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教学质量监管系统创建

新闻学教学质量监管系统创建

作者:孙韵 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一、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理论界定与分析

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内涵及其丰富,简单地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建立健全的一系列工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这些体系和机制的正常运行,可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如今,新闻传播的教学质量鲜有得到体系化的管理,实践性教学的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监控与反馈。课堂教学生活不仅没有成为学生主体性健康成长的乐园,在某些发面反而成为了他们主体性发展的“藩篱”[1]。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构建控制和监督等两大系统,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空间同时建构,在教学机构内部和外部同时建构,目的是解决目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的漏洞。教学质量的控制关键在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念、质量管理制度体系、质量管理组织构架、质量监控方法体系、奖惩办法和约束机制等,同时体现质量管理活动的全程性和全员性,强调质量评价与监控的发展性与反馈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两个系统”和“两个环节”。“两个系统”即教学过程的控制系统和教学效果的监督系统。“两个环节”即传统课堂内的知识教学环节和现代课堂外的实践教学环节。一个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完整构架,包含着以下主体,即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主体(即教师)、教学对象(即学生)、教学设施等部分,还包括教学活动、管理活动、教学理念等其他非实体内容。从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各部分内容的关系来看,可以划分为体系的参与实体、行为活动、理念构成三个层面。其中,参与实体是整个教学管理体系的核心,也是教学管理体系构成的基础;行为活动则是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的实现环节,是将参与实体进行串联的必要环节;教学理念则是教学管理与监控体系的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有序、有效进行的理念引导与保障。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建构模式初探

(一)新闻传播学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构建内容模式在我国,新闻传播教学既非纯研究性学科,也非纯实践型学科,它是致力于培养媒体精英、宣传人才、广告策划、编辑出版等各类实用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对于新闻传播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的建构,必须按照培养目标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理论教学,二是实践能力,在建立健全体系的过程中要使这两个因素充分融合,缺一不可。前文已指出,教学质量与监控体系应建立“两个系统”和“两个环节”,简言之,要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新闻与传播学质量监控体系,需在传统课堂内的知识教学和现代课堂外的实践教学两个环节中建构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效果的监督两个系统。下面将对新闻传播学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建构模式进行探讨。思路如下:

1.宏观层面,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标准的设定应与学校定位、办学思路相一致,从而建立独立的教育质量管理与监控机构,形成校、院(部)、系(专业或教研室)三级监控体系。这是建构新闻传播学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的前提基础。在高校层面,高校设置的教学质量监督机构一般而言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教学委员会,二是教学督导组,以此来形成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在此基础上,由教务部门从整体上来宏观地规划、执行教学质量的监控,负责信息的收集、组织、协调及整理和分析。这样校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就起到了一个良好的调控、决策、协调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二级子系统和系、专业、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监控三级子系统,与校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共同发挥作用,监控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受教情况,但与校级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相比,二三级的子系统的监控更加具体而系统。新闻传播学院中,由教学分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组成教学质量二级监控系统中的一个组织,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质量监督,构建以教师课程教学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系、专业、教研室作为次基层的教学单位,组织该教师班级内的学生、相关专业人士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全程进行评价,并采用听课和检查等多种灵活的方法,督促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教学质量的三级监控系统就使得新闻传播教学由过去单一的“监督”手段向“监督”与“控制”手段并举的观念转变。

2.微观层面,以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为重点,重视“两个环节”评价体系建设,强化新闻传播学传统课堂知识教学的互动模式和加强新闻与传播学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这是建构新闻传播学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的核心内容。首先,强化新闻传播学传统课堂知识教学的互动模式。互动教学模式符合当今最新的教育理念,它认为教学中的师生是一种互动关系,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学生既是课堂知识信息的接受者,也是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参与式学习和建构性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定位,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其次,加强新闻传播学教学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在我国新闻教育中,早就有新闻工作者是“杂家”的说法[2]。新闻与传播学是“文科中的工科”,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很高,因此,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行实践教学环节监控。第一,建立媒介技术实践平台,对学生进行基础技术应用能力的素质培养,具体承担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第二、完善校内实践模块对应的实验(实训)室,满足教学要求,注重建设实践基地,注重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第三、新闻传播院系要与业界媒体建立专业实践实习基地。第四、将实践教学的环节安排和与之关联的理论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五、形成及时反馈检查结果的实践教学检查机制。第六、实践教师的管理要纳入教师的常规管理序列,在此基础上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及制度的实施原则,调动教师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制度层面,在体系建设实施过程中,要明确教学质量的奖惩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意识。这是建构新闻传播学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的重要保障。首先,明确教学质量的奖惩机制和约束机制。要根据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的特点,制定比较具体的奖惩办法和约束机制,是质量监控体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关于教学活动中的激励机制的建立,应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案评比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教学评比活动,以此来奖励优秀教师,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把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使教师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树立优良的教风、学风,保证和谐的教学秩序,把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使教学管理上升一个新的台阶。约束机制方面,只有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奖惩机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文件和规章制度,配合各项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其次,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意识。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特点的学习和研究,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管理,明确分工和责任,提高执行力。目前,新闻与传播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衡量新闻与传播高等教学质量的高低,除了要看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之外,更要看我们的教学能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标杆,我们要紧跟时代潮流,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使教学质量不断获得提高。在教学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学服务人员中,要形成重视质量、严把质量关的好风气,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p#分页标题#e#

(二)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质量监管体系宏观构架模型基于上述研究,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教学质量三级监管体系,是构建在高校、学院、系(专业或教研室)三级协作、分工基础上的教学监管体系,同时也是将规划、监督、调控、管理、评价、反馈等教学信息控制活动整合成一套高校新闻传播教学控制系统的监管体系。其中高校、学院、系(专业或教研室)三级管理系统和新闻传播教学活动构成了整个监管体系的参与主体。这一教学质量监管监管体系的控制活动是通过体系内各主体间的有效联系实现的。在三级管理体系中,高校、学院、系(专业或教研室)所形成的三个体系层级分明、相互联系,其中各个体系的均有具体分工。校级监控体系主要对以院系为单位的新闻与传播教学工作进行宏观的调控、协调和决策,并承担协调学校教学资源、保障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职责。新闻传播学院作为二级监控系统的主体,是新闻与传播学教学活动的直接管理者,承担着教学规划以及对新闻传播教学进行整体评价的任务。作为第三级管理系统的系(专业或教研室),则作为三级系统中的基层系统对所属专业的教学进行以监管。起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专业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即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检查和评价。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的宏观构架中三级监管系统虽有分工,但均承担着对教学的督导工作,形成三级立体的督导体系。在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监管系统中,教学信息与监管信息的输入、过程、输出在三级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活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顺畅与否就成为了维持监管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三级系统与教学活动之间,信息的传播都是双向的,各个参与主体之间均有信息反馈的渠道。这也是整个系统控制作为一套“控制系统”能够自主、有效运行的保障。如何处理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也是建构新闻传播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点。如果把学生给老师的评价结果放在一个错误的位置上,可能造成教师不敢管学生,上课小心翼翼,时时担心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差,这样就不是“为教学而评价”,而是“为评价而教学”,就会失去教学评价应有的意义[3]。作为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多角度的的系统性的工程,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系统正在伴随着新闻传播学教学改革的一步步深化而不断地发展着,当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不再仅仅“靠人评价”,而是更多地靠体制机制评价时,才是高教教育改革最实质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