寂寞旅人,从而加深对文章的主旨及作者感情的感受。

最后提问:“断肠人在天涯”,这“断肠人”为什么不回家?他是在离家的路上还是回家的的途中?这“天涯”又在何方?教师要引导学生于有尽文字处体会无尽之意,去体会那想还乡而不能的苦闷,淡淡的表现蕴含了浓浓的哀愁。

诗歌欣赏离不开想象,通过感知、重组、想象,由浅入深,展开艺术的画面,才能品味诗的意境。这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想象,大大增强了阅读兴趣,既学习了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五、感悟诗情。

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

1、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不畏浮云遮望眼”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的精神。

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六、指导朗读。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呜,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1、朗读教学时,要防止三种不良倾向。一是为读而读,对学生的朗读不加以指导和评点,走过场而已。二是只放录音带而不亲自示范朗读。由于朗读带一般由艺术表演家录制而成,其阅历和感悟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有相当大的差距。如果不顾城乡学生的差别,不因材施教,不考虑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硬要机械模仿,无异于拔苗助长。我们主张最好老师当面范读,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动作等体态语,因材施教,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起到录音带无法替代的作用。录音带的作用适合于诗歌欣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一般不适用于范读。三是朗读前缺乏感情理解的基础和忽视感情积累、酝酿的过程。

2、古诗朗读要讲究节奏,这样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一般来说,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有/荷锄/归”。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3、古诗的读法有三种类型:朗读、朗诵和长吟,这三种对节奏的处理要求有所不同,应当分清类型。另外,师生对朗读的要求也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别。

4、古诗词朗读还要注意掌握感情基调,如壮志难酬、苍凉悲怆的《渔家傲》,豪迈奔放、想象瑰丽的《望天门山》,气壮山河、慷慨悲壮的《过零丁洋》,委婉含蓄、缠绵绯恻的情诗《无题》,与世无争、清新自然的《归园田居》,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春望》。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上,我们既要继承前人好的教学方法,又要运用一些灵活、实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使语文古代诗词教学充满生机,情趣盎然,让学生真正喜欢古代诗词,以确实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王德昌 《中国古典精粹文库》,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2、蒋孔阳 朱立元 《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