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安徽建筑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安徽建筑论文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1

[关键词]专业评估;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推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与发展思路[1-4]。加强专业建设,把专业建设放在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提高专业办学水平,优化人才培养的关键[5-7]。本文以安徽省水利测绘类本科专业评估为背景,结合安徽建筑大学办学特色,分析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建设方案的优势和不足,并给出详细的建设方案。

1专业评估

为进一步明确专业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和完善专业体系,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力度,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层次和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安徽省水利测绘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决定开展专业评估工作。为了有效评估各专业办学水平,安徽省水利测绘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在以省教育厅颁发的《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专业评估通用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本省高校发展实际,制定了安徽省水利测绘类本科专业的通用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同时按照《水利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测绘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并吸收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在通用性标准基础上,增加水利测绘类专业的补充标准。通用标准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共24项,另加特色项目,其中重要项目14项,分别为:(1)专业定位与建设规划。主要包括: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规格、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法、专业改革思路与措施;(2)专业与课程建设。主要包括: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专业改革思路与措施、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课程建设、双语教学、教材选用、教材建设、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与考试改革;(3)师资队伍。主要包括:高水平教师、教师数量与结构、队伍建设与综合素质;(4)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装备及利用、实践教学、图书资料及其利用、质量监控、教学文件和档案管理、教学研究以及教学改革成果;(5)教学管理。主要包括:质量监控、教学文件和档案管理;(6)教学研究。主要包括:教学研究、教学成果改革;(7)科研水平。主要包括: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以及科研成果;(8)教学质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创新能力;(9)社会声誉。主要包括:生源、毕业生就业、社会评价;(10)专业特色与优势。主要包括:专业办学特色、专业教育特色、专业教学特色、专业教学管理特色。专业补充标准包括:(1)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实践环节、毕业论文;(2)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专业背景、工程背景、国际化背景;(3)专业条件。主要包括:实验条件、实践基地。

2专业评估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建设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始建于1958年。测绘工程专业于2005年立项申报审批,2006年09月正式开始招生,从专业开办至今,我校非常重视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办学,我校测绘工程专业逐渐形成了以古建筑测绘为特色的办学模式。在专业评估背景下,对我校测绘工程专业进行全面建设,有利于我校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根据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及诊断专业建设和发展状况,从而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以及促进专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合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专业基础性建设工作,具体如下:

2.1突出古建筑测绘的特色,进一步探索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是以古建筑测绘为特色,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应重点突出古建筑测绘,在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融入相关课程,为学生打造牢固的理论基础。结合安徽建筑大学的优势学科,综合考虑当前测绘技术在古建筑测绘的应用前景,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3个课程群:单体建筑课程群(面向古建筑外业测量及内业绘图)、古建筑变形监测课程群(面向古建筑保护)、古建筑三维建模课程群(面向古建筑三维精细模型构建),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一个或者多个课程群,全方面培养古建筑测绘方面的高级人才。

2.2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专业评估的相关要求以及我校测绘专业特色和具体实际,着重对如下两方面进行建设。

2.2.1实验室建设

自2006年以来,在校内建立了普通测量实习基地,布设了7个图根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建立了数字城市虚拟实验室、测绘工程综合实验室及3S实验室,可以开展全校工科专业测绘基础技能实习及测绘专业的数字测图、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专业实习。根据专业评估要求,拟采取如下措施:①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着重掌握扎实的测绘基础理论知识和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拟每年定期举行校测绘技能大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②为了响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拟定期举行校测绘程序设计大赛,加强培养学生测绘程序软件设计与开发的能力。通过两次大赛结果,选拔每年全国测绘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

2.2.2实习基地建设

我校与安徽国土厅、安徽省测绘院、合肥测绘设计院等多家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及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现场实习是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活动,建立有效地野外实习基地,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现场问题掌控能力,加强学生对仪器的动手能力。根据专业评估要求,我校拟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实习基地建设:①校外教学基地应满足我校古建筑测绘的专业特色,使学生可以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包括:单体建筑的平面图、各层平面图、正横剖面图、监测古建筑形变特征以及古建筑三维建模等。因此,我校正积极与黄山市歙县联系,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②校企合作办学基地,近年来我校积极与古建筑测绘企业联系,不断寻求更好的切入点,加强校企合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期拟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3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师综合素质

从专业开办至今,我校非常重视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目前,自开办专业至今,我校测绘专业的师资力量得到了一些增强,现有11名专业教师,其中具有博士学历(或学位)教师4人,硕士学历(或学位)教师4人,占72.7%。专业评估中要求师资队伍具备合理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科研与教学能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我校专业教师数量充裕,但是以青年教师为主且具有高水平教师较为缺乏,参考专业评估要求,拟采取如下措施:积极引援以及业内交流,包括引进企业、研究所的一些高级工程师,补充实践经验丰富、科研工作能力强的高素质教师。加强师资培养工作,提高现有师资的实践工作水平,提供进修、学习机会;改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留住人才。

2.4深化培养目标,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专业评估标准中有人才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8]。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及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9],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重点从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和毕业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贯彻在报告中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教育理念,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包括通过学生科学研究课题(国家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学校创新计划项目等)、专业竞赛(全国GIS大赛、论文大赛等)、创新大赛等活动,以老师指导为辅助,指导学生在课题或竞赛过程中的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嗅觉,并尝试将学生引入到老师的纵向课题中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训练。根据我校以往情况,需要加强工作具体如下:①加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定期召开交流会,指导学生解决所遇见的问题;②严格把关毕业论文,并邀请同行专家进行评审,并拟将引入二辩机制;③毕业论文(设计)与实践实验教学、创新活动相结合,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实验实践教学以及创新活动,可以明确学生的特点,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是便于因材施教,二是便于选题。通过此举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从大二贯穿于大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设目标

根据专业评估标准,我校拟采用三年左右的建设周期完成上述建设内容,达到专业评估的要求,为进一步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3.1通过安徽省水利测绘类本科专业评估

以专业评估标准为依据,进行测绘工程专业建设。根据评估标准寻找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不足之处,加强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建设力度和效率,在高质量通过专业评估的同时,提高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办学水平。

3.2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通过对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特色办学等方面的全面建设,可以为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进行培养,可以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3.3建立高水平师资队伍

根据专业评估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入高水平教师、加强师资培养、加强师资待遇等方面,在吸引高水平教师的同时并为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最大程度上提高师资力量。

4结语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2

关键词:双一流;土木工程;培养体系;人才

“双一流”建设是一项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我国综合实力为目的的国家战略,坚持“双一流”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最终实现培养出更多更加优良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目标,让高素质人才与现代化社会相互促进[1]。土木工程专业是为培养一群具备从事土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及研发,施工到管理能力的高技术人才而设立的。自21世纪以来,楼房大厦崛起,水利、公路,隧道和桥梁等兴建。这些现象和趋势都在提醒我们人才的培养需跟上时代的脚步[2]。在“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土木工程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大专业,作为一流学科之一,对于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和改革处于不断探索状态,并随着国家对专业目录的调整,时代和市场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要求的变化,力图制定出更加合适的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1]。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一流人才是为培养出满足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更具体地说,即培养出“会设计,能施工,懂管理,强体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3]。人才的“才”首先体现在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上,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将其融会贯通于实践中。其次,能力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将知识运用起来的因素之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各种工程事故又要求我们对书本内容进行调整。了解和掌握往往与运用存在偏差,应用于土木建筑行业中,即要求其具有设计,选择施工方案,进行项目管理监控,对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等能力。而人才的“人”,主要体现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身体素质是根基,只有身体素质过关才能正常的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良好的身体状态可以维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优良的学习状态和清醒的头脑,便于做出正确的决策;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是向导,是被现代高素质人群所具备的。土木建筑工程行业涉及到居民日常交通、居住等重大工程,一项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利益与便利。因此需要毕业学生及工程师具有职业道德意识,加强土木工程人才对事故预防能力,提高工程质量,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二、优化创新教学模式

我国目前的土木工程教育培养模式要求其在校期间进行学科基础教育,毕业后由企业工作培训成为合格的工程师[4]。培养模式的优化最终要达到大学生知识面拓宽,综合素质好,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的目标,即向“一流人才”靠拢的目标。知识面的拓宽主要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拥有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权力,可以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将课本的课堂知识消化吸收,提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高校可以引进发达国家教学内容及课程,打开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培养要求高校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外,还需进行思想道德课程、体育运动课程等,将大学生在教育和环境作用下发展成为多方面主体性品质。教学方法因根据培养模式积极改进。课堂的新颖化要求我们学习各国各地的授课教学方式,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创新,成为“一流人才”。首先,教学内容需不断被更新以图跟上时代的脚步,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动态,接受最先新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培养其创新能力。这无疑是加大的教学的工作量,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时代的前沿创造出更多更有意义的科研内容。其次,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没有知识储备无法发挥才能,正如建造高楼需要稳固的基础一样,同时实践让知识更加具体,让教育不单单是纸上谈兵。

三、强化实践教育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教育无法满足培养目标。实践教育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环节,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与提高部分,更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环节,因此更需要我们关注实践教育。实践教育应采用校内与校外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在校构建实践教育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加强以毕业设计为核心内容的科研训练。实践教育体系是在继承传统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增加实践内容原有体系中的比中,确立课程实践,调查实习,论文设计和课外实践四个环节为重点,以公共实践,学科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为层次的体系。增添自主学习实践的比重,如可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向,独立完成实验和所需的程序设计,最终整合与处理数据,导师在整个过程中起指导作用;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能力的反馈,一篇优秀作文,应具有创新点和借鉴意义,这也是在辅导论文完成中要注意的问题。论文在从设计,实践到最终完成的整个过程中需要紧扣主题,科学严谨地将实践教育产物以良好的质量展现出来。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升,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应当进行变革,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身体状态,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优化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培养创新与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陆书建,倪松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2):71-73.

[2]刘荣桂,蔡东升.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21-24.

[3]车国文,付忠义.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19(3):64-65.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3

地方工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层面,是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建设需求建立的,一般是指省、市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而投资建设的地方工科院校或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院校。和国家高等学校相比,地方工科院校更侧重于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应当贴近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以培养出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工商管理专业主要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它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该专业知识范围较广,学生所学课程也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课程。按大类招生和培养是近年来一些高校采取的新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用前1年半到2年的时间统一学习基础课,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1工商管理大类招生的必要性

工商管理按大类招生培养,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培养的学生具备“宽、专、交”的能力,即培养具备宽口径、厚基础、对专业学习深入了解的交叉复合型的人才。工商管理大类招生有以下益处:一是对学生有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比较细,大体上分为11个学科,71个专业门类,几百个专业。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并不能准确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因此,在具体选择专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实行大类招生就可以避免这种盲目性,而学生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逐渐了解大学、学科、专业,不断地寻找和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全面了解和认识自己,再选择学习和发展方向,这样更符合学生利益。因此,通过延迟专业选择时间,从而能够更加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二是有利于扩展学生的就业空间,大类招生的前2年,学生学习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后2年学习专业课。这样就为学生建立起了一个学科发展平台,使学生能够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导致知识面狭窄。

2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当前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体系来看,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反映为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缺乏创新精神。

(2)培养的学生“专业不专”。工商管理专业是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在培养上必然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但这容易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产生对每个方向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但又都不精的问题,很容易导致专业学习没有侧重,从而造成“专业不专”的问题,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存在一定影响。

(3)从教学安排来看,实践课程不足,学生动手应用能力比较差。现有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虽有暑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由于时间短、资源少,难免使课程流于形式。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对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应该把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宽、一专多能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为此,新的课程体系应该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的方法

(1)依据地方建设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高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当地,毕业后也为该地区科技、生产、经济建设服务。大多数地方工科院校是地方政府根据该地区经济建设需求建立的,为此,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着力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地方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将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目标定位于满足多个岗位的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课程设置不能过细、过专、过窄,在抓必修课的同时,重视选修课的设置。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人、做事、做学问同步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宽口径)工程应用人才,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比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招生中,市场营销专业在培养学生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依托“大土木”专业,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房地产及建筑材料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在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等方面从事市场营销及相关工作[1-2]。

(2)对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加强技术基础课教学,合理增加选修课比例,不断促进学科的交叉渗透,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招生中,工商管理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设计,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工商管理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模块,具体可以归纳为下列课程群:思想政治理论类通识类教育课程群、理论基础课课程群、专业课程课程群实践、创新及课外课程群。在专业课程群中,有体现工商管理大类特点的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群和反映工商管理专业特点的专业课程群。在这一课程群的设置时,充分体现了经、管、法课程及建筑业特色课程的兼顾。工商管理大类课程群主要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土木工程概论、技术经济学、建筑概论、金融学等课程。其中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中必修课中增加了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概论。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中选修课增加了建设法规、工程造价、管理决策模拟、工程项目管、房地产营销。#p#分页标题#e#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4

 

作者:王高峰1,孙升2     单位: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2.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工业遗产主要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发现,目前大部分对工业遗产的研究是基于建筑科学与工程和旅游服务领域的。论文引用频率最高的是2002年深圳大学传播系李蕾蕾发表在《世界地理研究》的《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4],它同时是国内第一篇关注工业遗产的文章。之后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有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俞孔坚发表在《建筑学报》的《中国工业遗产初探》[5],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李林的《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6],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单霁翔的《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7],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伯英的《工业遗产的构成与价值评价方法》[8],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卢永毅、杨燕的《化腐朽为神奇———德国鲁尔区产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9],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徐逸的《都市工业遗产的再利用》[10],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李小波的《古盐业遗址与三峡旅游———兼论工业遗产旅游的特点与开发》[1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邢怀滨的《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12],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谢红彬、高玲的《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福州马尾区工业旅游开发的启示》[13],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阙维民的《国际工业遗产的保护与管理》[14]。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单霁翔先生2006年在中国文物报发表了《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15],文章对包括“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共识”、“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实践”、“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几部分,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工业遗产保护的科学内涵。此后,单霁翔先生又就工业遗产保护问题陆续发表近11篇文章,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价值和意义、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工业遗产的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这显示出我国官方机构对工业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有关工业遗产的3篇博士论文,也尽可能多地采用多学科理论视角试图去解释并试图构建新的研究框架,现有研究文献的研究内容和所提出的关键词,绝大部分涉及几个方面:工业遗产旅游、保护与再利用、工业遗产改造、工业景观和旅游开发及模式等方面。   “IndustrialHeritage”的另一个翻译是“产业遗产”。以“产业遗产”为名进行检索,共有22篇文献目录。虽然翻译不同,但研究内容并无多大差别,其中主要是建筑学科与工程类文章。国家图书馆馆藏关于中国工业遗产的书籍有10本。2007年出版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文集》[16],其开篇即为《无锡建议》,这对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年,刘会远,李蕾蕾的《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17]建立在以往工作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扩展与深化,主要介绍了德国遗产型工业旅游地发展的经验。刘伯英,冯钟平的《城市工业用地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18]从规划角度考虑,主要对工业用地如何进行利用与更新进行了探讨,其次对国外一些相关的土地再利用进行了介绍。聂武钢,孟佳的《工业遗产与法律保护》[19]对我国工业遗产现阶段的保护和开发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问题及进展进行了探讨。岳宏的《工业遗产保护初探:从世界到天津》[20]主要是对相关国家以及天津市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的介绍。此外,建筑文化考察组、潍坊市规划局、潍坊市坊子区政府编著的《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白青锋等人的《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陈燮君主编、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汇编的《上海工业遗产实录》和《上海工业遗产新探》,姜平、张廷栖的《唐家闸:工业遗产的瑰宝》均为对工业遗产进行简要介绍性质图书。   讨论   总结近十年来中国工业遗产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到的是:工业遗产吸引着各方面的注意,其往往会形成景点从而造就旅游业。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其面对经济转型与文化建设的矛盾更为突出。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外理论和实践的跟踪研究;另一方面,要结合国情发展和实际需要,在工业遗产保护理论构建以及价值传承方面开展深入的探讨。   工业遗产概念和内涵   从国外对工业技术品的兴趣开始,再到最终TICCIH形成工业遗产的定义,可以发现,“工业遗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空间,也同样适用于早期工业和手工业技术、工艺过程以及各种技术产品。只有建立在对工业遗产概念和内涵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才能促进工业遗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研究机构(组织)及人员   不少发达国家已组建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也有TICCIH、国际技术史委员会(ICOHTEC)与国际联合劳动博物馆协会(WORKLAB)等组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协调下不断进行探索。工业遗产作为后工业时代的研究对象,自然处在多学科交叉点之上,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与技术史以及旅游科学等不同背景研究者的融合,是提高工业遗产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遗产研究需要融合人文学科理论和自然学科理论和实践,以获取更多的研究支持。   研究方法   国际上,研究者在对工业遗产核心概念的把握上,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工业遗产进行研究、实践和探索,如社会文化、技术发展、区域和环境问题等。其具体研究方法,从最初重视技术发展研究而缺乏对城市化的关注,再到深刻认识工业化的主题不完全与技术和消费的变化有关。国内的研究重点在于建筑、规划和景观,以及其所带来的资本变化。  #p#分页标题#e# 只有植根于详尽的资料调查以及对技术工业发展的深入研究,再结合工业化带来的生产消费和城市化的过程这个基本研究方法的思想,才能积极地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建立学科交叉体系进行更恰当的研究。而非仅仅着眼于建筑、规划和景观,以及其所带来的资本变化。   结语   中国的工业遗产研究起步较晚,从开始到现在只有短短10年的时间,但是,目前工业遗产研究引起了不同学科学者的注意,试图从学科自身视角出发,去进行相关的解读和研究。在可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工业遗产研究的发展特点,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在充分对工业遗产的定义、研究方法、研究特点和研究目的加以明确的同时,需要扩展视野,了解国际上对于工业遗产领域有关学科交叉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关心如何发展适于中国发展现状的工业遗产研究理论,并对其加以改进,促使其能够解决社会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之间的实际问题。在重视理论和实践改造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如何充分研究工业遗产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和技术价值,并积极地利用其潜在的经济价值。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5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人性化;心理需求

1研究历史

目前,国内最早对居住区景观设计有所研究的是欧阳康、郁志新等(1988)从环境规划的角度展开分析的。在中国知网通过关于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成果查询,大致可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起步阶段主要停留在对居住区景观的功能要素上的研究,如道路、水体、绿化等方面较为浅层的研究,元萌、谭倩、刘燕(2004)在《华中建筑》上提出景观设计随着环境的提高逐渐从建筑设计中剥离出来,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功能分区时,根据地形确定道路、下水道、汇水区的形态,绿化上要体现细节,绿化尺度也应考究。自此,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设计进入发展阶段,人们不再满足居住区于基本的功能需求,更多的是追求居住区的视觉上的享受,开始关注色彩、铺装等视觉要素。马卫华(2006)在《住宅科技》中阐述色彩是最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视觉要素,居住区景观色彩分为自然色彩与人工装饰色彩,从视觉角度分析居住区景观。随后,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渐成熟,开始关注居住区景观的内在文化与内涵。闫晓俊、陈其兵(2007)在《安徽农业科学》中讨论了在居住区景观中,居住区外部形态是形,蕴含在其中的文化与审美意境才是神,设计时要体现文化与美感。但在此期间的文献期刊大都只关注居住区景观的表层,并未上升到空间统一与精神关怀层面上。

2研究现状

通过对近年来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来看,我国关于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设计该主题研究产生了新的方向,传统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居住区景观环境的品质提升。该研究方向大致从统一型与需求型两方面出发。统一型是指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要保持整体空间及其规划的协调统一,朱鹏屹(2015)在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中阐述了统一性,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要考虑景观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统一,在保持区域自然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杜娟(2017)在《中国园艺文摘》上提出高档用材与奢华营销理念已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苍白无力,需将核心放在提升小区景观品质上面,从空间规划、空间设计等多方面出发进行完善统一,融合智能化技术,最终提升居住区环境与生活质量。需求型是指景观环境在设计时需满足人的需求,考虑其生理、心理上需求,关于需求型的研究可见于期刊和学位论文,例如:任全伟(2013)在《山东林业科技》上阐述了居住区景观能够改变人的情绪、人的行为,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因此设计时需满足其心理需求,统一绿化与建筑的关系。陈祺、龚飞等(2014)在《住宅科技》上也对此做了研究,观点集中表现为设计者与用户缺乏交流、对安全与健康的重视程度不高,要根据居民的行为规律、生理与心理需求,注重生态性、实用性、经济性,提高自然生态意识,尊重细节,贴合人的行为,设计出温馨与幸福的人居空间。屈海燕、吴琼(2016)《华中建筑》中论述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情感与心理上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居住区景观需结合了心理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其基础设施和社会关系更需满足人心理、生理及自身发展的需求才能产生归属感,要设计出适应老年人专属的慢节奏景观模式。笔者认为无论在空间统一还是满足需求上,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居住环境的品质,但都不够全面,我们考虑的不能只是当下,还应将未来有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趋势考虑在内。

3研究趋势

根据以上对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文献进行论述分析,发现其发展趋势:(1)智能化,居住区景观设计要融入现代科技,例如加入高速WIFI、二维码、天使之眼等新科技元素,给人们带来快捷。(2)生态化,植物的种植需结合自然地理特征,结合点、线、面等多种模式,因地制宜将花、草、灌木等有机结合,同时可以选择经济性植物,可防止水土流失,也可节约成本,结合景观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和谐、有序、共生的植物群落。(3)健康化,要从观赏尺度避免景观审美视觉疲劳,以观叶类植物与闻香类植物刺激视觉嗅觉感官,减轻单一感官疲劳,选用药用植物降低病虫害,减少污染,保护人的身心健康。

4小结

居住区景观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们对居住区景观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功能需求上,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设计变得尤为重要。设计师在居住区景观上不但要整体空间协调统一,还需要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智能化、生态化、健康化将成为未来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欧阳康,郁志新,项秉仁.注重居住环境内在因素的开掘:上海市康健新村西块详细规划[M].建筑学报,1988(6)

2元萌,谭倩,刘燕.回归质朴的居住区环境设计[J].华中建筑,2004(4)

3高晖,王国亮.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研究[J].装饰,2007(7)

4闫晓俊,陈其兵.人性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

5朱鹏屹.西安明月弘城汉式文化居住区的设计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6杜娟.居住小区人居景观设计体系分析及应用:以福清融侨锦江小区景观设计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7(4)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6

1论文数量变化分析

的数量直接体现了学者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关注程度。从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将近10年的时间公开发表的有效论文为227篇,平均每年227篇,论文数量较多,表明农业、土地等方面的学者很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2002—2007年以及2009年每年数量都低于平均值,2008年、2010年和2011年数量都高于平均值,表明从2008年开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根据数量,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02—2003年,是论文初产期,2年共1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53%,平均每年6篇,数量偏少,与这一阶段土地整理项目较少有关。第2阶段为2004—2007年,是论文数量上升期,每年16~20篇,本阶段的论文总数占全部论文数量的313%,是前一阶段的59倍,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第3阶段为2008—2011年,是论文高产期,共144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634%。2008年数量猛增至58篇,是近10年中数量最多的一年(图1),2008年之后的3年,论文数量略有下降,但每年都不少于20篇。2008年以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与国家及地方政府支持土地整理项目密切相关,土地整理项目带动了绩效评价研究。

2论文来源期刊

论文来源期刊可以反映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在专业期刊中的地位及专业期刊对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的贡献。根据检索结果,227篇论文分别来源于农业、土地、环境、经济等领域的73种期刊,包括《农业工程学报》、《中国土地科学》、《安徽农业科学》、《地理学报》、《资源与产业》、《经济地理》、《水土保持通报》、《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等(表1),表明很多专业期刊都重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成果的发表。近10年来《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最多,占总论文数量的176%。由于土地整理项目属于农业工程项目,而且《农业工程学报》为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的期刊,影响力大,质量高,颇受学者的青睐,故论文数量多。《安徽农业科学》虽然影响力不如《农业工程学报》,但为旬刊,期刊发行量大,发表周期较快,因此论文数量也较多,达到37篇,占论文总量的163%。《中国土地科学》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数量也较多,为15篇。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主要集中在上述3种期刊,其论文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405%。

3论文影响力分析

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是反映论文影响力的2个指标。下载频次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关注程度,而被引频次则反映了论文受其他学者的认可程度,是衡量论文影响力的主要指标。由论文检索结果可知,227篇论文共被下载61208次,被引用2767次。各期刊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的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不同,表2、表3分别列出了下载频次和引用频次最高的10种期刊。无论是下载频次还是被引频次,《农业工程学报》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期刊,位居第1位,属于第1等级。这表明《农业工程学报》刊用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质量高,影响力大。《资源科学》、《中国土地科学》、《自然资源学报》、《经济地理》、《安徽农业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也很高,属于第2等级;《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中国土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软科学》的论文被引频次为50~100,属于第3等级;其他期刊属于第4等级。虽然有73种期刊刊用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但被引频次高的论文主要集中在《农业工程学报》等10种期刊。

论文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

1研究理论及方法

研究理论是学者进行研究的依据,研究方法体现了学者研究问题的角度与手段。通过论文检索发现,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中应用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经济学、生态学和数学。经济学中的投入-产出理论,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理论、生态足迹理论、生态补偿理论以及数学中的可拓理论、粗糙集理论应用较多。研究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综合指数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优先度评价法、成功度评价法、物元可拓模型等数十种,其中层次分析法运用得最多。模糊数学评价法一直是学者深入研究的主要方法,成功度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物元可拓模型等近年来广泛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研究视角。

2研究主题

论文统计分析发现,已有的土地整理绩效评价论文的研究主题有土地整理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效益)、土地质量、土地整理潜力、土地整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等。其中效益评价的论文最多,共107篇(生态效益评价50篇、综合效益评价43篇、经济效益评价10篇、社会效益4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471%。由此可见,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最主要的研究主题,土地整理项目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社会及学者关注的核心内容。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另一个研究热点,此项研究为提高经济、生态效益服务,故关注较多,共有论文42篇,占全部论文数量的1850%,位居第二。土地整理项目方案及风险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土地质量评价的论文为15~22篇,所占比例小于10%。其他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较少,这里从略。

研究资助基金项目分析

论文受国家及部委基金项目资助的情况能够反映我国政府对该项研究的重视程度,折射出该研究的意义大小。通过检索得知227篇论文中标明受国家及部委基金支持的有80篇(表4)。如果2篇及2篇以上论文受同一基金项目资助,只按一项基金项目统计,因此80篇论文一共有66项基金项目资助。论文中标明受地方政府基金项目资助的暂未统计。

此外还有1篇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金项目资助,这表明我国土地整理项目虽然受到联合国关注,但关注程度不高,还需要争取更多的国际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论文数量最多,但是只占到全部227篇论文的176%,表明80%以上的论文没有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也从另一方面表明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论文体现的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不足,因此必须结合土地整理项目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的土地整理项目与论文仅次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因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推动土地整理项目研究的又一重要力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其他基金资助的土地整理项目与论文较少,均在5项(篇)以下,这些基金还未成为土地整理项目研究的主要力量,今后应当努力争取这些基金的支持。#p#分页标题#e#

结论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7

城市滨水区在城市开发利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以及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等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良好的滨水景观有着与生俱来的持久吸引力,是城市居民喜好的地方。因此,对于城市滨水景观要由表及里的进行设计,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将从水体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人性化设计及生态设计等方面试图提出城市滨水景观相关的设计原则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滨水景观;人性化设计;生态景观

1研究背景

1.1城市滨水区概念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水域空间和与其相邻的陆域空间,是大自然与人类城市建设结合的公共性空间。[1]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滨水区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1.2城市滨水景观的优势和价值

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身临自然的机会,它不仅有着美好的视觉效果,而且在也沉淀这这个城市的文化。在如今的现代化城市中,人们压力的日益增加让人们生活也是无聊而快速,而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建设,舒心化人们的视野,给了每天沉溺于高速工作的人们一方净土,舒缓人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得到身心的愉悦和解放。水是柔软的,是四处流动交融的,城市的滨水区正如融合剂,软化了到处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也融化柔和了外来居民,给予了这些人城市的亲切感。

2现阶段我国城市滨水景观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的建设与规划处于初级阶段,虽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对滨水景观建设的没有良好的基础和相关的设计理论指导,我国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我国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不足或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生态环境的破坏与生态概念的不足

随着城市用水量的增加、掠夺式的城市开发,同时污水排放的增加和缺少污水排放管制等原因,原来保存完好的城市滨水景观遭到了严重的甚至不可修复性的破坏,很多美丽的水环境失去了“生命”,在失去水环境的同时,城市也失去了最具生命的部分,失去以水为特征的相关生态系统和生活空间。城市滨水区是一个多元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中不仅仅有人还有自然,然而很多的设计师却没能明确的了解,只是把景观设计、亲水台阶等与生态设计相等同。

2.2人性化设计不足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由于只是盲目的采用采取了专家组驾驭下的设计竞赛的形式,导致设计都偏向于视觉效果良好,未能真正的考虑到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未经过大范围城市居民的需求数据统计和实地的感受设计,所设计的也只是单纯的设计者喜好,未能人性化的满足城市居民对于城市滨水景观的需求。[4]

2.3亲水空间设计落后

自古以来,大部分的人们对水有着独特的亲近感,亲水空间的设计也将是滨水景观的一大重点,但现阶段的亲水设计只停留在了木栈桥,额外支出的亲水平台、亲水码头等形式单调的滨水建筑上,对于“亲水”未能更深层次或更全面的设计,导致空间视觉形体组织的硬化,脱离任性化功能。

3探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3.1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3.1.1保护生态环境

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中,保护水体以及周边生态环境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也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要尽量避免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当中对滨水资源造成破坏,采取社会、政府等手段对滨水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监控和引导,使城市滨水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

3.1.2空间尺度的把握

空间尺度不仅仅存在于建筑之中,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也包含了广泛的内容和尺度,并且空间尺度对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适合的空间尺度可以使城市滨水景观给人更舒适的感觉。对于空间尺度的把握,就是对于整体性的考虑,对于滨水区与城市的关系、对于项目各阶段之间的衔接等关系之间整体性的考虑。[5]对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来说,不仅仅要将滨水区设计得当,同时也要联系到城市之中的交通、建筑、道路等要素,只有将这些都考虑全面,才算是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城市滨水景观的空间尺度,才能创造一个远远超出现实景观的价值,才能是城市滨水景观更好的融入到城市当中。

3.1.3营造人性化亲水空间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上,创造适于人们活动的舒适的人性化亲水空间是其中的原则之一。为了能够更好的营造一个人性化的亲水空间,首先需要了解到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事实上,塑造一个良好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环境,不仅仅需要符合使用者的行为以及审美上的需求,同时还应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重新组织人的行为并且使其更加富于秩序性和趣味性,或者将人在拥堵的城市中一致的各种行为充分发挥出来。人性化亲水空间的营造,就是根据人们与生俱来的亲水的特点以及对于水的需求来进行创作的,它使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3.2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

3.2.1生态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应该充分尊重城市滨水区的“生态足迹”。尽量保持原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完整性,减少人类创造的痕迹,力求创造出“没有设计”的城市滨水景观。同时采用乡土化设计,在设计中尽量减少人工制造,减少硬质铺装,更多的采用自然的材料和自然式栽植为主。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滨水区与文化、设计环境与生命环境、美学形式与生态功能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实现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设计。

3.2.2人性化设计

虽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尽量实现生态设计,但是人确实其中的主体和使用者,所以在塑造城市滨水景观时,不能单单的只考虑空间的物理特征和功能特征,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到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和行为需求,创造人性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6]根据行为心理学调查,为了满足人的亲水需求,堤岸最好设计成下落的形状,使堤岸形成具有模糊边界的景观区、游憩区以及戏水区几大区域。由于人的心理原理,需要一些景观绿化、建筑小品等弱化边界,满足人们的需求。

4总结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与自然交界的特殊生态地段,如何做到生态景观设计、人性化景观设计是作为景观设计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滨水区景观设计中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各个方面取得相应的成效,就应该本着人性化,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更大限度的去满足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根据城市滨水景观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最为有价值的城市滨水景观。

参考文献

[1]刘占一《现代城市防洪型滨水景观设计》.《科学时代》,2012年17期

[2]牟荻《肇庆市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研究》[硕士论文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3]季岚《旧城滨水空间的景观营造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滨江公园为例》[硕士论文D].安徽.安徽建筑大学.2010

[4]胡晓萍.《关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探讨》.《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36期:P199—P199

[5]肖长庆.《景区景观规划设计之我见》.《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17期:P4—P4

安徽建筑论文范文8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居住建筑; 传统风水理论

1 研究背景与意义传统

风水理论文化起源于中国,已有 3000 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传统风水理论文化就被运用到建筑环境的选址和规划设计中,也被称为“地理堪舆学”。在中国古代,虽然建筑成就举世瞩目,但在建筑美学、设计思想等系统理论方面还缺乏研究和总结。在古人推崇的风水学说中,对建筑、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建筑与规划领域的理论体系。然而,“风水”二字一直被大众视为迷信的代名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被学术界视为糟粕[1]。张金秋院士曾说过,建筑应该遵循“虚实、时空融合、情景交融”的三维融合。它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从建筑文化、生态规划、绿色环境等方面编写了《风水理论研究》一书,该书收录了23 篇关于传统风水文化的论文,系统地提出了传统风水理论的客观科学部分[2]。21 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学术思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形势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许多西方国家也开始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专业技术手段,去除封建迷信的不良方面,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开始得到国内外生态学研究者的肯定。传统风水理论是中国哲学思想,强调整体性、自发性和协调性。它包含了重要的审美元素和深刻的哲学思想。传统风水理论与文化研究将人、建筑、自然环境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对以后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目前,传统风水理论和文化在城市住宅小区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并认为传统风水理论是古代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将传统风水理论引入现代住宅小区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价值。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规划,是指依据自然生态的实际情况,建立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科学分析了传统风水理论的正确含义,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查验使用,与现代要求相结合,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赋予其现代含义,使之更好在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规划中运用传统风水理论文化,使其发挥应有的科学的效果,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2 居住建筑设计中传统风水理论的应用

与城市功能性修建相比,居住区建筑设计的位置相对自由,其修建规划的适应性相对较强。反之,这也是一个特殊的约束,由于需依据前期规划设计方案,创造性地规划设计与使用其土地利用等方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传统风水理论为基础,侧重特殊地域条件下的基础环境为住宅修建规划提供参考。在发展中的后工业地球村的前史回顾上,前史与其经历和奇妙功能如出一辙。传统风水理论与建筑规划设计联系紧密,并且是一种互补存在关系与建筑规划本身的相似性解读。面对各种客观环境因素的约束,居住区建筑规划设计需秉承因地制宜原则,科学客观地结合传统风水理论寻找天然的“宝地”,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 1 建筑外形设计的应用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建筑设计中首要考虑的问题。“藏风聚气”观点是传统风水理论中最基本的体现。在这个观点下,遮蔽优于直,搬迁优于敞开,方规优于尖细,大进小出优于相悖。与上述情形相反就会发生一些环境“恶”,例如镰刀刹、马路冲、山墙冲、尖角刹等等。五行( 金、土、火、水、木) 彼此相克相生的文化,在建筑设计中有着一定的参照,如建筑的形状、方向和颜色分别与五个元素相对应,应对不一样的修建环境和修建功能,参考相对适合的五个要素的特性,运用五要素定律来解析修建与环境之间的彼此协调,避免相互制约[3]。例如,对于波浪形、曲折的修建物,传统风水文化中都归纳于五行中水,这样的建筑通常为体育馆设计居多,如北京的水立方体育馆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传统风水理论对应五行中火的建筑特点以造型尖角设计为主要特征。例如中央电视台大楼就是一个典型五行元素属火的建筑造型,与东方明珠塔一样,都是同一种造型设计风格。垂直巨大的方形建筑设计,传统风水理论中将其归于木,在当今建筑设计中大部分建筑造型选择方形设计方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宇宙哲学观,对建筑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2. 2 建筑选址规划中的应用

古建筑民居选址规划中传统风水文化的应用普遍且典型。传统风水文化中将东南西北四方位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图腾表示。如古建筑布局中,古代建筑设计师通常面向南方开大门,建筑坐北朝南,前方“明堂开阔”以五行中属火的朱雀图腾为元素,其体现了传统风水理论中“纳阳”的观点。建筑后方即为北方,以“玄武”为代表,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除了有遮挡风沙的作用,也有避免出现不美观的自然景观的作用。古建筑东西方位环境设计中,左方以青龙图腾为代表,一般会设计一些流水,右方为白虎方一般都会种植一些植物来隔绝西面阳光的暴晒,与传统风水文化中左边青龙方有流水为最佳的说法保持一致[4]。与现代人们观念中北半球人类日常生活采光的需求,迎合太阳运动的客观自然规律,给人类带来所需的光照与生活晾晒等需求不谋而合[5]。天津大学刘庭风教授在新建筑刊物发表的《水龙经自然水格的科学分析》一文中指出: 水流方向与龙穴的立向一致的水局称为顺水,亦名去水[6],反映了河流对建筑选址的重要性与参考价值。从建筑科学、能耗角度出发,设计最大程度地将来自东面的阳光保留了下来,不仅避免了西面的暴晒,也不会影响阳光的聚集,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表明,自然光线对人体生物钟调节、新陈代谢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2. 3 建筑色彩搭配中的应用

传统风水理论在建筑设计的颜色搭配中被广泛运用。它非常讲究布局、色调、装饰、植物和物件摆放等。以上海祥欣猪文化俱乐部为例子,它的建筑外立面以及室内设计风格都为典型的设计风格。俱乐部外环境中一个突出的标志是以石头为材料制成的,石材的质朴显示了俱乐部的传统文化主题,同时在石纹上应用红、黄、绿三色的组合,红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吉祥色的特点,黄色为传统文化中皇家专用的特点,体现了权威的含义,绿色是活力的象征,体现了自然和谐共生的特性,体现了传统风水文化中的三种颜色的运用。步入空间看到红色会使人感到热情、温暖兴奋,让人心情舒畅,绿色充满活力、醒目亮丽。在建筑设计方面,我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崇尚轻盈质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我国传统文化中白色是不吉利颜色的象征,道观建筑室内设计中运用不同种类的色彩,来填补白色在使用中的单一,同时在整体空间中合理的运用红色、穿插调节整体的颜色和气氛,整体凸显宗教文化和传统神韵[7]。

2. 4 建筑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古建筑离不开传统风水文化的影响。浦东康桥“浦东老宅汉清雅集”作为典型的古建筑群落,对原有的三进两院整体布局的建筑进行了精心规划,建筑现变身为艺术家进行沟通的文化会议中心。在建筑规划中对传统风水理论自然而充分地借鉴,用斜入口的方式来规避传统风水理论中“开门柱”“冲梁”等忌讳,再配上圆形门户造型,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在入口处,将原建筑粗大健壮以及卧勇的感觉进行弱化。在功能上,将原有檐口浅窄不利于防风挡雨的缺陷进行重新规划。中庭天井设置休闲区,增加小景设计处理水箱的格格不入感,同时融入了传统风水理论中“聚财”的文化设计。室内规划保留了传统的梁柱,木门窗设计上进行了创新,选用青石砖和粉红色的墙壁,体现了老房子中一种怀旧与年代感。同时文化展区整面墙上的展示柜,具有很强的开放感和现代感,在布局规划中对灯光的处理十分巧妙,渲染了空间主体与历史文脉,局部天花板设计运用隐藏光源,不仅不刺激眼睛,还能满足接待、沟通和欣赏书画的功能需求。

3 居住建筑规划中传统风水文化合理性分析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从科学规划、有序开展等长期战略目标的角度出发,在短期机制驱动下,城市居住区规划显得十分重要。传统风水理论在上下五千年的长河中显得更具争议,部分群体一味的盲目崇拜传统风水文化,显得更加形式化、单一化、庸俗化,严重地忽略了科学性的指导,因而脱离客观的研究态度,导致居住建筑规划设计中整体“个性”和部分“关心”的丧失,屏蔽了“当地气氛”和“语境”的客观因素的作用。古建筑文化传统中风水理论运用十分广泛,历史上为本土的建筑环境提供了无数成功借鉴方案。吉林建筑大学韦宝畏教授在《中国文化遗产》期刊发表了《风水学视阈下的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以龙井市长财村为例》一文,文章指出“顺入”之意,有利于“吉气”的纳入[8],体现了传统风水文化在朝鲜传统村落的民俗民风运用。传统风水理论中具有借鉴性意义和指导价值的方面,被地产开发商、规划师和城市建造机构等进行运用,同时也有部分观点被忽视。传统风水文化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博大精深,与中医、易经等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一些封建迷信、负面事件的影响不仅构成了人们的偏见,也掩盖了其部分内涵价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在《世界建筑》发表了《我思 我想 我活》一文,文中指出: 面对碎片化的世界,遗产既是生命漂流的坐标,也是文化存在的证明[9]。间接的反映出传统风水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传统风水理论的历史价值。传统风水理论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构建了许多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体系,特别是历史与地域、文脉、民俗等因素相结合的背景,使传统风水理论成为华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风水理论的研究不仅需要客观理性的研究方向,同时应具备建筑学、地理学、天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研究者还需熟读古代经典著作,才能合理的构成正确的研究体系,不断开展实践论证,克服困难、纠正之前的误解与误读,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传统风水理论对现代住宅建筑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推动作用,使现代住宅规划有了更多的借鉴,建造一个兼具时代特征和传统文化底蕴的人类居住环境是一项历史性的急迫任务[10]。

4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