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培训心得体会范例6篇

研学旅行培训心得体会

研学旅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

论文摘要:教学模式改革历来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就十分重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的一系列成果不得不引起职业教育者的深思,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旅游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值得我们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问题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的探讨,拟建出了适合我国中职旅游专业的“导向---中心---实践---实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

中国旅游业的超前发展,带动了中国旅游教育的迅猛扩张。通过对我国中职旅游教育的广泛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相当一部分旅游中职学校缺乏对旅游业人才需要特点全面深刻的分析,课堂教学模式不科学,导致培养的大批人才与行业需要出现灾难性脱节,就业情况不理想,旅游行业不满意,相当一部分旅游专业的人才还流入了其他行业就业,造成了一定程度旅游教育的失败和严重浪费。而另一方面,我国正迎接着旅游时代的到来,我国旅游业需要一批用现念和最新技术所武装的服务人员尽快登上旅游业无限广阔的舞台,引领这一行业的理想走向和健康发展。这样的矛盾不得不让我们深思现在中职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较少,近年来,虽然有中职学校在进行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但由于改革的面不广,改革的力度不大,教学模式呈现出单一的局面,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依然不高,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整体素质无法提高,更是影响了学生在旅游行业的发展,影响了旅游创新人才的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益补充,培养目标是要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衡量这些人才的标准不能只看其文化基础知识,成绩的好坏,更要看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比起基础教育更应该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实践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因此研究中等学校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讨拟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教育的理论研究,架起创新教育思想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还可以深化旅游专业教学改革,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规律,深化素质教育。

鉴于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的分析,笔者构想建立一个“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实践操作、加强实习指导”的“导向—中心—实践—实习”教学模式,期望中职旅游教学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遵循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使教学与旅游实际结合起来,不与行业脱轨;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活动更贴近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职校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加强实践操作,即加强教学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实习指导,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最终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在旅游行业运行中体会实践、实习的重要性,发挥主动性,努力学好专业技能,达到改善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1、落实素质教育

我国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为了这种体制服务,只有教师大量地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出大量高分低能的“人才”,这种“人才”缺乏创造力,只会生搬硬套书本知识,难以适应当今迅速发展的社会。像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绊脚石,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改变原有的那些陈旧滞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新型中职旅游课堂教学模式。新型中职旅游课堂教学模式要体现我国素质教育强调的三个发展,即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潜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2、体现能力本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指出:当代教育有四根支柱,它们是当代青年学生顺利通向21世纪的护照。这四根支柱就是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发展,并强调只提培养技能不够,而是要培养能力(国家教育部也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战线的教育改革必须面向二十一世纪,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摆脱传统的职业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束缚,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和具有我国特色的新的中等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模式)。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这些都与以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为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变革传统的以知识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围绕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培养专门人才

即双元制教学模式中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培养高质量技术工人的职业教学模式。企业的积极参与是双元制实验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在于它的社会性,双元制实验能否成功,职业学校能否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实习设备,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配备了技能娴熟的师傅,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了解生产的全过程,保证了学生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感及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胆借鉴双元制经验,培养职业型人才,培养知识面广,技能全面,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并使培养的学生日益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让综合能力强的学生走上领导岗位。

三、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像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惯例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旅游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备实践技能。中职课堂教学模式教育一定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实践操作,加强实习指导才能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

“导向—中心—实践—实习”课堂教学运用时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学生学习到的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都是他们主动获得的。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的轻松愉悦、悬念疑问、激烈竞争、激励上进等情景,以及提供的相应软件资源和支持,为学生营造了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学生能够掌握旅游从业理论基础知识。

2、使学生具有从事旅游职业所需的实践操作能力

“导向—中心—实践—实习”课堂教学运用时课堂教学加强了实践操作,特别是实践操作培训以旅游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应会为最终目标。实践教学既是旅游管理知识更新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高质量实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前提。所以“导向—中心—实践—实习”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教育规律和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教学,对于实现职业能力的目标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使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

“导向—中心—实践—实习”课堂教学运用时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以行业为导向,目标明确而具体,就业针对性较强,教师与学生对预期达到的目标与结果都非常清楚。课堂教学首先明确现代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即需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操作技能,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艺术素养气质”的旅游人才,然后按这样的行业需求教授学生知识,并不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技能,顺利实现教学与就业的对接。

4、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

“导向—中心—实践—实习”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时课堂教学要加强实习指导,改变以前学生对待实习和就业工作的消极心态,改变旅游行业学生跳槽频繁,不能安心实习和不能正确理解旅游服务工作的状况,使学生到旅游行业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能够较快进入旅游服务者的角色中,更快更好地胜任旅游服务接待工作。

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策略

做法:进行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分析,这是中国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改革的一个必要的过程,行业审定方法涉及行业部门分析,以建立行业形象和清楚描绘各工种应做的具体工作的范围。选择旅游企业同时进行数据收集,让中职旅游教师在教学的同时针对旅游行业的需求现状进行数据收集,其好处是由于涉及了旅游行业并让行业了解此事,使得教师在职教课程改革中有了主人翁的责任感并且会致力于该改革中来。教育产业化的形成使教育走上了市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选择要求越来越高。经常关注市场动态,经常进行职业分析,更新课程与培训内容;注意培训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要出产品。

2、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知识上、情感上、智力上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带领学生进行旅游知识的学习,可通过提问、简述、讨论、归纳总结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教师是学生自学的“指导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围绕所要掌握的内容专注的自学,不放任自流;积极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自学方法,“授之以渔”,容忍学生出错,引导和激励他们尽情地参与和练习。

3、加强实践操作的策略

选好理论知识与实践培训的最佳结合点。在用“导向—中心—实践—实习”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师时,根据理论学习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技能实训,从而提高学生的旅游实践操作能力,适时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训练,学习场地等。另外与旅游企业协作也是加强实践操作的重要举措,旅游专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协作可弥补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为旅游企业提供了后备技术大军和管理顾问。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这既可解决企业的难题又可促进旅游专业的教学、科研水平。通过协作学校直接了解用人企业要求,这一做法可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做法:利用好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如餐厅模拟实训室、客房模拟实训室和前厅模拟实训室,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方面:①专业基础与业务实训:模拟各项旅游专业要求进行技能模拟训练,同时进行影音资料观摩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服务技巧,能直接进行现场进行服务。 ②旅游电子商务等计算机应用实训:学习并掌握旅游电子商务应用,掌握旅行社及酒店管理软件的使用,并学会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③旅游地理实训:通过地图、模型以及影音资料等掌握中国和外国旅游资源分布状况和旅游资源特色。④综合技能实训:包括形体训练、美容化妆训练、照相机、摄影机的使用、社交人际关系等综合技能训练。

4、加强实习指导的策略

通过对旅游企业人才市场需要的调研,细分人才市场并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确定旅游教学“目标市场”———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市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如:是技能型人才,还是理论型人才;是适应各部门的万能型人才,还是专门性人才。对旅游人才市场调研之后,针对教学目标市场的需求,具体地组织课堂教学。在这一阶段时间内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学生录取基本素质要求和人数、教学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课时设置、理论与实践课比例、专业选择、师资配套等,依据教学组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实施教学操作。对实施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一定要保证学生毕业时的各项素质及文化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要求。最后一定要进行质量评估,这一阶段既是对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成功的检验,同时也是下一阶段市场调研的内容之一。检验判断标准是旅游企业、人才市场对所培养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即学生就业率、工作业绩等情况。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对于它的研究不仅需要有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础,还需要深入到实践中去积累经验。为了拟定构建出适合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中职旅游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我采取了以下的步骤:第一步从理论上借鉴国内外旅游教学的先进经验和可用的成果“为我所用”;第二步从实践中对重庆市旅游中职学校采用的具有改革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并综合;第三步从旅游企业处调查了解目前旅游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以上的实证研究法(包括问卷法、访谈法、参观法、考察法);资料研究法(包括综合分析法、文献法、比较法、归纳演绎法);统计分析法和自然实验法等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理论分析拟定出了“导向—中心—实践—实习”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论文能成为一个诱发点,引来更多人关注中职旅游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从而推进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胜群力,李志强编著,《现代教学设计论》,118—124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2] 李秉德著,《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陕西教育人民出版社,2002年

[4] 张智学著,《课堂教学与策略》,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

[5] 黄克孝主编,《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 赵志群著,《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概念》,科学出版社,2003年

[7] 查友梁著,《教育模式》,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

研学旅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2016年我校经历的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全面推动了教学改革各项措施的出台,也引发了深入热烈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集中在旅行社、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这类企业各岗位的最终服务对象是旅游者。学生要胜任这些岗位的工作,成为适用型创新型人才,主要应掌握计算机运用等基础知识,掌握旅行社经营概况等旅游专业知识,重点掌握饭店、旅行社、景区等各岗位的一线服务与管理技能,在此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等勾通合作能力。教学功能重在通过课堂与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能力,而社会服务旨在实践“考核”学生的能力,可见教学和社会服务的目标导向是一致的。因而,高校旅游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和社会服务必须相互融为一体。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的形式

1、文化引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学等学科中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它更体现在旅游观光、旅游娱乐、旅游食宿、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环境,以及旅游专业队伍建设等具体的旅游诸形态中。每个地区经过长期发展与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文化。高校作为文化机构,是地方文化先导的高地,引领先进文化就是其基本职责。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人才与学科优势,在挖掘、研究、发展和应用区域旅游文化成果中起示范和引领作用。

2、人才培养。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既是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体现,也是高校服务于社会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和内容。旅游业作为一个应用性较强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行业,不仅需要知识结构完备和专业素养良好的理论型与研究型人才,更需要行业经验丰富、专业技能高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要做到能不断地为旅游业输送需要的合格人才,就需要高校时刻掌握旅游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旅游规划。所谓旅游规划,是对特定区域未来一段时间内旅游发展目标、路径和方式的计划和规定,经相关政府部门审核批准后,成为区域旅游开发与建设的基本依据,旅游规划需统筹全局,为区域的旅游实践提供指导性的方针乃至具体的实施方案。伴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规划热潮应运而生。旅游规划是一项涉及多目标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旅游规划人员专业背景涵盖面较广,包括地理、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林业、旅游、文史等学科,而高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人才济济,具备了从事旅游规划的智力资源。因此,国内许多高校成立了旅游规划设计机构(如旅游规划研究中心),并申请了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开展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开发与规划实践工作,为政府和企业在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旅游业规范发展方面提供了决策依据。

4、行?I培训

(1)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干部职工开展教育培训和学习,可以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组织旅行社、景区和星级酒店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及部门经理参加岗位职务培训,可以增强旅游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3)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包括导游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星级酒店服务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和景区从业人员及讲解员培训等三种类型,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注重实用,培训内容重点为岗位服务技能。

(4)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优势,搞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服务,使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了解旅游知识,懂得一定的旅游服务礼仪和服务心理,接受一定的导游、餐饮和客房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

5、信息咨询

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其发展离不开旅游信息的支持与保障,高校应发挥在信息方面的优势,为当地旅游业提供咨询服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依托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合作成立公益性质的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咨询中心的主要功能是:(1)为游客提供旅游地各种信息;(2)作好旅游企业宣传促销和市场调研的特殊媒介;(3)为旅游主管部门提供相关决策的依据。

三、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社会服务水平的措施

1、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建设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团队。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产学研”的平台加强对旅游企业与旅游市场的研究,教师应当走进旅游产业,要研究旅游产业发展等课题,也要研究前厅接待、旅行社计调、景区导游讲解、旅游促销等课题。同时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做”一体转化。

2、重视教学与相关社会服务的衔接。

“顶岗实习、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一直是我们专业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旅游服务的模拟或现实中学习基本的旅游服务技能,为未来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在认真修订过程中,强调教学内容和社会服务的内容相互融合是必然方向。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工作安排应与课程内容衔接,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场所并检验学生校内所学。

研学旅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高等院校;乡村旅游;培训课程;课程设置

随着青岛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青岛高校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培训的主要基地之一。但是农户们是否感到学有所获?通过培训是否能解决农户的实际困难?高校对乡村旅游农户的培训效果如何?特别是农户对高校培训课程设置是否满意,这些都是亟需分析和探讨的实际问题。

一、研究概括

对青岛四所高校乡村旅游培训部门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访谈了解高校乡村旅游培训的课程设置情况。并对2018到2020年三年内参加过高校乡村旅游培训的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500份,有效问卷490份,占比98%。500名农户经营范围涵盖农家宴、农家旅馆(民宿)、采摘园、休闲观光农业和民俗文化等。调查主要是围绕着农户对培训课程设置是否满意进行。

二、青岛高校乡村旅游培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对乡村旅游培训的课程设置满意程度并不是太高。(一)培训内容不全面,不系统。64.5%农户认为部分课程内容重复或有遗漏。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培训分管部门没有认真对各个讲师的讲课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和全局的把控,讲课内容重复或者不全现象较严重;讲师之间讲课内容也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系统,时间先后安排和讲课内容上更多地受讲师个人专长和讲师个人空闲时间的影响,而不是精准地按照农户实际需要设置。(二)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高达84.9%的农户在培训过程中有过睡觉打瞌睡和心不在焉的情况,71.5%的农户认为一些农户亟需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主要原因是高校一套培训课程、一套培训教材和每个讲师的一套讲课课件几乎应对所有的参加旅游培训的农户,甚至一些讲师的课件内容几年内都没有任何更新。没有按照农户的经营特点和不同需求去量身定制培训内容。这其实是很多农户在听课过程中心不在焉,打盹睡觉,缺乏兴趣和学习积极的主要原因之一。(三)培训内容可操作性不强。80.3%的农户认为所学的东西部分和自己的经营内容相符,也确实有所启发,但是真正应用是却很难操作。培训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是关系到对农民进行的乡村旅游培训是否产生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讲师的讲课内容理论性过强,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解决农户的实际问题,让农户带着期望而来,失望而归,逐渐的很多农户把乡村旅游培训当做搞形式,完任务的事情来看待,培训实效当然大打折扣。(四)课程之间先后顺序安排不合理。问卷调查显示,47.6%的农户觉得有些课程先后顺序不合理。一些本应该先期学习的课程有的是因为讲师个人的时间问题,被随意地安排在了后面,有的是因为高校培训部门对讲师讲课的具体内容不了解,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安排课程先后顺序,造成讲课内容衔接混乱,给农户学习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五)观摩和实地考察课程与课堂讲授课程内容相脱节。调查显示66.3%的农户认为观摩和实地考察收获不少,但与课堂讲授课程内容相脱节。课堂上讲解的很多思路和方法,听起来好像很容易掌握,但是农户真正应用时还是存在很多困难。而观摩和实地考察课程所选取的典型的乡村旅游地,往往也没有安排相关的环节去具体体现课堂的讲授内容,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

三、青岛高校乡村旅游培训课程设置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之所以产生以上几方面的问题,主要原因还是高校培训部门对相关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既没有深入了解农户的需要,也没有就培训内容和相关专家进行细致的沟通,而是仅仅依靠过去的培训经验来进行课程设置。没有考虑到农户现实的情况以及发生了很多变化,相关专家的研究领域也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农户的问卷调查和对高校培训部门的实地调查,要解决乡村旅游培训课程设置存在的以上几个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课程内容设置要涵盖以下基本内容。1.环保意识教育。要使农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民本人,认识到只有环境优美,没有污染的乡村旅游地才能保证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2.卫生知识。环境卫生、用具卫生和食品卫生培训至关重要,因为卫生清洁往往和安全感相连,同时也是旅游产品、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应对村民进行主要传染病类型、传染渠道、原因、餐具消毒、食品保存、个人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一方面要努力改变农民不讲卫生的陋习,在旅游经营中注重卫生习惯的培训,达到清洁卫生的标准,另一方面,还要教会农民用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比如对餐具的消毒,不一定非要采用消毒柜的方式,因为用消毒柜进行消毒对很多小型农家宴来讲成本太高,其实完全可以采用最原始的用大锅烧沸水消毒的方式进行餐具的消毒工作。在院子里面支起一口大锅,把用下来的餐具清洗完后直接放到沸水中消毒,让游客看到农家宴的卫生,同时用木材烧的大锅也烘托出农家宴的乡村特性,让游客既放心又新奇。3.文化传承教育。以当地民风、民俗为主要内容的乡土文化教育;通过培训,要使农户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内涵,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在于他们能否对自己本地区或者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有深刻的认识,能否成为自己传统文化的主动传承者和保护者。4.经营技巧培训。一是经营观念的形成,要让农户明白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城市居民,因此城市居民的需求才是乡村旅游经营中一切活动的准绳。农家宴必须从城市居民的角度进行装饰和装修,经营风格要尽量体现“农”和“土”的特色;二是农家宴经营农户要学习农家宴的自我形象营造和推广以及农家宴餐饮的基本流程的设计等技巧。采摘园经营农户则要学习园区的线路设计、接待区设计以及采摘园的形象设计和推广等方面的技巧。三是乡村旅游经营农户还要学习旅游小商品及延伸产品的开发设计,进货的思路和准则,旅游小商品摊位位置设计和选择及兜售等技巧。5.服务技能教育和游客心理培训。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限制,农户的服务技能往往存在很大欠缺,因此对农户进行服务技能培训非常必要。培训课程内容既要包括服务的基本礼仪和社交的基本知识,也要包括服务中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与游客发生冲突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等。因为游客本身最重视的是旅游活动本身所带来的心理体验。所以要提升农户服务技能,就必须先让农户能够学会洞察游客的心理,了解游客消费时的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或者是每个瞬间的不同心理需求才能更好地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服务。6.以诚信守法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法律、法规教育培训。近年来青岛地区乡村旅游地游客和乡村旅游业户之间屡屡出现各种矛盾和争端。在解决这些矛盾和争端时,农户们因为法律法规意识淡漠,不会利用法律和法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有时候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相关法规甚至法律,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对农户甚至整个乡村旅游地形象造成不可逆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在培训内容中非常有必要设置与乡村旅游地农户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课程,教会农户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在经营中守法合规。(二)培训前要先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经营内容的农户需求。调查显示,高达91.6%农户认为培训内容对自己的帮助程度越高,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在培训前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经营内容的农户通过访谈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深入了解他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就非常必要了。当然,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农民对培训对自己是否有帮助的认定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是否能马上给他们带来经济收入。这就决定了农民对培训的需求的认知是极为狭窄和短视的,对于自己所缺乏的知识、技能等缺乏正确认识。因此青岛高校在培训内容的设置就不能仅仅针对农民的需求去设置,还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对上述的六种基本培训内容在权重上进行斟酌。对于农户们有可能认为是无用的,但实际上是非常必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讲师们非常有必要在开课前向农户说明这些内容对农户有什么帮助,以提高农户的听课热情和兴趣。(三)对讲师课件内容和上课时间进行统筹安排。对讲师的讲课内容进行统筹安排,才能避免讲师之间讲课内容出现重复或者遗漏的现象。同时对各个讲师的上课时间进行统筹安排,才能避免关联性比较强的课程内容,在先后顺序上出现混乱,影响农户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高校培训部门在培训之前就要认真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座谈和研讨,就上课内容进行分享交流,重复内容要进行合理的删减,遗漏内容安排相关专家进行补充。在课程时间安排上,要通过座谈和研讨,分析清楚各个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再结合讲师的个人时间,合理安排好课程体系。(四)观摩和实地调研课程要与课堂讲授内容紧密衔接。要根据农户的实际需要和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观摩和实地调研基地,在观摩和实地调研过程中,不仅向农户介绍基地的发展经验和思路,还应该把基地发展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和犯过的错误介绍给农户。同时要在观摩和实地调研基地精心设置相关环节,把课堂讲授的一些技能和方法,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进一步传授给农户,增强课程内容的可操作性。此外,由于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在编制课程课件和教材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使用图片等直观的素材。这样有利于农户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张磊,姜艳文,侯明明.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从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2:445~446

[2]谷玉芬.乡村旅游服务培训的主导形式[J].社会科学家,2016,2

[3]薛群慧.论民族文化旅游村村民的培训[J].昆明大学学报,2007,3

[4]颜泽钰,孙俊花,杨胭茹.邢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21,5

[5]张文洁,赵健辉.文旅融合下乡村旅游产品品牌创新研究[J].乡村科技,2021,9

[6]毕志超.烟台长岛乡村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5

[7]李雪芬.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南方农业,2019,7

研学旅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一)有助于推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是广西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大陆唯一重点支持的单位,学校秉承“创特色名校,育旅游能人”办学理念,根植旅游行业沃土,形成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线、以国际合作办学为平台、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内涵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特色模式。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学校完善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的培养体系:(1)进一步完善以培养目标为准绳的人才规格设计;(2)进一步完善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课程设置;(3)进一步加强以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双师队伍建设;(4)进一步增强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实训基地配备;(5)进一步完善以过程管理为重心的实践教学制度建设;(6)进一步探索以深度融合为目标的校校、校所、校企、校地等国际国内协同创新模式构建。

(二)有助于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旅游专业集群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的颁布实施,意味着我国旅游由观光旅游逐步转向个性化旅游。《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办好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打造成为部级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研发基地、旅游文化研究与展示中心和部级旅游教育管理与信息中心。[2]”学校以此为契机,以教改项目为依托,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以旅游管理、装饰艺术设计(含旅游工艺品设计方向)、旅游艺术表演与策划等特色专业为关键节点,融汇导游、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等“需、特、优”专业的专业群建设框架,培育具有行业特色的旅游专业集群,确立国内旅游职业教育及研究的领军地位。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旅游专业技术技能提升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技能人才,为广西旅游业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相当一批毕业生已成为行业的骨干和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学校在业内享有盛名的杂志《酒店人》开展的“十大最受酒店业欢迎的国内旅游院校”评选中高居榜首;近五年,连续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在已举行的四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上,获得12项个人一等奖、2项团体一等奖,获奖等级和人次名列旅游院校前列。与迪拜帆船酒店、阿布扎比皇宫酒店等著名酒店建立顶岗实习项目,近两年,220多名学生赴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阿联酋、泰国等国家进行交流、实习或就业。依托项目建设,学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学生技术技能:(1)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加强实训基地科技含量,拓展实训基地功能模块教学;(3)重视策划与设计创意能力培养,加强研发及创业平台的建设;(4)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学生专业技术技能;(5)继续推动与境外机构联合培养学生、联合开展科研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旅游行业现代管理理念和国际视野,提升学生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研发、旅游文化艺术策划等旅游专业技术技能及创业能力。

(四)有助于彰显国际合作办学特色

学校探索出了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亚洲开发银行、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旅游组织机构和世界名校合作,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办学模式。旅游管理、装饰艺术设计等6个专业获得了世界旅游组织国际旅游质量教育认证。120多位教师在香港理工大学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了全方位教学改革,多次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与境外15所院校开展了联合办学和其它合作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学校主要通过以下平台进一步塑造国际合作办学特色:(1)以国际旅游组织机构为平台,启动教学改革、教师培养、学生境外实习就业、科技服务等项目,融入国际旅游业产业链;(2)以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为平台,探索东盟国家旅游科技服务、旅游扶贫项目开发等合作形式,服务区域国际旅游业发展;(3)以国际院校合作为平台,扩大留学生双向交流规模,重点开拓东盟国家的旅游教育招生市场,拓宽面向欧美的留学生派遣市场,在海外建立合作办学分校。

(五)有助于发挥社会服务特色功能

学校已成为以科技创新为广西旅游强区、桂林国家旅游改革综合实验区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几年,为国家旅游局、自治区旅游局、桂林市旅游局、桂林旅游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完成了“全国旅游人才资源调查统计(试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广西乡村旅游经济研究”、“广西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编制”、桂林市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桂林旅游信息决策系统建设”等28项科技项目;学校为社会培训各类旅游人才5万余人次,培训涉及东盟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高级人员、中文领队,全国旅游企业总经理、经理,广西各级各类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国内部分省市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前培训人员和其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考前培训人员。通过项目建设,围绕广西—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桂林国家旅游改革综合实验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依托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桂旅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天地人旅游商品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校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发挥社会服务特色功能:(1)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研究与开发、北部湾旅游经济建设、旅游工艺品研发等特色社会服务;(2)承接旅游及现代服务业科技项目;(3)开拓科技信息咨询和企业诊断服务;(4)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的咨询调研服务;(5)承接旅游院校对口支援项目;(6)面向全国开展旅游及相关行业的职业培训;(7)加强对广西旅游职业院校和专业的师资培训;(8)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六)有助于促进特色文化传承创新

学校紧贴专业,突出旅游特色,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开展校园美食文化节、旅游礼宾礼仪风采大赛、酒店服务技能大赛、导游风采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具有明显行业背景、浓厚职业色彩、独具旅专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形成了着力于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以职业能力与人文素质培养为主线,与专业结合紧密的校园文化育人模式。依托项目建设,学校将从以下方面加强特色文化的传承创新:(1)深化人文内涵建设:注重学生旅游职业道德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就业创业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献身旅游、服务社会等职业理想及文化价值理念的教育引导,营造课内外浓厚的职场文化氛围;(2)传承创新专业特色文化:①加强景观式文化校园建设,建设旅游文化博物馆展示景观、文化大道、艺术作品景观等;②围绕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根植旅游文化,形成教、学、研系列旅游文化成果;③与桂林桂剧团、彩调团等团体合作,大力开发和研究桂剧、彩调、广西文场、桂林渔鼓等文化品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以满足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长远需要。

二、项目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相互作用分析

(一)项目建设将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推动其科学、快速地发展

1.项目建设的条件保障将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积极进行桂林国家旅游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打造国际旅游教育基地”。在前述战略目标指导下,学校实施教改项目建设,项目建设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学校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成立项目实施专家小组,由首席专家任组长,聘任国内旅游界知名专家担任顾问;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实施动态管理。定期检查评估项目落实情况,根据进展进度和效果,充实调整人员、经费和其它配置;设立项目激励机制,按年度对项目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奖励,项目建设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组织、制度保障;教改项目建设所投入的财政资助经费、行业企业经费、学校自筹经费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资金保障。项目建设提供的上述条件保障将确保和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进程。2.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将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科学、快速地发展教改项目遵循教育厅颁发《关于组织申报新世纪广西教育教改工程项目的通知》《关于编制和报送广西高等学校发展定位规划(2012-2020年)》等文件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制订科学合理的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教改项目建设方案,上述规划和方案能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指导,充分发挥着导向功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实施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的发展规划,根据经济社会需要开设新型专业,培育国内和地方亟需的特色、优势专业,建成鲜明行业特色的旅游专业群体;(2)深化教学课程改革和创新。改进课程教学与学校培养目标的适应性,改进与企业合作开发的专业课程标准和内容设计,改进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3)加大实训教学教改投入。增加教学实验室,完善实训教学设施,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校内适应生产技能、仿真教学、经营实践教学、产品研发的生产性和创业型实训基地;(4)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拓宽挂职锻炼培训渠道,形成培养锻炼教师的纵横两向规划布局;拓宽教师进修渠道,强化教师队伍专业特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暂行办法、教授博士培养工程、学术提升计划。

(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可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使其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研学旅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旅游;教育培训;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F52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15日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旅游教育培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综合发展,旅游院校、培训机构、师资力量及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在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随着我国旅游发展进入转型期,旅游市场的不断拓展,旅游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旅游人才市场供给不足,旅游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从业者整体素质偏低,旅游人才流失严重,旅游从业者信心不足,行业认可度下降,工作倦怠感增强。这些现象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牵涉个人、行业、教育及其他因素。旅游教育培训改革及创新是我国旅游发展转型的关键环节,需要国家旅游职能部门、高等院校、培训机构、企业及个人共同应对,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才能为我国旅游发展提供优质专业人才。

一、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发展现状

旅游教育培训与旅游业发展互为必要条件,我国旅游教育培训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历经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2012年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旅游管理专业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升格为一级学科,此次调整,是中国旅游业供需实践和发展的必然。根据旅游业呈现出的新业态及市场需求,旅游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不断完善自我定位、创新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多元化、课程体系特色化,为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959所,中等职业院校873所,相比2000年增加了637所;旅游院校学生总计77.16万人,相比2000年增加了44.37万人;全行业在职人员培训总量达到427.3万人次。(表1)

总体来看,我国旅游教育培训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旅游教育培训院校、学生人数和在职培训人员总量呈大幅增长趋势,并且从2005年开始,旅游高等院校在校学生超过中等职业学校,并且一直保持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其毕业生成为旅游人力资源市场的主体。(图1)但是,2013年末,我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数据出现大幅度下滑现象,我国高等旅游院校及中等职业院校比2012年末减少404所,下降18%;在校生比上年减少30.18万人,下降28%;全行业在职人员培训总量比上年减少19.54万人次,下降4.4%。

二、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旅游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对我国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旅游市场,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瓶颈。旅游行业占中国就业市场8%的份额。魏小安指出,未来十年,我国旅游从业者每年需要新增400万,2015年旅游就业达7,500万,我国旅游行业出现严重的人力资源短缺,尤其是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缺口巨大。然而,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就业率较低的15个本科专业中,旅游管理专业却位居前列。受旅游本科学生低就业率、招生困难等因素影响,我国旅游教育培训从2013年开始出现急剧收缩趋势,部分高等院校旅游本科停止招生,或采取隔年招生,旅游教育转向精英式的研究生教育。我国旅游教育培训与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相悖,尤其是旅游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本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脱轨,对我国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带来隐患。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旅游专业行业认可度低、人才流失严重、有效供给不足;二是旅游从业者职业幸福感降低;三是旅游人才区域分布不均衡;四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

三、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影响机制

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业界的重视及学者多角度的探讨:保继刚和朱锋指出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学生专业认可度和本行业就业率走低,专业人才流失严重,提出从学生就业层次入手,强化旅游专业特色,提高旅游学科主导地位和优势教育资源的实力;樊婷婷和李志飞分别提出酒店员工和旅行社员工存在较强的工作倦怠感;于伟指出最大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旅游毕业生个人因素、行业因素和教育因素;郭为基于旅游专业反馈的信息得出专业壁垒缺失、就业劣势及就业退出导致旅游教育出现萎缩,尤其专业壁垒缺失为核心因素。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培训影响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行业地位不明确,缺乏政策规范和保护。在201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出台实施之前,针对旅游业的法规条文仅有《导游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以及消费者保护权益法、合同法等,远远滞后于30年来我国旅游业的爆发式增长。新旅游法并没有明确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地位,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民素质改善与国民幸福感提升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尤其没有明确旅游业从业者的行业地位,缺乏健全的旅游人才体系、合理的旅游人才队伍、科学的薪资政策和有效的人才发展保障机制。旅游行业出现基层从业者门槛低薪酬不理想,旅游行业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加而高学历者行业退出的矛盾现象,急需国家明确旅游行业地位及建立健全旅游人才保障体系。

(二)旅游教育体系结构不合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涵盖中等职业学校、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具有不同层次和门类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及大专院校重视实践教学,主要为酒店、旅行社及景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为旅游企事业单位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旅游硕博教育主要为规划部门及教学科研单位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我国旅游教育建设和发展起步较晚,2005年以后本科教育才成为旅游教育的主体,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旅游教育的发展,因此很多高校开设旅游院系并扩大旅游专业招生规模,但是部分院校属于盲目跟风,缺乏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在就业爆冷之后采取隔年招生或停止招生的消极应对措施,使旅游专业教育陷入困境之中。同时,由于我国旅游教育依托的学科背景主要为管理学、历史学、自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学等,对其他学科的依赖导致旅游教育在学科建设上一直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致使整个旅游教育质量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

(三)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旅游人才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我国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滞后,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仅停留在员工招聘、工资待遇等方面,很少涉及职业培训、岗位设置,对员工职业生涯缺乏长远规划。同时,旅游企业内部在人才的选拔、使用、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旅游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中高层工作压力大,激励手段单一,力度不大,覆盖面有限,旅游企业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旅游企业缺乏成熟的人才观和用人机制,缺乏“人才梯度”和“分级管理”理念,情感留人或者体制留人仅流于形式,致使旅游企业缺少一大批精通业务、高技能、文化修养兼备、经营能力强的管理人才。

(四)旅游从业者职业形象下降。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酒店、旅行社及景区,当前人们对旅游服务人员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酒店员工被等同于餐厅或者客房等基层服务人员,导游人员被扣上引导游客购物只顾赚取回扣的不良职业帽子。大众媒体对个别导游人员的违规行为大肆渲染,导致导游员社会形象坍塌,却忽略了我国游客素质整体偏低的事实,没有认清旅行社才是将导游推向盘剥游客这种恶性循环的幕后推手,忽视了旅游行业存在严重的淡旺季,导游工作极不稳定并且待遇无保障。旅游从业者社会认可度下降,就业满意度走低、职业幸福感下降使得旅游从业者成为职业倦怠感高发的人群,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带来隐患。

四、我国旅游专业培训教育对策建议

(一)政府引导建立规范的旅游人才市场。旅游教育培训离不开政府的财力投入、政策支持和资源调配。目前,我国还未形成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专业旅游人才市场,对于旅游人才的市场供求规律,缺乏科学的分析依据。而一些地区性或集团性的旅游人才市场,对整个旅游人才市场配置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政府应该引导发展全国性的旅游人才市场,建立旅游人才库,出台各类法律法规,同时引导旅游企业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以提高旅游人才市场配置效益,实现旅游人才与企业的顺利对接。以政府引导为主,健全旅游人才管理体制,保障旅游行业一线员工的最低收入,监督旅游企业完善从业者的养老、医疗保险,增强旅游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建立一个规范的导游等级制度、薪酬体系、职业资格鉴定体系和职称制度,为旅游从业者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人才制度环境。

(二)提升旅游教育培训水平。我国旅游业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旅游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主体,旅游教育培训机构急需改革创新,提升旅游教育培训水平。一是针对旅游人才市场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和办学层次,对教学和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二是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资源设置特色课程实现学以致用;三是注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健全实习机制推进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单位;四是提升旅游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加强旅游高等院校之间的访学与交流,开拓旅游教师的视野,为旅游教育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教师。

(三)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急需改革。旅游企业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目前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出现刚性需求,但同时对旅游人才重使用轻开发,重考核轻激励,重短期效益轻长远规划,严重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旅游企业不仅要积极改善员工的行业环境、社会环境,同时优化企业内部环境,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打造旅游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合适的薪酬体系和奖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其工作幸福感。

(四)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就业。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很多旅游毕业生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企最感兴趣,旅游企业很难招聘到优秀的本专业毕业生。旅游专业毕业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对旅游业的认同,培养对本行业的热爱,客观评价自己,避免盲目就业。旅游院校及培训机构要加强和改善对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条件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用人制度,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旅游企业实习,更好地了解旅游行业的职业特点,对旅游行业有一个正确认识,使旅游教育培训与旅游人力资源市场实现良好的对接。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严根,张德金.旅游业与我国的旅游教育[J].华东经济管理,2000.6.

[2]何海燕,舒波.旅游本科教育供需悖论的经济学解释及其化解[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9.

[3]保继刚,朱锋.中国旅游本科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30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5.

研学旅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6

一、“县校合作”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1、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高职院校可助力县域发展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阶段,以县域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亟需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积极参与[1]。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宁海县的“校县合作”模式通过8年的建设,率先在制造业领域形成了“总部―基地”办学特色,走在了全国前列。在此基础上,各方将拓宽合作领域、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县校合作’从单一的科技合作向一体化合作发展,建立“资源整合、多赢共进”的全方位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以此为契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宁海县新近成立了徐霞客旅游学院,将继续引领“县校合作”的发展方向,续写新的篇章。

2、休闲度假旅游的不断兴起,旅游教育可加速行业转型

众多学者认为,休闲度假旅游、休闲产业将成为我国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休闲经济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发展速度非常迅速[2]。宁海县作为徐霞客开游地和中国旅游日的发祥地,拥有海洋、温泉等特色资源,2011年接待游客6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2亿元,已有9大旅游景区,国家4A级、3A级旅游景区各2家,现已将休闲度假旅游作为拉动消费、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推进,亟需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徐霞客旅游学院的成立正当其时,能够发挥其支撑作用。

3、旅游管理毕业生培养方案有待提升

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诞生为标志。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旅游教育也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各大专院校也分别在地理、历史、经济、英语、管理等专业的基础上,相继成立或开设了旅游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以专科、本科为基础,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培养体系。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目前我国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规模庞大,质量不高;专业同质,缺乏特色;理论滞后,脱离实践;课程求全,体系不佳;技能不足,训练较少;以及师资培养不畅,教材建设落后,教学方法呆板等,难以完成培养旅游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学生到工作岗位上往往达不到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且学生在旅游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流失率较高[3],此种状况亟需改变。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始于2001年,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先后尝试了“岗位课程”、“工学交替”、“订单式”、 “2+1”等多种模式改革,导游资格证通过率、首次就业率等多项指标领先于同类院校,具备了一定的改革经验和基础。

4、高职教育改革需要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创新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旅游专业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专业人员急缺的局面,但在培养质量上却无法完全满足客人需要和企业的用人需求,高职旅游专业教育水平仍尚待提高。如何与地方县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良性互动,与旅游企业进行密切合作,是高职旅游专业教育进行提升水平应重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应持续改革和创新。

二、“四维联动”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模式

我们通过文献回顾,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调查政府、企业、学校状况,了解旅游职业岗位需求及岗位技能,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摸清了旅游工作岗位与教学环节内在的对应关系,探索“校县全面合作、多元多层对接、学工紧密相连,企业全程参与、课堂与职场打通,校企相互渗透”的机构、时间、空间、人员“四维联动”的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

1、探索“校县全面合作,多元多层对接”的机构联动模式

“县校合作”层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宁海县共同组建了徐霞客旅游学院、宁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和宁海高技能人才培训学院,走向全面合作,便于教师开展研究、服务实践锻炼。专业与旅游主管部门对接层面,探索与旅游局下属的旅游培训中心合作开展培训。教师与旅游行业对接层面,探索与旅游协会合作,成立旅游专业(行业)委员会。在学生与旅游企业对接层面,新开辟一批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作为紧密型合作企业和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并尝试共建营业性的酒吧及旅行社。探索发挥高职院校、县级政府、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方面的优势,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资源共享,共同投资和建设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如此,校县搭台,从上至下,多层对接,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全面联动,在纵向延伸,在平面延展,形成从上而下的环环相扣的各级各类机构,成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组织保证。

2、探索“学工紧密相连,企业全程参与”的时间联动模式

在教学安排中,高职阶段三年实践不中断,每个学期有训练,认识实习、企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层层递进。我们推出实践学分,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在旅游企业进行兼职打工,反复强化,不断深入,从而实现时间的“分段分时联动、课内课外联动、学期内外联动”。同时,还将在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中引入产业经营理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借助优秀旅游企业的外力促进专业发展:研究旅游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状况,举办旅游专业(行业)委员会活动,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与企业交流讨论,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授课或讲座,聘请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等担任实践(实训)指导教师,合作开发教材,以及旅游企业赞助并参与导游风采大赛、小批量订单培养、企业提前录用毕业生及做好行业名师带徒工程,加大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得高职旅游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日益贴近岗位和企业需要,最终服务于当地旅游经济。

3、探索“课堂与职场打通,校企相互渗透”的空间联动模式

将探索把课堂与职场相连 ,努力尝试理论学习与职业工作的一致性,如:在校园进行导游基本功训练,在景区进行景点讲解训练,在本市进行地陪导游训练,在华东地区进行全陪导游训练。不断加强实践,积累服务经验,提高职业能力。同时,结合线路踩点、景点采风、课余兼职、跟团实习、顶岗导游、义务导游、撰写导游词大赛、摄影比赛等,大力推行工学交替,加大实践学分比重,使学生获得最充分、最先进的生产现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实战水平。通过校企合作创设真实环境,努力往“课堂即职场、职场设课堂”的方向迈进,使得空间联动起来。由于学生有多次在旅游企业工作的机会,有多次与旅游企业接触的机会,也有了更多双向了解和选择的机会,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养成和顺利就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实现零距离或近距离就业。

4、 探索“人员身份互换,多方互惠共赢”的人员联动模式

我们选择合作基础良好、关心高职教育发展、管理先进水平的高星级饭店、国际旅行社等旅游企业为合作伙伴,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旅行社的生产和服务,参与导游培训、线路设计、活动策划、营销推广,并为其旅游景区的开发、导游词的撰写、服务程序的设计、管理过程的诊断、在岗员工的培训等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为宁海县提供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另一方面,企业骨干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任务、负责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指派专人为学院实验旅行社提供人力支持等。同时,校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开拓实训、培训、咨询全方位的服务功能,融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为一体,实现教学、研究、培训、服务一条龙。

三、“县校合作”下“四维联动”的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我们的改革方案以机构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以管理为保障,以人员为动力,创造了“多元参与,多层对接,共建共享,永续发展”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重心下移,服务县域,面向基层培养高技能人才

长期以来,受制于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和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且配置不均等原因,高校毕业生中真正深入县域就业的不多,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县域发展的人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局面。我们主动适应县域发展需要,找准旅游专业在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面向旅游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旅游人才,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面向岗位,工作导向,工学结合提高实践有效性

我校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面向导游、酒店服务等基层服务与管理岗位,基于工作过程重构专业实践(实训)体系,基于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和获取从业资格的需要选择实践(实训)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所学即所用、所学能所用。同时,注重在做中学,在工作当中获取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既能反映真实生产的复杂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又可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功能的实践实训教学场所,工学结合将能大幅提高实践(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3、多元参与,多层对接,拓展服务社会广度和深度

我们充分考虑了地方上的县政府、旅游局、旅游协会、旅游企业的多元参与,又在学校层面有相应的徐霞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师、高职学生的参与,通过徐霞客旅游学院、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学院、旅游培训中心、旅游研究中心、校企合办旅行社或酒吧、企业实践(实训)等,让专业教师迈出校门,让企业骨干走进课堂,让学生服务于企业,拓展了师生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

4、利益驱动,各方合力,助推校企合作的永续发展

在“四维联动”模式下,各相关方均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县级政府追求经济发展及形象提升,旅游局追求旅游经济发展及行业地位提升,旅游协会期望增加凝聚并解决问题,旅游企业渴望获取人才及提升素质;高职院校追求扩大办学空间及社会影响,专业教师期望自我提升及施展才华,专业学生期待提升技能及增强就业竞争力……在组织、制度保障下,各方投入资金、设施、设备、智力、人力及其他支持,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并共享建设的成果,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永续发展。

四、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保障机制

1、政府支持的推动机制

我国高职教育尚处低级阶段,且具备公共产品的特征,若无政府的大力支持,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经验表明,政府部门的产业政策、宏观调控、资金投入,是推进专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在县校合作中,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优惠条件、奖励措施和经费资助,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四维联动”改革中必须予以重点考虑的问题。

2、校企互惠的利益机制

在高职旅游专业改革与建设中,企业的利益主要体现在:获得学校为企业提供的廉价劳动力,争取到政府对企业的鼓励政策、因校企合作而带来的良好社会声誉,以及学校对企业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产品开发方面的支持。而学校的利益体现在:得到企业设施、环境和师资的支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完成实践实训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在此过程中,如何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使得它们为了自身需求的利益而主动付出,通过互利共赢来维系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是必须重点考虑的第二个问题。

3、组织运行的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包括功能设定、机构设置、环境建设、人员配备、日常运行等,应做好教学、师资、学生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应建立评估机制,从教学计划的执行、监督、评价,教师的配备、进修、考核 ,学生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评价与指导。

【参考文献】

[1]熊惠平, 蔡泽伟. “县校合作”式协同创新:高职教育“下移”发展简论[J]. 教育与经济, 2012, (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