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的英语课文选材

西部高校的英语课文选材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008年版)(以下简称《新视野》)作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是随着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版)(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性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估、教学管理、大学英语参考词汇表等的界定和描述,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003年版)进行修订、完善、再创新的成果。作为一套全国性的教材,它广泛应用于西部各高校。它的编写虽然基本符合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中的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要求,但是对于肩负为西部建设发展输送外语人才的西部高校而言,这套教材显然缺乏地方的人文性,无法完全适应西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人文需求。     一、人文性的内涵和外延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文艺复兴到联合国《人权宣言》的,在不同时期不同思潮的推动下,人文的外延和内涵都在不断拓展。现代人文思想关心的不仅是各种文化表象,而是以人为本的方方面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现代人文思想最典型的代表,强调的是重视人的需求,尊重人的需求,关心人的需求,爱护人的需求,帮助人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他把人的需求分为高低两个层次———“成长需求”和“生长需求”。当人的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时,才能体现人的价值。[1](Maslow,1968)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由此可见,为社会服务是教育的目标,但它以为受教育者服务为前提,满足人的高层次需求,凸显其浓厚的人文性。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媒体,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教育同样具有人文性。那么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教育的一种,它的人文性也就不容置疑了。由此,《课程要求》作为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直截了当地反复强调英语语言教育的人文性。在课程性质中,《课程要求》把大学英语定位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在教学目标中,《课程要求》描述道:“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课程要求》既考虑到了语言本身的人文性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作用,又兼顾了社会和国家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以及学生作为人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文性是《课程要求》的一大特色。     二、西部高校英语学习的人文需求   马斯洛的“成长需求”包括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认知需求指的是人具有解决疑难和理解问题的欲望,探索各种事物的需求,也就是人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对身边的事物有求知欲和好奇心。审美需求就是人有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不断重塑自身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愿望。自我实现需求在马斯洛看来是人本能的价值期盼。自我实现意味着人的潜能现实化,实现人的内在固有值,使人走向人性的完美。任何层次的需求都是具有社会性的,因为人是以社会形式存在的。任何需求和最终自我价值的实现受社会环境导向的影响,所以人由于其生活和成长的环境不同,造成马斯洛同类需求有具体不同的需求内容。也就是说人文需求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别。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东西差距大,这种地域性差别自然特别突出。西部地区地处内陆,经济和教育都落后于中部,与东南沿海一带的差距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薄弱,大多缺乏与英美本族语者直接交流的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他们的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必然不同于中部和东部的学生。在认知需求中,他们更多地追求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认识,更偏向于利用英语知识和技能学习东盟国家的各种文化现象、社会发展程度和经济现状等,达到拓宽视野的目的;在审美需求中,他们更需要学会的是包容、鉴赏、判断、整合与东盟各国相关的世界人文知识,增强与东盟各国家交往的规则意识,形成自信的国际交往意识,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当这些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得到满足时,西部高校的学生才真正地积累足够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人文素养等为社会服务,实现人生价值。这样才可能在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有更多的机会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走向人性的完美。     三、《新视野》在西部高校人文适应性的失落   马斯洛认为,因为人有认知需求,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条件和氛围,不断刺激人的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使其不断释放自身的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教材与教师、课堂氛围、教辅设施等共同构成了刺激学生需求的外部环境,并且是学生进入课堂前能接触到的外部环境的第一要素。因此,课本内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形成认知需求,无疑对他们的课堂学习有重大的影响。那么,课本如何能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它选用的文本是否渗透着丰厚的人文性,是否能满足学生审美需求,以及将来是否能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的需求?这一系列的问题使课本选材的语言难度和语言内容成了衡量一篇课文是否渗透了对学生足够的人文关怀的标准。   (一)语言难度   马斯洛认为安全需求是人的低级需求,通常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才更容易产生高层次需求。感觉安全,学习者不怕犯错,才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易于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在语言学习中,语言难度是影响学习者安全感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过难,学习者对篇章内容难以把握,容易造成畏难情绪。语言难度通常由词汇量、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篇章长度来衡量。在词汇上,《新视野》在前言中提到其词汇量“在中学已学词汇2228个(含积极词汇1087个)的基础上,基本覆盖了《课程要求》所规定的一般要求层次的全部词汇,……”《课程要求》对一般要求的推荐词汇量为“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约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这里所指的中学当然是指处在全国平均水平的学校,这对于英语教育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西部地区来说,这样的词汇量要求显然过高了。西部高校学生英语入学的平均成绩在110分左右,词汇量仅约1500个。因此,面对《新视野》的课文,仅仅词汇量就足以让西部高校的学生望而生畏,消解了几乎所有的阅读欲望,也就失去了认知需求。课文句子长短结合,虽然有多个从句相互叠加的长句,但只在第三、四册少量出现。第一、二册以单个从句构成的复合句或以非谓语结构构成的简单句为主。虽然句子结构并不复杂。但是课文中最常出现的定语从句和非谓语结构都是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而西部地区的学生的语法基础相对更为薄弱。因此,学生即便通过词典和生词表跨越了词汇的障碍,接踵而来的是难以解读的句子结构。认知需求在受到词汇量的阻碍之后再次降低。《新视野》的篇章长度从第一册至第四册由700至900字呈阶梯式递增,这符合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并和全国统一的高三教材的课文篇幅吻合。这说明了编者们已经意识到课文篇幅对学习者认知需求的影响。但是对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依然存在着生词量大和语法基础薄弱等问题,使他们即便面对篇幅适中的课文也难以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他们的英语学习耗时长,效率低,更把他们对英语的认知需求消磨殆尽,甚至产生了倦怠感。从语言难度的角度看,《新视野》的编者以非英语专业全国高校入学的平均水平为出发点,以《课程要求》对非英语专业在校生英语能力的一般要求为标准,编写了整套教材,符合全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知识学习的要求。然而,西部高校大学英语的学情显然并非在编者的考虑之列,西部高校学生认知需求没有得到尊重和保护。这是《新视野》在西部高校人文适应性失落的体现之一。#p#分页标题#e#   (二)语言内容   语言的工具性决定课文选材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使用技能,语言的人文性决定课文选材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渗透于文本中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因此,人文性在文本中的渗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思想获得的丰富程度,以及学生是否能养成人文意识,从而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新视野》以主题组织每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由A、B两篇课文构成。教程涵盖的主题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另外,反映英美日文化的共六个单元:第一册的第七单元,第二册的第一、十单元,第三册的第三、四单元,第四册的第九单元。介绍社会活动参与和实现自我的方式方法共七个单元:第一册的第一、三、四、八单元,第二册的第九单元,第三册的第六单元,第四册的第十单元。讨论和思考充满着人文关怀的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对英美两个主流英语国家的文化介绍,有利于学生积累具有代表性的英语国家的人文知识;对社会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方法的介绍能帮助学生加速成为社会人,获得社会认同。这些主题都富含人文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将来服务于社会所需要的一些知识和技能。   但是,对于西部高校甚至对于全国高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这套教程的选材所涵盖的主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社会热点问题存在着时效性。如克隆问题、代沟问题等在编写教材时是热点问题,但是到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时,很可能就已经不是热点了。更何况,中学的教材对类似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做过了讨论。学生并不能在这些篇章中获得新的人文知识,也因此对刺激学生的认知需求没有丝毫作用。其次,世界文化知识覆盖面小。四册书中只有六个单元的主题涉及文化知识,并且基本上都是关于英美国家的,只有第三册第三单元课文B提及了日本,没有关于西部学生急需的关于东盟国家文化的篇章。以文化为主题的单元数量少,本身就意味着能涉及的文化视角有限。另外,仅局限于一两个发达的英语国家,学生根本不可能从教材中获得较全面的世界文化知识,甚至可能形成偏见,认为英美两国的文化知识就是所有要掌握的世界文化知识。第三,缺乏系统的人文知识的输入。无论是社会热点、国外文化知识还是社会参与和自我实现的方式方法都缺乏围绕着学生人文知识需求的一条主线,贯穿四册课本。学生获得的只是零散、相互毫无联系、无法整合的知识点。这并不利于对他们人文素养的培养。第四,本民族文化的缺失。西部大部分高校都没设置中国文化和本少数民族文化这一类的课程。学生对本民族文化毫无意识或知之甚少,这不仅有悖于对人充满人文关怀的素质教育的精神,无法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更不利于培养自信公平的国家意识。无论是国内民族间的交往,还是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人文知识和思想,才拥有与他人交往的资本和底气。因此,大学英语教材不妨收入反映我国文化精髓的文章,至少让学生学会关于本民族文化中一些核心人文思想的英文表达。第五,西方经典人文作品的缺失。《新视野》四册书中,没有一篇来自于左右西方国家价值观的经典篇章,如《圣经》、希腊神话等。人文精神往往渗透于文学和艺术,甚至产生于文学和艺术。毫无疑问,学生大量接触经典文本,理解文本中传递的人文信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效率要优于只阅读功利性过强的文章,如只反应社会表象的热点问题和社会参与以及自我实现的具体方式方法。有此五点选材上的问题,说明语言的人文性在语言中没有得到充分渗透和体现。西部地区的学生,甚至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学生都很难从《新视野》这套教材获得对自身综合素质养成和提高至关重要的人文知识和必要的人文思想。因此,学生除了学得艰难之外,还获益菲薄,事倍功半。     四、大学英语教材在西部人文适应性的建立   《新视野》的选材无论是语言本身还是在文本内容上都缺乏对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关怀。进一步完善《新视野》的选材、开发地方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编写校本课程,以此形成立体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增强大学英语课在西部人文适应性的三个途径。   (一)改变选材思路,形成人文知识体系   降低仅反映社会表象、时效性强的社会热点的篇章的比例,增加揭示社会热点背后人们价值观、道德观的经典文学篇章,再以这些篇章来引导学生探讨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学生从本质上把握问题,不至于发生功利性的理解偏差,养成高素质的为人原则和行事方法。在编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学生的人格培养、人文知识、国际交流意识培养等为主线横向贯穿每册,纵向联系四册,使单册乃至四册课本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掌握人文知识,提高人文习得的效率,形成较完整的人文概念,增强与人交往时的人文意识。   (二)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开发地方课程   《新视野》作为一套全国性教材,无论如何修改和完善都不太可能面面俱到地照顾到东西差距、南北差异。因此,《课程要求》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即结合地方具体情况和要求,建立基于《新视野》、具有较强地方人文适应性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这对于在各方面都较落后的西部地区是迫在眉睫的。课程体系应注意在选材上以东盟国家和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的世界知识为主,也要注意语言难度需符合西部学生的实际情况,达到适宜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课堂也易于操作的目的。   (三)根据本校特色,建立校本课程   西部各省区经济发展、社会状况、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各高校所在的地区不同,建校条件、办学性质、培养目标、学生情况等都各有特色。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在全国统一教材和地方性课程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于本校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体系除了在语言难度和选材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外,更应强调充分利用本校条件,加强学生的“田野”实践经验,为学生获得第一手人文知识,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创造条件。全国统一教材按照《课程要求》编写,面向全国发行,必然存在一刀切的情况。要解决这种地方人文适应性的缺失和与全国水平衔接的问题,更切合地方学校学生的人文需求,更有效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提高地方人文素养,在权威性的全国教材下,建立完整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西部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必然趋势,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有地方特色的灵活自由、生动活泼、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和探究性的生活化活动,才能让学生提高自身人文修养,成长为社会发展急需的具有较强国际意识的高素质人才。#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