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探索

研学旅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探索

[摘要]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研学课程的建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研学旅行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中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而,历史类研学课程的开发应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主,依托历史古迹独有的研学资源。目前可开发的课程主要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历史类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路径包括访古、拜贤、咏诗、竞技、学史、明智等。

[关键词]研学旅行;传统文化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人文素养

随着《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研学旅行被赋予促进中小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使命,这是顺应教育改革和立德树人的必要路径。在新时代教育改革时期,教师只有回顾传统文化和审视历史,才能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改进教育形式。在时代不断更替的长河中,传统文化历久不衰,新生代有必要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及精神内涵。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在历史古迹中追溯先贤、感知天地人文,新生代才能在历史的车轮中笃行致远,砥砺前行。但是,如何通过研学旅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是研学课程开发者时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访古,感知天地人文

历史类研学课程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学生只有深谙历史才能更好地践行当下。历史古迹的研学课程要深度挖掘每一个名胜古迹承载的特色历史文化和特定历史时期的名人文化、建筑文化。

(一)名胜古迹承载的历史文化

每处历史遗迹都是不同时期的特殊印记,它见证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繁荣到萧条。历史类的研学旅行常以历史遗迹为依托,如四川历史类研学活动的代表基地有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江油李白纪念馆、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等。这些名胜古迹都承载了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像三苏祠代表了宋朝历史和祠堂文化,武侯祠代表了三国历史和乱世英雄佳话,杜甫草堂和李白纪念馆则承载了唐朝的诗词文化等,这些历史遗迹包含了丰富的研学资源。学生通过历史遗迹研学,能真正将课本知识融入生活,通过实感体验(参观)和深度参与历史活动(情景剧表演)更清晰地研习历史文化。

(二)时势英雄,历史造就的名人文化

时势造就英雄,继而产生历久弥新的名人文化。每一个历史遗迹都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这些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着奇特的际遇、事迹和成就。例如,三苏祠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影响深远、广为人知的东坡文化:东坡豪放派诗词、东坡酒和东坡美食文化,以及苏东坡宠辱不惊、遇事从容的处世态度等,这些都是学生可以深度研学的内容。学生研学三苏祠,通过实景体验,在情境教学中更加深刻地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又如研学武侯祠,学生需结合巴蜀文化深度研读三国风云人物,高风亮节的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刘备、义薄云天的关羽、骁勇善战的张飞等。学生通过感受每一个历史名人身上独特的人格魅力,继承并发扬这些优秀的品质。

(三)建筑与书法,抒写中华史书

建筑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历史遗迹代表了不同时期最典型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工匠精神。建筑和书法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建筑和书法都能代表中华特色文化,它们如史书一般向世人讲述历史的演变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探究历史遗迹中的特色建筑、碑刻和楹联是最直观审视历史的途径。学生通过研学历史遗迹中的建筑与书法,可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并深化职业体验。

二、拜贤,探寻先贤智慧

以史为鉴知兴替,以人为鉴知得失。尊师重道一直是我国推崇的传统美德。每一位历史名人都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历史类的研学实践让学生通过祭拜先贤,学古人智慧,思立世之本。

(一)行先贤之礼,习中华礼仪

中华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礼仪。追溯历史先贤,必要施以礼数。如今,很多人文历史类研学活动都有礼仪研学这一项实践内容,让学生通过知礼、学礼、行礼,追溯历史并感受中华千年文明。“不学礼,无以立”,研学礼仪通常包含见面之礼、入座之礼、饮食之礼、拜贺之礼等。礼仪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社会的进步有深刻意义,需要新生代不断研学、发扬、传承。

(二)学先贤智慧,思立世之本

研学三苏祠,就是学习苏轼从政谏言时的理性睿智、几经磨难时的豁达心态、面对打击的深刻自省和应对拮据生活时的幽默,以及他身处顺境或逆境都能保持愉悦的心境。研学杜甫草堂,就是感受诗圣“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研学太白祠,就是领悟诗仙超凡脱俗的人生观。研学武侯祠,就是领会诸葛孔明的谋略智慧和先见之明、自知之明的处世智慧,就是领会刘备的管理智慧等。学习先贤为人处世的智慧,是新生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要之举。

(三)“穿越时光”,体验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是中国官制史上的巨大进步。科举制度盛行于唐宋时期,为中国古代培养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具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等,为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的发展发挥出巨大的促进作用。科举考试类似于今天的高考,是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如今,不少人文历史类的研学活动,尤其是唐宋时期的历史研学基地,都会设置模拟科举考试这一实践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形式和内涵,激发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和对学习的热情,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三、咏诗,感受诗词美学

拜先贤、诵经典,即咏唱并诵读古人的经典诗词,感受诗人创作的心境、情感和心声,感受中国传统国学的独特魅力。

(一)歌咏古诗词,强化意境之美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丰碑,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艺术至今仍被后人津津乐道。诗词与乐曲结合的艺术形式一直受人追捧,文学和音乐的结合能创造出非凡的意境之美。因此,许多人文历史类研学课程都包含了诗词咏唱,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际遇后,吟唱诗人的诗词,感受中华历史的魅力和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学生通过吟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感受苏轼笔下的家国情怀和儿女情长;通过吟唱李白的《行路难》,学白遭遇困境时的不屈斗志。在音乐和诗词结合的艺术中,学生感受不同诗词的意境,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诵读古诗词,感受音律之美

中国的古诗词朗朗上口,是因为诗词讲究音韵,易于吟咏。诗词的韵律一般包含三个方面:平仄、对偶和押韵。每一首古诗词都能代表作者某个时期的际遇和心境,学生通过强化诗词朗读,深入体验诗词的音律美,激发探究诗词的兴趣,并尽快与诗人达到情感共鸣的状态。

四、竞技,提升人文技能

中国传统文化技能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主要包含琴棋书画、民间工艺、古物玩器、饮食厨艺等,而研学活动中主要有投壶、围棋、书法、写意画、中国菜、雕刻、扎染、陶艺、中国结、竹编、剪纸和刺绣等。通过开展这些传统活动,教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人文技能,加强个人发展,实现团队合作建设。

(一)传承非遗文化,体验传统手工艺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属于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1]提到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品,耳熟能详的有雕刻、扎染、陶艺、中国结、竹编、剪纸和刺绣等。目前,不同的研学基地都根据基地特有的资源设计研学活动,这些传统手工艺制作也包含在内。例如:在古城阆中研学,学生体验印章雕刻和丝绸扎染的研学活动;在成都市植物园研学,学生体验竹编工艺的精妙。学生在研学活动中体验传统手工制作,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培养积极的劳动观念。

(二)体验传统民俗活动

中国民间的民俗活动数不胜数,历经岁月沉淀和历史传承,如今依然有一部分活动深受人们喜爱,如投壶、猜灯谜、书法、拓印、茶艺、彩绘脸谱等。随着人文历史类研学旅行的开展,这些活动成了研学实践中最受学生欢迎的趣味活动。各种各样的民俗竞技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民俗文化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培养班级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学史,增强民族自信

博古通今,学生从历史中感受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培养文化自信。

(一)研学朝代历史,厘清文化脉络

朝代的更替推动历史的车轮,形成不同时期特有的历史内涵。历史遗迹既是史书的一部分,也讲述了一段时期的史实。代表了三国文化的武侯祠,带领学生见证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定律;太白祠和杜甫草堂则反映出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独具特色的历史遗迹承载各时代的历史,展示不同时期的风貌,体现不同朝代的不同品格,凝聚那个时代的精神。学生通过研学历史遗迹,追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在历史中感受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

(二)传承优秀文化,弘扬千年文明

以历史遗迹为载体,以研学旅行为手段,许多人文历史类研学课程旨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提高新生代的文化自信。文化可以定义为由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财富的总和,如历史文物、社会制度、观念文化等,其中,观念文化是核心。文化自信是对自身行为和思维的肯定,是一种凝聚社会的力量,能够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2]而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基因,这些基因重组成个人的语言习惯、思想认知、个性情感和社会的道德风气等。所以,新生代应该充分认识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3]

六、明智,坚持立德树人

研学历史,学生通过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究事物背后的独特内涵,提升直面生活的社会技能,在挖掘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增长智慧,提升道德素养,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一)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中蕴含着家国情怀

《孟子》提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培养下一代最重要的环境,家风和家训是一种隐形教育,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了孩子品格的形成。优秀的家风家训促进了民族气魄和家国情怀的形成。不难发现,每一个历史名人背后都有令人称赞的家风家训。[4]南宋诗人陆游写了二十六条家训传给后人,告诫后人“仕宦不可带,不士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清代才子纪晓岚也对子女提出“四戒”“四宜”的要求。四戒是: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四宜是: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郑板桥也告诫儿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可见,尽管不同的历史人物提出了不同的家风家训,但都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其蕴含的家国情怀。

(二)以史为镜,知行合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历史类研学旅行就是要让学生以史为镜,在实践中感知历史、接受史实、认同传统文化,在社会和生活中以核心价值观为准则,践行并完成新的使命。以史为镜,可以培养学生的正义、诚信、自律和奉献等素质,提高学生的践行能力,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三)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我国的教育指导思想特别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培育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道德教育被放在教育的最高目的,研学旅行严格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将具体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5]六大类型的研学实践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研促学、以学促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素养的提升,保证学生全面发展。而历史类研学活动更是带领学生从书本生活,通过走进历史、研学历史、思考历史明哲立世。马克·吐温说:“道德是一种获得———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因此,学生只有不断探究学习和加强社会实践,才能更好地获得良好的道德,真正提升人文素养。总而言之,历史类研学课程可以从访古、拜贤、咏诗、竞技、学史、明智入手,引导学生感知天地人文、探寻先贤智慧、感受诗词美学、提升人文技能、增强民族自信、坚持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李晓岑.后工业时代与中国手工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4):76-82.

[2]王忠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59-60.

[3]梁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2):58-59.

[4]陈延斌.弘扬传统家训精华,汲取先贤家教智慧[J].人民教育,2018(2):79-80.

[5]谈笑,李文敏.基于传统文化德育功能的立德树人路径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19-120.

作者:吴冠艳 阮兆金 董孝礼 单位: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南宁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