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本原理范例

中医基本原理

中医基本原理范文1

新医改政策明确了实行药品零差价,医院药品加成15%的部分没有了。过去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而新医改回归了公益性,明确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降低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在基本医疗卫生体制中的补偿机制也作了调整,由过去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调整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国家对医院在逐步减少补助的情况下,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只有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技术和发展能力,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壮大发展。首先,对公立医院医疗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建立新型管理机制,有益于规避市场化带来的资金风险,提升医院自身的免疫力。其次,加强对成本控制的管理,形成一道医务资产监控网,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产生,保护有限的医疗资源,规范医务工作人员的从业行为。最后,加强医院成本管理与控制可以促进医院提高内涵,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同时降低消耗,医院走上一条健康的道路发展,增强医院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推进医院效益上一个新台阶。从当前来看,我国公立医院在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环节漏洞颇多,制约了医院的转型和发展,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大局,因此加强成本管理,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紧迫课题。

二、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人才与管理手段不适应要求

医院基本上都是医疗人才,缺乏成本控制方面的人才,也很少有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从事经管工作的基本上是医生或者护理人员转岗,或者是行政后勤人员,专业知识比较缺乏,没有经济和财务的背景,对经济管理知识知之甚少。很多人都是从头学起,或者是参加培训班,学得一知半解,导致医院的管理水平落后。另一方面,医院的工作重点是如何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因此对经管人才不注意培养和培训,当然国家也缺乏医院管理方面的培训机构,使得医院管理工作没有系统化的思路和办法。技术管理的落后主要体现在许多医院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粗略的统计方法,进行手工统计,导致数据不准,费时费力,与时代的发展不匹配,使医院经济管理无法适应医院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经管人员只履行单纯的收入统计职能,没有注重对医院的所有成本进行核算,成本核算对医院经营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一些医院职工没有成本意识和降低成本的主动性,他们对这项工作不理解,所以就不支持。一些医务人员只关心自身的收入与医疗技术,对于医院的发展很少考虑。

2.成本核算面临着比较复杂的现实环境

关于医院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一部分医务人员认为只是简单的资金统计,另一部分认为只是经管部门的事情,这种状况造成了管理方式的粗放,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医院经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的缺乏以及临床、医技科室对经营活动的不注重,其原因在于经济考核中,很多指标没有纳入科室考核,因此没有对科室产生影响力;同时,医院信息系统的落后也导致很多数据不准确,削弱了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医院进行成本核算,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的宏观管理,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医院管理者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成本核算对医院的效益提升、健康发展、优质运行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3.缺乏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机制

我国公立医院尚未形成基本的三道成本管理防线,一是缺乏全面监督机制,大部分医院没有审计部门,医院设备的购进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有没有达到预期经济分析的目的,耗材的使用究竟对医院产生了多大的效益等等没有明确的监督审计。不合理地购置医疗设备,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了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造成有限的医疗资金浪费。二是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大部分医院由于是事业单位,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因人设岗,而不是因事设岗,使得机构重叠,管理分工不明确、效率低下。三是缺少可操作的奖惩机制,特别是医院的行政科室后勤等科室,奖金的发放与科室的成本没有挂钩,大家缺乏成本意识,办公材料的浪费也比较严重。经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也造成了资产的流失。这势必会造成医院成本管理的盲目性,这就使得费用的分摊不明确,对成本核算工作造成很大的不便,未形成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成本控制方法体系。

4.缺乏对成本核算的全面审计

医院成本核算审计包括药品、设备、耗材等,成本核算的目的就是对临床、医技科室日常运行工作中的成本进行审计。但由于审计人员缺乏医疗相关专业知识,对临床工作缺乏了解,不容易准确地对科室成本进行审计。

三、完善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思路和对策

1.引进专业的经管人才

医院成本核算的关键是有一支专业的管理人才队伍,只有医院成本控制管理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了,才能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要注重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使他们熟悉成本管理的方法和管理范围,及时发现漏洞和寻求补救措施。要改变全院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让他们也参与到医院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形成共同合作的局面。

2.建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

由医院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经管、财务、设备、审计人员等;在医院经管部门设置成本核算办公室,各个临床、医技科室明确专业成本核算人员,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让具备医学知识的人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医院必须根据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从医院的实际出发,对医院各个环节进行准确的评估,制定出合理的流程,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效益。同时制定出成本控制的相关制度,在征求各个科室意见基础上,形成一整套、系统的成本控制规范,明确相应的监督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补救,合并交叉部门,只有建立起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有序进行。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医院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增强成本意识并加强监督

要及时转变医务人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医院的成本管理并不仅仅是经济管理人员的事情,也不只是院长的事情,而是全院职工的事情。应当发动医院全体人员参与成本控制,明确专门的核算管理机构。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体制,科学地设置临床、医技、行政工作岗位,采用预算管理的方法确定绩效工资,对所有人员进行考核;同时设立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重大项目的审计。医院的行政后勤部门负责全院物资的采购、供应,特别要加强对后勤部门的监控,对于临床的需求要定期做出成本分析报告,效益低的、浪费严重的,要对相应科室进行成本提醒。

4.信息化管理是实施医院成本核算支撑

信息化是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医院的信息化能为科室提供更为准确的经营效益信息,因此,医院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引进和培养信息化人才,让成本核算工作得到计算机系统的支撑,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逐步形成具有医院特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形成经济成本控制系统。

四、总结

中医基本原理范文2

医院出于对自身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考虑,而且一直处于市场最前沿,实行涵盖成本核算在内的经济管理办法,对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成本核算;医院;经济管理;实践应用策略

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加快医院运行机制的深入改革,激发全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医院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成本核算的内涵、核算方法及其在医院中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1成本核算的内涵、核算方法及其在医院中的重要性

1.1内涵

成本核算在医院中的涵义是通过综合一段时间内产生的医疗服务成本,准确计算出整体医疗服务成本及医院成本。成本核算共涉及了院级成本核算、诊次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床日成本核算等过程。在成本核算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科室成本核算,是所有核算工作的前提,是医院评价科室作业实效性的重要依据。

1.2核算方法

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一般会将科室划分为项目科室与非项目科室两种类型。实际运用的核算方法是直接成本归集与间接成本分摊。前者在成本核算中占据重要地位。医院成本核算中最常用的归集方法是:一是计算实际发生的劳务费、公务费、业务费、原材料费;二是医疗成本会受到固定资产折旧费一定程度的影响,现阶段还没有相对统一的折旧标准,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做法。间接成本在分摊过程中,遵循受益原则将非项目科室成本向项目科室及其他非项目科室进行分摊,常使用直接法、双重分配法、联立方程法这几种分摊方法。联立方程法的精确度最高,不过操作起来较为繁琐,双重分配法是中小型医院的最佳之选。现阶段,医院成本核算方法从之前的完全成本法转变为了现在的制造成本法。在日常成本计算中,应采用变动成本法,分别对变动制造成本及固定制造成本进行统计。对于医院公益性单位,可通过制造成本法建立目标成本,进行预算的编制。

1.3重要性

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一是实施成本核算有利于实现医院当前的发展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要想不断强化自身竞争实力及发展能力,就必须严格按医疗卫生改革要求变事业为产业,通过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对支出管理过程加以规范,合理节约成本,从而促进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且成本核算的开展,能够促使核算单位主动节省医疗服务成本,规避看病贵的问题,力争用最低的成本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在社会的影响力,加快医院稳定发展。二是通过成本核算,有助于我们清晰看到医疗活动中产生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不但能促进全员良好的成本意识形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培养了员工较强的责任感,激发其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为医院的经济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三是成本核算是医院决策过程中重要的依据,医院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就必须深入了解现代市场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只有及时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信息,才能有效保证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等活动的有效性。

2成本核算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当前,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强烈要求医院对自身经营策略加以调整,以满足现代医疗市场的要求。随着医药分开、盈利性医院与非盈利性医院分类管理等各类政策的颁布,就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引入了医院成本,如何推动医院高效持续发展是医院管理层必须重视的问题,医院只有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节约医疗成本,落实完善的成本核算等经济管理手段,才能保证医院较高的发展能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盛不衰。

2.1更新医院领导观念,提高对成本核算的重视度

由于受到了旧的经营观念影响,致使医院管理者忽视了树立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一直沿用着过去的管理模式,未注重成本控制,盲目创收,这样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收入,但却要花费较大的医疗成本。医院一直以预算会计为主,通过全额或差额预算拨款补助的手段,大大降低了医院进行成本核算的积极性,进而更加忽视了树立成本控制观念。医院领导必须重视起以上问题,及时更新自身观念,强化经济意识,将成本核算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发挥。由于成本核算与医院各项工作都有紧密联系,所以需要各部门、各科室及各种技术的配合支持。

2.2科学构建成本核算管理机构

通过成本核算管理机构,有利于促进财务管理和经济管理两部门的统一,从而提高经济核算与经济管理效率。医院要想长远发展下去,就必须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组织机构,成立集中化高的管理决策层及较为分散的管理执行层。医院经济管理体制通过开设经济管理办公室的方式隶属于医院领导,将所有经济信息与决策综合集中起来;经济管理部门通过经济参谋的手段,分散于各经济责任中心中,开展相关经济管理工作。通过构建以高度集中与相对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为前提的经济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能够实现医院经济信息的及时共享,实现统一的经济决策,促进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

2.3加强培训

由于成本核算工作具有系统复杂性,因此需要全体人员的高度理解与支持,成本核算运行前及实施阶段应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大力宣传与推广成本核算的作用及目的,培养全员树立正确的成本效益意识及全局意识。要求医院领导充分掌握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和先进技术,全面贯彻成本核算的原则与措施,发挥医院领导的指导作用、管理能力。加强对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深入了解现行的成本核算制度、操作流程等,不断提升其素质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

2.4构建完善高效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

医院应在相配套的财务会计制度与法律法规基础上构建成本核算体系。首先,医院在进行财务成本核算时,应时刻关注自身的社会公益性,不能只将目光放在经济利益的提升上,盲目地开展成本控制工作。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本控制应切实满足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在推动医院有序运营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医院成本费用,保证医院经济水平。总而言之,医院成本核算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方一致要求。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制度共涵盖了成本预测、决策制度,成本核算控制制度、考核制度等多项内容。实际中,应将这些制度内容贯彻落实到实处,全面体现其约束力。

2.5完善监督系统

为了规范成本管理的运行,需要多样化的监督管理手段作为支撑,构建对成本管理有约束作用的监督管理体系。一是加强监督成本绩效评价、奖惩等工作,保证结果公正有效;二是监督同样需要成本的支撑,应用最低的成本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三是监督涉及面广,具体的环节和阶段中要有具体的监督工作者,除了涵盖管理人员外,还涉及所有医务工作者,建立起系统全面的监督网络。四是一旦发现成本管理中有违规操作行为,应第一时间予以严厉的处罚,起到警示作用。

2.6制定涵盖成本核算的经济管理一体化策略

从医院经济管理的角度上看,应做到财务管理、财务预算、经济核算、预算执行、评估等工作的统一性。因此,经济管理部门在突出自身优势的前提下,还应建立纵向的、横向的、统一协调的管理伙伴关系,在机构分设过程中,做到优势互补,彼此协调,有效整合各部门优势,建立适应各方的管理平台,从而形成综合系统的经济管理体系。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我国医院经营机制日渐完善以及医疗市场化,给医院管理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应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力争用最低的经营成本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此外,及时找出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高效的解决措施。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医院的先进成本核算方法,积极应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医疗市场,切实提高医院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仁华.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研究[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

[2]方芳.北京率先开展公立医院成本核算[N].北京日报,2010.

[3]裴林娇.新制度将完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N].中国税务报,2009.

[4]赵力杰.我国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研究[D].河北经贸大,2011.

[5]吴灵喜.浅议医院成本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09(10).

中医基本原理范文3

[关键词]医院;经济管理;全成本精细化管理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转型升级,相关文件也明确强调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创新的迫切性。在医疗卫生事业向前发展的形势下,如若医院依旧沿袭传统的单凭生活药品价格的降低和医疗设备的竞争来提高收益,往往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更遑论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所以医院应该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在管理工作中运用全成本精细化管理,以此有效控制成本,降低群众就医费用,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实现长足发展。

1.医院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概述

医院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指的是医院在医疗服务工作中落实的精细化理念,将其与财务管理理念相融合,旨在降低成本输出,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对于医院成本的精细化管理而言,其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病种与项目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后者涉及单元与科室成本的精细化管理。通常医院的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表现,即:一是过程性。精细化管理成本不能一蹴而就,不仅需要全体职工的长期坚持,也需要医院结合不同环节产生的成本来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以此达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1]。二是全员参与性。针对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医院需要及时向各科室及职员传达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制定系统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机制,以便成本控制目标具体到各科室且落实到位。三是标准化。将成本精细化管理融入到各细节层面,尤其是成本的分析、预测、考核、核算等环节,贯彻落实基本管理准则,以此全面体现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成效,实现其更好地发展。四是职能性。全成本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对多项成本进行有效量化,包括项目和病种等,由各职能部门加以落实和控制,以此实现成本输出减少、经济效益提高的目的。

2.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2.1运用意义全成本精细化管理运用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为:第一,完善经济管理体系。在传统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医院只对成本的事后控制加以关注,导致工作相对被动,无法有效控制成本支出,而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能切实改善上述局面,将成本的事后控制转变为成本的事前、事中控制,并通过成本预算方案的合理制定来控制成本支出,使其保持在可控范围内,有效节省运营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2]。同时精细化的成本管理能规范医院的管理运营活动,促使医院更加专注于医疗工作。第二,创新管理手段。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运用能切实发挥出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用,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即:医院在实践操作环节能规范经济管理方法,合理获取有用数据,有效监督管理工作,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通过创新与改进管理手段,有利于高效有序地开展数据分析、传递、收集等工作,强化管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推动医院的良性发展。第三,优化配置各项资源。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不仅能有效梳理医院各部门工作,为各部门的发展指明方向,还能促使医院统筹规划工作,优化调整战略[3]。换言之,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能够明确职工的具体职责和权力,指示各部门的业务拓展范围,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实现医院各项资源的科学整合与优化配置,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2.2运用路径一是提高管理认识。要想实现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医院必须要提升高层的管理认识,使其从思想层面高度重视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而发挥出带头或表率作用,更好地带动普通职工对精细化管理的认可度。鉴于此,医院可以定期组织与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相关的培训活动或讲座,让全体职工都能充分认识、快速进入该管理模式,提高理论认知水平,进而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有效避免成本的浪费,加快医院的转型发展。同时医院可以资金预算要求为依据来全面分析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模式,结合分析的结果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发挥小组的监督作用;或者是聘请经济管理学的专家,向全体职工讲解成本管理、财务核算等知识,以此提高经济管理的水平。另外,医院应该将成本控制与奖罚制度相结合,制定合理且完善的考评制度与成本管控制度,以此提高职工的管理意识,实现经济效益提高、成本减少的目标。比如:相关部门要详细记录医学药品、医疗器械、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和采购,利用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来有机结合成本控制与职工薪资绩效,如若某科室或某部门超过使用规定范围,则要以考评制度为依据扣除绩效,若是成本保持在可控范围,则要给予额外奖励。二是强化存货成本管理。通常药品设备耗材的成本支出至少占医院的总成本的一半,存货成本控制成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医院只有明确存货经济批量,借助因素分析、周转期等方式才能确保采购活动的可行性与高效性[4]。为此,医院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手段来管控存货成本时,需要明确不同科室和部门的职责,即:院长牵头、各科室负责人全权参与,结合科室或部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制定存货成本核算机制;或者是立足医院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存货成本计划,鼓励全体职工将存货成本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到各项经济活动中。同时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可以财务部为支点,对所有存货成本进行统一管理,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保证存货成本核算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三是完善管理系统。经济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医院整体发展的前提,而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实施还存在难度,需要医院结合实际来建立完善的精细化管理系统。具体而言,医院应该以现有的管理理念为前提,优化传统的管理系统或创新以往的管理战略,对高效的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加以全面建设;或者是借助现代技术对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加以完善,并将其与经济管理系统相结合,分类或整合各科室的财务流通数据,即:定时整理各科室的财务收入与开支数据,分阶段性进行分析与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年度或季度的成本节约和预算目标[5]。虽然医院繁杂的医疗项目会影响各科室财力资源的回收、使用、损坏、支出,增加管理的难度,但可以借助现代科技的优势,辅之以人力资源的有效配合来降低管理难度,如:强化职工之间的业务与协作能力、明确各岗位工作目标的划分等。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应该对工作交接环节出现的隐患加以关注,严格管控数据审查措施与交接时间,明确落实权责,促进职工更加认真工作;同时加强经济管理运作信息的透明化,借助信息的共享来强化各部门间的沟通或联系,以便共同发现、协作解决问题。四是理顺运行流程。医院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实施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时,应该严格遵循相应的规定流程,这样方能最大限度发挥出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有效调控医院的经济。同时医院需要使用的药品种类繁多,加上这些药品在数量和价格方面大相径庭,因此医院从经济的角度管理相关药品时,必须要秉持全成本精细化的管理原则,有效划分各种药品,以免管理中引发各种问题。可以说,全成本精细化管理不仅适用于医院内部的业务核算,也适用于药品的流通等方面,有利于达到物流管控的目的,避免仪器设备或药品流通问题的出现,确保设备和药品流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减少流通环节的资金投入,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五是构建信息化系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在这种形势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从而为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6]。对于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而言,其核算相对复杂,增加了工作人员的难度和压力,若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势必会严重影响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降低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效率。对此,医院在经济管理中运用全成本精细化管理时,应该加快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具体要做到:扩大信息化系统的覆盖范围,以实际运营情况为依据划分工作类别,提高系统有效性;对全成本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构建,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各种信息数据,为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积极应用和普及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系统,以此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加强各科室或各部门的交流,节省资源,降低运行成本。六是组建管理队伍。医院经济管理中全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运用范围相对广泛,需要医院在实际运用前立足自身的资金核算规定,认真研究精细化管理的覆盖范围,结合研究结果组建管理队伍。要想充分发挥出精细化管理队伍的作用,医院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定期开展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促使经济管理人员了解和运用更多的理论知识,进而在实际工作中更游刃有余[7]。同时医院应该构建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分析与研究相关的财务数据信息,确保信息的安全性,确保全成本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或者是根据医院人员的工作能力来分配岗位,有效发挥管理工作的效能。可以说,组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管理队伍,能及时了解相关数据信息、准确掌握医院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战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3.结语

中医基本原理范文4

关键词:财务管理;医院;基本建设

引言

“十四五”时期,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医院肩负基本建设、学科发展、科研突破等重要任务。当前在医院基本建设项目中,为保证项目实施、保证资金安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必须高度重视基建项目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策略。

一、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特点

(一)项目复杂性

由于医疗建筑的特殊性,改扩建项目在原有建筑框架基础上进行改造,除考虑一般工程内容外,还要考虑医疗气体、负压、空气洁净、辐射防护、智能监控等多专业配合衔接工作;“边运行、边建设”的模式使得消防、电气、暖通等新旧设施更替时,需多方综合考虑。

(二)项目持续时间长

医院改扩建项目,往往会增加建筑面积,或者改变原有建筑结构,以满足功能使用需求,这就需要办理规划审批手续。但报批涉及园林绿化、消防、人防、环保、交通、水利等众多部门,必须满足各方规范要求。整体来说,从报批、立项到招标,再到项目实施、竣工验收,通常要跨越一个甚至几个年度。

(三)财务风险高

医院改扩建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跨越年度较长,预算执行受到影响;财政资金概算评审时工程造价低于项目开工建设时工程造价,超概风险增高;工程造价的变化,建设资金不足,存在资金筹措风险。

二、医院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建财务管理力度弱

(1)对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落实基本建设项目的时候,没有深刻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人员没有真正参与到基本建设项目工作中去,从而造成在预算执行、招标文件拟定、合同签订过程中缺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把关,出现预算执行不利、合同条款不完善等不利于项目发展的情况。不仅会给医院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还会给后期工程控制带来一定的麻烦[1]。

(2)对工程价款结算监管作用弱。在工程进度款结算过程中,财务部门只是根据基建部门提供的报销单据、签批手续支付工程款,没有实际了解工程进度与质量,无法确保进度款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大大降低了对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

(二)基建与财务管理复合型人才缺乏

笔者有幸参与到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中,深刻认识到作为基建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会计基础和财务管理知识,还要同时具备基本建设相关知识,了解基本建设流程,熟知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具备基本建设管理与财务管理双重能力,才能从项目前期立项、编制概预算、招标采购到项目实施阶段的管控,再到后期的竣工财务决算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管,以发挥财务管理在基本建设中的作用。而目前的现状是基建和财务复合型人才匮乏[2]。基建会计大多是单纯会计专业出身,对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工程预决算等基本建设专业知识了解不充分,无法真正实现基建项目财务监管。

(三)医院基本建设项目超概算现象严重

(1)市场环境因素影响。如项目概算批复期在2019年12月,而项目实施期在2021年6月,概算批复时间与实际开工时间长达1年零6个月之久,建筑材料、人工价格等均有所上涨。如建筑人工由111~124元/工日上涨至125~143元/工日,钢材由3655~3858元/吨上涨至5981~6396元/吨。人工、材料的上涨势必造成工程造价超出概算投资的情况。

(2)建设标准和工程内容因素影响。①在施工图审查阶段,对涉及严重影响安全及违反工程建设标准的设计方案重新进行设计,以满足消防、环保、节能等规范要求;②在项目实施阶段,由于施工现场条件所限,原设计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需要调整设计方案,另外因医院调整楼层功能布局等而出现设计变更。

(3)合同管理不当因素影响。在合同拟定时,对涉及经济类条款审核不严密,如预付款比例、工程进度款结算方式、结算依据、价格调整方式、质量保证金形式与比例等考虑不够全面,出现合同条款约定不清,不利于项目建设情况,在竣工结算时工程造价大大超出概算投资范围。

(四)医院基建项目竣工结算与财务决算滞后

根据财建〔2016〕503号《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基本建设项目完工可投入使用或者试运行合格后,应当在3个月内编报竣工财务决算,特殊情况确需延长的,中小型项目不得超过2个月,大型项目不得超过6个月。但在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通常很多医院在工程竣工后,没有办理相关验收手续就交付使用了,从而忽视后续竣工验收、结算、竣工财务决算等工作。分析其原因一是基建部门认为工程已交付使用,结算工作滞后对医院不会产生影响;二是施工过程变更洽商未及时处理,工程造价核算不清、工程资料不完整;三是财务部门对基建项目竣工结算未引起重视,监管力度弱。

三、加强医院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对策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经过可行性研究、立项、初设、报批、概算、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结算、竣工财务决算等程序,最终形成固定资产。加强医院基建财务管理,让财务管理贯穿于基本建设的各个阶段,提高财政资金的投资效益。结合当前A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完善。

(一)建立健全基建项目管理体系

(1)建立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完善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规范项目招标采购,规范实施管理,并做好合同和资金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项目竣工验收和结算审核程序,以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基本建设项目质量、进度和安全。

(2)成立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在项目立项或建设任务下达以后,医院要第一时间成立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基建、财务等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要明确小组成员岗位责任,并委派具备胜任资格的财务人员参与到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中。

(3)做好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项目立项后,按照规定编制项目资金预算,指定专人负责基本建设财务工作,根据批准的项目概、预算做好账务设置和账务管理,对基本建设项目内的材料、设备采购、固定资产等各项财产物资做好原始记录,实行专项资金专项管理,严格执行建设资金支付程序,合理控制、分配待摊支出,并定期向主管部门报送基本建设财务报表和资料。通过规范基本建设财务行为,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

(4)建立项目资料管理制度。项目资料是项目实施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建设与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项目资料包括项目基本情况、核批文件、建设手续、招投标文件、合同、造价审核资料、施工过程资料、竣工验收及结、决算资料等。在基建项目完工验收后,完整的项目资料,为竣工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提供重要依据,确保基建项目最终顺利通过财政部门的评审。

(5)注重加强基建财务人员的培养。对于从事基建核算的财务人员不但要具备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还需要熟悉基本建设程序,了解工程造价、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政策。医院要提供学习机会,多层次多渠道提高基建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同时,基建财务人员要参与到基本建设项目中,主动学习并实施对基建项目的核算、控制和监督作用,降低财务风险。

(二)发挥财务管理在基建项目中的监管作用

医院要提高对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视度,完善监督体制,让财务人员参与到基建工程项目的规划、成本预算、审计、竣工等各个环节中,发挥他们应有的监管职能,确保基建工程项目顺利开展[3]。

(1)在项目招标工作中发挥监管作用。按照项目初步设计或项目实施方案批准的招标采购范围、组织形式和方式,对项目勘察、设计、造价咨询、施工、监理及工程货物等招标采购活动进行监管;对限额以下施工、监理、造价咨询、电梯的采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如根据中央国家机关《关于2021-2022年工程施工项目定点采购有关事宜的通知》,预算在120万元(含)-400万元(不含)的工程施工项目,采购人应从政府采购定点供应商中选取不少于3家符合条件的,通过竞争性方式确定1家拟成交供应商;预算在120万元(不含)以下的,采购人可自行组织采购,也可在定点供应商中直接选取1家拟成交供应商;除此以外,要从财务管理角度对招标文件内经济条款进行审核,对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进行校对,对于存在疑问、模糊不清的数字、条款等主动与项目负责人及有关部门沟通确定。

(2)在项目合同签订过程中发挥监管作用。施工合同一般包含协议书,通用合同条款和专用合同条款。财务管理人员要对合同内经济类条款进行审核把关,如合同形式、预付款额度、预付办法、预付款的扣回与还清、进度款支付比例和时间、质量保证金的形式与比例、竣工结算、设计变更引起的价格调整方式、物价波动引起的价格调整方式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审阅,确保合同文本利于项目建设;对于政府定点采购的项目,除经济条款外,审核其签约合同价是否给予承诺优惠率,如施工承诺优惠率一般为3%~6%,监理承诺优惠率一般为5%~15%,造价咨询承诺优惠率一般为15%~25%,签约前要进行政府定点采购网上备案,备案通过后凭备案表订立书面合同。

(3)在工程价款结算中发挥监管作用。工程价款结算应按规范的工程价款结算程序支付资金,合同约定应符合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严格审查合同条款内预付工程款数额、支付时限及抵扣方式,工程进度款、竣工价款、质量保证金的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发生工程变更时,工程价款的调整方法、索赔方式、时限要求及金额支付方式,并且以项目负责人签批的现场签证、变更签证、支付报审表,监理公司出具的工程款支付证书、造价审核公司出具的审核建议等为依据,确保项目实际执行进度与进度款支付比例相吻合,做到工程价款结算有理有据,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三)合理编制工程造价预算、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1)合理编制工程造价预算。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点之一,也是工程项目投资人最为关注的部分。工程项目的造价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影响着工程整体项目实施的节奏[4]。在招投标阶段,可由专业的造价咨询公司负责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以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依据,也是支付工程进度款、调整合同价款、办理竣工结算的依据。详尽、全面的预算能够减少投资风险,推进项目执行。

(2)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为避免工程造价增加,应严格控制工程变更,但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具有特殊性,工程变更不可避免。为有效防范工程变更,在项目前期,应选择信誉好、技术力量雄厚的设计公司,按照国家现行规范设计,并严格进行施工图审查;施工阶段,应做好设计图纸交底、图纸会审工作,设计人员应加强与施工技术人员的现场沟通,减少施工图设计变更;对确需变更的工程事项,落实变更程序,控制工程变更审批权限,并做好工程变更后合同价款调整工作;对于工程重大变更,执行“三重一大”事项要求。由项目负责人汇总工程变更原因、内容、依据、影响,报主管院领导审批,必要时报院长办公会或党委会进行审议。

(3)重视市场因素引起的超概问题。根据《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项目由于政策调整、价格上涨、地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等原因确需调整投资概算的,由项目单位提出调整方案,按照规定程序报原概算核定部门核定。概算调增幅度超过原批复概算百分之十的,概算核定部门原则上先商请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并依据审计结论进行概算调整。因此,对于人工、材料等市场环境因素引起的超概行为,要编制概算调整书、调整概算与原核定概算对比表,并说明调整概算的原因、依据和计算方法,同时备齐调整概算有关的招标文件、合同、施工图及预算文件等资料。

(四)强化基本建设项目竣工结算与决算的管理

(1)竣工结算必须要真实地反映出整个工程的实际造价,经审查的工程竣工结算是核定建设工程造价的依据,也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编制竣工结算和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依据[5]。因此,项目竣工验收质量合格后,基建财务人员要落实好竣工结算及审计工作,严密把控审核状况,做到工完账清,资料完整。

(2)在竣工决算前财务管理人员要做好基建项目的账目核对及账务调整工作,同相关部门一同对财产物资进行核实处理,做好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工作。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完成后上报财政部审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包括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以及相关材料。在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财务管理人员要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办理资金清算和资产交付手续,并依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意见办理产权登记以及资产登记入账、调账等手续。

结语

中医基本原理范文5

关键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在新医改背景下,成本核算和成本管控能力是公立医院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与企业成本核算工作有明显不同,当前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公立医院在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规范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由于某些原因,当前公立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管理层成本核算意识不足、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成本归集不合理等状况,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一、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在医院财务管理流程中所发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成本管理工作,将医院整体成本支持分摊到各个科室当中,帮助医院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各科室的成本管理与资金使用状况,分析当前成本管理模式是否科学,从而为下一步降低医院成本支出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虽然当前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现状各异,且缺乏相关规范标准,但是成本管理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核算,还要与成本分析、财务分析以及绩效考核等工作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医院提高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制订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

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方法

公立医院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会结合医院各科室的成本管理状况,目前还没有固定的选择标准。当前主要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有成本因素法、作业成本法、服务当量法等。

三、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概念

(一)医疗业务成本

医疗业务成本是指以医院在为病患完成医疗服务业务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包括医疗设备、医疗器材、人力等。其中人力成本指的是医院员工在完成医疗服务时,医院需要提供的薪资待遇等,医疗器材如注射器、棉棒、床被等,该部分成本支出不包括行政科室、财政项目以及科研经费所花费的支出。

(二)医疗全成本

医疗全成本指的是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时,医院各科室包括业务科室和后勤科室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但是该费用并不包括财政项目经费以及科研经费等成本支出。

(三)医院全成本

医院全成本指的是医院在所有医疗项目和各科室中所产生的成本支出的总额,包括科研经费支出、资产处置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等[1]。

四、医院成本核算原则

(一)相关性原则

医院应当确保成本信息与选择的成本核算对象具有明显相关性,从而帮助医院对成本核算结果做出评价。

(二)真实性原则

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要基于医院的实际情况,确保成本信息真实无误。

(三)适应性原则

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要与成本管理需求和卫生行业特点相适应。

(四)及时性原则

为了确保成本核算结果的时效性,医院在收集处理相关数据信息时,要做到及时和准确。

五、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层成本核算意识不足

对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管理工作而言,其工作开展的基础前提在于健康良好的成本核算意识,但是当前部分公立医院存在领导层成本核算意识不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公立医院过去长期处于旧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下,对财务和成本管理等工作内容缺乏硬性规定,因此医院管理层对该类工作内容不够重视,仅仅关注医院的经济效益。其次,一些公立医院领导层由于是医疗人员出身,对于成本核算等财务工作内容缺乏了解,因而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时,并不能准确把握成本核算工作的主旨。最后,一些公立医院领导层深受过去体制管理思维的影响,不愿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对成本核算、成本管控的工作理念存在心理排斥,阻碍了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

成本核算工作制度是成本核算工作开展的执行依据,但是当前一些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并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公立医院成本核算需要涉及医院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成本分析、绩效考核、财务管理等内容,一些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没有将医院所有财务环节纳入进来,使得制度缺乏全面性[2]。其次,一些公立医院在构建成本核算制度之前,并未做好充分调研准备工作,导致完成的制度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出入,因而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后,一些公立医院并未认识到成本核算制度的制定是一项庞大的建设工程,并未动员所有科室和部门人员一同参与到成本核算制度的建设工作当中,也没有在制度建设中投入足够的资源,使得成本核算制度建设工作未取得理想成效。

(三)成本分摊流程不科学

科学的成本分摊流程对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当前一些公立医院存在成本分摊流程不科学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公立医院在设立成本分摊流程时,并未收集足够的科室数据信息,但是医院实际成本核算工作需要涉及多达几十个科室,因此该成本分摊流程无法在实际成本核算工作中发挥作用。其次,一些公立医院采用的成本分摊方法不够科学,由于成本分摊涉及的科室数量较多,一些财务人员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此巨大的工作内容,在实际成本分摊过程中,还是采用三级分摊方式完成成本归集,使得成本核算结果不够准确。

(四)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

公立医院相比私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更高且收费更低,因此接受的业务种类和业务数量更多,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加,因此公立医院需要借助信息化建设工作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但是当前一些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有待加强,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一些公立医院使用的信息系统功能还不够全面,原因在于一些领导层错误地认为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一般,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因而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投入的资源较少。其次,一些公立医院在单位科室中使用了多种信息系统,由于不同信息系统之间数据口径不一,导致系统之间无法进行高效数据传输和对接,降低了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最后,一些公立医院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没有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医院无法将单位内部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处理,使得诸多系统信息在系统内部沉积,信息管理秩序混乱。

(五)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人员专业素养与成本核算工作的实际成效密切相关,目前一些公立医院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一些公立医院财务人员没有认识到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将工作精力主要投入到业务项目利润核算方面,对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次,一些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对当前现阶段的成本核算知识技能还不够了解,因而无法在成本核算工作中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最后,随着目前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开始将成本核算与信息技术结合,但是一些财务人员没有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难以借助信息系统实现成本核算自动化和专业化。

六、优化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领导层成本核算意识

在强化管理层成本核算意识方面,公立医院可从三方面着手处理。首先,公立医院领导层不仅要注重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还要对财务和成本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通过成本管理工作加强自身管理水平,发挥医院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其次,公立医院领导层要发挥领导表率作用,积极主动学习了解成本核算相关的知识内容,在对其深入理解之后,将其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当中,使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最后,公立医院领导层应当及时摆脱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积极拥抱变化,勇于开拓创新,将成本核算管理理念引入到医院管理系统当中,从而在医院内部树立健康良好的成本核算管理理念,促进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在完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方面,公立医院可从三方面着手处理。首先,公立医院应当对成本核算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意识到成本核算应当囊括医院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比如成本控制、财务分析等工作内容,确保成本分析在医院所有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实际作用。其次,公立医院在构建成本核算制度之前,需要做好充分调研准备工作,将其与单位的业务项目特征和发展阶段现状结合起来,从而保障成本核算制度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后,公立医院还应当认识到成本核算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庞大的工作内容,因此需要在工作前期投入足够的资源,包括资金和人力资源,确保资金管理制度的构建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三)提高成本归集合理性

在提高成本费用归集合理性上,公立医院可从三方面着手处理。首先,医院需要优化人员经费归集。人员经费占据总支出成本的较大比例,医院在归集人员经费时,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将该部分费用计入科室的具体人员名下,从而帮助医院能在后期成本分析环节快速算出医院为人员缴纳的实际费用。其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当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数量众多,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十分必要。公立医院要督促财务科和固定资产管理科定期对医院各科室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并根据各科室的固定资产种类制作对应的资产卡片,在信息系统中建立责任中心,明确各科室的固定资产责任人,在责任中心中不断更新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状况。最后,公立医院还需要制定科学的分配标准。公立医院倘若一直以科室人数作为成本分摊依据,就会造成成本归集结果不准确,因此医院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制定合理可行的分配标准[3]。以医院用水量为例,医院手术室的用水量必然大于普通科室,那么医院可在手术室单独安装水表,其水费单独计算,而其他科室依旧按照科室人数分摊。

(四)优化成本分摊流程

在优化成本分摊流程上,公立医院可从三方面着手处理。首先,公立医院在构建成本分摊流程之前,需要收集足够的科室数据信息。由于成本核算涉及的科室数量较多,因此医院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对以上数据信息进行快速收集处理,为流程优化工作提供数据基础。其次,三级分摊方法对于目前成本分摊工作过于粗糙,公立医院可在此基础上,添加公共成本项目进行四级分摊,将该成本项目向后勤科室、医疗辅助科室进行分摊,再将医疗辅助科室向临床辅助类科室三级分摊,再将医疗技术科室与管理成本、公共成本进行四级分摊。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方面,公立医院可从三方面着手处理。首先,公立医院领导层应当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投入足够资源,确保引入的信息系统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符合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需求,促进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信息化管理。其次,公立医院在引入信息系统时,应当确保各部门信息系统的品牌和型号一致,并实现不同科室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使医院成本信息能够在各科室之间快速传输,提高信息数据的使用效率,为成本核算工作开展提供便利。最后,公立医院还应当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共享平台来对医院内部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将其收集到数据库当中,生成成本信息档案,实现对成本信息的分类处理,为信息的深度价值挖掘提供基础。

(六)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在提升人员专业素养方面,公立医院可从三方面着手处理。首先,公立医院应当通过专题会议、知识讲座等形式,使广大员工认识到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对成本核算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不仅要注重业务利润分析,还要通过成本核算来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其次,公立医院可通过绩效考核等方式来鼓励员工加快自身专业技能提升,将成本核算工作结果与个人福利待遇挂钩,使员工重视自身能力提高。最后,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公立医院还应当加强员工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能力。因此针对员工的能力现状,制订科学合理的技能培训计划,邀请专业人士来医院为员工现场讲解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原理,帮助员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自身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为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提供人才基础。

七、结语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开展成本核算工作,能够有效帮助医院管理层了解自身医院内部资源使用状况,根据医院各时期的成本管理状况来确认合理的资源投入和分配,促进公立医院健康长远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起步较晚,且国内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因此公立医院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探索,结合医院各科室的实际经营管理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成本核算流程,从而提高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能力,在提高公立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我国医疗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杨晓桐.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财会学习,2020(16):101-102.

[2]黄献.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8):118-119.

中医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医院;绩效管理;成本核算;数据

一、医院绩效管理与科室成本核算的作用

在政府财政补贴日益减少,公立医院必须自收自支的情况下,科室成本核算通过将成本数据细化到具体责任单元的核算方法,在明晰医院、科室收入和成本结构,督促医务人员开源节流,降低医疗成本,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并使医院保持合理的盈余水平,促使医院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医院绩效管理中科室成本核算数据运用出现的问题

(一)单纯以“收入、成本”为基准的经济指标难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

目前医院绩效管理中,仍然有部分医院采用通过收入、成本并结合部分医疗考核指标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分配。在这种管理模式中决定各临床科室奖金数额的指标无非包括科室当月收入和当月成本消耗,但医院不同的临床科室与岗位之间,工作职责、工作性质不同,若采用这种模式则无法体现出差异性,激励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还会使医务人员片面追求数量,过度重视成本支出,导致患者满意率降低等不良效应。

(二)绩效管理与成本核算对责任单元的划分统计口径不一致

在确认临床科室绩效时会涉及开单收入、执行收入以及多个科室合作完成的收入等方面,而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为了保持与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多以开单收入对临床科室收入进行统计。当从绩效的角度进行成本核算数据运用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各责任单元的收入比例分割问题。

(三)绩效管理中对成本的衡量不够全面

对绩效单元中的某些可控成本关注不全面。在绩效管理中对成本数据的采用主要涉及偏向针对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耗用的可控医疗成本,而忽视了其他相关成本数据的采集。如日常办公用品消耗等,这些成本也属于可控成本的一部分,也必须予以重视,否则影响将绩效管理成本数据的准确性。

三、绩效管理中合理运用成本核算数据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

医院要在绩效管理中合理利用成本核算数据,必须以医院战略导向为依据,把医院员工的个人效益与医院整体效益合理结合,预先建立科学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同时注重考核标准与考核内容的融合,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因为医院是由多个部门组成的整体,各个部门之间存在差异,在考虑各部门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多维度与多层次的绩效考核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确保绩效管理考核收入、成本以及核算方式的统一

通过HIS系统明确本科开单收入、他科开单本科执行收入、本科开单他科执行收入等数据的取值,作为直接收入分别计入相应科室;不能计入的,应制定合理的方案计入科室。医院的科室成本应重点关注科室的各项可控成本,把科室的可控成本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其中应重点关注高值耗材的使用,注意高值耗材与当期收入的配比。

(三)实行预算管理与科室成本核算数据、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

预算一般以历史数据为依据对未来成本的消耗进行预测,对资金投入重点及进度进行合理规划,医院的成本核算多以预算为起点,预算是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的目标。预算编制科学与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成本控制的效果和前提。同时,预算是医院战略目标的延续,而绩效管理则是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有效评价,在医院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通过对预算执行进度及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能使预算和绩效管理目标协同。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医院的科室成本数据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合理利用科室成本不但可以有效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同时还能给医院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从而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秀丽.全成本核算在医院绩效分配管理中的运用与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148.

中医基本原理范文7

医学有中西之分,然医德要求却是共通的。全国医学院校学生在入学之初都会庄严宣誓《中国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该誓词吸收了《希波克拉底誓词》、《日内瓦宣言》等医师誓词中的部分主要精神,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由中国官方颁布实施的针对医学生的习医行为规范。岗前培训,特别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十分重要,要使学生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导致医疗纠纷的危险性、责任及其职责范围。通过实习前岗前培训,使学生认识其角色的特殊性,认识到医务工作者对患者、社会应具有的责任和使命感。长期以来,中医院校医学生在这方面做的都比较好,很多学生对《大医精诚》、《伤寒论•序》等篇章都可出口成诵,对历代诸位大医的高尚言行都钦佩景仰,这深深影响了他们的道德素养。

2中西医学思维模式的融合

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偏重非逻辑思维,认识上是整体观、动态观和天人相应观的结合,理论上是医理、哲理、伦理的结合。实践中是医疗、护理和预防的结合,这些基本上代表了中医学的主体特征和特色。西医学是在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还原论的思维模式,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注重分析局部病理组织细胞的改变,观察细微而准确。中西医学的这种差别,使得医学生在临床学习和实践中要在不同思维模式之间不断转换。我们观察发现,中医院校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因主要是以中医教学为主,学生大多数接受的是传统中医的思维方法,其理论体系与西医完全不同。在思维模式上,中医学就具有笼统、思辨、注重宏观整体而疏于微观分析的特点。同时中医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五年学制里,要学习中医和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课程设置几乎是中医课程与西医课程各半,对西医基础理论也不可能像西医院校学生一样扎实,这直接导致了对诊断、循证医学和检验医学的不重视和不熟悉。表现在临床工作中,部分带教医师较少开化验单,对化验单结果认识不清、分析不够,显然这不能称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中医”。在开展实验诊断教学中,要正视区别,尊重中医思维,根据中医诊断的需要重点介绍实验诊断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达到西医诊断学服务现代中医临床和研究的目的。

3逻辑思维的训练

中医院校医学生初到临床时,因所学知识的局限和个人兴趣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两种偏激的观点:“中医无用论”或是“西医无用论”。对于中医望闻问切方法和知识,妄自菲薄或过分自矜,这都不利于进一步提高。作为带教老师,首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念,引导学生恰当认识中西医里的各种概念,认清中西医的优势和不足。临床检验医学特殊性在于其对西医知识和理化知识的要求较高,这对于习惯于中医思维的医学生具有一定难度,特别是有些医学生高中时是文科生,化学和物理知识欠缺,这就要求带教老师要加强学生逻辑性、还原论思维训练,同时考虑每位学生的情况,适当补充讲解基础检验原理知识,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4多种教学手段

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往往都只是了解一些理论知识,对许多病理生理现象,体征无直观、真实感受和体会。“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检验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带教老师要尽量多利用教具、多媒体等使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同时通过临床实际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对枯燥的检验知识的探索和分析。同时,课堂教育和临床见习带教穿插结合,避免大课堂式的知识灌输,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讲究技巧,注重方法,在临床的带教中,不仅传授临床知识,还要成为一名引路人,引导其进行深入学习和领会,培养学生对临床学习的兴趣。

5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实际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对动手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医学生在校期间的精力主要是理论学习,动手机会少,尤其是中医院校学生,对现代检验检查仪器更加陌生,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检验项目都在自动分析仪上进行测定。这就需要带教老师首先需要对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详细讲解和示范,养成其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具体细节如机器的开关机及操纵顺序;移液器垂直滴加与斜角度滴加的不同;在拿取包被板时,要避免接触包被板底层,尤其不能裸手,以免手部汗渍等黏附包被板,在洗板时不能将包被板浸入水中导致底部干净程度降低等,这些细节有的在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中有详细记载,而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带教老师从实际中严格要求和演示,使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6质量控制的强化

质量是检验科的各项工作的关键,被誉为“检验医学的生命线,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临床诊断与治疗,关系到患者生命健康。初来实习的医学生对于质控的认识几乎为零,因此要进行质控知识的培训,尤其是判断分析失控原因及纠偏过程。失控后的处理很重要,在失控的时候,对应的一批检验标本必须进行抽检或重新检测。在这方面从一开始就要做到严谨、严格要求学生。检验医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否则将严重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如无菌观念的树立,加样头不允许手直接接触,当在装载加样头时,换戴干净一次性手套,避免戴着已接触患者标本的手套进行加样头的装载,加样时不能接触到加样头的下端等等。再如试剂的使用,应当注意温度平衡等等。由于中医学具有模糊、笼统的特点,中医院校学生在这些方面做得较差,应当特别注意强调。

7科研能力

中医基本原理范文8

关键词:取象比类;高校思想政治;吸引力;获得感

在看“抖音”过程中,有段汉译英的视频很有意思。它是这样呈现的:[问]邮递员怎么读?[答]跑死他们(postman);然后[问]地主———懒得劳动(landlord),经济———依靠农民(economy),怀孕———扑了个男的(pregnant);最后[问]救护车———[犹豫了半天答道]俺不想死(ambulance)。特别是最后一答,笑得抱肚子。但笑后之余陷入沉思:这种取象比类的方式既形象好记又引人入胜,是革新教学方式方法不错的一种尝试。接下来,笔者从增强教学吸引力和学生获得感这个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谈谈“取象比类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他山之石:“取象比类法”的内涵及作用

所谓“取象比类法”,是指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直观的概念、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通过类比、象征方式把握世界联系的思维方法,又称为“意象”思维方法。具体地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为了归类或比类,即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导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似或类同。这种方法具有直接性、形象性的特点,是科学认识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历来被学者们所重视。从“取象比类法”的定义中不难看出,“言”、“象”、“意”三者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言”指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源于物象,也是表达物象的工具。“象”指物象,物象源于事物内在的本质,也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意”指事物内在的本质,内在的本质必须通过“象”来表现,通过观“象”并形成“言”才能为人所掌握、交流、传播。由此可见,“象”是“言”与“意”的中间环节,三者之间呈现出这样一种递进关系: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得意忘言。正如魏朝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所言:“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取象比类法”是传统中医教育的主要思维方法,在培养优秀的中医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相类比。例如自然界天寒则河水凝结不通,植物的营养多藏于根部,小动物藏于地下冬眠;天温则河水流畅,动植物皆繁荣于外,人亦与之相应。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沉”。利用“取象比类法”很好地解释了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体气血的运行状况。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疾病成因和治疗方法作出了深刻的归纳和总结: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不逾攻补。笔者以为,张景岳的抽象总结也可作具象的解读:疾病产生的原因在于“正虚邪实”,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关键在于“扶正驱邪”。人们常说,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痛”只是一个信号或警铃,告知人们生病了要引起注意。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不通”以及如何“通”。其实“不通”的原因正是“邪实”。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好比“条条道路通罗马”,要把它们输送到目的地必须有相应的“通道”。我们可以把输送气、血、津液的通道归结为“气道”、“血道”、“水道”。如果这些通道不通,必然导致“气滞血瘀水停”(邪实),造成人体和外界正常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受到阻碍,疾病随之就产生了。“气滞血瘀水停”与痰瘀、血瘀、沙淋有很大的关系。既然致病的原因找到了,治病的方法就呼之欲出:驱邪,打通通道,以通为补,“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这种治疗方法详细点说就是:理气化痰、活血化瘀、利水通淋。“通道”畅通,人体自然健康。应该说,张景岳的医学总结对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将“取象比类法”移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去,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二、传道授业:“取象比类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践主渠道的功能,发挥主导作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吸引力,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照本宣科,学生不喜欢听,也听不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首先要解决学生听得懂、听得明白的问题,也就是教学方法革新的问题。笔者以为,“取象比类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骨干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相对于其他三门课程而言,学生接受程度比较低。其原因是“原理”这门课具有理论性、逻辑性、整体性强的特点,内容精深宏大,使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将涉及的理论和问题讲清、讲明、讲好,而学生的感受是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抽象、问题宏大、讲解空泛。下面,笔者本着以点带面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为例,选取“哲学”、“物质”、“意识”这三个概念的解读,来谈谈“取象比类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三个部分构成,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提到“哲学”,学生一脸懵,因为相对于法学、经济学、中医学、护理学等,这个概念好像“神”一样的存在,根本无法理解。在课堂中,笔者是这样解读的:“哲”是一个会意字,由“折”和“口”构成。好比一个包子,要判断它包的是什么馅,通常的做法是把它“折”成两半,露出一个“口”来,往里一看,一目了然。所以“哲”的本意是寻求真相,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本体论层面的,回答“真相是什么?”;第二层是方法论层面的,回答“如何找到真相?”。它们是一体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重方法轻本体。但如果没有本体的深化,方法的提高和改进就无从谈起。“哲”的深刻内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无论做任何事,目的一定要明确;有了明确的目的,方法也随之应运而生。“哲”字还含有智慧、聪明之意。学点哲学,长点智慧,让人变得聪明起来。智慧与知识不能划等号,并非知识越多智慧越高。当然,知识毫无疑问是智慧的前提。智慧是一种艺术,是运用知识的一种技巧和诀窍。聪明,耳聪目明。从中医视角来看,耳与肾相连,目与肝相关,要使人变得聪明必须增强肝肾功能。很显然,“聪明”找到了它的生理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增强肝肾功能?这是大学生关心的也是最想知道的。其实关于这一点,在《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篇中已经提及,那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要熬夜,早睡早起,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学习效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质”与“意识”是哲学中的一对范畴。关于物质是什么?列宁是这样定义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在这里“客观实在”是理解物质内涵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笔者是这样解读的:我们所处的这个物质世界“至大无外”,比如地月系处于太阳系,太阳系处于银河星系,银河星系处于外银河星系,而外银河星系外面有更大的星系,等等;“至小无内”,好比“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总之,这个物质世界大到无法想象,小到无法理解,但它又确实存在,如果一定要用语言表达的话,我们把它称之为“客观实在”。关于意识是什么?马克思作了如下概括:观念的东西(意识)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对于这个定义,笔者以为:如果把人脑比作工厂的话,那么意识就是产品。工厂加工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必须从外界移入,而“移入”的工具主要借助人的五种感觉器官,即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原材料的丰富程度与意识水平是成正比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听、多看、多闻、多尝、多触摸,总之一句话:勤实践,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有助于意识水平的提高。采用“取象比类法”对“哲学”等概念进行这样的解读,一方面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哲学”的内涵;另一方面因为学“哲学”使人变得聪明起来,与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原理”课的学习热情。

三、明道信道:“取象比类法”对高校思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亲其师,信其道。前文提到,“取象比类法”通过种种意象的叠加,形成一种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从而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与此同时,“取象比类法”对高校思政教师提出了新要求。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对高校思政教师提出“六个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求”用一句概述,可称之为“教书育人”或“言传身教”。教书是指知识传授,而育人是指价值引领。下面笔者从知识传授这个层面,谈谈“取象比类法”对高校思政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第一,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思政教师,他的重要使命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正确的,是指变自发为自觉、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比如做一件事,人家要你做和你自己主动要做,结果是完全不一样。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好示范引领:上课时,精神饱满,态度积极,充满自信。教师的自信对学生而言,是感染力的重要源泉。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而传道的前提是信道。依此类推,信道的前提是明道,明道的前提是问道。如果说传道是教学过程,那么问道、明道和信道是科研过程。教学信心的树立源于科研的深入。教学科研不是对立的,而是相长的。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高校思政教师教学任务重,心理压力大,过得“苦”,上思政课成了一种“谋生”手段,这也是共识。但这涉及到一个观念转换的问题。高校思政教师若能再努力一点,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增强对理论的自信,把职业当成事业来做,一定能做到“苦”中作乐。高校思政教师姓“马”,但更重要的是要信“马”。第二,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内容。“取象比类法”中的“象”涉及的面很广,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社会现象,甚至是思维现象。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在日常生活注意观察各种现象,广泛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比如天文学、地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中医学等。另外,高校思政教师要训练自己的理论思维推导能力。高校思政教师在广泛观察和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把“象”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在教学中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身利益需要,搞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搅动全球经济市场。对此,2019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在互动交流环节就逆全球化等回答主持人提问时指出,“当前世界上出现的一些逆全球化动向只不过是全球化潮流中激起的几朵浪花,阻挡不住全球化大潮。”用浪花类比逆全球化,用潮流类比全球化,形象地说明了全球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指出光明之道: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类似的讲话还很多,体现了他知识的渊博,是高校思政教师的学习榜样。第三,教学相长,温故而知新。所谓教学相长,就是建立师生之间的“从游”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交流,互相启发。在文明轴心时代,无论是古代中国或西方的先哲如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采取的教学方式是问答式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可以是老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问老师答或学生之间相互问答。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通过黄帝和歧伯的对话,对人体生理和病理作了系统论述,从而构建了以望闻问切为诊断手段和用辨证论治为治疗手段的完整医学体系,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这里“习”的本意是指雏鸟扇动翅膀反复训练的过程,当然每一次反复都使飞行技巧更进一步。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获得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但是这些信息都是以碎片化为主,这难免给大学生思想造成极大困惑,他们迫切需要问题的解答。作为高校思政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学生做朋友,知其所想,解其所感。也许大学生问的许多问题都是同一个问题,只不过表达方式或语境不一样而已,这时高校思政教师就不能敷衍了事,而要积极沟通,认真归纳总结,在教学交流实践中创新知,温故而知新,因为思想火花往往就发生在那一霎那。在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有一个认知理解、认同确信和践行的过程,其中认知理解是前提和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思维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详细地说,就是从理论抽象到理论具体。而从理论抽象过渡到理论具体中间需要一个“桥梁”,笔者以为,“取象比类法”可以扮演这个有效的“桥梁”作用。“取象比类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学习抽象理论过程中在头脑里形成“具象”思维,说直白点,就是在头脑里形成图片或图象感。而图片或图象感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找到切入点和兴趣点。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出于兴趣,而兴趣不是天生,完全是在实践活动中(当然也包含教学实践活动)一种机缘巧合的产物。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以“取象比类法”等诸如此类作为教学方式方法革新的切入点,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争取把它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严金海.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