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范例6篇

高血压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高血压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范文1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450003郑州人民医院

高血压是社区居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已成为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对激发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维护与促进,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的150例高血压患者为健康教育干预对象,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2]。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35岁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毕业48例,高中57例,大专及以上45例。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建立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同时,对高血压患者建立慢病管理档案由全科医师、全科护士组成管理团队分为两个慢病管理小组,每小组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医护结合,各负其责,责任医生负责建立健康档案,制定治疗方案,包括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健康咨询,药物调整等,护士负责健康指导,联系患者,督促患者定期随访,或与医生一起到家中随访,入户宣教指导,并负责组织每2周1次高血压知识专题健康讲座,发放高血压健康教育手册,在社区出宣传板报、挂图、播放光碟等健康教育活动。

1.2.2 教育内容

1.2.2.1 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

采用健康宣传教育和定期讲座等形式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此病的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疾病控制的方法及急救措施等内容,指出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护能力的目的。

1.2.2.2 心理指导

对有精神压力和心理失衡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参加适合个人的文化生活,增加与社会的交流以减轻精神压力并提高应激能力。

1.2.2.3 饮食指导

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与6 g以下,以少食多餐为宜,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二便通畅,有效控制食量,减肥控制体重,减少摄入的总热量;戒烟限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压升高,因烟酒过多引起心肌梗死,低胆固醇饮食,以进食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少食动物脂肪,对肥胖者应限制总热量,使其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少食甜食、咖啡、浓茶、刺激性饮料,忌暴饮暴食;宜食含钾高的食物,钾在体内能缓冲钠如黄豆、番茄、芹菜等以及各种绿叶蔬菜;水果有香蕉、橘子等;多食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食物,如鱼、牛奶、瘦肉等,宜食含钙多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等。

1.2.2.4 运动的指导

体力活动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患者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达到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患者应选择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跑步、游泳等。要循序渐进,开始1次/d,0.5 h/次以后逐渐增加,按运动前后脉搏变化及自我感觉来调节运动量,运动时心率一般控制在运动后心率增加不超过运动前的50%为宜。

1.2.2.5 用药指导

早期轻度高血压患者先使用镇静药,提高睡眠质量,解除情绪紧张和烦躁,多可使血压下降。在使用降压药时,应从单一的小剂量降压药开始,经一段时间治疗,根据血压的水平适当增减剂量,维持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对血压较高的患者其血压应逐步降低,避免血压骤降,引起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产生不良反应。在患者经济条件许可时,尽量选择长效制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保证血药浓度的稳定,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3-4]。教会患者自己监测血压,以便适当用药和及时就诊。指导患者坚持长期服药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在常规服药时若出现头疼等症状,测血压较高时应及时增服降压药。如自测血压较低,应减少用药剂量,如服药后血压降幅过大,引起心慌头晕等不适,应及时卧床休息,以防心脑供血不足昏倒而发生意外。

1.3 评定方法

对150例高血压患者分别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健康教育干预一年后,利用统一调查表对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疾病知晓度,遵医行为,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生活方式及服药治疗情况等进行比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在疾病知晓度,遵医行为,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生活方式及服药情况的比较结果(P

2.2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P

2.3 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血压控制率情况比较结果(P

3 讨论

对高血压的治疗与控制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特别是早期高血压患者,综合性治疗措施的实施,关键在于患者个人对所患疾病是否高度重视,对高血压病是否有一定的认识水平,是否能够从个人生活方式、行为、饮食习惯等方面给予辅助治疗,健康教育是提高患者认识水平,改变个人生活方式、行为、饮食习惯的必要手段[5-6]。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定期给予相关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通过参与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7],改变行为生活中的危险因素;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个体化、规范化的防治理念必须通过健康教育的形式深入广泛的渗透到社区居民中去,从而促进其生活行为的改变,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

参 考 文 献

[1] 李立明,胡永华,曹卫华,等.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研究.北京大学报(医学版),2002,34(5):519-525.

[2] 华琦.解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一)高血压诊断新进展.血管病研究,2006,4(2):85-88.

[3] 钱之玉,药理学进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02-109.

[4]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5-328.

[5] 吴锡桂,顾东风,武阳丰,等.首都钢铁公司人群心血管病24年干预效果评价.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93-95.

高血压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农村;高血压;健康教育;规范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原州区张易镇黄堡村45岁至85岁常住高血压患者250例,全部均为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间我镇辖区高血压患者。男117例、女133例,其中回族176例、汉族124例。平均年龄63岁。病程3-32年,所有病例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 首先对250例居民分组进行定期、规律的的座谈式教育,详细了解每组内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特点及导致其不健康行为的原因。针对存在的并发症情况和自身具备的客观条件制定具体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案,利用访视机会进行随机性教育或书面教育。

1.2.2 建立档案,分级管理 对所有观察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对首次测量血压结果进行分级,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进行定期随访。对随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沟通,同时邀请家属积极参与,帮助和督促患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及遵医行为。

1.2.3 合理治疗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知道得了高血压病并不可怕但要坚持规范治疗,要有终生服药的心理准备。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方可降到目标血压,尤其是中高危以上患者应采取长期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临床症状及其它合并症,结合家庭经济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年龄特征,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督促患者积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适量运动、控制饮食、戒烟限酒以及改变饮食习惯等措施,纠正患者在此方面的认识误区。(农村患者大部分从事体力劳动他认为工作便是锻炼)值得一提的是在综合治疗中家属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

2 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以p

3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中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据2002年卫生部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患者2亿人,而我国高血压特点即“三高三低”,患病率高、增长率高、危害性高,同时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的提高要比不良生活行为改变容易的多,用知、信、行理论解析,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的改变才是真正的目标。本文的250例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普遍存在着相关知识缺乏,对非药物治疗认识不足的问题。而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多数高血压患者意识到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并能坚持规律服药。因此,利用一切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灌输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并积极调动家属参与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环节。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健康教育模式必将产生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我们基层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主要来自广大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知识相对缺乏,很大一部分患者不了解高血压的并发症及危害。因此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可使高危人群和患者加强自身保健的意识,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因高血压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所以我们进行健康教育的对象还应包括社会层面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控制不良行为为手段的综合防治模式是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s].2010修订版

[2]李立明、饶克琴、孔灵芝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技术执行组.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7:478-483

[3]赵仲堂,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73-375

高血压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范文3

关键词 高血压 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356

根据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8.8%,比1991年增加了31%,患者增加了近7000多万,全国达到1.6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疾患具有高度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在社区内开展高血压健康管理是目前高血压综合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将28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建康管理,实施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调适)与循证药物治疗等规范化管理,并定期随访,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高血压患者28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版)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65例,女116例;年龄40~85岁,平均61.2岁;其中1级132例,2级127例,3级22例。

方法:①建立健康档案与随访:依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辖区内3174名居民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共筛查28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包括个人档案编号、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病史、病程、症状、体征、并发症、生活习惯(烟、酒、食盐以及油脂的摄入情况)、运动情况、用药情况等。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危险因素评估、危险性分层进行高血压分类、评价,建立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卡,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填写高血压随访记录表,每半个月随访1次,血压稳定后,每2个月随访1次。②随访内容:对高血压的的认知程度、生活方式及行为的改变、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血压水平、用药情况、靶器官受损情况等。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健康管理方案,更新健康教育内容,指导用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③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相关知识,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调适,指导用药及自我监测血压。

结 果

从患者建档时填写的个人档案与健康管理1年后的随访结果比较,可以得知,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对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的危害、摄盐的多少、油脂的摄入量等)与高血压的关系,运动对血压的改善等都有了较高的认识。健康管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也有明显差异,未有重要终点事件发生。见表1。

表1 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分析表2010~2011年(例)

组别健康管理前健康管理后

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89281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32256

规范用药73167

血压达标113259

讨 论

本组高血压患者通过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卡,进行健康管理1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收缩压平均下降11.2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7.6mmHg。高血压理想治疗(HOT)研究显示,收缩压降至139mmHg,舒张压降至83mmmHg为最佳水平,可使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高血压属于终身疾病,需要长时间服药,目的是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有效地控制血压,必须进行系统有效的健康管理,规范和个体化的治疗。以社区为基础控制不良生活方式的综合防治模式是高血压控制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成为提高高血压达标率的重要措施。本文的高血压管理方案是参照《2005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的。研究表明,社区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其血压(不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有明显下降。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懈地对被管理者进行健康教育,向被管理者提供健康生活处方及行动计划,使社区居民中的高血压病患者增加了预防保健知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长期跟踪被管理者的血压,提高了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整个人群血压达标率的提高;及时指导就医,提高被管理者的保健效率,延缓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最终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达标率,从而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潘江,崔光华.150例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随访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224-226.

2 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 张明.高血压的最佳治疗(HOT)试验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康复,1999,3(10).

高血压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范文4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高血压;生存质量

高血压是需要终身服药的慢性疾病,若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不当,有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及其家属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及负担。良好的血压的管理,对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血压可以引起患者体内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增加患者血液的粘稠度,以及使得患者血管出现重塑等,引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能够保持与住院时良好的血压控制,维持血压水平在正常水平,延续性护理在临床上逐渐开展实用。现代医学治疗,除了讲究疾病的治疗外,还会注重患者治疗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因此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取得良好的高血压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186例。患者年龄在47岁到73岁之间,其中男性患者共95例,女性患者共91例。入选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为(147.2±2.3)mmHg,舒张压为(95.2±2.1)mmHg。入选患者没有实质器官受损或者由于原发疾病导致的并发症,排除恶性肿瘤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患者的教育背景情况,其中小学有31例,中学有134例,大专或以上学历有2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共9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共9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以及病症类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药物降压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延续性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自身基础疾病情况,生活习惯等健康状况作出客观性评估。并且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能够全面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高血压的危害。患者出院时的出院健康教育还应该包括有患者用药的指导。通过考察评估患者的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出院用药指导,使得给药方案更加具有人性化以及有针对性,使得患者的血压控制能够平稳,减少高血压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健康教育的内容还应该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各种饮食和运动干预。保持良好的睡眠,要保持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健康档案建立。为患者建立高血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该包括患者的个人资料,能够方便对患者开展随访跟踪治疗。另外还需要包括患者的血压情况,定期要求患者应该要回医院进行血压的测量登记。健康档案应该还需要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用药依从性情况;患者出现的各种由于高血压引发的并发症,以及其他的疾病史等。

定期随访。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一般是在患者回医院取药,为患者进行血压的测量,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和用药情况。

心理护理。叮嘱患者要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引起的血压大幅度变化。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采用SF-36的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定以及血压控制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以χ±s表示,以P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具体的情况如下。

高血压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范文5

一、背景

我市于年开始对慢病进行监测,2006年被确定为部级死因监测县及省级肿瘤监测县,同年承担并完成了“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性调查”任务。年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的直接指导下开展了以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病综合防治试点。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87542份,管理高血压病人14680人,管理糖尿病人2625人,在5个镇(街区)、19个村建立了防治组织机构和专业队伍,建立健全了防治工作制度,落实了危险因素控制措施,初步开展了干预性研究探讨。

二、目标任务

建立有利于主要慢病防治的社会环境,逐步降低社区人群中主要危险因素,控制慢病发病和死亡上升趋势,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居民防治慢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提高整体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三、工作内容

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使用网络版管理软件进行统一录入,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依据居民健康档案,为慢病病人建立档案,定期开展随访,实行规范化管理。掌握我市不同人群慢病的患病率及变化趋势。积极开展慢病防治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企业、进公共场所、进家庭“五进”活动,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落到实处。

四、工作步骤

(一)为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建立管理档案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行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度。

(三)到年底,我市人群高血压病人规范管理率达到35%以上,新发病人管理率达到50%以上;糖尿病病人规范管理率达到30%以上,新发病人管理率达到60%以上。

(四)慢病知识知晓率

1、知识知晓率:示范区人群慢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3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60%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的比例达到35%以上。

3、慢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当地调查患病率或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30%和25%。

(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慢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围绕控制烟草消费、推动合理平衡饮食、促进健身活动等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1、全市社区的示范点要定期设置、更换固定宣传专栏,广泛开展预防宣传教育。

2、市疾控中心、镇(街区)卫生院每年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模板和核心信息,并且能够达到相关数量要求;组织开展健康讲座和咨询活动,发放慢病防治相关宣传材料,普及慢病防控知识和理念。

3、学校要为学生开设慢病相关健康教育课;利用幼儿园家长会等形式,举办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知识讲座。

4、卫生部门、疾控中心等要定期开展大型专题宣传活动,加大对慢病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率和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其他有关部门、单位也要在全国高血压日、联合国糖尿病日、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牙日期间,组织人员宣传健康知识。新闻媒体要制作关于慢病的专题片进行播放,充分发挥传媒在宣传工作中的作用。

5、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面向全人群,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推广简便技术和适宜工具,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健康的技能。

(1)政府组织,多部门参与,广泛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健身运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要建设有利于身体活动的支持性环境,组织职工开展群体性健身活动,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2)推广食品营养成分标签,鼓励并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合理膳食的知识,科学指导人群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3)政府部门带头,全社会开展控制吸烟行动,创建无烟场所、单位。

(4)创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或示范餐厅。

五、监测工作

(一)死因监测

开展居民死因统计工作,按要求进行入户调查,规范填写《居民死亡证明(推断)书》,并录入死因网络直报系统上报。完成居民死亡原因年度统计分析,分析我市监测人群的疾病模式,查找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肿瘤监测

建立常住人口新发肿瘤病例常规报告制度,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接诊的恶性肿瘤病例,必须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市疾控中心。按要求填写好《居民肿瘤病例报告卡》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按时上报。

(三)慢病及危险因素监测

每年完成1次慢病及危险因素核心指标(包括体重、腰围、血压、糖尿病)监测调查。每三年完成一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利用。

六、社区慢病诊断

在开展社区防治工作之前,先摸清本社区慢病的基本情况,找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社区综合防治打下基础。

(一)内容。本社区主要慢病的现患和发病情况、人口学特征及发展趋势、主要慢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分布特征、疾病防治环境支持系统现状、已开展慢病防治工作的效果评价及人群防治主要慢病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等。

(二)方法。对本社区已有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对15岁以上人群进行慢病入户调查;进行现有的政策、机构、资源及其作用的科学研究;社区诊断资料的管理,包括建立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程序,资料的管理、分析、评价和动态观察,疾病和死亡情况登记;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七、开展“五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进社区:在社区内设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栏内容每季度进行更新;在社区主要街道粉刷两条以上的慢病宣传标语,利用高血压、糖尿病宣传日等活动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咨询,向居民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开展控盐、控油活动。

(二)进学校: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板报等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为学校师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争创无烟办公室、无烟学校、健康食堂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让学生从小树立健康理念,当好父母的监督员。

(三)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制作防治知识宣传栏;主要工作场所张贴控烟宣传画,开展争创无烟办公场所;为工作人员举办健康讲座;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干预。

(四)进公共场所: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张贴宣传画,张贴控烟宣传画;在高血压、糖尿病宣传日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定期播放防治知识。开展争创无烟公共场所活动。

(五)进家庭: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健康教育处方户均一册、人手一份;健康生活理念和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开展家庭血压自测和动态记录活动;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到30%、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达到50%以上;开展创建健康家庭活动。

八、社区综合干预

社区综合干预是以社区为基础,充分发挥社区内政府、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和群众组织的作用,针对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开展健康教育,进行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多方位服务,以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社区整体健康水平。

干预目标: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慢病的防治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防治主要慢病和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宣传教育,建立和推行门诊15岁以上病人首诊治疗制度。

干预原则:采取以社区为基础,全人群为对象的干预;全社区干预,与社区内不同场所、地点干预相结合;强调全人群参与,重视高危人群;采用多种类型的综合干预策略。

干预措施:全人群干预措施和高危人群干预措施相结合。

九、阶段目标

(一)年

在我市部分镇(街区)开展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筛查社区内慢病发病的现状,对现患病人和高危人群进行初步调查。为试点社区人群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汇总慢病发病情况,了解影响居民健康的因素。对筛查出的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进行初步管理,建立管理卡片,实行电子档案管理。每季度召开一次管理、培训大会,对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人安排随访,并录入电子管理档案。加大对社区居民、学校(幼儿园)、工厂和其它一些公共场所宣传防治知识,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宣传栏等形式,使人们初步了解防治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行为干预的目的。

(二)年

完成示范点社区的诊断工作,找出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完善防治规划,将筛选出的社区高发病种作为防治重点。对社区15岁以上人群开展社区高发病人调查,为社区高发病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工作,逐步提高社区高发病人的管理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对社区高发病人在合理治疗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合理膳食、减重、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干预活动。社区防治工作启动后,每3个月开展一次健康知识讲座,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

(三)年

社区内高发慢病病人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高血压管理率达30%;糖尿病管理率达50%以上。社区内15岁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60%。条件成熟后,逐步开展对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主要慢病的防治。

十、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领导机构

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由市委宣传部、市发改、计生、财政、卫生、科技、广电、教育、体育、妇联、老龄、公安、民政等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全市慢病综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有关政策,审定慢病综合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防治经费,协调搞好全市慢病综合防治工作。各镇(街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来负责辖区的慢病防治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要协调卫生系统内部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部门的工作和卫生资源配置。

(二)职责分工

1、镇(街区)。成立慢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协调辖区内的防治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好病人的监测和管理,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辖区内各村常住人口的监测及防治工作,做好防治知识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工作。

2、市委宣传部。参与研究制定全市预防和控制宣传教育的原则,牵头部署、协调有关媒体的新闻报道工作。

3、市发改局。根据上级有关预防和控制方针、政策和总体要求,会同卫生等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全市防治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对防治、科研机构所需基本建设投资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列入基本建设计划。会同科技部门将调查监测研究项目列入全市每年的科研计划优先支持项目。

4、市财政局。根据防治工作的需要,负责安排应由市级财政承担的防治专项经费,为上级安排的防治项目提供配套经费,并和有关部门一起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和效益评估工作。会同市发改、卫生等有关部门制定全市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

5、市卫生局。会同市发改、科技、财政、计生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全市慢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配合、会同有关部门起草有关慢病防治的规范性文件;定期向市政府汇报全市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负责组织监测与管理,制订有关技术标准,组织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价,加强技术指导。负责专业机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其他各类从事防治、科研、宣传教育及管理人员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实现防治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企业、进公共场所、进家庭的“五进”目标。承担政府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组织和团体开展预防活动的协调联络任务,组织防治工作信息的交流,提供技术服务。负责防治合作项目管理,提高防治水平。发挥中医药优势,开展中医药防治的研究。保证病人管理的连续性、规范性。负责做好防治知识“五进”活动中“进重点场所”的组织实施工作。

6、市科技局。负责把重点调查监测、预防控制研究项目列入市科技计划,并将该计划作为每年的优先支持项目,加强防治技术的科技攻关。会同市卫生、发改、计生等有关部门制定全市防治规划。为防治工作提供科普宣传和有关的技术服务。

7、市广电中心。将预防和控制慢病的宣传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报道有关防治工作的情况。电台、电视台将防治内容列入日常公益性宣传计划,逐步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不断提高宣传质量。报刊将预防和控制知识列入组稿计划,定期刊载。加强各种公共场所的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干预措施,积极进行控烟。加强对人群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生活理念的形成。组织各文艺团体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8、市教育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慢病防治知识作为学校健康教育内容,落实教学课时,开展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实现慢病防治知识“进学校”目标。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从小树立起健康观念。在学校新生入学体检时,向每位新生发放防治知识宣传单。

9、市公安局。公安部门在做好死亡登记的同时,每年3月份前向卫生部门提供上年全市分年龄组人口数及上年度登记死亡信息。每季度一次与卫生部门核对死亡登记人员名单,防止错报、漏报现象的发生。

10、市民政局。在居民死亡火化时必须凭公安机关、经批准的医疗机构或所在村(居)委会盖章的《死亡医学证明书》或《法医鉴定通知单》办理火化手续,并于每月的6日前向卫生部门提供上月居民死亡火化登记情况。每月一次与卫生部门核对死亡人员登记名单,防止错报、漏报现象的发生。

高血压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范文6

关键词: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疾病知晓率;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49-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问题得到更多关注,进行健康体检能够检查出身体的健康状况,从而有目的性的进行防治和保养。实践表明,对受检者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防治疾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接收的体检人员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接收的健康体检人员180例,其中男性102例,占比56.7%;女性78例,占比43.3%。年龄在25-64岁之间,平均年龄(43.2±2.6)岁。机关干部34例,企业职工77例,教师21例,普通群众48例。

1.2方法

1.2.1体检方法180例受检者第一次体检后,接受健康教育,并在6个月后进行复检。两次健康体检都需要完成一份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日常生活习惯、疾病史、治疗方法、疾病知识的掌握等。开展调查前事先告知受检者调查的原因,从而得到受检者的支持。另外,对于无法完成调查的,由护理人员进行协助完成。在体检项目上,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身体检查(身高、体重、血压、五官、内科、外科等)、实验室指标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辅助检查(心电图、B超、胸片等)。

1.2.2健康教育方法

1.2.2.1语言教育受检者在体检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热情接待,使用亲切的语言和受检者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要把握开展健康教育的正确时间,将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整个过程中,使受检者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危险因素,从而掌握正确的饮食、运动、用药方法,明确复查时间。

1.2.2.2书面教育一是要充分利用医院内的宣传栏和电子显示屏,根据不同的季节将流行病、多发病展示出来,通过文字和图片相互结合的形式,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二是要把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妇科疾病等制作成知识宣传手册,明确发病机制、症状表现、防治方法,保证受检者人手一册。

1.2.2.3健康讲座对于人们常发疾病,定期开展健康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教育,解答疾病疑问。

1.2.2.4电话随访为受检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健康疾病状况。一方面有利于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访问,了解患者的近期状况,指导用药情况,改正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1.2.2.5健康指导体检完成后,根据受检者的体检报告制定针对性的健康规划,让受检者知道其中的利弊,从而更好的遵医嘱。具体内容包括防范危险因素,制定饮食和运动方案,心理指导,用药管理等。

1.3观察项目和指标(1)观察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对比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以自身健康知晓率、疾病知识预防率作为评判指标。(2)观察受检者的患病情况,以两次体检结果为依据,比较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8.0软件,其中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x2检验。P值在0.05以下说明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健康教育效果比较复检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后,受检者的自身健康知晓率、疾病知识预防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受检者患病情况复检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后受检者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的发生率上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