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活动总结范例6篇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范文1

[关键词]会议综述;会展节事;都市旅游

2008年11月6日至9日,国际旅游学会(itsa)第二届双年会“会展节事与都市旅游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召开。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在即,全球两大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使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此背景之下,以“会展节事与都市旅游”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在世博会举办地上海召开,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会议介绍

作为由学界、政界、业界等各种旅游利益主体代表共同参与研讨的全球旅游盛会,本次会议旨在“奥运后、世博前”的背景下集中探讨全球化下的大型会展节事活动对旅游业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都市旅游发展的动态影响,促进节事旅游、都市旅游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发展。此次“会展节事与都市旅游国际研讨会”,不仅对世界及中国会展节事活动实践经验的提炼和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而且也有利于促进都市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国内外旅游及会展专业教学科研单位及个人的交流,将极大促进我国旅游与会展学科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本次国际会议是继2006年“新亚洲改变世界旅游国际研讨会”之后1tsa主办的第二次国际会议。wwW.133229.COm会议由国际旅游学会(itsa)、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美国南卡莱罗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及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国内外6所大学、学会共同主办,由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同济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亚太旅游协会(pata)、旅游学刊、凤凰古城、旅研网、大地风景旅游咨询集团等9家单位共同协办,取得了圆满成功。

会议自发起以来,得到来自全世界广泛而强烈的反响。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葡萄牙、比利时、意大利、波兰、匈牙利、芬兰、新西兰、南非、韩国、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以中文和英文为工作语言,采用英文和主办地当地官方语言是国际旅游学会年会的特色,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更有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交流。本次会议主要采取主题发言和分组讨论形式,经过深入的研讨,广泛的交流,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

二、主题演讲

在本次会议上,pata战略情报中心主任张科德(john koldowski)先生、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宋海岩教授及英国坎特伯里基督大学(canterbury christ church university)的韦德(mikeweed)教授发表了主题演讲。

张科德(john koldowski)先生的演讲以全球化视角下的亚洲旅游业发展为主题。他首先对pata的历史、构成等进行了介绍,强调了pata在亚太区域旅游业发展预测、国际横向对比借鉴以及促进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随后,张科德从旅游收入、游客量、客源地等方面介绍了近年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同时,他指出,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运营成本持续上升,经营利润日趋降低,酒店、航运、餐饮等即将步入“寒冬”;旅游业的发展要迈出经济阴霾,要综合考虑环境、能源、城市化、贫富差距等多要素带来的影响;他着重强调了科技发展对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其发展与应用对旅游营销、产品更新、分销渠道及旅游者行为均会带来积极效应。最后,张科德指出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隐忧,即虽然中国在历史、文化艺术、商务活动便捷性等方面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亦是理想的会议举办地和商务旅游目的地,但全球推介力度显著不足,在“国家品牌榜”上毫无竞争优势,打造“中国”品牌是旅游业发展下一步的关键和核心。

韦德(mike weed)教授就体育、旅游与奥运之间的关系,及如何利用大型体育赛事促进旅游发表演讲。韦德认为,体育与旅游有着天然的联系,基于对两种现象特征的比较分析,体育旅游可以被界定为:体育旅游是一项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它缘起于人与目的地之间由于活动所产生的独特的互动过程,是旅游与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奥运旅游是体育旅游研究的一重要议题,韦德介绍其对了奥运旅游流以及奥运旅游者行为的研究结果,对奥运会前、会中及会后的旅游流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不同旅游流形式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奥运旅游者行为遵循“体育旅游参与模型”,韦德介绍了通用模型之后,又列举了滑雪旅游、精英训练营、常规赛事以及一次性赛事的旅游者参与模型。他指出,对旅游流及旅游行为的了解是利用体育赛事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最后,韦德提出,要利用媒体提升目的地曝光度,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宋海岩教授就“不确定性下的旅游需求预测”进行了演讲。旅游需求预测研究历经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预测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两大类型。基于对旅游需求预测的概览及两类预测方法优缺点的分析,宋海岩教授提出了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预测法,即首先运用多元回归的计量经济统计进行初步预测,再运用德尔菲法对初步预测结果进行调整,得出最终的预测结果。宋海岩教授运用综合预测法分别对2008北京奥运会及2010上海世博会的国内及国际旅游收入与游客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专家对北京及上海的游客量及旅游收入的预测均持乐观态度,另外,专家预测2010世博会也会对2008年北京的游客量带来积极影响;研究也表明,游客量的增长要高于旅游收入的增长。最后,宋海岩介绍了由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旅游需求预测网络系统(web—based tourism demand forecasting svstem),该系统运用综合预测法,是一个开放性的互动预测系统,可以对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收入、游客量等进行预测,极大地便利了旅游需求预测的应用,其互动性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平行会议和小组研讨

大会议题涉及领域广泛,包括会展策划与管理、 北京2008奥运会和旅游、上海世界博览会与都市旅游、会展与旅游教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等14个分议题,与会代表以小组研讨的形式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讨论,提供了一系列创新观点,形成了一批具有实践意义的对策方案。

(一)会展节事与旅游

如何成功策划会展节事,实现其有效运作与长久发展是进一步探讨其对旅游业推进作用的前提研究之一。马尚春(shang-chun ma)等构建了大型体育赛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性结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2009高雄世运会进行了案例研究;詹姆士·卡耐尔(janles kennell)基于2012奥运会及残奥会的分析,创建了事件策划及评价模型;张云耀对节事活动的构成进行分析,形成了节事活动组成结构图;刘亮亮等从休闲角度对节事活动进行了分析;张跃西提出了大型会展与节事策划的八卦方法,指出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会展产业八卦衍生作用;吴辉基于对重庆市文化遗产日(chd)的调研,指出chd的产品开发应注重以游客体验为核心;朱海森等从会展的品牌化人手,在对中国品牌化展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品牌化展会的对策和措施。

会展旅游逐渐成为都市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诸多学者分别以某城市(杨佩群等;郭巍;李俊)或城市群(yongde zhong等)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杨佩群等;郭巍)等研究方法,对其会展旅游的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另外,姜静娴等对上海市会议旅游的质量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彭顺生探讨了会展旅游对广州城市发展的影响;戴光全等通过对因特网资料的内容分析,研究了中国展览业的时空特点。

游客对旅游接待满意度的高低是大型节事活动旅游接待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旅游接待也成为本次会议关注点之一。赵新峰确立了影响游客对旅游接待满意度的几大主要因素;徐洁等运用逐步回归法,对浦东新区会展活动对宾馆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测量;沈涵等分析了经济型酒店产品要素的客户感知和偏好,并提出酒店经营的战略建议;杨浩尔(hao-erl yang)等对旅行社顾客感知品质及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大型节事活动影响研究

在政治影响方面,李祗辉等基于大型节事活动对国家形象影响的研究,研究了奥运会影响下韩国媒体上的中国国家形象。经济影响方面,道格拉斯·图科(douglas turco)等基于事件消费者评估理论,对2009全美高尔夫公开赛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皮尔威士佐·邦德奥(piervincenzo bondonio)等分析了2006都灵冬奥会的举办对当地旅游业的推动效应;克里斯汀(christian m.rogerson)从小型旅游企业的视角,探讨了2010世界杯对当地都市旅游带来的拉动效应;姜明则以节事活动的主要举办场所主题公园为研究对象,对深圳华侨城进行了资本的投入产出分析。社会与文化影响方面,卡罗琳·牛顿(caroline newton)对2010南非世界杯对普通国民带来的影响进行阐述,强调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乔治亚·哈里斯(georgina haltis)等研究了纽约全城马拉松赛的社会影响;anna dluzewska分析了杜拜各项节事活动对原住民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防止出现社会及文化失衡的各项政策建议;尤巴迪奥(ubaldinosequeim couto)从澳门的天主教游行人手,对这一特殊宗教节事带来的正面及负面社会文化影响进行了研究;刘立平(liping liu)以湘西德夯苗寨为例,对当地民俗旅游中的各项表演活动对族群身份确立的作用进行了探究。

2008奥运会及上海世博会对举办地的影响作用是本次会议学者们讨论的热点。有学者(于海波;王婉飞;王馨欣)论述了奥运会对北京目的地形象、吸引物、城市景观及空间格局的影响,总结了北京奥运会在城市建设诸多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整体规划;金汉英(ha-in joo)对北京奥运会前后,赞助商及埋伏式营销商在中韩两国的品牌知名度进行了对比,以期对埋伏式营销这一新的营销方式进行深度了解;库提斯(curti$ashton)以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多语言引导系统为切入点,分析了北京奥运会所带来的文化影响;郝小斐对奥运后青岛的商业街区文化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作为全球最具盛名的大型节事活动,对奥运会在中国的成功经验的总结,将有助于旅游学术界对大型节事活动研究的深入。

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在紧张筹备当中,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将对上海、长三角地区乃至全中国旅游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吸取国内外以往举办世博会等大型节事活动的成功经验,为本届世博会的举办提供借鉴?上海世博会对都市旅游的促进作用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针对处于“世博前”这一特殊阶段,王显成对上海世博旅游的辐射效应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周边城市的承接策略;吴红(hongwu)以上海朱家角为例,探讨了上海世博与旅游业的互动机制;郭英之等对具有特色的上海世博会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三)主体维度下的会展节事研究

所谓主体维度,就是指从参与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会展节事活动进行研究,分析其动机、态度、行为以及会展节事对其动机行为等的影响。主要从当地居民和活动参与者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当地居民是会展节事活动举办的直接受影响人群。楼嘉军等以公众对上海节庆活动的认知度为切入点,总结了不同细分市场对节庆活动的认知规律:谢丽佳对上海市民对2010世博会的影响感知进行了研究;彭兰亚对上海市民对2010世博会的态度进行了研究;马尚春(shang-chnn ma)等对高雄市民对2009世运会的态度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的事件管理提供指导性建议;邓倩等运用主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对上海市居民参与会展旅游的动机归纳总结。

在参与者行为研究方面,克劳德(claudia bell)基于对2005爱知世博会及2000汉诺威世博会游客的经验总结及分析,指出游客的参与是多感官的综合体验;叶云霞等对旅游者参加北京奥运会进行动机探讨,进而研究了北京奥运会产生的影响感知及参与动机关联度;施德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北京植物园桃花节的游客满意度进行了评价。

(四)都市旅游发展研究

王晓丽分析了大型节事活动对举办城市都市旅游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就如何利用积极效用、应对消极效用做了初步探讨;黄参(can huang)等指出,要借2010世博会之机,大力发展“黑色旅游”(darktourism),并对推动黑色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措施建议。

王艳辉等对福州市“三坊七巷”进行创新开发,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随着创意产业园区的不断兴起,其在都市旅游中的作用也日趋明显,朱军(jun zhou)等分析了不同类型创意园 区在都市旅游中发挥的作用;胡青英(chin-yin hu)以高雄市爱河为例,探索了都市水域景观形成的模式及其空间布局特征;艾美萨(emesa panirik)等构建了农业旅游合作的概念框架,强调了战略联盟的形成及新产品开发在促进农业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章尚正指出资源非优型城市突破资源瓶颈的途径是以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

(五)会展旅游教育与人才培养

弗里德森(fredeficn bouchon)对马来西亚会展管理人才的教育及发展进行了归纳总结;马克(markewen)基于对英国会展管理高等教育与会展管理关系的研究,指出理论研究与实务的脱离是阻碍会展行业发展的一大诟病;张跃西针对会展旅游专业的高等职业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了“分段式模块项目化”的教学模式;艾里纳(elina wainio)强调了互动式旅游教育,应重视在真实环境下的旅游教育过程,并指出在旅游业不断发展前提下,旅游教育者亦应不断加强互动交流;戴光全等通过北京奥运会和香格里拉酒店的对比研究,总结了大型活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六)可持续发展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范文2

旅游已然成为了现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孩子都以旅游为炫耀的资本和成就,同时自助游也在最近几年内悄然升起,逐步成为了大家争相追捧的出游方式。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其进行各种角度的研究,但是主要集中在自助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决策心理、消费趋向以及对目的地的影响和发展等方面,极少有学者关注自助旅游者和目的地间的价值相关性,如自助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知价值,目的地针对自助旅游者的需求和价值趋向所进行的提升等。本调研就是针对这些问题,以二线旅游城市――青岛为调研对象,进行了自助旅游者顾客价值测量,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帮助旅游目的地提高竞争优势的提升方案。

一、研究述评

(一)自助游者的概念界定

自助游虽然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出游方式,但是对其研究和定义,各国学者之间的见解还是出现了略微分歧。一般国外学者对自助游的界定主要区别于其出行方式上,即是否是背包旅游和自驾车旅游等,而新西兰旅游局对自助游的定义则是根据是否参加团体旅游。但是国内学者大多数区别界定自助游关注于参与方式和心里需求,例如陈俊鸿、陆勇、陈建勤等学者给出的定义中关注的是自助选择线路和制定计划及实施;陈立平、张奕晖等学者强调亲近自然、放松身心。

通过对国内外自助游定义的解读和分析,本调研总结各定义的共同性在于自助旅游者的自主性和极少或无旅行社参与的选择性。同时,结合对比了旅游者的分类和团体旅游者的定义,将旅游者分为“团体旅游者、散客“,并提出了自助旅游者的定义,即是指散客中没有购买包价旅游产品,按照自己的意愿,全部或部分地安排旅游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旅游者。

另外,本调研又深度分析了旅游过程中的必要因素“食、住、行、游、购、娱“,发现六要素中并没有体现出自助旅游者的自主性和特殊性,本调研通过各种文献及消费者心理的解读,发现旅游信息和体验是自助旅中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因此本调研将旅游的六要素扩充为自助游的八要素,即“食、住、行、游、购、娱、信息、体验“。

(二)顾客价值的定义界定

顾客价值的概念自被西方一些营销学者提出以来,就被以不同角度解读,如Forbis\Mehta在1981年提出的顾客经济价值的概念主要关注的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值;Zeitham、Gronroo则关注的是顾客感知价值,即感知利失和感知成本之间的对比。但是他们也拥有共同点:被顾客感知、主观决定、获取与成本之间的比较、可测量性。

本调研通过分析总结,结合自助游的特殊性认为自助旅游者的顾客价值是由其在自主选择的旅游活动中所感知到的利益与其在获取体验和服务时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对旅游活动的总体评价。

(三)顾客价值测量方法

顾客价值测量研究中,一些学者主要关注所得价值,将顾客价值划分为产品价值、使用价值、拥有价值以及顾客在评价过程中形成的总评价价值,或划分为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认识价值和情境价值等。大部分学者同时还考虑了顾客的投入,如Bolton、Drew、Parasuraman等认为顾客价值应包括质量、利益和牺牲等;Kotler(2001)认为顾客价值包括总价值和总成本,总顾客价值又分为人员价值、形象价值、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还有学者侧重研究顾客价值构成的某一方面,如服务、关系等。但是在1994年Holbrook(1994)提出了有别于前面研究思路的顾客价值测量点,他从外生的与内生的、以自我为中心和以他人为中心、主动的和反应3个维度分类顾客价值。也是大部分学者所研究的构成顾客价值测量,即将顾客价值分成几个维度进行研究。如Sweeney(2001)提出了感情、社会、质量和价格四个维度对消费品的顾客感知价值进行研究。而Ulage(2005)在Sweeney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个多维度的顾客价值测量公式,认为顾客价值等于各驱动因素的加权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思路,而这些不同针对的市场也是不同的,而对于自助游市场来说,本调研认为Sweeney所提出的维度理论比较适合,针对市场的特殊性,本调研将顾客价值分类为功能价值、社会价值、情感价值、教育价值和感知成本。但是由于本调研选择的自助游市场所包含的具体项多,顾客价值的分类涉及的面无法涵盖,因此,本调研将五个基础维度中的感知利得维度溶于自助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信息、体验“八要素中进行测量。

(四)调研设计与实施

本次调研活动流程如图1所示。

在文献综述阶段,了解现阶段国内外有关自助游者以及顾客价值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总结了自助旅游者定义及其顾客价值和价值维度,并且确定了顾客价值测量模型。

在自助游顾客价值测量阶段,主要完成了价值维度的设计、调查问卷的编制和数据的收集。

在价值维度设计阶段,本调研以现有的顾客价值测量维度为标准,编制了旅游动机调研问卷(共发放100份问卷),但是结果中发现不能体现自助旅游者的特殊性。对此,本调研通过分析自助旅游者对目的地整体感知的局限性,结合自助旅游的特殊性,设计将五个价值维度中的感知利得维度溶于自助游活动中的“食、住、行、游、购、娱、信息、体验“八要素中。

在调查问卷编制和发放阶段,本调研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顾客价值测量表,主要根据八要素价值维度,提取各个维度中所包含的项目编制而来(共计44项),测量尺度均采用Likert五点评量尺度,由非常高至非常低,分别赋予5至1分,依序代表“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第二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共计6题。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本调研又做了一次预调研,对存在的提问方式、问卷格式等问题进行了完善。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本调研通过分析自助游市场和中国城市旅游业发展,选取了青岛这座具有普遍旅游城市特点,同时自助旅游市场急剧增长的城市为样本,并选择在青岛旅游旺季时,对青岛火车站和流亭机场等地的旅游完成后的自助旅游者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2年10月1日至10月5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1份。(见图1)

(五)数据分析

本调研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本调研问卷及各类主要问题,分别使用了Alpha信度系数法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

(六)信度效度检验

本调研问卷在建构过程中,内容除依据理论基础与文献探讨整理外,经过了专家意见询访及问卷的前测工作,其内容效度具有一定水准。

在结构效度检验中,本调研利用了Cronbach’sa一致性系数检验信度。一般认为,a系数值介于0.65-0.70之间是最小可接受值,a系数值介于0.70-0.80之间相当好,a系数值介于0.80-0.90之间非常好,a系数值为0.90以上则超级好。先将分析结果整理与下表2:

表2 问卷分量表Cronbach'sa系数值表

分量表 问项题数 Cronbach'sa系数

顾客价值维度 44 0.913

由表可知,本调研问卷的Cronbach'sa系数值为0.904,表明本资料所呈现的情形具有很强的可靠性。

二、结果分析

(一)样本人口统计学分析

本调研有效样本共121位游客,数据结果如图2所示。

(二)自助游旅游者的顾客价值实际感知测量

1.顾客感知利得测量分析

根据“顾客总价值=感知利得-感知利失“的模式,本调研分别测量了自助旅游者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通过各问项的平均数、标准差及满意度排序,平均得分愈高,表示游客对该项的感知价值愈高,满意度愈高,表明成本花费愈低;标准差愈小,表示游客对该问项的意见愈趋于一致。

由表3―1可以看出,“总价值“的得分是4.10,表明游客的总体感知价值较高。各要素(食、住、行、游、娱、购、信息、体验)的总体感知价值平均得分在3.37至3.99之间。同时自我安排满意的感知价值最高,其次是旅游信息和交通。(见表3-1)

表3―1 自助游顾客总体感知利得价值测量分析表

维度名称 Mean Std.Deviation 排序

自我安排满意(此次旅行) 3.99 0.7360 1

总体感知值得(旅游信息) 3.93 0.74 2

总体感知值得(交通) 3.87 0.754 3

总体感知值得(景区) 3.82 0.83 4

总体感知值得(娱乐活动) 3.74 0.783 5

总体感知值得(餐饮) 3.6 0.842 6

总体感知值得(纪念品) 3.45 0.836 7

总体感知值得(住宿) 3.37 0.889 8

总价值 4.1 0.768

本调研又对各维度下的25个项目进行了顾客价值测量并进行排序,并统计了前6位和后6位的项目,如表3-2所示。

2.顾客感知利失测量分析

本调研对顾客感知利失做了统计分析,由成本高到低进行了排序如表3-3,可以看出顾客的感知成本普遍较高,均值低于3分,比较之下认为旅游信息、住宿、交通的感知成本较高,而餐饮、娱乐、景区等方面感知成本较低。(见表3-3)

表3-3 各维度顾客感知利失值分析表

成本项目名称 Mean 所属维度 排序

花费成本(旅游信息) 2.40 信息 1

花费成本(住宿) 2.47 住 2

花费成本(交通) 2.53 行 3

花费成本(纪念品) 2.58 购 4

花费成本(景区) 2.60 游 5

花费成本(娱乐活动) 2.64 娱 6

花费成本(餐饮) 2.66 食 7

(三)顾客价值各维度与总顾客价值间的相关性分析

本调研从8个维度剖析顾客价值,通过测量得出与总顾客价值之间的相关分析如表3所示,p值大于0.5,表明相关性比较显著,可以看出在自助游顾客的价值体系中,最能影响其感知价值的几个维度分别为自主设安排、旅游信息及交通。(见表4)

(四)顾客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自助旅游者顾客价值的总体感知价值收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为了定量研究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本调研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自助旅游者顾客价值的回归模型,分析各维度的影响程度。

表5-1 模型结果对比分析表

Model R RSquare AdjustedRSquare Std.ErroroftheEstimate

1 0.581a 0.338 0.332 0.613

2 0.679b 0.461 0.451 0.556

3 0.709c 0.502 0.489 0.536

a.Predictors:(Constant),总体感知值得(旅游信息)

b.Predictors:(Constant),总体感知值得(旅游信息),总体感知值得(交通)

c.Predictors:(Constant),总体感知值得(l旅游信息),总体感知值得(交通),总体感知值得(景区)

表5-2 模型3方差分析

Model SumofSquares df MeanSquare F Sig.

3 Regression 31.914 3 10.638 37.026 0.000c

Residual 31.604 110 0.287

Total 63.518 113

a.Predictors:(Constant),总体感知值得(旅游信息)

b.Predictors:(Constant),总体感知值得(旅游信息),总体感知值得(交通)

c.Predictors:(Constant),总体感知值得(旅游信息),总体感知值得(交通),总体感知值得(景区)

d.DependentVariable:总价值

表5-3 逐步回归结果分析表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Collinearity

Statistics

B Std.Error Beta Tolerance VIF

3 (Constant) 0.691 0.33 2.095 0.038

总体感知值得

(旅游信息) 0.339 0.078 0.339 4.33 0 0.737 1.357

总体感知值得

(交通) 0.344 0.076 0.351 4.544 0 0.758 1.319

总体感知值得

(景区) 0.199 0.065 0.223 3.04 0.003 0.841 1.188

a.DependentVariable:总价值

本调研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影响力分析,引入模型的解释变量为总体感知值得(旅游信息)、总体感知值得(交通)、总体感知值得(景区),其余解释变量总体感知值得(住宿)、总体感知值得(餐饮)、总体感知值得(纪念品)、总体感知值得(娱乐活动)均被踢除模型。对引入解释变量与顾客价值总体感知价值所构成的模型进行样本方差分析,得出F=37.026,p=0.000,说明这三个解释变量对总价值的影响显著,通过了统计检验。根据模型参数估计分析,得出顾客价值总体感知价值的影响因素模型为E=0.691+0.339x1+0.344x2+0.199x3。结果如表4-1、4-2、4-3所示,得出最具有影响总顾客价值的几个维度为旅游信息、交通及景区。

三、结论及建议

(一)数据分析结论

本调研通过对自助旅游者顾客总体感知价值、各维度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的测量,以及人口统计学特征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结论

在选择自助旅游的人群中,女性较多于男性,大多数为中青年,本科学历较多,多选择与家人或朋友结伴而行,收入对其是否自助旅游影响不大,但是孩子尚幼的家庭自助出行计划偏少。从中可以得出,选择自助游的消费者,自身拥有一定的喜恶,对于高科技产品熟悉,并且易受现代流行思想左右,同时自身又崇拜自由和独特。

2、自助旅游者顾客价值测量结果、相关性分析、影响力分析整合结论

(1)总体感知价值均大于各维度的感知价值,对于这一现象,本调研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分析总结:

a.自助游的主体是旅游者,这就决定了对于自助游整体感知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们对我的评价会高于外界评价,这也就提升了总体的感知价值。这一点明显体现出了自助游的特殊性,体现了自助旅游的基本特征,自主选择和安排。

b.本调研的样本数不多,也造成了部分的局限性,从而导致了数据的误差性。

(2)体验的感知价值最高,而信息、行和游的感知价值仅次之,同时它们与总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也是排名前四的,只有在影响力的分析中,体验被剔除。分析这个结论,不难看出,信息、行、游三项是人们用来制定旅游计划的必须要素,并且是旅游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也是影响自助旅游者决策的主要要素。另外住宿、纪念品、餐饮的顾客感知价值较低,表现了旅游者对青岛这三方面不太满意,需要做改进和提升。

(3)针对青岛来说,从各项目的感知利得排名来看,增进同伴间感情、旅游信息获得途径多、可以长知识开眼界、餐饮营业时间满足需求、愉悦心情放松身心、居民友好等感知利得值排名较靠前,而排名靠后的几个项目为餐饮满意度、纪念品服务良好、娱乐活动找时间成本、餐饮环境愉悦心情、新奇刺激、纪念品具有吸引力。说明自助旅游者对体验与旅游信息获取的满意度很高,由于其影响力强,需继续加强;但是对于娱、购的服务和寻找成本感知价值不高,有待改善。

(4)通过感知利失的描述,其总体感知值都比较低,说明其成本较高,尤其是排于前列的信息、住、行三要素,同时信息和行是对顾客价值影响很强的两个因素,改善这两项的感知利失是提升来青自助旅游者顾客价值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提升方案

通过结论中,针对自助旅游者的个性特征对影响顾客价值的主要维度、感知利得价值较低的几个维度以及成本较高的几个维度,本调研对此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提升方案。

1、针对影响力较强的因素加强的提升方案

(1)建立相关的自助游旅游信息平台,旅游过程中真实有效的信息(包含特色、交通信息、住宿、景区以及攻略),让旅游者在进入旅游地前有简单明了的认识,也给他们提供决策的基础信息。并提供住宿、交通票务、景区门票、餐饮等预定和订购的业务,缩短在自助旅游者因购票等待而浪费的时间。

(2)优化交通设施,完善道路的修建及维修,优化路标标识尤其是郊区一带,并在单行路处安置明显标志。改善旅游服务用车,现有的旅游观光车价格过高,会影响旅游者的选择,需降低收费,并将旅游车改为露天型的,以及讲解服务,让自助旅游者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青岛。

(3)旅游者对青岛的整体感觉是缺少新奇刺激的一个城市,针对这一点,本调研给出的提升建议是,挖掘景区内部的特色性,进行扩大渲染,例如崂山的北九水可以增添一些小型的水上滑行、泉水采集等活动。

2、针对感知利得值较低的项目的提升方案

(1)规范旅游纪念品市场,开辟中山路的步行街为旅游商品购物一条街,同时提高旅游纪念品的质量保证,并溶于当地特色。

(2)建立餐饮管理机构,制定就餐环境,整洁卫生等规范,符合大众需求,使自助旅游者在就餐时心情愉悦。

(3)打造安全、卫生、舒适、交通条件便捷的经济型酒店来满足自助旅游者的需求。考虑到学生所占比列,可以进一步完善青年旅社等类似的旅馆;另外,有许多自助游者喜欢新奇的事物,会对野营感兴趣,而青岛在这方面还比较缺乏,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建立为其提供相关旅游设施,如帐篷、睡袋及炊具;还可以在旅游聚集地建立临时住宿点。

3、针对感知成本较高的提升方案

(1)提高城市的整体感知,加强各个环节的连接性以及服务质量,让旅游者来到青岛有一种宾至如归感。

(2)制定一定的价格标准,减少主要景区小贩抬高价的现状以及其他对旅游者来说的高成本。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范文3

关键词:研学旅游;旅游线路设计;六盘水

1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分析

1.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研学旅游在日本被称为“修学旅行”,是日本学生最具特色的活动。起源于1946年的“修学旅行”,涉及从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到自然体验等,涵盖各个领域。韩国教育部门将毕业旅行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在欧美等国家,修学旅游是一种常态。国外对修学旅游产品的相关研究比较成熟,例如很早以前Carlson&Widaman在1988年就探讨了美国学生在国外学习大学三年级课程期间在国际理解方面的潜在变化。Weile于1989年对一群以“英语学习,跨文化经验交流和旅游娱乐相结合为旅游目的”在加拿大度暑假的日本学生群体进行了研究。这些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将研学旅游一体化,这种管理模式能让学生在参与研学旅游过程中规范意识,才能真正意思上“寓教于学”。在我国,最早关于研学旅游研究始于1996年,吕可凤在研究中首先提出“研学旅游”概念,并开展了对来华修学旅游学生教育方式的研究。国内有关于研学旅行的实证成果十分丰富,研究视角集中于旅游者的动机、感知、体验与相互联系,研究对象为学者、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研究方法以定量为主,结构类比、实地考察、调查问卷等获取资料。朴真实以来华韩国短期访问学生为例对高校修学旅游服务质量、教育成效与满意度、忠诚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陈非、苗小倩等人从研学旅游的定义、特点、发展现状、市场情况、产品开发等方面对研学旅游进行了综述。2013年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中明确提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2014年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并提出要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综上所述,研学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促进旅游+教育融合发展重要途径。相关研究学术成果和政策条件均表明研学旅游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研学旅游基础理论分析

1.2.1研学旅游概念及特征研学旅游是指以中小学生作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素质为教育目的,依托旅游吸引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为一体的教育旅游活动。教育部提出,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这种活动主要包括普通科普旅游,成人教育旅游,国际和国内大学及学校学生的旅行。活动可以独立进行或由单位正式组织。主要存在如下特征:(1)范围明确性。研学强调的是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如课后的一些兴趣小组、俱乐部的活动,棋艺比赛、校园文化等均不符合研学旅行的范畴。(2)目标群体固定性。青少年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体和中心,是研学旅行能否成功开展的核心要素。(3)目的清晰性。研学旅行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是有意识组织的,其强调学生身心变化的教育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课堂”,掌握多方面的知识。(4)组织特色性。研学旅行主要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不同于家长自发组织的小群体活动,共同体验相互研讨的一种教学方式。(5)产品多样性。随着市场逐渐完善,产品越来越多元化,以学习特殊专业知识为主的研学旅行频频出现,并逐渐走向了主题化,比如以动漫、影视、体育、科技、文学、历史、生物、探秘等为特色的研学旅行,势必成为以后的发展趋势。(6)体验全程性。研学旅行强调学生必须要有体验,不是停留在看一看、转一转的“走马观花”形式。

1.2.2研学旅游者购买行为特点分析(1)购买活动中表现出较为复杂的产品评价过程。研学旅游的目标市场是中小学生,旅游者购买的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因其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同时发生的,消费者无法“先尝后买”,必须在购买前确定该产品的状况,进而增加了风险,所以旅游者在进行旅游地线路选择时,通常需要广泛的收集各种相关信息,导致其购买决策要比一般产品的购买决策复杂得多。(2)研学旅游是一种非日常性的高层次消费。旅游本身就是“无形产品”与“有形产品”的组合,在评价“有形产品”时可借助于特征来评估产品质量,包括颜色、密度、气味等,而针对“无形产品”时,需要借助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说,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且研学旅游是需要在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激发下才能产生活动的发生。

1.2.3研学旅游者心理特征分析根据科特莱文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分析,可以将影响旅游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分为三类:旅游者个人特点、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除此之外,旅游者心理特性也会对旅游行为产生影响。(1)变换环境以调节身心节律的心理特性。中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会出现一种单调感和枯燥感,造成心理压力和心理上的疲惫,同时,也会造成体力和精力的疲劳。因此,产生了想要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良好身心发展的需求,需要以一段新的生活经历来改变生活方式和节奏,且这种心理需求不会因为获得一次满足而终止,而且会在人们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周期性的出现就萌发了研学旅游。(2)探索求知的需要。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对了解自身以外的事物,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感兴趣,探索求知的心理需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对自然景观的审美;二是对不同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对不同民族生活方式的体验以及对社会美的欣赏。这种心理需求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在于它体现了人们对新鲜和奇异现象的探索,与调节身心节律的需要相比,探索求知的需要并不会周期性的反复出现,在这种需要在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条件下,具有逐渐增强的特征。

2六盘水市研学旅游依托地基础条件分析

2.1六盘水市地理区位分析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的乌蒙山区,全市国土面积9965平方公里,辖2个区、1个县级市、1个县,是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因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地势影响,气候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凉都”称号,也是全国唯一以气候特征命名的城市。六盘水地处滇、黔两省结合部,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南盘江、北盘江流域两岸,资源十分丰富。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其中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六个民族为六盘水市的世居民族。

2.2六盘水市旅游资源与相关条件分析

六盘水涵盖国标分类中的8个主类,35个亚类,102个基本类型,六盘水市整体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品位高,人文资源富有独特文化魅力。但区位条件与经济背景仍处于发展阶段,因六盘水市近几年才开始转型发展,交通之前常年处于“闭塞状态”,出行方式受限,经济基础相较于我国沪、宁、杭等地区稍差,条件不够优越,市内拥有月照机场与火车站,高铁站将于近年开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旅游的发展,就旅游资源看,其呈现出较大程度的潜力与提升空间。

3特色旅游线路与旅游商品设计

旅游线路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为使游人能够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观赏效果,由交通线把若干旅游点或旅游城市合理地贯穿起来,并具有一定特色的路线,具体讲,一条旅游线路就是一个单位的旅游产品,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对象、客源地和目的地的重要环节。一般的旅游线路设计需要包含的内容有:旅游时间(包括总的旅游时间以及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时间安排);旅游目的地(包括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级别,主要游览景点景区特色等);旅游交通(包括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旅游食宿;旅游活动安排(直接影响到线路的质量和旅游活动的效果);价格(敏感因素)。

3.1六盘水市线路设计实际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创新意识,违背原则旅游产品有着市场生命周期,包括介绍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旅游线路也遵循这一规律,旅游市场具有不稳定性和可选择性,因此旅游线路的设计要随动态变化而进行创新,对传统线路改进和突破,对旅游资源、交通等要素进行新的组合,才能使旅游线路更富有生命力与吸引力,以实现旅游线路的可持续发展。六盘水实际旅游线路类型单一,缺乏新意。

3.1.2缺少淡季线路设计旅游有着淡季与旺季之分,旺季即为旅游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此时呈现于淡季相对多的旅游线路可供旅游者选择,并且在淡季会出现普遍使用快速渗透的市场价格策略,这会对旅游者产生“价低质差”的刻板印象。

3.1.3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设施是完成旅游活动必备的各种设施、设备和相关的物质条件的总称,它能影响旅游活动开展的顺利与否以及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旅游线路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客观条件与旅游过程中设施的便利性,使旅游者获得最佳旅游效果,没有良好基础设施的线路设计,旅游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3.1.4营销战略与手段不足旅游企业高层经营者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的指导下,在准确把握环境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实现企业的营销发展目标,而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谋略。旅游企业制定的营销战略目标只能有一个,即要有一个主攻方向,否则会分散企业营销力量。手段与之相反,要尽可能的用多种多样的手段达到宣传推广作用,充分利用与时代相接轨的“互联网+”,注重与携程、去哪儿、途牛、淘宝等App的合作联系,还可加强博客、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合作。

3.2研学线路设计方案

结合旅游线路设计内容原则,针对六盘水市实际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四个线路设计方案,如表1所示。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范文4

[关键词]探险旅游;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保障机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及消费能力的提高,并得益于交通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旅游及休闲需求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旅游细分市场中的生态旅游、自然旅游及以探险旅游为代表的特种旅游便应运而生。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生态旅游、自然旅游、探险旅游这3种特殊旅游细分市场才得到快速的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关于生态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学术著作以及论文问世,但是有关探险旅游的研究仍然处于启蒙状态。这是由于探险旅游一直被归入生态旅游或自然旅游的亚类中,未单独进行研究。直到近几年,探险旅游越来越受旅游者的欢迎,发展速度几乎超过了其他两种旅游形式,而探险旅游事故的频频发生,也逐渐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1 探险旅游的界定

1.1 概念

探险旅游(adventure tourism)是有人引导的商业旅游(guided commercial tour),它的主要吸引物是依托自然环境特征的、需要特殊体育或者类似设备支持的、令游客激动的室外活动(buckley,2006)。加拿大旅游委员会把探险旅游定义为:发生在非同一般的、异国他乡的、遥远与荒野的旅游目的地的活动,涉及一些非传统的交通与各种难度的活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探险旅游的外延已经扩大,不再是少数专业探险者们“勇敢者”的游戏,已经开始渐渐向大众旅游形式过渡,以登山探险旅游研究为例,贝蒂和胡德逊(beedie&simon hudson,2003)就认为在登山运动中,专业登山运动员和旅游者的界限已经慢慢模糊,这就使得探险旅游的研究具有更广泛性的意义。总体看来,西方学者对探险旅游的定义强调了冒险性、结果不确定性、环境性、个人自主参与性与商业性的特征。

1.2 分类

探险旅游的复杂性以及多面性决定了其活动的多类型性。从探险旅游对地理环境的特殊要求,部分学者从活动所附属的地理环境角度进行研究(表1)。

另外,探险旅游活动也可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而分成“软探险”旅游和“硬探险”旅游(lipscombe,1995)。“硬探险”指旅游者愿意到偏僻的环境,挑战内在的危险。这种危险是自然真实的而不是人造的,对于参与者来说具有高危险性、高参与性,富有挑战性,并且对于参与者的身体条件有极高的要求(mallett,1992;peterson,1989;rubin,1989),包括登山,高空速降,洞穴探秘,跳伞运动以及潜水等;“软探险”旅游者相对而言是初学者,他们寻求一种被设计好的新奇活动。而这种活动也能给他们带来兴奋感以及感情的抒发(lipscombe,1995)。因此“软探险”旅游在游客参与性程度上较被动,此类旅游包括丛林步行,徒步旅行,骑马,皮艇漂流等等。

2 探险旅游的特点

2.1 对刺激的追求

探险旅游对于旅游者的核心吸引力并不体现在风险本身,而是隐藏在风险后面的刺激感和不确定性。卡特(cater,2006)认为对风险的追求不是这些活动的核心吸引力,不能简单地把风险理解为冒险的动机。研究显示,旅游者加入探险活动的首要动机是追求恐惧感和刺激感,而不是追求具体的冒险活动。最成功的探险旅游经营者是在能够降低实际风险程度的同时,把刺激感内化于其中(见图1)。

2.2 对安全的保障

沃尔(walle,1999)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例,证明了在探险旅游活动中如果没有安全的保证,更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不能得到满足的。游客通过环境冒险与自身能力的互相作用来获得一种挑战自然的探险体验。因此活动具有的危险程度与游客的体验水平以及技能有积极的关系(ewelt,1997,1989;ewert&hollenhorst,1994;martin&priest,1986)。但是危险程度与游客的体验水平决不是正比关系,当危险程度超过了游客能力所能够承受的范围时,那么游客的体验水平便处于下降的趋势。“绝对刺激,绝对安全”才是探险旅游的显著特点。

3 探险旅游供需文献回顾

3.1 探险旅游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加关注环保问题、对质有较高的要求等等。旅游者,更确切地说是“新旅游者”(poon,1993)希望从他们的假期中获得一定收益,比如说独一无二的经历。“新旅游者”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从日常生活中逃脱出来,并获得一定的自我实现(swarbrooke,beard,leckie,pomfret,2003)。而探险旅游所涉及的极具参与性的活动可以满足旅游者彻底逃脱日常生活的需要,并使其获得“最高体验”(maslow,1976)。

3.1.1 选择探险旅游因素:内因+外因

两个方面的因素限制着旅游者对探险旅游的选择,一个内在因素,一个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即探险旅游者的动机,促使旅游者寻求可以带来满足的假期经历的内在需求。由于探险旅游的不同特性,参与者的动机也就各不相同。利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分析,可以发现探险旅游是为了实现较高层次的需求:自尊和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大多数旅游者选择探险旅游是因为一系列不同的原因而不是一个。在美国的世界探险旅游展览会上,对178个展览商的调查报告指出“获得新的经历”、“自我成长”、“高兴与激情”是选择探险旅游的重要原因(sung et al.,1997)。外在因素,即探险旅游者外在条件,譬如年龄、能力、活动的类型等。探险旅游与大众旅游相区别的主要特征危险性,导致对探险旅游者的年龄、能力、身体健康情况有一定的限制。而探险旅游的不同活动类型,又放宽了这个限制。

学者一贯认为探险旅游是年轻人的游戏,经济资讯机构(economic intelligence unit,1992)有不同的观点,指出追求探险和激情的态度,才是探险旅游者的决定因素。约翰等学者(swarbrooke,beard,leekie,pomfret,2003)认同后者的观点,认为相较于 年龄,生活方式的选择对旅游者参加探险旅游更有决定作用。但一旦决定选择探险旅游,年龄、能力与探险活动类型选择有紧密的关系(loverseed,1997)。更重要的是,旅游者的健康情况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如卡特(cater,2000)指出,一些旅游经营者要求他们的顾客出示健康证明。

随着探险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经营者需要了解影响旅游者选择探险旅游的动机是什么,从而对其经营决策、营销推广有所帮助。探险旅游涉及面广,以及研究关注少都决定了在这方面的研究仍需要一段很长的路程。

3.1.2 不同类型的探险旅游者

对探险旅游者直观的认识是那些追求硬探险旅游的旅游者。而忽略了软探险旅游者。而探险软-硬系统更有助于增加旅游产品类型以及扩大旅游市场(swarbrooke,beard,leckie,pomfret,2003)。软探险旅游具有一定可知的、较低水平的危险,对旅游者的初始技能要求不高。而硬探险旅游者参与的活动,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对其技能和以前的经历有较高的要求(hill,1995)。因此软性探险旅游能吸引更多数量的旅游者参与到探险旅游中来。这些观点在马勒和克里沃(muller&cleaver,2000)对“婴儿潮”的研究中得以体现,其研究结果显示在五年之内56%的旅游者参与过探险旅游,而其中的大部分是软探险旅游。

正如上文提到,不同个体选择不同类型的探险旅游有不同的原因,如年龄、能力等。也致使有的旅游者认为是探险旅游的,其他一些人认为不是;有的认为是软性探险旅游,而在其他一些人眼中是硬性的(beard&wilson,2002)。因此,有些旅游者在探险旅游中得到满足,自我肯定,这种探险活动可能使另一些人恐慌,感到焦虑,这也就不能满足其初始的动机。随着旅游者动机的改变,以及在每次探险活动中经历的积累都可能使每个探险旅游者向高难度的探险旅游者类型转变(fluker&turner,2000)。

3.2 探险旅游供给

随着需求的迅速发展,探险旅游产品供给也面临着一个发展更新趋势,一些作者把探险旅游产品的这一发展趋势作为其研究的重点。早期的研究较偏重于单独的旅游产品,如潜水旅游团队的结构(tabata,1992)、骆驼旅游(shackley,1996,1998)、登山活动的商品化(johnson&edwards,1994)、潜水活动的商品化(livet,1997)、观鲸旅游(davis et al.,1997)、鳄鱼旅游(rvan,1998)、海上探险旅游产品(cater,2000,jennings,2003)、美国的探险旅游产品的子类(sung et al.,2000)等。这些研究更关注某一次旅游的组成和某一个旅游团的结构。

后期的研究焦点开始以某个具体探险目的地为背景,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吉拉得(giard,1997)、布思(booth,2001)、戴维森(davidson,2002)、弗莱德曼(fredman,2003)、赫伯利(heberlein,2003)等学者分别对法国、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等一系列旅游目的地展开了实地研究。某种特色旅游产品项目也被置于一个更具体的背景下加以研究,例如:野生动植物旅游就曾被柯廷(curtin,2003)、舍科(sekhar,2003)、里德(reid,2004)、贝若(berrow,2003)等学者在新西兰、爱尔兰、东非等地加以研究。

随着旅游产品的综合化和多样化发展,学者们的视角也更为全球化和系统化,开普(cape,2003)从全球范围调研了潜水旅游的发展情况,陈(chela etal.,2003)归纳了依据季节的预测方法,克劳蒂亚(cloutier,2003)从更宽泛的角度总结了探险旅游商业层面的一些问题等,此阶段的研究更具有可比性和广泛性。

4 探险旅游安全管理

由于国外公共安全体系比较完善,国外学者对探险旅游的研究重点放在探险旅游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风险评估研究上,对探险旅游安全保障机制的研究比较欠缺,而国内文献多从保障机制方面人手,提出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探险旅游预警系统、监控系统、救援系统和保险系统。

4.1 风险评估研究

克利夫特等人(clift et al.,1997)、维克斯和佩奇(wilks&page,2003)及佩奇(page et al.,2005)通过对苏格兰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探险旅游活动及事故数据的回顾,得出最危险的探险旅游活动是骑马、四轮越野车和雪上运动。对于活动研究的热点则主要集中在了登山、滑雪及潜水运动方面。

威廉(william,1999)回顾了北美的登山事故,马尔科姆(malcolm,2001)报告了新西兰库克山国家公园的登山伤亡率,穆萨等(musa et al.,2004)得出到珠穆朗玛峰国家公园89%的游客会受到高原反应、呼吸疾病以及肠道感染的影响。

雪上运动事故也吸引了普遍的关注:艾特肯(aitkens,1990)、普劳尔等(prall et al.,1995)、古莱特等(goulet et al.,2000,2001)、哈格尔(hagel,2004)等学者不仅分析了雪上项目的基础数据,而且比较了滑雪与滑雪板运动对身体不同部位的伤害度,头盔和护腕的影响,以及技术及经验的作用。

特瑞维特等(trevett et al.,2001)、维克斯及戴维斯(wilks&davis,2000)分别统计了在奥克尼郡、昆士兰、美国及日本的潜水死亡率,泰勒等(taylor et al.,2003)概括的回顾了潜水类活动的伤亡情况。

新西兰作为一个探险旅游大国,探险旅游安全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他们运用一系列一手或二手数据来评估确定探险旅游伤害的性质与程度,尤其是本特利(bentley)和佩奇(stephen j.page)等专家在对事故及安全管理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特利和佩奇(bentley&page,2001)研究了新西兰的探险旅游事故,在其中把旅游者的人生安全作为评价的一个新范例提出;本特利等学者(bentley,meyer,page,chalmers,2001)通过对新西兰健康信息服务中心提供的从1982-1996年的数据,分块讨论了在分析伤害问题时选取的变量因子,分别是事故发生地、事故种类、具体活动、住院天数、伤害程度、地理空间分布、事故年份及月份、年龄、性别,为系统的分析提供了框架参考,最后总结出高风险的旅游项目通常为独立的,无引导的旅游,例如登山、滑雪、徒步远足等。骑马和脚踏车被认定为是商业探险旅游活动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项目,跌落是最经常的事故。而本特利、佩奇和基思(bentley, page&keith,2007)同样探究了探险活动中伤害赔偿的模式和趋势。通过对一个地区12个月来事故的归纳总结,发现总体趋势是单独行动的项目要比商业组织的项目发生事故概率大,如骑马、徒步行走、登山、冲浪等,滑索及喷气船项目要求赔偿的金额最多。在人员比例中,年轻男子受伤占了大部分,跌落也被反映为是最普遍的事故类型。两篇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彼此的观点。

本特利等学者(bentley,page&laird,2001)接连通过两篇文章,将研究对象锁定在从业者身上,通过对从业者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从问卷统计结果建立起一个从经营者角度对通常风险因素界定的框架。27项探险旅游项目被列入,其中被认定为具备最高风险的是雪地运动、蹦极以及骑马;而滑落成为伤害最主要因素。

佩奇等学者(page,bentley&walker,2005)用对比研究方法调查了新西兰和苏格兰探险旅游的安全体验。通过比较方法有助于帮助分析在不同地理范围下旅游发展和变化的区别和联系,这种空间上的横向比较研究为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更普遍的意义。

本特利和佩奇(bentley&page,2007)对1996-2006年的7篇探讨新西兰探险旅游安全问题的文献进行了一个综合比较归纳,包括列表对比了各文章中所用到的一二手数据来源、探险旅游伤害问题程度、不同种探险活动的风险排序、探险旅游安全问题风险因素排序、综合建立起了一个概念化的模型。

4.2 保障机制研究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这是旅游界公认的管理底线。旅游安全对于旅游者、旅游经营者以及旅游管理部门来说,都是不可逃避的话题。探险旅游作为旅游的一个细分市场,由它的特性(绝对安全、绝对惊险)决定了安全是其首要问题。因此从安全预警、安全监控、探险旅游救援、探险旅游保险以及探险旅游法规和教育培训6个方面对探险旅游保障机制的研究是探险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相关文献着重从游客、组织及探险旅游管理部门管理的角度切入探求保障体制的建立。

4.2.1 游客角度的研究

旅游者个人因素是探险旅游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冯麟茜,2007),由于旅游者的不安全行为以及个人原因,不按规范操作行事、卖弄炫耀、不按照统一的步骤,安全意识不足、过分自信和无经验导致事故发生占到多数(侯国林,2005;张进福,2006)。刘德谦(2006)就近几年的沙漠探险指出现阶段旅游者自身安全意识较弱,未对可能遇到的危险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可。与常规性的探险旅游相比,旅游者需要从技术、体能以及心理都要做好准备(ewert,1997、1989;martin&priest,1986;hall&weiler,1992;马洪曼,2007)。针对不同类型的探险旅游,对旅游者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洞穴探险旅游与漂流旅游(李海东、保继刚,1995;张瑁、林刚,2004;王仁庆,2005)。因此对游客的管理是探险旅游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

4.2.2 组织角度的研究

目前组织探险旅游主要通过3种途径:个人、网络、俱乐部,因此组织程度低,是我国探险旅游最明显的特征。探险旅游的管理由于受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此这是较难保障的。旅游组织起到关键作用。而在3种组织方式中,一些较大的俱乐部也承担着探险设备的供应,设备因素在探险旅游风险因子也占有较大比重(王小利、张树夫,2006)。组织要加强旅游者安全教育,使其深入了解并理解探险旅游的危险性。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选择适合参与的项目。出发前制定计划,加强对旅游者体能和心理训练(冯麟茜,2007)。由于探险旅游刚刚兴起,从探险旅游发起组织、旅游景区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旅游景区中,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办法不配套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新开发的旅游区安全意识薄弱,存在种种安全隐患;一些旅游企业没有专门负责安全保卫的机构,旅游安全设施及管理的滞后,是引发安全事故最大的隐患(侯国林,2005;赵怀琼、王明贤,2006)。组织在探险旅游的救援中也起到了作用。冯麟茜(2007)指出,应建立民间和政府“合作”的救援组织。研究者也指出大多数时候“向导”代表探险旅游发起组织对探险旅游队员进行管理,考虑探险旅游的特殊性,向导不仅要具有普通导游的素质,还应能与参与者保持良好的沟通、设置救援队伍,保证第一时间救援、突发事件准备、保持器械良好运行、危险预报和信息传递的通畅顺利等(侯国林,2005;冯麟茜,2007)。

4.2.3 探险旅游管理部门角度的研究

旅游管理部门应协同探险旅游组织或督促探险旅游组织做好安全预警。探险旅游涉及面广及诸多复杂因素,所以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做好安全预警,政府首要做的就是对探险旅游资源进行风险等级评定(bentley、meyer、page、chalmers,2000;席建超、刘浩龙、齐晓波、吴普,2007;bentley、page,2007)。探险旅游安全事故的特殊性、紧迫性及其影响的重大性,建立一个及时、有效的探险旅游救援系统,有很多伤亡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加强高科技在探险旅游游安全救援体系中的应用,使得探险旅游安全救援成为保障探险旅游活动正常进行和维护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郭零兵,2005)。探险旅游所处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在作探险旅游的救援工作。但是救援工作所要求的技术性,以及救援过程中的高成本,导致最终的救援行动迟缓甚至不及时(肖爱莲,2001;冯麟茜,2007)。买保险,这是多数人会想到的转嫁风险和责任的方法。国外的保险公司对滑雪、水上、空中等高风险运动设有“特种保险”(王卫平,1997)。卡伦德和佩奇(callander&page,2003)以新西兰探险旅游活动的安全和管理为着眼点,调查了发展中旅游法律支撑框架,讨论了经营者与旅游事故的责任关系,倡导安全经营和规范立法。从经济学角度来讲,保险制度是旅游赔偿中最符合帕累托效用最大化的一种方式。借鉴国外探险旅游成功的例子,这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从系统的探险旅游保障体系来看,在探险旅游开始前政府或旅游管理部门就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范,使危险隐患被扼杀在萌芽中,而不是等到有重大危险事件发生了,再去针对事件做出政策。马红漫(2007),冯麟茜(2007),刘德谦(2006),郑晋鸣(2006),王小利、张树夫(2007)等提出了建立探险旅游申报制度、类似“领队”或导游的资格认证制度、责任认定制度、保险制度等制度。

5 以往研究的局限及可创新之处

(1)迄今为止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其中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甚,大部分研究以此两地为例,表明这两地的探险旅游现状及研究在全世界居于领先水平,对于世界不发达地区或者发展中国家 的研究分析很少。

(2)国外研究以实证研究居多,通常以某地某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为例,研究方法为数据收集法、访谈法及在某一时期对某特定旅游群体进行追踪调查研究,概念性研究相比国内较多,但是还未出现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探险旅游安全管理模型,研究多停留在点上。定量分析上,只有一些较为简单的统计分析,缺乏深度定量模型。如何进一步挖掘国外实证与定量研究对我国探险旅游安全管理的实践指导意义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3)在风险评估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从各角度层面列举了系统的评估因子指标,为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范式,但其中的不足在于文章基本是在一个大的探险旅游背景下讨论各种类别探险旅游活动的风险性排序与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但是缺少对同一类型旅游活动的风险性等级评价(如登山探险旅游风险级别判定),可以进一步细化以提供更加具体实用的指导性意见。目前国内对探险活动的风险评估手段和方法不一,缺乏权威性,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可创新之处。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范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推进旅游转型;配合做好方岩景区村落搬迁改造,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开拓旅游内需市场”为活动载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以旅游产业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加快旅游产业化整合推动集约发展,实现旅游经济全面繁荣为目标,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旅游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目标要求

1、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全局党员干部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做到“五破五立”,即:破除单纯追求速度、不顾资源环境代价的思想,牢固树立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理念;破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思想,牢固树立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理念;破除因循守旧、小满则安、固步自封的思想,牢固树立开放创新、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理念;破除追求个人政绩、忽视群众利益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2、提高科学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能力、科学规划能力、科学探索能力;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统筹兼顾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着力提高普通党员干部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

3、破解发展难题。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全局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敢于负责、敢于面对矛盾和困难,切实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我市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着重破解如何配合做好方岩核心景区相关村庄搬迁中的难题;如何抓好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新产品开发建设,提升我市旅游吸引力的问题;如何开展旅游品牌推广,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问题。

4、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学习实践活动,着力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旅游管理体制和旅游发展机制。深入开展旅游管理体制的调研,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旅游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一系列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监督机制,包括针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旅游管理部门工作考核机制、旅游企业扶持激励机制等,切实推进我市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方法步骤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3月开始,2009年8月基本结束。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局机关全体党员都要参加到活动中来。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

(一)学习调研阶段(2009年4月底前基本完成),重点是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找准问题。

1、思想发动。召开动员大会。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应军作动员报告,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步骤。

2、学习培训。采取个人自学、专题辅导、集中交流、网络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同志的重要论述以及有关学习材料,尤其要精读《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加强学习培训。

(1)局党组中心组集中开展专题学习交流。

(2)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3)邀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讲座。

(4)组织学习心得交流。

3、专题调研

(1)领导干部调研。每个班子成员要按照职责分工,围绕“遵循科学发展,打造商旅大市,振兴*旅游”的主题,带领有关科室或相关人员组成专题调研组开展调研工作,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要依据调研结果,重点梳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实践探索。

(2)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旅游企业代表、资深旅游从业者以及关心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召开“促进旅游业发展”专题研讨会,对如何推动我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研讨交流,听取他们对促进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建议。

(二)分析检查阶段(2009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重点是对照检查、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开展评议。

1、认真梳理存在问题。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紧密联系旅游工作实际,重点排查在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设立建议箱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干部职工、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寻找存在问题和不足。

2、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局领导班子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排查问题,剖析原因,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局机关支部要召开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个党员干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分析总结。

3、开展民主评议。局领导班子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和职工,旅行社、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代表开展民主评议。根据评议意见,对领导班子分析总结报告作进一步修改。局党组的分析总结报告在向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作出报告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以适当方式予以分开。

(三)整改落实阶段(2009年8月底前基本完成)。重点是制定措施、健全机制、落实整改。

1、制定整改方案。领导班子就分析总结报告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开阔视野,理清思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措施,规定时限和责任,制定整改方案。党员干部要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2、集中解决问题。把解决问题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领导班子要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认真抓好整改。其他党员干部也要结合自己思想和工作实际,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一些涉及面广、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成立专项小组,上下联动,综合治理。对应当解决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作出说明,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3、完善制度。局班子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市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和措施。主要在旅游企业管理机制、旅游人才培养机制、旅游扶持政策机制和旅游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建立完善具体的制度措施,力争在建立完善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产业导向、政策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4、总结测评。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局领导班子对开展活动情况进行认真总结,重点总结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实际成效和意见建议,形成总结报告。在此基础上,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采取书面问卷、座谈访谈、民意调查、集中评议等形式,分层面开展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范文6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维度;旅游态度;旅游行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4―0082―06

随着全球国际旅游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亚太地区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开始将文化因素作为影响旅游者偏好和行为的关键变量纳入旅游行为研究之中。有的学者呼吁:无论学术界还是业界都必须理解和容纳国际旅游者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金(Kim,1998)总结了跨文化研究得到重视的几个原因:国际范围内的社会、政治、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文化和种族多样性得到认同;社会科学领域内出现更广泛的哲学和方法论的趋向,如后现代主义、现象学。但他同时指出了旅游领域中的跨文化研究仍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关于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的文献散布于多种国际性旅游和接待业管理期刊中,本文搜索的相关文献来自12种主要的国际性旅游、接待业管理和消费者研究期刊,其中最主要的期刊是《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0f Travel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Hospitality Management》和《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收集到的相关文献共50多篇,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能反映目前国际范围内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的总体状况。通过对这些文章内容的分析,本文希望能较全面地展示目前国际上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依据的理论基础、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存在的主要争议等,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1 跨文化旅游态度和行为研究中文化含义的界定

对文化下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克鲁伯和克拉克洪(Kroeber&Kluckhohn,1985)曾总结有16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一些学者尝试对文化的定义进行归纳分类,如瑞卡德森等(Richardson et al,1988)将文化的定义分为两类:行为模式和知识、信念系统。他们认为这两种类型的定义对旅游研究都是有意义的。马斯特和普瑞迪克斯(Master&Prideaux,2000)认为可以从两个视角看待文化,一个是将文化仅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中潜在的、支配行为的信念、规范、价值观和习俗;另一个视角是将文化看作是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综合体。苏斯曼和拉西克斯科(Sussmann&Rashcovsky,1997)认为文化包括可观察的因素,如行为特征、物化的艺术和不可观察的因素,如信念、态度和价值观。文化一般被认为有三层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中,物质文化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大多文化的定义强调的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强调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被一个社会成员所共享,不同文化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赫夫斯蒂德(Hofstede)形象地把文化比喻为人的心理程序,决定着特定群体的感知、态度和行为。可见文化的定义更多地是从心理学角度论及文化的。

2 跨文化旅游态度和行为研究的理论框架

被跨文化研究者引用最多的文化理论是赫夫斯蒂德(Hofstede)的国家文化理论,该理论将国家文化分为4个维度:权力距离、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男性气质一女性气质、不确定性规避。后来又加了一个维度:长期导向一短期导向。权力距离(powerdistance)被定义为处于低权力地位的个体期望和接受权力不公平分配的程度。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被定义为社会中个体间联系的松散程度,个体只需照顾自己及小家庭成员。男性气质(masculinity)被定义为社会中性别角色差异的程度,男性被认为是果断、粗犷、关注物质上的成功,女性被认为是谦虚、温柔和关心生活质量。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avoidance)被定义为某一文化的成员对不确定和未知情境的恐惧程度。长期导向(long-term orientation)指一个社会体现实用的、未来导向的观点的程度。赫夫斯蒂德(Hofstede)计算了66个国家在以上5个维度上的得分,成为比较国家文化差异的重要依据。

1983年,霍尔提出了区分文化差异的4个维度:语境(高语境一低语境)、空间、时间、信息流。低语境文化中,个体间的交流更多使用直接的言语,而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更多使用非直接的、含蓄的交流方式。大多亚洲国家属于高语境文化,西方社会大多属于低语境文化。克拉克洪和斯特罗贝克(Kluchhohn&Strodtbeck)在1961年根据对5种关系的价值观取向提出5个文化维度:人的取向、自然取向、活动取向、时间取向和人际关系取向。1969年,印克勒斯和利维森(Inkeles&Levinson)在回顾了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文献后,总结了国家性格的3个维度:和权威的关系、自我概念(特别是个体和社会的关系、个体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概念)和处理冲突的方式。和赫夫斯蒂德(Hofstede)文化理论相比,旅游行为跨文化研究较少以这几个文化维度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3 旅游态度和行为跨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

通过对旅游跨文化研究内容的分析,本文将旅游跨文化研究分为旅游动机、旅游信息搜集、旅游形象、旅游决策、旅游活动和行为、满意度及旅游服务等几个领域。

3.1 文化与旅游动机

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可能存在很大差异,但大多数旅游动机研究基于西方个体主义文化背景,很少考虑文化的差异。金(Kim,1998)分析了北美流行的几个动机理论(期望理论、成就需要理论和需要层次论),认为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美国文化基础上,很难解释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行为。但旅游动机的测量量表却被证明可以进行跨文化使用。姜和帕克(Jeong&Park,1997)在检验李和克伦普顿(Lee&Crompton)提出的猎奇动机量表时,发现基于美国居民和长期假日情境下提出的猎奇量表被用于韩国的一个主题公园的研究情境时,结果和原作者的结果非常相似,从而证明原量表在韩国文化背景下同样可信和有效。施奈德和巴克曼(Schneider&Backman,1996)的研究也说明在北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节事动机量表可以用于阿拉伯国家。

李(Lee,2000)比较韩国Kyongju世界文化博览 会参观者的动机,发现亚洲客人(日本和韩国)与高加索客人(欧、美)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金和李(Kim&Lee,2000)分析了美国和日本游客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文化态度、旅游动机及两者的关系,发现两组游客在文化态度和旅游动机上均存在差异。尤(You,2000)等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了英国游客与日本游客的推拉动机的差异,金和普瑞迪克斯(Kim&Prideaux,2005)研究了来自5个国家或地区(美、澳、日、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韩国入境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克扎克(Kozak,2002)研究了英国和德国旅游者去摩洛哥和土耳其的“推”和“拉”旅游动机,方克和柏润(Funk&Bruun,2007)比较了体育旅游动机的跨文化差异。以上这些跨文化研究提供了较充分的证据说明旅游动机存在文化差异,来自不同国家的旅游者有着不同的旅游动机,同一国家的旅游者在不同的目的地旅游时的动机也不同。

3.2文化与旅游信息搜集

文化是影响旅游者信息搜集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相关的研究却不多,只有少数学者致力于此方面研究,且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尤斯尔等(Uysal et al,1990)研究了去美国旅游的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发现各个市场最主要的信息源分别是旅行社、家庭和朋友及书籍和图书馆资料。古斯奥依和陈(Gursoy&Chen,2000)考察了美国的德、法、英入境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根据旅行目的和信息搜集行为将旅游者划为4个细分市场,每个细分市场依赖的主要信息渠道存在差异。陈(Chen,2000)研究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去美国旅游的旅游者信息搜集行为,得到了同样的结论。陈和古斯奥依(Chen&Gursoy,2000)比较了美国的英、法、德首次和重复入境旅游者的外部信息搜集行为,发现旅行社是使用最多的信息源,并指出国家文化和旅游经历都会影响信息搜集行为。马里和克罗特斯(Money&Crotts,2003)考察了不确定性规避对美国的日、德入境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的影响,发现高不确定性规避的消费者较多使用旅游中介,较少使用个人的、目的地营销导向的和大众媒体等信息源。古斯奥依和乌马伯瑞(Gursoy&Umbrei,2004)研究了欧盟15国居民的外部信息搜集行为,发现国家文化影响旅游者的信息搜集行为。

3.3 文化与旅游目的地形象

较早考察文化对目的地形象影响的学者是瑞查德森和克伦普顿(Richardson&Crompton,1988),他们选择说英语和说法语的加拿大人作为两个文化组,并确定了10个旅游目的地属性,结果发现10个属性中的6个存在显著差异。柯(Kau,1993)对新加坡一个新建的主题公园唐城(Tang Dynasty Village)的吸引力进行了跨文化研究,发现欧美游客与亚洲游客在心理特性的8个项目上有4个存在显著差异,在主题公园提供的9个吸引物和活动项目上有6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

陈和克斯泰特(Chen&Kerstetter,1999)研究了美国国际学生对宾州乡村地区的感知形象,发现来自东南亚的学生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评价高于来自东亚和欧洲的学生,中南亚留学生对乡村氛围的评价高于加拿大、东亚和欧洲留学生;东亚留学生对舒适宜人的自然评价低于拉美、中南亚和东南亚留学生。马克埃和费森马依尔(Mackay&Fesenmaier,2000)使用加拿大亚伯达的9张风景图片和多维尺度分析技术考察了美国和台湾研究生的目的地形象评估。结果发现两个文化群体在形象评估的维度和对维度的解释上均存在差异。台湾学生出现3个形象维度(水、适度风险、山),美国学生出现2个形象维度(复杂、粗犷、与自己国家不相似;自然、无名、有水)。

3.4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

在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领域的跨文化研究相对缺乏,只有少数几个研究涉及决策时间差异和影响目的地选择的政治不稳定因素的感知差异。爱弗森(Iverson,1997)对日本和韩国旅游者的决策时间进行了比较,卡方检验发现两国旅游者的决策时间存在显著差异,韩国旅游者的决策时间比日本旅游者短,这可能因为两国在赫夫斯蒂德(Hofstede)的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上存在差异。作者还同时考察了性别、婚否、旅行经历、年龄和收入对决策时间的影响,发现年龄和婚否对决策时间存在显著影响。但和国籍相比,这些变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政治不稳定很显然会对目的地旅游业发展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不同的客源国对目的地政治不稳定水平的感知及对这种不稳定的敏感度是否存在差异呢?斯第吉等(seddighi et al,2001)考察了6个欧洲客源国的旅行对各种类型政治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性的感知及对8个地中海目的地国家政治稳定性的感知。研究发现:各种类型的政治不稳定对旅游业影响的感知是不一样的;文化背景决定以上感知的差异;文化背景对地中海目的地政治稳定性水平的感知差异也产生重要影响。

3.5 文化与旅行行为、旅游活动

旅行行为和旅游活动的跨文化研究得到相对较多的关注,研究方法包括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定量和定性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入境旅游者、一国内部的不同人群以及移民。皮扎姆和苏斯曼(Pizam&Sussmann,1995)用间接的方法考察了伦敦市导游对日本、法国、意大利和美国游客的感知,发现导游感知的不同国家旅游者的行为存在明显差异。皮扎姆和姜(Pizam&Jeong,1996)用同样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考察了韩国导游对日本、美国和韩国人旅游行为的感知,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米克莱顿(Mykletun,2001)等在研究波罗的海旅游非优区岛屿目的地的市场定位时,用多元对数回归方法考察了国籍作为市场细分变量的有效性,罗森鲍姆和斯皮尔(Rosenbaum&Spears,1999)考察了夏威夷国际游客的消费行为差异,发现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韩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6组游客计划在购物和其他各种活动上的消费存在差异。

跨文化研究中,国际学生市场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菲尔德(Field,2004)比较了美国克莱姆森(clemson)大学国际学生和本国学生的旅行态度和行为差异,金等(Kim et al,2003)比较了美国大湖区3所大学中来自亚洲的国际大学生和美国本国大学生的旅游活动偏好,施奥汉姆等(Shoham et al,2004)比较了美国、南非和以色列3国学生的旅游偏好,皮扎姆等(Pizam,2004)通过对11个国家接待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分析了冒险和追求感觉的个性倾向特征对旅游行为和旅游活动选择的影响,这些研究证明不同国家的大学生在旅行特征和旅游活动上存在文化差异。跨文化研究中建构理论 模型的研究较少,赖辛格和马夫昂多(Reisinger&Mavondo,2004)对美国和澳大利亚学生心理特征的模型建构和比较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跨文化研究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但也有一些研究使用定性方法。马奇(March,1997)使用定性方法(访谈)对5个亚洲国家的出境旅游产业及旅游者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如“说英语的能力和欲望”、“饮食习惯”、“独立冒险精神”、“海外旅行的期望和需求”等项目上存在国家间的差异。另外一个使用定性方法的跨文化研究是桑普森和卡特勒(Thompson&Cutler,1997)对西非冈比亚旅游工艺品的考察。研究发现斯堪的纳维亚旅游者喜欢真实性的、高质量的工艺品,德国旅游者喜欢代表非洲的、抽象的、小型化的工艺品,英国旅游者喜欢实用的、小型的、便宜的工艺品。

3.6文化与服务质量感知、满意度

1988年,帕拉苏拉曼等(Parasuraman,PZB)设计了服务质量测量量表(servqual),认为服务质量可通过对服务质量的期望与对服务质量的感知的差值来测量,即0=P―E。但有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如克罗宁和泰勒(Cronin&Taylor,1992)提出仅“服务质量感知”这一个测量就可以解释整体服务质量绝大多数的方差。PZB的量表被接待业研究者用于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研究,产生了Lodgserv(住宿业服务质量量表)、Dineserv(餐饮业服务质量量表)等。和在一般的服务质量研究领域存在的争议相似,在接待业服务质量研究中也存在关于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是否可以用于所有情境的争议。阿姆斯壮等(Armstrong et al,1997)考察了文化价值观对服务质量期望的影响,以及跨文化情境中服务质量的测量是否与服务期望有关,金和普瑞迪克斯(Kim&Prideaux,2003)考察了韩国航空服务员对4个国家(日本、韩国、中国和美国)乘客的服务期望感知差异,马斯特和普瑞迪克斯(Master&Prideaux,2000)根据旅游研究中缺乏对物质文化和旅游关系的研究这一情况,考察了物质文化与度假满意度的关系,克扎克(Kozak,2001)比较了到土耳其和马约卡岛旅游的英国和德国游客的满意度,余和古尔顿(Yu&Goulden,2006)比较了蒙古国的入境国际旅游者的满意度,以上研究都证明了服务质量感知和满意度存在文化差异。雷特文等(Litvin,2003)以新加坡的国际游客为例,研究发现自我形象和目的地形象有较高同一性的游客对目的地的满意度较高。

跨文化研究面临一些方法论的挑战,常等(Cheung,et al,2004)以美国和中国香港学生对提供全套服务的餐馆的服务期望为例,探讨了跨文化比较研究中的结构无差异和因子无差异,认为跨文化差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被比较文化群体在题项得分上的差异,二是被比较文化群体赋予“题项一结构”联系强度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在服务适应性、职业技能、卫生和产品知识4个维度上,美国人的期望值均高于中国香港人。

3.7主客文化差异和主客交往

在国际旅游情境中,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往往存在文化差异。魏等(Wei et al,1989)分析了300名1985年一1987年在中国参加科技交流项目的美国访问者的总结报告。内容分析的结果发现了4种类型的文化冲突:文化中心主义、交流问题、服务质量差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赖辛格和特纳(Reisinger&Tuner,2002)分析了印度尼西亚旅游者和澳大利亚东道主之间在8个方面的文化差异,他们随后将澳大利亚的亚洲市场按所使用的语言分为5个部分(印尼语、日语、韩语、汉语普通话和泰国语),考察了亚洲市场旅游者和澳大利亚东道主在文化价值观、社交准则、服务感知、主客交往方式和主客交往满意度几个维度上的差异。皮扎姆等(Pizam et al,2000)以在以色列境内的工作型旅游者为例,以社会心理学的“交往模型”为依据,考察了主客社会交往的强度及其对满意度和态度改变的影响。泰伊尼等(Thyneet al,2006)用结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西兰居民对不同类别旅游者的偏好。早在1976年,人类学家伊万斯(Evans)就从人类学视角考察了旅游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他以墨西哥西部的一个港口城市为例,从时间、空间、交流和文化因素几个方面分析了旅游者的类型(大众旅游者、探索者、漂泊者和居民型旅游者)和文化经纪人对主客交往的影响。艾默(Amir,1969、1976)和库克(Cook,1970)曾提出种族间交往要产生积极效果,参与双方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地位平等;互相合作,达到共同目标;有较亲密的交往;有支持交往的社会气氛等。但在旅游者和东道主的交往中,这些条件却很难被满足,以致这种交往对旅游者对东道国文化态度的改变的影响也是较小的。

4 总结与讨论

旅游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其快速发展促进了世界上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但大量游客来到不同于自己国家文化的目的地,可能会引起各种文化冲突和摩擦,给游客和东道主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近10多年来,主客文化差异及文化背景对旅游者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涉及旅游动机、旅游信息搜集、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旅行行为和旅游活动、旅游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及主客交往等。其中,文化对旅行行为和旅游活动的影响研究较多,文化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研究较少。尽管存在一些争议,绝大多数研究都证明了文化是影响旅游态度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旅游行为的其他解释变量相比,文化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学者们也指出,文化只是影响旅游行为的一个因素,要全面理解旅游行为,必须将影响旅游行为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大多数跨文化研究用国籍来代表文化变量,并未深入到文化的内核来探讨文化对旅游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但有部分研究借用赫夫斯德(Hofstede)的文化理论解释旅游态度和行为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