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工作范例

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管理工作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同志新时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目标导向、任务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原则,认真分析当前安全稳定的形势和特点,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各方整体联动”总思路,集中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强化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夯实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基础工作,完善综治维稳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我场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切实加强社会面管控,严防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全力确保清明节期间的安全稳定。

三、组织机构

成立社会全面管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场长王能瑾同志同志任组长,分管领导柯金冬为副组长,各村、分场、站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场综治中心,由柯金冬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措施

(一)认真开展事故隐患“大排查”

要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围绕公安部确定的18类重点领域,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摸排;要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深入推进重点区域、商铺、出租房等检查清理整治力度,强化对寄递物流企业检查。

(二)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要针对烟花爆竹、行业及场内重点在建项目等行业领域开展一次全场安全生产大检查。要针对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来一次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的专项治理。村建、城管、卫生、环保等部门要针对各自领域的薄弱环节,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各村居要组织做好水、电、气、油等安全防范工作,增强要害部位的人防、物防、技防力量,确保绝对安全,特别是加强对学校、及其周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治安监管。

(三)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化解”

各村、各部门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作用,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及突出治安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化解方案,落实责任人,明确整治目标、措施和具体期限。要坚持边排查、边整治、边化解和滚动排查、滚动整治、巡回化解。要继续深入开展好平安创建系列活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要始终坚持“三到位一处理”原则,对于信访联席办交办的重点信访问题和案件,落实好领导包案责任制,最大限度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消除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认真开展重点对象“大管控”

各村务必见微知着、未雨绸缪,重点做好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问题青少年、邪教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罹患重大疾病丧失生活信心、信访诉求未得到满足等群体的稳控工作。

一是要加强场村治安巡逻。要采取公开巡逻与流动巡逻与固定蹲守、警力巡控与视频监控相结合等形式,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组织平安志愿者、机关干部、村工作人员开展义务巡逻。

二是加强对有极端行为倾向重点人员的稳控。派出所要进一步健全情报信息网络,把情报信息工作深入到企事业单位和场村组,力争做到超前预警、超前报警、超前处置。禁毒办要组织深入开展吸毒人员大排查、大管控工作,对现有吸毒人员重新开展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取分级分类进行管控,严防漏管失控和发生肇事肇祸。

三是要做好应急救援和值班备勤工作。各村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细化紧急情况下的各项应急措施,保证反应迅速、指挥得力、处置及时、科学施救、救援有效;要保证信息渠道畅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抢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及时掌握安全稳定动态,随时协调处理出现的各种重大安全问题,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五、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搞好统筹协调。各村、各单位要按照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要求,将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抓紧组织实施。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化解有策、应对有效,当好社会面管控的“施工队长”。

治安管理工作范文2

(一)宣传清理阶段。

由县公安局牵头,对全县印章刻制行业进行摸底,掌握我县目前印章管理的基本情况。并对全县印章刻制行业集中开展一次清理工作,依法取缔一批无证和违法经营的印章刻制点,规范行业经营秩序。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做好加强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工作。县公安局将建立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网络信息平台,提供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政策、法规知识、系统的使用及简单数据的查询知识,方便人民群众学习了解。

(二)系统建设阶段。

根据公安部《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标准》要求,依托市公安局搭建覆盖全县的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印章的审批、制作和查询比对信息化、规范化、现代化,使印章印模具备信息采集、传储、存档、查询、鉴别等基本功能。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由县公安局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机构承担,并负责印章系统的安装、维护及升级服务,切实保障印章数据安全保密。县公安局要设立“印章治安管理中心”,负责对印章的审批、刻制、领用管理工作,建立面向广大公众的公安外网的网络信息平台,提供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系统的使用及简单数据的查询。

(三)推广使用阶段。

全县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现使用的公章及其相关“专业章”、法定代表人铭章或按规定需要进入信息系统管理的其他印章,应当纳入印章治安信息系统管理。对于印章规格不符合规定的,要按规定更换印章;对不影响进入信息管理系统的印章,印章所有人要求更换的,经审批后逐步予以更换。县公安局要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印章备案申领窗口,受理印章申领、更换的有关工作;工商、质监、经信、国税、地税、银行等部门可在业务窗口配置与系统匹配的验章器或者下载相关客户端软件,对印章进行系统查询。凡新设立和变更的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法人铭章等印章,必须纳入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办理设立、年审、开户等工作时,应当查验印章是否按要求进入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对未进入的应督促印章按规定进入信息系统管理,保障印章使用安全。

治安管理工作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

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随着社会发展而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安全工作难度加大,与之相关的安全工作的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和负担不断增加,给相关工作人员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但是,安全工作作为保障高职院校校园安全的重要举措,若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且对学生切身利益也会产生一定的损失。尤其是高职院校安全工作的档案管理,更是不容出现问题,原因在于安全工作档案主要记录了院校安全管理信息和学生的档案信息,一旦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必然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泄漏学生档案信息等。基于此,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具体的管理问题,予以增强责任意识、加快信息化进程等良策,以此整体提高安全工作的档案管理水平。

一、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概述

1.构成内容。基于系统角度而言,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对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安全管理情况、安全基本情况,具体如下:安全管理情况。内容包括:一是奖惩情况记录;二是安全事故基本情况及其处理过程和结果的记录;三是安全宣传及教育培训记录;四是安全巡查记录;五是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记录;六是安全基础设施定期检修和维护记录;七是其他安全管理情况记录。安全基本情况。内容包括:一是校内各类安全基础实施安装及维护相关资料;二是校内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及安全制度的相关资料;三是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责任人的岗位职责;四是重点安全区域的情况及院校基本情况;五是各类安全文件资料及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安全考核资料和安全工作总结资料等;六是安全管理部门下发的规范性文件及各级单位法规文件;七是其他与校园安全相关的各类情况材料。

2.具体表现形式。通常而言,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具体包括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电子档案;二是纸质档案。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各有优缺点,在实践中为了尽可能提升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水平,往往会采取分类处理、共同推进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另外,在高职院校档案安全工作档案管理过程中,要采取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同时归档保管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安全工作档案的安全水平;另一方面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同时具备查阅和参考等功效,大幅度提高了安全工作档案利用价值。

3.安全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作为关键环节之一,在实践中要严格按照完整性、真实性进行操作,以此保证所收集的安全工作档案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同时,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是保证安全工作档案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先决性条件,与其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在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资料收集过程中,要做好两项工作,首先,严格遵守查漏补缺、随时收集的基本原则,及时收集高职院校安全工作中的各项文件及相关记录资料,以此保证安全工作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其次,安全工作档案收集过程中,要保证各项资料具有参考价值且真实可靠,针对高职院校安全工作中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动及安全工作职能等文件和材料,要保证全部采集到位,并整理归档保存。

二、高职院校安全工作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概述

1.客观评价高职院校安全工作的原始凭证。高职院校的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安全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安全工作是高职院校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安全工作的效能,推动高职教育稳定发展,要始终坚持做好安全工作档案管理,并将其作为安全管理的基础。安全工作档案资料详细、全面记录了高职院校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效果,不仅是高职院校开展安全工作过程的详细记录资料,还是院校安全工作决策的依据。除此之外,安全工作档案信息主要以学校安全工作具体情况的历史记录为主,彰显了院校安保工作的成就和责任。因此,安全工作档案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安全工作评价的原始凭证。

2.安全工作档案是高职院校档案的核心内容之一。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缺乏安全工作档案的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是不完善的,也会直接影响高校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同时对高职院校校园安全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基于某种程度而言,高职院校加强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是高职院校安全、稳定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内在需求。基于此,为了建设高职院校安全校园,高职院校各安全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现行相关规范和制度进行安全工作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从增强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意识、加强安全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安全工作档案管理过程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成效,为更好地发挥安全工作档案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

3.高职院校安全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助手。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中,全面、真实记录了院校安全工作的过程和实践活动成效,也蕴含了院校安全工作的经验,可以为高职院校安保人员的具体工作提供完整、可靠的信息,从而有利于院校安全工作水平的提高,这对于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稳定、安全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与此同时,相关人员通过总结高职院校历史上的安全工作经验,并从以往的安全工作经验中探索出一般性规律,可以总结出有效的安全工作应对措施,从而有利于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是提高安全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助手,对于推进高职院校安全工作规范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推动高职院校依法治校发展。党的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单单体现在物质文化上,还体现在环境、安全、民主、法治等方面。上述几个方面的建设都要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即民主、安全等方面,要在法治建设协同推进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人民安全、民主等美好愿望得以顺利实现。伴随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及发展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迫切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强现代化学校制度的建设,才能保证各级各类学校适应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为教育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高职院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是提高学校安全工作法治化水平、维护高职院校各主体合法权益、整体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除此之外,安全工作档案全面、真实记录了高职院校各项安全工作活动的全过程,当中涉及到安全事项、安全制度、安全要求等,都是高职院校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推动高职教育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

1.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片面思想,即高职院校运行的目的在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致使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意识。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缺乏专职管理人员、档案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等,导致安全工作档案易出现漏失、损坏等问题,从而不利于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效果的提升。

2.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近些年来,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行业的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性。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显得十分重要。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无法对安全工作档案实施数字化处理,造成档案工作以传统人工操作方式为主,不具有效率的同时,还给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负担和难度,远远满足不了当前高职院校安全工作需求,制约了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价值的开发和利用。

3.缺乏规范化的档案管理过程。当前,高职院校安全工作管理工作过程中较为混乱,主要是缺乏规范化过程,造成档案管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是档案资料漏失,高职院校安全工作范围较广,使得安全工作档案内容也是十分繁杂,尤其是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新的档案资料,大部分院校没有及时收集与整理这些资料,长期如此,容易出现安全工作资料遗失问题,从而给档案管理产生了负面影响。二是档案内容混乱,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及时收集与整理新产生的安全工作档案,造成大量不同类型、不同时段的安全工作档案混杂在一起,甚至于数年的安全工作档案混杂一起,从而使得要检索档案时,无法从中快速检索到所需要的档案,不利于档案利用价值的开发。三是档案分类不合理,部分高职院校在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没有对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归档工作存在较大的操作难度,不利于后续档案检索使用。

四、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的优化思路分析

1.增强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意识。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效果和效率的提升,关键在于管理意识的强化。意识的强化可以让人们意识到安全工作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按照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规范操作,进而有利于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而言,亦是如此,只有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才能高质高效做好档案工作。首先,强化教职工责任意识,恪守“谁主管、谁负责,谁建档、谁管理”的基本原则,将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一方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安全工作档案管理出现纰漏可以及时明确第一责任人,便于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可以快速责令相关人员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加强安全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高职院校在安全工作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深刻认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信息化建设购置先进的软硬件设施。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重视网络技术开发与利用,意味着高职院校要除了在资金扶持之外,还要重视技术人员的支持,为安全工作档案工作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保障。另外,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强调档案安全管理系统的完善,原因在于安全工作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巨大的安全挑战,若出现安全问题,会造成档案出现篡改、非法盗用等问题,不利于保障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且不利于保障高职院校学生的切身利益。

3.规范安全工作档案管理过程现阶段,高职院校安全工作档案管理之所以存在资料混乱现象,是因为安全工作档案管理过程中,缺乏规范的档案管理过程,造成各管理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缺乏一个规范的参考依据,使得一些具体操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且因档案管理人员个人因素的影响,使得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无法保证安全工作档案管理的各环节工作有机衔接起来。不仅不利于安全工作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还会制约安全工作档案资料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安全工作档案管理现状,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档案管理过程,确保档案类别可以覆盖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以此保证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在规范的管理过程中,可以保证档案分类归档,减少了档案归档工作难度,且有利于档案后期检索使用,从而有利于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五、结语

治安管理工作范文4

通过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整治,集中解决我县部分电梯安全责任主体不明、超期不年检和维保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促进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进一步落实电梯安全主体责任和安全管理措施,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维保单位切实完善电梯管理制度,提高电梯维护保养水平,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二、整治范围

全县范围内在用电梯,包括乘客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病房电梯和货梯。整治重点为居民小区、医疗单位、宾馆酒店、休闲娱乐、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使用的电梯,特别是依靠当地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加强对无物业管理小区电梯安全管理,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

三、时间安排

2015年2月5日至2015年5月20日。

四、整治内容

1.电梯安全使用责任主体是否落实,是否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电梯的日常管理,是否有持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2.电梯是否及时申报年度检验并检验合格;

3.是否张贴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警示说明等安全警示标志;

4.是否与有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维保是否符合《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要求,是否对电梯制动器、超载保护装置、各安全保护装置等逐台进行检查;日常维保记录是否完整;

5.电梯应急报警和紧急呼救装置是否有效;

6.电梯故障紧急召修是否及时、到位。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电梯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县局决定成立电梯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分局根据本方案的要求,按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辖区的电梯专项整治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检查整治行动是遏制电梯事故的有效措施,事关百姓安危、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各分局及局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做到组织得力,责任落实。

(二)协作联动,综合治理。

局相关科室、各分局要加强协作联动,对事故隐患进行综合治理。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责令整改;对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的要依法查处;对难以整改的重大隐患,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协调相关部门综合治理,跟踪整改。

(三)标本兼治,务求实效。

各分局及局有关部门要督促电梯使用、维保单位增强电梯安全意识,主动查找问题,扎实抓好整改,将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针对普遍性、深层次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

治安管理工作范文5

公元前六世纪的代书人制度是公证制度的起源,历经宗教公证的完善,发展到现在的国家公证人的现代公证制度。由于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无可取代的地位,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公证文书作为公证制度的最终成果体现,具有无可置疑的证据力和执行力,在现代各国都将其作为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公正文书的鉴定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公证档案是公证人员和当事人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行为记录,也就是说当事人当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由公证人员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并确定其真实合法性。文件档案鉴定是评价主体以一定的评价尺度或标准来衡量被鉴定的文件档案这一客体价值的活动过程。在档案鉴定过程中,由于文件档案自身价值存在多样性、相对性和潜在性等特点,再加上参与评价的主体在学识水平、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就会出现对同一鉴定客体得出不同鉴定结果或意见的情况。面对此种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及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必须确立明确的档案鉴定标准依据,特设鉴定机构、统一鉴定程序、科学化管理方式,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公正文书档案的重要性

公证处存档的公证档案,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机密档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大部分文件档案的履行都要持续一段时间,有些可长达几十年,在这期间,人们受客观外界的影响,以及形势的变化,可能在主观上会出现某些偏差,不履行或不能履行自己的义务。公证文书档案就像一个非常有威信的监督者,默默地约束着当事人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调解和诉讼通常是解决矛盾和纠纷的办法。因为档案客观记录了以往发生的事情,当时的状态、当时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可以澄清有关事实,所以公证书连同公证档案的作用非同一般。在大量调解和诉讼实践中,司法机关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公证档案一般都给予采纳。

三、现行公证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鉴定理论问题

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是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践,学习原苏联档案学理论的基础上,吸收民国时期档案学有关档案鉴定理论上形成的。建国以来长期形成并得以贯彻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理论,虽在实践中证明了其价值,但同时也证明了这些理论自身存在着的不足之处:造成“档案价值”概念的模糊,鉴定理论的框架构建不完善;对应用技术研究的不足,造成具体操作中的技术、标准、鉴定质量的检查与控制的方法空白或残缺,忽略了档案价值中实际存在着的数量关系,缺乏足够的定量分析的成分,显然存在着具体操作上的困难。由于鉴定理论的缺陷使鉴定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待鉴定的文书档案数量繁多

2.1进馆问题

档案界一直把馆藏量为档案馆的重点,衡量档案馆的规模以及达标升级评定中,馆藏量均为主要硬件之一,使丰富馆藏成为各档案馆追求的主要目标。在增加馆藏的片面指标下,一些不具有进馆价值的档案也随之入馆,造成进馆档案质量不高。由于上述原因,档案馆需要鉴定的已不仅仅是有鉴定价值的到期档案,还有相当一部分冠以长期、永久之名,却无实际保存价值的档案。

2.2认识问题

另一方面,档案馆没有做到有计划、周期性地开展鉴定工作,导致需要鉴定的档案日益增多。由于鉴定工作费时费力且见成效,档案馆未将鉴定工作放到应有位置,致使鉴定负担越来越重。

2.3鉴定程序问题

鉴定程序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鉴定程序复杂。目前,档案采取的是案卷装订法。在具体鉴定过程中,若发现卷中若有不符合保管期限的文件,就必须按照处理手进行处理。首先进行拆卷,将不需继续留存的文件剔出,并在卷内文件目录上注明。然后调整档号,保管期限的调整、案卷的变化,需要重新编排档号才能保证管理和利用。最后调整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全引目录、专题目录等检索工具都需作相应调整、更改。这一系列复杂繁琐的操作工作,令许多鉴定工作人员望而却步。

2.4鉴定标准问题

我国现行的文书档案的鉴定标准依据的是1987年颁布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此保管期限表虽然在多年的文书档案的接收、立卷、鉴定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实践证明,文书档案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在鉴定时困难较大,不便于鉴定人员操作,影响了鉴定工作的开展。其次,文书档案的珍贵程度鉴定不准。对于同一份文书档案材料,不同的档案管理机构的鉴定期限有一定的差异,有的作为永久收藏,而有的可能作长期甚至短期保存,而一份真正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应该从历史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综合评定它的价值,这样才有利于珍贵档案的保存,才能体现档案管理机构的作用和地位。

2.5归档文书档案的问题

首先,文书档案是工作活动的原始记录,但不一定是真实的记录。这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工作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档案工作者不可能、也不允许改正档案材料原始内容,但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进行鉴别、评价,以指导利用者。其次,不少单位除综合部门形成的红头文件外,对于其他部门的文档往往长时间没有文件归档。个别文件材料还不完整,编号文件本身连接不上,缺附件、少底稿等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归档文件材料不完整。

2.6管理方式问题

装订式案卷是目前档案保存的一种基本形式。这种形式影响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现在对档案鉴定后,如发现失去保存价值需剔除的档案,即使仅有一份,也要全卷拆开,页号重编、目录索引重新搞,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工作量十分大。因此,很多情况下,明明知道有些案卷的档案已失去保存价值,但考虑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即停止剔除工作因而滞后了鉴定工作的经常开展。

2.7期限问题

长期以来,档案部门一直承袭这样的理论与办法,即上级机关下发的文件除对本机关颁发和形成的外,其保管期限为长期或短期,并认为“这样会减少重复档案的数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上,并没有达到减少库存的目的效果。目前档案室、馆中文书档案中长期卷的比例十分大,有的同一份文件可能会在同一档案馆的多个卷中找到,同一馆内重复性就这样大,加之上一级的档案馆也要长期或永久保存这部分档案,因此,这也是造成重复性归档的现象的重要原因。

3.提高公正文书档案鉴定工作质量的策略

3.1完善鉴定理论

我国现行的鉴定理论侧重于对鉴定的原则、保管期限、一般分析方法和保管期限表以及鉴定工作组织的研究,而对档案鉴定中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做的不够深刻,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就显得空泛。因此,要完善档案鉴定理论,使其更具有实践操作性,逐步实现鉴定标准的多元化,更有效地指导实践。借鉴西方相对成熟的鉴定理论体系时,要加以正确的吸收与借鉴,同时要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加以发展、完善,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档案鉴定理论,以引导鉴定实践前行。

3.2设立专门鉴定机构

为了确保鉴定工作顺利进行,在档案馆内应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专人负责鉴定工作,建立必要的监督机制,严格鉴定销毁制度。对馆藏到期档案进行统计,对馆(室)藏的文书档案的珍贵程度、文书档案的质量评价和保管期限的鉴定工作,主要是制定鉴定计划,对虽未到期但实践证明已无利用价值的档案进行分析、甄别,提出鉴定意见,确保鉴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当事人保密是公证处的义务和职责,为确保这项职责的正确遵守,公证机构应设专人保管公证档案材料,防止遗失或泄密。

3.3细化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各级档案室可以依据国家关于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并结合本机关的实际情况及档案特色细化保管期限表条款,制定出条款清晰、内容丰富精练、层次分明、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即符合全面、系统、准确要求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也可以在条款附上详细说明或举例,使条款规定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操作。特别注意的是,档案室细化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需经本机关领导人审查批准后,要以书面形式上报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或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组织机构,经过审查批准后才可实施。

3.4规范鉴定程序

3.4.1重视进馆质量

加强在档案进馆之前的鉴定工作。在立卷、确定保管期限时的筛选、鉴定,档案指导部门定期对案卷质量检查时涉及到的鉴定,档案馆接收之前对案卷进行的检查这三个环节上加强鉴定力度,确保案卷质量的关键,为保证档案进馆质量。

3.4.2完善鉴定程序

改变档案鉴定工作的一次鉴定制,规范为二次复核制、三次确定制。第一,由文书处理部门在鉴定当中,按照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等规定划分,剔除无保存价值的文件,划分档案的保管期限后将应归档文件移交档案室。第二,由档案室鉴定人员复核归档档案保管期限划分的准确性,对移交进室的档案进行再鉴定,以提高鉴定的准确性。三是在档案局确定进馆单位的前提下,由档案局专门鉴定人员指导、监督、协助机关档案室人员对应移交进馆的到期档案、销毁档案等做最后的价值审查及保管期限确定。此外,对按手续办理准备销毁的文件要坚决销毁,使其尽量减少差错,以保证档案馆藏的质量。

3.5加强信息技术在文书档案鉴定工作中的运用

3.5.1数据库技术在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建立档案数据库,将所有库藏的档案资源按照一定的著录格式与标准进行计算机存储。具体来说,文书档案数据库一般具备档案数据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统计显示和输出等功能。用户界面要简洁直观,档案材料的所有著录项都能在屏上显示,并且著录项中的内容和排列顺序与纸质档案排列一致,符合录入人员的习惯,便于校对鉴定。数据库应当具有较强的自动纠错功能,有效地避免数据录入及人工校改中出现的差错,确保档案数据存储的质量,力求准确、规范。

治安管理工作范文6

一、高职院校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简述

高职院校办公室档案管理是指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以纸张、图像或其他载体记录各学院师生的学籍、处分、升学退学等事务的数据库,以及收集的资料进行管理。由于不同类型的文档文件有不同的储存要求、存储格式,因此办公室档案管理员必须定期更新、删除、分类排序和新增文档文件。

二、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办公室档案管理的特点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业务向信息化转变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逐渐被淘汰,大数据管理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正在建立完善电子档案数据库,将学校无法存储、易于损毁的纸质资料转化(备份)成电子资料。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服务模式更加多样化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了档案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和服务模式的多样化。例如,部分高职院校的网上检索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准确检索出学生的各科成绩、排名,以及与上次考试成绩的对比,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高职院校档案存储空间扩大传统的纸质文件资料不仅占据空间大,而且还需要进行特殊保护,以防止其氧化。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电子文件应运而生。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解决了存储空间不足、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

三、促进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意义

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更新在信息时代背景下,许多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已经应用于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的便利性。随着新技术的应用,高职院校办公室的档案得到了及时的更新与补充。有效提高查找效率传统档案管理的查找形式主要是人工查找,即使利用终端进行查找,也有可能由于缺少完整高效的资料数据库而遗漏资料文件,查找效率并不高。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具有局限性,无法有效收集利用大量电子文件,这严重浪费了管理者和信息使用者的时间,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档案数字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学校档案资料的使用率。

图书、文件和信息的集成管理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对使用员工、工作设备、数据和网络平台等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多个独立系统可能会导致一个整体系统产生较高的重复率,从而增加管理成本。因此,对档案进行一体化、系统化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以学校归档文件管理为例,高职院校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在集成指导、制定和实施管理规则下,加强文件的统一化、标准化管理,统一上级颁发的相关文件、发表的论文数据、师生花名册,积极与文献和信息资源库合作,加强对档案信息的综合管理,制定统一的学校信息化归档制度,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构建统一的校园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对档案库房与网络平台的联合利用。促进高校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随着各类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办公室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工作需求,做出全面、系统的调整和转型,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力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在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的同时,广泛收集、整理、汇总内部档案信息资料,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内容,为高校改革转型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资料。保证档案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档案可以直观地体现各部门、各岗位人员以及业务活动开展的基础信息,为高校后续决策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因此,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灵活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而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不同类别的档案信息存储到共享信息数据库中,可以有效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与传统的数据管理相比,大数据下的档案管理要求具有更高的归档、销毁和移交管理功能。档案管理员应熟悉并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有用的文件数据,推动学校朝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智慧学校的建设项目为办公室档案管理提供了很多机会。因此,利用建设智慧学校的机遇,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档案信息,从而利用信息技术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为更好地使用信息库,必须运用信息技术为学校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数字校园、智慧学校等概念的出现,大数据信息技术在学校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趋势。

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信息泄露问题,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一度成为热点话题。随着智慧学校建设的迅速发展,档案管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打破学校传统管理理念的同时,重视数据安全,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文档存储的安全系数,在更安全的空间存储有关国家、校园的信息。存储空间有限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形成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资源与电子档案获得了快速发展,办公室档案管理对档案申请、档案管理与备份有了新的要求。大部分信息都具有实用性,但是为了在众多信息(横跨十几年、多级别多科目的信息)中选取所需要的内容,就不得不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在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档案整体评估时,可以直接利用计算机分析档案的价值,为以后使用档案奠定基础。其次,现代档案管理业务对非结构化电子文档进行云计算,确定了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扩大了管理的范围,并成为实现图像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最后,档案数据中的大数据保存与数据备份需要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利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构建文档数据库系统,提高档案管理的归档效率。但是实际上,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大数据技术存储空间受到了限制。虽然人们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提升数据保存效率,但是内存空间却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内存空间中进行大规模的文档数据处理,意味着可能要简化部分次要数据,如果这部分次要数据得不到较好的保存,那么在临时需要查找时就可能会被遗漏。办公室档案管理员意识淡薄有些部门的办公室档案管理员由于年龄、学历、工作能力等因素,从事办公档案管理工作时,采用旧有的的管理技能和方式,同时也没有进行专门和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导致管理意识比较陈旧,容易在档案的查阅、分类、整理和归档等方面,出现管理与实践“脱轨”的问题。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缺乏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粗化分类标准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划分,档案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分类。虽然档案管理手段及样式繁多,但是,有些部门的档案管理服务方式却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可能是因为没有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所有档案文件进行精细的分类和组织,从而加大了后续查找、销毁的工作量,导致管理人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效率不高,同时也容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如几份资料张冠李戴、失去保存价值,增加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纸质版档案的维护成本较高有些纸质版文件,如毕业生的学籍档案、学生填写上交的纸质版个人档案等的维护要求较高,维护成本也高。然而,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分配给档案室的维护费用有限,部分档案室只放置一些木制的储物柜来存放文件,没有固定的档案管理仓库,当储物柜装满后,便需要及时整理纸质版档案,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丢失、损坏等现象。由于上述缺点,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打破传统管理模式,有效利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信息平台,实现档案信息共享。

五、高职院校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完善办公室档案管理制度很多部门中普遍存在档案管理人员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象。因此,各个部门从领导到档案管理员、从主管到员工都需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改进管理方法,提高个人管理能力,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确定归档管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并熟练归档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运用先进技术对所要管理的文档进行归档处理,并贴上标签,以细化分类。如果接收到的是高级文档,就必须采取保密措施,并在计算机系统中明确设置用户的查看权限。以有权限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档案管理部门首先应当树立科学正确的工作观,针对具体工作和归档业务的要求,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体系,打造更优质的用户使用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在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和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有查看权限的用户能搜索到有用的信息。因为用户使用档案的目的不同,需要的档案种类内容也有所不同,所以档案管理者便可以对档案信息系统实行分类管理,以便有权限的使用者查询。

为了适应不同类型档案的管理,必须加强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对传统纸质文档进行数字化管理,以加强对传统文档的管理,有权限的学校机构可以登录外网或局域网共享信息。集成和使用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电子归档信息,可以提高归档管理任务的实用性。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与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高职院校应实施总体管理模式,以便在执行总体管理战略的信息背景下,有效创新档案管理活动,推动档案管理改革。学校需要在规定的标准下进行规范管理,并有效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同时,在档案管理机制下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管理,有效地监督档案数据管理的全过程。例如引入入侵检测机制,以及使用侵入测试的各种软硬件系统,如果存在侵犯档案管理系统安全的情况或是整个信息系统出现被入侵的迹象,就应马上启用安全机制加以处理,切断互联网,封闭整个信息系统,向管理员报警,等等。目前,高职院校办公室的档案管理主要由非专业或兼职人员管理,其可能会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和责任感。为此,还需要全面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从安全意识、信息风险意识和保密意识三个方面增强管理员的管理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档案资源管理事实上,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很少,很多都是兼职,其缺乏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足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因此,在信息时代下,有必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其职业素养,从而实现对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应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工作,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学正确的工作观。

六、增强档案管理创新意识

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院系领导以及管理人员应打破传统,转变观念,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手段,增强创新意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应加大档案管理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准确把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趋势,及时了解档案技术手段的新动态,广泛对标档案管理先进单位创新发展新举措,找准差距,认清定位,推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为了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还需要不断改善办公室档案管理的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统一整理好、管理好办公室的档案材料,对学校各个部门的发展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刘卫红.信息时代下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传媒论坛,2019,2(02):151.

[2]鲁慧娟.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J].兰台内外,2019(11):21-22.

[3]赵晓敏,徐国栋,都蕾.信息时代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J].办公室业务,2019(15):189.

治安管理工作范文7

关键词:新时期;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关键环节

在新时期下,教育事业在迅猛发展,当前的学校管理工作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期下学校发现的需求,学校的档案管理存在着缺陷,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新时期下如何做好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目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在学校的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往往不受校领导的重视,有的时候会将档案管理工作忽略。这是中职学校的思想造成的,当前中职学校的“重教育,轻档案”的思想普遍存在。由于学校的资金不充分。加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在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资金很少,在档案管理中的配套设备短缺,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寸步难行,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设施才能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校领导对学校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将会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档案管理中信息化落后

在新时期的条件下,信息化是一个重要手段,而对于档案管理来说,信息化有助于档案管理的工作,然而由于资金不到位,很多中职学校的档案依旧是纸质档案,这种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其工作效率低下,将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由于中职学校缺乏专业人才,对于新时期档案管理中信息化的人才更是稀缺,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中职学校的档案管理的人员比较少,对各部门的档案管理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系统规划,这些档案管理人员和教师平时都忙于自己的工作,一些教室为了工作方便,将自己需要的一部分教学档案都自行保管,造成了档案室的文件短缺、不完整,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进行考核审查时,学校为了通过审查,往往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对档案进行完善,这样的行为使得档案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没有对档案进行系统性管理,造成了目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如何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

(一)提高校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学校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从自身改变观念,校领导应该积极对全校的员工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明白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加大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并且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校全面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档案管理成为学校对一些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才能为学校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资源,为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二)将信息化的手段融入档案管理的工作中去

目前,信息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电子档案被运用在各个领域当中,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积极采用这种手段,可以通过将档案输入计算机内,对一些机密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加密的方式,这种手段更加保证了档案的安全性,当然,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对档案进行维护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并且引进信息化的人才,让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严谨方便,通过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在查阅一些档案可以通过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来实现,既节省了人力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将档案的管理工作转化为网络管理工作,学校应该为了档案信息化的实现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购买一些先进的设备仪器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这样可以使得学校的档案管理上升一个新台阶,对于学校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要树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思想,对于档案管理应该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对档案的外借和归还有些明确的制度,以加强档案的完整性,避免档案的遗失,学校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时长进行培训和参观一些具有先进的档案管理学校,并且其他学校一些档案管理制度比较好的地方可以进行借鉴应用,比如:对于一些文件本身就不完整,这样的文件应该明确规定不能进行建档,这样才可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并且完善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的制度,确保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有章可循。并且加强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这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招聘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除了具有专业能力还应该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历史负责的精神,这样的工作人员才能够将学校档案管理制度落实到位。通过加强档案的管理制度体系,这样的工作人员和制度才可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结语

综上诉述,在新时期下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可以通过提高校领导的重视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认识,并且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完善档案管理体制,将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档案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作用,发挥档案对于学校教学改革方面的显著作用。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工作的优良也代表着学校的好坏。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学校的发展将会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治安管理工作范文8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管理

引言

在现今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的生产信息量越来越大,使得档案管理部门每天的工作量也在不断增加,且由于档案管理部门每天录入的档案信息丰富多样,从而也使得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更具多元性。同时,由于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各行各业发展状况的记录,其工作较为重要,这样也使得对档案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被大面积引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档案管理工作上的资金投入。

一、档案管理在工程质量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尤为迅速,但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市政工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质量方面的问题,类似豆腐渣工程及工程事故等问题是目前最为严重的。在进行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前期的建设规划、工程设计、项目实施以及后期的维修护理工作是影响一个建设项目质量的重要原因。而对建设项目实际上影响最大的是项目实施阶段,该阶段的工作质量直接决定着后期建筑完工时的质量问题。其中,档案是记录工程实施时各环节工作细节的重要资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想对项目施工工作计划或者施工技术进行整改,也都需要参考档案库中的资料,从而确保整改后的工作计划更科学合理。由此可见,档案在工程质量监督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其影响着工程项目实施时各环节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以,加大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是目前各建设单位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工程质量监督站中档案管理工作上现存的问题

2.1管理人员对工程建设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度不高

在各行业间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行业之间的竞争程度。但对于像幕后工作者一样的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其不如台前工作的行业能够获得那么高的关注度,也不如那些行业能获得显著的成效。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管理行业中的各层管理人员普遍出现工作懈怠的状况,例如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设施不完整等的现象。另外,还有部分管理人员产生了档案管理工作不必拘谨的错误观念,导致相关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散漫,进而造成了我国工程建设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停滞不前。

2.2档案管理能力较低,方法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就我国工程建设行业档案管理的现状来看,造成我国档案管理能力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管理制度改革后,人员调动现象较为普遍,且这些新聘入的工作人员中有不少人并未受过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便开始投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如此则造成了档案管理相关内容了解不全面的现象出现;(2)我国目前档案管理行业中,有不少管理人员并非专门的管理工作者,他们当中大部分在其它岗位也还留有职务,时常出现投入精力不够的状况,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发展的进度迟迟不前,对我国档案管理能力的提升造成抑制;(3)对于档案管理的发展而言,其设施的好坏是最基本的,然而我国档案管理部门却本着“因陋就简”的原则,对单位中一些基础设施均采取能简则简的态度,进而对我国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造成严重阻碍;(4)再者就是档案管理的方法不够先进,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从而给档案管理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3档案收集工作的力度不强且不够规范

在我国工程建设行业档案管理的发展中,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之一是档案收集制度。然而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我国在档案收集工作方面的制度依然不够完整,且由于工作人员的懈怠,使得仅有的制度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如此一来,则导致收集的档案缺乏平整性和规范性,有些甚至无法长久保存。

2.4档案管理方式不够先进,缺乏科学性

从我国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来看,其管理方式较为老套。即便是在现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中,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内,档案管理部门仍存在着使用传统的纸质化档案管理,这些不仅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还阻碍了节约资源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工程质量监督中档案管理现状的改善建议

3.1建立健全的工程档案管理体系

为解决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现存的档案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因为健全的档案管理体系是档案管理部门得以正常运行以及发展的根本条件,其关系着整个档案管理部门工作能否井井有条的进行,且其牵连着部门中大大小小的所有事务。所以,我国当前首要做的便是改善原有的档案管理制度,以此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在此之后才能从其它细节方面加以工作整顿,从而确保档案管理部门中每项工作能够有秩序的进行。

3.2完善档案管理设施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而言,其基础便是管理设施要完全跟上。首先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还要根据部门条件适当添置相关管理设备,如此一来则可以确保管理工作在基础上获得保障,并从根本上得以发展。另外,部门还需要注意旧档案的维护工作,必要的话给旧档案进行定期检查,以防存放时间过长,对纸质档案的内容、表层等造成影响。

3.3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建设

就实际情况而言,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决策性,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项目质量的高低,所以在工程档案管理建设工作中,管理部门要着重注意管理人员工作素质的培养,严格聘选合格的管理人员。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一定的奖惩和工作考察制度,对工作认真者给予表扬,对工作懈怠者按其情形严重程度给予适合的惩罚,情节严重者直接给予开除处理。如此一来,档案管理人员则会严格要求自身,以防犯错。综上所述,在现今这样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我国工程建设行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档案库作为工程项目信息的储存空间,其管理工作的严格程度将对工程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各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对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加以重视,对各方面管理制度都做出相应的改善,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具规范化、效率化。

参考文献

[1]于新萍,邓鹏志.试谈强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管理[J].兰台内外,2013,(04):46.

[2]杨碧华,石萍.浅谈工程质量监督站的档案管理工作[J].中华建设,2009,(1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