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文学差异思考

中美文学差异思考

 

一、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本研究收集分析了自1980年以来《外国文学》上登载的976篇美国文学的译文与评论文章。数据表明中国美国文学研究在整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我国的美国文学研究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应运而生,其发展之迅速、成果之显著,都是有目共睹的。《外国文学》杂志所刊登的作品表明,我国的美国文学研究,已经从最初的介绍阶段,逐步走向成熟,发出自己的声音。数据显示,在我国美国文学研究的初期,对美国文学的介绍大大多于对美国文学的研究,而之后逐渐形成以研究为主的趋势。在刊登于《外国文学》的有关美国文学的内容中,评论文章从80年代的19%增加到2010年的65%,而译文则从最初的81%减少到2010年的35%。   2.此外,从数据来看,我国的美国文学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已经取得良好的进展。譬如,自1980年以来,该刊物上共介绍和评论了大约270多位美国作家的作品,这表明该刊物一直努力为那些对美国文学感兴趣的读者介绍尽可能多的美国作家,而这些作家的作品从多个层面反映了美国文学的发展动态。从作家分布的情况可以看出,多数作家仅仅出现过一次,但有七位作家———厄普代克(JohnUp-dike)、汤亭亭(MaxineHongKingston)、莫里森(ToniMorrison)、海明威(ErnestHemingway)、贝娄(SaulBellow)、庞德(EzraPound)和约海勒(JosephHell-er)———至少在五期《外国文学》上出现。另外,有八位作家,包括欧茨(JoyceCarolOates)、贝蒂(AnnBetty)、卡佛(RaymondCarver)、马拉默德(BernardMalamud)、梅森(BobbieAnnMason)、厄普代克、桑德伯格(CarlSandburg)和海明威的译作也在四五期以上的刊物中出现过。   3.这些略显集中的作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现当代文学为研究者最为关注的时期,同时小说也是最受研究者欢迎的体裁。如图4所示,我国美国文学研究对象的分布极不均衡,涉及二战后的美国文学在三十年中从71%增加到85%,二战前的作品仅占10%到20%之间,而18世纪和19世纪的早期美国文学作品最为稀少,甚至出现空缺,我国的美国文学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厚今薄古的趋势。   4.《外国文学》杂志所展示的另一特点是,快速发展的美国族裔文学受到中国学者的高度重视。从数据来看,尽管盎格鲁-撒克逊作家仍是研究的主体,但族裔作家的增长不容忽视。到2010年为止,在《外国文学》杂志上登载的关于华裔作家、犹太作家、非裔作家、土著印第安人以及其他族裔作家的内容的总和已与盎格鲁-撒克逊白人作家的数量持衡。   考虑到《外国文学》创刊于我国后,适逢我国美国文学研究起步之际,我们将通过分析该刊物三十年里发表的有关美国文学的作家作品管窥我国美国文学研究的状况。为了方便起见,本研究将我国美国文学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引进介绍期(20世纪80年代);尝试性解读期(20世纪90年代);硕果累累的成熟期(21世纪头十年)。   二、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引进介绍期《外国文学》创刊于中国对外敞开国门   初期,很自然地承担了向被封闭多年的我国学者和读者介绍美国文学的使命,因此大量地翻译介绍成了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对于要进行美国文学研究的学者来说,首先要接触到文学文本,而翻译的美国文学作品对于一个学者出国机会极少、文学作品资料极其匮乏的时期十分重要,对于中文学科中研究外国文学的学者来说则意义更为凸显。这一时期《外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大量翻译作品,让美国文学进入中国。因此,80年代《外国文学》上刊登的美国文学作品的翻译高达78%,而中国学者的评论性文章仅占19%。   而在翻译作品中,又以中短篇小说和诗歌为主(见图6)。一方面,早已在主流之列的作家如惠特曼(WaltWhitman)、迪金森(EmilyDickinson)、马克•吐温(MarTwain)、爱伦•坡(AllanPoe)、凯瑟(WillaCather)、弗罗斯特(RobertFrost)、海明威、菲茨杰拉德(F.ScottFitzgerald)、斯坦贝克(JohnSteinbeck)等仍处于聚光灯下;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敞开国门伊始,中国学者渴望了解美国文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当代美国文学自然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学界对当代短篇小说尤为青睐,在该杂志上短篇小说的翻译高达80%。诗歌的翻译也为中国学者所偏爱。   除了一直深受厚爱的诗人迪金森、惠特曼、弗罗斯特、桑德伯格,新一代的诗人如金斯堡(AllanGinsburg)、普拉斯(SylviaPlath)、塞克斯顿(AnneSexton)、洛威尔(RobertLowell)、罗特克(TheodoreRo-ethke)、默温(WilliamStanleyMerwin)、里奇(AdrianneRich)等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我国学者对短篇小说和诗歌的重视与届时这些体裁在美国的流行不无关系,同时也呼应了80年代国内短篇小说与诗歌创作的繁荣。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80年代的创伤文学风靡一时之际,中国学者翻译的美国短篇小说在主题上也大多契合了中国读者的心理需求。当时,国人尚处于十年浩劫的阴影中,正寻找修复创伤的疗法。这些小说往往关注人类生存的荒诞性、当代人的异化、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年轻人对爱或幸福徒劳的追求等等。这些当代作品(20%来自欧•亨利奖获得者)对那些动乱中有过痛苦经历的中国读者而言,起着情感疏导剂的作用,使他们在认同小说中人物的同时,情感得到宣泄与净化,自然受到读者和作家双方的喜爱。除此之外,这种对短篇小说和诗歌的青睐,也说明中国学者可以采用短平快的方式把美国文学作家和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以拓宽中国读者的视野,但也反映了我国学者在处理长篇著作上还显得信心不足。#p#分页标题#e#   除了译著以外,《外国文学》也不遗余力地刊登中国学者的美国文学研究评论文章。不过在刚刚改革开放的1979年,中国的美国文学研究受到较强的左倾政治意识左右,一方面中国学者知道的美国作家人数有限,另一方面这些作家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譬如斯托夫人(HarrietBeecherStowe)、海明威、德莱塞(TheodoreDrei-ser)、马克•吐温、刘易斯(SinclairLewis)、斯坦贝克等都因其作品中体现的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备受关注。因此,这一时期我国学者的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常常依赖作家生平,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内进行主题上的探讨。在做出结论时,往往会站在社会主义立场上强调其“对资本社会中残酷现实的揭露”;“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讽刺”;“对美国社会矛盾的揭示”等。例如,一名1982年来华教美国文学的美国教授发现中国人在回答谁是他们最喜欢的美国作品时,倾向于做出如下回答:德莱塞的《美国悲剧》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美国小说,它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真相,反映人们金钱至上的观点。其次是辛克莱•刘易斯的《大街》。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伪。我也喜欢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历险记》,它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真正的民主。(Buley-Meissner:192)不过,随着两国学者间的交流日益增长以及改革开放之后负笈西洋的中国学者的归来,至80年代后期,这种对文本的模式化解读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海归”的学者目睹了美国学界围绕文学经典出现的种种争议,渴望使中国的美国文学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在我国的评论界首先成为新的亮点。同时,一些流行的西方文学理论和概念,包括形式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也得到大量介绍。   1986年之后的我国美国文学评论不再限于生平与主题探讨。美国文学研究在新的理论框架下获得了更多不同的视角。   80年代另一令人瞩目的现象是美国女作家开始吸引中国评论界的注意。《外国文学》上第一篇关于美国文学的评论即为《新起的华裔美国女作家马克辛•洪•金斯顿》(江晓明:2—4)。该文对金斯顿(汤亭亭)及其作品提供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此外,1983年的第十二期集中介绍了好几位女作家,包括安•贝蒂、肖邦(KateCho-pin)、奥尔森(TillieOlson)、凯瑟等。同一年,朱虹编辑的《美国女作家短篇故事集》出版并在《外国文学》杂志上进行了介绍。   此后,关于美国女作家作品的评论出现在80年代后期的每一期《外国文学》之中。对美国女作家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与1983年美国女作家代表团的来华访问有关。这一代表团包括了著名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沃克(AliceWalker)、汤亭亭、蒂莉•奥尔森等。   此间发生的其他一些事件也促成了美国文学研究的迅速发展。首先,1979年7月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在山东大学成立,它的直接效应是1981年《外国文学》杂志上刊登的内容两期都以美国文学翻译与研究为核心。另外,三位美国教授于1980年应邀到中国讲授美国文学课程,来自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的56名教师聆听了这门课程。   这些讲座,连同在1981年第一期《外国文学》上介绍的《诺顿美国文学选集》,为我国大学的美国文学教学提供了纲要性指导。   80年代后期,中国作家和学者与美国作家的访谈也出现了,包括与著名美国戏剧家密勒(ArthurMiller)(郭继德:39—43)和《国际小说》的总编麦卡弗里(LarryMc-CaFery)(金重:82—93)的对话。这些访谈体现了中美学者间的双向对话,也预示了下一个十年美国文学批评的新动向。   简而言之,80年代是我国美国文学研究得到全面引进介绍的阶段,也是美国文学研究的起步阶段。这十年里美国文学研究逐渐成为热门领域。主流美国作家仍是我国美国文学研究的主体,但包括非裔和华裔在内的族裔文学已经开始引人瞩目。   如果说美国文学研究在80年代最初的几年里还具有较强的政治导向,到了80年代后期,随着西方批评理论的引进,文学批评已经开始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全景图。   2.20世纪90年代———尝试性解读期90年代是我国美国文学研究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尽管文学作品的翻译仍被视为向我国读者介绍美国文学的重要途径,然而译作已经开始逐渐让位给评论。   在译作中,短篇小说和诗歌仍占据主体,而戏剧的翻译很少出现。对于评论而言,长篇小说而非短篇小说成了关注的重点,主题分析也不再是解读文学作品的首要方法。西方流行的批评话语很快进入中国的批评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学者文学阐释的理论框架。少数族裔作品也开始广为介绍并得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