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务电子银行运用阐述

金融业务电子银行运用阐述

作者:刘兴赛 单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小微金融业务风险问题的解决思路信用风险管理本质上在于化解借贷者正常的经营风险,以及由于放贷者与借贷者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于小微企业金融业务而言,上述两种风险更为突出,且批发业务中传统的用以消除信息不对称和经营风险的抵押和质押手段,在小微企业金融业务中往往缺失或不全。在这种情况下,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发展就需要有风险理念与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针对经营风险的风险理念与风险管理——大数定律和价格覆盖风险原则大数定律属概率统计学理论,其揭示了“当试验次数足够多时,事件发生的频率无穷接近于该事件发生的概率”的规律。对于商业银行的小微企业业务而言,大数定律意味着两种情形:一是商业银行在面对某一类客户时,要获得小微企业业务风险的正常分布,需要使“样本空间”足够大,即具有足够多的客户。比如面对一个产业集群,当商业银行客户的数量足够大时,那么商业银行面临的由经营风险带来的信用风险,其分布就反映了行业整体的发展态势,其实质上体现了行业的系统经营风险。二是商业银行在面对同一客户时,在商业银行与其小额多次的业务往来中积累了足够多的次数时,其中所暴漏出的风险,就体现为该客户正常经营水平下的、由其经营禀赋所决定的一般风险分布。价格覆盖风险原则是指在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商业银行面对的小微金融风险就具有了规律性的分布,小微金融业务的风险因此就具有了可控性。小微金融业务的魅力,就在于商业银行在相关业务中较强的议价能力。商业银行通过合理的定价,来覆盖通过大数定律所形成的可知的风险分布,从而实现对小微金融业务由经营风险所形成的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在具体的业务操作中,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信贷业务的单一定价来实现对风险的覆盖,也可以通过对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来实现对风险的覆盖。

针对信息不对称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增信操作大数定律和价格覆盖风险原则为小微金融业务开展提供了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小微金融业务拓展的可行性。但它揭示的是基于正常经营所具有的信用风险,而在实践中,信用风险还可能来自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解决小微金融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担保、抵/质押不完全的问题就成为小微金融业务成功的关键。在实践中,可通过“增信”操作来对小微金融业务信息不对称风险进行管理。其具体操作如下:在信息揭示上,商业银行通过与政府、信息管理平台的战略合作,建立起对逆向选择问题的管理机制。信息管理平台,既可以是第三方平台,也可以是自有平台。在实践中,第三方平台主要指商圈、产业集群的管理者或者电子商务网络经营者所经营的平台,而自有平台,可以是商业银行综合业务中的电子银行等其他非信贷业务所使用的信息平台。在处理小微金融业务担保和抵/质押不完全的问题上,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综合运用第三方担保(包括互保)、有限抵/质押及无限连带责任来实现担保与抵/质押的完善。

小微金融业务成本问题的解决思路商业银行主要可通过组织结构的专业化、业务开展的批量化、产品服务的标准化以及业务处理的电子化来破解小微金融业务分散、成本偏高的难题。专业化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专业化组织机构的设置,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在条线管理上,设置专门的小企业部,而在基层业务处理上,设置小企业业务专营中心。专营中心专注于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专向处理,而市场开拓和客户管理功能则由基层支行来承担。二是成立专业的特色支行或者全功能的专业中心,相关机构不仅从事专向业务处理,也承担市场拓展和客户管理的功能。批量化业务开展的批量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通过互保等方式,将相关客户的相关业务进行归集,从而实现将零售业务集合成批发做。标准化产品服务的标准化,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提供标准化的、菜单式的产品服务,来减少内部研发、审批、协调成本以及外部谈判成本。同时也通过标准化作业,提高审批作业的自动化水平,提供业务审批效率。电子化业务处理的电子化,是指将小微金融业务的受理、处理流程,与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手机、自助设备,实现客户业务处理的自助性、便利性和高效性。

小微金融的典型业务模式小微金融业务特点、难点以及解决思路,构成了小微金融业务的典型业务模式,它与一定的理念和经营模式相联系。在商业银行的实践中,小微金融具体的业务模式,是典型模式内容的删减、增添与创新。理念基础商业银行开展小微金融业务建立在两类理念基础之上。一是差异化的经营理念。小微金融业务不同于传统批发业务,与一般意义上的消费零售金融也存在不同,因此,小微金融必须建立在差异化经营理念之上。具体而言就是小微金融必须实现组织人员的专业专注,产品服务的专供专享,业务模式的专有专研。二是小微金融业务独有的风险理论与理念,包括:客户容量与交易频次的大数定律,基于风险溢价的“经营”风险的理念以及通过广泛平台搭建以及综合手段应用所实现的增信理念。

业务模式典型的小微金融业务模式,包括信息不对称管理和担保、抵/质押不完善管理两个环节,具体内容如下:其一,商业银行与政府、行业协会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商业银行通过此类战略合作,可以在客户推荐、互保组织、信息揭露、基金担保等多方面获得相关机构的帮助。其二,商业银行通过互惠合作或自身经营建立起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信息管理平台。商业银行与第三方平台的互惠合作,既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拓展了业务,又促进了第三方平台的发展,因此是互利共赢的合作。而对于商业银行自身而言,建立起对小微企业信贷客户的全面金融服务,不仅扩展了收入来源,同时也通过其他非信贷服务,获取了目标客户的信用信息。尤其是相关业务通过电子银行来开展时,银行通过电子交易的记录功能,就可以获得对客户进行精细化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其三,将有限抵/质押与第三方担保、无限连带责任相结合,综合解决小微企业担保和抵/质押不完全的问题。小微企业一般缺乏合格的抵/质押物。为了相关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往往对小微企业的抵/质押进行创新。在此情况下,相关业务的抵/质押本质上仍具有不完全性,其在变现和保全上相对于信贷也仍具有覆盖上的不完全性。因此,小微金融业务的开展,还需要通过第三方担保(包括互保)以及无限连带责任来弥补抵/质押的不完全性。当然,在实践中,具体操作模式往往是上述典型模式内容的删减、增添以及创新的结果。比如有些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信贷业务,在商业银行与第三方平台(比如电子商务平台)之间的关系上,不仅是相互增益关系,同时也是利益共享关系,即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与商业银行合作,一同对平台中的电商提供贷款。在这种情况下,电商平台就更有动力去调查管理信贷客户的信用问题。显然,上述实践是对典型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而有的商业银行的小微金融贷款,本身是信用贷款,不需要抵/质押物。显然,它是对典型模式内容环节的删减。当前,各商业银行往往以圈链(商圈,产业链,供应链)为主要的小微业务模式的目标平台。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商圈、产业链、供应链契合了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模式的要件条件。#p#分页标题#e#

经营模式归纳起来,商业银行要适应小微金融业务,其经营模式需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组织结构的专业化、业务开展的批量化、产品服务的标准化以及业务处理的电子化来破解小微金融业务分散、成本偏高的难题。二是通过广泛的战略合作,整合多种方式和手段,综合解决相关业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担保、抵/质押不全的问题;通过综合经营与精细化管理的结合,在提高客户粘度、扩大收入来源的同时,实现小微企业业务风险的最小化。

电子银行发展趋势与功能拓展

电子银行的功能决定了小微金融电子银行的应用,而电子银行的发展趋势则不断地拓展了电子银行的功能,为小微金融的电子银行应用指明了方向。

(一)当前电子银行基本功能电子银行与IT科技相结合,网站、网银、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自助设备是电子银行的功能载体,而交易功能、销售功能、流程功能、营销功能、融资功能和服务功能则是电子银行六大基本功能。

1.交易功能。交易功能是指客户通过网银、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以及自助设备所实现的支付结算功能。

2.销售功能。销售功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电子银行所进行的保险、基金、理财产品的销售工作。

3.流程功能。在商业银行的业务处理过程中,为了实现流程的无纸化,突破物理网点的时空局限,提高效率,商业银行将很多业务的部分或全部流程转移到电子银行,从而使电子银行具有流程功能。显然,电子银行的流程功能衍生于电子银行与IT科技的有效结合。

4.营销功能。营销功能不同于销售工作。电子银行的营销功能是把电子银行当作一种创新的媒介,通过电子银行渠道来实现对商业银行服务品牌、具体产品的宣传推广。显然,电子银行的营销功能来自于电子银行与网络、手机等媒介终端的有效结合。

5.融资功能。当前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主要是从事支付结算、信息查询等功能,但随着电子银行的发展,通过电子银行来开展信贷业务将会越来越普遍。在此情况下,电子银行就具有了融资功能。

6.服务功能。与传统的网点相比较,电子银行具有可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因此,电子银行也成为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在线辅助性互动服务以及非金融增值服务的载体。

(二)中国电子银行的发展趋势泛在、嵌入、精准、联盟和综合是电子银行发展的主要趋势。

1.泛在。泛在是电子银行最基本的特性以及发展趋势。传统上,电子银行的优势来源于电子银行技术、媒介——网络、手机、电话对业务时空限制的突破。而在未来,泛在性则来自于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的结合。云服务,电子银行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广泛渗透,将进一步凸显其泛在性。

2.嵌入。嵌入是指电子银行由于信息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的发展,电子银行日益渗透到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生产、居民生活的必要环节。前者包括收单支付的日益普遍及移动支付的广阔前景,后者包括电子银行对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的渗透及对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融入。

3.精准。在电子银行通过泛在和嵌入大肆开疆拓土的同时,电子银行也将提高服务与管理的水平,其方向就是精准营销,个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

4.联盟。商业银行要实现电子银行的泛在、嵌入和精准发展,其不仅涉及到技术能力的支持,也涉及到商业模式的改变以及管理能力的提高,显然,这些对商业银行是巨大的挑战。为了获取电子银行发展的核心能力,各式的、广泛的战略联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战略联盟本身,也是电子银行构建新型商业模式、促进新时期发展的核心之义。

5.综合。传统上,电子银行所承载的业务内容相对简单,非现金的支付结算是其主要功能。这不仅直接限制了电子银行的发展,同时也在实践中割裂了电子银行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战略联系;而其最大的危害莫过于容易滋生“电子银行不过是传统渠道有益的、但不完善的补充”的观念,而这反过来会进一步限制电子银行的发展。

(三)电子银行发展趋势中的功能拓展电子银行泛在、嵌入、精准、联盟、综合的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扩展电子银行的功能。具体而言,其表现为对四种能力的扩展。

1.渠道与流程能力的扩展。随着泛在和嵌入趋势的发展,电子银行超越时空的便利性、与客户的贴近性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使得商业银行通过电子银行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流程更加的电子化,提供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竞争力的扩展。随着电子银行嵌入性、个性化、综合化服务能力的增强,电子银行日益成为商业银行用以争夺客户的基础和提升客户粘性的竞争手段。

3.产品与业务创新能力的扩展。同样,随着嵌入、联盟、综合化趋势的演进,电子银行将逐步摆脱传统渠道产品与服务移植的发展模式,而是通过电子银行平台,创造专属产品与专属服务,以自身独特的业务模式,向客户提供服务,从而从传统渠道概念,向产品创新平台、业务模式创新平台拓展。

4.风险管理能力的扩展。随着精准、联盟、综合化趋势的发展,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战略联盟,不仅为信贷业务,尤其是小微金融信贷业务创造了授信条件,同时也通过电子银行的综合化电子交易记录,为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创造了条件。

小微金融业务的电子银行应用方向

小微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电子银行功能及发展趋势,决定了小微金融业务的电子银行应用方向。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小微金融业务的电子银行应用有四个方向:渠道与流程服务、营销推广、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以及风险管理。

(一)渠道与流程服务渠道与流程服务,反映的是电子银行与IT科技紧密结合所具有的功能,这种功能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电子银行的终端——网站、手机银行、自助设备,将小微金融客户贷款业务纳入到电子化流程,使客户享受电子银行带来的便利性,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和业务处理效率;二是将传统审批工作中的评级授信工作与IT科技、电子银行相结合,通过开发评级模型,将传统评级授信工作智能化,提高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水平。

(二)营销推广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国内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小微企业业务,越来越为各家商业银行所重视。当前,小微企业业务已经成为国内股份制银行以及数量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重点;另一方面,小微金融必须在特定的业务模式下才能够开展,成功的小微融资需要诸多的条件。在此情况下,国内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大多把商圈、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小微企业作为目标客户。由此,小微金融领域的业务竞争将呈现出日益激烈的态势,小微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品牌化,相关产品与业务的对外宣传也就显得非常必要。显然,具有泛在特性,日趋嵌入企业再生产环节、日趋融入居民日常生活的电子银行,在营销宣传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因此也成为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品牌塑造、宣传推广的重要渠道和载体。#p#分页标题#e#

(三)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在渠道和流程功能上,目前,商业银行只是把小微金融产品网络化和电子化,将小微金融产品的申请、处理流程部分或者全部纳入到电子渠道。本质上,这只是小微金融对IT科技的应用,是小微金融业务与电子银行在低层次上的结合。小微金融业务与电子银行结合的高层次领域,应在于专属电子银行的产品与业务模式的创新。这种创新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专属电子银行的产品,但目标客户针对实体客户,比如基于网银的短期融资产品开发,其客户是普通的小微企业;二是产品专属于电子银行,同时其客户也是网络世界的主体,也就是其关键业务流程通过网络来执行的主体,比如针对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电商的网络小微金融业务。它是小微金融典型业务模式的进一步虚拟化,是小微金融业务在适应电子商务以及电子银行发展的业务模式全面创新。

(四)风险管理在银行业务中,商业银行的客户管理,主要是发掘客户价值,实现客户分层,提供个性化服务,拓展收入来源。但随着商业银行对小微金融业务的拓展,客户管理的内容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客户管理,不仅是对客户价值和需求的分析,也是通过对客户交易的记录,进行风险管理的手段。显然,电子银行便捷的交易记录功能,为电子银行在小微金融业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商业银行小微金融业务电子银行应用策略

(一)小微金融业务电子银行应用现状小微企业业务受到各商业银行的重视,还只是近两年的事情,因此,小微金融业务中的电子银行应用还处在较低的水平。

1.渠道与流程应用方面。小微金融业务,各银行主要通过专营中心来开展。客户小微业务的申请,主要借助物理渠道,相关业务流程的电子化,相关业务与多种终端的结合,还处在探索阶段。由于传统审批工作中的评级授信工作能否与IT科技、电子银行相结合,是实现小微金融业务在电子银行应用中批量化、自动化的关键环节,因此较为各家商业银行所重视,相关工作已经开始。

2.营销推广方面。因为各家商业银行刚刚开始小微金融业务,对业务模式尚处在探索中,因此,在小微金融领域尚未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但是从各家商业银行对小微金融的重视程度看,相关领域的竞争,将很快进入充分竞争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到来之前,尽快形成自身的业务品牌,是应对未来竞争的关键。显然,电子银行在这一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3.产品与模式创新方面。因为各商业银行纷纷将电子银行设定为战略重点,因此,通过电子银行的发展,一些针对电子商务的融资产品、基于网银的产品设计已经出现。随着电子银行的加速发展,小微金融产品与模式的创新,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4.风险管理方面。因为小微金融业务刚刚开始,相关的经营理念,尤其是风险理念,还在探索中,因此电子银行的风险管理功能尚未得到重视。但从小微金融业务对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来看,电子银行无疑将在小微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小微金融业务电子银行应用策略对于小微金融业务而言,探讨合适的业务模式是最为关键性的问题。电子银行在小微金融的发展中,可以扮演多重角色:渠道与流程服务、营销推广、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以及风险管理。当前,小微金融业务的电子银行应用,从某种程度上,主要受渠道理念的影响。在商业银行的传统意识中,电子银行只是传统物理渠道的并行渠道。但就电子银行的飞速发展而言,这样的思维不仅禁锢了电子银行的发展,也影响了小微金融业务与电子银行的结合。因此,走出对电子银行的传统思维,是扩展小微金融业务电子银行应用的理念基础。具体而言,促进小微金融业务与电子银行的结合,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成熟的小微金融业务模式,开发出成熟的小微金融评级授信模型,实现小微金融评级授信与IT科技以及电子银行的有效结合。第二,要实现小微金融业务流程的多种电子终端的接入,为小微金融业务提供充足的便利性。第三,要建立基于电子银行和电子商务的、多部门联动的、常设的小微金融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体系。第四,要摆脱传统理念,建立基于电子银行并通过综合经营业务记录来实现的风险管理体系。第五,要建立小微金融业务的电子银行营销推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