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践

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践

[摘要]高校专业课程是进行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专业课程隐性融入思政元素是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的的有效途径。综合商务英语课为商务英语专业累计学时最长、授课内容最丰富的课程。以该课程为研究对象,进行思政设计,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几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实现途径。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联动,分析取得的成效,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一、引言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2]这说明,高校各学科专业下每一门课程都应发挥思政作用。“综合商务英语”是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开设时间长,课时占比多,需要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发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作用,服务立德树人,培根启智,使思政融入课程并落地。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研究对“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开展实践研究。

二、对“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解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反复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持以德为先”和“完善德育评价”。[3]“立德树人”“德育育人”处于突出地位,这为高校课程思政内涵进行了精准定位。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4]。具体到应用技术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商务英语”课程建设层面,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当根据授课单元主题,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思政内容,一方面传授商务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增强学生语言综合运用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特定商务情境下进行交际,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商务素养。另一方面,积极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了解、关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与现状,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家国情怀;同时学生应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四个自信,塑造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在运用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教师起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组织教学要素,重点培养学生的协调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及其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突破自我、进行探究、认真负责的良好品质品格,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在思想意识、态度行为方面打下基础。在课程评价方面,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培养学生诚信敬业的态度,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认真做人、做事的责任心。

三、“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的设计及实施

(一)研究的问题

研究主要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一是结合单元主题,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进行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唤醒学生家国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二是设计教学模式,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机联动,通过活动形成学生对课程教学人人参与、进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并激发学生不断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不畏艰难。

(二)研究基本情况

综合商务英语所选教材为《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三版)》1—5册,每册12个单元,课程开设历时6个学期。在学生基本情况方面,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招生时并不设置高考英语分数线门槛,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5%左右的学生表示,相较于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更喜欢课上集中学习。在年龄上,学生基本全员是“00后”。

(三)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

1.教学内容的完善

课程思政不是在课堂上去讲思政内容,而应是基于思辨能力,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要实现综合商务英语课程商务知识传授、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立德树人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需要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潜心挖掘其中可能蕴含的思政元素,或者根据单元主题,有机增补思政内容,为上述三位一体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通过对各单元主题和主要教学内容的研读,规划、梳理、增补出与各单元主题相关的隐性思政融入素材。笔者主讲第5、6学期课程,正常授课内容经筛选后为第4册书7—12单元、第5册书2—9单元,两学期共14个单元,每学期讲授7个单元。各单元聚焦主题相关的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讲授主题相关商务知识。根据单元主题,有机融入隐性思政内容。融入内容主要来源于《谈治国理政》(一、二、三卷)。主题为管理风格(ManagementStyle)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我国依照依法治国新理念进行国家治理及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的施行。主题为团队建设(TeamBuilding)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刘永坦院士团队事迹。主题为融资上市(RaisingFinance)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主席关于“一带一路”相关论述中,我国承诺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和渠道的内容。主题为客户服务(CustomerService)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快递小哥汪勇的事迹。主题为危机管理(CrisisManagement)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我国伟大抗疫精神、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主题为并购和重组(MergersandAcquisition)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主席关于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演讲中关于文化包容的重要论述。主题为培养(Training)和就业趋势(EmploymentTrends)的单元,经过整合,隐性融入内容为我国鼓励创新创业疫情防控期间政府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以及工匠精神的相关材料。主题为能源(Energy)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主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等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主题为营销(Marketing)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主席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关论述。主题为企业伦理(Ethics)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海尔公司诚信经营的故事。主题为财经(Finance)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央政府挽救中国香港地区经济、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中关于维护国际金融稳定的论述。主题为咨询(Consultants)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典故及其英译分析。主题为战略(Strategy)的单元,隐性融入内容为报告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关论述。以上思政点的融入,既秉承“治国理政进课堂”的教育要求,又辐射单元主题,润物无声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2.教学过程的设计

课程授课线上、线下相结合,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各单元基于主题的听说读写每部分任务活动开始之前,设置好线上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先行学习,并完成相应的自测活动,同时记录自学阶段无法解决的问题。线下课中环节,分成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课前5分钟,学生以小组形式用英语向班级同学介绍“每日一词”,主要是关于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或具有中国特色的提法、说法的英文译法,及关于这些词或词组的背景等基础知识。选词范围主要来自学习强国App,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等官方主流媒体。学生须在课前请示老师,听取老师意见,然后根据所要展示的内容制作PPT,课前5分钟内进行宣讲。这一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关心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做好词汇及基础知识方面的储备;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小组协作、思辨、用英语进行公众演讲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这一环节的双重作用,本身就是一种课程思政的体现。二是课上教师对课前学习进行归纳梳理、释疑解惑。各单元关键词汇运用任务中的所有汉译英句子,遵循“主流媒体进课堂”的指导原则,均选自新华网、中新网、中国日报英文版网站、CGTN网站等主流媒体的官方报道,内容皆为积极正面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我国在国际上做出的贡献等相关报道。之后重点对单元文章进行结构及写作方法分析,引领学生明确作者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学习照应主题的隐性思政融入材料,以更深刻地理解主题,了解我国在相关方面的基本情况、典型性事件等,为后续学生查阅相关案例并进行汇报做好准备。同时,布置学生课后需要以小组形式完成的任务,结合单元主题和隐性思政内容,带到课上做展示汇报。三是对之前布置的汇报任务“展演”,进行小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课后线上完成体裁写作任务和单元反思总结,教师后续给出反馈意见。

3.教学方法的使用

根据每个授课环节实际内容安排,主要采取翻转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汇报、集中理论学习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鼓励式教学方法。聚焦语言基本知识的课前学习任务、课上释疑解惑环节,主要采取翻转教学、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法。课中授课环节主要采取课堂汇报、小组讨论教学。其中涉及重要文献学习的,则采用集中式理论学习,以教师讲授为主。涉及具体案例、事件的,则采用案例分析法,并结合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课后的线上语言输出任务,教师给出反馈指导。总的来说,通过课程任务的设计和不同教学方法的综合使用,可以帮助学生互相碰撞思想火花,形成合力。力争做到课堂活动人人参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的精神品质,以满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求。

4.教学评价的实施

课程思政应融入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评价也应体现出思政元素。形成性评价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5]本课程在这方面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是设计实施了课堂活动的学生互评环节。通过生生互评,一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视角,去了解他人任务完成情况,互相学习,对比不足之处,完善自身。二来通过互评活动,引导学生对他人成果给出客观公正的评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认真做人、做事的责任心,有助于培养学生踏实、敬业、友善等核心价值观,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做好一定的思想意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准备。第二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及强化德育评价、体育评价、美育评价、劳动教育评价等[6]。作为德育评价的一种探索,本课程尝试性在过程性评价中,设置了一项占比10%的诚信分。这一项主要是看学生完成各项任务是否按时、有无抄袭等,会在诚信分上有不同的体现。这对于培养学生守诚信具有积极作用。第三是学生在每节课前5分钟的“每日一词”环节的表现,纳入过程性评价。学生“捕捉”到的“热词”,如能围绕与家乡的联系、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情况相联系、结合自身实际谈怎么做等相结合,则会得到较高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

四、“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与反思

(一)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经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热情高、参与度高,思政内容激发了学生爱国之情,唤醒了家国意识、紧迫感和使命感,能够身体力行去思考实际问题,并体现在行动上。例如,第5册书第2单元Training和第5单元EmploymentTrends,围绕培训与就业,主要介绍了德国学徒制和不同的就业形式等相关内容。学习后,根据单元主题隐性融入的思政内容为我国倡导的工匠精神的内涵、我国近年来支持鼓励大众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鼓励多种就业形式的相关材料。之后布置学生完成小组汇报,结合当下实际,谈学习主题内容后的收获和看法。学生们展现出了较好的自我学习和思考能力。有的小组从工匠精神出发,思考应当如何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本领,为未来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还有的小组从我国未来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导向出发,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要从眼前做起,踏实走好每一步。再例如,一组学生所宣讲的“每日一词”为“杂交水稻之父”(theFatherofHybridRice)。学生不仅介绍了该词组英文译法,并用英文介绍了袁隆平院士的生平和卓越贡献与成就,还找来了影片《袁隆平》的结尾部分,袁老用英语接受外国记者采访,解释“禾下乘凉梦”的片段。致敬伟大人物的同时,也激励学生们努力学好英语,讲述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之后,该组学生展示一组照片,是自己身体力行,在食堂就餐时采取光盘行动。此外,学生互评环节的评错率降低,不认真、不客观给分现象明显减少。学生们从最开始的完成任务、走形式、草率处理,到认真对待、仔细阅读、权衡比较,拿不准的地方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在对他人负责、认真做人做事的态度上有了很大转变。综合以上各例,可以看出,隐性融入思政内容的综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为专业知识赋予了价值能量,潜移默化中为商务知识的学习指明了方向,起到价值引领作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使命感、紧迫感。同时本课程在帮助学生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积极实践方面也起到了作用,这些都体现出课程思政育人取得了一定效果。

(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的反思

从教学效果及教师对学生做的反思性问题调查情况来看,本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尚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之处。首先是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比、评价、批判性思维方面[7],仍触及不够深入。其次是在思政育人的效果评价方式方面,尚缺少较为全面、客观的外语课程思政评价标准和体系,需要不断实践和摸索。最后是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上,在进一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6]方面,仍需探索。

作者:朱楠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