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良行为矫正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良行为矫正对策

摘要:小学生身心发展不稳定,易受复杂环境的影响出现诸多的适应不良,随之形成各种心理困惑与矛盾冲突,产生不良行为问题。学校、家庭、社会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规范行为习惯,帮助其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行为矫正

不良行为指与人们公认并且遵守的社会规范相对立的不道德、不规范的行为。小学生身心发展不稳定,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责任感等相对较差,易受复杂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出现诸多的适应不良,随之形成各种心理困惑与矛盾冲突,产生不良行为问题。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结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性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学校、家庭、社会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规范行为习惯,帮助其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一、制度规范,评价引领,让学生行为有规可循

矫正不良行为,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良好行为。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生行为。如学校制定出高、中、低段《良好习惯规范要求》《一日常规》《体卫制度》《礼仪常规》《文明班级考评条例》《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评选条例》等。强化红领巾监督岗,开展人人争当好少年、班班争夺文明班的活动,做到定期评选,进行榜样教育。加强班级管理,严格要求。制定出《课堂常规》《生活常规》《活动常规》《个人卫生检查制度》《学生纪律考评制度》等,并使朝会、班队会教育系列化,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教育。由此,树立良好的舆论导向,促进良好班风形成。矫正不良行为,还要善于通过评价引领,让学生在体验矫正不良行为的成功中形成正能量。为了激励学生坚持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预防和克服消极的思想行为,学校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评细则》《文明级班级考评细则》及我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三五十”系列考评活动,“三”即每学期一次的三好学生、三贤少年、行为好少年“三好”评比活动;“五”即每学期五次的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十”即每学年十次“好行为争章达标”评比活动。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把各方面的评价进行整合,强化学生的优点、优势,淡化不足。形成激励性的教育训练机制。要让学生人人拥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成功的希望和愉悦,使学生人人处在爱护、转化鼓励和有希望、有成功的良好氛围中,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积极性,全面和谐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专题活动,环境优化,为学生营造知行统一的良好氛围

首先,开展专题活动,能调动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主体性、自觉性、积极性、和谐性。通过学校集中教育、班队教育、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广播校刊宣传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对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内容要求,有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强化“凡事想一想”“三思而行”,做到“事前思(后果),事中思(方法),事后思(要求)”,从而产生道德行为意向、动机,强化良好习惯养成的常规意识。通过大队活动、班队课,精心设计矫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的主题性活动、趣味性活动、实践性活动、艺术性活动、节日性活动等。让学生在矫正不良行为习惯主题明确,思想性强,有时代感和针对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利于形成良好习惯培养的各种学校活动、班级活动、社会活动和少先队活动中,消除不健康心理,从根本上调动矫正不良行为的自觉性、积极性,培养良好习惯。其次,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力量,优化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矫正不良行为。一是美化校园环境。学校种植花草树木,保持整洁的校园环境。优美的环境促使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爱美的天性促进他们与不讲卫生的习惯作斗争。通过建立环境保护制度,进行规范化训练和宣传,并加强监督力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二是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我们为学生构筑了一块块欢乐的文化小天地,合唱、管乐、体操、棋类、园林、舞蹈、美术书画等多彩的社团活动,使校园文化活动活跃在校园各个角落,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激发了他们的美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中自然养成。学校橱窗内开辟有“改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专题板报,教学楼内悬挂有名人画像、学生书画作品,教室内的黑板报上有“我的好行为”专栏等,更具特色的是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学校播放的特色放学曲———在旋律优美的萨克斯曲中插入充满人文关怀的提示语,让学生在享受美的旋律的同时接受教育,学生每天都沐浴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良好行为习惯得到了有效培养。三是优化好人际环境。我们首先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从思想品格、审美情感、兴趣爱好、应具的风度和言谈举止、教育方式等方面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的榜样成为学生矫正不良行为的楷模。其次强调处理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克服交往中欠文明、心理闭塞、语言障碍等不足。加强教育、疏导、说理、训练、监督,使之形成一个和谐团结、奋发向上的优秀群体,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心理辅导、学科渗透,强化教育疏导,有针对性地矫正不良行为

开展心理辅导,能增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心理适应能力。一是开设心理健康训练课。各班每天利用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开展“十分钟心理健康训练”小课,每月开展一堂心理健康训练课。对学生进行行为、人际交往、环境适应、正当竞争、忍耐挫折、自理自律等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主动适应各种变化,增强适应能力,矫正不良行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二是进行个别心理健康辅导。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适应能力存在个体差别,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也各不相同。针对个别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不良行为以及情绪障碍、个性心理障碍、社会认识障碍等心理失衡现象,运用矫治技术,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予以适当的启发和诱引,使其达到心理健康和矫正不良行为的目的。加强学科渗透,根据各学科特点,从实际出发,灵活及时、有针对性地把矫正学生不良行为的观点、感情、态度、品质等传授给学生,有效把培养良好习惯的因素渗透到学生学习、劳动、生活等实践的各方面。如通过道德与法治、生活生命与安全等学科,向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语文学科,结合有关课文内容,侧重对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方面的辅导;数学学科,侧重对学生进行思维习惯方面的训练;体育学科,培养学生主动锻炼的习惯,有效地增进他们的健康、体质,全面提高自身的体能和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学科,围绕有关习惯培养内容的歌曲,通过教唱歌曲、艺术舞蹈、节目表演、器乐演奏等进行渗透教育,在思想情感、艺术熏陶中加强良好习惯培养。

四、多方协同,整合力量,为学生构建多维行为矫正资源网

一是加强班级组建设,协同校内力量,齐心协力抓“行为”。班级在矫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中具有重要组织作用,班主任是维系班级组织的重要纽带。学校在现有的年级组、学科组的基础上,提出了“班级组”建设的目标要求。班级组即由任教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科教师组成的集合体,它的领导是班主任。加强班级组建设,构建以班主任为责任人的学科教师共同配合的育人共同体,重在形成合力,加强沟通,内容一致,目标一致,收到整体育人效果。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班级组成员还要做到三知:一是知道班级的现状与近期目标;二是知道共同教育矫正不良行为的内容、方法与策略等;三是知道自身在班级建设、管理中的分量与作用,这样就有利于齐抓共管。这样,学校从内部管理着手,狠抓“班级组”建设,无论你是领导还是老师,无论你是班主任还是非班主任,无论你是大学科老师还是小学科老师,无论你是一线老师还是后勤管理人员,全体教职工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抓习惯养成。二是家校社协同,全方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要指导家庭教育。在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我们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联系会,教师做好家访工作。通过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开办“家长学校”“父母广播学校”,组织家长学家庭教育的知识,要求家长正确认识家教与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目的意义,明确父母的职责和权利义务,指导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良好习惯培养创建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家长与学校、教师密切配合,统一要求,统一教育内容,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加和谐协调。家长积极支持配合学校工作,并及时根据孩子的表现,调整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教育优势。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联合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少年宫、部队、派出所、关工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联合开展“法制报告会”、办法治专刊、举行“模拟法庭”,从法治观念上教育学生矫正不良行为。请老干部、老红军、劳模、英雄讲革命故事,进行榜样教育。组织学生到“窗口”行业了解各类职业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人受益终身。我们到部队开展“军营生活一日”活动,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训练,壮大了社会教育力量。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文化遗产———乐山大佛,组织学生观赏祖国大好河山、文物古迹,教育学生爱国首先从爱护公共财物的好行为开始,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融入浓浓的爱国情感之中。

作者:何宇龙 单位:乐山市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