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歌声乐传播渠道

安徽民歌声乐传播渠道

 

千百年来,江淮大地的炎黄子孙不仅用勤劳双手耕耘着这辽阔的沃土,创造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而且还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不计其数的民歌艺术。今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前进,已布满了历史的尘埃,甚至有的已被人们所遗忘,处于将要泯灭的边缘。因此,和对待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亟待抢救和传承。与民歌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的声乐艺术,义不容辞地承担着抢救民歌、传播民歌的传承重担。而作为安徽高校的声乐教学更要站在传承本土民歌的最前沿,发掘其特有的艺术特色和价值,探索与声乐教学的有机链接,以获取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和培育声乐人才工作的双赢。这里,拟就本课题的思考和践行做一些探讨,以期引起重视、批评和更深入的研究。   一、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   “民歌是中国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①它来自民间,产生于生活的沃土,不仅具有浓郁的风土人情气息,而且无不打上语言、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的烙印,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生态活文本之一。因此,民歌除了具有口头传播传承和集体创作等特征之外,地域性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正是由于这独特的艺术个性,才使得华夏神州的民间歌曲千姿百态、琳琅满目,从而构建起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音乐艺术。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地域位置优越,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丰厚。其中,安徽民歌不仅是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富饶的江淮大地,地貌的多样性奠定了民歌地域色彩的基础。从辽阔的淮北平原到中部的淮南丘陵,从横贯东西的长江淮河到群山起伏的皖南山区,从宽广的巢湖水域到巍峨的大别山……集多样地理环境的安徽,通过世世代代江淮儿女的智慧创造,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歌艺术。   民族音乐学家把民歌划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和小调三大类,安徽民歌不仅品种齐全,而且各具特色。在山歌方面,大别山山歌最具特色。它不仅具有高亢嘹亮的共性特征,而且根据演唱内容和地区的不同,风格类型多样,据不完全统计,其曲目达百余种。其中“《慢赶牛》的曲调简单而易唱,节奏较平稳,而且可以随着情绪的需要和语言的变化而作旋律上各种不同的起伏”,②流传范围较广泛,颇具代表性。而真假声混唱的《震颈红》、委婉抒情的《西路山歌》、欢快跳跃的《快板山歌》、悲哀凄楚的《寒音山歌》等虽然流传面不广,但各自特有的艺术光彩却难以令人忘怀。皖南山歌如《喊歌子》、《唤小牛》等曲调高亢悠长,具有浓郁的山野气息。在劳动号子方面,由于安徽地貌的形态丰富和旧时生产方式的多样化等因素,因此孕育了多种题材和体裁的劳动号子,如农耕性的栽秧号子、车水号子,江河上的船夫号子和修河筑堤的打硪号子等,较全面地反映了旧时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和精神风貌。特别是安徽的小调不仅题材广泛,而且旋律通俗流畅,其内容虽然良莠并存,但也不乏艺术精品,有的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广为流传。如《凤阳歌》、《凤阳花鼓》、《摘石榴》、《划龙船》、《小石桥》、《四句推子》等不仅乡土气息浓郁,而且脍炙人口。特别是根据小调《八段锦》填词的革命历史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以其浓烈的革命激情和欢快流畅的旋律,在神州大地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总之,安徽民歌不仅数量大、体裁多,而且颇具艺术特色。1981年安徽省文化厅与上海唱片社合作筛选安徽民歌100首灌制唱片,并出版了专集《带露的花朵》。面对时代急剧的变迁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有些民歌似乎是“不合时宜”了。但是,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却铭记着历史的足迹,凝聚着先辈的智慧,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创作资源。学习、借鉴,传承安徽民歌无疑是我们声乐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让安徽民歌进入声乐教学   声乐教学是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歌唱技能技巧,从而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歌曲的艺术风格特征,通过自己的歌喉,创造出生动感人的声乐艺术形象。在高校,不论音乐专业还是音乐教育专业,声乐均属技能性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不是靠理论的说教,而必须通过系统的演唱实践训练来完成的。因此,在整个声乐教学过程中,选唱什么声乐作品曲目,就成为确立教学行为的首要决策。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声乐课基本上沿袭了西洋美声唱法的教学体系,欧洲经典名曲(如歌剧咏叹调、德奥艺术歌曲等)占主导地位。虽然经过不断的教学改革,增加了不少中国声乐作品曲目,但是优秀的民歌简直是凤毛麟角。至于安徽民歌只能够在《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等课程中讲一讲、听一听了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美声、民族、通俗三大唱法的概念及其演唱的传播遍及社会的每个角落。再加上近年来衍生兴起的原生态唱法,形成了一股声乐艺术的“新潮”,由于唱法与曲目是构成歌唱表演艺术的核心,自然严重冲击着高校的声乐教学理念。当代文化审美意识的衍变,提醒我们再也不能够与世隔绝,而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思考声乐教学的深化改革问题,其中首要的就是要拓宽教学曲目,有选择地接纳和借鉴其他唱法。   诚然,关于歌唱方法的分类,既是一个歌唱者的自我体验、自我实践问题,具有浓厚的个人见解,也是一个很难用语言概念表述清楚的学术“定义”。因此,长期存在着百家争鸣,找不到一个公认的“标准答案”。但更重要的现实是,通过中央电视台多年经营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已形成了约定俗成性的社会共识。其中,对“民族唱法”的诠释是“民族唱法的主要特点是,口咽腔的着力点比较靠前,口腔喷弹力较大;以口腔共鸣为主也掺入头腔共鸣;咬字发音的因素转换较慢,棱角较大,声音走向横竖相当,声音点面合适,字声融洽;声音色调明亮,声音个性强,以味为主,手法变换多样;音色甜、脆、直、润、水;气息运用灵活;以真声为主”。(摘自互联网百度百科“民族唱法”)它与中国传统的唱论有着血缘的联系,也是民歌作为表演艺术步入舞台的基本唱法。因此,将民族唱法引入声乐教学是多年来大家的共识,只不过在曲目的选择上存在着见仁见智的理解和“各自为政”的抉择。#p#分页标题#e#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各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各科教学中,安排一定的乡土教材是历来各教学大纲等指令性文件所强调的要点之一。其价值意义在于家乡是孕育个体生命的摇篮,本土文化是哺育精神文明的沃土,只有熟知家乡,才能热爱祖国。因此,音乐教育家谢嘉幸在1999年全国民族音乐教育研讨会上就提出“让每一个孩子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实施。最近,第30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还邀请了广西艺术学院就“教孩子唱家乡的歌”为专题,进行现场展演和汇报。由此可见在音乐教学领域,教唱家乡的歌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肯定,而且在实践方面已经是起步的教改成果。作为安徽高校的声乐教学,担负有培育合格音乐教师和声乐人才的重任,更应该身体力行,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藩篱,通过民族唱法训练的渠道,让安徽民歌理直气壮地走进声乐教学课堂。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近年来就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不仅让安徽民歌走进课堂,让地方专家来开办民歌专题讲座,而且开发挖掘、创作编写并排练了多台音乐会,赴全省十几所院校为广大师生举办音乐会,大大促进了民歌在师生群体中的传播。   三、作为声乐教学的安徽民歌   从教育科学的视角来看,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内容材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托。因此,教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各种版本的教育学论著中,都无一例外地阐述了教材的属性及其选编原则。如思想性、科学性、可接受性等,都是被普遍认可的基本法则。声乐教学是歌唱技能技巧的传授,是通过反复的唱歌实践来实现的。诉诸语言文字方面的教学手段固不可少,但是最基本的学习内容是呼吸、发声、咬字吐词等方面的训练,对这些基本功的掌握,必须通过歌唱的方式进行,因此,学唱的歌曲就成为声乐教材的主体,而曲目的选择则是声乐教学的第一道门槛。   当我们从理论上论证了安徽民歌进入声乐教学的价值意义之后,必然要进入选择曲目的操作阶段。尽管选择声乐教学曲目和保护精神文化资源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前者作为培养歌唱技能的基本手段其条条框框远远大于后者。其中核心是必须确立精品意识,安徽民歌浩如烟海,但是和所有的文化生态一样,存在着良莠并存的状态,对那些情调低迷的民间小调(如《小寡妇上坟》等)当然要予以排除。在这个前提下,再精选内容健康向上、曲调优美动听等具有审美价值的民歌。此外,应尽可能结合歌唱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来选歌,如各种呼吸方式的掌握、换声区的训练、某些安徽方言歌词的处理等。至于在歌曲形式方面主要是以独唱为主的小调、山歌和号子。   必须遵循声乐教学曲目选择的个性化原则。每一首安徽民歌都是特定时代、特定地区、特定人物真情实感的心灵写照。因此,作为声乐教材的选择必须尽可能与学生的生理、心理条件基本吻合。例如性别、声区、音色、气质等尽可能接近所教的民歌。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必须对所学民歌进行时代背景、词曲的艺术表现特色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外,还必须进行示范演唱,可给学生鲜明直观的审美感受,以激发学唱本民歌的欲望。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必须拓宽选择安徽民歌教学曲目的视野和范畴。因为安徽民歌的原始文本虽有许多质朴的精华,但是由于产生年代久远,无论在反映的社会生活方面,还是在音乐的完整性、表现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声乐教学曲目不同于《民族民间HUIWENXUE音乐概论》课,仅做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而必须将它转化为生动感人的歌声,其中更有着某些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任务(教学目标),因此,安徽民歌的原生态文本直接用于声乐教学曲目的数量甚少。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传承只是延续艺术生命的手段,而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目标。原生态民歌的可贵价值在于它抢救了濒于灭绝的音乐“物种”,为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寻根问祖”的参照系。但是,对民歌艺术而言,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因此,更多改编的安徽民歌和以安徽民歌作为素材的创作歌曲则是值得重视的教学资源。特别是这些作品已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感和意识,不仅体现了“古为今用”,其本身就是一种传承形式,而且是在继承过程中融入了时代精神的创新,如劫夫根据宿县民歌改编的《如今唱歌用箩装》、沈仁浪根据繁昌民歌改编的《山南海北都照红》等不仅具有浓郁的安徽地方色彩,而且曲调优美动听,有一定的演唱技能要求,是完全可以用做声乐教材的。这些安徽新民歌是不可忽视的教材资源。   在安徽民歌的声乐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老一辈音乐工作者为抢救安徽民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使得绝大部分作品得以保存,其中不仅出版了大量的歌谱等纸质资料,而且还积累了许多珍贵的音像资料。既有民间歌手原汁原味的演唱音响,还有一些历次民间音乐会演、民歌演唱活动的音像资料,散藏于各地文化馆、图书馆和一些音乐家手中。获取这些安徽民歌的载体资料用于教学和研究,其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民歌是口头传唱和传播的艺术,歌谱只能够记录下歌词和唱腔的音高、音长、节奏、节拍等旋律因素的走向,但是民歌演唱的真实韵味是记录不下来的。而音像资料可以将歌手演唱的音韵风采无一遗漏地再现出来,可谓是民歌的“活化石”,它对于学生深刻地感悟民歌艺术表现风格的精髓、准确地捕捉民歌的神韵,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四、拓宽安徽民歌的声乐传承渠道   作为高校音乐院系的声乐教学,学习、传播、传承本地区的民歌,是责无旁贷的。但是,无论从音乐专业还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培养目标来看,其教材曲目的题材、体裁和风格等都应该是多样化的,以利于学生全面地接触和学习丰富多彩的声乐艺术和有侧重地训练各种歌唱技能技巧,所以要全面兼顾古今中外的经典曲目,安徽民歌作为声乐教材进入课堂,仅仅是中国作品中民族歌曲曲目中的一种,虽然可以作为乡土教材加以“照顾”,但在数量的安排上也还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传承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文化遗产,必须突破课堂教学在时间上的局限,通过多元化的声乐艺术活动渠道,让安徽民歌走出课堂,以寻求传承和发展的新路。#p#分页标题#e#   艺术实践是声乐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强化声乐技能技巧训练、提高声乐表演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艺术实践的途径让学生学习演唱民歌、排练民歌,不仅时间充裕、灵活,而且可以集体参与,既有利于相互观摩学习,又便于演唱形式的多样化,除了独唱外,许多对唱和改编的合唱民歌都可以尽情地表演。当达到艺术表现成熟之时,再将这些乡土民歌推向舞台演出,以向社会展示安徽民歌的艺术魅力,使更多的受众与安徽民歌零距离接触,以产生更大的传播效应。   当然,从声乐课堂走出来的安徽民歌应该注意艺术上的创新。传统的安徽民歌主要产生于旧社会,其内容与今天的现实生活和人们的审美情趣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除了选择一些新民歌演唱之外,还应该以安徽民歌作为素材,进行改编和加工,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赋予安徽民歌以崭新的时代风貌。例如根据繁昌、南陵一带民歌曲调改编的女声表演唱《徽之风,皖之韵》(张春林曲,周元琳词,王琳等编导),不仅曲调流畅、优美动听,赞颂了徽文化的成就,而且散发着浓郁的皖南泥土芳香,因此,2011年10月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第三届艺术展演活动安徽赛区一等奖。这一范例不仅说明了民歌是创作的源泉,而且也说明了传承民歌形式的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的增值效应。   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意义自不待言。而对于学习和传播、传承民歌来说,也是十分难得的好机遇。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回到家乡,向当地歌手学唱自己家乡流传的民歌,也可以有选择有目的地到其他民歌资源丰富的地区去采风,将乡间民歌手演唱的当地民歌记谱、录音录像予以收集整理。返校后,举行汇报演唱、观摩活动,进行学习讨论和研究。另一方面,还可以精心准备一台以安徽民歌为专场的声乐节目,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到农村去演出,不仅师生得到了表演实践的锻炼,而且还能够听到群众对民歌演唱的评价和反映,这样做实际上是把社会实践活动、声乐演出活动和传播传承民歌工程有机地融为一体,如果能够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其效果和价值意义是很大的。   通过高校的声乐教学来传播传承安徽民歌是一项系统的行为工程,实践活动不仅是其本质特色,而且也是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必须要建立在扎实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审视、论证、研究,在确立了方向、明确了价值、掌握了方法之后再分步施工,就会不走错路、少走弯路。例如对安徽民歌的审美评价、安徽民歌传承的价值和内涵、民歌教材的编选原则、安徽民歌的传统唱法特征、民歌的声乐教学法则等等,都是必须厘清的学术问题。笔者有幸参加过多次全国和安徽的民族声乐研讨班等学术活动,深感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民族民间歌曲也好,民族唱法也好,都有者坚实的哲理根基和丰厚的人文内涵,绝不是简单的唱歌活动。据此,我们应该将安徽民歌、声乐教学和文化传承等相关联的问题,进行一些认真的思考和研究,然后才能够以正确的导向指导本课题的实践。   五、结语   将乡土民歌纳入声乐教学范畴,其价值效应是多元的。但是如果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来看,其传承意义不仅非凡,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这些江淮大地的精神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哺育了一代音乐学子,又促成安徽民间歌曲的传承和发展,使这束绚丽的民族艺术之花永远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