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范例

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趣味游戏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无论是文体形式还是其内容一直都深受民众的喜爱。上至耄耋之年的老者,下至黄发垂髫的小儿,无一不能吟唱几首古诗词。但是很多学生觉得学习古诗词比较困难,因为古诗词拗口难读、理解和记忆都比较困难,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将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加入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还能让学生对学习古诗词产生兴趣。

一、诵读怀古

诵读怀古对小学生而言就是通过古诗词朗诵活动来建立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古诗词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进行多媒体诵读资源的观看过程中建立古诗词诵读兴趣、感受古诗词诵读的气韵,并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内涵与意义,最终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带着感情去怀古咏诵。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词时,教师首先请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观看他人的诵读过程,并请学生仔细品味诵读者传递出的感受。接着,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表示自己从多媒体资源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庐山风景的歌颂,还有的学生说诗句中不仅对庐山风景加以描述,还有富含哲理的思考。教师肯定了学生的看法与观点,并采用重点读音的点拨、字词的讲述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掌握古诗词。接着,当学生对古诗词当中的“缘”等重点字词完成认识与掌握后,教师请学生回忆多媒体视频当中的古诗词诵读场景,并引导学生借助自己对于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来进行诵读怀古,且试着揣摩苏轼在吟诵这首诗词时的感受。最终,学生采用韵律感十足的诵读方式将古诗词加以展示,并在最后一句富含哲思的总结中采用一种轻声细语、欲言又止的语调来进行古诗词诵读,为课堂古诗词知识的学习画上完美的句点。

二、趣味游戏

每个小学生都喜爱游戏,教师都希望能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开展过程中实现学生对古诗词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趣味游戏来帮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并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深化学生之间对古诗词的交流,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理解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古诗词游戏,进而在游戏中品味古诗词、学习古诗词。例如,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时,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就在课堂上开展古诗词接龙的游戏。教师规定学生根据古诗词当中的“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当中的“雨”来进行诗句接龙,并保证在不重复前文、没有错误的基础上,在纸上写出诗句中带有“雨”的诗句。同时,教师表示,写出诗句最多的学生,会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就抓紧时间积极投入古诗词的游戏当中,并努力思考自己已经学习和掌握的古诗当中是否有带有“雨”字的诗句。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游戏成果加以展示,发现其中既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诗句,也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种较有难度的诗句。最终,学生不仅在游戏参与中产生了对古诗词学习、展示的兴趣,还在游戏中实现了古诗词交流;提升了自身古诗词的掌握水平与素养。

三、诗词创作

经过一段时间古诗词趣味教学后,学生已经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建立了古诗词学习兴趣和古诗词基础能力。此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诗词创作过程中逐渐完善其文学素养、提升其古典文学的学习能力[1]。古诗词在创作上非常注重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围绕教授的古诗词主题进行仿写、扩写,从而深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2]。例如,在学习《乡村四月》这首诗时,教师请学生通过诵读和对重点字词的认知与理解感受作者对于乡间环境的赞美及对农村劳动者辛劳的歌颂之情。接着,教师询问学生是否有印象深刻的地点,得到肯定答案后,教师请学生结合本首诗词的环境描法尝试自己创作诗词。学生一开始不敢下笔,害怕自己写不好,但是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最终写出了“绿遍草原青似水,风吹草低牛羊回”等优美的诗句。可见,学生经过古诗词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作能力。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趣味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古诗词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诵读怀古活动的开展来帮助学生品味古风、感受古人的风骨;教师也可以通过趣味游戏的组织来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效果,并促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教师还可以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并由简及难,逐步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与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乔万琴.分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45.

古诗词教学范文2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困境;策略

华夏民族在发展历史中谱写了许多的优秀文化,其中值得我们骄傲的有中华古诗词,这些古代优秀文明是现今文明不断进化发展的源泉。《尚书》《玉树》《顺电》中有“诗抒志,咏永存,声复千古,法复千古”的说法。张中行曾说过:“语言是用来表达感情、诉说情意的,更多时候是连接彼此心意的桥梁”。[1]通过反复诵读中华古诗词,理解作者字词背后的心意,陶冶情操。

1中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

西晋陈寿在《三国志•吴志•阚泽传》中说:泽用来读书的纸和笔是他帮别人抄写课文的时候换来的,当他抄写完了书以后,他也就能全部背诵。诵即有节奏有韵律地大声熟读背诵,清代段玉裁在写《说文解字注》时发表了他对“诵”的理解:“倍文日讽,以声节之日诵”。[2]诵读,是要通过诗句来发现诗人蕴含在字词背后的情感,甚至是读出合适诗歌情感的韵味。通过读诗,更深层次地理解和记忆古诗词。诵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自主品味诗歌的语言风格,教师鼓励学生敢出声,反复读,大声品,诗歌背后的情感就很容易被学生领悟。通过反复大声诵读,做到“口眼心”三到,这个过程把无生命的文字转化成有生命的形象,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主练习诵读来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诵读能提高语文素养。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目标中,学生崇高的品行和高雅的审美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中华古诗词不仅只书写个人的离愁悲怨,更多的是透过个人来展现人生百态,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与道德品质。加强古诗词诵读教学,通过学生自主诵读,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生学会鉴赏诗词,获得文化的滋养,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诵读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我国学者沈德潜曾说过:“诗以声为用,其精妙在于韵律”。[3]在学习诵读古诗词时需要调动全身多种器官参与,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诗词情感不同,韵律节奏便有所不同,诵读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情感的变化。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诗歌由“八月秋高风怒号”起篇,由“长夜沾湿何由彻”结尾。通过作者对八月的天气情况及生活环境的描写,一个年迈老者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里孤苦无依的形象便在我们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呈现在脑海之中,也更能体会诗人笔下所展现的外面狂风暴雨,屋里漏雨的悲凉情感。八月,风雨交加,诗人苍老多病。读来何其感伤。在诗的结尾,它突然变成了“希望能有一座保护世界上穷人的巨大建筑物出现”,这显示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爱之情。而这些情感的变化,并不能通过表面的字词表现出来的,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跟随作者经历八月秋风暴雨,就更能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俞平伯先生曾指出:“最古老的篇章在写作时,充满了情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作品。当时,声音和文字都是基于感情。今天的读者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理解作品,只能循着原汁原味地走。作者当时的感觉是基于他的声音。今天他可以通过背诵来表达他的感情”。诵读是感受诗词内容情感变化的一个重要方式。

2中学语文古诗词诵读的教学困境

第一,学生缺乏兴趣。中华古诗词的平仄押韵以其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中华古诗词是教学的难点。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诗词意蕴的问题,容易抱有畏难情绪,缺乏一定的兴趣。很多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只是在家长、老师和考试要求下诵读相关的语文诗词内容。在大多数课堂上都是老师把握节奏,学生缺失兴趣,学生很难有自主理解的机会。第二,教师忽视诵读法。部分的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采用的方法大多是讲授法,即全程讲解,偶尔会提出几个问题。在古诗词鉴赏时,老师全程讲授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而这些知识点只是被学生机械地写在笔记本上,并没有真正地被吸收。而在现在教育考试的要求下,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反复诵读古诗词也是很多老师所忽视的。现在的考试内容基本上只要学生能根据要求写出正确的诗句,这样学生只需要花时间去死记硬背考试要求的内容即可,所以诵读完全没有必要。花大量时间诵读古诗词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在升学压力下,古诗词学习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而已。第三,古诗词的教学学时不够。语文课堂中在古诗词的教学学时的安排相对较少。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相对更难,需要花一定的学时才能让学生走进古诗词的世界。古诗词的教学学时相对少,是基于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没有太大的用处。课内古诗词的诵读训练学时相对更少,课外组织诗词诵读活动容易被其他教学活动取代。第四,现代教育技术使用不当。在古诗词诵读课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关注不够,在分析理解诗文情感内涵等更是借助教学教辅课件,照本宣科,缺乏人文性。“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任务,要做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带领学生反复诵读,深入研究文章中的字词、标点,发现古诗词的语言美,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而不能只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上花费经历,而忽略了古诗词本身语言的美,缺少对学生品味作品语言环节的引导”。[4]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它不利于学生独特思想的发展,很容易形成千篇一律的看法。

3中学语文古诗词诵读的教学策略

针对中学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困境,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加强学生的古诗词诵读能力。让学生自主地、自动地参与情感阅读,来调动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通过古诗词诵读教学,引领学生理解诗词背后深刻的涵义,增强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一,加强学生课外诗词诵读训练。学习语文古诗词,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学时,应加大古诗词教学的课外学时。在课余时间举行各年级中华古诗词诵读比赛,借鉴《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在玩中学习到更多的诗词文化,寓教于乐。学校先分班级选出各班古诗词诵读表现优异,情感充沛的学生与其切磋较量。比赛要设立相应的奖惩,有了明确的奖赏,学生就会有更大的兴趣和更明确的目标参与进来,就能形成良好的诗词学习氛围。课堂指导诵读学时有限,教师可借助互联网,发启课外诵读训练。如利用吟诗诵词APP、窗烛APP等专用于古诗词诵读的软件,通过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古诗词,上传至班级群打卡。通过各自的分享交流,发现自身诵读的优缺点,改进自己诵读过程中出现的缺点,力争把古诗词诵读得更好。第二,教师重视诵读技能。教育活动是一个相互促进的活动,而发挥主导作用的就是课堂上的语文教师,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十分重要。语文教师应做学生的引路人,师生之间以平等的关系共同走进中华古诗词的诵读活动中,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方式进入诗词课堂。在新的教育改革环境及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的要求下,上课的老师都要不断地追求进步,使得自己的专业诵读教学水平越来越好。教师的教学理念要提高,提高对诗词诵读的认识,把它作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把诗词诵读同教学内容相结合。学生了解古诗文内容和情感的同时,也要通过自己诵读来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要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更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本领,博学多才,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第三,丰富诵读教学方式。随着科学网络的发展,利用互联网与课堂结合,人们发明了越来越多新颖的讲授方式,老师讲课风格多样,也更加吸引学生。传统的中华诗词的最大特点便是讲究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押韵。每首诗词都有它自己的音乐节奏与韵律,再配上旋律的音乐,就更容易在大街小巷吟唱。有的古诗词本身的节奏感就很强,音乐人谱曲后,便作为歌曲流传开来。教师在上课时借助互联网,播放不同歌手演绎的古诗词歌曲。学生欣赏不同版本古诗词歌曲的优缺点,从而找到合适的诗词诵读情感。教师理清古诗词所描写的具体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给学生展示古诗词描绘的画面,把无形的文字转化成有形的画面。丰富诵读教学的形式,调动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发挥充足的想象力,理解一个又一个完整的诗词画面。而这些诗词画面又与学生自身的生活情景有关,也使得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身的实际经验融会,帮助学生进入到作者所描述的诗歌情景中,更能体会作者的思想内涵。学生所能想象的画面就不只是作者文字所展现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突破自身局限,拓宽思维。第四,增进不同学科教师协作。教学活动不能只是依靠某一个人发挥作用,它是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一个过程,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它需要学生自己的天赋领悟及自身的努力情况,也要靠家长的督促监督,还要学校里的每一个老师的合作,老师们之间共同交流探究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只有每一位老师、学生家长和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让学生发展得更好。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它不仅仅是依靠语文老师就能完成的,更是所有老师同心协作的责任。虽然说不同学科教学方法不同,但是新课程改革强调不同学科的融合,诗词诵读教学要把语文课程同其他的学科形成一体,把音乐中的乐曲同美术中的绘画融合,学生可以在美妙的乐曲中进入到诗歌的国度。这也体现了教学是一个连续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五,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发展,教学形式、教学媒介、教学环境也越来越多样化。不能为了使用多媒体而忽略了教学的核心,多媒体技术要被合理地利用。在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与该古诗词相关的资料,例如诗人的经历、创作风格、人生理想及仕途经历、其他的诗词等等。学生通过自主研习,教师在课堂讲解诗文时就更容易理解。学生主动借助相关的诗词诵读APP,积极背诵分享古诗词,如吟诗诵词APP等。学生在熟读古诗词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合适的配乐,带有感情地诵读出来。教师可分享至班级群或者其他社交软件,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古诗词APP诵读,自主研习古诗词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诵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运用“互联网+”这一媒介,加大对中华古诗词传承与传播,把真正的老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阅读落到实处。在诵读中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古诗词诵读教学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改革目标,使得读诗、诵诗、鉴诗、赏诗成为和谐统一体,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M].北京:中华书局,2012:2.

[2]徐中舒.说文解字段注:上册[M].成都:古籍书店出版,1981:95.

[3]沈德潜.说涛啐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87.

古诗词教学范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诗词;幼儿教育

中国的这些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身为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融入课堂内容中,这样既可以让幼儿体验古诗词带来的独特韵律之美,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上播种下中华传统礼仪美德的种子。幼儿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古诗词,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十分有利的。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融入幼儿教育的意义

(一)陶冶幼儿人文情操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古诗词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幼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古诗词,能够更好地品味古诗词中的意境,也能够增强幼儿语言鉴赏的能力,进而对他们的人文情操进行陶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正是因为古诗词拥有丰富的内涵,才能够让幼儿学到更多的哲理。例如,幼儿在学习《游子吟》时,可以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同时幼儿在学习之后也会在之后的生活中更加尊重长辈。

(二)提高幼儿综合学习能力

幼儿阶段的学习能力是比较差的,因此要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手段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曾经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儿童时期幼儿的记忆力发展最快,13岁时达到最高,接下来增加的就是他们的理解力。因此,在学习中让儿童背诵古诗词,可以加强他们的记忆力。其二是进一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他们所背诵的古诗词时间跨度很大,从秦汉到明清,其中有很多的诗词,也有很多的经典诗文。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如果有教师的指导,不仅能够陶冶情操,也可以使他们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其三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背诵经典古诗词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古诗词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进一步提升幼儿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以此才能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将中国传统文化古诗词融入幼儿教育的施行策略

(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幼儿刚开始进入校园没多久,几乎没有学习古诗词的基础,因此,身为幼儿园的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要精心选择自己上课时所使用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教授古诗词,才能产生更多的优秀教学案例。例如,现在是冬季,身为幼儿园的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选择一些有关冬季的古诗词来教学,类似的有《江雪》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可以更好地对冬天的意境产生体会,也能够更好地了解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的心境,必然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

(二)运用生活化案例进行教学

所谓的古诗词教学,并不是让幼儿死记硬背古诗词,是期望通过学习古诗词来加强幼儿人文情感的培养,这也是让幼儿学习古诗词的最终意义。每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可以让他们学习与教师有关的古诗词,例如,可以选择李商隐的《无题》进行学习,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体会到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另一方面也让幼儿了解李商隐诗词的风格,在诵读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对这首诗进行熟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让他们领会教师的不易,今后一定要尊重教师。其次是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讨论日常中教师无私的爱,又有哪些行为让我们感动,今后该如何做等等。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幼儿发现教师的更多优点,并以感恩的心态进行学习。

(三)让课堂教学模式变得更加新颖且丰富

学习古诗词的过程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任何亮点,那么幼儿就会对学习古诗词失去兴趣。要想让幼儿学到更多的古诗词,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丰富教授古诗词时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授古诗词《小池》时,可以选择一些幼儿比较喜欢的音乐来辅助,可以选择《荷塘月色》等为配乐,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带领着幼儿进行古诗词朗诵,可以丰富现有的情感。

三、结语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其文化源远流长,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很多古诗词都拥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色,从古至今,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奇特的文化。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学到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古诗词,但是从这些简单的古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文人忠君爱国的情怀,也能看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也正是因为这些深刻的文化内涵,让如今的我们依然能够体味到古诗词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周丽妤,黎鲲.幼儿教育中古诗词教育案例生成策略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2).

古诗词教学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古诗词文化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其审美意识,还能够起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对学生语文素养与文化素质的提升、人格的形成与完善都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下面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探讨。

一、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提升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够完全地、透彻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及意义,又怎么能引导学生去学习与理解,并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效呢?苏联卓越的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在其教育理论中多次强调:“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二十倍,以便能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最重要的来讲。”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还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以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进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由此可见,教师提高自身对教材中古诗词的再学习以及深入的拓展与研究,是一项无比重要且刻不容缓的教学任务。例如笔者在教授苏轼的《赤壁赋》一词之前,对相关历史事件——赤壁之战及其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了解,并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自身所了解的历史典故进行了穿插讲解。此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及效率,笔者的文化素养与专业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成长和提升。再如笔者在对柳永的《雨霖铃》一文进行教学之前,对这首词进行了认真研究与充分地教学准备:《雨霖铃》初名《雨淋铃》,乃是节选自《乐章集》的词牌名。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凄切”“泪眼”“凝噎”“残月”,以及其中的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处处透露着哀伤、凄清的情调。据此,笔者又了解到了这一词牌名的由来——在马嵬兵变中,杨贵妃被逼自尽,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冷雨淅淅沥沥,风雨吹打在銮驾的金铃上,玄宗想起了杨贵妃,不禁悲从中来,故作《雨淋铃曲》以悼念之,后逐渐演变出《雨霖铃》这一词牌名,也因此以《雨霖铃》为词牌的词曲多含有忧愁伤怀之意,而柳永正是将其作为词牌的第一人。笔者在随后的教学中,将《雨淋铃曲》这一典故作为课堂导入的内容进行了讲述,不但引发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而且帮助其了解了这首词的感情基调,进而使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用多媒体进行古诗词意境的创设

如果说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什么抽象知识的存在,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与意境,与同为抽象内容的思想情感相比,意境的含义更加缥缈,因为作者透过古诗词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是相对确定的,而古诗词的意境是不确定的,也可以这样来形容:思想情感是作者的,而意境是属于自己的。意境是个人的思想、情感、想象、经历等结合而成的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但是其作用却不容小觑。在古诗词学习中,意境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情感,还能够在此过程中给学生以美的体验与享受,提升其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都得以提升。那么,教师应通过何种手段将如此玄妙的意境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呢?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因此成了教育工作者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熟悉与学习的过程中,笔者灵感乍现:何不在课堂上用多媒体进行古诗词意境的创设呢?在不断的实践与摸索中,笔者逐渐掌握了用多媒体进行古诗词意境创设的方法和技巧。例如笔者在教授李商隐的《锦瑟》一诗时,通过播放古筝曲,并让学生以闭眼聆听、默诵的方式为其学习古诗词创设意境。再如在对李白的《蜀道难》一文进行教学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通读了全诗,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开头的“噫吁嚱,危乎高哉!”这一句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张诗人站在山峰仰天长叹的图片,并示意学生暂停朗读:“‘噫吁嚱’是蜀国地区的方言,是一种表达惊讶的语气词,读起来颇有些古意,同学们看这张图片,图片中诗人站在险峻的山峰,对山峰之雄伟险峻发出了惊叹之声……同学们现在闭上眼睛,想象刚才所看到的画面并再次诵读这一句诗,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吗?”学生闭上眼睛诵读了一遍又一遍,许多学生久久不愿睁开眼睛。笔者欣慰地笑了:学生此种表现说明他们已经在这首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意境并沉浸其中,也证明了笔者的教学方式是正确、有效的。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整首诗的情感与思想都把握得非常好,远远超出了笔者的教学预期,论证并实现了“以意境感悟带动古诗词学习”的教学设想,古诗词的教学效率由此得以提高,笔者也从中获取了宝贵的教学经验。笔者从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对古诗词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索与研讨,并据此发表了一些粗浅的个人见解,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学提供些许参考。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大方之家能够不吝赐教,笔者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1]曹静.让学生读出古文的真滋味: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诵读教学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8).

[2]韩贤克,崔宏伟.古典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J].文学教育(下),2011(12).

古诗词教学范文5

【关键词】古诗词;有效教学;初探

古诗词教学课堂,应该是有诗味的、诗意的课堂。然而要做到有“诗味”,有“诗意”,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宽松的诗意的环境,放手让学生去体会、去感悟。

1充满智慧的预设

在讲授《望江南》中,作者描写的女子愁,一个面色憔悴的女主人正孤独地地往远方眺望,独倚江楼盼夫婿,眼看着夕阳西沉,千帆过尽,她还是于心不忍离开,这种焦灼期盼的心情随着黎明日升等到“斜晖脉脉”的傍晚,由失望引发的愁绪如何排遣?王老师铺设了一种充满智慧的预设,这一点,王君老师深谙其道,根据“愁”来对诗词进行整合分类,在分类中用对比来剖析五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愁,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并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智慧恰到好处地“鼓风送氧”。很显然,这是老师预设的智慧。这种预设不仅体现在对教材的整合分类上,也体现在主问题和子问题的设计牵引上,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这五首词可以怎样简单地分一下类?《望江南》《武陵春》中两位女子各自在为何愁?《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呢?三个主问题,轻轻地把五首诗词分开,让学生瞬间找到学习的方向,并在老师一步一步地牵引下情不自禁地“卷入”思考。像这样的预设还有,为了让学生理解并体验到李清照的绝望之愁,老师讲述了杨过与小龙女的故事;为了让学生学会把抽象的愁具体化,带着学生温习整合那些“愁”的“旧诗句”;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苏轼的壮志难酬之愁,和学生一起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学生被启发得激情澎湃,思如泉涌。整堂课教师看起来云淡风轻,其实这样的启思开智,恰体现了教师胸藏万壑,融汇了教师的精、气、神、灵、技、法,这样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2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课,教师永远教的是自己的生命积淀,只有自己这个“我”足够好,上出来的课才足够好。”可不可以这样推测,学生学习体现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内涵。从这一点看,上公开课的王老师让古诗词教学充盈着学生生活的气息与影像。他善于打通生活与诗词的界限,在生活中和行动中接受和理解事物,比之单纯地通过言语和分析感受事物,更易于学生理解,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更有力量。虽然是古诗词教学,诗人生活的年代距学生已久远,然,王老师巧妙地打通诗词与学生之间的时空阻碍,引导学生回到生活的逻辑中去读,读悟。在比较两位女子之愁时,王老师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挖掘、质疑。其中有个学生就发现一个问题,文章里的插图与该诗出入太大,诗中描写的是冷风吹过巷,残花落满园的凄凉情境,该配图反应的是鲜花怒放,一派欣欣向荣的明媚风光,与文章主题不符。插图应该反映出女主人无心赏花,感到冷落、郁闷的心情。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感受质疑配图,并深入品味“日晚”的含义,真切地体会到了李清照愁之深重。

3激发生活的体验去联想和想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生活经验,对于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山区孩子来说,只需要调动他们的记忆就能再现诗的情景,而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则需要靠想象和联想来进入诗境。王老师充分应用了发散思维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诗词进行充分的联想和想象,整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老师的深入追问下,学生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剖析苏轼的愁时,有学生说道,“鬓微霜,又何妨”,苏轼自己豁达的很,何来愁?他像我们少年人一样意气风发,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擎着苍鹰,穿着时尚的锦帽貂裘,青春得很呢!在这里,学生很显然不自觉地通过联想和想象就把苏轼和自己的青春年少连为一体,以此来体验苏轼的情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抓住关键词抠了进去,人物的形象随之鲜明丰满起来。杜威曾说,学校中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获得求知识的方法。任课老师教给学生的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独立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如《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要想进入诗境,体会诗中营造的那种朦胧、迷离、幽静、深邃、悠远的诗意美,就必须不断地诵读、体会。不断地变换方式,纵情诵读,有助于学生进入诗境,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借助了同名的《春江花月夜》背景音乐,通过自由读、单个诵读、范读、听读、齐读、分节读、男女生交错读等不同形式,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到了诗的意境。尤其是声音错落开来的男女生交错读,使听者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音韵美和诗意美。一男一女交叉读完后,学生竟然提出再找一男一女读一遍的要求,这就表明,学生喜欢这样美妙的诵读,他们很享受这优美动听的声音。一节课下来,学生已完全沉醉于声音带给他们的审美体验中。这自然就为后面的体悟和诗意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展开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

进入诗歌的意境,其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口头表述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还可以通过文字表达的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再现诗歌的情景或画面,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来决定。擅长口语表达的,可以让其口头表述,擅长绘画的,可以让其画画,擅长写作的,可以让其用语言文字表达。当然,在学生构想诗的画面之前,教师的引导也是必要的,至少要给学生一个抓手,一种架构,否则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无所适从。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倾向于用语言文字来再现。如我在教学《春江花月夜》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两首经典古诗时,在学生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就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用诗化的语言描述出诗中的画面。在学生动笔描述之前,我分别定了一个标题:“这是一个的月夜”和“这是一个的梦境”,同时还引导学生搜集、回想其他诗人的相关作品。比如谈到张若虚的月夜时,可以与李白的月夜、杜甫的月夜、张继的月夜、苏轼的月夜等进行比较。谈到李白的梦境时,可以与苏轼“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中的梦境,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中的梦境,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的梦境进行对比。这样,让学生既让学生有了抓手,又能充分借助想象进入诗境。学生通过想象与文本进行了深入对话,获得了对文本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走进了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创造意识和才情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君,问君能有几多愁?《诗词五首》教学的整合效应[J].中学语文教学,2005.10.05.

[2]刘艳清,听障生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确定位置》[J].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2014.05.01.

古诗词教学范文6

关键词:古诗词;文化传承;小学语文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在漫长的岁月历程中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变革、社会百态,展现着作者的家国情怀。小学语文引入古诗词,对小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小学生的记忆力、审美力、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对此加以分析,希望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对诵读吟咏重视不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对于古诗诵读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随之而来的便是小学生对诵读的理解如云里雾里,不知所措。不能理解教师口中经常强调的带情感朗读是什么意思,有些小学生认为情感朗读就是哪里轻读,哪里重读,哪里快读,哪里慢读而已。

2.过于强调死记硬背

古诗词教学,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只要能流利的背下来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如果为了背诵而背诵,那么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便没有了任何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背诵只是纯粹的字与字之间的硬性组合,因此,语文教师就需要对小学生的诵读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小学生明白诵读古诗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注重背诵,那么很难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真正目的。

3.教学方法的偏差

不少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偏重对知识点和诗词表面意思的理解,而忽略了古诗词的深层次内涵与文化意境。古诗词作为特殊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比较突兀,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无法理解古诗的深层含义,导致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古诗词,应付考试而已。

二、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1.转变现有古诗词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讲授古诗词时,应该充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情境创设,为学生学习古诗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通过互动合作,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讨论,或者通过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引导小学生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中,让学生在互动合作的环境中来掌握古诗词的深层次内涵,让学生在互动合作的过程,通过一边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一边达到对古诗词进行背诵的目的,教师在教学时针对具体问题做引导与解惑。这样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与发散思维,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大有帮助,进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重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情感体验

古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凝聚了作者思想情感与道德追求,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与文化精神,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在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例如采用动画、小视频来展示古诗词的意境,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意境中获取情感体验,教师也需要用古诗词优美的文字、饱满的情感与深远的意境感染学生,让学生对中华古诗词文化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认同。比如在讲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词时,可以把西楚霸王项羽与汉高祖刘邦楚汉相争的故事给学生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理解项羽虽然兵败自刎,但他“力拔山兮”的气概与无所畏惧的姿态,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通过诗词引导学生探寻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特别重视的。

3.培养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

古诗词的学习离不开反复的吟诵与推敲,“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诵读是学生走进古诗词、疏通文意、体验情感的主要手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思考、感悟,是教师讲解无法替代的。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诵读,教师可以进行领读与示范,让学生对音韵、节奏有准确的把握,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融入感情,融入古诗词营造的意境,体会古诗词饱含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想象思考,比如用语言描述古诗词的意象,让学生单凭想象就能走进古诗词营造的意境,学生通过思考能更加容易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深刻把握古诗词的内涵。比如读《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体会国破家亡的悲怆,读《望岳》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读《赋得古远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会百折不挠的意志,读《望庐山瀑布》体会“飞流直下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诡想象力,朗读与思考并重,才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内涵。

4.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

古诗词教学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也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索。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思维能力还处于形成发展阶段,因而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经验与价值观念进行引导。比如辛弃疾的词《清平乐•村居》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对生字生词逐一掌握,然后让学生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体会作者描绘的清新、活泼的农村风情,以及“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天真可爱的稚子形象,体会作者喜爱恬淡宁静生活的思想情感。古诗词凝练简洁,用不多的文字就能描绘一幅丰富多彩,情感饱满的画面,古诗词的语言美与情感美都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自主探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不必要求所有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与情感,从而禁锢学生的想象力,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古诗词是我国传统语文与语言文化的精华,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与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赵海凤.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注重三结合[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04-104

古诗词教学范文7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小学古诗词;教学有效性

一、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古诗词的篇幅较短,意象丰富,言辞精炼含蓄,句子之间转换较快。因此,有些学生还没有开始学习古诗词,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古诗词的意境是十分具有画面感的,也十分具有音律美。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网络资源,选择和教材相适应的内容进行利用。比如,在讲解孟浩然的《春晓》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收集网络上和这首诗词相关的资料,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春天的风声、雨声和鸟鸣声,让学生在一片生机中领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同时,展示落花图,和漫天飘落花瓣的视频,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诗句“花落知多少”,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惜春之情。这种教学方式身形结合,能够让学生领会古诗词的魅力,从图片和声音中体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以后,也可以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比如让学生收集其他描绘春天的古诗词,让学生也参与到信息技术的使用中,师生之间相互协作,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古诗词中渗透信息技术,提高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教学网站,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古诗词

现代的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提供了创新途径,其中教学网站的存在,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古诗词中采用的修辞手法较多,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为有限,和古诗词的距离较远,并不能十分透彻地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此时,教师应该通过教学网站,查找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人物介绍,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比如在讲解的《七律长征》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诗词中蕴含了大量的地名和意象。若是直接讲解,小学生无法理解,甚至不愿听讲。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网络资源创造相关情境,展现五岭、金沙江、泸定桥等地方的图片,并寻找红军在长征途中过草地、翻雪山、飞夺泸定桥时期的影视剧视频,同时,播放长征时期的歌曲,为学生营造长征时期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最大程度的了解长征时期的状况,体会红军长征的艰辛,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和爱国的精神。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古诗词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只是让学生能够进行背诵,而是能够体会意境中所蕴含的感情。因此,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该要重视引导学生领会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比如,在讲解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柳宗元的背景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找到柳宗元的画像,拉进学生和诗人之间的距离。接着,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创作环境,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内容,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柳宗元要在下雪的时候外出钓鱼?想象一下,若是你们在冰天雪地里外出钓鱼,会是怎样的形象?此时,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已经被激发了出来,当学生通读完以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课件:冰天雪地里,四周苍茫一片,寒风呼啸而过,一叶孤舟漂泊于湖面,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老人独自坐在小舟上,手中拿着鱼竿,眼神凝视着湖面。通过这种情境再现的方式,学生更能理解到诗人虽仕途坎坷但依旧洁身自好的形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果。

四、总结

古诗词的内容虽较为简练,但内涵丰富,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难以理解,以至于古诗词教学活动成效不大。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学活动开始采用信息技术收集网络教学资源。若是将古诗词教学活动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则能够最大程度地收集古诗词的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拉进学生和古诗词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感,领会诗人蕴含于诗词中情感,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晓红.感受诗词的馨香———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浅谈[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12).

古诗词教学范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形成语感锻炼口才小学古诗词音律往往是以平仄形式出现或蕴含韵律美,在阅读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节奏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乐器音准的提高,很多小学古诗词能够进行弹唱,教师在进行诗词课讲解之前可以选用歌曲播放的形式,让学生通过韵律与音乐结合的方式对诗句具体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正式上课时,教师首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声情并茂将诗词的节奏展现,小学阶段往往是发音和口才技能定型阶段,通过古诗词的诵读及学习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眼、耳、口三者的联动性,在字里行间体会诗词的韵律和蕴含的美感。而根据日常的教学可以感受,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锻炼语感,语感是小学生能够进行公众讲话的最根本基础,语感越好的小学生往往更愿意在公众面前讲话。随着讲话的次数增多,小学生的口才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古诗词中的骈文以及对仗形式也助力小学生进行口才训练,对这些形式充满兴趣的学生往往在正常的白话文中做得也足够好。

(二)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小学阶段小学生对美感的欣赏能力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小学中的很多古诗词有极其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这些意境往往是诗人亲身经历的自然景观的表达,小学生在诵读诗句时可以体会诗人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经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与诗人的思维得以同频发展,沉淀学生的审美经验,提升审美品位和文化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小学的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往往有教师的引领,与幼儿园阶段进行的唐诗宋词三百首背诵过程不同,教师对意境的解释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提升小学生的鉴赏和品鉴能力。

(三)开阔视野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已经进行重构性的编写,古诗词中不仅仅存在“遥知兄弟登高处”的兄弟情谊,还存在“天涯若比邻”的友情,还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爱国情怀,这些情感有助于小学生开阔视野,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都相对缺少,这些经验需要从书中和日常生活中汲取。通过古诗词学习可以让小学生领略国内的大好河山,也可以探寻名胜古迹、感知历史的变迁和山河壮美。如今的小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往往都与父母外出旅游,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小学生回想旅游时的境况,加深旅游过程的印象,让旅游变得更加有意义。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存在问题

(一)教学手段过于单调

从现有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授课来看,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并没有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往往古诗词教学需要更加生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去的教学手段应该不断革新,尤其是老教师应该定期进行多媒体的学习,学会用多媒体以及视频的手段来展现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美。

(二)未能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小学生古诗词审美素养

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日常的行为举动对学生的审美以及价值观的形成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关注小学古诗词审美水平的提升。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授过程中往往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只能被动听讲,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往往只有通过表达的方式得以展现,缺少相对应的引导和必要的提问过程,就会影响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在新时代课改政策的实施条件下,要求将课堂主人重新交给学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日常聊天的主要话题,合理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古诗词的学习。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诗词教学中可以将古诗词融入生活,通过营造学习情境引古诗词学习课题,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其实语文教学往往也是实践的过程,语文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定期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博物馆中可以感受历史的变迁以及历史文物的沧桑,配合古诗词会形成更加良好的记忆。小学的古诗词不应该仅仅抓住学会背诵默写的主题要求,小学老师不应该只关注古诗词中的字为什么这样写,更多应该关注小学生在默写古诗词过程中一些字为什么反复出现错误,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对存在的错误进行剖析讲解,让学生与诗人在心灵中和古诗句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才是教学依托生活组织方法的最高目的。在教学方法改进过程中,应该鼓励更多的小学生主动抒发个人感想,教师应为小学生创造主动领悟的契机,也应该在一周的语文课中专门开辟一节专业进行讨论学习的古诗词课,让同学们互相探讨、互相成长、互相学习。教学中也可以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古诗词接龙活动,老师作为评比人,对能背诵更多古诗的班级加分,增加学生在古诗词课堂的参与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举办诗朗诵和古诗词背诵的比赛,在高年级举办古诗仿写比赛。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中,可以通过情景剧的模式进行讲解,通过外部情景的导入以及历史背景故事进行演绎,可以让演出者对本首诗的印象更加深刻,当然在演出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外部情景的布设,通过图片搜索以及网络视频配音的元素融入,让整个表演过程更加生动、真切,也可以进行古装租赁,让学生身着古装演绎,让整个故事的演绎更加充实。

(二)注重帮助学生养成古诗词审美能力

古诗词历史悠久,诗词蕴含的意境深远神秘,多数小学生通过一次学习往往不能够完全掌握其中的奥秘,需要多次重复性的学习才能逐渐加强认知。例如在《清明》古诗词讲解过程中,通过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可以先以提问的形式询问小学生,引导小学生在品鉴诗句时从作者写诗句的季节与天气等客观因素着手。绝大多数的人在阴雨绵绵的季节时不会拥有好心情,天气会不会加深作者的伤心程度?传统节日会不会为游子带来别样的感受?这些细节可以提供品鉴诗句的线索,这些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古诗句的鉴赏,在现代文阅读中也可以进行使用,而学生通过细节的感知可以逆向化,在作文的写作中考虑到不同元素的运用可以加强整个语句的情感表达能力,也能反映出作者的心境,无论是对个人的提高还是教师的教学目的达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提升学生文学审美素养形成。

综上所述,本文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古诗词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适时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给相关教育领域从事者更多的借鉴,作为小学生,能够直观感知历史、进行与诗人跨时空对话的方法只有熟读并背诵诗句,在古诗句学习过程中也是锻炼自己耐心和情感认知的过程,教师应该加强思想认知高度,将学生古诗词的主动权提升,让学生先领悟古诗词的含义再进行背诵,这不仅是国家总体文化战略的需要,也是文化传承的迫切需要,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学类人才是中国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一生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贾志鹏.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32):50.

[2]何孝广.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J].学苑教育,2021(2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