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广新局年度工作要点

市文广新局年度工作要点

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和市委十三届十四次全委会的关键年,也是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机遇期。做好全市文广新工作,对于实现我市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建设幸福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广电局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年全市文广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和市委十三届十四次全委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幸福新的追求,以建设区域文化高地为目标,以满足人们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落脚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先进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惠民、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精品创作、新闻舆论引导、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改革创新、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人才建设、文化发展保障“十大工程”,全面提升文化引领、竞争、服务、创新“四个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大问题的决定》。省委和市委召开了全委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和《中共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区域文化高地的实施意见》,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方向。全市各级文广新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全委会议精神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取得实效。要紧密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紧密联系本地、本单位实际,努力学深学透、学以致用。要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和省、市委全委会议精神与深入学习中央、省、市委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县乡村“两馆一站一室”的阵地作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深入宣传中央、省、市会议的重大意义和主要精神;要加强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习贯彻情况,总结推广好典型、好经验,把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不断引向深入。

二、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1、确保市博物馆竣工投入使用。积极开展陈展装修、库房建设、文物征调、人员培训、安全运营等工作,确保3月底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五一之前向市民开放。一是积极开展内部展陈施工工作。倒排工期、积极施工,高标准完成博物馆内部展陈施工各项工作,确保4月份布展试运行;二是做好文物调拨征集和库房建设工作。成立市文物调集征集领导小组,通过调拨、征集和争取上级文物收藏部门支持等途径,把能够代表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的文物征集到博物馆中,进行合理有效的复制和修复,确保博物馆展陈文物的需求。2月底前完成库房建设和文物调集征集工作,3月份开展修复、复制和清洁维护,保障文物顺利进馆;三是做好博物馆交接管理工作。4月份完成与市博物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博物馆交接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开放服务接待培训和安保、物业等工作,保障4月份布展试运行。同时,建立博物馆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博物馆开馆后工作有序开展。

2、高标准建设大剧院。按照责任分工和倒排工期时限,积极配合大剧院筹建处做好各项工作,督促施工进度,保障施工质量,确保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举办之前投入使用。

3、加快建设市图书馆新馆、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市美术馆和市少儿图书馆。按照国家、省关于地市级城市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四馆”的要求,根据《中共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区域文化高地的实施意见》精神,抓住“十艺节”场馆建设的机遇,尽快启动市图书馆新馆、市美术馆和市少儿图书馆,年争取立项并投入建设。

4、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年底全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年实现村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抓好“两馆一站一室”建设,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全面实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构建较为完善的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按照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的原则,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以基层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为抓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知名品牌、先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优秀庄户剧团评选活动,评选培植十个农村特色文化品牌、百支农村优秀文化团队、千名农村优秀文化人才。农家书屋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加快城乡数字影院建设,逐步实现县城一院多厅数字影院全覆盖,鼓励电影院线向基层延伸,确保一社区(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演出,逐步做到一社区(村)一年一场戏;加快有线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大力开展基层公共文化辅导工作,开展“双百培训工程”,年内培训百名公共图书馆业务骨干和百名文化馆业务骨干;大力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逐步实现电子阅览全覆盖。

三、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努力推动跨越发展

1、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按照“10+3”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求,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对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文化的研究,科学规划、深度开发,促进传统文化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科技等产业有效衔接,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经济互动的发展格局。深入开展全市文化产业布局战略研究,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2、加快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深入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带动战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加快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支撑作用强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发展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一批集聚效应明显、带动作用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打造区域发展制高点。建立全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评选机制,定期认定公布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文化企业、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名录,积极争创部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组织举办市第二届文化产业博览会,积极参加和观摩全国、全省文博会,打造一批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展现巨大变化和良好形象。#p#分页标题#e#

3、强力推进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开展文化产业招商活动,充分发挥我市交通便捷、物流发达、劳动力充沛的优势,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品牌企业、高端项目,借助外力促进文化资源整合。同时,积极邀请国内著名大学文化产业专家、学者来我市进行文化产业培训。不断充实全市文化产业项目库,发挥我市文化企业领先人才、领军人物的作用。成立文化产业协会,积极开展活动,为全市人民提供书画、电影、演出、杂技等文化产品,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消费和服务档次,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四、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全力以赴备战“十艺节”

1、加大舞台艺术精品加工排演力度。切实抓好“十艺节”的筹备工作,特别要加大杂技田园诗剧《家乡》、新编历史京剧《东方朔》、歌舞剧《感恩太阳》、音乐剧《后羿与嫦娥》等参赛剧目的深加工和排演力度,加快改造彩虹剧院和原化机厂厂房两处排演场所,6月份完成剧场磨合,10月份开始巡演,保证所有作品在“十艺节”参赛前演出460场,确保“十艺节”参赛剧目取得好成绩。

2、精心组织社会文化艺术创作和美术创作。积极整合人力、财力等资源,引导和鼓励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曲艺、杂技等各领域文艺工作者深入社会生活实践汲取素材、提炼主题,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我市李振坤创作的国画《铁流》成功入围省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张全的歌曲《亲亲老百姓》入围“群星奖”初选。向全市及籍广大美术作者征集反映历史和现代风貌的作品,精品用于博物馆馆藏。根据十艺节“群星奖”复赛时间和省有关要求,积极做好作品的深加工,为“十艺节”群星奖及省“精品工程”和全国“五个一”评比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3、积极开展群众文化品牌活动。积极打造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载体和平台,继续组织好“三下乡”和“四进”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创新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内容和形式,提升文化服务活动的层次和水平。鼓励支持发展民间艺术社团。继续举办农村文化艺术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广场民间文艺展演、少年儿童才艺大赛、庄户剧团调演等活动,充分利用传统民族节日、纪念日开展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五、以保护和利用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

1、积极做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和省《文物保护条例》,严格落实文物保护“四有”和“五纳入”,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防范体系。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普查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建设市文物资源数据库,编辑出版新发现文物名录,对文物普查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继续做好工程建设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对南水北调工程和邯济线扩能工程、夏津风电场等文物调查和巡视工作,确保国家文物安全。

2、做好文物保护重点项目的实施。按照《大运河段保护规划》做好大运河段的保护和开发项目,我市苏禄王墓、南运河河道进入申遗“立即列入项目”。根据国家文物局《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相关工作进度》要求,完成两处节点文物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整治方案的申报、申遗文本的编制报批和“四有”保护等各项申遗准备工作。

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依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挖掘、搜集、整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完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结合博物馆开馆,设立专门展厅、展位,征集具有代表性的相关实物,运用文字、图片、音像、多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和展示。充分挖掘整理地域优秀文化资源,编印出版相关的地方文献,为研究我市历史发展提供翔实的史料。

六、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健全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提高窗口办事效率。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政务中心服务窗口办事效率。同时,不断提高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信息公开和应对处理能力。严格娱乐、网吧、演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项目的审批程序,及时公布行政许可信息,建立完善与综合执法机构、公安等相关部门的信息通报机制。

2、加大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充分认识文化市场监管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严厉打击网吧、电子游艺经营场所接纳未成年人入内的各种违法经营活动,积极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按照《省推进网吧连锁整合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深入推进网吧连锁整合工作,逐步取消单体网吧,在积极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推进连锁经营,以充分整合网吧资源,优化网吧市场结构;创作性地开展报刊审读工作,聘请专家进行审读,编印《审读简报》,提高审读效率。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推进我市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大全市广播电视行管社管力度,对非法经营电视接收设施和安装使用境内外电视节目接收设施、户外大屏幕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等情况开展摸底调查,汇总梳理存在问题,研究制定整治措施。

3、进一步规范完善文化市场秩序。加强对网吧、娱乐场所、印刷企业、广播电视等经营主体的法律法规培训和跟踪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开展文化市场网吧、娱乐场所、印刷企业、广播电视的年审工作;积极配合推进我市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工作;加快城区有线电视向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做好县市广电网络整合工作;争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套节目在落地,争取省局中波管理中心在开通612KHz实验频率。

七、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强文化建设活力

1、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继续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根据艺术社会公益性、商业性和研发传承不同职能属性,稳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和资源整合,扩充艺术研究所,组建艺术研发传承中心和演艺集团公司,满足社会不同层面需求。积极推进由政府采取项目(活动)订购、项目(活动)补贴、演出场次补贴等方式,购买节庆活动、群众文化活动、艺术创作等公共文化产品,落实对国有文艺院团落实一团一场和免费配备流动演出车。同时,加快推进广电网络传输资源整合和人民电影股份制改造工作。#p#分页标题#e#

2、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改革。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主导,积极推进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着力转换用人机制、搞活用人制度,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和绩效考评制度,不断创新公共文化管理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活力。

八、进一步开拓创新,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领导,不断提升执行能力。各级文广新系统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加快建设区域文化高地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十大工程30条”,把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真正使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动跨越发展的硬任务。各级文广新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发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严格责任落实、执行督察、问责追究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修订完善已有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减少工作随意性、盲目性,增强工作规范性、预见性。加强网站建设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大主流媒体加大对文化工作的宣传,提升文化工作影响力。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切实抓好文广新系统领导班子建设,注重学习文化知识,研究文化发展规律,探索文化发展途径,努力成为有文化自觉、文化责任、文化才干的新型领导干部。研究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大力实施高端文化人才培养计划、基层文化人才提升工程,造就一支具有战略发展眼光、精通文化产业规律、善于市场经营运作的复合型文化人才队伍。大力开展文化行业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3、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扎实开展廉政效能管理工程,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党务政务公开和各项业务工作通盘谋划、统一部署、同步推进、一岗双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挥文广新系统人才、资源和阵地优势,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扩大廉政文化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