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基础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中医药基础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医药基础

中医药基础范文1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对策

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社会各界对于中医药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曾在报告中提出: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瑰宝,同样也是一把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与核心价值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中医药院校开始开办中医药文化学专业[1]。随着对于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愈发深入,标志着中医药文化已经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而培养中医药文化专业的人才,但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完善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有必要在《中医药法》的保障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2]。

1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是经过千百年不断与疾病斗争积累留下的丰富医学经验,同时融入了人文精神的一种优秀文化。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5个词进行概括:以人为本、大医精诚、医乃仁术、调和致中、天人合一[3]。这5个词对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总结,涵盖了中医药文化的实际价值和理论体系,也是对我国中医药思想体系的高度总结。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传承中一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6年12月,国务院发表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的发展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首先,中医药是我国迈向世界、维护国际和平以及国际医学重组的重要手段;其次,中医药的发展有助于推进我国“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譬如可以通过中医药文化帮助邻国提高药学研究等作为双方合作的契机[4]。中医药高等教育至今有60年左右的历史,已经有一批又一批中医药专业人才走向社会、走向国际,让我国中医学迈步到大教育、大卫生行列,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中医药、学习中医药、了解中医药,这就为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铺垫。伴随着《中医药发展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的逐步实施,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开始逐渐被大众所认可,同时中医药在“治未病”以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目前在我国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未来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也将愈发浓厚[5]。

2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现状

我国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但整体研究成果并不够系统,并且中医药文化也尚未有一些内涵概念的提出,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对于我国社会的影响,中医药文化的作用逐渐凸显。中医药文化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大群众认知,并随着社会发展其核心价值被广泛认同,随着研究成果的逐渐成熟与系统,学科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一批中医药文化学重点学科单位,此后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相继开办中医药文化学科以及中医药文化专业,中医药文化硕士、博士点开始逐步建立,中医药文化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开始逐渐兴起[6]。中医药文化学科通过对中医药学术与社会文化价值的研究,将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进行综合,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中医药基础研究的偏差,同时弥补当前现代中医药实验研究的不足,通过传播与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保持了中医药的发展研究方向并提供动力源泉。目前中医药文化学科内涵的逐渐明确,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方向也正在逐渐增多,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对象也已经达成共识,是中医药文化学科发展的必要基础。随着中医药文化研究成果的逐渐综合,中医药文化学科人才队伍逐渐壮大,中医药文化学科建制已经基本形成,最早在1994年,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随后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也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7]。至今为止,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都已经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并开办中医药文化专业,与此同时有些院校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团队,为中医药文化课程教学提供师资力量。在199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成了中医药文化分会,此后中医药文化研究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国家目前也已经开始重视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中医药文化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发展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8]。

3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现存问题

3.1学科界定不清,研究与教学内容分散

中医药文化属一门交叉性学科,既融合了中医医史文献、医古文以及基础理论等学科,又具备了临床的自然属性,一些内容相互交叉无法避免。随着中医药文化学科的发展,中医药文化学科必须要拥有自身的学科研究对象,明确学科要研究的问题与培养人才类别。如果界定不清会导致学科地位的淡化,更有甚者学科必要性也会受到一定的质疑,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学科重点,划定学科界限。目前中医药文化学科处于发展的阶段,对于中医药文化研究教学内容相对分散,这种现象影响了中医药文化研究与教学的水平,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中医药文化的研究重点有必要从传统的历史性研究,逐渐转向为前瞻性研究,探讨和解决中医药文化未来的发展性问题,使分散的研究与教学内容集中,形成明确、完善的研究体系[9]。

3.2人才培养体系不成熟,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中医药文化学科刚刚起步,融合了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双重属性,在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就不能一味的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促进,所以中医药文化培养体系并不能沿用临床人才的教学体系,也不能沿用社会学科人才的教学体系,有必要及时地探索出符合中医药文化人才成长机制的人才培养体系[10]。目前中医药文化学科的研究人员大多数都来自于中医药相关学科,受到不同学科特点影响,研究人员通常情况下都会考虑自己熟悉的研究方向进行研究,缺乏文化整体的对照,部分中医药文化研究人员缺乏人文知识素养,研究仅仅停留在医学方向上,不具有全面性。且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药文化学科教师队伍数量也相对较少,无法将必要的中医药文化课程完整地教授给学生,所以有必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3.3中医药文化引领作用未得到完全发挥

中医药文化在科学研究方面,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理论规范,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对于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以及内涵进行探讨,对于很多问题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2016年,国家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提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发挥中医药在多方面的作用,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药的精神内涵,融合了优秀的人文精神与医德医风教育[11],但目前中医药文化由于学科内涵研究不足、实践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起到必要的引领作用,在医疗、科研、保健以及中医药产业等方面也不尽如人意。要使得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教育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有必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与中医药文化专业人才培养。

4完善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的对策探讨

4.1明确中医药文化与其他学科关系,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研究

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正处于一个基础性阶段,由于中医药文化融合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涵,进而阐释中医药的文化精髓,在学科构架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明确中医药文化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界定中医药文化的学科内涵更是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研究的过程中,有必要明确中医药文化内涵与文化本质,深入探讨中医药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与区别,中医院校要处理好中医药文化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逐步构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医药文化体现的人文精神、医德医风教育以及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并从中医药文化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明确学科培养人才方向。在中医药文化学科研究中,从中医药文化本质、要素、结构以及功能方面深入探究,明确中医药文化学科的内涵,通过医史文献以及医古文等学科的奠基,保持中医药文化学科的文化背景以及发展动力,保持学科特色与独立[12]。

4.2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医药文化学科的涉及面相对较为广泛,在以中医药知识为基础的前提下融合了文化的内容,中医药文化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有必要拥有自身独特的一套人才培养体系,在聚焦社会人才重大需求的背景下,解决中医药文化学科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善中医药文化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由于中医药文化学科特点,在课程设计方面既要重视中医药基础知识的相关课程,又要重视医史文献、传统文化、人文教育等课程的涉猎,将文化课程纳入中医药课程体系,从中医药文化入学教育、文化基础、传播、导论以及溯源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论述中医药文化学术体系并加以完善[13]。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培养高素质中医药文化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全国各地吸引中医药文化人才,定期对中医药文化教师进行培训加强自身素养,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研究,中医药院校内部有必要加强对于多学科的整合,积极组建中医药文化科研团队,以解决中医药文化学科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方向为核心目标,积极鼓励并且支持优秀的中医药学者与临床工作者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播。另外要完善中医药文化的专业教材建设,努力建设并且申报中医药文化学科硕士点与博士点,普及中医药文化本科专业教育,为中医药文化学科提供高层次人才传承中医药文化[14]。

4.3发挥中医药文化优势,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

中医药文化在育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天人合一的生命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大医精诚的道德观以及医乃仁术的医德观都突出了中医药文化的人文内涵,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医药人文素质的一种体现形式,所以可以通过发挥中医药文化的优秀育人功能来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中医药文化“医乃仁术”的内涵是对医德医风一种明确的阐述,“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说明中医药文化对于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视。中医药院校有必要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15],为所有学生提供中医药文化交流平台,还可以将一些中医药文化教学内容融入PBL教学中,同时树立标兵作用,弘扬当代名中医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可以得到耳濡目染的中医药文化浸染。在教学内容中,发挥四大经典与中医典故等多方面的材料进行文化传播,发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公共实施的作用,在教室中设计中医药文化宣传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5结语

中医药基础范文2

关键词: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对策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两千多年来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新时期科技日新月异,中医药事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医药世界地位明显提高,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国家认可程度不均衡,仍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将中医药列为补充替代医学,甚至把持着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订。问题根源是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短缺和层次不足,人才培养作为现代大学三大功能的核心,在推进中医药国际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医药高等院校以“一带一路”倡议和“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人才应对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挑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内涵

国际化人才清晰明确的定义是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推进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医药翻译、中医药服务贸易等专项人才培养项目”;“加大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建立一支实践能力强、复合型、外向型的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综观我国学者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内涵的研究,主要从专业知识和中医药文化、外语能力、国际理念和规则、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展开,总体方向一致,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新时期国际形势千变万化,中医药国际化不仅包括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的对外宣传、海外临床接诊,更要注重中医药国际标准规范制定以及中医药科学与世界现代科学技术接轨。因此新时期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扎根于当今国际形势,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吸收借鉴现代医学、生物学、化学等科学理论和实验技术,推动中医药科学实证研究及与现代化科学技术融合。综上所述,目前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定义涵盖了各方面要求,但指向性不够明确。结合我国“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可将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进一步归纳为:①除扎实的中医药学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外,还需具有中医思维,明确中医和西医思维方式差异,掌握现代医学、生物学等先进理论和实验技术,扬弃地对待传统医学;②熟练运用专业英语解读国际医药标准和规范,开展临床接诊、贸易服务、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学融合的能力;③在通晓国际准则和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上,熟知中医药国际市场经营规范、国际贸易纠纷处理惯例等法商知识;④在良好的个人政治、思想、文化素质基础上,有借助国外资源将中医药本土化的谋略及探索有中国特色中医药国际标准规范的能力。

二、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1.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

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教育法案界定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受地域、经济及教育水平影响,“国际化人才”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高校对其内涵认知差距较大,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摸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加之中医药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医学,课程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较为独特,很多业内人士形成了“只有在中国才能学习中医、学习中医不需要走出去”的刻板印象,中医药国际化动机不足。杨毅(2010)等调研数据表明: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各高校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导向一直以国内需求为主,对国际化内涵和必要性认识不全面,导致高校学科体系建设、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培养以及个性品质训练目标制定过程中,缺少国际化导向,难以形成明确、清晰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这些成为中医药国际化事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

2.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

第一,语言类课程专业化程度低,应用性不足。语言是中医药知识及文化海外传播的载体,人才的外语水平直接决定着海外沟通效果。从交流目的上看,中医药国际化交流既包括基础英语,又包括临床接诊、学术科研合作过程中的专业英语。目前高校承担这两类课程的教师均为英语专业,既系统学习过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又掌握较高语言水平的教师较少,导致学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能力脱节,专业英语也是纸上谈兵,学习动机不足,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语言应用能力无法在海外临床接诊、学术合作、商贸洽谈过程中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除此之外,很多中医药海外市场发展迅速的国家官方语言并非英语,能够运用小语种交流的中医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也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海外发展。第二,法律、商贸领域课程开设不足。目前全球中医药市场以每年大于10%的速度增长,开展中医药国际贸易需要既懂得中医药理论知识,又熟知国际法律法规和法律纠纷处理惯例,并且能够进行贸易谈判开拓国际市场的复合型人才。中医药产业国际化需要精通中医药产品海外研发规定、海外认证及上市销售流程等环节。中医药高等院校课程和专业设置以国内市场为主,缺乏与国际贸易、法律相关学科知识互补,熟悉国际商贸事务的中医药人才较为欠缺,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制约了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第三,课程缺乏中医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给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医药高校以传统知识性输入为主,教学模式多为师承教育,侧重个人经验、流派传承,对中医和西医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治疗方等方面的比较研究重视程度不足。现代医学技术以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等为基础,以自然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实证和量化为研究方法,而中医诊疗方式以经验传承为主,实证研究不足,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

3.缺乏有力的保障制度

潘平在其专著《上乘战略,下接人才》中指出,培养国际化人才既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素质的个体人才,更需要“构建一个适应国际化人才生存并发展的环境”。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项跨行业跨学科工程,需要行政机关、教育科研单位、医疗机构等多重因素通力配合,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保障制度。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国际间人才流动受政策、资金等条件制约,人才流动数量较少,层次不高,不利于扩大中医药海外影响力。

三、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对策

1.增强国际化意识,健全国际化人才培养保障制度

国际化意识增强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内在动力。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构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环境,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高校可通过设立奖学金、科研基金等方式为人才国际流动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完善学分认证体系,鼓励中医药专业学生走出去,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提供制度保障。

2.构建中医药国际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第一,以海外临床接诊为导向,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结合目前各高校师资培训情况看,短时间内培养精通中医药专业知识,又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教师成本高、周期长,可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以国际交流、国际临床接诊等途径提升外语应用能力,减少教学过程中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脱节现象。同时高校应采用科学合理的学业评价体系,弱化外语考试在学业评价中的比重,强化语言运用的因素,鼓励在校生走出国门,在外语环境中学习运用专业知识、提升外语表达规范程度和医患沟通的效果。第二,增加校际间合作,增开国际法律、国际贸易、外交学等课程。多数中医药高校面向国际市场需求开设的课程较少,国际法律、国际贸易、外交学等课程并非医学类院校的强项,因此可开展校际合作,将中医药高等院校部分国际化人才培养任务交由综合类、财经类或政法类高校承担,弥补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第三,开发线上课程,引进海外优质教学资源。以较低的成本对校内已有课程进行补充,跨越时间、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跨学科课程,全面了解现代医学并规范专业外语表达,增强辩证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培养“学贯中西”的复合型人才,在全球化浪潮中从科学的角度为中医发声。

3.丰富国际交流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有其独有的特色,但也须看到师徒传承培养模式在跨行业交流方面的不足,高校需丰富国际交流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第一,申办中医孔子学院,为学生提供外语应用平台,拓展国际化视野;教师可通过交流了解外方院校师资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针对本校薄弱之处引进人才、完善课程体系并改进教学模式。第二,建立海外中医中心,为中医药专业人才掌握海外接诊流程、语言表达规范、医患沟通差异等提供实践场所,推进与现代科学接轨的中医药临床实证研究的开展。第三,开展留学生中医药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督促高校教师提高其专业英语授课水平,改进教学模式;为中国学生提供跨文化生活学习环境,提升其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中医药国际化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对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校应坚持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导向,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专业知识结构、高水平外语能力和独立辩证思维能力的国际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欣.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法探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1).

[2]蒋剑锋.推动人才国际流动,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2).

[3]潘平.上承战略•下接人才人力资源管理高端视野[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4]王立元,万红娇,马广强.加快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初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2).

中医药基础范文3

[关键词]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成就;经验

1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1.1实现了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

以1956年高等中医学院成立为标志,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正式出现,从此中医药教育步入了国家高等教育的轨道。1993-1995年,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5所学校更名为大学;1996年,黑龙江中医学院和山东中医学院2所学校更名为大学;2006年,湖南中医学院、天津中医学院、辽宁中医学院、浙江中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5所学校更名为大学;2010年,福建中医学院、湖北中医学院2所学校更名为大学;2012年,广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大学;2013年,安徽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更名为大学,同年,教育部批准河北省独立成立河北中医学院。至此,全国独立建制的中医药高等院校达到24所,其中17所更名为中医药大学。除了独立建制的中医药院校外,还在暨南大学、厦门大学、河北联合大学、扬州大学、三峡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与南方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医药院校或农业大学中成立了中医(药)学院,开设了中医药类专业。不断发展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说明院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院校教育所具有的开放性和科学化、法制化、多样化,促进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使中医药高等教育有效融入了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实现了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这一转变对于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2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60多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培养的医疗、科研人才已经成为中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据统计,到2011年,全国卫生机构、中医机构有中医执业医师267,225名,中医执业助理医师42,047名,中药师(士)100,116名。2011年,在中医药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占研究人员总数的65.66%。这些人员绝大部分为中医药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他们在国家医疗卫生、科学研究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除了这些在医药卫生领域工作的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之外,还有很多中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中医药教育、对外交流等工作。此外,中医药院校培养的非医药类专业人才也在管理、经营等领域作出了贡献,还有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取得了成功。因此,中医药高等教育为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有力的支持了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1.3成为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中医药教育机构为社会提供医药咨询服务。近年来,中医药院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相继出版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教材和普及读物,组织师生走进社区、开展“三下乡”活动,进行防病治病的宣传教育,提供免费的医药咨询服务,在流行病、慢性病防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临床教学基地直接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临床教学基地是中医药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着一大批具有专科特色的现代化大型中医综合性临床教学基地的建成,其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为社会直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再次,中医药教育机构为社会提供专业领域的信息服务。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医药教育机构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中医药文献、期刊、会议论文、中药数据、方剂应用等信息服务,搭建了中医药成果咨询的平台。

1.4获得了多项科学研究成果

中医药科学研究对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药院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基地,近60年尤其是近10年来,在坚持中医药特色方向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领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科学研究成果。中医药科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是继承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精髓,推动中医药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医大辞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华本草》《中医方剂大辞典》等一批中医药工具书相继问世,为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二是研究形成新的诊疗方法和药物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如CT、MRT等技术手段提高了中医对人体微观世界和病理变化的认识,在中西医结合诊断疾病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电学、光学、纳米技术手段与中医传统的针灸、药物治疗相结合,在物理治疗、中药剂型改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三是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专项,创造性地开展了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在中医文献研究领域,1992年,由天津中医药大学领衔的《素问整理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至今为止,中医药领域获得的唯一的一个文献整理、校注研究的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中医临床研究领域,“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研究”;在针灸研究领域,“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项针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研究”“经穴效应特异性循证评价及生物学基础研究”;在中药方剂研究领域,“辽东葱木的研究及应用”“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等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此外,在中医药信息化研究领域,2011年,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负责制作的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信息峰会大奖。世界信息峰会大奖被认为是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最高奖项。该项目获此殊荣是将中医药与信息技术完美融合的成果。近10年来,中医药科学研究成果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4项。其中32项研究成果由高等中医药院校主持或参与完成,占整个获奖数量的62.80%。

1.5促进了优秀中华文化和中医药在世界上的传播与交流

伴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的趋势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来华留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据2012年《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白皮书统计,中医药已经输出到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在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中医药已经被纳入正规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医药对外教育的发展,推动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政府间在中医药管理、科研、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中医药的对外贸易;开设孔子学院和中医孔子学院,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有力推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有效拓展了中医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领域与范围。

1.6民族医药教育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民族医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发展民族医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方式。从1987年民族医药教育设立藏医学、蒙医学2个本科专业开始。至2013年,民族医药专业已经拓展到了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壮医学、哈医学、傣医学、藏药学、蒙药学8个本科专业。民族医药教育的发展,在培养民族医药学人才,为本民族人民身心健康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2.1政府支持发展,主动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全局

60多年来,中医药高等教育从体系的诞生到改革发展,始终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指导,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医药高等教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法规。2009年4月21日,国务院又专门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党和国家的系列支持中医药的政策,保证了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服从我国教育事业的全局、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同时,按照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任务。中医药高等教育是保证中医药事业高水平、健康、永续发展的基础。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医药卫生事业的全局。中医药高等教育要适应中医药事业的需要,顺应形势,把握机遇,适应社会需求,努力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服务,才能在为国家作出贡献中发展自己。

2.2坚持特色发展战略,突出中医药高等教育办学优势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切实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学术内涵、学术本质和特色优势,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存在之本、发展之本。离开了中医药的学术特色,中医药高等教育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是由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立足于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遵循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规律,建立了体现中医药学科主体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医药高等教育坚持了“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多学科交叉,协调发展,以支持、服务中医药学科(专业)发展、鼓励各院校特色发展为宗旨”的正确方向,在保证中医药学科特色的同时,努力营造中医药的学科交叉、学术创新、学术争鸣的学术氛围,调整、优化中医药学科(专业)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和思路,拓宽中医药人才的知识面,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正是由于中医药院校坚持了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办学之路,才使中医药院校办学特色鲜明,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根基与发展前景。

2.3坚持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积极推动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

1956年,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体,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师承教育作为院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不失为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的有效方式。由于师承教育强调实践性,重视临床能力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符合中医药的传承规律,故而沿袭至今。中医师承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临床实践贯穿教学的始终,将课堂与临床合二为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方式和特色。师承教育特别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学生尽快形成中医思维模式;积极接受良师的教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悟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师承教育的不足在于易受门户学派的影响,而且个体传授的教育形式难以大规模地培养人才。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均开设了各种形式的中医传承班、经典人才班,并普遍实施导师制培养中医药人才,积极实施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中医药院校教育互补师承教育,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学科与课程的建设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4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教育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对高等中医药院校进行了重点学科建设,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分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之后,定期开展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实际,开展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人事主管部门也相继开展了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各院校也建设了校级重点学科等。到目前为止,高等中医药院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3个、省级重点学科206个。这些重点学科建设对推进高等中医药院校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对高等中医药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产生了重要作用,对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增加社会服务功能,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构筑了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是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这些人才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学术发展,促进中医药学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是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构筑了中医药学科群和中医药课程体系,使古老的中医药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医药学科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实践证明,坚持学科建设为龙头是建设高水平中医药大学的根基。

2.5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确保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视质量为生命,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逐步实现了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具体工作措施上,一是牢固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积极尝试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创新与改革;积极探索促进教师发展新模式,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积极推动教材建设和教学基本设施建设等,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三是完善了体制机制建设,建立了质量保障管理机构,设置了督导组织,进行了评教、评学、评管。四是依据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要求,开展专项质量建设工作,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队伍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等;中医药院校积极申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通过项目驱动,有效提高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基地水平,对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6坚持以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积极追求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

自“十一五”尤其是进人“十二五”以来,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积极吸收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先进的办学模式,本着特色、开放、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坚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模式,努力建设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和声誉的、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高等中医药院校一是努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以内涵建设为宗旨,以发展为主题,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为主线,以社会服务为目的,以文化传承创新为根本,不断完善大学功能。二是在办学定位上,坚持从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和研究型大学转变发展。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校伊始,大都是教学型院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目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己有一批从单纯的教学型转向了教学研究型,还有一批迈向了研究教学型大学,更有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拟在几年或十几年办成研究型中医药大学。三是坚持开放办学,提高合作办学的层次和水平。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水平院校的交流,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教育合作已成为中医药院校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积极追求高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不断为中医药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3小结

中医药基础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法》;文化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在我国正式实施。这是目前我国在中医药领域内的第一部基础性、纲领性的法律规定。国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明确指出了中医药的地位、方针和政策,也给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指明了新的方向与规定[1]。《中医药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中医药发展事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2]。《中医药法》的实施,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从法律层面保障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中医药法》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飞速发展之后,人们开始注重各个领域质的提升,医疗卫生健康领域也不例外,人们已经开始在品质生活上投入更多,开始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疾病的预防上面,这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但是中医药文化的深入人心还需时日,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和建设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中医药文化传播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要创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理念,多样化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途径和产品类型,规范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加大中医药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工作效力,让公众通过参与中医药文化活动获得切实的利益。全面提高中医药文化质量。《中医药法》的实施,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肯定了中医药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促进了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创新[3]。《中医药法》第六章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并在第42~46条中提出多种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以期对公众实施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教育,大力提升中医药文化在全社会的认知度,优化中医药文化传播策略,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1.1肯定了中医传统“师承教育”的应有名分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教育模式的中医师承教育对于培养中医人才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中医技能发挥了不可否认的重要作用,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医药文化熏陶。《中医药法》的第42条中明确要求中医药管理的相关部门应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创造有利条件。这条规定强调了师承教育对于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意义,给于中医师承教育应有的地位。《中医药法》的落地,为中医特色的师承教育扫除了法律障碍,将有效地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4]。

1.2强化了中医药产业的知识产权意识

《中医药法》强调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相关保护制度的构建,同时加强了中医药产业与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享有传承权权利,对国家秘密中药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中医药法》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重要地位给予肯定,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发挥中医药传统知识特色,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1.3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中医药法》第45条中指出,要加强宣传中医药文化,鼓励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的个人创作。第46条强调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活动。有关部门应发挥中医药服务的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活动落到实处,提高中医药服务整体水平。通过中医药文化传播,使更多的民众了解中医药,在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同时,推动中医药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2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难点

2.1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与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方式为授课式的说教,传播效果差强人意,内容专业,与现代社会脱节。在传播架构上,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以大众传媒为主,在各级政府主导下进行传播,难以实现与社会、公众的有效交流和双向、多向的传播,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推广。现有中医药文化传播更多聚焦人才培养、政府支持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而很少提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具体方面,对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与机制缺乏应有的投入和研究,会给社会认同造成阻碍,降低传播效果。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媒体的涌现,也对自身存在复杂多样性的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2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面临着西方医学科学文化的冲击

由于人们对中医和西医的认识差异,中医药文化的“科学性”遭到了快速发展的西方医药的质疑,使中医药文化的有效传播受到阻碍。《中医药法》强调要尊重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规律,对中医药的管理要符合自身的特性,而不是照搬西医药的管理模式,这才能减少西方医学科学文化的冲击,使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更加自信,摆正与西方医学的关系,才能有效推进中医药的健康、持续发展。

2.3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措施不够具体、明确

《中医药法》强调突出了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但我国中医药面临着生存艰难、后继无人的困境,仅仅靠一部《中医药法》并不能彻底解决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问题,并且《中医药法》只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做了宏观规定,并未提出具体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容易造成法条形同虚设。因此,当务之急是针对《中医药法》中的相关规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才能保障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切实到位[5]。

3《中医药法》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启发

3.1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拓展文化传播途径

《中医药法》第44条、第45条中分别指出,国家鼓励个人或组织创作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作品,支持社会力量开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为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这就意味着以外在的视角表现呈现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由抽象转变为物化,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便利,让公众易于感受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文化的社会认可度。在法律前提下加强中医经络、养生保健等特色文化元素在服务行业中的应用,打造中医药特色的文化产业链,同时积极发挥新媒体优势,丰富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唤起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6]。

3.2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丰富中医药文化内涵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核心价值,是中华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法》就如何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还规范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容与途径,并要求充分利用《中医药法》相关政策,丰富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宣传、普及独具特色的中医辩证思维,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发展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让悠久、灿烂中医药文化惠及世界人民。

3.3发挥师承教育优势,注重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必须放眼未来,要把中小学生作为中医药文化未来发展的重点对象,对中医药文化而言,他们算得上强大受众。培养青少年学习中医药的兴趣,在中小学课本中设置中医药相关基础课程,让中小学生自幼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使中医药文化充满生机,为中医药发展储备人才,《中医药法》明确了中医药教育的原则,明确了正确处理学校模式、师承模式和继续教育模式的原则。因此,要贯彻落实《中医药法》有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内容,将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的临床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师承教育作为一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其更加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符合中医学的发展需求,可以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将院校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相结合,发挥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还能加强临床医师中医思维的培养,使中医人才培养规范化,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水平。

3.4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医药影响力

文化是民族进步的重要前提,文化自信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积极倡导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需求自然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要加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为在国际范围内传播中医药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时机。中医药院校在注重全面发展中医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中医药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着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对内传播和国际传播。大力开展中医英语专业教育,加大中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人力支持。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文化在世界传播的要主动承担者,中医药院校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国际学术活动,实现多元化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参考文献

[1]侯卫伟.全面系统深入学习理解《中医药法》依法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6-13.

[2]陈冰.《中医药法》颁行背景下的中医药教育若干问题浅析[J].医学与法学,2017,9(5):53-56.

[3]张丽,张焱.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下中医文化传播策略探讨[J].西部中医药,2017,30(11):73-76.

[4]李隽,李亚军,张雪玲.新媒体环境下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7,23(15):131-133.

[5]岳远雷,赵敏,司婷.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研究—兼评《中医药法》相关条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94-96.

中医药基础范文5

1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基本生态

1.1期刊由民间医学团体或个人创办,发展极不稳定

民国时期,由于当局政府对中医药学持贬斥的态度,因此没有官办的中医药期刊出版。此阶段的中医药期刊都是由民间医学团体或个人出资创办。创办中医药期刊的医学团体包括各类中医药社团、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和中药厂等。而这些医学团体往往也是个人发起创办的,没有官方背景,缺乏政府的组织、管理和经费支持。同时,由于期刊编辑、运营等一系列工作往往都由主编亲力亲为,一旦主编由于某些原因无法继续承担期刊运营工作,又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接替自己的工作,期刊的出版就会受到影响。社会的动荡和战乱也常常使中医药期刊的出版举步维艰。受以上诸多方面的共同影响,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往往难以维持长期稳定出版。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一样,中医药期刊时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一阶段,有超过1/3的中医药期刊在创刊的1年之内即已经停刊,持续发行超过4年的仅有30余种期刊。而在刊行时间较长的中医药期刊中,延期出版、停刊、复刊、同刊改版和改名另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1928年10月创办的月刊《中国医学月刊》,第1~5期为每月1日出版,第6期由于编辑人事变动而延期4个月,于1929年7月10日出版。此后每月10日出版1期,至1929年11月出版第10期后,再次延期,第11期于1930年4月才得以出版。又如1908年6月由绍兴医药学会裘吉生、何廉臣主持创刊的《绍兴医药学报》,由于社会动荡和资金匮乏,于1911年10月停刊。1915年7月由裘吉生主持复刊,此后该杂志在中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即便如此,1921年裘吉生迁居杭州后,杂志还是由于主办人员的变动而难以为继,随之停刊。1923年裘吉生在杭州创办《三三医报》,可以看做是对《绍兴医药学报》的改组另刊,《绍兴医药学报》的风格和传统才得以继承和发扬。

1.2期刊种类以综合性为主,专科刊极少

按照中医药期刊报道范围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综合性期刊和专科性期刊两大类别。综合性中医药期刊的报道范围往往同时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科临床诊治和中药等多个方面,专科性中医药期刊报道范围特定,主要针对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中医药学秉承的是超越结构的整体观念,把人体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疾病的发生和诊治都须从整体入手,从全身上下表里辨察病情。由此,技能高超的中医大夫,往往是一位“全科医师”。受此影响,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以综合性期刊为主,如《绍兴医药学报》刊载“关于医药之一切事项”,上海《中医杂志》《沈阳医学杂志》《杏林医学月报》《现代中医》《国医砥柱月刊》等知名期刊均设置有“学说(专著)、药物、方剂、医案”等栏目,刊载内容涉及中医药学科的各个方面。相对而言,此阶段发行的中医药专科期刊则数量极少,仅有《温针医报》《针灸杂志》《验方集成》《医史杂志》等十余种。而此时,西医期刊已出现专业性分化的趋势,在眼科学、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方向已有大量的专业性期刊问世,仅口腔医学方面的专业性期刊就达到16种之多。中医药专科性期刊的稀缺,反映出中医药学在整体观念的思想指导下,学科分化不足的特点。

1.3名医主持办刊,名家参与撰稿

名医主持办刊是民国中医药期刊的一个显著特征,很多著名医家都是中医药期刊的创办者和负责人。如丁福保创办《中西医学报》,裘吉生创办《绍兴医药学报》《三三医报》,张赞臣创办《医界春秋》、陆渊雷创办《中国医学月刊》,祝味菊创办《自强医学月刊》等。其中对办刊热情最高的当属民国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他直接主持创办了《中医世界》《家庭医学杂志》《中医指导录》《中医疗养专刊》等4种中医药期刊,同时还参与到《中国医学月刊》《中医药周刊》等多种期刊的编辑工作之中,为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持创刊的同时,著名医家也积极参与到为中医药期刊撰稿的队伍当中,撰写了大量的优秀稿件。例如《中医世界》在其创刊号上登载的“特约撰述者”包括章太炎、夏应堂、丁福保、谢利恒、丁仲英、张锡纯、裘吉生、许半龙、丁济万、蒋文芳、张山雷、张赞臣、王一仁等二十八位名医大家。《医界春秋》的撰述者包括章太炎、包识生、恽铁樵、张锡纯、祝味菊、陆晋笙、陆士谔、谢利恒等数十位名中医。仅秦伯未在民国中医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就多达400余篇[13]。名医主持办刊、名家参与撰稿使中医药期刊能够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易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期刊也保留下了名医们的大量临床经验、研究成果以及对中医药学发展的思考,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2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内容特征

2.1期刊内容中西医兼顾,助力医学知识的普及

民国时期,西方医学的发展有目共睹,其已经凭借良好的疗效博得了我国民众的广泛认可,这给我国传统中医药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与西方医学的学术体系相比,传统的中医药学存在诸多问题,也受到了诸多质疑。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并没有刻意回避这一矛盾,多数中医药期刊在内容上往往中西医兼顾,刊发了大量介绍西医知识的文章,如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及西医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西医学的理论差异,分析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图汲取西医之长、探寻中医药学发展的出路。例如山西《医学杂志》,设置有“生理、卫生、处方、病理、诊断”等栏目,大量刊载西医学的基础理论内容,注重学术研究、临床技能、科学普及,并翻译了一些西医著作,展现了“阐发中医真理,参证西医科学,穷源溯流、融会贯通”的鲜明办刊宗旨。

2.2关注时事热点,发挥喉舌作用

作为中医药界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不仅注重学术方面的研究和讨论,同时也非常关注时事。多数期刊常设“新闻”和“医讯”类栏目,报道医药界相关新闻;部分期刊没有单独设置此类栏目,但也会在中医药界发生重大事件时进行报道。民国中医药期刊对时事的关注,在“中医存废”之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中医药期刊既是中西医论争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其历史客观的记录者。

2.3刊学相辅、刊校互动,与中医药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民国时期,中医药学校开始陆续创办,由于推广教育和创办期刊均是出于同一个目的,即谋求中医药学的发展与振兴,因此当时的很多中医教育家,同时也是中医药期刊的创办者或主要撰稿人。办学与办刊往往相辅相成,形成了刊学相辅、刊校互动的模式。很多中医药期刊设置有“教育特载”类栏目,对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和学术活动进行介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例如《光华医药杂志》专设有“医药教育概况”和“医药教育界消息”等栏目,刊载各地中医药教育机构的情况和新闻,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医药教育的动态概貌;同时,很多中医药期刊设置有“讲义”类栏目,或者出版教材专刊,对中医药院校授课使用的教材或讲义进行刊载,推进了中医药教育的正规化。例如《中医世界》《自强医学月刊》等期刊,均刊载了大量教材相关内容;再者,由于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借助国民邮政发行,发行范围可达全国甚至海外,使得利用期刊“刊授”中医药知识、发展中医药学员成为可能。中医药期刊为中医远程教育的推广提供了媒介,而期刊自身也成为了刊授学员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中西医学报》《中医指导录》《铁樵医学月刊》《医界春秋》等刊物都大力推行中医药刊授教育,拓展了中医药教育规模。

2.4关注读者需求,重视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非常关注读者的需求,重视与读者的沟通,多设置有读者交流类栏目,命名为“问答”“通讯”或“读者园地”等,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方便读者与期刊之间的交流互动。从早期的中医药期刊《医学报》《神州医药学报》,到《医界春秋》《自强医学月刊》,再到后期的《中国医药月刊》《新中华医药月刊》,均设置有此类栏目。此类栏目的主旨是帮助读者答疑解惑,加强期刊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激发读者兴趣,获得读者认可,进一步普及中医药知识。

中医药基础范文6

依据《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要重视中医药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建设校园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学习活动中奠定中医药思维的基础;结合专业课程特点,教学上彰显中医药思维特色;拓展第二课堂,实践中培养中医思维运用能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凸显中医药思维培养;多元化成绩评价,着重突出中医药思维方法运用的考核。通过改革,提升了学生中医药思维能力,培养了适应行业需求的中医药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

中药学专业;中医药思维;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近年来,中医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且在海外的传播亦更为广泛,使得高等中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使中医药得到更好地发扬传承,进行符合中医药自身规律的、以中医药思维能力培养为切入点的、多元化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1中药学专业中医药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不少学校的中药学专业建设存在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课程体系庞杂,知识结构零乱,实践适应性差,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论证不足等问题[1];同时中药西化的现象日趋严重,保持中药特色已成为构建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必须突破的瓶颈[2]。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了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标准中指出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坚持“双思维并重”。“双思维并重”即指科学思维与中医药思维培养并重,尤其为中医药思维,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3]。这是中药学学科性质所决定的,也是迄今中药学专业教育中所缺失的,更是培养本领域未来的领军人才不可或缺的。在当前应对中医药思维的培养给与高度重视和更多的关注[2]。目前中医药思维的诠释已比较完善。中医药学的辨证思维、整体思维、哲学思维、司外揣内思维、意象思维、类比思维、中和思维等思维方法独具特色,是当今中医药大学生在传承与弘扬祖国医学过程中,必备的思维品质[4],建立中医药思维对于今后的中药学专业课程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乃至日后的科研、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医药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中药专业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2中药学专业中医药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

2.1传承校园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奠定中医药思维基础

营造良好的中医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中医药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为学生带来舒适的生活状态,而且能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提供阵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如福建中医药大学新校区,一方面在校园内建设标本馆(含生态景观区、闽台中草药区、贵细药材区、中成药区等)、福建中医药历史名人(陈修园、宋慈、董奉等)、文化长廊(方歌走廊、时令广场、河洛时光等)等,这些均刺激了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校园内建设时珍园(药用植物园),将时珍园分区化类,尤其是设立了“立体中药园”区,“立体中药园”区的植物依《中药学》课程中的中药功效来分类,徜徉在“立体中药园”区,身边的花花草草皆为专业课所涉及的,这不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培养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营造科学严谨的中医药校园文化氛围,既能提升学生中医药文化底蕴,又能正相关的刺激中医药思维的形成,逐步培养起学生系统的中医药思维体系。

2.2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彰显中医药思维特色

在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中,要善于结合不同的专业课程特点,加强中医药思维方法教学,使学生学会应用中医药理论与技术解决实际学习中出现的新问题。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应注重中医学基础的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哲学思维、司外揣内等思维的培养,注重中药学、方剂学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药“法象用药”与意象思维的培养、药物四性与中和思维的培养、类比思维的培养等等。如根据五行学说来解释五味的定义;根据天人相应理论,应用取类比象法来解释蝉蜕治疗夜啼;根据相生相克理论来解释茯神的安神等等,运用中医药思维来研究、思考人体的生理现象、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药物之间的关系,以此指导临床用药,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把握中药运用的整体联系与功能,为中药学人才向着更高层次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在授课方式方面,除传统讲授法外,还应设计IBL教学法、PBL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既能激发了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加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如《中药学》中防风药性辛甘、微温,并无苦味,为何具有“胜湿”功效?讲授上可采用精讲与设疑相结合方法[5],让学生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容,用中医药思维方法去分析讨论问题,以提高中医药思维综合运用的能力。

2.3拓展第二课堂

培养中医思维运用能力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素质拓展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从社会实践、文体艺术、社团活动、技能培训等方面实施素质拓展各项训练,以开拓学生社会视野,促进学生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如福建中医药大学通过以校园文化,让“药”入目;请名师论药,让“药”入耳;办专业活动,让“药”入口等,逐渐形成自身专业特色。

2.3.1请名师论药

让“药”入耳对于中药学专业学生而言,想对自己的专业深入了解,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举办专业教育。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就建立了面向学生的学术讲坛“名师论药”,邀请知名国内外中药学专家到校,不定期举办“名师论药”系列讲座,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中药学专业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及专家的中医药思维模式。如北京大学药学院蔡少青教授来院举办“三七的生药学研究与质量控制”的学术讲座;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陈建明教授来院举办“难溶性药物注射给药系统”的学术讲座;台北医学大学药学院院长吴介信教授到院作“中草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之机转探讨”的专题报告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学术讲座,让学生树立起全新的学习观念,主动寻求知识的增长,并培养了其运用中医药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2办专业活动

让“药”入口在学生课余时间,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福建中医药大学发挥品牌学生社团“本草社”作用,依托时珍园和标本馆,培养中药材及中药文化知识的解说员,向来校参观的客人讲解中药知识,不仅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身边的药用植物,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又能促进其中医药思维的形成;举办的“我爱背方歌、我爱识中药”的三爱活动比赛,既夯实了学生中医药理论学习的基本功,又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形成;举办的腊叶标本制作、药膳烹调大赛、中药传统剂型制作等专业比赛,通过亲身的实践,加深了学生对传统用药规律的认识,让学生从最初的思维程式化模仿,逐渐过渡到娴熟运用。

2.4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凸显个性化中医药思维培养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中药专业新生从入学开始,除要完成正常本科教育所要求的学习内容以外,还需参与一项立项活动,故给每个学生选配专业导师,给予全方位的指导。中药学专业讲究传承,本科生导师制度,一对一实施个性化培养,会让学生在跟师实践过程中,零距离感受带教教师的实践技能与学术魅力,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专业实践教育,同时也让中医药思维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这是第一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的。同时依据中药学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利用设置的本科生导师制制度,引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大学生挑战、创业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不仅会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提高学生的中医药思维能力,而且也会大大增强学生的科研水平能力与创新意识。

2.5多元化成绩评价

突出中医药思维方法运用的考核围绕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等中医药药院校应积极探索学生成绩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如福建中医药大学制定的《本科考核办法及试卷命题规范暂行规定》中指出“除了采用传统的期中考、阶段考、结束考和期末考等试卷方式之外,任课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类型和特点选择口试、闭卷、开卷、操作、论文、答辩、设计等形式进行考核,形成具有课程特色的考核方法,以使考核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中药学专业而言,药学院亦建立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加强了对中医药思维方法运用考核,侧重评价学习情感、态度及策略,实践规范操作能力及质疑,反思及创新精神;终结性评价以理论考试、实践技能考核等形式为主,同时加大了中医药思维能力考核内容,借此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评判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毕业设计侧重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中药整体知识内涵达到融会贯通。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是中药继承与发展的核心[1]。中药学专业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具有中药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将中医药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以全面提高中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推动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匡海学.厚基础重传承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医教育,2014,33(3):1-3.

[2]匡海学.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问题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5,56(16):1355-1358.

[3]胡菲桐,张瀛予,方玲.关于培养中药专业大学新生中医药思维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119-120.

[4]郭延东.中医思维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江苏中医药,2009,41(9):6-8.

中医药基础范文7

关键词:中医药;人文学科;学科建设

中医学是生命之学,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土壤,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个方面的属性,是科学与文化的共同载体;就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的思想来源而言,人文属性恰恰是中医学的第一属性。由于知识类型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科学与文化之间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冲突依然明显存在于中医学的实践之中,给中医学的继承、发展和运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此,需要巩固和加强中医人文学科建设,弘扬中医人文精神,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求实”,解决科学问题的“求真”与解决疾病问题的“求善”结合起来,使得中医学在发展的过程超越科学与人文之争,从而自然地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也为当代医学的进步提供积极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1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不断发展,人文学科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学科本身有一定规模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以及自主发展的学术空间,部分院校还独立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卫生事业管理学院等实体学院,建设了一批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除了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等传统学科外,中医文化学、中医心理学、中医哲学等新兴学科不断成熟。在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和传播、当代社会和科技条件下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中医人文学科在解决医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符合中医药思维特质的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并且应当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医人文学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在中医药学科的整体框架之中缺乏应有的位置,更未在兼顾历史传统和当代条件下的情形下,较好地发挥应有的功能;甚至,对于中医人文学科与中医基础学科、中医临床学科相互关系的认识也缺乏足够的视野和格局。在当代学术环境和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人文学科的作用,需要我们首先正视当前中医人文学科发展的问题,并藉此重新认识中医人文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和价值,进而对中医人文学科的建设路径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中医人文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集中和突出地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

1.1学术评价体系制约了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

尽管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文学科在中医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大学为了迎合和适应政府和各大排行榜上的量化评价指标,往往在具体举措和制度上忽视甚至抑制了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使得其涵养和引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作用无法发挥,导致中医药发展过程中“中医思维弱化、中医评价西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特色优势淡化”,这些潜在的影响即使通过中医药立法也无法立竿见影地获得解决。这其中,既有一般人文学科发展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中医人文学科发展遇到的特殊问题,在这些功利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学术周期长、成果考核难,无法用现行的一些量化指标进行评价的中医人文学科自然成为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豆芽"学科,自然也无法获得丰富的学术资源。

1.2学科发展体系制约了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

一方面,在当代医学与人文不断交叉发展的过程中,中医人文学科可以贡献丰富的智慧和足够的力量;另一方面,回答和解决当代环境与条件下中医药学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也需要中医人文学科结合当代学术语境不断创新发展。但是,当前中医人文学科的学科发展体系不够健全,在哲学、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科学学、文化学等学科范畴和领域里,中医人文学科体系不全或者少有建树,在现代语境下关注和解决中医药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能力不足;从医学教育的角度看,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有的甚至还停留在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层面上,人才培养体系没有很好地将医学与人文融合,中医人文学科的思想引领和启迪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的当代价值

2.1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的时代需求

作为人类知识生产、创造和传承的学术重地,高等学府将不可推卸地承担起中医药学术创新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实践中,以学科为基础是其基本原则之一。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两个一流学科,而忽视其他学科的发展,多数世界一流大学具备学科综合集群的资源优势,以协调发展基础与应用学科、人文社科与理工农医科,促进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构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充分发挥学科群对提升学校竞争实力的巨大作用。对于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体系的中医药大学而言,不可能仅仅依靠发展进入“双一流”建设体系的学科,而忽视其他基础学科、相关支撑学科以及人文学科的发展。一方面,中医药学科体系决定了它既要传承历史,又要在现实中创新,这就决定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学科的支撑。尤其在当今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中医药的核心价值观和思维体系越来越偏离中医药文化核心,更需要人文学科来实现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方法引领[1],将一般人文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医药学紧密结合,相互交叉、渗透、协同并形成具有内生动力的中医人文学科,以此来保障中医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后劲。另一方面,纵观学术创新的大部分原创成果,多数都是学科交叉整合的结果,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各学科之间形成"凝聚态"的发展态势,需要大学构筑良好的学科发展生态。对于一所大学而言,良好的学科生态体系既有鲜花、也有灌木,还要有高大的乔木,它们和谐共生,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就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而言,需要特别注重良好学科生态的构建,以此形成结构合理、关系稳定、内涵相互呼应的学科体系,中医人文学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生态资源,繁荣发展的中医人文学科并将推动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和创新。因此,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是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的时代需求。

2.2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在中医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中,人才培养始终伴随着中医药学术的继承、创新和利用。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问题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不可分割,中医药的学术思想体系不仅仅可以治“已病”,还可以治“未病”;不仅仅可以治“病”,还可以治“人”;不仅仅可以治“人”,还可以治“国”,其载体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医哲结合、医药并重,医儒兼通、医德并修是中医药的学术特点和学科特色,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和着力塑造的根本内涵[2]。中医药教育既是传播医学知识,也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普遍的专业属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文特征。因此,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医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当前,在中医药人才评价唯科学主义、唯SCI论文论等情形下,我们应当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增加传统文化、中医药经典、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及早树立中医大学生的中医药思维,培养其中医人文精神,塑造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增强对中医药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自卑也不自负,提升从事传统医学事业的自尊,促进业务创新的自为,才能成为医德高尚、情怀大义的好中医,医学的人文精神需要中医人文学科来涵养。一方面,纵观历代名医大师的成长经历和成才特征,可谓学验俱丰、德技双馨,丰厚的国学功底和人文修养是其成功的重要条件,正是人文知识的涵养和引领才真正使得大医辈出,从而才能造福百姓;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的知识中心仍然在西方,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如何获得国际学术话语权、国际议程设置权、国际规则制定权迫切,需要具有人文思维的一代英才将中医学深厚的人文属性及其学科范式、思维方式、技术手段,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和语言环境中予以表达和呈现,不偏不倚、衷中参西、中西合璧,既充分充满学术的自信,又谦逊地实现与其他文明的交流。

2.3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必然要求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中医药文化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不仅仅是传承传播中医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传承创新中医药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以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中医人文文化。长期以来,中医药发展的危机特别是对其科学性的质疑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离开了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学术理论很难得到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因此,中医药学科的整体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中医人文学科的内在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医药振兴的根本所在。无法想象,没有中医人文学科,中医药学术会实现光大复兴。尽管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中医药研究热,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极大差异,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巨大区别,中医药并未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认同。受现代生物学、西方医学的影响,人们总是试图用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和揭示中医药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核心理论和基本概念,结果往往是徒劳的,但中医学的所谓科学性问题也一直横亘始终。及至近日,关于部分中药含有马兜铃酸成分而致癌的报导又甚嚣尘上,再次凸显了当代科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为此,加强中医人文学科建设,借助学科内的学术力量深入研究中医药的文化精髓、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用现代语言来表达中医药的思想和理论,让先进的中医药文化、科学的中医药理论、有效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方法走进千家万户、走向世界,增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能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以此为契机,让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人文精神为百姓日用而不知、被世界所广泛认同。

3加强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的路径与思考

3.1丰富完善学科发展内涵

中医人文学科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当前,中医人文学科已经初步拥有和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水准,但是,该学科还存在学科发展目标和学科内涵需要进一步清晰和明确的问题。有的院校简单地将中医人文学科当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并且割裂了其与中医药基础学科、临床学科之间的联系[3]。具有中医药特色内涵、反映中医药本质规律的中医人文学科体系尚在形成之中,中医人文学科能够为中医药学术发展提供丰厚涵养,特别是为其发展困境与危机提供理论辩护和保驾护航的作用和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彰显,这与当前中医人文学科建设内涵不够丰富完善不无关系。围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目标和思路,中医人文学科应当在一般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概念框架、研究方法的支持和启鉴之下,从文化的外在社会性和内在学术性中找准定位,突出中医人文精神、人文内涵、人文方法的传承与创新。一方面,围绕中医药的核心价值体系,挖掘、抽取和阐发中医药学科中的学术资源和思想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哲学、中医文化学、中医心理学、中医伦理学等学科;另一方面,面向当代医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反思中西医学发展困境和当代冲突的过程中,不断交叉和融合发展系统中医学、中医思维学、中医方法学、中医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通过设立中医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实体研究机构、实施学科交叉和培育计划等措施,推动中医人文学科“走出书斋”,在高度融入到中医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等过程中,明确定位、形成特色,完善学科内涵。中医人文学科不是“人文学科在中医”,也不是“中医里的人文学科”,而是中医药学科自身与生俱来的人文思想资源和内生发展动力,是在中医药学科整体框架内,与中医基础学科、中医临床学科浑然一体的学科体系,为中医基础理论实现重大创新、中医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实现重大突破提供学科支撑。

3.2重塑中医药学科评价体系

中医人文学科发展的困境和瓶颈,与当今的大学评价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纵观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U.S.News、THE、QS、ARWU等排行榜,尽管均考虑了各类学科之间的差异性,但均非常看重学科的科研产出情况,所占的指标权重也比较大,认为学科建设最直观的表现就在于学术产出,或关注论文数、师均论文,或是采用总被引、篇均被引,或是评价高质量的学术产出情况等,并且这些论文均是SCI收录的文章[4]。按照这些评价指标,包括中医人文学科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确实乏善可陈。尽管上述评估体系社会认可度很高,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评促建的效果,但这些貌似公平的SCI、ESI指标,却让中医药院校在各类资源的获得中尝尽了极不公平苦头,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医人文学科在中医药学科整体框架中,也由于无法直接“经世致用”而遭遇了冷落。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吸取了儒道佛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因此,我们不能盲目把排行榜上的各种指标体系当成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丢弃那些具有活力的学术气息、组织成长、中华优秀传统中医药文化精髓以及中医药学者所坚守和秉承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潜在要素,而这些才是中医药学科能否成为一流学科的生命养分。也正是鉴于此,我们需要扎根中国大地,遵循中医药学的学科属性、中医药人才成长的规律,在借鉴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或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等社会机构合作,将中医药学单独从医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置中医药学科评价标准和体系,既考虑中医药学科的科学属性,也能体现中医药学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哲学思想等人文精神,树立中医药学科评价的中国标准,精心构筑中医人文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环境,真正获得国际学术话语权、国际议程设置权、国际规则制定权,最终在实现与西方文化充分沟通与交流的前提下,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中国手中的目标。

3.3加强中医院校大学文化建设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除了那些耀眼的学术大师所沉淀的学术积累外,最让师生引以为豪的就是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这是大学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而成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念和学术信念,反映的是大学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5]。保持包括中医人文学科在内的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定力,既需要充分的文化自信,也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促进和维护中医院校师生实现文化自信和自觉的必然途径,惟此,方能积极支持中医人文学科建设、积极投身中医药学术评价体系重塑。健康、优秀的大学文化,可以为中医人文学科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术氛围,促进各种学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进而促进新的学术观点和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当前,中医药学术发展尤其需要这种“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文化传统,中医人文学科建设与中医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之间恰恰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所在。当前,受“经世致用”、SCI崇拜等因素的影响,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功利性太强而又陷入科学主义的排斥,承载人文精神而又在实践中不断迷失于人文之外,面对“中医不科学”等种种质疑声时在盲目自信与过度自卑之间的心理徘徊,秉持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学术理念却又对自身发展不能洞明,这些焦躁和焦虑是当代中医院校大学文化的症状之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引导师生在中医药学术继承、发展和利用的过程中自觉将中医的科学属性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基础上正确对待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态度接纳现代科学与技术,方能为中医药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不断提升中医药的国际话语权和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张宗明.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3):141.

[2]殷忠勇.中医药学科建设应当遵循自身规律[J].中国高等教育,2017,(7):48.

[3]陈琦,张大庆.新世纪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现实与挑战[J].医学与哲学,2017,38(4):9.

[4]武建鑫,周光礼.世界一流学科:“以评促建”何以可能-基于系统科学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1):53.

中医药基础范文8

关键词:中医药;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是培养海外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留学生教育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国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发展留学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中医药院校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留学生培养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还能有效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1加强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1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医药教育的基础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其理论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古代哲学、易经、儒家和道家思想都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理论是学习中医药的必经之路,中医药学历经千年,从理论体系到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都带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传统文化教育是学习中医药学的基础,在整个中医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留学生教育来说尤为如此,由于文化的差异,留学生对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意象思维、取象比类等思维模式理解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教育从传统文化入手,“以文化解读中医,用中医诠释文化”,培养留学生传统文化底蕴,是建立中医思维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1]。

1.2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跨

文化适应能力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留学生经常面临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冲突。在留学生教育过程中帮助其克服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是高校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文化认同是跨文化适应的基础,在留学生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中国人的民族品格、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所以在留学生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他们正确处理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等问题。

1.3中医药文化肩负着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历史使命

同志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6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就提出了“以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提案[2]。留学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向本国人讲述中国文化,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3]。中医药专业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主阵地,201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人数为7033人,来源国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在中医药高等院校留学生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方式。

2在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多项调查中均显示,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首要动机是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其次才是发展机会、学费水平和奖学金等因素[4-6],因此在留学生教育中融入文化教育是吸引优质生源,发展国际教育的有效方式,然而,目前在留学生教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不够

目前多数高校都面向留学生开设了人文课程,但课程多注重语言学习和日常交际,传统文化的内容不足,缺少传统文化底蕴,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中医思维缺乏,对很多中医基础理论及经典论著理解困难,只能肤浅地认知或死记硬背[7]。

2.2传统文化内容与专业的结合不足

很多中医药高校在留学生培养过程中设置体验式的传统文化因素学习,如茶艺、武术、书法等,然而留学生多是临床专业,他们更注重临床技能的学习,部分学生认为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对于专业学习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文化素养对于中医学学习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则是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缺少传统文化内容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8]。

2.3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流不够

留学生的学习和住宿多是独立的,他们的交往范围主要还是在本国人的圈子内,一方面原因是与本国人交往不存在跨文化适应的问题,对他们来讲是一个舒适圈,另一方面原因则是缺少与中国学生沟通和交流的动力和机会,留学生停留在本国人的交往圈,不利于其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感知中国文化。

3中医药院校如何在留学生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3.1开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

遴选与中医药关系密切的传统文化因素,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武术与健身功法、中国传统哲学史、古代汉语、民族医药的发展与应用,中医药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等,学生可以按照个人兴趣自由选择课程。此类课程的教学,避免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上课形式可以多样化,同时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3.2在专业课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基于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专业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留学生文化素养,打好中医功底,也能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精气神等概念与古代哲学的关系;方剂学中中药配伍的君臣佐使关系,需要老师对中国古代制度文化做详细的讲解;针灸学中仅是穴位的命名就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含义,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穴位以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等自然界的事物命名,且命名多能够反映出穴位的主治作用或是位置,这种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专业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学习中医药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确保留学生教育的质量和特色。

3.3在实践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安排学生到中医特色显著的临床科室实习,或是一些纯中医特色的门诊部,让留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另外,课程中也可以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中医健康咨询、义诊,中医药健康养生科普活动等,将传统文化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更能提高学习效果。上海中医药大学在留学生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中医门诊部开展中医文化体验活动。活动中安排门诊医师做主题讲座、参观中医药连环画主题展、《本草丹青》绘画展、本草食品体验等环节,让学生见识了中医药与文化艺术结合的创意发展[9]。此外,学校组织留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到敬老院、老年日间健康活动中心等地,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让学生在活动中践行和体会“仁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设立留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学生开展“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汉文化研究”等课题,促进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

3.4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以中外文化交流会、文化艺术沙龙、文化艺术节、传统文化专题讲座、中外学生文艺展演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来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上海中医药大学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创新载体与形式,创办君子书院和淑女学堂,邀请著名作家、文艺家走进课堂,以民乐、西洋乐、太极、朗诵、旗袍、茶艺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10]。学校每年举办国际文化艺术节,包含民乐专场、舞蹈专场、武术专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带来的精彩文艺表演,打造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强化文化育人功能;龙舟赛是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留学生在校级龙舟比赛、上海市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国际龙舟赛中都有很好的表现。在系列活动中促进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浸润式文化传播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3.5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中医药院校打造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园环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能够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建设文化园地、建造传统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等,另外宿舍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博物馆,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展示中医药学在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影响下的发展轨迹,是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教育基地。种植中草药的园地———“百草园”既是校园绿化景观也是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基地。学生宿舍不仅从名字上能体现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如“细辛苑”“忍冬苑”等,而且从寝室到宿舍楼内的学生活动室处处可以体现传统文化的元素,置身其中,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3.6引导和鼓励留学生走出本国人的舒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