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沦陷时期的农业教育论文

地方沦陷时期的农业教育论文

一、农业教育在殖民奴化教育中的地位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原本的教育遭到了日本殖民主义者的大肆破坏,各类学校被迫关闭或停办。在伪满洲国成立之后,日本侵略者以强化经济掠夺政策的“产业开发”为主要目的,从而加强了职业教育的开展,恢复了一大批职业学校,取消初、高级中学的文理科,把普通中学改为农、工、商等科的职业学校。如在伪安东省就把安东、庄河、岫岩、临江、通化、抚松、长白等县的十所中学,改成了农业学校等实业学校。可见,在日本侵略者实行奴化教育的初期,就把以农业教育为主的实业教育作为其奴化教育的重要内容。1937年5月2日,伪满政府正式公布《学制纲要》,并于1938年初正式实施“新学制”。新学制强调“重视事业教育和实务教育”,将国民高等学校都改成了四年制,农、工、商、水产等职业性的学校实务课程不断增加,削减文化基础知识课程。在伪满洲国国民高等学校中,农科学校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历年增加和恢复的国民高等学校也多数是农科学校。农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农科学校的增加上,日伪政府在农业教育师资的投入上也是巨大的。以中等教育为例,截至1940年,全东北有中等教育学校188所,其中农科学校占44.68%;在师资方面,所有中等学校教职员共2901人,其中农科学校教职员1269人,占全部师资的43.74%。相比工业科学校教职员293人,商业科教职员664人,水产科教职员27人,伪满政府对农业教育的师资投入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可见,农业教育在伪满教育体系中占据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日伪政府的教育进入了“战时体制”阶段,但农业教育依然是伪满奴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国民高等学校方面,1942年“伪满”共有学校165所,其中农科108所,占全部学校的65%;1943年共有学校175所,其中农科120所,占全部学校的69%。在职业学校方面,1942年公私立职业学校共有60所,其中农科学校就有28所,占全部职业学校的46%。这就说明,伪满农科国高,在整个国民高等学校中,都占据了优势。伪政府正是为了加紧掠夺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以支持侵略战争,而持续深入地发展农业教育。

二、东北地区农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伪满“新学制”下农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1.普通学校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1)初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本侵略者认为,小学教育是殖民地统治的基础,为了加强殖民统治,造就伪满洲国需要的“国民”,必须从初等教育着手。在伪满洲国的初等教育中,就包含着对中国东北地区儿童进行简单浅显的农业教育。1938年《新学制施行规程趣旨》中规定,“新规程之学科目中,尤须留意者,为初等教育之国民科、作业科、实务科”,这里的“作业科”、“实务科”就包含着简单的农事教育的内容。伪满民生部公布的《国民学校规程》规定国民学校科目就包括作业课,作业课的内容包括简易手工及扫洒、园艺初步以及简单的农事等。在国民优级学校课程设置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周共有32学时的课程,其中就有4学时的实业课。实业课授课的要旨为:“授与关于实业之普通知识、技能,依地方情况得课以农业、工业或商业。”

(2)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伪满洲国成立之后,日伪政府多次整顿东北地区的中学教育。实行“新学制”之后,日伪政府取消“三三制”的中学,改设四年制的国民高等学校,也就是国高。在国民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以农业为主的实业科成为主要学科。依据《国民高等学校规程》,在伪满洲国的农科国民高等学校中,实业课占全部课程的比重达40%。伪满政府还为农业教育编制了指定教材,1937年伪满政府编制了一批规定使用的中学教材,其中就包括中等学校农业教科书(全一册)。在农科实务教学中,从农作物、土壤、肥料、园艺、土地改良、农作物病虫害、畜牧业、牧场经营、兽医、育林造林、森林保护、农业土木、农业气象、测量、产业组合和其他有关农业方面选择教学内容。相比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课程更加丰富,课时也有所增加,农业教育也更加系统。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为日本殖民者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输送了大批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

(3)高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本殖民主义者为了适应在伪满洲国进一步推行殖民统治的需要,在中国东北地区先后成立了多所大学,其中包括多所农业高等院校。1935年将沈阳塔湾的农业学校升为奉天高等农业学校,1939年创办新京畜产兽医大学,1940年创办哈尔滨农业大学。伪满洲国创办的各所农业大学,采取三年制的学制。以奉天农业大学为例,奉天农业大学设置的学科主要有:农学科、林学科、兽医学科、农业土木学科等。奉天农业大学注意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各科学习均配备供学生使用的实验室、实验农场等,而且奉天农业大学还设置师道学科,为中等教育培养农业教师。然而,奉天农业大学所教授的知识程度,仅仅相当于高级农业学校,并非真正培养农业研究人才。日伪政府成立的多所农业大学,基本上都是如此。

2.职业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伪政府特别重视职业教育。从1937年起,伪满洲国实施第一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更加需要拥有一技之长的人为其服务。1937年5月2日,日伪政府颁发了《职业学校令》,在10月10日又颁发了《职业学校规程》,这两个文件规定:职业学校招收年满13岁以上国民学校和国民优级学校的毕业生。伪满开办各类职业学校,如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工业学校等,在各类职业学校中,农科学校占大多数。以1941年为例,伪满在160所国民高等学校中,农科学校102所,占63%以上。职业学校的设立,不仅包括各级市县所设立的公立职业学校,也有各系统行政部门、各产业集团、企业、农场所办的职业学校。私立的农业职业学校的代表有三江劝业模范农场、农业技术员养成所等。职业学校的修业年限最初是1~5年。“新学制”施行以后,把职业学校修业年限改为2~3年,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年限。农业科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农业、园艺、养蜂、养殖、渔业、家畜、畜牧、兽医等,各学校选取不同的方向作为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课程教授的目标是“以授予有关职业之一般知识并授予足以独立经营家业之技能为要旨”。因此,农业职业学校还配备农场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年都要在农场进行实习,实际上充当了农业生产的免费劳动力。

3.社会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伪满洲国除学校教育外,为了达到其思想文化的统治,还在广大民众中开展社会教育。伪满洲国的社会教育开展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就包括关于农业教育方面的内容。1934年日伪政府以文教部的名义颁布了《社会教育十大纲要》,其中包括农业方面的社会教育,主要有青年职业教育、开展农业讲习所和召开农业产业博览会等。日伪政府为了在青年中培养所谓的国家中坚分子,积极开办青年训练所,对所招收的青年子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在训练课程方面,“公民科分法制、厚生、产业、日语”。这里的“产业”科就包含着基础的农业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伪满还设立了农艺实习所、农艺训练所、农业补习学校、青年职业班等类似青年训练所的机构。在这些机构中,都开展了关于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伪满时期保留了原东北地区的成人扫盲性质的民众学校,这些民众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对失学者及一般民众授以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简易知识技能,以努力于国民道德之涵养”。在这些民众学校中大多都开设简易实业科,为民众提供简单基础的农业教育,教授民众简易的农业生产技能。日伪政府为了控制东北农村,在东北农村设置民众讲习所。当时的民众讲习所根据职业进行分班,分成农工补习所和劳作训练班。民众讲习所招生对象一般为15~45岁之间的失学青年和成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农民。所以,民众讲习所会临时举办短期讲习会,根据各地情况讲解农业知识和相关的职业技术知识。

(二)沦陷时期东北地区农业教育的特点分析

伪满洲国的农业教育是为日本殖民主义者服务的,是殖民统治下的农业教育,这就决定着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教育有着鲜明的特点。

1.农业教育以奴化教育为目的

通过在东北地区开展农业教育,使东北地区的人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将培养为日伪政府服务的“顺民”作为最终目的。伪满洲国的《职业学校规程》第一条所定的五项条规中,第一项便是“应阐明建国之由来及建国精神……借使深刻体会日满一德一心不可分之关系,涵养忠君爱国、孝悌仁爱之至情……俾期养成其为中坚国民之信念”;第二项才是“授予关于职业之知识,并磨炼其技能”。由此可见,在伪满洲国的农业教育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和精神上的奴化教育是首位的,在实现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奴化后,进而教授学生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因此,伪满洲国开展的农业教育是以对东北人民的奴化教育为最终目的的。

2.农业教育的开展具有广泛性特点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大肆掠夺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以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在中国东北地区大规模开展农业教育,并将农业教育的开展渗透到伪满洲国殖民教育的各个角落。从初等教育开始,就有对于学生的简单的农事教育。在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开设大量的农科专业学校,进行专业的农业技术知识的教授,甚至在社会教育中也包含对民众扫盲性质的简易农业技术讲解。可见,在伪满时期,在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学校教育乃至在社会民众教育中都包含着关于农业教育的内容。所以说,伪满洲国农业教育的开展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3.培养目标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应用型劳动力

伪满洲国农业教育的目的,究其根本是为掠夺中国的资源而培养劳动力和技术人员,所以,伪满洲国农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只需掌握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而并非掌握农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的实用型的劳动力,是伪满洲国农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在伪满洲国农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对实习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于农业基础的学习。一般的农业学校都配备实验田及农场等,学生往往直接到农场进行实习,实习课程基本上就是直接参与农业劳作活动。学生被驱使参加各种劳动,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提供了大批无偿的劳动力,利于其大规模地掠夺东北资源。1941年,日伪政府在滨江省木兰县各级学校及社会中选拔青年壮丁,组建“勤劳奉公”队,创建“勤劳奉仕”制度,得到了日伪政府的肯定和支持。通过在各高校实行“勤劳奉仕”制度,驱使大学生去参加各种劳务活动,不参加者不得毕业。后来,在中学和小学也开始开展“勤劳奉仕”制度,中小学生也都参与各种劳动。在开展“勤劳奉仕”活动的初期规定了劳作的时间,后来取消了时间的限制,学校甚至停课,迫使学生整日参加各种劳作,苦不堪言。农业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参加农业劳动成为学校的主要活动。大量的农业实习和“勤劳奉仕”活动的开展,大大缩减了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使学生忙于参加劳作,缺乏真正的文化知识,从而造成东北地区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三、农业教育的开展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日伪政府统治中国东北的14年中,在东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教育,并贯穿着伪满洲国教育的始终,对中国东北地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一)对中国东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影响

在农业教育方面,学校以实习的名义按照农事时节安排学生在农场参加劳动,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远少于“实习”的时间,这就导致学生只会简单的劳动,而不能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学生到最后只能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免费劳工。伪满政府在开展“新学制”之后,逐渐建立起殖民教育体制,而这种教育体制是严重畸形的。重视初等教育,缩减中等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而高等教育仅仅是几所实业学校,这种教育体制实质上就是为日本殖民统治输送劳动力的工具,这致使中国东北地区的教育水平全面降低,无法培养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教育体制的畸形发展,导致中国东北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二)中国东北地区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粮食供应地

日本在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奉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将中国东北地区作为其发动战争的粮食供给地,大肆掠夺中国东北的农业资源。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战争的不断深入,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粮食更加依赖。伪满政府公开宣称“我国使命之最重要者是以农作物、工产物、矿产物之增产,而援助日本完成大东亚战争”瑏?瑡。因此,伪满洲国重视农业教育,开展了多个农业教育方面的新学科,如农业土木、农业气象等学科;同时,推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这对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产起到了较大的影响。在各类农科学校中,大量学生都被派到农场和田地中参与农业劳动,“勤劳奉仕”活动的开展使这种劳作更加频繁,这就给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了生产技术及劳动力等必备条件,促成了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从1936年之后的几年,基本持平稳发展态势,在有些年份甚至有恢复提高的势头。但是,这种发展和稳定只是表面文章,是在涸泽而渔的做法下所体现的虚假繁荣。日伪通过“粮食配给”、“粮谷出荷”等手段,大肆掠夺粮食,一方面为满足关东军对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大肆出口,运回日本,满足日本国民的粮食需要。所以,伪满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的农业教育,实际上使中国东北地区完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略基地,有力地支援了日本的侵略战争。

(三)激发了东北人民对殖民教育的反抗和斗争

日伪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教育,推行实习课和“勤劳奉仕”制度是日伪政府农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这种实习课和“勤劳奉仕”制度,实质上是把学生当作无偿的劳动力。学生直接参加农业生产,整日参与繁重的农业劳动,使学生普遍产生了厌恶心理,但又敢怒不敢言,而稍有怠慢就会遭到体罚。这种苦不堪言的生活,迫使学生采取消极怠工、破坏工具等方式进行反抗,教师也积极参与反对奴化教育的斗争。师生们没有被日伪政府的残酷镇压所吓倒,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同日伪当局的反动统治作斗争,他们抵制学习奴化教育课程,反对“勤劳奉仕”活动,抵制参加“实习课”,同时,以各种方式宣传爱国思想,唤醒群众反对日伪政府的统治。他们的抵制和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伪政府的奴化教育,宣传了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鼓舞了中国民众反对殖民统治的志气,振奋了中国人民参与斗争的精神。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伪满洲国的农业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农业资源和奴化中国民众的工具。在伪满统治的14年间,日伪政府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到社会教育,都贯穿着农业教育的内容,尤其在“新学制”下,伪满洲国大规模发展农业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东北的农业,但究其根本,仍是日伪奴役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不能掩盖其奴化教育的本质。

作者:李慧娟 范彬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