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自我教育的意义

大学德育自我教育的意义

作者:张素玲 单位:河南财经学院

一自我教育是相对于社会教育而言的,是指教育客体在其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发挥主体性作用,根据社会及教育者的规范、要求,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等过程,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和提高自我品质的一种高度自觉的自省自律活动。自我教育在大学德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自我教育是以自我意识为基础的全面复杂的活动过程,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必要对自我教育予以科学分析认识。它的内部结构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

(一)自我调节系统

自我调节系统,也即个体的对象化和控制过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个体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个体的角色地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作为教育的客体,需要个体首先把自己作为一个对象来认识和评价,这是自我教育的前提。作为教育的主体,需要个体能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进行调整和控制,这是实现自我教育的保证。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身的道德品质、思想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认知。自我认识的过程是个体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分清物我关系,确立自己的地位从而做出目标选择的过程。这在自我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生的真谛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①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能激起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要求。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个体意识分化为主体的我和客体的我,同时又产生了“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所谓现实的我,是指个人认为自己具有的道德发展水平和特点,而理想的我则指个人希望达到的道德发展水平和特点。二者往往存在着差距。一个人如果感受到他内在道德矛盾,即道德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应有水平之间的某种差别,意识到个体与社会要求、社会群体的距离,就会引起他的不安,产生一种对自己不满的情绪和态度,激起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推动个体去否定、改进和提高现实的自我。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主体对自己的思想、愿望、行为、能力及个性特点的判断和估论,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我所作的总结性认识。通过自我评价,明确自己的行为对错与否,明确自己与评价标准的差距,激起自我教育的愿望。只有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才能达到有效的自我调节。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个体行为的协调性、稳定性和一贯性,主要取决于自我评价是否适应。可见,自我评价是个体选择、修正自我发展目标的依据,是思想和行为的调节器,因而,自我评价过程在自我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人愈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分析自己的优缺点,进步与不足,就愈能明确自我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愈有助于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的调节。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行为动机和冲动,以实现预期目的或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自我控制是人以自身为对象的高级心理活动,是道德意志活动的体现。在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两种障碍:一是外部障碍。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而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在环境影响面前,特别是在错误的、消极的影响面前,要保持和发扬自身的优良思想品德并不断使之向更高水平发展,就必须依靠自我控制能力的作用。只有经过自我控制能力的锻炼,并不断积淀为心理定势,才能在其自我教育中表现出持久性、一贯性,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二是自身的内部阻力。主体的内部阻力来自两个主面,一是由于严重的外部障碍引起的内部动机冲突;二是主体已经形成的心理定势。如惰性、不良行为习惯等。总之,通过自我控制可有效地抵制那些干扰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外在诱惑,克服自身的内部障碍,而且,每一次自我控制的成功都会给主体以激励作用,并在这种内在动力的推动之下,朝着理想的我不断完善。自我控制的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整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就是这样不断战胜自己、驾驭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二)基础心理系统

基础心理系统在自我教育中是作为主体内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作用于自我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的。它主要包括决定人的追求的动因系统、方向系统,如成就动机、理想信念、性格,以及主体的自信心、自尊心等。这些因素在自我教育中起重要的心理保障作用。其中成就动机是推动个体达到完美境地的内驱力。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曾提出一个动机模式,他认为,个体在活动时,活动倾向性主要是由动机强度、成功的主观性概率及成功的诱因值三者来决定的。可见,动机是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成份,也是主体自我教育内部结构的重要因素。理想信念是自我教育健康发展的方向,而性格特征决定了个体以何种心态对待自己以及外部环境,从而影响自我教育的整个过程。如对一个人进行批评,过度自负的人由于难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会视之为刁难,拒绝接受,而一个极其自卑的人则全盘否定,难以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同样,对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来说,在面对激烈的内心矛盾与冲突面前,往往瞻前顾后,不能做出明确的行为选择,从而无法进行自我教育。总之,在整个自我教育过程中,这两大系统诸种要素同时在起作用,缺一不可。

二在大学德育中,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确立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以往的大学德育往往只是强调道德对人的影响、制约和改造,外在的力量可以随意对个体进行道德上的塑造,受教育者变成了完全被动与理应屈从的承受者。由于受这种观念制约,德育在思维方法上形成了一套“防范——控制——管束”的模式,不是着眼于疏导、激励、而是一味用命令、权威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结果使大学生产生戒备、对抗和敬而远之的心理,德育工作也难以见效,因而,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确立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在高校德育中首先要做到的。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树立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新观念,大力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群众性的自教自学、自讲自演活动。还可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或不良行为习惯,开展群众性讨论会、辩论会,让他们直接参与管理,投入实践为其创造和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广泛接触各种信息,自己动脑筋去思考、分析、比较、鉴别,进而选择正确的目标,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克服落后于社会的行为和意识,不断提高完善自我。#p#分页标题#e#

第二,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在主体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自我概念是贯穿主体内心世界的一条主线,是影响主体自我教育的关键性因素。塑造什么样的自我概念也是主体自我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在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为此,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我国思想家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正确认识自己是自我教育的前提,而真正做到正确认识自我是通过比较实现的。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价值的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比较而实现的。他把这称为“过程。”社会比较构成了自我认识中的“背景距离”,自我在这个“背景距离”中通常更多地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不足,从而产生自我教育的需求和愿望,把握自己的努力方向。

其次,帮助大学生协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青年大学生目前最大的问题往往是由于过多地从自身需求出发,脱离个人实际状况,社会要求和历史条件而使理想自我设计过分完美,与现实自我差距太大,因达不到目标而失去追求的信心,由自负变为自卑、颓废甚至倒退。因而,要真正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首先得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立足现实,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提供的可能性,提出适合自己特点的道德目标,分步骤地达到社会所要求的理想人格。

第三,加强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过其行”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也曾说:“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④所以,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还要落实到践行上。通过行为训练检验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使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沿着正确的路子迈进。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训练,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锻炼道德意志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控制和监督能力还较差,往往不能自控,其主要原因是意志力薄弱。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坚强的意志,才能不以客观外部影响为转移,始终坚持道德原则,控制自己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自觉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去克服困难,排除来自内外部的各种障碍,实现道德的不断完善。要训练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就必须要求他们在履行道德义务中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坚定的信念以及崇高的责任感、义务感,这是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

2.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主体意向方面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满意等在自我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对自己是否满意、喜爱、肯定等积极的情感直接影响着自我教育的成功。为此,加强道德行为的训练,就要认真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增强其对自身的热爱,肯定、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势,正确而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而然地出现的道德行为方式。习惯的形成对于自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形成了习惯能使行为由偶然性变成必然性,由不经常的行为变成经常的、一贯的行为,所以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青年大学生,并特别要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我训练。“教是为了不教”。把大学生逐步转化为能动的、自觉地按照先进的社会道德进行自我教育的人,这是高校德育的最终目标,也是对高校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