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之间缺乏良性互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倡导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对此,本文先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介绍,然后对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数学知识的理论性比较强,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难保证学习效率。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开展深入的交流,在沟通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有效解决数学学习中的各类问题,积累数学知识点。因此,对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深入探究意义重大。

一、互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要求学生牢记数学知识点,而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方面有一定的问题,不符合新时期提倡的教学理念,同时,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不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可形成平等的关系,在深入交流中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各类难点,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创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逐渐掌握灵活、高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比较重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与技能,比较容易忽略对于学生行为和品德的培养。但是,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采用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察觉学生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从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新时期的人才应该懂得交流合作,拥有团队协作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将个人价值与集体贡献结合起来,发挥出更大的优势。而合作教学,对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和谐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活动为外在表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当摒弃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学习能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互动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首先,教师应当用长远的眼光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以往的讲练式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区别,互动教学所需耗费的课时比较多,在短期内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进行分析,以发展的眼光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另外,教师还应坚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为课堂互动奠定基础。教师应当明确意识到所有学生均有独特的优势,以宽容的态度接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类表现,鼓励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展现自我。例如,在《简易方程》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方程的概念,部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对讲解方式进行调整,对学生循循善诱,给予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并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播放微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学生喜欢通过视听感官来认知事物的特点,加深他们对方程的认知与印象。同时,微视频上呈现的知识比较形象化,契合了学生的心理,而且比较有趣,因此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同交流,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做好教学设计,开展互动教学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前,教师应当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完善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数学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师应当将互动作为重点,据此做好备课准备,同时,在备课阶段,还应考量学生数学思维的突破点,合理预测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适宜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只有三条边稳定性比较强,而四边形有四条边稳定性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以及其他多边形的模型,亲手拉一拉,通过亲身实验加深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知识的地方,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认识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三)建立质疑机制,开展互动教学

通过创建质疑机制,将课堂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作为重点,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律。教师应当对学生加强引导,使得学生能够养成勤于思考和勇于提出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避免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可进行归纳分析,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通过师生互动,有效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实践证明,教师建立质疑机制,有利于学生打破常规,破除对权威的迷信心理,让他们勇于思考,拓展思维能力,形成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猜测,用哪些方式可以测量出一个圆的周长。有的学生说,可以用软尺测量,绕着圆缠一圈,即可得出圆的周长;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绳子围绕圆圈一圈,然后再测量绳子的长度,所得出的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在圆上涂上颜色,然后在纸上延着直线滚动一圈,之后再测量留有痕迹的短线长度,所得数据即是圆的周长。学生对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的大胆猜测和议论,开阔了数学思维,开动了脑筋。同时,让学生进行质疑,这些方法都有哪些缺陷,从而总结得出,采取这些测量方法比较粗糙,不仅耗费时间,而且不够精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测量圆的周长的正确方法,并向学生讲述圆周率的由来,让学生深刻感受古人的智慧。

(四)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看法。因此,在教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将问题作为重要载体,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联系实际生活,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生发疑问,进而有效激发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例如,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了保障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等进行分析,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问题,如“分数单位的概念是什么?”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已学习的知识点,便于形成数学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分数加减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逐渐提升问题的难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在学生形成对分数加减法的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炎热的夏天,妈妈买了1个大西瓜,共分为了10等分,小莉吃了5块,爸爸吃了3块,那么妈妈吃了几块?占1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通过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引导他们积极融入问题情境主动思考,从而提升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应用意识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组织小组合作,开展互动教学

在开展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需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平等的关系,鼓励学生与教师沟通交流,同时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和学习,并且表达自我观点。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需为学生提供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在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合理划分小组,并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同时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制作圆柱体。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他们对此非常配合,响应也较为积极。教师让他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强交流与合作,明确制作圆柱体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剪出的两个圆是不是大小要相等,长方形的宽是不是要和圆的周长相等,由此加强他们应用数学知识完成任务的意识和技能。学生会很快发现圆柱体的上底和下底的面积相等,而圆柱体的侧面的长方形的宽要和圆的周长相等,如果哪个细节做得不到位,都会影响圆柱体的制作效果。在学生形成了这些认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猜测圆柱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由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知,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得出计算圆柱体表面积的公式,两个底圆的面积再加上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表面积。他们不仅掌握了计算圆柱体表面积的方法,而且认知比较深刻。

(六)利用游戏活动,开展趣味教学

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比较高,因此,在互动课堂中,教师可采用游戏教学法,使得学生在做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快课堂教学进度。例如,在《加减法计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一般要开展计算训练,因此,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低,认为数学课堂较为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活动方案。如教师可准备数字卡片,然后将全班学生分为3组,分别为A组、B组和C组,A组的学生可自由与B组的学生组合,并站立在C组学生的后方。在游戏过程中,C组学生需要快速完成计算。另外,还可根据学生的座位排布,将学生分为左、右两组,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加减法习题,两侧学生抢答,如果计算正确,可加5分,如果计算错误,需扣除2分。最后,对左右两个小组的得分进行统计。为了鼓励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游戏,教师还可设计奖惩环节,如果计算错误率较高,或者计算超时,则可要求学生多计算两道题,如果计算结果正确,并且计算用时比较短,则可对学生给予表扬。

(七)恰当评价学生,激发学习动力

每个学生在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过程中,都希望得到教师对他们的肯定与评价,从而获得价值认同,增强学习自信。这些评价会成为他们的学习动力,加速他们知识内化的效率。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精心地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基础,以便于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如果教师只是泛泛地评价,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贴近的语言,甚至是信任与鼓励的动作和语气,让他们受到鼓舞。另外,学生在小组交流中遇到障碍时,教师可以对他们的谈论进行点评,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使他们更加乐于互动交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探究,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符合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与要求,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表现,与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优化教学设计方案,创建质疑机制,创设问题情境,并采用小组合作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远昌.感悟小学数学教学课改中的变化——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反思[J].新课程,2019(1):3.

[2]陈丽云.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8(9):21.

[3]张敏.巧用互动式教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J].新课程:小学,2019(3):1.

[4]张智慧.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J].中华少年,2019(2):36.

作者:陈段段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老僧堂镇大曹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