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经济人才培养思索

建设经济人才培养思索

本文作者:姚卫新 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助推了科技和教育新格局的形成。近几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加速了新科技革命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2]。这一讲话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东华大学围绕国家需求,创新体制机制,开展协同创新,在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从四个维度建设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高地。

一、校校协同,为资源共享架桥

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点是知识的快速生产和快速传播,高等学校作为生产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主要场所,承担着重要的任务[3]。东华大学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方面走出了一条“校校协同”之路,提升了知识生产的能力,也扩大了知识传播的范围。

1.校际间的专业协作组建设

2002年,由东华大学发起,成立了上海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协作组,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协作组针对新专业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发挥各高校的能动性,集思广益,每三个月集中一次,讨论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高校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东华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在各种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较早成为了能培养电子商务方向博士研究生的高校。东华大学还参加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协作组,每年由专业负责人和资深教授参加协作组会议,听取其他高校的办学经验,介绍东华大学自身的办学体会。在协作组的帮助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名列前茅,有很多学生考取了研究生继续深造,或者到国外高校求学。对该专业的师资培养也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多名刚进校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

2.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

从2006年开始,多所高校开始建设经济管理示范试验中心。东华大学投入200余万元,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吸收其他高校的经验,会同他校的专家教授共商对策,建成了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实验中心,于2007年通过了专家验收,并被遴选为上海市经济管理示范教学中心。

3.合作开展教学研究

2011年,东华大学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共同承担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本科教学改革项目“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的研究与实施”。2012年4月,又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一起,承担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规程”的编制工作,将工作经验制度化,成为更多高校可以学习借鉴的范本。

4.跨校专业辅修

东华大学与上海市西南片高校成立了跨校辅修协作组,各高校选取自己有特色的专业供其他高校学生选学,达到学分要求后可获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辅修证书。如东华大学的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一直广受欢迎,每年接受其他高校200余名学生前来学习。与兄弟高校的协同合作,使各方资源得以重新配置,提高了使用效率,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校企协同,为实践教学助力

本着“校企联合,精诚合作,各尽其长,互惠双赢”的原则,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既能发挥大学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以与IBM公司合作为例,2002年9月,东华大学与IBM公司签订了“东华大学-IBM电子商务学科建设合作伙伴协议”,成为IBM在中国高校电子商务合作伙伴中第一所以管理学院为背景的学校。并成立了“东华大学-IBM电子商务学科发展中心”,具体运作并实施协议的各项内容,努力将IBM公司随需应变业务的先进理念和相关技术,与高校电子商务教育和企业应用推广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成为高校与IBM公司全面合作、共建电子商务学科的成功模式。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精心设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基于IBM提供的课程学习图表,东华大学开设了多门与IBM技术相关的课程,或在已有课程中逐步引入IBM技术。二是与课程体系建设相匹配。东华大学形成了一支30余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0名(7名为博导),副教授与高级工程师12名,他们积极参与IBM的相关培训,在校内授课计划中努力推广应用相关IBM先进技术,提高教学水平。三是东华大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IBM全球专业认证项目。教学组织形式以专业教学班为主,再加上必要的认证考核前的专门培训班。四是共建教学平台。针对高校电子商务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的需要,并与东华大学-IBM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及认证培训相匹配,建设了一整套电子商务创新实验环境。

东华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是全国第一批招生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为了凸显专业培养的差异性,通过专家论证,把“冷链”定位为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特色。联合致力于冷链产业研究制造的世界500强企业英格索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了国内首家冷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同该公司共同搭建了中国首家冷链俱乐部平台“东华大学-英格索兰冷链俱乐部”。冷链俱乐部致力于推广先进的冷链文化,为学校打造国内一流精品专业,搭建高校间冷链知识共享平台。充分发挥英格索兰公司的行业影响力,吸引领域内的相关企业参与俱乐部活动,学生在俱乐部内不但可以通过企业讲座、参观等形式获取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在互动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职业方向,选择合适的企业深入实习,甚至就业。通过英格索兰的行业影响力,中外运上海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祁艳女士、上海领鲜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殷海平先生等业界翘楚纷纷参与到物流工程硕士专业建设中,为东华大学出谋划策,提供真知灼见。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物流工程专业研究生历年就业情况相当突出,全部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与各类企业的协同合作,为实践教学奠定了基础,拓展了“第二课堂”,弥补了校内理论教学的不足。#p#分页标题#e#

三、科教协同,为提升水平扬帆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两者不可偏废。东华大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学术交流为补充,促进教学与科研相互推动、协同发展。为了加强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力度,东华大学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并推荐申报上海市重点学科,拟订了该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使该学科成为带动教学、科研的龙头。依托重点学科,实现对传统专业的调整与改造,推进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改革等。学校制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以项目的形式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建设;学校明确规定教师不但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积极从事学术研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通过高层次项目吸引、培养和稳定骨干教师队伍,加速学科带头人的代际转移。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从实际出发,积极开拓、建立多种校际合作关系,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进入国内、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

学校将有关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最佳结合。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统筹规划教材建设,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教师编写教材,给予科研立项和相应的经费支持,成果经鉴定合格后,指定为教材。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如高水平教学成果奖励基金、科研发展基金、青年科研基金、专著及教材出版基金、学术交流基金等;同时建立高层次项目经费匹配制度,高层次获奖奖金匹配制度,横向课题的奖励办法等。东华大学始终坚持教学改革,合理设置研究性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调整培养方案,改变课程结构,处理好学位课与非学位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同时增设一些科研实践课程。努力做到教学不仅增长知识,还应培养科研能力;科研不仅锻炼能力,还应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做到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促进了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了以下共识:教学与科研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学与科研既不相矛盾,也不能互相代替;没有科研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没有教学的科研是不完整的科研。科研与教学的协同,提升了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扬起了驰向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人才的远航风帆。

四、国际协同,为跨国交流铺路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高校间的合作如火如荼、蔚然成风,既将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了中国,也将充满东方文化特色的中国大学教育理念传播到了世界各国[4]。近五年来,东华大学在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迈上了国际化合作的新征程。先后与二十多所境外高校的商学院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从交流学习、交流实习、教师互派,到双学位专业建设,协同合作的层次不断提升,领域不断扩大。最初合作的高校仅限于中国香港地区的岭南大学,每年各有4位本科生到对方学校学习半年,免收学费,互认学分。不久增加了韩国的高校,但交流的学生人数依然有限,始终停留在个位数,这种小规模的国际化合作状况一直持续到2007年。近五年来,国际合作的发展速度步入了快车道,合作的商学院遍及美、加、德、法、英、日、荷、韩、芬兰、澳大利亚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交流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20%,交流的层次从本科生提升到研究生,交流的内容从单纯的学习扩大到实习和短期访学。在交流学习方面,除了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境)外商学院之外,东华大学也接收了来自世界各国高校商学院的学生,指定专人负责他们的学习计划、生活安排,根据他们的需求安排参加不同课程的学习。

培养对象有本科生、研究生、MBA,特别推出了一些具有中国元素的课程,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如来自美国西敏大学的MBA学生,对如何在中国从事商务活动特别感兴趣,学校专门挑选优秀教师精心备课、收集案例,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目前该校几乎每年都会派学生来东华大学进行短期学习。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的MBA学生,也在每年暑假到东华大学学习1~2个月,充分领略中国的商业氛围。在交流实习方面,东华大学通过国外高校,与当地企业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短期实习,现场领略国外企业的管理风格和规则制度。如与美国MontClairStateUniversity合作,从国内选派学生到该校参加为期2周的课程学习后,进入奥兰多迪斯尼乐园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完全按照正常的企业运作要求,学习各个岗位的工作技能,体验美国企业的运作模式。又如,与德国劳特林根大学商学院合作,派出学生在该学院学习半年后,进入当地的大众、克虏伯等大型企业实习,完全融入到德国严谨、克职的企业文化中。通过这样的实习,学生上了一门人生修炼课,使他们能在毕业后很快进入工作角色,胜任各种职场任务。在教师交流方面,东华大学近五年内派出了经济管理类专业30多位教师前往国外高校商学院,学习、观摩国外高校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模式,把他们的经验带回国内。东华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已经能开设大量的全英文课程和双语课程,其中有3门课程被遴选为上海市示范性全英文课程。同时与国外高校商学院的教师开展科研合作,解决来自企业的课题,合作撰写高水平论文。与国外高校、企业的协同合作,双方在观念的碰撞、思路的交锋中携手并进,为学生的成才、为教师的发展、为学科建设内涵的提升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五、结语

东华大学将按照“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合作为基础,探索建立面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制度设计,充分吸纳国内外、校内外的智慧和资源,以海纳百川之气魄,努力打造培养经济管理类人才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