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特产范例6篇

安徽特产

安徽特产范文1

论文关键词:特色农产品,促销策略,农业展会经济,生态旅游农业

 

一、特色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促销的概念

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境内有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且分异明显,各种类型的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全省按地形、地貌大致可分为五个区域: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大别山区、皖江平原区和皖南山区。安徽省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和生态条件,造就了一批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符合市场需求、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市场信誉的特色农产品。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分布比较广泛,近年来生产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水产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特色农产品是指具有特定的生产区域、特殊产品品质、独特的市场优势,有一定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能够尽快形成适度生产规模,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性优势农产品。[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特色农产品市场逐渐成熟,形成买方市场农业展会经济,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特征,特色农产品促销水平的高低是关系到特色农产品是否能够实现优质优价的关键要素之一。

特色农产品促销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传递产品信息,帮助与说服消费者购买特色农产品,或使顾客对该品牌产品产生好感和信任,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有利于扩大特色农产品销售的一系列活动。[②]成功的特色农产品营销活动不仅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选择合适的分销渠道向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而且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促销。促销策略是四大营销策略之一,正确制定并合理运用促销策略是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特色农产品经营者需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营销目标,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对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等促销方式进行选择、编配和运用。

二、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发展现状

(一)特色农产品产业已成为区域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安徽省立足地区资源比较优势,抓住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从市场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粮经、茶叶、山珍及果蔬、水产、畜禽、林特产、中药材等七个方面初步构建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核心期刊。经过努力,特色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已成为区域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

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该市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效益提升明显。2008年,全市6大特色农产品种养户人均纯收入5880余元,高于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5个百分点以上。发展“一村一品”,是该市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措施,该市确定15个“一村一品”市级示范村和5个培育村,通过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围绕无公害蔬菜、生姜、凤丹、中药材、花卉苗木等6大特色主导产业和产品,建立和完善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展会经济,发展了一批特色农产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特色产业示范村进行产业联结、村企互动。如表1所示,统计了部分铜陵市特色农产品如凤丹、白姜、三黄鸡、皖南土鸡、河蟹、莲藕、荸荠、葡萄等产销量,其中凤丹、白姜均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质优良,特色鲜明,仍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表1铜陵市特色农产品调查表(2005年)

 

品种名称

2005年

市场销售情况

原产地

备注

面积规模(万亩、万头只)

年产量(万吨、万头只)

年产值(万元)

凤丹

1.2

1200

1500

国内外

铜陵县凤凰山地区

2006年4月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铜陵白姜

1

1.5

7500

国内外

铜陵县

“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三黄鸡

90

250

3750

国内100%

铜陵县

 

 

皖南土鸡

55

45

1350

国内100%

铜陵县

 

 

樱桃谷鸭

90

280

5600

国内100%

铜陵县

 

 

河蟹

1.5

0.15

7500

国内、香港等;100%

铜陵县

“绿色食品”

莲藕

1

2510

5300

国内100%

铜陵县

已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

荸荠

0.5

750

1500

国内100%

铜陵县

已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

葡萄

0.15

0.3

1500

本地及周边

市县

郊区灰河乡

安徽特产范文2

[关键词]徽菜 旅游产业 开发策略

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都与饮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到治国之道,小到人际交往都是这样。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首。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说过: “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 中国的旅游如果没有绚丽斑斓的饮食文化,必将大为失色。如今“食在中国”,品尝中国大江南北的风味佳肴,是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旅游者到中国旅游的动机之一。吃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发展地方旅游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效融入当地饮食文化的特色,将更能激发和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对促进地方旅游迅速发展意义重大。徽菜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安徽旅游强省的宏观背景下,旅游开发结合微菜饮食文化内涵的挖掘,对提升安徽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意义重大。

一、徽菜文化简介

1 徽菜的形成与发展

徽菜起源于汉唐时的古徽州。徽菜的形成与发展,是和安徽的地理环境、经济物产、风尚习俗密切相关联的。安徽位于我国东南,举世闻名的黄山和九华山蜿蜒于江南大地,雄奇的大别山和秀丽的天柱山绵亘于皖西边沿,成为安徽境内的两大天然屏障。长江、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把全省分为江南、淮北和江淮之间三个自然区域。江南山区,奇峰叠翠,山峦连接,盛产茶叶、竹笋、香菇、木耳、板栗、枇杷、雪梨、香榧、琥珀枣,以及石鸡、甲鱼、鹰龟、桃花蕨、果子狸等山珍野味。淮北平原,沃土千里,良田万顷。盛产粮食、油料、蔬果、禽畜,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鸡鸭成群,猪羊满圈,蔬菜时鲜,果香迷人。特别是砀山酥梨,萧县葡萄,太和春芽,涡阳苔干,早已蜚声国内外。江淮之间,丘陵起伏,湖光山色,令人陶醉。沿江、沿淮和巢湖一带,是我国淡水鱼重要产区之一,万顷碧波为徽菜提供了丰富的水产资源。其中名贵的长江鲥鱼、刀鱼、巢湖银鱼、白鱼、淮河淮王鱼、泾县琴鱼,三河螃蟹等,都是久负盛名的席上珍品。所有这些,都成为徽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产资源。

另外,徽菜的产生、发展与徽商的兴起、发迹有着密切的关系。徽商史称“新安大贾”,起于东晋,唐宋时期日渐发展。徽商经营以盐、典、茶、木为最著,并插足其他行业。客栈、酒肆、也随之兴起。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外祖父在当时所经营的客栈、酒肆,即占歙州城的一半。随着徽商的发展,为商业交流服务的饮食业也活跃起来,可以说哪里有徽商,哪里就有徽菜馆。这样,古徽州地区的地方风味随着徽商的足迹流传于全国各地。而儒家思想,影响着徽商,使徽商成儒商的代表,见利不忘义,重中庸之道讲“仁”。这一思想又体现在徽菜文化中。徽菜非常讲“中和”的特质: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异味使之去,味极取之中。徽菜,辣而不很辣,甜而不很甜,就是保持一种适中、平和、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致中和优势。徽菜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自成一派。

2 徽菜的风味流派

经过近千年的积累,徽菜已成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烹饪文化的集大成者,积累了一整套烹任技法。徽菜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大风味流派:皖南风味、沿江风味、沿淮风味。

(1)皖南风味

皖南风味以徽州地方菜肴为代表,它是徽菜的主流和渊源。其主要特点是:擅长烧、炖,讲究火功,并习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善于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肴都是用木炭火单炖、单煤,原锅上桌,不仅体现了徽味古朴典雅的风格,而且香气四溢,诱人食欲。其代表菜有:“清炖马蹄鳖”,“问政山笋”、“臭鳜鱼”、“红烧果子狸”,“徽州毛豆腐”、“徽州桃脂烧肉”等。

(2)沿江风味

沿江风味主要流行于芜湖、安庆及巢湖地区,它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讲究刀工,注意形色,善于用糖调味,擅长红烧、清蒸和烟熏技艺,其菜肴具有酥嫩、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代表菜有“无为熏鸭”、“生熏仔鸡”、“锤”,“毛峰熏鲥鱼”、“火烘鱼”、“蟹黄虾盅”等。“菜花甲鱼蟹,刀鱼过后鲥鱼来,春笋蚕豆荷花藕,八月桂花鹅鸭肥”,鲜明地体现了安徽沿江人民的食俗情趣。

(3)沿淮风味

沿淮风味主要流行于蚌埠、宿州、阜阳等地。其风味特色是:质朴、酥脆,咸鲜、爽口。在烹调上长于烧、炸、馏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代表菜有:“符离集烧鸡”、“奶汁肥王鱼”、“鱼咬羊”、“老蚌怀珠”、“朱洪武豆腐”、“焦炸羊肉”等,都较好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的风味特色。

二、徽菜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

安徽是旅游大省,每年都迎接大量的来自国内外的旅游者。做好安徽的餐饮文化开发,既可以有效地解决旅游者的吃饭问题,又能增强的旅游的地方特色,加深外来游客对安徽地域文化的认知和感触,从而提高安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要做好徽菜文化的宣传,将其与当地旅游有效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让“食在安徽”,成为旅游者体验安徽风情的一道旅游盛宴。

1 纠正对徽菜认识的一个偏差

徽菜在历史上曾经非常辉煌,值得我们安徽人骄傲,但也因多种原因走入低谷。现在徽菜的研究与推广上存在一种严重偏差,也是对徽菜理解的一个误区。徽菜强调重油、重色、重火功。有人以为重油,就是多多放油。其实,重油是重调味。没有油就没有味,多放油也没有味,因为徽菜历来主张本色味,徽菜烹调不是去盖原味而是调原味。比如“爆炒腰花”,要有二两油,但腰花下油不过几十秒钟,就要捞出,另用锅嫩烧;比如“清炖扁鱼”,是不过油的,只是浇稍许猪油以调味。重色,中国餐饮讲究“食境五味”:声、光、境、情,再就是色。人赋予色以情感。颜色可影响人的情绪、影响人的食欲,可增进人们的美感。重色是重调色。如果以为色就是加酱油,理解就是片面了。当然酱油,也可以着色调味,但仅是单一色,是不能完成调色之功的。所以徽菜青是青,白是白,黄是黄,特别重视红色,因红色是可以激发食欲的。重火功是重调质。这在餐饮中,是最有讲究的,徽菜非常重视。餐饮学家都认为“质”也有五味:脆、嫩、细、酥、软,各具特点。徽菜原来在用火上很讲究,就是要调“质”。比如用柴火烧,用木炭炖,用松油柴爆,用硬木柴熬。在火源上很认真地配合火功调质。现在用现代灶具也不失其特点,采取不同处理去完成调质之功。如果认为重火功就是大火烧,那菜只能一个味,就成就不了满足人们不同口味,也就成不了大家共赏的菜系。因此,徽菜的“三重”是一种很优秀的经验总结需要发扬。

2 挖掘发展安徽饮食“老字号”

“食”作为旅游六要素之首, 附加值相对较高。大力振兴徽

菜,对于提升安徽旅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徽菜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不仅拥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名菜名点、美味佳肴,锻炼出一大批技艺超群、闻名遐迩的名厨,同时还涌现了一批群众公认的饮食“老字号”。这些饮食名店的共同特点是:历史悠久、风味独特、信誉卓著。它们或以筵菜著称,或以风味小吃风靡一方。这些名店分布在全省各地,如合肥的黄山徽菜馆、吴山贡鹅、庐州烤鸭店;蚌埠的金山饭店,淮河餐厅;芜湖的同庆楼、耿福兴、马义兴囚族)菜馆;安庆的京津菜馆、江万春饺面馆;铜陵的同乐酒楼;黄山的屯溪徽菜馆:阜阳的凤凰酒楼;亳州的皖北饭庄;全椒的望屏楼等。它们曾共同支撑着徽菜烹饪的大厦,创造了安徽饮食文化的辉煌。继续挖掘整理并办好这些饮食名店,使之向更高层次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是振兴徽菜刻不容缓的任务。

3 多渠道做活徽菜经营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内容、方式、功能和时间都已经发生变化,吃已不再是简单地充饥问题,而已经演变为具有休闲、娱乐、交际、商务等许多功能和内容的巨大产业。所以,徽菜除了在正餐上做好文章外,也要做好做活徽菜的小吃、宵夜、早茶、下午茶、夜茶的文章。因为目前这一部分的收入正越来越大,在旅游行业尤其明显,千万不可以自动放弃这一市场。目前,徽菜的小吃、宵夜、早茶、下午茶、夜茶项目的开发已经远远落后于粤菜等其他菜品,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们可借鉴学习粤菜等其他菜点经营的小吃、宵夜、早茶、下午茶、夜茶形式,去经营徽菜。只要游客喜欢,只要能促进安徽旅游业的发展,只要能使徽菜发扬光大,只要能增加经济效益,我们都可以去尝试。要将景区景点与美食餐饮结合起来,引进各地特色小吃,提高旅游餐饮档次,使游客既能赏美景,又能品美食。要推陈出新,开发新徽菜,开发特色小吃,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各旅游城市都可以尝试开发餐饮一条街、特色商品、名点购物一条街,打造徽菜饭店的地方品牌,把徽菜开发与安徽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培育推出一批地方文化特色浓厚的徽菜品牌。并且可按照养生、绿色的原则,将徽菜的发展与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要求结合起来。培育有特色的餐饮服务中心,以美食聚人气、带旅游、增效益。

4 成立徽菜烹饪研究所,加强徽菜标准化建设

徽菜是技术,是科学,是艺术,是文化。近几年各兄弟菜系,相继成立烹饪大专院校、烹饪研究所,这是明智的作法。徽菜也应成立徽菜研究所,这将为更好的整理挖掘徽菜的有关资料,探讨徽菜的发展方向,为继承和发扬徽菜的优良传统提供了条件。而且,徽菜的振兴与发展,需要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烹饪工作者,这是徽菜发展的前提。政府应予高度重视,加大对徽菜的宣传力度,提高烹饪工作者的地位,尽快建立烹饪学院,加强徽菜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鼓励烹饪教师参加烹饪教育的课题研究,使微菜迅速走出滞后被动的局面,使徽菜再次走向辉煌,更好地为旅游产业服务。

徽菜标准化,实质就是要以烹调工艺过程为核心,以营养、卫生、食品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打造全新的徽菜烹饪学,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贯彻到徽菜菜肴制作中,逐渐使徽菜烹饪走向精确,走向标准。 历史上,微菜技艺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传下来的,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模糊性。这容易造成菜肴质量的不稳定。而出台徽菜标准化体系,可以从原料选用、菜品加工一直到成品,都将有严格统一的标准。这也将为徽菜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各种菜系和西式快餐纷纷抢占安徽餐饮市场,安徽餐饮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徽菜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对其文化内涵的发掘。以饮食文化为载体,弘扬安徽地方旅游饮食文化,使旅游者在吃中体验文化,在旅游中弘扬文化,从而实现饮食与文化的互动发展。安徽饮食深受儒家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影响,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烹调原则方面都有独特之处,因此安徽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要突出饮食生活给旅游者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让旅游者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更深地为安徽饮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在开发中必须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在“文化”上做文章,要全面详实地搜集关于饮食文化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文物特产等资料,并加工、整合这些资料,使之与旅游活动恰当地结合起来,让游客边听、边看、边尝、边思,使游客乐在其中。“食在安徽”,吃的绝不单纯只是一种饮食,更是一种风情、一种地域的风韵和美丽。

参考文献:

[1]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吴鹏: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安徽特产范文3

关键词:能源区位;劳动力;技术

中部崛起战略需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来支撑,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必然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推动产业在空间上重新进行布局。这要求中部地区各个省份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结合自身的地域优势和特色,对产业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合理的产业体系。同时要求中部地区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来发展所选择的产业,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及制度环境,形成产业成长所需要的宏观环境。

一、安徽产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总量稳步上升,三产总值不断提升,2008年达8874.2亿元,大约是1978年的78倍。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09年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为1495.45:4905.22:3662.15,安徽的三大产业分别按照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呈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基本稳定,总体上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格局

(1)第一产业温和增长,提升空间较大

第一产业的指数增加和总值的增加带动农业进入温和式增长的阶段,这不仅反应了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资源、地域、科研和市场优势,更反应了安徽省不断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农业科技支撑力进一步增强,安徽省的"加大发展现代农业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因为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是导致指数平稳上升的重要因素。

(2)第三产业较快增长,地区差距明显

第三产业指数变化和总量都经历了"由一退二"的变化,在指数上以2007年为变化的分界岭,在总值上以2005年为分界岭。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的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以第一次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继而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转变",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才能有望逐渐替代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目前安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安徽省第三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相对较低。根据2009年数据统计结果,与中部六省相比,安徽第三产业总量只有湖南的79.2%、湖北的7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人均服务业增加值5417元,仅相当于全国的60%左右;与发达省市相比,只有江苏的27.2%,浙江的37.2%,差距更大。因此,从宏观角度来看,安徽省第三产业迫切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来缩小差距,实现赶超和跨越。

二、安徽省优势产业选择

(1)产业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安徽地处中部东缘,沿江近海,紧临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江三角洲,处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要冲和国内几个经济连接处,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中部崛起的"脊梁"前沿,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安徽崛起在诸多方面有利于中部崛起,中部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盘活整个安徽经济。曾经不占"地利"之优的中部,如今面临了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安徽作为长三角的纵深腹地,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广泛合作空间。中部地区可以借助安徽这些方面的优势,全方位发展,使其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安徽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业后发优势。多方面表明安徽在产业集群培育中具有以下明显的后发优势。

首先是装备制造业具有相对优势。中部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较高。从安徽来看,装备制造、电气、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比重23.4%,高于中部地区6个百分点以上对经济的支撑力明显增强。特别是汽车、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次是大企业的优势。安徽大企业数量在中部地区相对较多;另外就是长江黄金水道优势。长江黄金水道在安徽境内400公里有5个一、二类口岸以及近800公里的长江岸线资源,内河航运十分突出。

3.战略优势。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中部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好、环境承载力较强、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具有承接产业转移得天独厚的优势,中部正成为投资热点地区。日前,安徽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000余万人,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的1/3至1/2,可以有效吸收并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中部崛起战略承东启西的作用也带动了安徽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使其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最佳示范区,这不仅缓解了东部的压力,更为安徽带来发展机遇,为安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中部崛起无疑是安徽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催化器。

(2)优势产业选择

综合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状况、区域产业发展现状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源,选择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原材料产业、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安徽省的优势产业。在安徽"861"行动计划中将这四个产业列为重点发展培育的产业。

选择农产品加工业为安徽省的优势产业,首先是因为安徽省农业资源条件十分优越,盛产多种农副产品和农特产品,而且生态环境优良,是生产绿色食品的优选区位。其次,安徽是中部地区最靠东的省份,与长三角地区紧密相邻,而苏、浙、上海等地区对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需求相对较大,市场前景比较广阔。另外,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根据安徽省的省情和周边环境,安徽的农业产业应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和发展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农副产品及林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安徽与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合作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丰富、优质的农副产品和绿色产品。

安徽能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煤电潜力大。 "十五"期间,我省电力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电力建设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在安徽工业总产值前十名的行业里有近一半是安徽能源产业,其利润增幅也较大。长三角属于资源和能源比较紧张的地区,安徽省向长三角地区输入能源,将有利于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近年来,安徽制造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85%左右。特别是安徽以汽车、家用电器、水泥等为代表的加工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安徽工业化的进程。安徽现代制造业作为安徽优势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市场潜力大。

选择高新技术产业是发挥安徽是科技大省的优势。在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和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含量将对安徽经济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科技与经济日益融合,将有力推动经济增长、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近年来安徽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实力进一步增强,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较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初具规模,已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结束语

选好优势产业,就是选择好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能够发挥显著的关联带动和扩散效应,从而增强比较优势,加快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同时,产业加快向城市集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产业集聚的载体,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面向"十二五"期间,在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安徽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走出一条适合安徽省情的独特的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万清.新世纪安徽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12)

[2]张乃剑.中部崛起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中部崛起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谢培秀.安徽区域经济差距与发展战略取向.中部崛起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安徽特产范文4

关键词:现代农业 新型工业化 安徽

安徽工业化发展现状

对于安徽省工业化发展状况,目前已有部分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如:王秉建(2008)对安徽工业化水平进行了评价;胡亭亭(2007)对安徽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余华银(2006)对安徽工业化的进程进行了评价等。通过对研究的梳理可知,安徽工业化的发展状况为:安徽省工业化进程慢于全国,安徽省工业化已处于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高速增长期的初期,但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业高度化水平低于全国,高度化进程也相对较弱,安徽省工业处于由重工业化阶段向高加工度化阶段转变时期,工业高度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工业高度化水平明显偏低:轻工业中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比重低;重工业中加工工业比重低;重加工工业内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业的比重低。

现阶段安徽工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一)外部环境

1.有利条件。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安徽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新区域工业化模式下,人们开始重视农业地区和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工业化的目标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农业和农业地区经济;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力,使得农业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工业化的内容不再是狭义的,而是通过包括农业在内的各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农业不仅是加速工业化的一种工具,而且本身也是工业化的目的;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人们消费结构升级促生新机遇。虽然面临这一系列约束条件,但是,仍然存在有利于安徽省工业化的机遇: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一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内陆地区转移。安徽省可以选择适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积累工业化的资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特别是对绿色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为安徽省发挥其优势,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提供了机遇。

2.不利外部条件。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于安徽省来说尤其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二是农村就业和增长局面趋于严峻。三是质量安全事件对农民、农业产业的冲击不可低估。民以食为天,我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面积只占世界的10%,粮食安全现状面临严峻考验。安徽省作为粮食主产区,在粮食安全体系中承担了重要责任,2008年安徽省平均粮食产量为604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78 % 。因此,安徽省在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时绝不能以损害农业、减少粮食产量为代价。

(二)内部条件

丰富的资源条件。安徽省处于我国腹地,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有色金属等。同时拥有大量的水资源。以中部五省为例,不仅拥有长江、淮河等水系,还拥有鄱阳湖、洞庭湖和巢湖等三大淡水湖。丰富的农业资源,有利于农、林、牧、渔的全面发展和形成较高的农业生产率,为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广阔的资源配置空间和环境。

优越的地理区位。从地域优势看,安徽位于长三角腹地,东临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西连广大中西部地区,承东启西,地跨江淮,交通发达,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安徽可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信息、资金,接受辐射,又可面向全国,推广自己的优势产品。特别是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的升级换代,将逐步淘汰一部分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安徽作为重要的劳务输出人口大省,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和资金要素,安徽已完全有能力承接长三角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转移,这些都为安徽农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较强的科研优势。从科研优势看,安徽的高校、科研单位众多,合肥是全国四所科技城之一。截至 2007 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 1057 家,其中国有独立科研机构 116 家(包括 20 家中央在皖科研院所、96 家省属及省以下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 154 家。这些科研机构特别是一批中央在皖科研院所,是安徽省科技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强大的科研优势为安徽省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安徽省由于长期以农业为主,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因此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工业较少,这使得安徽省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安徽省可以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跨越重化工业阶段,直接进入高起点发展对环境要求高的生态产业。

不利的因素。“三农”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安徽省面临严重的“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农业比较效益低,市场化发育程度低,小农生产的特点导致农业省在农业中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无法发挥出来。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商品意识、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农业省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三农”问题对安徽省工业化发展来说,依然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安徽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现代农业驱动型工业是安徽工业化的现实选择

综上,结合安徽省实际,笔者认为安徽省应选择现代农业驱动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依托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围绕现代农业这个核心,把农业资源深度开发产业确立为区域主导产业,并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劳动力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市场的工业化道路。这一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现代农业驱动型工业化模式符合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的特点。由于符合本阶段安徽省的资源禀赋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在此战略下建立的产业体系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发展壮大。通过产业的发展,利益的积累可以逐步改变安徽省的资源享赋结构,实现由农业省向工业省的转变。在资源禀赋结构变化后,现代农业有可能不再占主导地位,而是由更符合区域资源禀赋结构的产业取代,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安徽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形成现代农业区域聚集优势,获取重要资源。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具有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的特征,产品附加值高,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这样就可以吸引区域外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入。通过产业聚集主动吸收资源的作法,改变了安徽省以往被动等待资金、技术支持(即简单的工业反哺农业)的引资方式;改变了安徽省因传统农业效益低下而出现资源净流出的局面。通过市场化竞争吸引要素的方式,可以实现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定位,确立主导产业。首先,安徽省的比较优势在农业,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应放在农产品加工业。其次,如果不发挥安徽省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比较优势,提供更为丰富的农产品和深加工品,发达省份就会将需求转向国外寻求替代供应者,这样,安徽省就会失去发展的外部市场。区域工业化理论认为,有竞争力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而现代农业正是安徽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因仅使用传统生产要素的农业是无法对经常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但现代化的农业能够实现。

可以有效克服资金瓶颈的约束。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所需资金少、投入门槛低,是一种适合安徽省的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形成良性联动关系,可以通过加工增值农副产品,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积累能力,为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资金。

能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由于现代农业驱动型工业化模式强调工业与农业的联动关系,必然促进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在农业内部吸收大量劳动力,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传统工业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新型工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胡亭亭.欠发达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与创新—以安徽省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7(5)

安徽特产范文5

【关键词】文化产业 整合传播 形象塑造

万物皆有形象,而良好形象的塑造传播对个人、组织、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区域形象研究之一的城市形象研究已成为重要研究领域,学者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角度展开研究,并将视野拓展到更大的地理空间——城市带、省级的形象定位及传播研究——被认为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首要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协调的展开,带来了两种相辅相成的区域认知——各区域谋求多层面合作以实现协调发展和着力梳理整合内部资源以彰显区域特色。区域的独特性,使得它能和其他区域取长补短、差异化协调发展并脱颖而出。那安徽该如何找准特色,进行区域形象塑造与传播,实现跨越式发展呢?本文拟从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传播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美好安徽”形象塑造的内涵

区域形象是一区域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该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地理等方面状况的认识与评价。①安徽形象就是安徽区域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对安徽各方面发展状况的整体认识和评价。②“美好安徽”的定位内涵便更深刻。

形象塑造的根基是要建设“美好安徽”,再展开递进形象传播,让公众产生“美好”的认知评价。具体看,它首先是关于安徽发展目标的一种定位与愿景。2011年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美好安徽的蓝图,全景式展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愿景,是十报告中“美丽中国”在安徽的落实。其次,它是安徽“区域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在扎实推进各方事业中,需要通过多种推介活动来塑造与传播安徽美好形象,但“塑造”与“扩散”是外因,它要靠安徽“自己的工作”这个内因起作用,须先练好内功,依赖各方建设成就,才有塑造“美好安徽”形象的可能。第三,它是一种关系视域下主客关系的体现。政府、企事业单位、组织、群众等是行动主体,他们各自的行动彼此暴露并被审视,建设主体也是考评主体,由此“美好安徽”依赖于行动主体的正面作为及正面形象的艺术性传播。

二、“美好安徽”形象的塑造必须要进行整合传播

这里的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传播是指在对安徽各地各种文化产业资源进行综合调研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综合各种手段包括媒体传播、公关活动、演艺会展、节事庆典、文化旅游、产品研发与营销等,将安徽文化产业资源整体传播出去,树立统一品牌形象,从而建立“美好安徽”的基础认知系统。具体看,它在两个层面对“美好安徽”形象塑造发挥着作用:一是依托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迈向文化强国、安徽实施“文化强省”的战略背景,它本身就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建设“美好安徽”的内容之一;二是将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的内容与成果整合传播出去,这是“美好安徽”建设手段之一。

安徽文化产业资源可谓非常丰富:1、目前名景主要是黄山、九华山,其他风格独具且颇有历史典故的如天柱山、齐云山、琅琊山、敬亭山、司空山、天堂寨、八公山、马仁山、皇藏峪等却少有人知。2、目前很少为人所知的丰富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通过新闻出版、文艺服务、文化创意等进行产业化开发。3、力度至今不大的工艺美术品生产可变现丰富的工艺美术资源。4、产业化开发较好的文化用品资源如徽墨、歙砚、宣纸,仍可通过整合让世人进一步了解。

为什么要进行“整合传播”?首先,安徽各地建设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的形象传播不佳,虽黄山、黄梅戏、徽州古民居以美好形象为天下广知,其他地市则很少为人所知,因而须整体性重塑“美好安徽”形象。笔者分析了安徽近年拍摄并送播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形象宣传片,如“旅游难忘安徽”的15秒标版片,出现镜头主要是黄山和徽州,对其他地区几未提及,而各地市的送播宣传片仅集中播放一两个星期,不能给公众以长久认知,有的在2套、4套的天气预告环节播出后,人们甚至不知道是哪一省域的。

其次,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传播天然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特征。如旅游形象宣传片一旦制作完成,在某一媒体投放后,观众增多却不需追加成本,实现零边际成本,符合规模经济的特征。以拍摄电视形象宣传片为例,若集中请制作团队统一分别摄制,则省去了各地分别制作产生的重复人力及社会资本,所省费用利于宣传片在更高级别媒体的多频次播出。还可将宣传片脚本加工出版、做成宣传册投放、制作动画片,或制作旅游点、博物馆、主题公园等的体验式互动导览和游戏软件,以方便游客,因后期利用成本已在前期交付或已被生产分担,更符合范围经济的特征。

三、如何开展整合传播以进行形象塑造

1、提高开发层次

主要是指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传播应进一步延伸高度、深度和广度。首先,提升管理级别。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由文化厅主管,而产业资源的调研、梳理、规划,其实牵涉到如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出版局、旅游局、教育厅、宣传部等多个机构,另外目前一些文化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很难具有权威力量,需要省委政府成立协调机构以提高效率。

其次,注重整体规划力度。省里应制定整体规划,进行长期、立体、系统的整合传播。如可在系统调研、梳理后,制定长期的影视剧制作计划,将各地产业资源包括历史名人及其他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以影视剧、纪录片等方式加以呈现。淮南市和中央电视台合作的《淮南子》,已在国内播出;省内本土企业创作《黑脸大包公》,登上了央视少儿频道、美国和日本电视台。再以宣传片为例,不同长度、风格的版本,可在大陆港澳台及国外电视台频道,进行针对性的长期投放,促成旅游营销,令公众知晓并能主动欣赏文艺演出等,实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应,也让“美好安徽”形象得以传播。但目前的宣传片却未将各地文化产业资源很好展现,虽一部片子确实很难面面俱到,却仍应尽量均衡。

2、“点线面”齐头并进

现实整合中,让少数龙头项目集中力量树立品牌,作为“点”的突破,并坚持 “两手抓”纵横策略,即“线”“面”的规划。“线”——以某种资源类别划出纵贯的文化产业资源线,如红色文化线、文化遗址线、民俗艺术线、名山名湖线、古寺旅游线等。“面”——以某种地域资源进行集中连片,如徽、江淮、吴楚、皖江、文化区等,将各区域自然风光、民俗传说、工艺美术、历史典故、古建遗存等集中传播开发。

3、产业链延伸

产业链是指经济布局和组织中,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或相关联行业之间构成的,具有链条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③对于安徽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传播来说,尚未形成媒体传播、影视剧拍摄、休闲娱乐、相关文化旅游和工艺美术产品研发与销售等纵横延伸的传播及产业发展链条。比如淮北市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大哥》、《大姐》,由于未进行充分宣传,电视剧播放后,很多人并不知故事发生在淮北,其文化资源及地域精髓也没在剧中加以充分表现,旅游、书画艺术等文化产业因此没能被带动。即便是传播较好的黄山、徽州地区,虽产生了有较大影响的《新安家族》、《徽州女人》、《徽州往事》等剧,其旅游和以徽文化为表现内容的工艺品、徽墨歙砚宣纸等也已形成了初步产业链,但其平民化、日常化的文化休闲娱乐、低龄级别的动画片、方便操作的互动游戏等开发,都尚未涉及。

4、充分利用大众传播手段

大众传播是进行形象传播的“多快好省”的平台,但单纯看目前安徽媒体,虽《合肥晚报》、《江淮晨报》等有过“最合肥”之类的专版专栏,但作为传播范围广、收看方便、较权威的省级电视台及省级报纸却没有将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传播的栏目。对比北京电视台,则有《京郊大地》、《今日京华》、《北京话 话北京》等众多栏目,从不同角度及节目形式对内部资源进行展现。新媒体方面,安徽文化网、安徽文化产业网、省文化厅网都有一定的板块对文化产业资源进行介绍及动态报道,但毕竟不像主流网站那样具有高点击率。笔者认为,应在各大门户网站建立对安徽文化产业资源进行传播的微博账号等,以推动产业发展。

5、集中传播和持续传播结合

形象塑造成功后还须进行长期维护,它要求对安徽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坚持集中和长线传播相结合策略。比如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中国农民歌会等即利用节日庆典事件进行传播,短期内产生轰动效应,迅速打造知名度和良好形象。但如果在之后,不注意对相关资源的维护培养,则可能使刚建立起的形象迅速消散或相关产业资源未能更新提升。以黄梅戏而言,作为典型的形象代表,它必须靠安庆各县区、全省群众对黄梅戏的热爱、学习、演出以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创新戏小戏,在大剧院里表演,也在社区基层村落里传唱,令其成为一种文化习惯,更成为“美好安徽”建设中有力的艺术符号,同时注重开发相关影视剧、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剧情互动体验活动等实现经济效益。

总之,安徽有极为丰富的各类传统及现代资源,大多数能变现为文化产业,关键是如何运作。安徽的美好,如何在现代可持续发展并传播下去,并使“美好安徽”成为公众对安徽的共识?进行整合传播应是实现这一切的重要途径。

【本文是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传播与开发(2011sk 058zd)”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郑萍、陈样平,《“大型媒体行动”塑造陕西区域形象效果探析》[M].《新闻知识》,2010(4):16-18

②张香萍,《基于媒体策略视角的安徽形象塑造研究》[M].《黄山学院学报》,2010(6):33

③李思屈、李涛:《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40

安徽特产范文6

“安徽太子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期项目的建成,标志着太子龙控股集团加快了担负中国服装产业转移历史重任和打造国家品牌生产力战略使命的伟大步伐。”

2010年11月10日,年产600万件(套)时尚服饰的安徽太子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建成暨投产仪式在合肥隆重举行,太子龙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出上述豪言壮语。

这只是众多知名服装企业入皖投资之一隅。

2010年12月23日,安徽千仞岗服饰有限公司在枞阳县奠基,该项目由中国羽绒服装业的领军企业千仞岗集团斥资3.5亿元兴建,一期项目建成后,年生产羽绒服300万件,可解决4000人就业。

同年12月,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丁水波造访蚌埠,就特步产业园建设等相关问题与当地政府磋商,特步方面表示,将投资逾十亿元在蚌埠打造特步产业园,并计划在2011年春节前启动6条生产线。

雅戈尔、杉杉“落子”阜阳,百丽“牵手”宿州,太子龙、三六一度国际“相中”合肥,特步国际“看上”蚌埠……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知名服装企业转战安徽,这在壮大安徽服装产业规模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安徽服装品牌“集体失语”的担忧。

黄金期到来

“早在2007年,我们在市场调研中就发现,安徽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服装的原材料产地,政府对招商也日益重视,在综合考察多地后,我们最终选择了合肥。”1月12日,旗牌王集团副总经理李翔告诉《徽商》记者。

如今,旗牌王合肥生产基地年产100万件羽绒服和户外运动服,年产值超过1亿美元,合肥已与泉州、广州等地成为旗牌王的四大生产基地。

申洲针织(安徽)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针织厂申洲国际2008年在安徽望江成立的一个分公司,短短两年时间已成为安徽最大的服装生产企业,2010年产值突破10亿元。

申洲针织(安徽)有限公司郑元炳经理向本刊透露,2008年由于受到招工难等困扰,发展遭遇天花板,于是集团领导层决定布局安徽。

旗牌王与申洲针织等“先行、先试、先得益”的开局,加速了百丽鞋业、千仞岗服饰、特步国际等众多知名服装企业加快入皖的势头。

2010年6月9日,百丽鞋业(宿州)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这个建设不到9个月就投产的项目创造了宿州工业建设的奇迹,在当时引发媒体热议,并吸引了安徽省相关部门赴宿州和百丽进行调研。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宿州工业用水、用电供应充足,而且价格相对较低。宿州本地工人工资也比沿海发达地区低30%~40%,而且宿州现有劳动力340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130万。对于百丽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不仅使其综合成本远远低于沿海地区,并且能解决其用工的后顾之忧。”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对媒体说。

百丽集团入驻宿州后,很快产生了产业集聚效应,立志打造“中国中部鞋都”的宿州朝目标渐渐靠近。

1月6日,包括百丽、东艺、康奈、泰马等5家成鞋企业、19家配套企业协议集体进驻宿州制鞋产业基地。据了解,本次协议投资总额60多亿元,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年利税10亿元,解决就业14万人。

2010年“夏洽会”期间,本刊就曾报道过“福建省安徽商会与淮南签下投资100亿元建设淮南轻纺服装鞋帽城项目”的消息,“福建省安徽商会企业集体回乡投资,是把握战略机遇、推进产业转移的典型。”安徽省长王三运如是评价。

“2010年是安徽承接沿海服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一年,杭州、宁波、常熟等地服装企业主动到安徽来寻找投资机会。”安徽省服装商会秘书长叶梁表示。

市场销售是服装产业发展的晴雨表,以“安徽服饰第一街”为代表的安徽综合性专业市场2010年获得飞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包括安徽白马服装城、九龙珠儿童服装城等在内的“安徽服饰第一街”总经营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聚集了1万多个商铺和上万个品牌,创造了近6万人就业岗位,年交易额120亿,同比增长20%以上。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安徽服装产量47213万件,同比增长26.58%,在全国排名第12位;出口金额10.73亿美元,同比增长21.48%,排名第16位;出口数量2.52亿件,同比增长11.47%,排名第14位。

叶梁认为,安徽服装产业正逐步缩小与沿海服装产业的差距,安徽服装产业的黄金期已然到来。

抓住“微笑曲线”两头

“随着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业新形势的出现,安徽承接沿海服装产业转移的优势日渐明显,安徽应全力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完善产业链,争取把知名服装企业的设计总部、营销总部也吸引过来。”中国服装协会原会长、中国服装协会顾问蒋衡杰告诉《徽商》。

对此,专注于服装品牌市场营销与战略研究的安徽农业大学专家孙菊剑表示,“安徽服装产业单纯依靠承接沿海服装加工制造的转移,仅仅以低成本战略作为主要竞争手段,通过占据‘微笑曲线’的中间部分来支撑未来发展,从长远来看,不具可持续性。安徽服装产业只有大力去抓住‘微笑曲线’的两头――设计开发与营销,进行品牌化建设,才有可能持久、健康发展下去。”

在安徽服装市场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叶梁也有类似的担忧,“与沿海地区相比,安徽的服装产业基础薄弱,品牌建设才刚刚起步,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服装品牌的扶持力度,同时,产业链的构建对服装产业发展也很关键。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建服装工业园,如何走好集约化的路子,值得好好思考。”

不过,在叶梁看来,安徽服装产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好的形势,比如,“鸿润”摘得“中国驰名商标”,“帅气”、“依立腾”、“东方婉凤”、“宛玉”、“依思特”等安徽省著名商标的品牌正在崛起。

“安徽服装第一镇”――孙村镇过去一年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安徽服装产业成长的“阵痛”。孙村镇党委副书记、孙村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姚士群对《徽商》表示,由于人力成本、人民币升值、原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孙村的服装产业正在由规模扩张型向精品制造型转变。

长期以来,孙村镇服装加工企业全部依靠贴牌生产外贸产品生存,但利润却越来越低,产业升级迫在眉睫,自主品牌建设刻不容缓。一方面,孙村通过引进大红鹰、拼牌等国内知名服装企业落户孙村,知名品牌起到了带动作用,促进了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孙村大力实施品牌战略,2010年,孙村了安徽第一个童装品牌海飞鹤。

目前,孙村镇已拥有各类外贸纺织服装加工及配套企业21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6家,已形成集纺织、染整、水洗、印绣花、成衣加工、包装和物流一体的完整纺织服装产业链。2010年1~8月,孙村生产外贸服装7366万件,产值达14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孙村的服装产业已初具规模,现在亟需突破设计和品牌“短板”。

与之类似的还有“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望江,2010年,该县366家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了35.67亿元的工业产值,纺织服装产业总量已占该县工业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但在这巨大产值的后面却鲜有安徽自主品牌的贡献。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企业逐渐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着力打造品牌,着新秀丽、皮尔・卡丹等知名箱包的安徽鸿翔皮件有限责任公司锻造的“天恩”巳成为安徽出口名牌产品,2010年销售额突破5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