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

研学旅行课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践

摘要:研学旅行课程模式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达到立德树人目标,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考虑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成为当前教师不得不深入思考的问题。而研学旅行课程在此方面有着一定作用,所以教师需对其重视起来。本文从发展、特征、意义、问题、策略五个方面入手,阐述了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地理教学;沿学旅行活动课程;实践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当前的教学目标之一,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仅能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无法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所以,教育部门就此进行研究,并提出将研学旅行课程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策略。但其应用需要采用一定方法,否则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便会受到直接影响。所以下面就此进行研究,旨在为教师带来一定启发,并在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一、地理研学旅行发展概述

地理研学旅行简单来说就是以专业知识及技能教授为基础的大型跨区域研学旅行活动,使学生在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的同时形成环境观察力、探索力、生存力,从而为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提供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教学目标,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各类理论知识的有效教授。而研学旅行课程的特点在于:探究性较强、体验性较强、探索性较强、开放性较强,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具体而言,将研学旅行融入地理教学中,可使学生发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可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并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有效提升。

二、基于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特征

1.突出价值取向中心

新课程明确提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不管在怎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而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将学生放置于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本。具体而言,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尊重,会尽可能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在对自然社会现象进行探究的同时,感知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相应素养及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三维目标的立体发展

在基于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课程目标是以三维目标的立体发展为基础的,比如,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基础分析能力培养、认知观念转变。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多方面整合课程内容

各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只有多方面整合,才可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而基于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会围绕学生的认知经验进行开发,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有机融合。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各科之间的联系,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也就是说,基于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特征之一为:多方面整合课程内容。

4.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可对教学活动的实效性造成直接影响,所以,教师需将其重视起来。而在长时间的实践中能发现,研学旅行课程的有效应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会考虑到学生的各项情况,所以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比如,教师可以进行情景创设、可以开展主题教学、可以开展项目教学。而这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转变为能力、方法,从而为其更好地进行学习提供保障。

5.方法途径的多向选择

就目前情况而言,基于研学旅行课程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途径有:提示型、共同解决问题型、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方法选择,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能力、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保障。

6.教学评估多元化

教学评估的作用在于: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做到查漏补缺。而基于研学旅行活动的高中地理教学,可使教学评估呈现多元化特点,可使学生得到有效评价,并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三、基于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给予了学生自由,使其结合所学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深入探究。由于这样的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学生会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可形成一定学习能力。比如,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情景创设,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在观察体会各种环境现象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地理学习的魅力,从而对其产生较大兴趣,愿意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最终不仅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可形成一定学习能力。

四、基于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问题

1.课程资源开发不合理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所以需要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而且就目前情况而言,多数教师对本地课程资源的挖掘掌握不到位,具体表现为,挖掘深度掌握不到位、开发难易成都掌握不到位。即:在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时,会将名气大、距离远的研学基地当做首选,忽视了其与本地经济文化的衔接,导致课程开发难易程度无法有效管控,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2.组织形式不规范

组织形式不规范也是当前的问题之一。因为组织形式是否规范,可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影响,虽然基于研学旅行活动的课程实施模式较为特殊,但也需要组织形式的支持。而且从目前情况而言,多数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时,未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在内,导致游大于学的现象发生。

3.师资力量不足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需依托于丰富的师资资源。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的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其开展需求。所以,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时,常常会出现导览员人数较少的问题,无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五、基于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1.确定地理研学旅行主题

地理研学旅行主题的确定可为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可确保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并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其中。但是在进行地理研学旅行主题的确定时,教师需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情况,确保地理研学旅行主题的选择可将其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可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例如在教学“流水地貌”时,教师便可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基于教学内容进行地理研学旅行主题的选择,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被激发出来,从而为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供保障。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教师可结合当地、附近区域的特点进行地理研学旅行主题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部分学生参与到主题设置过程中。在进行研学旅行主题的设计时,教师需做到:主题设计鲜明、与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密切联系,从而确保学生看到地理研学旅行主题便可对涉及的知识进行了解,从而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辨别流水地貌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将地理研学旅行主题确定重视起来,可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可确保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设计地理研学旅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可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可确保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得以提升。所以,在地理研学旅行教学中,教师需将教学目标的设计重视起来。而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教师需考虑如下内容: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分层设定教学目标等。例如在教学“风成地貌”时,教师便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首先,教师可将引导作用发挥出来,使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对风力作用在风成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不同风成地貌的特征进行了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同时为其明确研学旅行目标提供保障。教师可以设计的教学目标有:①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研学旅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②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对学生的考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考虑到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需求、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设计,比如,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目标:对结果进行清楚阐述,结合所学情况,对底层风貌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推导;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目标:对观察结果进行清楚表述。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明确地理研学旅行应该做什么,所以,其不仅可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可获得独特的体验及感悟。

3.科学设计研学旅行路线

研学旅行路线的设计有利于研学旅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一定学习能力。为确保地理研学旅行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学旅行路线的科学设计。在进行路线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到以下两点:①研学旅行路线的设计,可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即:在进行研学旅行过程中,需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利用起来,对看到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思考、实践,从而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保障,为学生的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②将地理特色及多元化体现出来。地理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种,但其皆具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在进行研学旅行线路设计时需要将地理要素特点体现出来,确保其具有多元化特征。

4.设置小组成果展示与评价环节

小组成果展示与评价环节的设置可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可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所以,教师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小组成果展示与评价环节的设置,确保学生可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展示成果与评价的过程中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例如在教学“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时,教师便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划分,使其进行地理研学旅行。在完成地理研学旅行后,教师可以抽出一节课的时间,邀请每个小组上讲台对自己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并基于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就这部分知识而言,其成果展示内容可包括如下内容:①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具体分工情况。②在对某些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进行考察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获得了怎样的结果。③通过转变运输方式的结果可以得到哪些区域发展的推论。④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各组分享完自己的成果后,教师可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并根据其评价进行适当补充、调整,确保学生可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从而为其进行接下来的研学旅行活动提供保障。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可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其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由此可见,将小组成果展示与评价环节的设置重视起来,可使学生将研学旅行教学活动放置于重要位置,可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各项能力、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并推动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综上所述,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的有效应用可为高中地理教学带来新的可能,可确保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相应能力,从而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提供保障,为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在此方面,教师可以将上述提到的几种方法利用起来:确定地理研学旅行主题、设计地理研学旅行教学目标、科学设计研学旅行路线、设置小组成果展示与评价环节。同时,在进行研学旅行教学方面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各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面对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异,所以想要确保其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教师就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探究、实践。如此一来,便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继先.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方案设计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1(07):70-71.

[2]闫玉玲.高中地理教学研学旅行的设计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6):31-32.

[3]谭玲,余光辉.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模式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6):4-7.

[4]孙丽媛.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基地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J].高考,2019(19):161-162.

[5]柴家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学旅行”的思考[J].中学课程资源,2019(10):24-25.

作者:尤芳芳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