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对区域生态文化建构的作用

高校对区域生态文化建构的作用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内涵就是生态文明理念,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生态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互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体系,表征人对自然的态度与方式,是人类的自然意识和环境意识的一种形态”[1]。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和全人类广泛关注的今天,生态文化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也符合文化内涵适应性和外延包容性的特征。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使命,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是重要职能,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当前,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参与区域社会发展已成为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2011年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2]实践证明,高校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已成为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助推器”。在促进地方生态文化建设方面,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优势,承担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一、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概念厘定   (一)文化   文化是一个蕴含了高度复杂性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涵义,当代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能以文化作为核心概念和主题词。英国著名文化学家、“人类学之父”爱德华•B•泰勒1871年在其著作《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对西方自1871年至1951年期间关于文化的160多种定义作了清理与评析,在此基础上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他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的获得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带来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中国教育学者郑金洲将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指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事物,它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狭义文化指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把文化更多的看作是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符号系统。   (二)生态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现在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学”(Oikologie)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字logs(研究)和oikos(房屋、住所)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aeckel)初次把生态学定义为“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整体科学”。当前“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在日常生活甚至学术研究中,它与环境的概念类似,不同的是生态更多地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强调人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三)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源于生态学研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的高级形式体现,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化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疏离与对立和人与自然重新走向和谐三个阶段,人类文化也相应经历了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原始文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人本文化和重视自然回报自然的生态文化三个阶段,生态文化阶段呈现出人对自然关系的新认识和某种程度的复归,即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因此,生态文化一种新型文化,它不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也重新审视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它“起于人的生态意识的觉醒,有着完全不同于过去任何一种文化的运行规律,实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使命。[3]”生态文化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已内化为人们行为选择的标准,成为实现国家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向。   二、高校促进地方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作用   (一)促进地方生态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除了倡导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之外,也倡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目的在于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来与环境协同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见生态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度,是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环境发展方面的升华。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过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位一体共同建构,高校在其中担负着先导性的作用,引导着学校、政府、企业的判断、选择与决策。生态文化要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文化与环境协同共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对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高校应发挥智力资源优势和先锋带头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为生态文化服务的方向,帮助人们认识生态问题负面效应,强化生态道德观念,提高生态法律意识,同时改革学科、专业与课程,采取多层次的途径和措施,为生态文化建设和地方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的新型人才”[4],这是适应生态文化系统建构与和谐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p#分页标题#e#   (二)地方生态文化建设为高校发展提供有益补充和完善   高校与地方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良性互动能使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对接,有利于双方的共赢与共荣。高校在积极促进地方生态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更新教育理念,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完善学科建设方案,与地方间保持沟通协调和实现资源互补,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增强自身竞争力,有利于高校扩展办学空间,丰富办学资源。如中国海洋大学发挥学科优势,为防止青岛海域突发海上溢油事件,与青岛市合作,进行了“石油烃对近岸重点石油烃污染海域海洋生态系影响”研究,开发了了“土-水系统石油污染及其控制技术”,合成了成本低、性能好、适用于多种油品污染处理的溢油凝油剂,有效防止了青岛风险区域溢油事故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同北京市合作,研发出适合城市郊区沙荒地综合治理的六种技术模式,实现了防沙治沙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这些都成功实现了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也反过来促进了学校改进专业结构和创新服务社会机制,实现了高校与地方的共荣共生和互惠互利。   三、高校促进地方生态文化建设的可能性策略   (一)培养地方生态文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人才是地方生态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高校应着力培养生态文化建设人才,直接服务于地方。在2008年召开的召开的中国老教授协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论坛上,一批专家呼吁高等院校和重点科研单位要加强我国生态文明方面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抓紧培养各层次相关人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由同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以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院等2所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组成的“中国绿色大学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联盟将致力于加强大学之间在绿色校园建设领域的合作交流,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绿色校园建设及管理相关政策、推动校园节能减排领域高级人才培养等。[5]高校尤其是农林、涉海类高校目前生态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呈现出“宣传教育的阵地不断扩大,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好”[6]。同时,地方也应当为高校培养的生态文化建设人才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氛围,激励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实现自身价值,鼓励他们为地方生态文化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二)提升科研水平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应树立服务地方生态文化建设的意识,深化理论研究,提供“高精尖”且实用的科学成果为地方生态文化建设的决策提供理论;同时要打造科研特色及其优势,重视科研共同体和学术团队的建设,从而发挥专家的智力优势,为地方生态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并开展决策咨询和规划设计。加快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步伐,加强产学研结合,创新地方生态文化建设机制。2007年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立,重点开展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以生态文化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合作项目,这是国内首个以生态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研究机构,标志着我国生态文化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后山东成立了国内首家省级应用型生态文明研究机构———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探索生态文明运行机制,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智囊平台和山东生态文明研究的形象窗口。   (三)调整专业设置推进课程改革   高校在依循人才培养定位和科学研究运用的基础上,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2009年在山东省淄博原山林场召开的“生态文明研究与教育”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生态文明研究与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的工作,但我国生态文化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相关课程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所以,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以满足地方生态文化建设的需要;同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使地方生态文化建设融入多个学科,加强文理渗透,实现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   高校应建立相对完善的地方生态文化课程体系,进行相关课程探讨和尝试。如1998年,清华大学启动了绿色教育工程,把生态教育列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并结合绿色大学的建设,逐步发展和完善了面向全校的“绿色课程体系”;中国海洋大学近些年进行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其中第一个建设的课程模块就是“海洋环境与生态文明”,包含了《环境科学导论》、《海洋生态学导论》、《海洋环境保护》、《环境与人类》、《生态伦理学导论》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进行积极的探索性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