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论文范例

绿色发展论文

绿色发展论文范文1

绿色物业是房地产开发商在建造过程中的建筑美学目标的体现,并且要以生态平衡为基础,运用多种绿色技术和使用可再生能源,低消耗、零污染为特征建立起来的符合人性的绿色居住环境,核心体现的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能简单地用物业价格来衡量。绿色物业管理思想要求在住宅小区设计过程中,将大自然、小区与居民统一纳入到一个系统里面,不单单考虑居民的生活与住宅小区之间的关系,还应特别强调居民与小区环境的自然融洽度和小区整体环境的和谐。这种思想将物业管理从单纯管理型转变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多方面综合的管理,并且成为评价一个物业管理企业品牌以及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在对住宅小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绿色物业管理要推行人性化管理的思想。绿色物业管理要将自然环境、社会人文关怀与生态住宅小区融为一体,采用绿色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绿色物业管理不仅要关注小区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维护其根本利益,更要关注人才的培养,真正将绿色管理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在此基础上还要关注住宅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小区居民的安居乐业。

绿色物业管理的要求

首先,绿色物业管理在其小区设计时,除了要使用建筑学方面的先进科学技术,还要加入生态学、心理学与生物学等方面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同时,要将多种物质方面因素与精神层面的因素相结合,从而在小区将来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做到小区能源与其他物质因素的良性循环,达到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建造一个低消耗、无污染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住宅小区。所以,绿色住宅小区最基本的标准如下:小区用的建筑材料须是无污染、能自然降解的;小区采用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拥有科学合理的全面绿化,有益于保护与平衡附近区域的生态;根据生态经济学的开放式闭合循环原理设计出无废物无污染物的小区生态工程;富有生态文化、精神文明以及艺术内涵。其次,建造绿色物业时,应利用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加以生态学原理。参考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在研究制定的相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技术导则,绿色物业大致应满足如下要求: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业主对住宅小区总体环境满意率应高于80%;各种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应实现达标排放;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达到国家安静小区相关标准,无噪音扰民问题;小区环境整洁,包括各种公共设施保持完好,车辆停放井然有序,无露天市场和违章建筑,无乱贴乱画以及无焚烧引起的污染空气的行为;小区绿化达标,包括小区的绿化面积在35%以上,无毁绿现象,小区内有适当的休闲娱乐设施;使用环保型物品,比如提倡使用有环境保护标志或者节能标志的空调、冰箱等环保电器,小区内不得使用一次性发泡餐具;小区居民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包括能自觉遵守环保法规,能自觉采取节水、节电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行为,而且自觉爱护小区内的公共设施。最后,绿色物业管理为了最大程度上方便居民,要提供人性化的“零干扰服务”,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要充分了解居民的切实需求,并做全面细致入微地调查,能够做到“JustInTime”的实时沟通,做到即时服务为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在居民没有相应的服务要求的时候,能够收集居民各方面的未来需求,防患于未然。在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的同时,保证居民小区的正常运转;要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管理与服务。通过收集居民的职业、年龄、籍贯、业余爱好、风俗习惯、工作特点及出行习惯等信息,将居民分类、分层,来挖掘用户的隐形需求,在满足居民一般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供特定或者某个居民的特殊需求。

绿色物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在规划与设计阶段就要以绿色建筑为标准,要把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降低能源消耗放在首位。进入开发阶段要依据国家地方相关的绿色标准,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的成功经验,制定住宅小区绿色建筑的设计标准、施工标准、考核标准,并利用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和绿色材料。将绿色观念贯彻到整个规划设计过程当中,并且利用地方气候与人文特点,尤其是日照与风力资源,将住宅小区的能源消耗绿色化,并且对建筑物的光、热、声等自然因素进行系统调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居民的生活污水和小区内收集的雨水全部输入到水处理站,经过净化、过滤等处理,用作住宅小区内的灌溉、喷泉等景观,最大限度降低水资源的消耗,达到生活污水的零排放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例如,小区内利用新型热媒介太阳能,能够降低热水的二次污染。市场上普通的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辐射收集起来,转化为热量直接作用于水,加热后的水保存在水箱中,这样就带来了二次污染。

二新型的热媒介太阳能,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辐射收集起来后,经过循环系统再进入到居民家中的热量交换器中,这样一来,加热后的水就储存在热交换器中,从而避免了普通太阳能热水器管里全是冷水的问题,解决了热水二次污染的问题,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通过小区照明的绿色化,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和成本。通过对小区内照明系统的总体与科学的设计,优化传统的公共照明系统,采用节能环保、光效高、稳定的照明设备,最大限度地降低小区用电,达到小区绿色照明的目的。主要是对小区进行分块化、区域化,从而能够根据不同特点进行最有效的统筹安排。比如,根据季节的变化来合理安排公共照明时间的长短,使在不降低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做到照明系统资源消耗的最小化,同时将成本降到最低。关注科技的发展,优先选择与物业相关的高科技设备与产品的使用。如,物联网的使用,通讯网络入户以及各种信息的共享等。绿色物业要全方位为居民提供高科技服务,应用智能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将小区的安全管理、公共设施管理、监控管理等一体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绿色发展论文范文2

第一,节能降耗特征。这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能源或可再生资源,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降低对自然有污染的传统火力发电的应用,防止污染。第二,绿色环保特征。工程施工从开始设计时,就要考虑使用无污染、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竣工后和使用后的拆除,要本着保护周围环境的原则,在本质上真正做好环保。第三,舒适安全特征。绿色环保设计所强调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建筑内部设计的安全性,遵循设计特征和科学合理的秩序,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环保性和人性化。

2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共生性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本着相互间相互共存的原则,绿色建筑在生态建筑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调整生态系统平衡与其他生物间的关系,达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2)反馈性原则。

在企业进行绿色建筑施工时,要做好市场调查研究,把社会和人们对绿色建筑需求信息及时反馈,通过向社会作好传承和倡导,使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绿色建筑,喜欢绿色建筑,也让绿色建筑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占领广阔的市场。

(3)整体性原则。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必须把握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原则,在细节上要符合绿色建筑的整体要求,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相互依赖互相共存。

(4)可持续性原则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生物平衡关系,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促进,才是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遵循的规律。本着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满足人类与生物共同利益的情况下,为自然资源长足发展提供需要和保障。

3绿色建筑设计的常见方法

3.1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

第一,绿色建筑设计前,设计师要全面认真的进行思考,把绿色建筑的节能和环保的特性,进行初步设计;第二,定稿后,要做好调查研究,认真采纳用户的反馈意见,分析对绿色建筑施工设计所提要求,呈现出人性化设计;第三,做论证,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整体优化,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服从政策,解决阶段性出现的各类问题。

3.2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方面

(1)自然资源。

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对其进行开发,借助大自然的各方面进行考虑。

(2)成本计算。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建筑长期的成本,不单只考虑工程本身的费用成本。

(3)回收利用。

通过考虑和满足人们的要求,关注人们的舒适度,以及运用适当的生态策略技术。

(4)方案不同。

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并结合方案的最佳优点,用最好的方式方法,力求在设计方案时,突出特点完善设计。

(5)给群众设计,活动场所。

考虑群众生活生产的各方面需要。

3.3多工种协同工作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随着时代不断向前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同时应用于绿色建筑中。计算机的应用使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退出时展的舞台,改变原来建筑设计师先提方案,再由木工或其他系统的工程师提出设计的方法,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与专业人员沟通,计算机广泛应用打破了各设计专业间存在的隔阂,各专业间的信息,都利用电计算机集成,及时调整方案,增大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设计方案而造成的材料和人工的浪费,减少因采用绿色方案人造成的绿色建筑投资的增加值。

4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

4.1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建筑工程。所以,必须选择良好的、适合的条件,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气候、地貌、地形,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致的能耗和污染。在不同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有不同的效能。

4.2尊重基地环境

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力求与周围各项环境保持统一和谐,创造人类安全健康的使用空间,高效使用能源和环保材料,提高绿色建筑最大应用性,是建筑达到经济、实用、便利、安全的最基本保障,建筑设计同时又是人文、地理、生态学科的复杂工程,具有自身特性,所涉及领域和学科繁多。

4.3重视整体设计

绿色建筑注重的是在整体设计中是否存在问题,因为设计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本身的预算、性能和成本付出。在设计时要与经济、文化、气候、环境有机地结合,做到综合分析,整体规划,合理设计。要根据当地实地情况,结合需要进行设计,避免因盲目随众而出现问题。

4.4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建造新的或改造旧建筑时,一定要与当地文化环境地域性质结合起来。在保障居民原有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更新或提升现有生活居住环境,使街道社区与建筑设计很好地融合起来,本着继承和保护原来地域景观,改造新的城市景观的原则,采用地方传统建筑工艺,对历史建筑、传统街区景观妥善保护,使绿色建筑真正发挥最大作用。

4.5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建筑设计师要在做好室外环境的整体规划基础上,还要兼顾室内环境的,合理规划,要想保证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就需要使用对人体无害环保的建筑材料,阻碍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和气体的产生,避免不良空气的出现,优化各类环境使室内环境合格达标。

4.6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

提到绿色建筑就与节能环保对接,在设计中,使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节能技术和材料是最合理的选择。第一,根据日照情况选择照明系统,在设计师结合日照强度,有针对性地使用局域控调、换气、换水系统;第二,注意能源的循环使用,合理利用蓄热系统、排热回收,做好二次能源的利用:第三,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时,要考虑对于建筑更新、保养、修缮的合理设计;第四,给竖井,层高,机房设备等设计需留有发展余地。

5结束语

绿色发展论文范文3

关键词:绿色发展;建筑学;发展

1绿色发展理念的概念及发展意义

1.1绿色发展理念的概念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包含了建筑工程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融合了局面需求、社会需求及时念等多方面因素,建筑学的绿色发展关乎着本学科的发展。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绿色发展理念,主要涉及到建筑材料、设计理念、建造技术等方面的环保与节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并且要努力将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建筑学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将建筑学与绿色发展理念相结合,与自然发展相结合,才能使建筑学实现可持续发展[1]。

1.2绿色发展理念的意义

现阶段建筑行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损耗,当前我国的资源使用量较大且资源总量有限,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可以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促进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另外,绿色发展理念与建筑学的有机融合也有利于建筑学学科的丰富,使建筑学相关理论不断得到创新,促进建筑学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和居民需求,符合国家发展的趋势。

2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学中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2.1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现状

绿色发展理念在国外的发展实践较早,但在引入我国后,在建筑业方面的发展较晚,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而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绿色发展理念并不能够激发建筑行业进行有效的创新,相关绿色发展理论依赖于国外发展,不能真正与国内的发展现状、资源现状及社会需求相结合,所做出的建筑设计不能很好地实现自然环境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导致建筑材料、建筑设计与建筑物本身不符合建筑物所在地的实际情况[2]。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社会经济与环境领域中逐渐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维护自然环境健康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建筑学领域中,绿色发展理念的合理应用能够使建筑工程的设计及建设过程更加完善,建筑理念更加合理与多样,可以丰富建筑学科的内涵,对于今后建筑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2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前景

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学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实践意义,应该充分融入建筑理念、建筑设计、建筑材料与建筑过程的多个方面中,并且在维护建筑物的过程中绿色建筑也较传统的建筑方式更加环保。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领域,不仅要以人为本,还要以环境为本,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潜力极大。首先让绿色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使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相辅相成,将人工建筑变为所在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也不会破坏景观的美感。采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不仅保障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对环境的有力保护,并且后期的建筑维护也更加环保[3]。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对于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应用实践更是很少,推动建筑学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充分融合是非常迫切的事。首先要提高建筑学专业的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加强他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知和理解,明确绿色理念对于建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于社会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然后还要加强建筑的实用性,建筑的设计不能盲目,要遵循全面、务实的原则,充分在建筑物中体现出绿色发展理念,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根据建筑物实际所在地的真实情况进行设计和建造,不做无用功,不浪费建筑资源的同时也不浪费周边自然资源,让建筑物美观、舒适且实用。最后,建筑企业也必须要加强对绿色理念的重视,绿色发展理念的施行必然使建筑成本较传统建筑的成本有所提高,但是这些成本的投入可以产出更高的价值,例如绿色建筑的后期维护较传统建筑的成本低廉。因此,企业不能因为目光短浅而忽视绿色理念的优势,仅仅考虑前期资本的输出,正视绿色发展理念,才能使建筑行业获得长久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应该本着科学的原则在建筑学领域中长久稳定的发展,从学科理论到应用实践,从设计理念到建筑物本身,都应该进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评估,更好地促进绿色环保理念在本行业中的发展。此外,建筑学中的绿色发展理念也要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符合人民生活发展的需要,在保证本行业绿色环保的同时也要跟随时代的潮流不断发展。

3结语

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绿色环保风潮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建筑学中会使其拥有更为长久的发展,对于建筑学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未来对于建筑学的必然要求,推动中国建筑行业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现在我国建筑业中绿色理念的发展还不够深入,想要达到预期的可观效果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江.基于绿色发展之下的建筑学发展与其前景[J].居舍,2019(9):7.

[2]刘奎佑.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建筑节能的思考[J].居舍,2018,11:5.

绿色发展论文范文4

2012年里约会议(里约+20)将向绿色发展转轨

人类将再开一次可持续发展会议,这就是正在筹备的2012年6月里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里约+20)”。这次里约会议被认为是地球留给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8],将有至少120位国家元首和5万人参加,目前各国正在加紧筹备,包括我国。联合国环境署已经公布一些核心文件,主要有《绿色经济报告》(GER)和《迈向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面向政策制定者的综合报告》等。《绿色经济报告》还专门提出一个森林专题报告,即《森林篇———投资自然资本》[9]。所有这些文件都提出和阐述了绿色发展的概念,绿色经济与褐色经济在效益、脱贫和就业等方面的比较,以及转轨到绿色发展的条件和举措等。现在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新的里约会议必须引导世界进行真正的改变,引导迄今为止的经济基础转向可更新自然资源;引导迄今为止的生产、贸易和消费走上绿色模式;还必须重新定义那些200多年来一直支撑黑色经济或褐色经济模式的经济学概念,包括对价值观、GDP驱动、财富、福利、安全等概念的重新定义[3]。有些国家已经抓住了金融危机提供的机会,开始致力于把国家经济调整到绿色轨道上。例如,韩国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中有81%的资金属于绿色投资。不丹已经抛弃了GDP,改用“国民幸福总值”(GNH)。法国总统建立了一个科研团队,正在为发展制定新的国民经济指标体系。德国已经有效地提供了可再生能源就业机会。英国的沃金市已经建成了一个由太阳能、风能、水力、生物能和天然气等组成的本地自供清洁电力系统。我国的重庆也在推动绿色发展,“森林重庆”的提出远超出绿化造林的意义,体现了重建山区森林财富和城市森林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的内涵

2011年联合国环境署提出《迈向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的各种途径———面向政策制定者的综合报告》,同年11月在北京了《绿色经济报告》。这些报告提出了更明智的对自然资本进行管理的路线图,描绘了未来世界创造财富的方式,即提出绿色发展的概念。报告还建议每年将全球GDP的2%用于“绿化”10个核心经济部门。绿色发展把传统发展的失误定义为“资本误置”,即过多地投资于那些把自然资源转变为工业资产的领域,而忽视了对自然资产的投资。绿色发展观点认为,只有对自然资本投资才能使发展得以持续,仅靠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是远远不够的。绿色发展还是一个真正的脱贫机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有助于社会公平。绿色经济的本质就是低碳经济。转轨到绿色发展模式的条件是:1)动员国家力量,形成国家意志(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力度还不够);2)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引导社会投资,用政策推动转轨;3)科研重点转向开发绿色技术;4)发挥本国优势,确立发展重点;5)要有巨额资金投入,为此必须创新融资机制。几千年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总是把天赋的森林改造为耕地或用以采伐商品木材,传统的发展始终就是这样天经地义地牺牲各种天赋资源以追求金钱或人造财富。传统的财富概念认为金钱和人造资产是财富,却始终不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财富的视野。

按照传统财富的概念,从森林里砍伐出来的木材是财富,但森林生态系统不是,生态系统服务更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耗损与环境破坏均源自这一片面的财富观。绿色发展下的财富概念不仅指金钱、商品或工业资产,更是把自然资源视为财富。由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开创的西方经济学,由最初的研究通过工业和贸易获取财富,发展到研究商品生产和贸易行为本身,最终完全忽略了对财富的性质和原因本身的关注,引导社会走入了掏空发展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死胡同。现在,很多专家正在回归到经济学对于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基本认识就是,自然资源本身也是财富,投资于自然资本,在若干年后将获得高于投资人造资产的收益。不难理解,如果人们能像追求传统财富那样追求自然资产,那么这个社会的发展就不会出现无米之炊了。可惜,迄今为止,我们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组织结构、政策体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仍然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建设人造资产为导向的。较之于现行的投入、技术、教育等,人类培育自然财富的能力建设仍处于边缘状态,更别说成为主流和核心了。传统福利的定义是指收入、财富给人们带来的效用,以及社会保障公民健康和幸福的各种举措。传统的经济增长遗漏了福利的非“财富”因素,正如我国的“在滋生癌症的环境里点钞票”的说法。为了纠正这种步入歧途的发展,不丹国王发明了“幸福指数”,联合国开发署发明了“人类发展指数”。这些指标都完善了福利的内涵。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将福利定义为“生态系统是人类福利的基础”。

MA指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终要依靠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传统的健康福利概念,是追求一个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按照这个概念,不能排除这样一个悖论:社会一方面把国民置于一个越来越损害健康的环境里,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建设越来越多的医院来医治他们。而健康福利的新概念是从医学模式转向生态系统途径,这颠覆了传统的健康福利观。森林环境是人类进化的源环境,人类离开森林如同鱼儿离开了水。即使在现代社会,森林产生的氧气、负离子、萜烯类物质、清洁的水资源、清新的空气以及宜居的环境温度等,仍然都不是现代技术所能替代的。因而重新定义福利,就是主张森林回归,人类要重建森林环境。仅凭现有的科学依据,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社会越是走向现代化,环境越是应当森林化。环境的森林化和财富的绿色化是一体的。国家安全不仅是国防,也包括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木材安全、山区安全、社会安定等非传统领域,以及有军事用途的自然资源和产品的供应。主席指出[16]:“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现代战争都是为了争夺资源,稀缺资源可能成为战争的起因。储备资源早就是西方国家构筑安全的重要思维。大多数非传统安全问题都与自然生态系统有关[5,17]。如果我们在国土上重建了优质森林生态大系统,就可以规避很多生态灾难、能源危机、木材危机,构筑起山区生产与生活的安定环境,而且有益于社会和谐。有了稳定的内部安全,国防安全就会具有更强大的保障,这个辩证关系可溯源至自然生态系统。绿色财富、绿色福利和绿色安全,都是一体的。#p#分页标题#e#

绿色发展应以超常规机制投资自然资本

20世纪60—80年代,发达国家国土整治的概念很流行,后来他们完成国土整治规划后就不再讲了,遗憾的是我国没有完成国土整治,但也跟着不提这件事了。其实,国土整治是一个很好的自然资产建设导向。80年者曾见到过一个法国智库呈交给总统的一份专题报告,主题是“让成千上万亿吨的淡水白白流入大海是国民经济的最大浪费”,所以法国主张把陆地淡水资源充分利用后再排入海洋。国土整治包含很多领域,例如国土优质森林培育、永久性水利建设、山地安全治理、盐碱地治理、高产牧场建设、基本农田建设、海洋环境和海洋产业建设以及自然保护等。在发达国家,各种国土整治工程已经于上个世纪完成。但我们连水患治理和水利建设还没有完成!结合国土整治,把各种生态系统当成资产来建设,这就是绿色发展。以森林为例,一个国家,森林占有一定的国土面积,但总要当作资产、当作财富,获得经济产出才行。几个北欧国家的实践证明,森林资产不是边缘性的,而可以是基础性的。2011年主席参观过奥地利的一个牧场,那个牧场已经经营了200年,但是草场越来越肥沃,可持续发展没有问题,而我们的草场,放牧几年就沙化了。还有我们的近海、湖泊和江河,几乎已经无鱼可捕。而吉林省的查干湖,60年来每年冬捕,一网总能捞出十几万公斤。这就是对可更新自然资产投资的绿色发展。通过以绿色发展为内涵的国土建设创造财富,还具有公平性,因为它由千军万马参与。不像华尔街金融资产的高智商运作、上市公司的“钱生钱”,这类经济行为并不会增加社会财富。两千多年前,孟子提出过“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材木不可胜用,王道之始也。”重温孟子的强国富民之道,就是培育林、农、牧、渔等可再生自然资产。

寻求绿色发展下森林的新定位

绿色发展即将推开。站在这一历史高度寻找森林的新定位,我们的基本结论是,在绿色发展下,森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整个社会的基本财富、基本福利和基本安全。联合国为“里约+20”会议准备的《绿色发展森林篇———投资自然资本》中的第1句话也是这样为森林定位的:“森林维持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支持人们的生计,是绿色经济的基础。”让我们看一下中国森林财富的潜在效率和规模:1)哈尔滨市林业局丹青河林场等3个林场的森林经营示范。经过12年经营,森林蓄积由70~80m3/hm2增加到130.8m3/hm2,超过了114m3/hm2的世界平均水平;立木年生长量由2.3m3/hm2提高到6.2m3/hm2。以此推算,对东北林区约0.367亿hm2(5.5亿亩)退化次生林开展经营后每年可新增立木蓄积1.5亿m3,新增价值至少1500亿~3000亿元。2)次生林和退化地。我国热带有0.1亿hm2(1.5亿亩)这类土地,用25~30年就会形成40亿~60亿m3的立木蓄积,价值达4万亿~8万亿元。如果对全国0.8亿hm2(12亿亩)次生林加以经营,一年可新增蓄积3.12亿m3,新增价值至少3120亿元。3)南方桉树。多年以来,种植桉树每年可以获得约7500元/hm2的纯收益,而原来的荒山没有产出。4)全国的森林经营。若提升全国的森林质量,用30~40年的时间,可以建起立木资产总价值约为160万亿元的财富,可以变成640万亿元的原材料财富和2400万亿元的半成品财富,年度产生的财富也有60万亿元。这就是森林的财富潜力。目前,我国全国立木资产总价值约6万亿元,平均3000元/hm2,远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迄今,我国有2.87亿hm2(43亿亩)林业用地的利用率和资源效率都很低,放眼绿色发展,我们还远未发挥森林的财富功能。如果我们能较好地经营森林财富,也就拥有了较好的福利和可靠的生态安全。只要拥有了丰富的、可持续的立木储备,国家就可以兴起一个以森林生物质为原材料的发达的工业体系,包括电态、气态和液态的能源以及新材料、纺织等工业,由此可以化解能源危机和木材短缺,并改善山区安全和社会安定。庞大的森林生态系统还可以吸收经济发展产生的碳排放。用森林铸就绿色社会的运行基础是有根据的。

主席在2011年(北京)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上强调,中国要把林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完善林业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资源培育力度,提升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19]。同年11月在美国夏威夷APEC首脑会议上,主席又强调,要深化亚太地区绿色增长合作,称绿色增长是《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增长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指出应加强亚太地区森林可持续恢复和管理[20]。但是,国内还鲜见从绿色发展的高度来解读胡主席的讲话,2012年2月11日罗富和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强调了这个问题。对于这个讲话精神的低视角理解,反映了我们还没有挣脱传统发展思维的泥潭。60年来,我们一向认为森林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这个定位有历史作用。但在转向以森林等可更新自然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仍然坚持森林三效益的定位,会贬低森林的作用。对一种自然资源,认为它有经济效益,与认为它是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是两个高度、两个力度。一个是软定位,摆在中心和摆在边缘都行;一个是硬定位,是任何其他的发展都必须要建立其上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对讲话的解读。为适应绿色发展的理念,我们应当确立这样的森林新定位、森林新价值观:森林是基础的国民财富,森林是基础的国民福利,森林是基础的国民安全,森林是绿色经济的基础。可能有人会说,将森林界定为未来绿色经济的基础言过其实,因为很多地方没有森林。这样说,并不等于说全国的每一个省、每一个县都要以森林经济为主体。有的地区草原占优势,无疑就要以草原经济为主体;有的地区水体占优势,那就要以淡水经济或海洋经济为主体。这里定义的绿色经济基础,并不排斥其他的可再生资源经济。再说,一个动态稳定的全国森林大系统,也是农业、淡水、畜牧等自然资源发展的保障。

绿色发展下的我国森林发展新体制探讨

绿色发展下的森林发展不再是一个部门的问题,而是国家整体发展的基础问题和战略问题。从现在开始,我国的森林发展应更新理念、重新定位,并建立相应的机构,设计相应的投资机制和政策体系。1)应从绿色发展的高度理解主席讲话,要树立通过森林创造财富、创造福利、保障安全和发展绿色GDP的理念,确立建设一个优质的全国动态稳定的森林生态大系统的目标,以此创新发展模式。尽管节约或循环利用不可更新资源可以延长发展终结的到来,但终究会出现油枯灯灭的那一天,只有下决心把发展转轨到可更新资源基础上,才是名副其实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谁早一天转轨,就会早一天强盛。2)在现有林业主管部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绿色发展框架下的森林主管部门,一个职能高于国家林业局的全国森林委员会之类的机构,使其有能力举全国之力致力于森林发展。也可以把“全国绿化委员会”实体化,变为“国家森林发展委员会”。不管国外有没有这样做,为了创新绿色发展,我国可以带头尝试。3)在一个时期内,建议国家每年把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几投资森林发展,如每年6000亿元(大约占GDP的3%),当然也要确定这些投资能达到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重庆市已经确立了公共财政的绿色投资方向,并创新了一系列的融资机制,全国还有一些地方也出现了类似的积极性。现在需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予以规划、整合与推动。4)现行的林业观念、林业体制、管理机制和政策体系,都不再适应绿色发展,甚至在传统发展机制下也是不适应的。现在面临着一个扬弃旧政策体系、构建一个森林富国政策框架的历史使命。这里,仅指出现行政策体系中的几个问题。#p#分页标题#e#

绿色发展论文范文5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国自十一五以来逐步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提出了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明确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方针。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是实现绿色经济的重要方面。对于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有很多种,通常认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所有阶段,尽量节约资源和能源,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建筑污染的目的。2006年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材料),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概念源于“建筑节能”,建筑节能一般是指建筑的建设、运营等环节中的节能,侧重于材料和综合用能的节约,而绿色建筑的概念则比建筑节能更为宽泛。从建筑的生命周期来说,包括从规划设计开始到后期的建设运营等过程;从与环境的关系来说,绿色建筑更侧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总的来说,绿色建筑应该是提供最佳环境且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

2绿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分析

绿色建筑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全国各地绿色建筑工作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往往存在着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一头热”,而在开发商、消费者等市场主体那里“遇冷”的情况,这种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推动实施的难度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需要解决的是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依据经济学的原理,如果自然资源没有被过度使用,不存在自然垄断,也没有经济外部性等问题的情况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会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实现最高效率。但如果存在经济外部性问题,这种资源配置的平衡就会被打破。所谓经济外部性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经济,另一类是外部不经济。根据一般规律,市场会优先甚至过度生产外部不经济的产品,而外部经济的产品则会出现生产和供货的不足。绿色建筑则属于典型的外部经济的产品。当边际内部收益曲线MPB与边际成本曲线MC相交于a点,此时价格为P1,产量为Q1,但这个产量并不是社会最优产量,因为绿色建筑生产行为所带来的“外部收益”没考虑在内。考虑到绿色建筑的“外部收益”,于是产生了如图所示的第2条需求曲线,即边际社会收益曲线MSB,当边际社会收益曲线MSB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b点时,价格为P2,产量为Q2,此时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正是由于绿色建筑外部经济性的存在,在缺乏其他调节措施的自然状态下,绿色建筑产品的供给总是倾向于低于社会需求,达不到社会最优产量。另外,绿色建筑的外部经济性和良好的外部效益产生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也就是说,开发商等绿色建筑的生产方作为投资人和成本承担者得不到所有的外部效益,造成了内外部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差异。用公式表示如下:内部收益(成本)+外部收益(成本)=社会总收益(成本)因此,在没有外部干预或调节的情况下,生产者得不到外部收益,也不愿意付出额外的成本,提供绿色建筑产品的积极性则不高。

3解决外部性问题,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调节措施

完全依赖市场机制解决绿色建筑发展的问题显然是收效甚微的,在现阶段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或许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和途径,来补益和调节市场机制的不足,通过行政手段的干预、新技术的运用、经济激励的实施解决绿色建筑外部性的问题,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3.1加快推动绿色建筑政策法规的建立

从世界各国发展绿色建筑的经验来看,绿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不是一蹴而就的,基本要经过节约能源资源—关注生态和自然环境—环境量化—法律法规强制等4个阶段。我国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的立法工作还比较滞后。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建筑法》等法律对绿色建筑的界定和描述不清晰,建设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关于绿色建筑的规章制度缺乏强制性。立法工作首先国家层面要重视,其次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促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工作走上法制化道路。与我国相比,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对绿色建筑进行研究和实践,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推动绿色建筑工作。以英国为例,英国是目前世界上政府强制推行绿色建筑的国家之一,从2002年开始,先后颁布了《欧盟建筑能源性能指令》(EnergyPerformanceofBuildingsDi-rective2002/91/EC)、2004年的《住宅法》(HousingAct)、2008年的《气候变化法案》(ClimateChangeAct)、《建筑能效法规(能源证书和检查制度)2010》【EnergyPerformanceofBuild-ings(CertificatesandInspections)andRegulation】、《能源法2010》(EnergyAct2010)。此外,美国、德国、日本在绿色建筑政策法规的建立方面都有很好的做法,有效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建筑法》和《节约能源法》中对绿色建筑未有涉及,虽然有关于建筑节能方面的规定,但表述比较模糊和笼统,基本是原则性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应当加快推进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制定的进程。因此,首先应提请全国人大,对《建筑法》和《节约能源法》这两部国家法律进行补充和修订,根据当前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和实际需要,增补相关内容,以规范和约束绿色建筑工作的发展。其次,为了明确和细化绿色建筑相关的管理政策、奖惩措施、管理结构等,应制定《绿色建筑管理条例》,由国家住建部会同发展改革委员会、环保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国务院审核并颁布实施。其他相关的部门规章、配套政策文件也应当根据绿色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更新,增强实际的可操作性。

3.2推动绿色建筑相关新技术的运用

首先,提高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认识和关注,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和收益的概念。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有75%发生在运营和使用阶段,在此之前的设计、施工等建设阶段成本仅占25%。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和收益的概念后,对建筑物经济性的评价覆盖了其策划、设计、建设、使用、维护甚至拆除的所有费用,更加客观和全面。而绿色建筑一般具有初期投资大,而运行、使用成本较低的特点,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评价绿色建筑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其次,推动建筑工业化进程。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0%,传统建筑方式下,工期长、能源和材料消耗多、扬尘和污染严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关键在于依靠机械化装备和信息化管理,减少现场湿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集中工业化生产建筑部构件,降低建造过程中的综合损耗,可实现节能、节水约30%;通过标准化集成和生产,降低材料损耗,可实现节材20%-30%;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可大幅节约人工和缩短工期,现场建筑垃圾可减少60%-80%,降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可以说,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不谋而合,同时实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强环境保护的目的。因此,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应当与推动建筑工业化进程相提并论,从而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的建筑业生产方式,实现建筑业发展的绿色目标。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理论和建筑工业化密切相关的还有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的运用。BIM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中所有相关信息和数据,是对整个项目的数字化表达。他可以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领域得到应用,能够为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中的能耗、环境的分析和评估提供依据,实现合理用能、节约用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目的,同时可以提出一整套合理用能与降低能耗的技术方案,并对绿色建筑的监测、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BIM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3.3实施有效的经济激励

绿色发展论文范文6

1.1传统工业建筑缺乏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低碳社会和绿色建筑浪潮的影响下,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绿色建筑的理念也已经进入工业建筑设计领域。我国《“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建筑节能要形成1.16亿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其中在绿色建筑环节,要形成4500万t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这就要求包括工业建筑在内的建筑业必须积极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1.2从传统工业建筑到现代工业建筑

在人们的观念里,相对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仅仅是经济实用。一般的工业建筑给人的印象总是“笨重”、“庞大”、“丑陋”、“粗犷”等,这是人们对工业建筑的基本认识。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分工有了新的变化,产业结构已经与数十年前不同,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也由粗放式为主转变为集约式为主,企业的升级改造日新月异,现代化的高精尖工业取代了传统工业。在此背景下,工业建筑也有了新的需求:一方面,出于对人员的健康保护,对建筑室内外环境要求更高了,与此同时,建筑的建造成本和能源消耗也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工业建筑形象也有了新的需求,工业建筑也需要成为体现时代特色和精神诉求的新建筑。

2工业建筑的优势和价值

工业建筑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典型的示范性样板作用和独一无二的创新优势。现代建筑先驱格罗皮乌斯认为,工业建筑应当是住宅建筑的样板。一直以来,工程师就寻求用最少的劳动力、时间、原材料和资金生产出最简洁产品,工业建筑很早就已经开始在工厂像其他产品一样装配和制造,这比建筑行业为住宅建筑采取同样的预制装配措施要早得多。在这一方面,工业建筑无疑是具有领先性优势的。对每一项建筑工程来说,有技巧性的、创新性的方案,包括形式、材料、色彩、从内而外每个细节都体现出完整、清晰的观念。工业建筑由于其特殊性在追求绿色建筑的创新方面更具优势。新的材料、形式、构造细节等,都可以在绿色工业建筑中得到尝试创新,在这一方面,工业建筑面临的不仅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巨大的机遇。

3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建筑

3.1绿色建筑的发展成为社会主流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源自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聚焦于建筑技术发展的研究,希望通过技术的进步取得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和突破。绿色建筑关注的范围,既有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既有构造节点的创新研究,也有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的探索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诸多方面。随后数十年,关于绿色建筑的实践在世界很多国家展开,众多的研究成果包括建筑节能技术、绿色种植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循环再生技术等逐渐应用于建筑实践。时至今日,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成燎原之势,遍布全球。

3.2绿色工业建筑中离不开设计

工业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不是一个单独学科,是一个设计与实践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工程要求从前期的规划中就考虑建筑的低碳策略,将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概念引入,并贯穿到整个设计之中。设计伊始就应该有各专业工程师介入,共同制定建筑的绿色计划。例如,如果暖通工程师最初没有介入的话,后期往往是很多补救的措施,这些措施将难以成为最优化的措施,进而造成浪费。以建筑节能为例,节能设计首先要有节能设计的目标,目标的设定应该是科学合理、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节能设计的目标又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长远观点。这个目标,除了满足国家规定的节能百分比要求外,还可以根据项目特点提出更高要求。只有不断的提出更高要求,才能不断取得突破和超越;在指定节能目标的基础上,要综合各方面因素,选取最合适的节能技术和策略,这一步则是最为关键性的,是决定性的。同时,建筑节能的技术需要合理组织、灵活运用,不能简单堆砌或者顾此失彼。没有合理规划的节能措施往往难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反而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4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建筑

早在2010年6月,我国《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就已经编制完成,并于同年8月由住建部批准颁布。在此《导则》基础上,由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会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14家单位参编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已于2011年通过审查,2013年8月,2014年3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绿色工业建筑”的概念,抓住了工业建筑的特点和共性问题,并为各行业工业建筑进行绿色设计提供了有力依据和评价标准。该标准针对工业建筑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外环境和污染物控制、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运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评价标准。其中,关于室内污染和职业健康部分的评价标准,是《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的创新之处,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4.1绿色工业建筑与节地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大量土地资源消失,建设项目中节地的要求也越来越突出。绿色工业建筑节地,首先要充分研究工业生产形式以及内部的物流特点,再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其次,设计合理高效用地的单体建筑也非常重要。要地上、地下统筹考虑,充分考虑立体空间的应用,打破以往工业建筑以单层空间为主的思维,充分研究、科学论证,做到疏密得当、简洁高效;第三,要充分利用非耕地类的土地如荒山、荒滩、劣地等,尽量不占越来越宝贵的耕地资源;第四,在工业建筑设计中,要合理处理建筑物内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物,以免污染周边耕地,这也是节地的重要体现。

4.2绿色工业建筑与节能

能源节约和新能源的开发是解决当今能源危机的两个重要方面。因为建筑的能耗占到全社会能耗的30%~40%,因此,建筑领域的节能在整个社会的节能中至关重要。工业建筑在节约能源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在绿色工业建筑设计中,能源消耗应该成为一个重要设计目标参数,这个参数决定着工业建筑设计从最开始选址到正常运行的每一个细节:在总体规划和选择结构形式中,要明确地根据太阳的方位来判断;要将气候条件和拟采用的绿色技术相结合;要合理组织流线以减少交通方面能源消耗;要充分利用工业建筑运行过程中的采暖通风空调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为生产服务。总的来说,优秀的绿色工业建筑内部仅仅需要很少的机械或者人工采暖、通风和采光。关于绿色工业建筑的节能,建筑师应形成以下认识:首先,最便宜的能源其实就是好的节能设计方案,好的节能设计方案是最佳选择;第二,因为要充分利用被动式太阳能。而且,现代工业建筑往往有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采暖、自然通风等被动节能措施;第三,有条件时,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尽管目前可再生能源相对昂贵且效率不及常规能源,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能够节约石化矿物能源且环境污染小。就太阳能应用来说,尽管目前应用太阳能比较昂贵,但使用太阳能仍然是值得的。目前,国外很多绿色工业建筑在设计中尝试用技术方法将可再生资源转变为电能、热能等建筑消耗的能源,实现了太阳能建筑设计一体化。例如,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电装置和风力涡轮发电装置,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等,实现建筑自身能源供给平衡,即建筑运行不再需要额外的能源供应,甚至建筑自身产能大于消耗,并能将剩余的电能输送给城市电网。绿色工业建筑节能主要是护结构的节能,包括屋顶、外墙、门窗等部位。在这些部位,要优先采用绿色环保建材作为保温隔热材料,以起到节能作用。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一方面可以减轻建材的使用量,另一方面也能减轻建筑结构自身重量,减少热量损耗和资源损耗。同时,建材使用量降低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约了人力资源。

4.3绿色工业建筑与节水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据有关资料,我国人均淡水供应只有2000m3,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世界平均水平是3000m3)属于缺水国家。同时,我国人均淡水供应正在急剧减少。另一方面,我国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南方较为充足而北方严重缺水。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由于以前粗放式的发展,我国大部分河流和湖泊等天然水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超过6亿人口正在饮用被污染的水。对于绿色工业建筑的节水,要从开源、节流、高效利用和创新利用4个方面考虑。开源方面,主要是提高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工业建筑一般所占区域大,建筑层数低、屋顶面积大,同时地面铺装面积大,雨水完全靠自然渗透是不现实的,反过来,将屋顶、硬质路面、广场等区域的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净化,将会是一笔不小的资源;节流方面,主要是减少水资源流失和浪费;高效利用方面,是指利用技术创新,安装节水型设备和器材,正确、科学地设计城市管网,使水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合理;创新利用方面,是指依托技术创新,加强水的循环使用。可以通过污水、废水净化系统、中水系统等设置达到这一目的。

4.4绿色工业建筑与节材

根据法国《环境建筑报》,绿色建筑材料可分为以下5个类别:材料有利于环境;不含有某种有害成分;可减少建造、维护、拆除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建筑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有助于形成安全而健康的室内环境。绿色建材的宗旨是保护人体健康、保护环境的。绿色建材在生产中,采用清洁的生产技术,大量使用工农业或者城市废弃物,尽量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生产出的建材无毒、无污染、无辐射,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目前,业内绿色建材主要有以下三类:首先是一些传统绿色建材,如钢材。这类建材的特点是可回收、可循环利用。虽然材料的生产消耗了大量能源,但材料的重复使用有利于节材节能;其次是用工业生产和建筑废弃物为原料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制造的建筑材料,如利用建筑废弃物现场制造各种砖材。据报道,我国某企业研发出一种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制砖组合生产线,即移动制砖工厂。该生产线将建筑垃圾处理移动破碎站与移动制砖机配套,把“砖厂”移动到拆迁和施工现场,现场制作道牙砖、植草砖、广场砖等十几种市政用砖。这类建筑材料的特点是既获得了新的建筑材料,又消化了大量废弃固体垃圾,一举两得,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第三类是新研发的各种新型绿色建材。这类建材主要特点是在某些方面有着很强优势,如保温方面。对于新型建材是否能够推广,还要综合各方面因素由市场进行判断。对于建筑师来说,一方面在设计中要积累材料信息,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积极使用新型绿色建材,同时,也要加强甄别能力,防止因为绿色建材鱼龙混杂而失去判断力。

4.5绿色工业建筑与职业健康

传统工业建筑中一般都有大量余热和烟尘散出,大量化工类工业建筑不断排出大量酸、碱、盐等腐蚀性物质或者有毒、易燃、易爆气体,还有很多工业建筑内部时刻产生大量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现代绿色工业建筑设计中,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要关注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人的精神健康,力争创造宜人、舒适、高效的绿色空间。在这里,不仅仅生产活动能够高效有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也能够得到满足。具体设计时,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例如迪斯•乔比恩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法兰克福奈尔曼售后服务部中,企业决策者和建筑师力求给广大员工提供积极的趣味性空间。整个设计强调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重要性,并且按照人员规模和比例精心设计建筑结构,同时为员工设计了精彩的生态休息大厅作为交流的场所;再例如德国诺伊格鲍尔与罗斯设计的格特拉克研发中心,设计理念强调建筑的开放性、交流性。在建筑师的精心设计下,该建筑内部各部门之间清晰可见,视觉上形成沟通。

4.6绿色工业建筑与环境保护

绿色发展论文范文7

1.1物流业总体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在物流管理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物流管理起步较晚以及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从而使得我国的物流管理仍然处于发展的一个初级阶段。例如,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部分物流管理企业的设施比较落后,他们不能及时地引进各种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从而严重地阻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步伐。另外,还有一部分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他们所使用的基础设施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危害。近几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许多的物流管理企业由于受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约束而不能将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中,从而导致物流管理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以及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从而大大的降低了运输效率。

1.2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缺乏沟通和衔接

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缺乏沟通和衔接是我国目前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不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在物流业以及制造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大量大型的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不断的涌出,但是,物流企业的规模与制造企业相比较仍然比较小,这就使得许多制造企业对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充满了质疑,他们认为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不足。另外,制造企业还担心如果将企业物流外包会使得自身企业对物流企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而失去了企业自身的主动性,甚至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等。最后,许多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不相信物流企业的供应服务能力,因此,许多制造企业都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专门的物流管理机构,这就使得物流企业不能对制造企业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也不能根据制造企业的需求来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自身的供应服务能力。

1.3物流业发展滞后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的是,一个合理有效的物流管理对于制造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决定了制造企业的发展进程。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渐渐的涌出了大量的大型企业。另外,尽管我国在物流业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制造业的发展相比较,物流业的发展就显得较缓慢了。例如,许多物流企业的生产设备比较落后、管理体系不够先进和完善、供应服务能力不强、企业的规模也比较小,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因素。物流业发展滞后不仅不能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而且还成为了阻碍制造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2基于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绿色物流管理实施

2.1积极推动制造企业脱离物流服务环节

积极推动制造企业率先脱离物流服务环节是促进物流业和制造业进行联动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渐渐的涌出了大量的大型制造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却始终不能脱离物流服务环节。因此,我国相关政府必须要尽快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例如,我国相关政府应该鼓励大型制造企业带头脱离物流服务环节,然后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物流服务机构,并且应该及时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另外,企业还应该聘请一些专业的物流管理人员,并且让他们定期对物流管理机构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从而不断的提高他们的物流服务能力,最终提高物流管理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

2.2推动物流企业加强一体化服务能力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在物流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各个企业都形成了自身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但是,由于我国物流业整体发展比较落后,从而使得他们的一体化服务能力仍然比较落后,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发展。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我国相关政府必须要积极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鼓励各个物流企业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企业自身的一体化服务体系,进而渐渐的提高他们的一体化服务能力。

2.3加强物流业和制造业技术和装备的融合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进步,我国在物流业以及制造业的装备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到目前为止两大行业仍然不能很好的合作,使得它们的技术以及装备始终不能得到融合,从而极大的影响了两大企业联动发展的进程。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我国相关政府必须要鼓励科研部门不断的开发新的设备,丰富设备的功能。另外,物流企业也必须要积极了解制造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设备,然后根据它们所使用的设备来完善自身的物流管理设备,从而很好的促进两大行业技术以及设备的融合。最后,我们还应该鼓励物流业和制造业及时关注我国科技的发展进程,不断的更新企业的设备,尽量使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

2.4加强联动推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首先,我国相关政府必须要及时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利用这些政策来强行约束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的行为。然后,当地的物流管理中心和制造企业管理中心必须要定期组织一些联动活动,加强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联动的组织领导,不断的提高各个企业的联动意识。同时,我们还应该及时发现物流业和制造业在联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不同问题尽快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不断地优化两大行业联动的环境。最后,各级、各部门应该积极履行自身的职业,对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联动发展定期进行监督和督促,提高两大行业的合作概率,最终使得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的联动发展能够迈向一个新的阶梯。

3小结

绿色发展论文范文8

1绿色工业建筑成为研究新热点

1.1绿色工业建筑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绿色建筑,还主要集中在民用建筑领域,还有大量的工业建筑在节能减排方面可能会有更大的潜力,因此,绿色工业建筑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10亿m2,其中住宅建筑约6亿m2,公共建筑近3亿m2,工业建筑有1亿m2。但在建筑工程投资额方面,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分别占53%和43%,虽然工业建筑量比例不算太大,但其工程投资额却超过了民用建筑。

1.2发展绿色工业建筑对我国更为迫切

应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处于后工业时代,经济结构中,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工业只占较小的一部分。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并且在可见的数年内,工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结构中最大的产业。同时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行业多,技术与工艺各企业参差不齐,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仍将在一定时间内存在。这些我国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使得绿色工业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更为迫切。同时,在我国发展绿色工业建筑,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东西,更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走自己的绿色工业建筑之路。因此,工业建筑在我国仍然会大量兴建,其产生的资料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问题仍会有增无减。如果不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工业建筑的大量盲目随意兴建,那么因此产生的问题将成为我国业已脆弱资源、环境的难以承受的问题,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将深受影响。

1.3发展绿色工业建筑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发展绿色工业建筑是形势所需,是实现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在我国经济结构中,高污染、高能耗、高费水的“三高”企业还占较大比重,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在世界上的比重,已大大超过经济增长总量在世界上的比重,难以持续。“三高”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使资源环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工业建筑领域也应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在设计中予以注重和改进,体现绿色与环保。这对于我国的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降低我国制造业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工业建筑的特点

要发展绿色工业建筑,首先应了解工业建筑的特点。工业建筑的设计前提是为了满足工艺需要,因此,与民用建筑相比,工业建筑有其显著的特点。

2.1建筑结构不同

生产工艺不同的厂房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大多具有跨度大、单体面积大、层高大的特点。工业建筑内部空间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建筑内生产设备多而且尺寸较大,并配有多种起重运输设备,还有的车间要加工巨型产品,通过各类交通运输工具。如有桥式吊车的厂房,室内净高在8m以上;万吨水压机车间,室内净高在20m以上;有些厂房高度可达40m以上。

2.2污染物排放量大,室内环境较差

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物主要为装修材料散发的挥发性有机物和人体散发的代谢产物,而工业建筑内的污染物则要复杂的多。具体的生产工艺复杂多样,排放污染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并且污染物排放量大,不仅有废气,还有废水和废渣。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更会严重影响室内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此外,工业建筑内的噪声水平一般也是较高的。

2.3能耗高

工业建筑由于体形系数大、层高大、窗墙比大、建筑保温性能重视不够等因素,使得工业建筑一般比民用建筑单位面积能耗高。同时,用于污染物排放量大,其换气次数一般都比较高,且工业建筑大多是24h连续运行,使得其建筑能耗水平更显著高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由于采光、通风等要求,大多采用组合式侧窗、天窗,使屋面排水、防水、保温、隔热等建筑构造的处理复杂化,技术要求比较高。

2.4各种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在工业建筑内,各种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首先大规模的资源对于工业行业而言,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进行工业生产,各种小规模的资源浪费通常不被看重,认为这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微乎其微。其次,工人的节约意识淡薄,节约行为不能带来个人经济利益。这些都导致工业建筑内跑冒滴漏严重,材料利用率低。

2.5室内环境参数控制精度高

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参数都有一定要求,但控制精度都要求较低,将参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但在工业建筑内,控制参数虽不多,但大多控制要求高。工业建筑的这些特点,都与民用建筑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在发展绿色工业建筑时,必须考虑到这些特点,同时,紧密结合具体工艺要求,才能实现工业建筑的真正绿色。

3绿色工业建筑发展要点

由于工业建筑在设计理论、结构、能耗等多方面与民用建筑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绿色工业建筑的设计与发展方面,都会有很多的不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要发展绿色工业建筑,应根据工业建筑的特点,将民用绿色建筑的理念,移植到工业领域。

3.1科学总体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大,土地资源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绿色工业建筑应优化设计,节约耕地资源。应在总体布局、规划选址、工艺流程、工业生产中人流和物流等多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尽量使工厂紧凑、高效。在进行科学总体规划时,一个总的基本原则是应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工业建筑功能的差异,不能生搬硬套搞“一刀切”。应根据绿色工业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情况、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等影响因素,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

3.2建筑结构保温

为了实现建筑节能,在民用建筑领域,国家出台了数个节能规范,对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最低限值进行了规定。但在工业建筑领域,传统结构设计考虑的大多是结构受力方面(车间内大多设计有天车),而保温性能则考虑较少。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集约型发展模式将取代传统工业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因此,对建筑热负荷影响最大的围护结构保温问题,理应受到重视。但在选择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时,还必须要考虑工业建筑所在地的气候情况。如我国北方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则对工业建筑保温性能要求高;在我国的南方地区,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夏季的隔热,因此,建筑围护结构的热阻值则不宜过高,以降低围护结构成本以及建筑夜间的散热。

3.3通风和遮阳设计

由于工业建筑内部存在较多的余热、余湿及粉尘、有害烟雾等污染物,通风系统对于工业建筑而言意义非常重要。自然通风不需要消耗动力,节省能源,节省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因而是通风方式的首选。但自然通风与室外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难以人为控制。这就要求在工业建筑设计时,做好室外气象参数的调研工作,根据建筑内的热压情况,缜密计算,并利用通风领域的新技术和研究成果,如分层通风技术、置换通风技术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等,实现通风效果与节能的平衡统一。由于设计有通风及采光系统,工业建筑的窗墙比一般都比较大,但这将易造成夏季工业建筑得热量过大(特别是西晒围护结构),车间温度过高。为此,可通过优秀的遮阳设计,在保证通风以及采光系统的正常运行下,有效降低工业建筑夏季得热量。

3.4工业余热的利用

长期以来,我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除了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外,工业余热利用率低也是造成能耗高的重要原因。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大约10%,50%以上的工业耗能是以各种形式的余热被直接废弃。我国现阶段的节能减排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对现有工业行业的节能改造。但这种改造是后期的一种“被动式”节能,对于新建的工业建筑,如果能在设计阶段,就对各种余热利用予以考虑,让其进入工艺生产流程,其效果要远比后期的改造要好。

3.5污染物排放

降低工业行业的污染排放,是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绿色工业建筑是绿色的,那必然是生态的,是无污染排放或者低污染排放的。因此,绿色工业建筑必须靠精心设计、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采用低排放新设备及新技术应用等措施,使其在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水资源、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地区环境、人体的潜在危害等影响方面做到最优,环境影响最小。

3.6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我国的绿色工业建筑的前提和关键,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建筑,促进工业行业的节能减排和降低工业生产成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动我国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识,我国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作为开展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指导我国现阶段绿色工业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的依据。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和实施。

4结语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行业多,技术与工艺各企业参差不齐,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仍将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但我国的资源及环境承受能力已达到极限,使得发展绿色工业建筑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工业行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按照国家节能减排工作要求,工业领域十分重视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对如何做好绿色工业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行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但应该看到,绿色工业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长,在该领域基于我国国情的研究还非常有限,这都需要广大科研、设计、管理等各领域的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作者:李洪欣 沈超 于小婷 李国顺 单位:郑州大学土木学院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

第二篇

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设总体上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发展较快。目前,国内较权威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有《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这是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为了实现把北京2008年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的承诺,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14家科研机构,2002年联合立项“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研究”课题,2004年结题,成为国内第一个有关绿色建筑的评价、论证体系;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建设部于2006年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地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但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针对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尚未涵括工业建筑。虽然工业建筑量只占总建筑量的15%左右,但其工程投资额却占到53%。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现在工业建筑正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各地工业园中大量兴建,为避免工业建筑再走高耗能、高污染,再走节能技术改造的民用建筑老路,就必须首先建立和完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以引导我国工业建筑向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绿色工业建筑的绿色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评估体系建立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一系列的问题。

2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的问题分析

2.1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

在国外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中,有对于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部分。其做法是在公共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工业建筑的特征,专门编制了一个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标准。如英国的BREEAM,在后续版本中推出BREEAMINDUSTRIAL,专门适用于工业建筑。国外在绿色工业建筑方面的评价方法,都是根据国外的工业建筑的实际情况建立的,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所在国家工业建筑的评价问题,但对于我国,直接采用国外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并不一定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工业建筑存在的众多问题。应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处于后工业时代,已经将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工业方面保留的都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工艺和环保水平都比较高。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正在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跨越。我国发展绿色工业建筑,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工业行业多,各企业技术与工艺参差不齐,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仍将在一定时间内存在。因此,鉴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不同,我国应根据实情、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建立适合自己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2.2要克服“唯技术论”

要评价绿色工业建筑,重要的内容还是要看工业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为代表的罗列式评价体系,则主要看建筑采用了哪些节能技术,节能技术越多,评价越高。但在实际项目中,采用了各种先进的节能技术,实际能耗水平高于同类项目的情况屡见不鲜。例如,在工业厂房屋顶采用了光伏发电技术及设施,但从全寿命周期来看,并不一定节能。因此,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必须要克服“唯技术论”,应该立足于实际效果,用数据说话。这些反映在评价方法上,就是要尽可能采用定量,同时减少定性的评价方法,才能尽可能使得评价结果接近客观实际。

2.3行业多,差异大

民用建筑的使用性质虽有差别,但都是人在使用和居住,因此,其室内环境控制、能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差异不大。但在工业建筑领域,行业太多,各行业在建筑能耗、污染物排放、室内环境控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如果对于不同的行业,仍按相同的评价标准而不加以区分,由影响因素数值大小进行打分的方法,会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

2.4评价影响因素多

与民用建筑的评价体系不同,绿色工业建筑除了拥有建筑的一般特性外,还要用于生产,因此,对其绿色评价的影响因素更多。由于工业建筑主要用于生产,生产过程中需要原料、能源;生产产品需要运输、销售。基于减少物流运输消耗的考虑,在工业建筑选址时,应对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的来源地、产品的主要销售地、交通网络的便利性进行评价。工业生产易产生各种废水、废气,其污染物排放种类多、排放量大,生产过程还可能产生较强的噪声,这些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大,同时,还可能对室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这在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其影响更易受到关注。

2.5某些评价因素的界定及区分

工业建筑包括进行工艺生产的建筑和生产、管理、科研等人员工作和生活的附属建筑。工业建筑能耗是指为创造满足正常生产所需要的环境所产生的能耗,如各类工艺性空调,以及创造生产、管理和科研人员所需要的室内外环境需要的各种能源耗量的总和。在工业企业的耗能、耗水等影响因素的计算过程中,必须对工业生产中的能耗、水耗与建筑中的能耗、水耗进行区分。在工业建筑中,还有很多能源、水是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这种消耗进入了产品成本,属于工业增加值的一部分,因此,不能计算到工业建筑评价中去。

3评价体系方面的实践与推动

3.1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实践

进入21世纪,绿色建筑及其评价的研究也扩展到了工业建筑领域,我国科研工作者也在该领域不断开展各方面的实践。为促进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专门成立了绿色工业建筑学组,并于2008年10月在郑州召开了绿色工业建筑学组成立暨首次工作会议。2009年10月,国家建设部《关于同意开展<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的函》致有关单位部门,开始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准备工作。2010年8月,为推动我国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识,国家住宅城乡建设部组织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编制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并颁布执行,作为开展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指导我国现阶段绿色工业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与运行管理的依据,以积极推进绿色工业建筑的发展。2012年9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开展了绿色工业建筑评审工作。采用已颁布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为依据,从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等多方面,对博思格建筑系统(西安)有限公司的新建工厂、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大型中央空调产业制造基地、友达能源(天津)光伏厂房、永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公司厂房4个首批申报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标识的项目,进行了认真评审,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与客观建议。这是我国采用颁布的《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对我国绿色工业建筑进行评价的初次尝试。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相信会不断有更多的工业建筑加入到绿色评价中来。

3.2宣传与推动

工程实践中,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特别是在绿色工业建筑领域,还有待提高。在对工业企业调研时可看到,一些效益差的企业对绿色工业建筑的高投入非常敏感,而一些效益好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企业集团,其单位领导认为他们的主要职责应是企业的正常顺利生产,而对于绿色工业建筑及其评价的认知和推广,都是集团总部的事,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而关注度较低。这些都显示,在具体的绿色工业建筑的推广过程中,并不会像想象的那样顺利,加之地区的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差异,都决定了绿色工业建筑及其评价还有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4结语

我国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发展绿色工业建筑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现有资源状况和工业发展水平,解决好我国绿色工业建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虽然在绿色工业建筑及其评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和实践,但总体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加强工业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人们、特别是工业企业的管理者的绿色工业建筑意识,对于绿色工业建筑及其评价的整体推动及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李洪欣 陈远 李国顺 宋高举 单位:郑州大学土木学院 机械部第六设计研究院

第三篇

1对工业建筑进行绿色认证的意义

按照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工业建筑进行绿色认证,并对通过认证的绿色工业建筑颁发认证证书,不仅响应了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而且还有利于企业宣传。另外,从企业投资、运行费用的角度来说,对工业厂房实施绿色建筑并不一定会增加造价,某种意义上说还会减少造价。例如,因采用保温良好的围护结构并做精细化分析计算,使采暖和空调负荷减少,进而减少空调设备的额定容量,减少设备投资。在政策层面,国家和各地方政府更可谓不遗余力。2012年5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绿色建筑奖励标准。此外,江苏、安徽、武汉、青岛、天津、深圳、广州、西安等省市均出台了有关补贴政策,通过认证的绿色工业建筑能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根据住建部和财政部的发文,绿色建筑二星级有45元/平方米的补贴,绿色建筑三星级有80元/平方米的补贴,并且对三星级绿色工业建筑可以考虑减免物业税。

另外部分地区也有当地政策进行补贴,例如青岛,一星级补贴40万元,二星级补贴60万元,三星级补贴80万元,这样算来,做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并不高,而且绿色工业建筑可以降低后期运营的维护成本,迅速收回投资,使企业有利可图的。从工人劳动效率的角度来说,工业建筑绿色化能为工人提供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这能提高工人劳动的积极性和劳动效率。综上所述,从长远来看,绿色工业建筑随着绿色技术的推广而受市场认可,并能获得相应的溢价效应。由此可见,绿色节能、环保是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价值取向,是绿色工业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通过国家政策引导企业建造绿色工厂,对符合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等级的绿色工业建筑进行认证并颁发证书,并以此带动污染相对较大、能源结构不合理的工业建筑进行绿色改造,最终实现绿色工业工程的目标。这样工业建筑市场才会从整体上实现节能、环保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绿色工业建筑通过中国绿标认证的过程和方法

2.1绿色工业建筑认证的过程

总结绿色工业建筑获得认证证书的过程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以供企业参考:(1)准备工作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咨询委托并编写绿色工业建筑方案书。(2)初步方案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初步方案咨询,对项目的整体绿色工业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策划分析并确认项目目标,分析项目适合采用的技术措施与实现策略,进行投资估算以及星级自评估。(3)可行性分析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方案设计,对确认的绿色生态技术提供可行性分析报告。(4)施工图深化设计阶段,完成图纸设计。(5)设计标识资料汇总阶段,该阶段要完善相关的申报材料并进行绿色工业建筑星级申报。(6)项目评审阶段,相关机构依照《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企业按照相关机构审查意见,补充资料,完成评审。最后对符合要求的绿色工业建筑颁布《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设计满足相关要求后,进行绿色施工,竣工运行一年后可以申报《绿色建筑运营标识证书》。首批进行绿色工业建筑设计标识申报的有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大型中央空调产业制造基地、博思格建筑系统(西安)有限公司新建工厂、友达能源(天津)光伏厂房、永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公司厂房。

2.2绿色工业建筑认证的方法分析

相关部门按照《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采用权重计算分值的方法对申报绿色工业建筑标识的工业厂房进行评分,采用分级制来体现绿色工业建筑的实现程度。绿色工业建筑的评价等级根据《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所规定的方法评价后的总得分(包括附加分)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共3个级别。虽然采用权重体系进行评价,但是《标准》也有必达分要求,主要涉及到一些能耗、水耗等指标和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强制性要求,这些是评价绿色工业建筑的前提,只有满足必达分要求,才可以申请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绿色工业建筑评价体系由节地与可持续发展的场地、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运行管理七类指标及技术进步与创新构成。节能、节水所占的权重相对较大,节地、室外环境次之,室内环境和运行管理也不容忽视、。下面以2个最关键的指标为例进行简要分析说明。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最关键的指标是工业建筑能耗,是指为保证生产、科研、人员和室内环境所需的各种能源耗量的总和。《标准》要求工业建筑能耗指标必达分为2分,即要求单位产品(或单位建筑面积)工业建筑能耗指标至少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基本水平。《标准》对节能的评价主要从“空调系统”、“动力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热回收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照明节能系统”几个方面按照《标准》确定的评分权值进行评分。绿色工业建筑综合水耗是绿色工业建筑评价的另一个关键指标,是指为保证正常生产、科研、人员和室内外环境所需的各种水资源耗量的总和,不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的耗水量。《标准》对水资源利用指标也做了必达分要求,要求单位产品取水量指标和水重复利用率的必达分均为1分,即要求至少达到国内同行业基本水平。《标准》对节水的评价主要从“水资源利用”“、节水系统”、“废水再利用系统”等方面评分权值按照《标准》确定的进行。节地与可持续发展的场地、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外环境与污染物控制、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运行管理等指标项在此不再做单独分析。在这7个评价指标中,节能与能源利用、室内环境与职业健康属于暖通专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包含了35分的有效评分,可以看出暖通系统在绿色工业建筑认证中至关重要。有资料还显示,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60%以上,而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由此可见给工业建筑设计一套绿色节能环保的空调系统对工业建筑通过绿色评估认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绿色工业建筑认证中的作用

3.1蒸发冷却空调技术的特点

蒸发冷却空调技术是利用自然环境空气中的干球温度与露点温度差,通过水与空气之间的热湿交换来获取冷量的一种环保高效而且经济的冷却方式。它具有较低的冷却设备成本(初投资约为常规空调设备的1/2),能大幅降低用电量和用电高峰期对电能功率的要求。运行能耗约为常规空调设备的1/5,节能达70%以上。采用水做为制冷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对臭氧层无破坏,有“绿色空调”、“仿生空调”之称,是一种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冷空调系统。此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以来,目前已经在宾馆、办公楼、餐厅、体育馆、影剧院等民用建筑,以及数据机房基站、纺织厂、电厂、制鞋厂等工业建筑领域大量应用。

3.2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特点

在工业厂房安装空调设备供冷,不但能保护建筑物和设备,节约材料,减少清洗和维护费用,改进了产品质量和加工工艺,而且有利于企业招收工人,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减少事故、旷工和工人的流动率。然而,工业厂房的供冷很复杂,一些厂房内的加热炉、电子设备、照明、生产机械以及所有的热加工或湿加工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热量,或者要求大量的通风;还有一些厂房,诸如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印刷厂、铸造厂等要通过排出大量空气来控制与上述生产过程有关的灰尘、蒸汽、烟气或异味等。这就需要用大量的新风来置换排风,而新风量过大使得采用机械制冷方式来供冷能耗极高,是不现实的。另外,和蒸发冷却不同,大多数机械制冷系统趋于集中化,因此,从制冷机房到空调区需要大量的风管、水管、电缆布线等,开支相对较大。而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几乎免费就能处理余热、烟气、和灰尘等问题,而且可以全新风运行,风量足够。再加上蒸发冷却空调绿色环保,设备成本较低,这都证明在工业厂房采用蒸发冷却空调技术降温是明智的选择。

3.3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在工业上应用的案例分析

蒸发冷却空调受降温幅度的限制,使得制冷量一定时,采用蒸发冷却空调会使得送风量较传统空调大,送风焓差较小。大风量造成较多的换气次数,不仅有利于工业厂房内温湿度稳定,而且有利于工业废气以及污染物的排出,能够维持厂房内相对较好的室内空气品质。以下2个案例都是基于西安工程大学蒸发冷却团队与澳蓝(福建)实业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成果的分析。

实例1:制鞋厂空调项目,该项目工厂成型车间面积22m×120m,人员较多,设备发热量大,从6月份到9月份有大约75%的时间段,车间温度在35℃以上。而且,粘合剂的使用产生大量的甲苯等有害气体,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为了改善工厂车间环境,业主决定采用蒸发冷却空调技术对车间进行通风、降温。该项目设计选用22台风量为15000m3/h的蒸发式冷气机,总送风量为330000m3/h,换气次数达每小时42次。夏季,蒸发式冷气机全部开启,系统全新风运行,对车间进行通风降温,排出甲苯等有害气体;过渡季节,可根据需要开启部分蒸发式冷气机,对车间进行通风,维持车间所需的温湿度以及良好的空气品质;冬季,可作为通风加湿系统,排出有害气体,保持车间良好的适性。机组投入运行后,对运行效果进行了测试。发现在炎热的夏季,未开启蒸发式冷气机时,车间温度均在35℃以上,但通过冷气机降温以后,车间温度大部分时间在30℃以下,在靠近出风口的工作岗位,降温效果更明显,空气品质较好,使工人工作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实例2:福州某通信机房改造项目,机房面积为380m3,层高4m;机房主设备功耗45kW。原配置3台机房专用精密空调机组,单台制冷量为46kW,功耗为15.6kW。夏季高温季节,3台机组全部运行,其他季节部分运行。该机房全年空调耗电约26.4万kWh。该项目改造后该机房采用蒸发式冷气机替代部分原有的机械制冷空调机组。该项目设计选用5台风量为15000m3/h,电机功率为1.1kW的直接蒸发式冷气机,对应配置5台排风机,每台排风机的风量为10000m3/h,电机功率为1.1kW。根据福州气象条件和冷气机的降温能力测算,在福建,全年大约有300天,室外温度低于30℃,此时,单独使用冷气机就能满足通信机房的温湿度要求;而在少数高温潮湿天气,可采用冷气机与机房专用空调联动来满足机房要求。度要求,而从耗电量来看,采用冷气机比机房专用空调节电率达90%,可见,采用蒸发冷却空调节能效果显著。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