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论文范例

网络管理论文

网络管理论文范文1

系统主要完成管理员对图书的管理、读者用户对图书信息的网络查询等功能。不同用户登录后进入不同网页界面。用户包括超级管理员用户、普通管理员用户、读者用户。超级管理员拥有对系统管理的全部权限,包括:图书管理、图书借阅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库管理、留言板管理。普通管理员可进行对图书的借阅管理、留言板管理、数据库备份、用户密码修改操作。读者用户可进行图书查询、申请续借及账户密码修改操作,并可在留言板里进行留言、交流。图书管理主要包括图书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图书借阅管理包括图书的借出、续借、收回、借阅信息查询操作。用户管理包括用户添加、修改、删除、权限设置等操作。数据库管理包括数据库的备份、恢复。

2系统开发方案

本系统在设计中优先考虑系统功能的有效实现,达到用户操作简便,便于维护的目标,其次系统设计科学合理,便于开发,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根据数据存储的需求特点合理地选择后台数据库。开发模式上目前广泛采用B/S(browser/Server)、C/S(client/Server)两种模式。C/S模式即服务器/客户端模式,这种模式下因需要安装专门的客户端程序,这种模式不太适用点多面广,而用户群体不确定的使用环境。在B/S模式下,用户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界面完全通过浏览器实现,因此便于维护、升级,开发成本低。另外B/S模式下,可生动地与用户交流,本系统采用B/S模式开发。系统选用ASP动态页面进行开发,ASP具有简单易用,开发效率高的特点,是一种WEB服务器端脚本程序开发工具与运行环境,可用来创建动态网页及交互应用程序。页面中可嵌入VBScript、JavaScript等多种语言脚本。ASP可方便地与SQL、Access等数据库连接,在后台数据库选择上,选用设计简单,数据处理能力较强,成本较低的MicrosoftAccess2003。ASP网页在WEB服务器上运行,本系统运行平台为WindowsSever2003上的IIS6.0。选用可视化的DreamWeaverCS3作为编辑开发工具,利用CS3具有Ajax的Spry框架、CSS样式等功能可以大大提高开发的效率,并可以实时地进行功能及浏览器兼容性验证,完全满足设计需求。

3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包含6个数据表,如表1所示,这些数据表分别用来保存管理员账户信息、读者账户信息、图书基本信息、借阅信息、续借申请信息及留言板信息。系统数据库采用快速高效的OLEDB连接方式,用连接对象的Open方法打开数据库,用ADO对象集的Recordset对象操作数据库,并通过SQL指令实现对数据记录的读写。为便于利用条码扫描器扫描借书卡上的条码以对读者信息的快速查询,在Reader数据表中设置条码代码字段。在借阅图书的录入中为快速录入,在book、Book_manage表中设置图书条码代码字段,为区别同一版本相同的多本书,应在每本书上贴上唯一的条码,并与表中该书的条码代码记录对应。

4系统安全设计

系统在运行除依托网站的防火墙等安全防护措施外,在开发中进行了如下安全设计:

(1)在登录页面中添加验证码输入,防止对用户密码的暴力破解。

(2)防止未经合法登录的用户直接运行各功能模块,采用session()函数进行登录验证。

(3)把数据库的扩展名mdb更改为asp,防止数据库被恶意下载;

(4)在页面中设计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模块,及时对数据进行备份。

5结束语

网络管理论文范文2

随着鞍山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尤其是“光进铜退”战略的不断深入,光传输平台的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而目前分前端的光传输平台采用多个厂商光传输平台设备,涉及到多种模块设备,对于日常的维护、故障的排查比较被动,甚至给系统的安全播出保障留下隐患。因此,建设一套功能齐全多级管理的光传输平台网管系统与CMTS网络管理系统变得刻不容缓。将实现公司集中汇聚各前端机房光传输平台信息和CMTS/CableModem并与OSS等相关系统对接,同时保证各运维部门对所属机房进行实时监控管理。项目系统搭建后,各运维部门将能够主动发现各类故障,随时联动,结合各种应急方案能够缩短故障恢复时间甚至防止重大故障事件的发生,从而减少人员的浪费,提高网络运行维护的质量和效率,确保信号的安全播出。

2CMTS网管系统网络架构

2.1系统定位

CMTS资源管理系统以网元数据为基础,应能够通过SNMP网管协议对CMTS及CableModem进行操作、管理和维护。通过构建CMTS和CableModem资源库,实现CMTS和CableModem的管理,同时与HFC网管系统对接,进而实现CMTS上行口噪声汇聚的准确检测,以定位噪声来源。

2.2系统结构

CMTS资源管理系统须是适用于大中型网络的网络版软件,基于B/S架构的多用户系统,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若干网管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安装在网管中心,操作系统为Linux或Windows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或者MSSQLServer。系统采用B/S架构,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理论上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应用服务器,客户端的管理权限可以通过用户分级来实现。应用服务器通过SNMP方式可以管理CMTS设备资源,也应该支持添加其他适配器支持与综合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各子系统通过基于SOA平台实现集成,并统一转换成符合TMFMTOSI标准的服务供其他接口调用。

2.3与HFC综合网管系统的关系

HFC中已经集成资源输入模板来配置CMTS上行口和HFC反向光接收机的对应关系,所以CMTS资源管理系统需要提供适配器来提取资源之间静态配置关系并进行展现。

3CMTS网管系统功能部署

3.1CMTS网管系统功能规划

CMTS资源管理系统是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网络上的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操作,包括资源域管理、资源配置管理、资源告警管理、资源告警统计、定时器管理、资源性能管理、拓扑管理、CMTS回传通道监控、资源报表、安全管理(用户和角色、权限设置、前端权限设置)、日志管理等功能,为网络维护、故障排查提供所需各种服务。

3.2资源域管理

系统可实现资源域的管理,根据资源特性和管理策略将资源分成不同的域。系统在资源域的基础上提供一系列封装的接口,通过使用MTOSI等模板机制和标准的数据模型屏蔽不同厂商设备的差异。CMTS资源管理系统应支持按照各种数据的类型和变化频度的不同,提供完善的数据同步功能,通过SNMP协议获取数据的变化信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系统应支持采用自动触发和手工触发两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CMTS资源管理系统数据来源为网元,与其对接的网元包括CMTS头端、CableModem。对于不同厂家的CMTS设备,在定制数据采集策略时有相应的选项供用户选择,系统支持对大IP段的设备集合进行采集。(1)直接配置针对某一种资源,系统可以添加单条资源数据记录,同时在资源录入的过程中要对资源对象的属性、资源对象的状态进行相应的修改。(2)模板批量配置资源输入模板制定固定格式的导入模版,将文本文件数据、Excel文件数据等转换为固定格式的Excel文件并通过程序快速地导入系统中。系统对Excel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处理,转换为系统内部格式的数据进行存储。针对不符合系统格式的数据,系统自动检查配置数据的缺失或错误,并提示用户修改或重新填写。通过规范数据录入流程和录入模板,实现数据录入的标准化。通过录入模板的标准化,可减少数据关联错误和定义错误。

3.3资源配置管理

资源配置管理是对具有相似结构、行为、关系的一系列资源对象的抽象和描述,资源配置管理引用域的概念进行资源建模。资源配置管理包括资源的添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功能。

3.3.1配置信息

系统应支持基本配置信息展现。包括CMTS设备的设备面板展示、概要信息及CableModem概要信息等。(1)设备面板展示面板中各端口位置,上行端口、下行端口、上联端口均可点击查看详细信息。可进行设备的刷新,还可查看CPU/内存的实时信息以曲线图形式加以展示。(2)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展示了CMTS的概要信息(管理IP、模块数量、版本、下行端口数量、上行端口数量、告警统计、上联端口数量)和基本信息内容。

3.3.2资源查询

系统应支持根据端口类型、端口名称、状态以及CableModemMAC地址等单一条件或组合条件对CableModem进行精确或模糊查询。查询结果以列表方式展现。(1)CM查询可根据端口、业务类型、状态、MAC地址等条件进行查询。可查看MAC、状态、IP、上行发射电平、CM上行信噪比、上行通道信噪比、信噪比差值、下行接收电平、CM下行信噪比、累计在线时长、上行端口、下行端口、CPEIP、业务类型等字段的信息。还可对所选择记录进行刷新和Ping操作。(2)CMFlap查询可根据MAC进行查询并且可刷新列表使列表中数据信息为最新信息。可查看下行通道、上行通道、CMMAC、最近Flap时间、创建时间、插入失败条目、hit、miss、miss/hit、CRC错误数、电平调解数、Flap总数、最近重置时间等字段的信息。还可对所选择记录进行刷新操作。

3.3.3资源统计

系统应支持对某个或所有上行端口下调制解调器统计功能。统计结果应包含上行端口下的调制解调器的在线、离线等状态的个数。统计结果应以列表方式展现。系统应提供对资源数据的分类统计功能。系统提供的数据统计功能是对大量原始数据的汇总和计算,通过统计可以从整体上反映网络中各种资源的分布情况,从而为网络维护管理人员进行进一步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系统可将统计结果使用报表形式输出。系统支持按照多维度(时间粒度、资源类别、业务类别、资源范围等)定义资源统计报表。(1)上行端口可查看上行通道名称、下行通道名称、CM数、注册CM数、可纠错率、不可纠错率、平均SNR、通道利用率、通道容量、户均流量、丢弃(in)、错误(in)等字段的信息。(2)下行端口可查看下行通道名称、CM数、注册CM、通道利用率、通道容量、户均流量、频率、带宽、调制、端口电平、平均CM接收电平等字段的信息。(3)上联端口可查看上联端口名称、利用率(in)、利用率(out)、流量(in)、流量(out)、标称速率、错误(in)、错误(out)、丢弃(in)、丢弃(out)、状态等字段的信息。(4)CM统计可查看根据上行端口、状态(在线、离线、初始化、测距中止、测距完成、IP完成)统计出的CM数。点击统计数字,可查看详细的CM信息。

3.3.4资源关系管理

系统对资源关系的管理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CMTS和CableModem的关联关系。(2)HFC中的反向光接收机和光站的关联关系。(3)HFC反向光接收机和CMTS上行口的关联关系。通过资源关系管理,用户能够根据前端名称、光站地址或光站编号迅速定位相应光站所对应的CMTS上行口并进行上行口的噪声监控操作。

3.3.5资源测试

(1)资源测试-Ping系统应提供基于ICMP协议Ping命令,利用ICMP回射请求报文和回射应答报文来测试目标系统是否可达,为用户提供最为基础的判断网络物理连接是否通畅提供依据。(2)资源测试-SNMP系统应提供SNMP访问方式用于对支持SNMP协议的设备进行工作站和之间的通信状况的判断。

3.4资源告警管理

告警管理是实现对网管系统所管理设备的有无发生异常的最直接的有效检测手段。告警管理中用户可以自定义告警过滤器,对用户自身责任范围内的设备告警进行实时监控,以达到快速了解设备异常情况的目的。系统提供对告警的确认、取消确认、删除、操作记录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快速的告警处理入口。系统应能够对CMTS的各个部分进行持续或间断的测试、观察和监测,以发现故障或性能的降低。例如当CMTS上行口信噪比严重下降时,系统应能产生告警。当CMTS突然断电时,系统应能产生告警。(1)告警显示系统应能通过多种方式显示告警。并根据告警的类别、等级,以不同的声音和颜色进行显示。(2)告警归类系统应能够为指定的告警原因分配告警的严重级别。(3)告警处理系统应支持告警日志功能。故障发生后,日志中应能记录该操作。告警日志统计列表应能对故障类型基于严重程度、故障原因、时间段进行分级统计展现。收到告警后,系统管理员可根据需求对告警进行确认、清除、加备注等操作。(4)告警信息告警信息展示指定设备的告警的基本信息以及对此设备告警在网管级别所做的操作进行记录,便于记录和查证告警原因。(5)告警查询与统计系统应支持对当前告警或历史告警提供查询与统计功能。

3.5资源告警统计

系统应提供告警统计功能,包括历史告警统计、活动告警统计、活动告警分布。统计结果可根据查询条件进行过滤,以图形化界面显示(饼图或柱状图展示)。便于告警数据的分析和具体问题的定位。告警统计图包括以下几部分。(1)历史告警统计可根据统计方式(资源域、资源类型、告警级别、前端)、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统计历史告警记录。右侧以饼图展示统计结果(显示具体告警条数和所占百分比)。(2)活动告警统计可根据统计方式(资源域、资源类型、告警级别、前端、告警状态)、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统计活动告警记录。右侧以饼图展示统计结果(显示具体告警条数和所占百分比)。(3)活动告警分布可根据资源域、资源类型、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进行活动告警分布的统计。右侧以柱状图展示统计结果(告警级别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分)。

3.6资源性能管理

系统应提供性能数据采集功能,定制资源类型中指标的使能及其上下门限的设定。性能展示以图形化界面显示CMTS关键性能参数的实时变化趋势,并能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根据不同条件查询历史系统性能记录。(1)性能管理可设置不同资源类型所涉及的指标参数,并关联应用到指定位置。对指标是否进行监控,所产生告警是否启用均可自主进行设置。(2)性能展示以图形化显示所指定CMTS根据预设条件查询出的图形信息。图中显示指标所设置的上下门限,鼠标放于真实曲线中可查看各时间点该指标数值。

3.7CMTS回传通道监控

3.7.1CMTS回传通道信噪监控处理流程

3.7.2CMTS回传通道信噪监控实现

回传通道信噪监控的对象是CMTS的上行端口,上行端口的噪声汇聚又是由于反向HFC通道的噪声引起,所以将HFC反向通道和CMTS上行端口的频谱信息作为一个界面展示,便于用户校验问题。噪声监控界面包括以下几部分。(1)信噪比:监测CMTS上行口的信噪比变化趋势。(2)频谱:监测CMTS上行口的频谱变化趋势。(3)回传通道:以图形化方式展现从系统中获取HFC反向光接收机和光站的关联关系,以及CMTS上行口和HFC反向光接收机的关联关系。操作包括开通RX和关闭RX,两种操作产生的影响呈现在信噪比和频谱的变化趋势。运维人员根据其运维经验,通过信噪比和频谱的变化判断噪声来源。(4)操作日志:记录回传通道信噪监控界面触发的各项操作。系统应支持通过以SNMP管理方式从CMTS设备上获取上行口信噪比信息及上行口频谱信息并以曲线图方式展现,同时应该将相应光站信息显示在同一界面上,方便维护人员快速查找问题光站。

4项目总结

网络管理论文范文3

1.村务公开工作不规范。

一是公开时间不及时。二是公开形式单一,公开地点不适中。三是公开内容不完整。四是公开程序不严谨。五是公开制度坚持不够。

2.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村务公开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一些与之相关的制度不够配套完善,加之考核与奖罚也不完全到位,影响了村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3.管理不到位。

职能相互交叉,基层无所适从。同时,村干部和村集体二者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互动性不够,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4.轻视公开后的反馈。

只重视公开的形式,而轻视公开后的情况收集和处理,有公开无落实。村级事务不公开已经成为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造成一些地方农村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现实要求必须对村级事务公开的方式模式进行改革。

二、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村务公开新模式势在必行

(一)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党的建设是党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科学方法的运用,对提高组织工作水平至关重要。《决定》强调,要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党的建设的成功方法,并要积极探索适合新形势需要的新方法,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方法。

(二)群众的需求推动公开方式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大农民群众参政意识和法制观念日益增强,越来越珍惜并懂得利用法律保护手中的民主权利。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农民对选什么人当干部,对选上的村干部能否把各种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能否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必然更加关注。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据统计,目前45岁以下的青壮年农民80%的外出务工,张榜公开党务村务的形式,无法让外出务工人员及时了解党务村务公开信息。因此,如何让外出务工人员及时了解到本村村务公开信息,让在家的村民足不出户、随时掌握村情动态,已经成为制约村务公开的瓶颈。

(三)网络的发展给党务村务公开信息化提供了可能。

最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中国网民达4.2亿,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以非凡的发展速度在我国风生水起,网络已成为“第四媒体”。网络时代下的中国政治正悄然改变。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走进网络,与网民“零距离”交流,各地官员也日益重视网络舆情,纷纷约见网友“灌水”、“拍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网络的重视。正如广东省委书记约见网友时所说,“谁重视网络、谁培育网络、谁让网络能够尽早地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谁就占领了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制高点”。如果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高效、便捷、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和社会影响大的特点,有效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与群众双向、直接的沟通、交流和互动,将各项村级事务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这既是顺应民心、顺应时展潮流的有益探索,又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积极尝试。

三、村务公开网络化探索

潍坊市寒亭区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信息网是全国首家运用网络实现村务公开的网站,该网站实行“主管部门牵头,乡镇组织,干群双向互动,社会全面监督”的管理运作机制,具体由组织、民政部门负责整个组织协调工作,由乡镇街道对各村的政务财务情况审查把关后,每月10日上传公布,群众随时可以上网查询,对群众留言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组织有关方面调查处理,并反馈结果。在具体操作上重点突出了公开的全面性、真实性、长效性、互动性、严肃性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该网站运行多年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被誉为“风吹不走,雨淋不掉,随看随有,永不消逝的公开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实行网络公开特点和优势

与传统的村务公开方式相比,实行村务网络公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领先性。

实现了互联网与村务公开的有机结合,符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符合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目标。

2.开放性。

实行网上公开,面对的是整个世界,不但本地人民可以查阅,全国其他群众,甚至是外国朋友都可以查阅。管理员能随时上传信息,广大群众能够通过网站随时随地查询了解最新情况。

3.全面性。

对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敏感问题,大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党委政府的政策决定,小到各村党务村务都可在网上公开。

4.长久性。

在网上公开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延长公开时限,对村务、财务情况至少保留两年的时间,对政策法规只要不调整废止就长久保留,同时,建立了信息资料库,对更换下来的信息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建档,保证群众随时查询。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鼠标轻轻一点,上到党和国家有关政策,下到各村党务、政务、财务便尽收眼底,被群众誉为“风吹不走,雨淋不掉,随看随有,永不消逝的公开榜”。

5.高效性。

网络管理论文范文4

1.1框架设计

将仪器按使用小队分组,分别由仪器负责人维护,填写修改仪器的各个属性、状态,每天的状态存储于数据库。将测井仪器的名称、型号、编号、生产厂家、长度、直径等信息存储于数据库中,前台可以按照各个属性将仪器分门别类的检索出来,以便查看各个仪器的状态及详细信息。实现仪器基本信息,仪器单日状态,仪器多日维修统计,单支仪器维修记录,刻度、打捞、大修记录等信息的浏览查询。方便管理者了解仪器动态,仪器使用者掌握仪器特性。

1.2权限设计

根据信息的功能分为几大类:仪器信息的浏览;仪器基本信息;仪器单日状态,仪器维修记录;刻度、打捞、大修记录,刻度提醒等功能。据次将用户权限分为如下4类:普通使用者,只有浏览系统的权限,无法修改。浏览内容包括:仪器的基本属性、仪器的状态、仪器的刻度日期、仪器的大修打捞等信息。普通管理员,可使用用户名登陆系统,管理权限内的仪器,针对自己所负责的仪器进行维护,包括仪器的借还、仪器的故障维修录入修改、刻度的维护等。不可以对其它用户所管理的仪器进行修改。所需录入的主要内容包括仪器维修记录、仪器事件记录。班组长权限,在普通管理员功能的基础上加入管理本班组仪器的权限。管理员权限,对所有仪器的管理,包括仪器的基本信息的录入、仪器的报废与恢复、仪器的所属变更等。

2主要成果

网站目前已经建立起来并投入使用。包括前台浏览页面的设计、功能实现,后台管理页面的设计、功能实现,刻度、打捞、大修等信息的录入浏览。已经完成预先设计的各项功能,并加入了维修记录事件记录的总览、域外设备的浏览等多项新功能。

2.1前台

实现仪器基本信息,仪器单日状态,仪器多日维修统计,单支仪器维修记录,刻度、打捞、大修记录等信息的浏览查询。方便管理者了解仪器动态,仪器使用者掌握仪器特性。

2.2后台

实现仪器基本信息的录入、修改,仪器单日状态修改,单支仪器维修情况录入、修改,刻度、打捞、大修记录的录入、修改,刻度提醒等功能的实现。

2.3应用效果

本系统的研发运行,既提高了工作时效,便于仪器维修情况的统计,还为新仪器的购置提供数据分析依据。

3结论

网络管理论文范文5

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管理包括系统安全管理、系统运行制度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网络支撑能力管理等内容。其中系统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我区气象信息中心信息传输网络有三种网络结构形式:一是安全等级最高的内部局域网,各盟市台站及区局直属各单位几乎所有计算机都在该网上;二是以数字专线与有关政府机构构成的政务专网和通过不同授权等级共享的各级数据资源;三是通过宽带接入气象网站、供广大用户浏览的公众互联网。系统运行制度管理就是要提高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的科学管理水平,建立相应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系统业务标准,统一规范局域网络。用户信息管理就是包括IP地址和域名在内的基础运行信息,对于用户的基本信息记录,包括姓名、所属机构、职位、职责权限和邮件地址确认等方面也是网络信息管理重点。保证信息源的稳定与有效,一方面要提高信息资源的防篡改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信息的泄露和不良信息的侵入。网络支撑能力管理就是提升网络系统水平,完善公共服务网络支撑能力,涉及到网络服务器的配置情况与信息服务、访问状态以及负载均衡等多方面与服务器相关的信息范畴。

二、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安全防范问题

1.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安全需求

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已成为气象业务的重要支撑,安全、快捷、高效和高度共享的省级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是全面提高气象业务服务能力的关键。但网络系统遭受病毒侵袭、病毒软件破坏、网络故障等现象时有发生,还会出现配置良好的终端计算机却运行很慢或无法运行等故障。因此着力增强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能力,提高信息网络系统安全水平,建设规模适度的核心业务异地备份系统,提高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重大事件的能力,确保信息网络系统稳定运行,已成为信息网络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2.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安全防范

首先要从硬件上做好安全防范。建立互联网出口硬件防御装置,如硬件防火墙、网页防篡改系统等;局域网内部多层次防护,如网络管理软件、防病毒软件等;针对工作人员信息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应用程序存在漏洞及内网病毒难以防范等安全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服务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综合部署,有效避免病毒等入侵,从而保障计算机系统和局域网络等安全、可靠运行。其次要从软件上做好安全防范。周密的安全策略要求有严格制度的约束、规范的技术培训和机敏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建立。因此制订网络安全管理守则、机房管理制度,做到权责分明、操作规范、流程清楚、保密严格的高安全、高可靠的动态管理是安全防范体系建立的首要条件。

3.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安全保障

气象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需要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加密,防止数据和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干扰或者窃取。因此,建立网络安全系统,对于保障气象信息网络传输系统至关重要。保障气象信息传输系统网络安全,第一建立网络安全组织,从制度上明确气象信息传输系统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第二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安全策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安全措施。如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数据备份策略。第三对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加强对气象信息资源、密码系统、安全检测等系统的管理。因此,要想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气象信息传输中顺利应用,就必须建立网络安全系统。

三、结束语

网络管理论文范文6

1.1网络管理

设备网络管理就是指网络管理员通过网络管理程序对机房的各个光设备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操作,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问题管理、操作管理和变化管理等,从而维护它们的良好工作状态,才能更好地保障网络的质量。

1.2需求分析

1.2.1网络结构

石家庄有线电视城区网1550nm光传输系统设计为光纤到楼(FTTB)的全光网络,三级放大器级联。前端中心机房配置两台光发射机(双输出口≥9db)和两台一级EDFA,经过光分路器分别沿逆(主路)、顺(备路)两个不同路由到达13个分中心机房。主、备两路光信号分别经过二级EDFA放大后采用光开关进行自动切换,再经过三级EDFA放大后,分配给各个光接收机进行用户覆盖。

1.2.2设备的复杂性

随着业务种类增多,网络规模越来越大,机房的数量骤增,机房内光发射机、光放大器及光分路器等核心传输设备不断增加,而且各个分中心机房分散分布,距离较远。与此同时,在原有广播电视设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宽带等业务,使得网络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系统可靠性逐步降低。随着传输设备的功能日益复杂,生产厂商越来越多,产品规格不统一,比如光放设备由BK、傲蓝、路通、亿通等组成;傲蓝光放有单电源与双电源的区别;亿通光平台上通过一个网口就可以监控多个光放模块等。复杂的网络结构和设备的多样性,再加上当今社会,用户对信号传输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光设备在网络传输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若出现问题不及时处理,后果将不堪设想。要想实现对各个分中心机房光电设备的网络管理,就必须根据不同厂家设备的特点,配备相应的网关设备,通过网关设备将光发射机、光放大器等光电设备接入计算机网络系统,从而构成采用以太网方式进行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管软件实现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远程管理HFC设备的目的。

2光设备网管现状及意义

2.1光设备网管软件简介

石家庄分公司现采用亿通网络管理系统,它采用可视化图形界面与SNMP协议,为HFC网络提供了远程监督和远程控制,提供了人性化的人机接口界面,简单、高效地实现了传输设备的管理,能够对光发射机、光开关及光放等光网络设备的各项性能参数及通讯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及时地对各种设备产生的不同故障发出报警提示。

2.2网络管理的意义

2.2.1网络管理的优势

工作人员大部分工作是在电脑前通过亿通网络管理软件可以随时在一台电脑上获得可管理设备的所有信息,实时监视察看设备工作状态,通过此软件可以对每台设备进行单独操作,避免了误操作的可能性;若遇到异常情况,如光功率、温度、电压超出正常设定范围,通过报警功能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软件数据报警信息变化状况,提前预测可能出现故障并及时地更换设备。对机房的主要传输设备进行网络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节约了人力资源又能够及时发现机房设备故障,这样既对机房的各个光设备进行了科学管理,又降低了故障率,确保了信号的安全传输。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地减轻了工作压力和负担;将被动抢修模式变成了主动预防维护的模式,用现代化的机房和全网络的实时监控取代了人工管理机房的模式,使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轻松、更有效率。

2.2.2网络管理的劣势

(1)要实施网络管理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不仅要清楚网络的基本结构,如ISO模型、IP地址的分配问题等,还要对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有一定的基础。

(2)网络和服务器等硬件设备都有使用年限,在最初的2~3年之内不易出现故障,但使人们容易心存侥幸。一旦关键设备发生故障,没有备用设备或备用链路,将造成重大损失。此外,由于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电子器件老化、线路与电源故障,或者设备配置失误,都有可能导致系统的中断。

网络管理论文范文7

1)基本的SNMP体系结构。

在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的定义中,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是简单网关监视协议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发展演变优化得到的,主要包含了网络管理工作站、网络、网络管理传输协议和网络管理信息库几个部分组成,在这几个部分组成的网络管理系统中,每一个部分相互之间都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网络管理工作站是由管理程序、数据库和监控网络的接口组成。管理站起着很大的作用,它连接着网络管理员和网络管理系统两个部分,具备快速分析数据、及时发现故障和将有效地将管理员要求转换为实际过程中等能力。网络是网络管理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大平台上,工作时,管理站会进行一系列的信息请求和动作请,网络者在对请求进行及时的应答时,主机、网桥、路由器及集线器等者的工作者此时便是主要的执行者,与此同时,对于发生的重要的意外事件也可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网络管理信息库的职能是实现网络实体的MBI对信息数据的抽取,在网络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数据中,被管理对象的各种性能数据、被管理对象的静态信息、被管理对象的配置信息、网络流量、丢包率等是主要的数据。在正常的网络管理工作中,网络管理工作站都会对信息库进行查询,并且在后期,会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监控等工作。

2)组成SNMP的元素。

管理信息结构、管理信息库和SNMP协议构成了SNMP。对于管理信息库而言,它是网络管理系统的基础构成部分,每一个管理对象都表示着一个资源被管理着,而将所有的管理对象集合起来,就是通过整理后的管理信息库,与此同时,SNMP只能管理MIB中的对象,这就意味着,在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别,都有着自己独特并且唯一的MIB,表示的是网络设备中被管理资源的信息,因此,应用访问这些对象等手段,能够实现网络管理系统对这个网络设备的正常管理。

3)SNMP的安全性。

在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NMP的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安全问题,因此简单网关监控协议的推广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就现有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存在的安全漏洞和内容易被篡改。例如,在实际的网络工作环境中,由于协议的复杂性,网络在收到非法请求的情况时,有可能会面临着破译的危险。另一方面,SNMP协议的源地址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如果收到大量的欺骗性的数据,管理工作将会出现瘫痪或者其他故障问题。

2系统设计目标的实现

基于SNMP技术的网络管理系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任何网络拓扑结构中都能够正常工作,这就意味着SNMP技术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对任何生产厂家的、任何型号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对任何操作系统都能在不添加任何修改的情况下,实现跨平台的监控和有效地即时网络管理功能,与此同时,更重的是也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性能数据采集和故障的提醒。目前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界面友好、通用性、可扩展性、维护性、高效性以及网络管理的安全性。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的限制,该系统能够方便大多数人的使用,对非一般的专业知识要求不高,同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和采取对应的措施。采取通用性的特点是为了能够适应对大多数网络设备的网络管理。在网络管理记录中,存储着大量的内部隐私数据,因此采用多级用户和多级权限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网络设备不因数据篡改而影响运行工作。评价系统好坏的另一个标准就是能够以最少的物力人力对网络管理进行高效的统筹管理,通过迅速的决策,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在SNMP的系统体系结构中,系统的图形用户的接口是网络管理应用,网络管理应用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网络管理的功效。第一种方式是,为了获得网络设备的即时信息或者实现网络对网络设备的远程管理,在与被管理的对象进行交互时即可实现过SNMP操作的网络管理应用。第二种是在对数据库访问的时候,便能够直接获得系统的历史信息,对网络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即时的掌握。最后是智能诊断系统的使用,它是系统的最核心的版块。目前SNMP在网络管理中具有适用范围广,可移植性好,扩展性强等特点,在与其他的许多网络管理协议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当前科技技术在不断的快速发展,网络管理的必然趋势就是智能化,因此,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才能适应网络的发展需求。

3结语

网络管理论文范文8

1.1开发目标

借助现代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电子技术,构建结构严谨、操作方便的林业科研计划项目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开发完成后,可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保证科技项目的申报、审批、立项、实施、延期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畅通和高效运行。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在申报单位与委托单位之间搭建沟通媒介,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保证科技项目从申报到审批等各个环节的畅通、高效,提高林业科技项目管理、审批等工作的运行效率。

1.2系统基本要求

1.2.1安全加密

系统应采用安全加密技术,强化各方面保密性。在访问权限方面,需将登陆用户分为不同的等级,并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在用户登陆方面,使用全新的MD5加密算法技术,登陆需通过验证码认证。在信息保护方面,申报人只可查看自己的项目内容,杜绝涉密资料外泄。

1.2.2易于维护

系统应采用科学而简单架构,容易维护和修缮。采用当今最为流行的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用户使用起来就像正常浏览WEB网页一样方便,此外,由于代码脚本修改只在服务器端进行,避免了一般软件需在用户端系统的升级,不需用户维护。

1.2.3功能实用

系统应具有多样化功能,且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如登录用户提交项目只需要填写简单数据,程序会帮助用户检查数据的正确性,并可预览表格并打印。设计电子备份功能,保证项目资料保存完整。无论设计何种功能,均要以降低用户操作难度、减少信息处理量、缩短申报工作时间为目的。

1.2.4实时互动

系统具有实时交流、多方互动、信息速递的功能要求。系统实现申报人和主管部门的实时双向交流,提供了科技信息交流的环境,方便用户、专家及科研管理单位相互沟通,使科技项目管理工作走向信息化。

2系统设计方案

为了实现信息数据采集、处理、输出、交换、分析、WEB等多种跨平台功能,采用MacromediaDreamweaver8、JavaScript和VbScript等多种开发工具,应用ASP、Web交通技术,综合多种工具的技术优势,实现相应的系统功能,并可满足系统升级需要。

2.1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B/S模式),操作系统平台选择中文版Windows2003AdvancedServer,数据库平台选择Microsoft的SQLServer2000,客户端采用WindowsIE5.0以上的浏览器。系统使用全新的MD5加密算法技术,增加页面验证码。此架构既能满足上级数据集中管理的要求,又能满足远程客户端操作方便、运行稳定的要求,保证了科技计划项目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2.2数据库平台

为确保管理系统运行安全,服务器安装Windows2003AdvanceServer和SQLServer2000数据库,创建ODBC连接,应用MacromediaDreamweaverMX建立站点,连接数据库,再进行代码设计和调试。提供WEB页面FTP上传空间及系统运行专用域名或IP地址,为各级用户提供正常网上项目申报和审查应用。

2.3工作原理

系统工作框架主要包括项目申报、项目评审、审批流程、合同管理、项目进度跟踪、项目验收、成果推广、项目评奖等。基于“信息共享、决策支持”原则,设计“一站式”科技项目管理服务系统,实现科技项目承担单位与科技项目管理单位的统一管理。同时,提供多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实现基层与上级管理层单位科技项目的同步管理及网络化信息共享与传递。

3系统功能实现

3.1用户身份认证

本系统建成后,在网站首页设置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框,并提供用户注册和忘记密码功能。系统用户身份认证采用逐级授权方式,分为审查单位认证、推荐单位认证、申报单位认证、申报人认证4个级别。首先,由审查单位进行初始注册,认证成功后,直接登陆系统;第二,审查单位登陆后,设置推荐单位名称,通知申报单位分别注册;第三,申报单位注册成功后,经审查单位审核信息开通后,登陆到系统中;第四,单位登录后,设置本单位项目申请人,在其注册成功后自动开通,登录后即可填报项目建议书。

3.2申报管理

申报管理是指项目申报人随时登录、填写、修改、提交项目的过程,具体包括项目建议书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理两方面。推荐单位和审查单位不定期审查建议书内容,并给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审查不通过的项目建议书予以退回。通过审查的项目建议书进入项目库,开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申报程序。经过初审、复审、专家论证、复核等环节,合格的项目结束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理阶段,所申报的项目列入年度计划,进入任务书管理阶段。

3.3任务书管理

任务书管理是指项目申报人按照任务书要求补充内容项的过程,包括课题经费的银行账户、开户银行、财务负责人等信息。任务书中绝大部分内容直接移自可行性研究报告,如目标任务、年度计划、成果指标、经费预算等,这些内容已经通过专家论证,无需重复审查。任务书的审查过程分为一次审查和二次审查,一次审查未通过的项目自动退给申报人修改,提交后自动进入二次审查。通过审查的项目申报单位身份转变成项目承担单位,申报人身份转变成项目负责人。

3.4实施过程管理

实施过程管理是指项目正式启动后,对于各项研究任务的管理过程,主要体现在实施方案、年中总结与年末总结等文件中。项目申请人填报项目实施方案,每年提交两次的项目总结。如无实施方案,不能填写项目总结,也将影响到本单位下一年度的项目立项。项目总结提交后,承担单位、审查单位和推荐单位逐级审查通过。如在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中发现提交材料不合格,退回重新填写,被退回累计5次的项目负责人,将自动锁定其申报新项目的资格。

3.5成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