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高血压; 血压正常; 骨密度

Analysi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Type H Hypertension,Ordinary Hypertension Patient and Normal Blood Pressure People/SUN Jie.//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7):038-042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BMD) in patients with H type hypertension(Homocysteine,Hcy≥10 μmol/L),ordinary hypertension and normal blood pressure male,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ype H hypertension to BMD.Method:A total of 1100 cases of male in urban,suburban,rural who were more than 50 years old were collected,and 900 cases who conformed to the standard and volunteer received the BMD examination in lumbar spine,femoral neck and trochanteric region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the blood pressure and serum homocysteine (Homocysteine,Hcy) of subjects were detected.An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blood pressure,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ype H hypertension,ordinary hypertension and normotensive.Then BMD values of three groups were measured,the incidence of osteopenia and osteoporosi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900 case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there were 698 cases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118 cases with hypertension and 84 cases with type H hypertension.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urse of hypertension,body mass index and blood pressure among three groups(P

【Key words】 Type H hypertension; Ordinary hypertension; Normal blood pressure; Bone mineral density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gshi,Huangshi 435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7.010

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临床特征的疾病,与环境、遗传、个体易感性等因素有关,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对心脑血管器官危害较大。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特征为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引起骨脆性增加,增加骨折发生风险[1]。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高血压和骨质疏松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中老年人群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2],在心脑血管疾病、维生素B12缺乏、肾功能不全等患者中存在Hcy代谢紊乱。有研究表明,Hcy上升可引起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而H型高血压同时具有高血压和骨质疏松两种高危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本文主要对H型高血压、普通高血压和血压正常人群的骨密度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进行测定,分析高血压、高Hcy是否对BMD存在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来自城市、郊区、农村≥50岁的1100例男性志愿者,排除标准:(1)合并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功能降低;(2)继发性骨质疏松;(3)严重胃肠功能疾病;(4)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5)各种肿瘤疾病;(6)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者[3]。共纳入符合标准者900例,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血压和Hcy进行检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Hcy(Hcy≥10 μmol/L)称为H型高血压。经检查,H型高血压84例,普通高血压118例,血压正常人群698例。

1.2 方法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是否有高血压史、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血压不达标情况等。血压检查方法为在静息状态下,测量坐位上臂血压,每隔5分钟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Hcy检测方法为在清晨空腹抽取4 mL静脉血液,3000 r/min离心4 min,获得上清液,保存在-70 ℃环境下,采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BMD测定采用LUNAR-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美国GE公司),由专业的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对受检者腰椎、双侧髋关节区BMD值进行检测[4-5],检测时保持室内温度为18~22 ℃。

1.3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为:舒张压(DBP)≥90 mm Hg和/或收缩压(SBP)≥140 mm Hg;H型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伴有高Hcy(Hcy≥10 μmol/L)。BMD分类标准为骨量正常:T值≥-1.0(标准差,SD);骨量减少:-1.0 SD>T值>-2.5 SD;骨质疏松:T值≤-2.5 SD[6-8]。

1.4 观察指标 (1)收集受检者一般资料;(2)测定受检者BMD值;(3)统计出受检者中骨质疏松、骨量减少、骨量正常者所占比例。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受检者一般资料比较 受检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血压不达标例数、体重指数均高于普通高血压患者和血压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受检者BMD值比较 H型高血压患者和普通高血压患者腰椎、左侧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区域BMD均低于血压正常人群,且与普通高血压患者比较,H型高血压患者BMD值降低(P

2.3 受检者骨量正常、减少、骨质疏松结果比较 H型高血压和普通高血压患者骨量正常比例低于血压正常人群,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血压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中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家,过去几十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对人们生活质量、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全身性骨病,由多种原因引起骨质量、骨密度降低,破坏骨微结构,进而导致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和高血压均与年龄、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两者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清楚,不少研究报道表示,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血压正常人群[9]。刘颖等[10]的研究显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于健康体检者,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各部位骨密度低于健康体检者,血钙、1,25(OH)2D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影响机体BMD的主要有两个因素,即骨丢失率和峰骨量[13],峰骨量指出生后骨量增加,在一定年龄达到最高水平的骨量。在日常生活中,BMD受遗传、性别、年龄、种族的影响,另外运动、饮食、营养、生活习惯、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骨量的累积。以往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维生素D缺乏、肠钙吸收功能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均可引起骨质疏松。从本文表2、表3可知,H型高血压和普通高血压患者BMD均低于血压正常人群,同时H型高血压和普通高血压患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血压正常人群,提示高血压会影响BMD值,并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生。高血压对骨密度影响存在的机制可能为:(1)交感神经系统作用,激活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儿茶酚胺,促进骨质吸收,加快骨质疏松进展;(2)钙迁移作用,高血压引起钙代谢异常,血钙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提高骨吸收,降低骨密度;(3)胰岛素抵抗作用,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上升,刺激钙排出,提高磷摄取和吸收,降低骨密度;(4)舒血管因子NO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高血压患者NO水平较低,阻碍骨形成,影响机体骨密度。

随着年龄的增加,BMD值逐渐降低,骨量不断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逐渐升高。本文受检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选择的病例数有关。在黄昶荃等[14]研究中,血压正常人群和普通高血压患者年龄较H型高血压患者更大,但BMD高于H型高血压患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患病率低于H型高血压,表明H型高血压对BMD的影响独立于年龄因素。从本文表1可以发现,

H型高血压体重指数明显高于普通高血压和血压正常人群,体重指数越大,骨骼所承受的应力越大,骨形成增加,进而引起BMD增加,体重指数和BMD呈正相关性[15],但高体重指数、肥胖等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形成恶性循环。但在此研究中,H型高血压和普通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高于血压正常者,提示高血压对BMD影响独立于体重指数。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达标比例为27.38%,高于普通高血压不达标比例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结果表明H型高血压对BMD的影响较普通高血压更加明显,其可能的机制为:骨骼血压供应的影响、对骨重构引起的骨骼炎症反应、血脂和载脂蛋白因素等。徐晓明等[17]研究表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Hcy升高的原因与BMD降低有关,Hcy升高可能是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因素。高Hcy会阻碍骨胶原网状结构形成,减少血清中胶原交联分子数目,影响骨基质,改变骨微结构,骨质量降低,增加骨脆性,进而增加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风险[18]。这也证实了上述研究结果。虽然本组实验排除了肾脏疾病患者,但高血压可引起肾脏损伤,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肾1-α羟化酶不足可降低动物BMD[19],高血压对BMD的影响是否与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伤有关还需进一步探究。总之,高血压、高Hcy均会降低骨密度,增加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发生风险,高血压和高Hcy对BMD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

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常见药物有ACEI和ARB,前者通过抑制八肽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合成,后者通过阻断AngⅡ与受体结合,均起到降压作用。但降压药物是否对骨密度有影响尚不明确。赵星球等[20]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骨密度降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服用钙通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嗜好可乐、咖啡、巧克力、吸烟患者骨密度降低发生率较高,嗜好牛奶者骨密度降低发生率较低,提示药物、不良饮食、生活习惯会增加老年患者骨密度降低风险,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加强骨密度监测,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

综上所述,高血压、高Hcy与骨密度相互联系,两者同时存在可降低骨密度,增加骨质疏松发生风险。但高血压是否为骨质疏松独立危险因素、降血压药物是否影响骨密度等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会进一步阐明普通高血压、H型高血压和骨密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高指导意见。

参考文献

[1]易红赤,陈涛,魏庆中,等.唑来膦酸联合鲑降钙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5,28(B05):154-155.

[2]余玲玲,彭小松,陈治卿,等.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与同型半胱氨酸、甲状旁腺素、睾酮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3):181-183.

[3]葛久欣,刘艳,王玉倩,等.叶酸片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骨密度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4):90-92.

[4]徐君翔,刘晨,张鹏,等.高血压与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6(4):872-876.

[5]李欢,达娜,梁杰,等.血脂与骨密度:新疆男性高血压患者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0):3152-3157.

[6]杨军,王博,宣淼,等.降压药对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1,17(2):92-94.

[7]闫慧,高飞.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骨密度及骨转化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9):1135-1138.

[8]黎涛.雄激素部分缺乏对中老年男性骨密度值、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5):165-166.

[9]宋美香,周晓辉.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4):371-376.

[10]刘颖,宋成伟,杜以武,等.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与骨密度及骨代谢失调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2(10):1689-1690.

[11]卢东晖,林远,张帆,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骨密度的关系[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4):20-22.

[12]路,陈维均,方Z,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2016,27(1):22-24.

[13]佟路,柳达.普萘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骨密度提升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7):862-863.

[14]黄昶荃,冯友,程燕,等.H型高血压对老年男性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7):899-901.

[15]毛未贤,张萌萌,马倩倩,等.长春地区女性骨密度与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22(9):1083-1086.

[16]上官佳红,李凌,陶海龙,等.老年冠心病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意义[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0):1-3.

[17]徐晓明,鲁厚根,汪娅,等.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综述,2011,17(23):3642-3644.

[18]马剑侠,薛鹏,王燕,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骨密度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6(10):2672-2673.

[19]黄昶荃,程刚,叶峰,等.老龄大鼠2型糖尿病肾病对肾1-α羟化酶及骨质密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23):2371-2373.

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2

骨骼中的骨峰值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成年人的骨峰值在35岁时会达到最高峰。这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中钙质的流失会越来越多,骨峰值逐渐下降。此时如不及时补充钙质,维持体内钙的平衡,就会引起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骼的脆性增加,韧性减少,轻微的损伤就有可能造成骨折。骨质疏松多发病于老年人,但也会在其他年龄阶段发生。患有骨质疏松以后,很多老年人就开始通过食物和钙片补钙,但是吃了几年却发现,效果并不好。

恰当选择补钙食物

日常生活中,多数老年人比较喜欢用虾皮、骨头汤甚至是鸡蛋壳来补钙。这些食物中虽然含钙量高,但吸收率却非常低。比如虾皮,虽然含钙量在900毫克/100克以上,但吸收率却是少之又少。另外,虾皮的含盐量非常高,用虾皮来补钙,吃多了容易感到口渴而导致多饮水,排泄的过程反过来会造成身体中的钙质流失得更多。若高血压患者用虾皮补钙还有可能加重病情,得不偿失。建议大家选择牛奶补钙,其中的乳糖、精氨酸、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都能促进钙质更好地吸收。

合理选择钙片

如果从饮食中获取不到足够的钙质,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膳食营养素补充剂。可尽量选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钙片,其含有的钙吸收率较高,性价比也不错。

适当补充其他营养素

单纯依靠吃钙片来解决骨质疏松,是远远达不到理想效果的。骨质疏松,并不单纯只是缺乏钙,同时也会伴随着缺乏其他营养素的情况,如果在补钙的同时,适当地补充以下几种营养素,骨质疏松的情况会大大缓解。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生命健康最为基础的物质,身体组织中无处不存在蛋白质。人们幼年时,骨胶原蛋白含量较高,可以很好地维持骨骼的柔韧性。所以在孩童时代,我们很少出现摔倒后骨折的现象。而到了老年,骨骼中的无机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下降,骨骼的柔韧性降低,脆性增加,摔倒后就很容易骨折。这个时候,人体就需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来增加骨骼的柔韧性。如果钙的摄入量一直达不到身体的需要量,会造成骨小梁变细,而蛋白质的缺乏,则会使得骨小梁变得稀疏。因此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必须在补钙的基础上再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老年人常常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所以在选择蛋白质的时候应尽量选择优质蛋白,比如新鲜的鱼类、大豆等。

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参与人体代谢,是人体代谢的重要催化剂。B族维生素的摄入量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身体各系统代谢不畅会引起食欲不振,从而更加影响营养摄入,使得机体运转代谢能量更加不足,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没有B族维生素的参与,补钙的效果要大打折扣。因此,在补钙的同时也要增加B族维生素的摄入量。食物中B族维生素的含量会受到加工方式的影响,比如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谷类食物的谷壳和糊粉层中。食物加工得越精细,我们获取到的维生素B1就越少。因此,老年朋友们可以适当地食用一些粗粮,比如燕麦、玉米、小米等等。此外,B族维生素还关系到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健康,缺乏B族维生素会令人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或暴躁易怒等。因此B族维生素也被称为“快乐维生素”。

维生素D

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在我们身体中的吸收和转运。当血液中钙的水平降低时,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在肾小管中重吸收,将钙从骨骼中动员出来,在小肠中促进钙与蛋白质的合成,增加钙的吸收。在补充钙质以后,血液中的钙浓度升高,维生素D可以促进甲状旁腺激素产生降钙素,使钙质沉积在骨骼中。补充维生素D最好的来源是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但隔着玻璃晒太阳达不到效果。应该通过户外活动来增加阳光的照射,运动的时候可以尽量皮肤。夏季时,手臂和颈部在户外锻炼15到35分钟,就能获取到充足的维生素D。

调理肠胃可助补钙事倍功半

是不是在饮食中增加了蛋白质、钙、B族维生素的摄入量就能减轻骨质疏松的症状,让骨骼更加健康?这也不一定。如果肠胃吸收不好,补充再多营养物质也无济于事。所以调理好肠胃,增加其吸收能力就变得刻不容缓。调理肠胃,离不开两种重要的营养物质――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是一种专门用来修复小肠黏膜绒毛的物质。我们吃进去的所有食物,都是在小肠中完成营养物质吸收的。如果小肠黏膜绒毛受损,会直接降低小肠对食物的吸收能力,也就是无论我们吃多少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身体依然会很瘦弱。如果您的身体偏瘦,并且属于那种怎么吃都不胖的体形,就要注意是否是小肠的吸收能力出现了问题。

膳食纤维

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3

降低血压缺钙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因为钙能防止血管的紧张性收缩,有助于改善血管的弹性。有些高血压患者可不用任何药物,只需提高钙的摄取量,就能控制血压。美国国立保健统计中心的一项13年的调查证明,如果一个人每天摄取1300毫克的钙,其患高血压的几率比只摄取300毫克钙的人要少12%;对40岁以下的人患病率可减少25%。因此,降压效果不好者,通过补钙(并减少钠盐的摄取量)常可提高治疗功效。

预防心脏病研究表明,钙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防止心脏病的发作。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科学家研究表明,高钙食品能帮助正常人每天多排除饱和脂肪酸6%~13%,使胆固醇总量下降6%,而且主要是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减少肾结石多年来,许多医生都认为肾结石患者应限量食用钙,理由是大约80%的结石是以钙为主要成分的。但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顶研究结果与上述结论相反。他们对45 510名没有肾结石的病人进行了4年追综研究,发现在饮食中摄取丰富钙(平均每天1 326毫克)的人,比那些常吃低钙(平均每天516毫克)食品的人,得肾结石的几率减少了三分之一。

减少痛经痛苦对经前期综合征的研究表明,钙有助于减轻这种症状。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中心曾对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进行了研究,在食用高钙食品期间,70%的人经期疼痛症状(腹痛及背痛)明显减轻,90%的人经期烦躁、情绪低落的症状也好转。

防治过敏疾病钙是一种抗过敏剂,它能增强机体对外界一些特异性过敏物质的抵抗能力,减少皮肤瘙痒症的发生。钙制剂是治疗荨麻疹、湿疹与皮炎等各种瘙痒性皮肤病的常用药物。研究表明,过敏性肠炎的发生,与肠道中一些细菌的减少有着密切关系。钙不但有助于抵抗过敏发生,还能够影响肠道细菌数量的分布,从而消除过敏反应,恢复正常肠功能。据研究,钙的摄取量较正常水平增加一倍,对过敏性肠炎即可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保证妇幼健康孕期、哺乳期的妇女及婴幼儿尤其需要食入充足的钙,以有助于胎儿及婴幼儿的正常发育。除骨骼和牙齿的形成及发育外,钙还与神经肌肉活动有关。当血钙降低时,外界只要有轻微剌激,就会使神经肌肉产生强烈反应,发生肌肉痉挛甚至全身性的抽搐。补充足量的钙,不但可避免婴幼儿发生手足搐搦症,还可防治孕期高血压综合征,并避免胎儿早产和体重过轻。

钙有抑制神经细胞异常兴奋的作用,缺钙的儿童好动,情绪不稳定,思维容易分散,记忆力下降,因此补钙有助于改善儿童精神状态。

有助于解除疲劳钙是维持一切细胞的重要物质,不但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还参与心脏搏动、神经传导、血液凝固和肌肉收缩的调节等重要生理过程。在骨骼肌收缩过程中,钙结合蛋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钙缺乏则各种肌钙蛋白含量下降,骨骼肌的收缩功能减弱,人体就会感到疲倦乏力。因此,对于以疲劳为主诉的患者,在排除了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疾病后,应想到是否由缺钙引起。

对防治糖尿病有益糖尿病病人的表现,除“三多一少”的症状外,还常常有一“松”,即“骨质疏松”。据统计,约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有骨质疏松的表现。原来,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较高,肾脏在排出过多葡萄糖的同时,对钙离子的滤过率也随之增加,日积月累,则导致大量钙从尿中丢失。据测定,健康人24小时从尿中排出的钙质为104±20毫克,而糖尿病人却要排出195±106毫克,两者差距颇大。糖尿病患者在大量排出钙的同时,骨骼中的磷、镁也随之丢失。低镁剌激甲状旁腺分泌,促使骨骼中的钙质释放,致骨质疏松症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注意有无腰背酸痛等症状,警惕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改善凝血过程钙参与凝血过程,缺钙时则血液不易凝固,致使出血时间延长,导致出血不止。

提高受孕能力钙离子可刺激成熟。研究表明,钙可激活公牛附睾内非活动,提高受孕率。

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4

一些奇谈怪论到处流传,传的多了有时反会变成“真理”,最有名的“真理”就是“喝肉骨头汤可以补钙”。如果任这些胡说八道的消息到处流传,不但误人,也会误己。别让不懂骨质疏松的好心人忽悠了你!

忽悠1:任何有结石的人都不能补钙

此话不妥。结石主要有肾结石和胆结石两种。胆结石主要是胆固醇结石与钙的关系不大,补钙不会增加胆结石。而肾结石也不是所有的钙剂都有影响的。有肾结石的人补牛奶钙(如高钙奶粉)和补柠檬酸钙就不但不会增加肾结石,还会有利于减少肾结石的发生。研究者分析认为,发生肾结石的原因不是因为钙太多,而是人体中钙代谢发生了紊乱,造成不正常的“钙搬家”所致。此时,骨钙减少,而血钙和软组织中的钙却增加了,软组织中钙过多会造成结石、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老年性痴呆。而长期补钙,增加人体钙的吸收,可刺激血钙自身的稳定,最终降低血液和软组织中钙的含量,减少结石的发生。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肾结石病人要限制钙的摄入,确实,钙是从肾脏中通过尿带出体外的,如果尿中的钙浓度太高就有可能会造成结晶,成为结石。根据对肾结石的分析表明,肾结石中80%是钙质,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尿酸钙和磷酸钙。补钙一定会造成肾结石的这一说法并不妥当。要区分药物补钙还是食物补钙。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少吃钙质的妇女比多吃富含钙质食物的妇女更容易患肾结石。即使是药物补钙,不同的钙剂的情况也完全不同。

每天摄取大量高钙质食品会不会在体内沉积造成肾结石呢?这是不会的,高钙质饮食不仅不会导致肾结石病,反而会减少患肾结石病的机会。

据美国的一项连续12年对91731名妇女的科研证明:妇女每天从食物中――主要是乳制品(如牛奶和奶酪)中摄取大于1098毫克钙质者会减少肾结石发病率35%。说明,高钙乳制品不仅有助我们对钙质的吸收,而且还可减少患肾结石病的机会。

忽悠2:喝骨头汤最能补钙

这是一个千百年来的误解,实验证明,骨头中钙的含量是非常高的,但在高温水煮下是不分解的。

喝骨头汤来补钙的想法没有科学依据。动物体在自然条件下最难被分解的就是骨骼,动物的骨骼历经数百年仍可以完整地保存,就足以说明了骨头难以被分解的特点,即使在高温条件下,骨骼中结合状的钙也难以释出。将骨头敲碎熬汤的方法充其量只能使骨髓溶出得稍多一些,单纯采用敲碎骨头熬汤或加入点食醋等方法所能增加的钙释出是非常有限的。有人曾经做过一项测定,一碗猪脊骨汤中所含钙仅仅为1.9毫克,这离人体所需每日应补充1000毫克钙的要求来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有人曾计算过,如想以骨头汤中这点钙来满足饮食中钙摄入不足的话,即最少一天得喝汤400碗。据计算,我们除了从食物中得到的钙外,每天可能还缺乏600~800毫克,按这个比例来算,那就要每天喝300~400碗汤才能达到补足钙的不足。所以平时常喝一点骨头汤,对于促进食欲、增进健康还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想以骨头汤中的钙来满足钙的不足,这不但不现实,而且骨头汤中含量较多的骨髓油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

忽悠3:得了骨质增生症,就不会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症,俗称骨刺,是骨组织和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变化,是因钙在骨以外的组织中异常沉积所致。骨刺的形成常与运动(或劳动量)过度导致的慢性损伤、肥胖、骨骼受力负荷过大,或某些内分泌疾病有关。因此,骨质增生症常发生在身体负重较大或运动过多的关节的骨边缘。人们往往会把骨痛归罪于骨质增生症,以致延误了骨质疏松的治疗。实际上,骨质增生症完全可以与骨质疏松同时存在。因为,老年人的甲状旁腺分泌功能常发生改变,当维生素D吸收和活化不足时,会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泌的能溶解骨组织的激素也就增多,结果将骨中的钙质“动员”出来,引起骨钙丢失,导致骨质疏松。同时,这些钙质在骨关节边缘、心脑血管等处沉积,引起异位钙化,发生骨质增生、动脉硬化等病症。可见,我们不能因为出现骨质增生症而忽视了对骨质疏松的防治。

忽悠4:拍X片检查正常,就可排除骨质疏松

有些腰酸背痛的病人,常常会满足于X线摄片无骨折、骨刺的报告结果,而忽视骨质疏松这一病因。骨质疏松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骨量减少。在80年代,骨量诊断主要依靠X线摄片法,由于诊断的敏感性低,只有在骨量减少了30%以下时,在X线摄片上才能显示出骨质疏松的改变。加之读片经验、摄片条件差异较大,以致漏诊率高,往往在发生骨折后作X线摄片,才发现骨质疏松的改变。目前,已有多种测量骨量的技术能较早发现骨质疏松,还有许多能反映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骨矿物质代谢等骨转换的实验室指标,这些都有助于骨质疏松的诊断。所以,即使X线摄片正常,也可能有骨质疏松。

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2-0078-02

doi:10.14033/ki.cfmr.2015.12.039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引起的相关性疾病也受到国内外学者密切关注[1]。骨质疏松症作为其相关性疾病之一,导致患者骨折的风险显著增高,且骨折后治疗难度也相对较大。本研究采用双能X线高级骨密度仪对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多部位骨密度水平检测,比较骨密度、骨质疏松发病率,并研究其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作为2型糖尿病组(T2DM组),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76例,年龄36~80岁,平均(51.6±12.5)岁,病程1~28年。均进行饮食和运动控制,口服或皮下注射降糖药正规治疗。均未服用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钙剂、维生素D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124例作为健康组,其中男54例、女70例,年龄35~81岁,平均(48.6±15.6)岁,均诊断非糖尿病患者,未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美国通用(GE)公司2010年上市的数字化双能X线高级骨密度仪(型号:Prodigy)测定骨密度。测定部位:腰椎(L1~4)、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区,骨密度单位为g/cm2。使用WHO推荐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根据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分级:1级,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群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SD)为正常;2级,降低1~2.5个SD为骨量低下;3级,降低程度≥2.5个SD为骨质疏松;4级,骨质疏松同时伴有全身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较,T2DM组的L1、L2、L3、L4、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区的股骨密度水平显著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2型糖尿病因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高血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而骨质疏松症为一种骨病,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随着骨矿成分和骨基质比例的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稀疏,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度显著升高。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因素很多,糖尿病便是其中之一。据报道约有1/2~2/3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降低,其中1/3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骨代谢而导致骨质疏松:(1)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大量钙、磷、镁离子被尿液排出,使血中骨盐浓度显著降低。低钙、低镁血症可刺激甲状旁腺使得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降钙素(CT)分泌减少,溶骨升高血钙,进一步导致骨质疏松。(2)高血糖形成大量糖基化终末产物,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产生增多,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后影响骨的增殖和分化,导致破骨作用升高、骨吸收增加[2]。(3)胰岛素与成骨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促进骨细胞内氨基酸蓄积,刺激骨胶原的合成。而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导致成骨细胞数目减少、活性降低,影响骨的形成和转换[3]。(4)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导致骨髓的微循环障碍,影响骨的重建。(5)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导致人体胃肠功能紊乱,对钙、磷、维生素等吸收降低,骨形成原料缺乏,引起骨质疏松。(6)糖尿病肾病导致肾脏1-α羟化酶缺失或功能下降,1,25-(OH)2D3生成减少,肠道钙吸收减少,而低钙血症诱发PTH分泌亢进、CT水平下降,导致骨吸收增加。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股骨颈、大转子、Ward区的骨密度均有所下降,这与Yaturu等[4]的报道相一致,提示2型糖尿病可使骨量下降加重。另外,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较健康组显著升高,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病程较长,易出现低血糖、脑供血不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导致患者跌倒的几率增加,而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发生骨折的几率也显著提高。骨折后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局部血供差、钙质吸收困难、成骨细胞减少等多种因素导致骨折愈合较健康者明显困难。所以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骨质疏松尤为重要,条件允许,2型糖尿病患者均应定期检查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如果发现骨量减少,应及时治疗,避免骨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菁爽,孙远新,马永文,等.阿仑膦酸钠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3,47(3):284-286.

[2]王庭俊,王中心,严孙杰,等.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12):1152-1156.

[3]杨爱格,刘[,郭玉卿,等.不同年龄糖耐量异常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关联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3):260-262.

高血压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范文6

纵观人的一生,从胎儿时期起就需要开始补钙。如果孕妇缺钙,必将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尤其是骨骼的发育,因此,妇女妊娠后就需要补充足量的钙,以保证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之需。出生后,婴儿以母乳为主要营养来源,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钙完全由母乳提供,因此,哺乳期女性也应重视补钙,以满足婴儿正常生长发育之需。从另一角度看,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若钙摄入不足。为满足胎儿和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将会动用骨骼中的储备钙,从而导致自己体内的骨密度下降,影响母体的健康。进入儿童期,随着骨骼、牙齿及机体的生长发育的逐渐加速,对钙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补钙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保健措施。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第二个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对钙的需求量也是最高的,因此。补充足够的钙对青春期女性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对骨和骨盆的发育是极其重要的。女性的骨骼。包括骨盆的发育,并非终结于青春期,青春期后仍处于进一步发育和完善的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为10年,因此,青春期后仍需要适量补钙,增加骨量。

通常至35岁左右,人体内的骨量达到最高峰,以后,骨量将逐渐下降,所以,35岁以前的生长发育期是钙代谢的正平衡时期,也就是这个时期人体摄人的钙量要超过排出的钙,以使体内有足够的钙储备。每个人的骨密度峰值的高低,虽然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但与生长发育期钙摄入量的多少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这一时期增加钙的摄取,对保证体内有足够的钙储备具有重要意义。有人将生长发育期的较高的钙储备比作向银行存款,年轻时骨密度峰值高者,可以有效弥补年老后的骨质丢失,从而使骨密度下降得慢一些,有缓解缺钙引起的不良影响的作用。

女性体内钙的正常代谢还有赖于卵巢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的协助。雌激素有激活骨骼中成骨细胞生理功能的作用,使摄人的钙沉积在骨骼中,使骨骼得以维持较高骨密度的峰值。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卵巢功能衰退,几卵巢性激素水平明显低落,开始步入钙代谢的负平衡时期,骨骼中成骨细胞的功能下降,导致破骨细胞的功能超过成骨细胞,骨钙丢失率明显加快,出现骨质疏松。资料显示,更年期妇女每年钙丢失率为0.5%~1%,绝经后的丢失率更可高达5%左右,持续时期可长达10年。更年期及老年期妇女的钙丢失率明显高于同龄男性,她们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高出同龄男性数倍之多。因此,步入更年期及老年期的妇女,尤须重视补钙。通过适量补钙有助于缓解钙丢失造成的骨密度下降,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必要时还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补充适量雌激素,以促进钙的吸收。倘若,生长发育期重视钙储备,35岁时有较高的骨密度峰值,可以有效地弥补更年期后的钙丢失,从而有利于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还须提醒一点,即一旦发生了骨质疏松,尤其是骨质疏松症后,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使之骨密度有效增加,所以,对于骨质疏松,预防胜于治疗。由此可见,女性一生都重视补钙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