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下电气专业实验教学探究

校企融合下电气专业实验教学探究

摘要:在教育部提出地方院校转型的背景下,该文按照扎实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原则,注重知识创新、精神创新、个性创新、能力创新,提出了电气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实现方法,对改革电气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校企融合视角下的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介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背景与需求分析,然后介绍了电气专业现有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紧接着描述了校企融合需求和实验教学改革,最后总结了实验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

关键词:校企融合;实验教学;改革;电气专业

1专业背景与需求分析

2014年4月,首届产教融合发展国际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举行,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旨在推动和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技术本科转变。论坛上,178所高校联合的《驻马店共识》,建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技术应用和产业化服务的协同创新体系,产业和企业要积极参与地方高校转型建设。高校的顺利转型为共同迎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必要的帮助[1]。作为渝东北第一所本科院校,重庆三峡学院一直在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发挥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作用,培养更多的电气专业技能和更高的道德素养的学生是该校一直追求的目标。地方性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不同于研究型本科院校。它也不同于职业院校,只有一定的技能,其目的是培养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2-3],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适应各行各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构建高效、合理、创新、完整的课程体系,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搭建学生多层次实训平台,建立综合性学科竞赛体系,创设多元化创业活动,培育科技创业团队,完善校企融合管理和保障机制,实现电气专业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提升,迎接新的机遇和前景。该文从电力工业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提高电气专业本科生能力为目的,旨在培养本科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现阶段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20年里,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采取了管理决策,这导致了学生人数的增加,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下降。产学研融合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基本途径[4]。大力推进产学研融合、协同创新,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连接起来,这才是应用型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正确含义。然而,高等教育在产学研一体化和校企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许多现有的、新的分支机构和专业的工程师人数也增加了,这些改变导致的结果如下。(1)学生们错过了实际工作,无论是在电气专业实验室,还是在工业场所。(2)从大学毕业的新工程师没有为进入企业工作做好准备。(3)企业无法向被雇佣的年轻工程师传授他们的专业知识(由于缺乏训练有素的人员,他们遇到了困难)。(4)企业工作岗位流失,其他岗位空缺,而毕业生失业人数增加。校企融合一体化需要学校与企业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如办学定位、人事制度、培训制度、薪酬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实习制度、社会服务制度等。传统体制不利于校企融合一体化,例如:存在教师短缺、绩效工资不合理、专业设置不密切相关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不能准确瞄准社会需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缺乏整合,学校、企业、行业和教育各方难以形成明确的责任意识,难以共同承担和完成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使命等问题。

3校企融合需求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推动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重要载体[5]。校企融合是指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采取紧密合作的方式,为企业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从而不断提高企业人才素质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质量;企业通过设置合适的电气专业岗位,提高与之合作的高校的就业率,提高电气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校企合作是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电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模式。

3.1培养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实践能力,满足企业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搭建良好的平台。专业教师在充分分析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组建专业的对口教师团队,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优秀人才来教学生。与此同时,学生能够提前了解企业对人才技能和专业水平的需求,了解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目标,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在企业方面,可以邀请高校组织学生定期到企业参观,特别是进行技能实践,组织一些经验丰富、技能熟练的师傅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3.2培养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将以雇员的身份工作,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因为在大学里大多数公认的知识都是学习理论知识,所以在实际的工作情况下,大学的企业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机会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这种知识获取方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不断碰撞,将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订培养方案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内容也要创新,可以通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讲解创新案例和技术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校企融合驱动实验教学改革

4.1基于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师培养

电气专业教师主体对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教育主体要认识到新工程是高等教育工程人才素质体系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导向,确立电气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服务地方新经济发展;在体现地方高校文科特色的基础上,充分研究电气产业和三峡库区相关产业的人才定位。教师培训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新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中,要做好教学资源设计,在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大纲和教学模式上,重点关注新工程下电气技术的工程应用[6]。电气专业的老师应该注意生产实践的创新和创新的概念、任务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新的范式,有助于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改革。在新工程建设环境下,教师群体的教学科研活动应牢牢把握专业特色,积极融入校企共建的创新培训平台,在新型工程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一流学科,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高人才培养效果。

4.2推进制度联建,完善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由于企业数量有限,学生无法确定未来工作的具体单位,所以在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校企融合教育主要体现在培训生和推荐就业两个方面。这些都只是教育中较浅层次的校企合作。未来,学校企业合作教育应从课程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利用、学生实践指导等方面入手,实现“理论学习—专业培训—理论指导—生产实习—理论总结—实践”的理论—实践—交替学习模式[7]。这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我国,一些企业开始开展“订单式”培训教学实验,由企业出资培养学生,其中学生主要在学校学习生产所必需的知识,也参与一定的生产实践,从而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工作。校企融合是学校和企业根据不同的组织性质和利益需求进行的整合。要实现校企融合的深度融合,学校和企业必须注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将双方的系统进行整合,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因此,学校和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在合作沟通层面,校企双方要建立协调沟通机制、信息反馈机制、技术研讨会机制,使校企合作更加民主开放,信息流通更加顺畅,运行更加有效。在实践层面,学校和企业应建立科学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确保机制整合,促进校企融合。学校、企业、产学研各方都要推进体制改革,使产学研一体化体系更加自主化、灵活性强,切实改革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和服务社会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相互雇佣、相互聘任,形成双向融合,开展育人合作,共同承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使命。

4.3建立观念共识,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产学研融合是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核心,教育界和产业界围绕学生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深度合作的经济教育活动模式。学校教育和行业就业必须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是校企合作的重要观念共识[8]。双方都需要加强这一理念,加强宣传,将应用型人才培训的理念传播给每一位管理者和员工,从而形成对这一理念和定位的共识。只要有“水”灌溉,通过各种措施播种的“种子”就能发芽形成绿荫。高校要结合自身条件,明确应用型定位,选择合适的合作融合方式,为产学研融合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将产业链、创新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联系起来,打造特色专业,适应市场需求,拓展教育渠道,实现产学研融合的升华。企业具有追求利润的性质和特点,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科研技术来追求高的利润和效益。企业需要找到与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整合点和作用点,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投入人力物力,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实习实训指导,参与技术服务研发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收获利润,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产学研一体化也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意见的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校和企业在产学研一体化的理念上达成共识,才能实现产学研深的目标。

4.4建立双导师制

重庆三峡学院在原有校企导师制度的基础上,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校企硕导。企业工程师和学生组建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帮助学生培养和完成项目。每个学生都有两位导师,一位侧重于理论知识,另一位侧重于实践能力,使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能更好地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验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了解理论,接近相关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近未来工作的需要。对于学校来说,双导师制度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降低了企业成本。人才是产教融合中最积极的因素,如果没有人才的整合,产学研的整合就会流于形式。目前,大多数应用型大学都是传统大学转型的产物。办学时间较短,教师缺乏应用技术和创新科研能力。而企业中具有实践技能和应用技术能力的工程师和行业专家掌握的隐性知识更多,对新技术、新业态的敏感性更强。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高校必须将产学研一体化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各自的专业设置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然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需要在企业中临时任职,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学校还可以设立“创业班”,实施行业导师计划,全日制与兼职相结合,吸引行业专家进入学校,引入企业专家进入课堂,帮助培养“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提供实习培训、就业创业,安排企业员工培训。通过这种方式,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相互渗透,共同成长,从而不断提高教师、学生和员工的专业性。

4.5促进资源共享,夯实校企融合的物质基础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借用和整合外部资源,需要通过相互依赖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以实现其目标。高校和企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它们通过校企融合一体化相互联系,在促进发展的努力中相互影响、相互依赖。高校要瞄准产业发展需要,突出学科特色,创建一流专业,加强内涵建设,吸引企业和行业的优质资源和资金。在师资建设方面,要积极培养“双视野、双能力、双能力”的教师,吸引行业企业的高端人才和一线技术人才参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到高校就业或临时上岗。同时,鼓励高校教师到工业企业担任临时员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与企业合作,优势互补,产业与教育相结合;“教”更多优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在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校企融合共建,双方资源共享利用,定位彼此发展方向,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所建基地和投资应有利于产业企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服务水平的提高,实现校企资源的整合互补。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的各种互补资源,打造学校教育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资源链和“环境场”,形成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享、过程共同管理、互惠互利的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5结语

产学研结合是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和人才输送的重要制度安排。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社会新常态的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要立足企业生产实践和人才需求,主动与行业对接,坚持以产业链为基础建立专业链,围绕内涵建设加强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地为行业企业提供有针对性、创新性、实践性的人才。企业还应吸收高校的价值观、精神追求和科研成果,进行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资源共享,解决科技问题,促进产业发展。鉴于经济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形成教育共同体,在组织上形成治理共同体,在技术技能上形成创新共同体,在目标导向上形成利益共同体;只有通过校企一体化发展,才能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芳.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9):200-201.

[2]高静.教师教学实践理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0.

[3]张紫凡,王智东,王玕,等.本科全景继电保护教学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0):204-207.

[4]孙文杰.仿真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12):104-107.

[5]冷斌.浅谈电气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农家参谋,2018(11):179.

[6]沈海军,孙佳,齐文娟,等.“递进式”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7):203-206.

[7]郑宝东,庞杰,张怡,等.校企共建共赢的食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食品工业,2021,42(10):235-238.

作者:黄倩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