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分析(3篇)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分析(3篇)

第一篇:社区高血压患者营养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接受营养健康教育后血压控制效果。方法2014年1~12月在某社区抽取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营养健康教育,设计专门问卷了解健康教育后高血压患者对营养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记录教育前后血压值,比较血压改善情况。结果营养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高血压患者对营养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有一定程度提高,总体血压水平较营养健康教育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社区营养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有效控制血压。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营养生理学;干预性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患病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据2010年修订的《高血压防治指南》[1]报告,我国每年新发生高血压患者达1000万。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可影响心、脑、肾的功能,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2]。在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干预,尤其是营养健康教育,通过健康信息的传播和行为干预[3],帮助高血压风险人群掌握营养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采纳健康行为,进而降低和消除影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改变社区人群的营养知识结构和膳食行为,提高社区人群对高血压的知晓率和控制率,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目的[4]。本文针对120例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管理中实施营养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在健康档案建档中发现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严重精神障碍及文盲者。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设计专门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膳食营养知识及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高血压家族史、患病情况、治疗情况,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等,用于了解营养健康教育情况。营养健康教育方式和内容包括编写并发放营养及高血压知识宣传资料,宣传合理膳食可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建议低盐饮食,增加蔬菜、水果、豆制品、乳类等食物,减少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营养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随访。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

1.2.2高血压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1]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Epidata3.0软件对问卷进行平行双录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120例高血压患者中男50例,女70例,分别占41.7%和58.3%;年龄分布:<40岁2例、40~<50岁7例、50~<60岁24例、60~<70岁49例、70~<80岁30例、≥80岁8例,分别占1.7%、5.8%、20.0%、40.8%、25.0%、6.7%;职业分布:无业或待业21例、农民86例、工人6例、教师2例、干部2例、医生1例、其他2例,分别占17.5%、71.7%、5.0%、1.7%、1.7%、0.8%、1.7%;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97例、初中11例、高中3例、大专1例、本科及以上8例,分别占80.8%、9.2%、2.5%、0.8%、6.7%。

2.2营养健康教育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经高血压营养健康教育后,70.0%以上的研究对象知晓肥胖,高盐、高脂饮食,过量饮酒等是高血压的高危因素。

2.3营养健康教育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实施营养健康教育后120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健康教育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本研究应用问卷调查结合调查前后血压测量了解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营养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显示,通过营养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包括超质量/肥胖、高盐饮食、高脂饮食、过量饮酒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相关研究表明,让高血压患者在接受营养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合理营养干预,了解膳食营养与高血压的关系,认识高血压的危害,可改变对疾病的认知[5]。而且随着患者认知水平的提高,通过行为改变,可维持血压的平稳而避免高血压急症等并发症发生[6]。因此,营养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形成正确的信念和态度,从而影响其行为,说明高血压的可控制性和可预防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调查的高血压患者年龄偏大,大于60岁患者占72.5%(87/120)。随着目前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口逐年增多,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当疾病进入恢复期或转为慢性期后,患者更需要进入社区管理,除药物治疗外,特别需要进行合理的健康指导,尤其是患者的规则服药和监测血压[7]。近年来,我国慢病管理的新模式使高血压的社区管理得到了发展。商晓晨[8]报道,营养健康教育改变了大众普遍认为的高血压应采用药物治疗,而不需要重视营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观念。在深圳的一项调查中,社区健康管理模式也发生了一些新的改变,提示人群合理膳食健康教育工作要以人群合理营养膳食指导为重心,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营养健康教育[9],普及全民营养学知识,让广大居民意识到合理营养膳食与减少慢性病的直接关系[10]。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营养健康知识教育,使其对引起高血压高危因素核心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从而改变他们的健康行为,在控制体质量、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遵医行为等方面得到很大改变。表明开展社区营养健康教育,通过合理膳食知识干预,可以改变社区居民疾病预防与控制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营养观,使高血压患者在知、信、行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血压控制好,达到延缓疾病发展的目的。

作者:梁明霞 李正添 单位: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刘力生,吴兆苏,朱鼎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3]赵立群,聂雷,龙美洁,等.健康教育和膳食干预对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0,8(5):20-21.

[4]晏萌.营养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营养知识与行为的影响调查[J].中国药业,2011,20(16):66-67.

[5]李建富,韩雪飞,梁月.城乡居民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8):1128-1130.

[6]许瑞,李芳,王艳波.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急症知识知晓率及其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32(2):156-159.

[7]陈秀青,赵小香.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护理及健康指导[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8):2396-2397.

[8]商晓晨.饮食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影响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1,17(20):108-109.

[9]张新东,孙健.深圳市居民人群合理营养膳食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8):559-560.

[10]刘雁冰,温冬爱,孙巍,等.营养科学宣传前后某社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2):245-247.

第二篇:高血压健康教育生存质量和心理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鄢陵县医院门诊和病房高血压患者40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200例。2组均进行定期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和随访,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干预6个月后评估2组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血压和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管理组血压达标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心理因素,提高血压达标率,从而改善预后。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教育;生存质量;预后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居高不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每年增长3%,每年实际增长1000万人以上,估计2015年高血压患病人数达3亿[1]。高血压常引起心、脑、肾及全身血管病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2012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指出,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为44.1%,占死亡疾病谱的第1位,高于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其中高血压是主要病因[2]。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9.6%,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2.6%、34.1%和9.3%,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血压达标率仅有27.4%[3]。高血压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慢病防控的主要任务之一。研究表明,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受患者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的影响[4],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可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达标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院2014-01—2015-12心内科门诊及病房4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明确项目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组织协调并进行宣传、动员。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有关原发性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5]。4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管理组200例,男128例,女72例,平均年龄(52.6±12.3)岁;对照组200例,男106例,女94例,平均年龄(53.2±10.6)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1)年龄18~80岁;(2)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意识清楚且生活自理者。

1.3排除标准

(1)有意识障碍者;(2)确诊肿瘤患者,且近半年内接受过化疗或放疗者;(3)依从性差存在失访可能者;(4)伴严重躯体功能损害的卒中病人;(5)正在参加或近30d内参加过其他研究项目者。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珚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研究前后分别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orldHealthorganationQualityofLife-100,WHOQOL-10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详细登记入选患者情况并建立个人档案。入选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和频率,定期随访,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时答疑解惑。其中管理组患者除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讲座外,特别采取不定期健康教育、医患沟通会、专家指导会、发放宣传手册、家访等多种形式,登记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正确行为采纳情况及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随时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加以指导。详细记录2组患者研究前后一般情况、血压、服药、体质指数、心理评估等各项指标。

2.1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所有入选患者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记录一般情况、家族史、过敏史、烟酒史、饮食习惯及所服用的药物,测量入选时血压,并进行心理评估,根据随访情况随时记录各项变化。

2.2健康教育和管理形式

根据入组患者不同分别采取不同形式和频率的健康教育和随访方式,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压并学会自我调整药物和行为习惯。

2.2.1非药物健康教育管理目标和内容:

2组同时接受定期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定期随访并记录血压控制、行为和习惯变化;管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组织的健康宣传活动,包括健康讲座、宣传手册、专家患者沟通会、高血压义诊、家访等;采取一对一专人指导,负责健康指导和药物调整,每次随访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和药物使用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并做适当的心理评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2.2.2自我监测血压及管理:

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并于随访时汇报给医生记录在血压档案中,整个过程按照中国血压测量指南要求保证准确性[6]。要求患者做到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避免不良生活习惯;自觉遵医嘱服药,适当运动;学会自行观察血压和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诊;管理组采取更频繁的定期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进行一对一指导,详细解答高血压相关疑问。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定期随访形式,同时指导患者的饮食和注意事项。2组患者入选前后分别进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并记入个人档案。

3结果

实施6个月后并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数据,管理组较对照组高血压达标率有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

4讨论

现代医学模式已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疾病往往与心理和社会环境有关。高血压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易出现心理问题,特别是部分患者病程长,存在多种并发症等,易导致悲观、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血压的控制和患者的依从性,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预后。充分、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对高血压的长期控制尤为重要。目前,生存质量已被证实可用于评价慢病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7],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反映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4个领域的得分情况,与生活质量有良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症状并提高其生存质量[8];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评价抑郁、焦虑状态的工具,具有简便易行、评价效度高的特点;结合这几种评价工具,可较准确地了解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关于高血压的知识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血压达标率。2组患者血压情况均有所改善,管理组尤其显著。健康教育能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压,提高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是除药物治疗外值得推广应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张占锋 晋根芳 葛建国 张强 单位:河南鄢陵县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参考文献

[1]林曙光.心脏病学进展2014[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6.

[2]王文,朱爱璐,王拥军,等.中国人心血管病报告2012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6):409-411.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8):579-616.

[6]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6(12):1101-1115.

第三篇: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研究

由于医学知识的不足,人们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及预防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措施,用药不规范,服药依从性差,血压控制率低,并发症多发,多数人存在负性情绪,进而影响人们对疾病治疗信心。健康教育能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疾病危害的认识能力及提高服药依从性,我们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36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社区服务站建档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符合WHO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3)无严重并发症。符合入选标准者共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53.3±6.27)岁,病程(6.34±2.01)年;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54.3±7.16)岁,病程(6.78±2.2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传统教育方式对高血压患者每月1次集中进行健康宣教。研究组要求每位高血压患者每周来社区门诊复查,按临床护理路径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时间为半年。内容包括:(1)高血压相关知识教育:包括高血压病的发病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危害、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强调规范用药对血压控制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意义;(2)用药指导:让患者了解各类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用药方法、可能出现的药物反应、注意事项,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勿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物;(3)生活指导:让患者学会高血压自我管理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劳逸结合,教会患者使用血压计,能自我检测血压;(4)心理健康教育:对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给予个性化心理疏导,改变患者疾病治疗中存在的错误认知,使患者明晰高血压病是可控的,从而增强治疗信心,以积极心态对待疾病,并能轻松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掌握并会使用简单的放松技术;(5)家庭教育:向家庭强调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强化家属参与意识。

1.3评价指标

(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及并发症等。(2)高血压相关知识问卷。(3)治疗依从性借鉴Morisky问卷[1]评价:包括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止服药;当服药自觉症状更糟时,是否曾停止服药。4个问题的答案均为“否”为依从性佳,4个问题只要有1个以上的回答“是”即为依从性差。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半年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佳的统计人数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76,P<0.05)。

2.2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比较

干预半年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研究组患者血压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3讨论

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所作所为与医生给与的建议之间的一致程度[2],受患者文化程度、年龄、家庭、治疗方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强弱不等。高血压病致病病因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愈方法,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减缓疾病的发展,同时需要长期监测血压,并常常需担心并发症的发生。老年人劳动能力下降,家庭地位改变,由于病情迁延难愈、需长期用药维持,患者经济负担沉重,这都会让高血压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3],从而降低了患者服药依从性。据统计我国高血压病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低[4],与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水平及服药依从性差有关。有报道[5]患者依从性越好,血压的控制情况越好。规范化的操作减少了护理工作的随意性,护理人员开展工作针对性强,杜绝了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护理质量,患者真正获得更多的关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方法,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压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由研究结果发现,按健康教育路径接受健康教育干预后的患者遵医行为得到改观,对高血压的危害性有了充分的认识,主动服药意愿强,过去那种凭感觉服药、无症状时便停药或自行停药的错误行为明显较少,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得到较明显的纠正,干预后降压效果明显,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接受教育的患者血压平稳,波动性低,患者的精神状况、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改观。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要求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都是行动的主体,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由医护人员发出指令,患者被动执行的情况,同时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变传统被动护理为主动服务,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技能,满足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增加了护患沟通与交流的机会,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春红 马相磊 王方国 单位:芜市钢城区黄庄中心卫生院 莱芜市荣军医院

参考文献

[1]许卫华,王奇,梁伟雄.Morisky问卷测量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5):424-426.

[2]于雪竹.影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及干预对策[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31(1):83-86.

[3]马丽娜,李耘,冯明.心理社会因素对老年人高血压生命质量影响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6):466-467.

[4]李小珍,陈凤萍,徐高阳,等,运用护理程序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健康,2012,11(6):590-591.

[5]谢艺明,秦玲,辛鹏程,等.深圳市宝安区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8):103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