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摄影的评估方法

论艺术摄影的评估方法

作者:杨宇航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相信下面的场景对于每个艺术摄影人来说都不陌生:面对两张黑白人文作品,一张是采用现代数码相机后期调整影调打印输出,一张是采用最古老最繁琐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法拍摄,如果前者的作者水平声望不是高出后者作者一大截的话,几乎可以100%肯定后者会赢;两张集锦摄影作品,一张是用火棉胶湿版法拍摄多张并合成,另一张是数码相机拍摄Photoshop合成,结果也会显而易见。因为“从制作拍摄难度上评估摄影作品”(以下简称难度评估)几乎是世界范围内艺术摄影圈内的“潜规则”和“行规”。要客观地追溯这种传统的源头首先要考虑到摄影的类型学。

自1839年摄影诞生以来摄影产生了很多的门类,其中很多门类之间差别是非常大的。比如,使用近一小时才拍摄一张照片的大画幅技术相机的广告摄影,相比使用每秒钟连拍速度达到15张的小型高速相机的新闻摄影的差别,就犹如同为哺乳动物的大象与猫一样大,而显然,评价这两种摄影优秀与否的标准也会大相径庭。不过有趣的是,这些摄影的形式和内容迥异,但是却都或多或少存在“难度评估”的情况。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不过本文只讨论艺术摄影中“难度评估”的情况,就不对其他摄影门类进行讨论。

摄影的发明先驱达盖尔、尼埃普斯、塔尔伯特、贝亚尔等发明摄影的初衷都是想寻找一种“快速绘图术”。虽然早期摄影的曝光时间长达数十分钟甚至数小时(加上前期的准备也需要数小时的时间),但是还是比想达到同等精度的绘画快了数倍甚至百千倍。由于制作难度远低于绘画(时间方面),于是摄影受到了画家们的鄙视。他们认为摄影只是一种技术而绝非艺术。就连喜爱摄影并熟练掌握摄影技术的画家德加等都认为摄影不过就是为绘画收集素材的工具。这一方面让早期的艺术摄影家感到颜面无光,另一方面也切实激怒一部分摄影家。于是1850年左右,一个以摄影家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亨利•佩奇•罗宾逊为首的“高艺术”摄影流派诞生。这个流派采取繁琐的拍摄和后期制作手段,前期采用湿版火棉胶拍摄多张素材照片后期再采用类似现代集锦摄影的手法进行合成,这些使得这种摄影的制作手法难度和时间首次接近或者超过绘画。比如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的作品《人生的两种道路》就使用了25个模特,拍摄了30张底片,耗时数月才完成。雷兰德们的作品凭着超高的制作难度和漫长的制作时间得到了画家等其他艺术家的尊重,认定这种摄影类型属于艺术。然而这件对于艺术摄影功德无量的事件却为以后艺术摄影过于强调难度埋下伏笔:因为换个角度来想,如果不是因为难度够,摄影还是属于“快速绘图术”;“难度与否”竟成了能否归类为艺术作品的充要条件,过去的现在的艺术摄影追求高难度就不难理解了。雷兰德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艺术摄影被艺术门类所接纳足以使其不朽,但是他们对摄影制作难度的过度追求却对后世的艺术摄影流毒不浅。接下来诞生的能载入史册的艺术摄影流派,从画意派到F64,或多或少都有些炫耀技术的嫌疑,而这些需要难度才能出成品的摄影方式也大大影响了相应的艺术摄影评估标准,百十年来都是如此。

用难度来评估艺术摄影作品的优劣,无疑是个错误的方法,但是这个错误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进,反而在今天更加凸显;因为想想当初工艺复杂的火棉胶摄影图片的难度都不被“画家”们认可,如今几万分之一秒都能拍摄一张清晰照片又会如何呢?为了得到如同“画家”的艺术摄影评估者的认可,新的雷兰德们出现了,他们千方百计地放弃现代摄影的便捷,重走繁琐化道路,其方法五花八门,但共性是都想在难度上胜人一筹:有人放着方便快捷质素优秀的数码相机不用,重新翻出19世纪的木头盒子相机,做着自己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做过的事情;有人拿来科学摄影的技法,显微镜摄影红外摄影紫外摄影全息摄影;最不济的也弄个10底合成,HDR接片之类。于是艺术摄影人们困惑了,一定要走这样的“技术流”路线才能出好作品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图2)高艺术摄影家亨利•佩奇•罗宾逊的作品《伤逝》虽然制作难度远不及雷兰德的《人生的两种道路》,但因为其艺术魅力而在艺术摄影史上拥有不逊于前者的地位。至少单从制作难度和制作时间上,艺术摄影史中只用简单的技术和极少的时间就完成的优秀作品也如过江之鲫举不胜举:与雷兰德同期同属高艺术流派的亨利•佩奇•罗宾逊的作品“伤逝”的制作难度远低于雷兰德的“人生的两种道路”,却因为其艺术魅力在艺术摄影史中拥有不逊于前者的地位;后来的F64摄影家爱德华韦斯顿的“青椒”,采用的是当时普通的黑白胶片,普通的镜头,曝光了6秒钟,后期采用最普通的洗印方法制作完成。

这样一张“普通”的作品,却成了韦斯顿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成就绝不下于同期同流派的安塞尔•亚当斯的制作精良繁琐的代表作“月升”;超现实摄影家曼雷的“玻璃泪珠”也只是在模特的脸上放上几颗玻璃珠,没用合成没用繁琐的印制方法,用最普通的拍摄最普通的洗印一气呵成,成就也丝毫不比同时的菲利普•哈尔斯曼采用多名模特高难度摆拍的“美女骷髅”差。反之,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各种繁琐技术的艺术摄影作品却也未必成功:某君A,远赴巴黎拍摄埃菲尔铁塔,为了展示其恢弘气势,决定采用多底接片的方式。在辛苦几天拍摄百余张素材后,又埋头做后期处理工作数日。终于完成一张由64张照片合成的埃菲尔大全景照片。A君遂踌躇满志拿着这张得意之作四处投稿,结果却只在一些地方性小比赛中小有斩获,而重大比赛中要么名落孙山,要么只是小小安慰奖。A君心有不甘,请教一著名摄影评论家,答曰:如此照片只需用鱼眼镜头拍摄一张足以,君能取得如此成绩已经是评委念你辛苦了;某君B,为了使照片与众不同不惜购买最昂贵的数码相机,并破坏性拆掉其低通滤镜使其变成红外线摄影专用相机。辛苦拍摄多时后举办个展,却很少人夸赞,B君拦下一重量级专家问其感想,答曰:拍的甚清晰。可见,“难度”并非艺术摄影作品成功的充要条件。

艺术摄影作品既然属于艺术作品,那就同绘画、书法、文学、电影等一样,符合优秀艺术作品的共同标准,即艺术作品是否能呈现作者想要传达的艺术感(无论是美感还是其他感觉),这才是艺术摄影作品成功的充要条件;而任何技术手段,不管是简单如针刺穿鲁缟,还是难如铁杵磨成针,都只是其完成作品的手段而已,过分强调技术层面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而如同当初人们只看到高艺术摄影家用“技术流”征服了“画家们”却往往忽视高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还是依靠其本身的艺术魅力一样,当今艺术摄影评论家也往往忽视一些优秀艺术摄影作品中的艺术魅力成分而片面追求技术难度,这是一种浮躁而且短视的行为,是一种坏习惯;而只有改正这种坏习惯,才能建立一个以发掘艺术摄影作品内在艺术感的评估机制;也只有这样,艺术摄影家才能从“技术竞赛”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心思去思考艺术作品的内在,进而创造出更优秀的艺术摄影作品。#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