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管理范例

增值税管理

增值税管理范文1

《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统一按13%的税率来征收纳税者销售与进口化肥的增值税,增值税免税一说不再有。随着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文章进行一一阐述。

关键词:

化肥;增值税;财务管理;影响

现阶段,我国化肥价格相对较低,市场供应充足,竞争优势强,对化肥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整改带来了大好机会。本文首先概述了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的必要性,其次指出了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经济结构

当前,我国化肥企业产品处于过剩状态,加之有机肥依旧可享受国家免税政策,经销商和农民可自由选择化肥,价格仍是化肥市场的竞争主题。政策不会对农民带来多大的影响,关于化肥产品成本增加的部分,由生产企业与经销商共同承担,生产企业要比经销商承担的成本多。随着化肥生产经销行业利润率的相应降低,一些落后且生产成本大的产能将逐渐退出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有利于减轻下游企业的税负

随着政策的调整,使以化肥为原料的下游化工企业能向上级申报抵扣进项税,以此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比如将尿素作为主要原料的提供氰尿酸产品的企业,实际调查显示,该企业五个月内总共卖出去8622吨的氰尿酸,总收入达到了3433万元,1吨氰尿酸中掺入1.7吨尿素。在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就能对原料尿素进行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企业按照具体的采购生产状况,三个月内采购尿素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抵扣进项税达到了132万元,税收负担较以往有了明显的降低。

(三)短期内对化肥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首先,大部分化肥企业均表示,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从颁布到实施,中间的间隔时间较短,再加上刚好赶在秋天库存量大,企业根本腾不出多余的时间适应政策以及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与此同时,下游企业也纷纷表示,应为原料库存量提供必要的过渡消化期,给足适应新政策的时间。其次,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实施前期阶段会相应提高化肥企业的税收负担,追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在《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通知》中提出,凡是8月31日之前生产的化肥产品都按简易计税办法依3%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但并未明确原材料库存和化肥产品的过渡期,致使一些集团企业面临沉重的税负。化肥经销企业同样存在库存量现象,政策实施前购进的化肥不能抵扣进项税,政策实施后,销售可按简易办法依3%征税率缴纳相应的增值税,税负进一步提高。

二、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固定资产是企业内部资产的核心,其价值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企业内部资产结构,同时企业资产负债表如应缴税费、累计折旧等会在固定资产价值的不断波动下而发生变化。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会大大降低企业固定资产的原值入账金额,并且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累计折旧的金额。此外,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短期内企业的负债与资产等会有所减少,而对于流动的负债和资产比例则较之前有所增加;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在企业经济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企业的资产数量会随之得到一定的增加,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负债及资产的比例,为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前提保障。

(二)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

纵观现状,随着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消除了企业之前应缴的营业税金与附加税款,使企业的税款支出大大节约,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企业的纳税金额减少,节省了纳税成本,企业不用承担较大的税负,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保障企业生产的规模化,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是企业现金流量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会导致诸多的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变化,进而带动了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动。一是企业投资活动受到影响;部分生产企业根据自身经营需求,常常会购进一些大型施工设备企业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其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投资基金的现金支出事项,无论怎样,企业的现金流出将有所减少。二是企业经营活动受到影响;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会大大减少企业税收成本,并且在营业税额的不断降低下,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会进一步提高。三是企业筹资活动受到影响;根据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融资活动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融资过程中生成的利息与融资的阶段性特点会使企业的现金流量逐步降低,进而导致企业面临还款压力,不利于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三、应对措施

(一)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培养优秀的领导班子

当前,企业应不断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其正确的征收增值税的意识,向其宣传与推广征收增值税的具体手段;企业还应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竞争机制,在优胜劣汰的原则基础上开展相关考核;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全面贯彻落实有关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的规章制度,打击一切形式主义,并做好必要的成本审计,突出财务监督职能;定期考核员工的素质水平,拒绝接收素质水平低或能力薄弱的人员,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促进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的顺利实施。

(二)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企业应通过有效的措施手段优化内部结构,防止发生机构冗杂、人员复杂等问题,节约一定的资本投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从而强化企业工作水平,减少人力资源浪费及重复配置,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建立健全绩效责任制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高质量的产品,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为企业扩大市场,保障企业向更高更远的地方发展。要想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绩,就必须配备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因此企业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清晰划分员工的职责权限,提高员工对政策的适应能力,进而调动其积极主动性。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将员工的薪资与绩效密切联系起来,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强化企业经济效益。

(四)优化调整账务处理流程

一是企业应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会计核算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增值税的会计处理,科学确立明细账目,严格按相关规范标准实施增值税的业务核算,提供高质量的税务资料。二是根据企业实施的新业务,应积极研发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操作流程,并且提高操作流程的实践操作性。三是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增值税的财务处理方式,在相关法律基础上降低一定的税额,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五)强化税收筹划意识

企业应抓住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带来的机遇,不断强化税收筹划意识,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通过正确的税收筹划减少税负,尽可能和一些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纳税人企业配合协作,通过抵扣进项税节约纳税成本。此外,财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增值税带来的好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企业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以进一步降低税收负担。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充分利用增值税优势的同时,还必须预防各类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在开展会计核算过程中,应严格按相关法规制度进行,将税法落实到实处,保证纳税筹划的顺利运行。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后,在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一定的挑战。该政策的实施虽然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节约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但对于一些不可抵扣的企业来说,其税收负担将进一步增加。因此企业必须了解增值税引起的各种新变化,全面发挥增值税的优势作用,优化调整财务制度,从而在现代市场中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胡卓妍 单位: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栋.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0).

[2]陈振晖.论增值税改革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0(02).

[3]李彩龙.浅谈“营改增”对企业经营的影响[J].经济师,2014(10).

[4]刘杨.对于营改增过程中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4(26).

增值税管理范文2

[关键词]增值税发票;电子化;会计档案

增值税发票是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和收取的收付款凭证,一方面证明经济业务和商事活动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是财务报账和增值税征收的重要凭证。增值税发票分为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税收现代化建设,国税总局于2015年颁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行通过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开具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具有开具便捷、保管便利、查验及时、节约成本等诸多优点的增值税电子普票受到了众多纳税人的欢迎。2020年2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2020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意见》指出,增值税电子专票的推广确定了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方案,并决定于2020年9月1日启动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试点工作。此后试点地区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增值税电子专票实施范围已扩容至25个地区,增值税发票全面实行电子化指日可待。除了增值税专票电子化政策的,财政部为了科学规划、全面指导“十四五”期间会计信息化建设,于2021年12月30日印发《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总体目标,其中就包括:加快推进会计数字化转型升级,会计数据价值得到有效发挥。在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电子技术快速发展时代背景下,增值税发票电子化无疑是响应了当前政策。但是会计数字化转型不能止步于此,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是十四五期间的主要任务。2019年9月26日,“2019中国发票数字化发展白皮书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的白皮书显示,在电子发票替代纸质发票的大趋势下,电子发票的渗透率和开具数量均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据人民日报报道,2017年我国电子发票开具量达13.1亿张,预计到2022年可能高达545.5亿张,保持超过100%的年均增长速度。

一、增值税纸质发票在企业内的管理流程

增值税专票电子化后,企业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流程发生了不少变化。实行增值税纸质发票时,增值税发票在企业内的流转和管理如下:

(一)企业出具的发票

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向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发票。业务部门核对好客户的信息之后向财务部门申请开票,财务部门将开具的增值税销项发票传递给业务部门,业务部门签收之后传递给客户。企业开具的增值税销项发票的记账联要经过财务人员的手工汇总整理装订之后入账。

(二)企业收到的发票

业务部门在收到增值税进项发票之后填写报销单,将发票粘贴在报销单上,经过上级领导审批后,由财务人员要对进行审核,防止虚假发票,重复报销发票等不合规发票的入账。不合规的发票要退回业务部门。合格的发票签收后,要定期去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增值税发票认证(如果企业也开展网上认证,可随时在网上进行认证)。认证过的专用发票才能作为企业抵扣增值税的依据。企业收到的增值税进项发票的发票联要由财务人员手工汇总整理入账,抵扣联应当妥善保存,作为报送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作为主管税务留存备查的凭证。企业每月月末要在开票系统进行抄报税。抄报税可以使税务机关确保所有开具的销项发票和所有抵扣的进项发票都进入税务系统,就可以在系统内由系统进行自动进行比对,确保每一张抵扣的进项发票都有销项发票与其对应,从而达到“以票控税”的效果。抄报税完成后,企业就可以进行本月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及时缴纳税款。

(三)纸质发票的后续管理

企业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擅自损毁。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因此,已经认证或当期交易、涉税事项已经办理完结的发票也不能弃置,要妥善保管。

二、增值税电子发票在企业内的管理流程

增值税发票电子化后,企业对增值税缴纳和发票管理的流程可以用更快捷,更便利,更经济来概括。

(一)企业出具的发票

发票电子化后,企业不再需要向税务机关申请领购纸质发票,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当企业需要向客户开具销项发票时,不再需要打印。电子发票通过电子邮箱、二维码等方式在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流转。交付电子专票,与纸质专票现场交付、邮寄交付等方式相比,发票交付的速度更快。发票电子化提高了发票的流转速率,降低了企业为发票传递发生的管理成本,可以有效提高资金回收周期。纸质发票获取不及时,抵扣不及时的问题将被有效避免。

(二)企业收到的发票

发票电子化后,在接收到客户发来的电子发票后,业务人员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终端填写报销单,附上电子发票,直接提交上级审批。传统报销中需要手工填单贴票造成的报销效率低下将被有效避免。业务人员发票丢失的风险大大降低,也不会因为粘贴问题被财务部打回,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报销速率。相关财务人员后续对发票审核会更加便捷。如果企业有大量纸质发票需要审核,对财务人员是一个大挑战,但是电子化后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下载增值税电子发票版式文件阅读器,查阅电子专票并验证电子签名有效性,降低接收假发票的风险。

(三)后续管理

后续管理中,电子化的发票存储保管更经济。纸质专票的后续保管不仅需要空间,而且需要相关人员的时间来对纸质发票档案进行归集整理,分类摆放。电子专票采用信息化存储方式,不需要专门场所存放,也可以大幅降低后续人工管理的成本。

三、发票电子化对传统会计档案管理的影响

企业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是建立在纸质会计档案管理基础上的,发票电子化后,对电子发票的档案管理一定会与纸质档案管理有所区别。以下将从档案采集、存储、管理、利用四个方面分析电子发票对传统档案管理的影响。

(一)档案采集

传统会计档案采集阶段,除了会计凭证需要按月立卷之外,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与企业会计资料都是在会计年度末,将装订成册的会计档案整理立卷。这已成为传统会计档案的固有流程。电子发票出现后,会打破这个固有流程。当企业接收或向其他公司发出电子发票,这张发票的信息就由业务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共享,档案管理人员无需等到年末立卷归档,即可了解相关信息。发票由当期会计凭证变为会计档案的时间界限被打破,这就需要制定相关电子发票归档要求。

(二)档案存储

传统纸质会计档案的存储需要专门的档案室,对空间的大小要求更大。纸质档案的保管一般是将装订好的纸质档案卷宗有序地排列在档案架或者柜橱里。当企业的业务量大,凭证、账簿非常多时,企业就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存放。但是电子发票作为一个无实体的存在,势必会改变档案存储方式。电子发票的存储所使用的载体一般都是计算机磁盘等设备,所以电子发票的存储对空间大小的要求不大,但是保管室要保持良好的温、湿度环境,防磁、避光、防水、防火。企业如果把电子发票作为电子档案进行管理,就要专门建造一个符合保管条件的电子档案储藏室。

(三)档案管理

纸质档案的可选择分类是单一的,选择了按资料类型分类,就不能按专题分类,多种分类标准必然不能兼顾。但是企业交易中的电子发票可以按交易对象、时间、交易类型等多重标准进行分类管理。纸质档案存放在企业内部,只要公司内部不失窃,档案不会有丢失的风险,但是电子发票就不一样了。企业电子发票一般不仅存储在硬盘里,还会同时储存在云空间里,别有用心的黑客可能会窃取企业的发票信息,打探商业机密。所以相对纸质档案来说,企业对发票的管理可能更要关注安全性。(四)档案利用会计档案是企业各种经济核算资料的总结,对会计档案的分析有助于企业对前期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对经济前景进行预测和经营决策。在查找纸质档案时,只能依靠人工,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档案的应有作用。但是存储在云端的电子发票可以根据电子检索功能,提高档案利用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四、企业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规划

事实上,随着近些年电子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始凭证都在电子化,如银行电子回单,电子缴税单。增值税电子普票和增值税电子专票的陆续普及更是会计凭证全面电子化路程中的一块里程碑。会计凭证电子化为企业会计档案的电子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随着电子科技发展,会计档案电子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会计档案的电子化要通过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那么优秀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该做到什么呢?首先,它要能够完成对企业会计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档案采集、档案管理到档案应用三个模块实现对企业会计档案的收集、著录、查询、借阅、利用、统计、鉴定、销毁的全过程管理。其次,它要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档案丢失、被盗、被篡改等风险。

(一)档案采集

档案系统应提供多种系统集成方式,可以提供标准的接口与其他系统实现数据交互调用。在理想状态下,企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应该可以从企业常用的ERP系统,OA系统,HR系统等系统中采集相关会计凭证和会计资料等,然后分条清晰列示。

(二)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员对从各个渠道接收来的数据进行检查,要确保相关会计凭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价值的档案可以移交整理库,随后进行排序、编号、著录等基础操作。没有价值归档的部分数据,可以移交资料库定时存放。整理库中的档案以卷,件的形式由管理员管理,并按照规范进行必要的著录等操作。整理好的会计档案可以按照年份、类型、项目号等多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方便日后查找。整理好的会计档案会进行相应备份,以防意外事件、黑客攻击等各种潜在风险。档案管理员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保管期限,给不同种类的档案设置对应期限。会计档案到期时,档案管理系统会向管理员提示,由企业档案管理机构牵头对其鉴定和销毁。

(三)档案利用

在企业接受内外部检查,需要调用会计档案时,可以根据多种标准进行检索,如根据会计资料类型检索、专题检索、关键字检索、会计期间检索等,最大化地发挥电子档案系统的快速检索能力。在档案借阅方面。企业内部不同职位的员工的借阅权限不同,即各员工所能借阅的会计档案的范围和内容不同以此来降低企业内部信息泄露的风险。员工们可以在借阅列表中检索,选择需要借阅的文件,向档案管理员发出借阅申请,经过借阅审批,即可阅读。另外,员工也可以在借阅期间发出续借申请,延长借阅期限。同时,档案管理员系统端可以进行会计档案借阅的统计。会计档案是会计活动的产物,是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的重要史料和证据。通过对会计档案的分析,企业可以发现生产管理方面的不足。为了发挥会计档案的作用,组织内部可以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建立专题,对档案库中的档案进行再利用,发掘档案深度价值。如,组织成立相关小组,系统研究近年来产品成本资料,分析成本变化原因,更好的控制产品成本。

(四)系统安全性

增值税管理范文3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经济;财税;挑战;对策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税工作即将面临新的挑战。财税工作作为促进我国开展各项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部门,对社会财务支配工作和社会经济的长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实现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的长远发展,新经济财税工作管理体系和政策必然要进行全面改革,以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2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面临的挑战

2.1财税目标方面

财税工作的正常开展通常都是以财税知识理论作为当前经济财税分配工作的基础,根据当前税务的标准来规划经济财税工作。所以,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的正确开展首先要结合实际财务税收要求和经济发展策略,科学合理的设定新经济财税工作的发展目标,明确好财税工作主体。其次,为了保证财税工作的平稳发展,新经济财税工作可以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采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对经济财税部门结构进行科学完善与改进。最后,为了实现我国财税工作的平稳、长效发展,加强对财税体系管理的优化设计,制定好科学的财税目标,为我国财税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2.2财务审核方面

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的两方面:一方面,财税部门必须注重财务审核工作的规范性。大多数企业财税管理部门在进行财务报销和采买进项税整理工作时,因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内部增值税的转接工作与附加税的审核不能在企业规定时间内交接完成,致使财税工作出现了税务方面的纰漏,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财税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财务审核结果的不准确性。因财税工作会涉及到诸多的账目和资金流转问题,如果财税账目没有精准的处理,就会给企业财税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财税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转。所以,在企业财税管理工作中,财税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公司财税项目和资金报账,准确掌握财税数据。

2.3纳税申报方面

在我国新常态经济下,经济税务结构强调的是结构增长的平稳性,在已有的经济发展条件基础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建立在经济税务工作的可行性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当前纳税申报工作也即将面临着申报表格精准定位和表格财账数目与实际消费情况不符的双重挑战。在申报表的准确定位上:企业填写纳税申报表单时必须严格按照当地的财税标准来填写税收相关资料,若企业有增值业务的也要严格按照增值税的相关流程进行申报,避免偷税漏税情况的发生,因为,增值税的申报工作需要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对增值税数据情况进行审核和上传,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财务税收人员就容易出现偏差,造成纳税申报表不能准确定位的情况发生。纳税申报表内填写的申报数目与实际情况相符。大多数企业相关财税管理人员在统计申报表格时,经常会出现申报表格内数据与实际账目不符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是由于财税人员在对进项税金额填写时没有与实际金额不一致,或是由于其他多种原因造成的税务遗漏,不管哪种情况,都会给企业财税纳税申报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

2.4财税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方面

财税工作的重要工作管理人员是会计,网络时代下,给新经济财税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对相关的数据整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根据社会经济财务整改需求对财务部门工作进行信息化技术的操作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财税管理技能,使企业财税的申报工作,财税审核和管理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企业还要根据财务发展需要,招聘更多的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会计人员,定期的组织从业人员财税风险意识技能培训,对财税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风险预估,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为企业财税资金管理做好安全保障。

3加强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的管理对策

3.1加强财务审核工作的管理

财税人才管理层面。财税管理工作人员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提升,除了要掌握网络的基本操作知识外,还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借助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增强自身的财税知识储备量。为了顺应时展,满足财务发展各项需求,财税人员不仅要学习财税的相关管理知识,还要学习高等数学、法律、经济金融发展和财税风险预测等相关书籍。除此之外,财税审核人员还有不断创新财税管理技能,将组织管理、经济风险预测评估和法律等相关财税知识融入到平时的会计审核工作中,以此提高会计的审核技能。企业管理层面。企业为了有效提升内部的财税审核工作:一是明确好各项增值税的账目金额。对进项税、减免税和销项税等其他相关财税的具体金额进行详细的登记造册管理,将增值税的管理归纳到企业的财税月末总结中,避免财务申报的遗漏影响到下个月的财税审核工作。二是,明确好企业财务税率的审核工作。不同的税率要做到精细的分类,比如相同的税率业务,其发票种类不同,把具体的票据类别可以分为未开发票、专用发票以及财税检查等其他的票据类别,并做好合理地使用税率,同时要具体分清企业中存在的租赁资产与销售物品的税率。三是,增设未交增值税管理科目。对未缴纳的增值税预征款项、简易办法统计的应交税额以及不同类别的税率计算进行具体的区分。

3.2优化财税管理

首先,相关财税管理部门要明确好各级政府部门的财税管理工作,全面优化和创新财税管理体系,形成一个由高到低、自上而下的等级管理制度。其次,对以前政府部门存在的历史债务遗留问题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财税分析,并提出可行性比较高的处理方案。地区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款项,自主筹资资金并做到专款专用,减少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

3.3优化财税工作流程

合理利用财税管理政策规定,优化财税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相关企业要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实际情况对财税政策进行合理的宣传,并有针对性的对其内部财税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改革,落实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下的增值税票据价格,引导企业供货商对票据的专票专用,区分好各类票据的税率,为财税管理工作的平稳、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完善增值税申报表。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增值税申报表信息资料进行详细的填写,并对其进行系统录入,保证申报表的真实、准确性。

3.4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培训

网络时代下,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新经济财税工作的管理水平,财税工作人员要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量和专业技能。依据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对财税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优化与创新。企业部门也应不定期的组织员工进行财税管理知识和实践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实战演练,充分体会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信息化的方便与快捷。同时,专业化的网络技术培训,有利于提高财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使财税人员管理水平紧跟时展步伐,有利于实现我国财税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此外,企业还可以聘请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对财税中可能出现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精确的技术过程讲解。

4总结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好国家出台的相关财税政策,不断优化和改革财税管理体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性培训,不断提升财税工作人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步、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莹.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2020(32):225-226.

【2】江晓枫.探究网络时代下新经济财税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8(34):138-139.

【3】马彦宁.关于新常态经济下财税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分析及对策探讨[J].纳税,2017(24):10+13.

增值税管理范文4

【关键词】工程项目;增值税;模型;纳税筹划

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部分行业和地区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2016年5月,我国全面完成了营改增税收制度改革,使得加强流转税管理、完善增值税征管链条、减少重复征税、降低整体税负、进一步实现税收公平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由于建筑业竞争日益激烈、工程项目进销项税率差异、进销项确认不均衡等原因,从2016年5月1日建筑业改征增值税起至今近四年的实施情况看,施工企业大额进项税额留抵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由于异地项目需预缴增值税,导致企业大额资金被占用,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资金的有效运转,降低了企业资产质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依据建筑业营改增政策,建筑施工企业增值税管理的源头在工程项目,因此,如何依法有效地做好工程项目增值税筹划,合理控制增值税税负、减少涉税资金占用,是施工企业必须认真应对且须重点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工程项目增值税管理概况

根据建筑业营改增的相关政策,施工企业承揽工程项目后,需按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约定及结算支付情况按月确认项目增值税销项税额,在企业异地的工程项目还需在项目所在地进行预缴增值税,同时,按规定取得项目成本费用发票并进行认证后确认进项税额,再由施工企业在其注册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由于建筑业增加了异地预缴增值税环节,其增值税纳税义务履行及事前筹划较其他行业显得更加必要和重要。目前,由于各工程项目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约定千差万别,包括:项目工程量清单、项目工期和施工进度安排、业主验工计价及拨款时限、项目完成后的竣工交验、质量保证期限及决算审计安排、项目现场的施工条件及施工组织实施方案不同等等,完成不同工程项目耗用的成本费用的构成、比例不一,供应商选择及合同签订、结算支付安排约定各异,项目增值税纳税义务履行必然产生不同的效果,而且,由于项目经理部相关人员对增值税政策缺少深入学习、研究掌握不透,导致涉税意识不强、重视不够,造成未能及时开展增值税筹划,致使项目因进销项税率差、进销项确认不平衡、异地预缴增值税等导致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资金被占用,因此,如何快速做好工程项目增值税税负测算以及统筹优化资金安排,既及时规范履行增值税纳税义务,又避免过大进项税额留抵和大额资金占用,建立简明、便捷的工程项目增值税测算模型是十分有效的途径。

二、工程项目增值税管理的普遍问题

(一)税率差异导致增值税进项税额留抵

按现行增值税政策,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取得的应税收入按建筑服务9%的税率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而构成工程项目成本费用取得发票的进项税额对应的税率一般为:购进工程物资材料设备适用销售货物税率13%(且此类投入成本通常在工程成本中的占比在50%以上),专项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适用建筑服务税率9%,施工机械设备适用动产租赁税率13%,其他现场管理费用适用13%、6%、3%的税率不等。如按一般思维习惯处理,多数项目的增值税管理将形成进项税额高于销项税额的状况,同时,因业主扣留质保金及其他暂扣款会导致相应的销项税额滞后确认,并且如果项目成本费用超支或项目亏损,其进项税额会更大。因此,在项目毛利率不高的情况下,进销项税率差异将导致工程项目进项税额留抵,项目资金被占用。

(二)成本费用结算取票不均衡造成进项税额留抵

根据营改增政策规定,建筑业增值税纳税义务履行是按月申报缴纳的。目前项目业主一般按月或按季进行验工计价并办理款项支付,施工企业则依据业主合同约定确认销项税额,然而,由于项目现场管理不严谨、不规范或资金运转不畅,对物资材料采购、专项工程或劳务分包、机械设备租赁等不能及时办理结算并取得增值税发票,经常造成有些月份进项税额过低、多缴税款,甚至出现项目后期及收尾阶段滞后取得大量进项税发票的现象,形成因进销项税额确认不均衡导致的进项税额留抵。

(三)成本费用超支及设计变更得到补偿的不确定性及滞后性导致进项税额增加

当前,建筑业僧多粥少的状况持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施工企业几乎难以承接到有较大利润空间的工程项目,相反,为维持市场份额、保障企业生存发展,工程项目低价竞争现象普遍存在,施工企业承揽到存在成本费用缺口的项目不在少数,并且,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发生变化或对工程品质、性能的要求改变,一般会按规定进行设计变更,但是,这些成本缺口及审计变更费用是否能得到业主补偿普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而且即使能得到补偿也大多在项目完工以后的漫长时间里,因此,由于成本费用超支及设计变更费用增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加加大了增值税进项税额。

(四)项目前期筹划不够导致进项税额留抵

建筑业营改增相关政策规定,工程项目发生的成本费用除可以按前述取得一般性规定税率的发票外,符合条件的成本费用或不同商业模式下可取得不同税率(或低税率)发票,如:专项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如采取甲供工程或清包工方式分包的,可选择简易计税取票;购买以水泥为原料的商品混凝土及生产商提供的砂石料可取得3%的发票;带操作人员的机械设备租赁可取得建筑服务发票;同质同价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交易取票;涉及两种及以上销售行为的合同分开签订取得不同税率发票等。这些政策都可以让施工企业依法进行增值税筹划,因此,如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费用不提前进行筹划,均取得一般计税税率发票,势必使得进项税额过大。

(五)异地项目预缴增值税导致资金占用

根据营改增相关政策,建筑施工企业在异地承揽的工程项目,需按项目应税收入扣除分包价款后的2%在工程项目属地税务机关预缴增值税,且不考虑当期项目的实际税负(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因此,在项目毛利率不高、未提前做好增值税筹划导致项目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情况下,项目预缴的增值税也会形成留抵,造成对项目的资金占用,如果状况持续,势必对项目及企业的资金运作造成较大影响。

三、基于测算模型的工程项目增值税筹划

针对上述工程项目增值税管理容易出现的进项税额留抵、资金被占用问题,建筑企业迫切需要寻求一种简便快捷的测算工具,在项目中标签订合同之初即依据项目应税收入、各项成本费用的构成比例和税率测算出项目整体的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和预缴税负率,进而指导项目提前做好增值税筹划,合理谋划与供应商的合同谈判及签订,避免项目资金因履行增值税纳税义务而被占用。本文基于实践经验及大多数工程项目增值税管理的实际状况,建立了快速简便的测算模型开展增值税筹划,极大地提高了工程项目增值税筹划的工作成效。

(一)建立模型

根据工程项目增值税进销项税额确认及异地预缴情况,建立增值税税负测算模型,即带公式自动计算的一张EXCEL表,由筹划前后的测算表及综合对比表共3部分组成(见下述列表1、2、3)。工程项目中标并签订合同后,财税人员只需在项目伊始,根据工程量清单、施工组织安排、成本费用投入等资料或情况,预测出项目不含税收入、毛利率及各项成本费用占比等三项变动数据,输入模型即可得出项目的增值税实际税负率、预缴税负率以及筹划前后的利润差异和资金净流入差异。进而通过模型测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快速指导项目提前做好供应商的选择和成本费用合同的谈判并签订,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增值税税负的合理平衡,减少增值税资金占用。考虑到施工企业总部还有进项税额要抵扣以及对机构所在地的税收贡献,建议项目增值税总体筹划以实际税负率略高于预缴税负率为目标。

(二)案例分析

某铁路建设项目为增值税一般计税项目,根据中标签订的合同约定,项目不含税收入10亿元(属铁路项目中小型施工标段),初步测算该项目毛利率5%,不含税总成本9.5亿元,各项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工程物资材料费55%、专项工程分包及劳务分包成本25%、机械设备租赁费5%、其他有发票成本费用5%、其他工资社保等无发票成本费用10%,合计100%。该项目毛利率正常,如成本费用投入按惯常安排选择供应商并取得发票,各项成本费用进项税额对应税率为:物资材料费13%,专项工程及劳务分包成本9%,设备租赁费13%,其他有发票的成本费用5%按综合税率5%取票,另有10%的工资社保等无发票成本。则将不含税收入、毛利率、成本费用占比输入模型,得出该项目增值税实际税负率及预缴税负率,见表1:1、未有效开展增值税筹划的情况。如表1所示,该项目不开展增值税筹划,均按政策一般性地办理涉税事项,则项目的实际税负率为-0.79%(销项减进项后金额占项目不含税收入的比例)、预缴税负率为1.53%(预缴税款占项目不含税收入的比例),实际税负率远小于预缴税负率,即该项目的进项税额比销项税额多785万,无法抵扣形成进项税额留抵,同时该项目在企业异地,还需在项目当地预缴增值税1525万元(项目不含税收入扣除分包后的2%),合计导致项目被占用资金2310万。如果项目是亏损项目(即成本费用超支)或材料费占比更大则进项税额留抵数额将更大、被占用资金更多。由于增值税税负具有转嫁性,购进成本而支出的进项税如不能足额抵扣则实际由项目承担,同时还因为预缴增值税而导致项目资金被占用。由此可见,在目前建筑业增值税管理制度下,不能仅仅以项目实际税负率的高低来衡量其增值税管理水平,而应该在当前的税收政策下,其实际税负率是否能涵盖预缴税负率(避免资金被无效占用)来判断其增值税管理水平的高低。2、开展增值税税务筹划后的情况。鉴于上述因未认真开展工程项目增值税筹划而导致的进项税额留抵和资金被占用问题,需认真研究分析建筑业增值税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从以下方面合理开展筹划。(1)物资材料采购方面,购进商品混凝土或砂石料可取得3%的专票。根据建筑业营改增的有关税收规定,工程项目购进以水泥为原料的商品混凝土和生产商销售的砂石料可取得3%税率的增值税专票,因此,可在项目商品混凝土或砂石料购进合同招标谈判时选择符合条件的能提供3%税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货商,则较未筹划而取得的13%税率专票降低了10个百分点,从而减少进项税额。据估算目前铁路项目使用的商混或砂石料成本占项目成本的10%左右,降低的进项税数额较大。(2)工程分包方面,劳务分包和专项工程分包可取得3%简易计税专票。根据营改增政策,建筑业劳务分包和专项工程分包如属甲供工程或清包工的,可以选择按简易计税方式取得3%征收率的增值税发票,因此,在工程分包招标选择供应商及合同谈判时就约定采取简易计税方式,较取得建筑服务9%税率发票降低了6个百分点,大幅减少了进项税额。此测算模型按90%的专项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采取甲供工程或清包工方式,可提供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3)采取带人设备租赁方式使用工程机械设备。根据营改增政策,工程项目连人带设备方式租入工程机械,可按建筑服务取得9%税率的专用发票,因此,在项目开始之初,应根据施工组织安排中租入机械设备的计划,选择与供应商协商采取带操作人员的租赁方式,从而减少因按动产租赁取得13%税率的进项税额。考虑到目前机械设备租赁市场的状况,此模型5%的设备租赁成本按1%选择动产租赁、3%选择带人租赁、1%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进行策划,尽管租赁总成本不高,但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进项税额。(4)一项业务涉及不同税率交易事项的,需按规定分别明确或分签合同并分别核算,避免合并取得高税率发票。如:外购机器设备的同时提供安装服务的,应安排合同中分别列明机器设备和安装服务的合同额,则安装服务可以按照甲供工程取得3%税率的发票;购进9%税率建筑服务包含设计咨询业务的,可将设计咨询业务单独明确并取得6%的发票。由于工程项目涉及此类业务较少,因此,本案例暂不在测算模型中考虑。(5)其他有发票的成本,本案例主要指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费用,如办公用品、交通住宿、鉴证咨询、车辆使用等,一般取票税率有13%、6%和3%。此类费用筹划减少进项税额的手段,一般是在同质同价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开具3%税率的专票。根据目前项目现场管理费用的一般构成分析,此模型设定15%其他成本费用中按5%能取票、综合税率按5%计,另10%为工资社保等无票费用。(6)针对项目销项税额确认与进项税额取得不均衡的问题,项目部财税人员需对有关业务部门做好增值税相关政策的宣传以及培训,确保已完成工程量确认增值税应税收入纳税义务的同时,及时完成相关成本费用的结算并取得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发票,实现项目各期增值税进销项税额的合理平衡,避免工程项目实施期间出现因进销项不均衡导致的增值税款占用。通过上述筹划,利用模型测算后,该项目增值税税负的情况(见下表2)为: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应交增值税额1656.50万元,在项目所在地预缴增值税额1548.53万元,应交增值税额略高于预缴增值税额,不仅有效地避免了项目增值税进项税额留抵和增值税资金占用,还有利于公司总部层面的进项税抵扣及对企业总部所在地的税收贡献。3、进行项目增值税筹划取得的成效。为进一步分析增值税筹划与否对项目的损益和资金流的影响,依据表1和表2的数据,设定工程项目增值税筹划对比模型(即下表3),上述项目的增值税筹划前后的情况自动生成以下分析对比表:表3对比数据显示:(1)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上述工程项目在增值税筹划前的项目利润为4,817万元,增值税筹划后的项目利润为4,814.18万元,较筹划前减少2.82万元,仅仅是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微小差异,因此,开展工程项目增值税筹划对项目效益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对项目资金的影响。上述工程项目在增值税筹划前的资金净流入为2,507.00万元,但进行增值税筹划后资金净流入为4,922.14万元,比筹划前增加资金流入2,415.14万元,增幅为96%(约占项目不含税收入的2.4%),对项目乃至企业的资金运作影响较大。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影响重大,因此,在新承接工程项目后即开展增值税税负率测算和资金筹划对改善项目现金流、减少因税资金占用以及提高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效益极为重要。

四、总结

目前,建筑行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举足轻重,并解决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因此,建筑行业保持良好运行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非凡。未来几年,我国建筑行业仍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这给建筑施工企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因此,施工企业必须紧抓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扩大经营规模,并通过加强项目管理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而其中涉及的项目税务筹划、项目资金有效运转是强化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如何在项目初始做好增值税测算和筹划,实现工程项目增值税税负合理、减少增值税资金占用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本文的典型案例分析的结果看,增值税作为负有转嫁性的价外税,其筹划与否无损项目利润但与资金运转密切相关,笔者通过建立上述增值税测算模型,对快速开展工程项目增值税筹划进行了有益探索,使工程项目通过综合分析业主合同约定及项目实施资源投入安排,便捷有效地提前做好增值税管理筹划,对项目成本费用的交易模式选择、减少施工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及预缴税额留抵、合理均衡项目进销项税额、减少项目资金占用、有效谋划工程项目对施工企业机构所在地的税收贡献等均具有较大帮助。

参考文献

[1]何广涛.建筑业增值税管理与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

[2]蓝敏.建筑业增值税管理与会计实操———从新手到高手(案例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9.

[3]刘霞.增值税实务政策解析与操作指南[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6.

[4]翟继光.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解析、操作实务与案例分析及纳税筹划)[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

增值税管理范文5

关键词:税收优惠;财政管理;税务风险

0引言

财务管理关乎企业的最基本利益,良好的企业管理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争取利益是重要的一部分,合法合规统筹税务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利,还能帮助政府,尤其是企业纳税所在地政府的财政工作良好开展,同时还有利于国家立法的原则、精神在本地区得到有效贯彻。因此,企业应当注意做好税收管理和规划,避免因为税务管理不当,引起纳税处罚。

1税收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税收是国家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建设和发展社会所收取的财政收入的一种,是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同时也是保证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税收与其他分配方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对于不按时缴纳收款的企业和个人,其信誉问题将被记录,情节严重或拒不缴税的,将进行法律制裁。

2企业税收管理和规划的重要性

2.1税收管理和规划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因此,对于税务的管理和筹划是保证企业利益不受损的重要方面,成熟的企业架构中,通常都包括财税部门,对企业的税务和各项资金、财务进行筹划和运作。从税收管理的作用上来讲,企业的税务筹划的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盈利,还能保证企业财税运营合法、银行信誉有保障、规避漏税或违规处罚、增加企业竞争力、积累可支配收入、加强资金流动性,同时,在长期合法纳税后,还能为企业获得一定的延期纳税的优惠。长久来看,做好税收管理、保持良好的纳税习惯有利于企业决策者正确决定进行投资、生产经营决策,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

2.2税收管理和规划对于国家财政的重要性。国家税收从本质上讲,是将纳税人的资金汇集起来,用于大型社会建设、国家管理等事项,也就是说,纳税的最终受益人还是纳税人。企业做好税收管理,能够帮助国家立法部门,加强税收立法的有效性,提高全社会的纳税意识,增加国家收入。国家获得税收收入后,由于杠杆作用,国家的其他收入也会相应增加。由此可见,企业的有效税收管理,有利于国家税收政策法规的落实、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2.3税收管理和规划对于税收业的发展。对于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而言,税收管理的复杂程度较大,需要单独聘请会计,但许多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用人实力,因此通常会选择把本公司有关税务方面的东西交给记账公司,定期向记账和税收公司缴纳服务费即可,降低了公司运营和人员管理成本,企业对于税务管理的逐渐重视,也引发了这一行业的兴起。

3针对电网企业的税收政策特点

电网行业在我国属于具有一定垄断性和特殊性的行业,因此,国家针对电网企业的税收政策与其他行业也有较大不同,国家为了扶持电网等基础设施相关的企业、保障人民的基础生活和用电稳定,需要为电网企业在税收上提供力度较大的优惠政策,保证企业的平稳运行和长期发展。电网企业的税收政策特点是对可再生资源,减免相应的增值税、关税和所得税,而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则采取强制性的税收政策,征收环境税或者是碳税等。就传统的电网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而言,尽管资源的分类税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征收方面,还存在一定优惠力度不足的问题。这是由于电力企业的流动资金较大,对电力企业进行资产或者物资清查时会有很大损耗所产生的问题。在近年来,新所得税法也因此对电力企业间的关联交易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对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征收上也给予了企业更大的税收优惠,使得电网企业与一般企业的税收比率有较大差距。电网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针对电网企业的税收政策特点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于电网行业的支持力度,对于电网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同时,对于电网的稳定性、居民用电、企业用电也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4电网企业的具体税收优惠政策

电网企业的开发项目通常包含在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之中,因此近年来,国家对于电网企业的税收也颁布了较多优惠政策。电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及《电力产品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选择适合企业和项目的优惠条例,依法享受电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4.1增值税。电网企业的增值税,通常分为供电、发电两种税收分类。对于独立核算的发电企业生产销售电力产品,按照现行增值税有关规定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或具备一般纳税人核算条件的非独立核算的发电企业生产销售电力产品,按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计算方法计算增值税,并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供电企业利用自身输变电设备对并入电网的企业自备电厂生产的电力产品进行电压调节,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同时,由于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供电企业在农村的电管站免征电网维护费,针对农村用电户,在收取电费时免征增值税。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扶植力度不断加大,对于电网企业自产自用的太阳能发电、供电产品,国家税务部门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4.2其他税种。(1)针对国家电力公司、电力集团公司、独立省电力公司及电力集团公司内省电力公司的资金账簿应当按规定缴纳印花税。(2)发电与电网之间,电网与电网之间(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内部各级电网互供电量除外)签订的购售电合同,按购销合同征收印花税。电网与用户之间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列举征税的凭证,不征收印花税。(3)对供电部门的输电线路用地、变电站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税。(4)对国家电网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分公司、代表处等分支机构,承受原国家电力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单位的土地、房屋权属,不征收契税。

5电网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管理中存在的税务风险

电网企业的税务风险通常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不合法纳税行为;另一方面是纳税企业的经营行为不符合相应的税收法规。具体而言,不合法纳税行为主要包括没有按时缴税,导致税务监管部门对相关企业进行罚款,或需要企业缴纳滞纳金等,情节严重的甚至涉及刑事处罚,极其不利于企业的信誉和健康发展。纳税人经营行为适用税收法律法规不准确,通常是由于企业的财税管理人员没有对政策进行良好的解读,使企业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款,多缴、错缴了税款,造成了利益的损失。对于企业而言,正确的税务管理能够规避经济风险和税务风险,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积累企业纳税信誉,帮助企业获得暂时的延缓纳税优惠。

6电网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管理中的风险规避方法

6.1企业应当制定多种纳税方案择优进行选择。企业应当树立税务筹划风险意识,在正确解读国家和当地税法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纳税方案,针对每个纳税方案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析,预测和把控各种方案中的风险,综合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和选择,从中选择出最适合企业的纳税方案,进而予以落实,保障企业的税务筹划既能够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能帮助企业获得最大利益。

6.2财税管理人员应当提高税收管理能力。企业财税管理人员应当提高税收管理能力,熟悉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认真学习税收相关管理知识,重视国家政策的变化,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税收管理措施。财税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富资金的运作者,应当尽最大可能为企业争取利益。不仅应当为企业减少税务筹划的风险,还需要结合各种不同优惠政策为企业增加税收利益,在税收管理工作过程中,选择最佳的税收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税收管理负责,避免出现漏税、拖缴行为,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发展。企业应当定期对财税人员技能考核,严格要求财税人员提高税务管理能力,并为财税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加强财税人员的税务政策理解能力及其他相关职业技能。

6.3加强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审计。企业应当注意对加强对税务风险监督工作,成立专门的税务风险内部审计部门,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的抵抗能力,提升企业税务自查能力,为企业的税收管理创造良好环境。主要工作方法是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税务管理工作和风险防范工作,监督其工作效果,反馈企业税务工作的不足。

6.4科学量化税务风险。企业应当根据税务管理状况、损失或罚款情况,科学量化税务风险,对当前所选择的税务方案进行风险评价。对于税务方案所产生的罚款概率,税务风险和企业财产损失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下一季度的财税管理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实时判断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等级,对存在疏漏的部分及时改善。

6.5引入先进税务管理系统和税务分析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财税管理也有了更多新型管理办法,企业应当注重相关设备和系统的更新或升级。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税务方案进行科学分析,提高企业税务管理和税务风险规避能力。先进的税务管理系统和税务管理技术还能有效总结纳税经验,能够帮助企业根据以往的纳税经验,对未来的纳税工作进行良好的规划。

7结语

增值税管理范文6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使得企业所得税税率从原本的33%下降到了25%,企业纳税负担大大减轻;2011年,由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营改增”试点方案,并于2016年5月开始全面实施“营改增”,将原本企业需要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对于水力发电企业而言,“营改增”的实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企业做好合理的税收筹划工作,以更好地适应“营改增”带来的新要求。

一、“营改增”对于水力发电企业税收管理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水力发电企业的特点是一次性投资大,生产运营时固定资产折旧占年度生产成本接近60%,在全面“营改增”实施前,企业在建设期,施工方均缴纳的是营业税,涉及进项税的只有设备采购类,企业进入生产运行期后,可抵扣的进项税非常少,增值税税负达到16%左右(按照增值税税率下调前统计),而且无论盈利与否,也无论盈利多少,税负相对固定不变;“营改增”实施后,仅仅面向工程项目增值的部分征税,而且会将项目盈亏数目考虑在内,税收负担更加合理,当项目亏损时,企业需要缴纳的增值税较少,能够有效减少税负。全面“营改增”实施后,水力发电企业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进一步下降,而且供应商的成本下降后,采购成本进一步下降,从而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优化和先进设备购置,有助于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不仅如此,“营改增”的全面实施,还能够打通各个环节的增值税抵扣链条,实现有效的分工合作,对自身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确保税收筹划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消极影响

“营改增”实施后,增值税税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力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当纳税人采购固定资产时,可以从供应商处获取相应的增值税发票,完成进项税抵扣,使得企业应该承受的流转税额降低,收入和利润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营改增”也会对水力发电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营改增”全面实施后,水力发电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增值税核算,核算方式的变化以及核算难度的增加,尤其是增值税的管理更加复杂,例如旅客运输业自行计算增值税进项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等对于财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也给财务核算工作带来不便,这些都使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面临着的一种全新挑战。

二、“营改增”背景下水力发电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

“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对于水力发电企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政策的新要求,企业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努力抓住“营改增”带来的机遇,做好科研创新,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以此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明确税收筹划原则

一是合法性。对于水力发电企业而言,在开展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应该切实保证各项工作的合法性,在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进行,同时也应该对照全新的税法基准,做好税收筹划方案的对比和优化。例如,应该明确,采用各种手段逃避税收负担的行为并不属于税收筹划,而是偷税漏税行为,必须坚决抵制。在强调税收筹划合法性的过程中,应该关注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第一,准确把握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条款,明确立法背景;第二,保证税收筹划工作能够做到依法筹划,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超前性。水力发电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将税收筹划工作放在企业经营活动以及纳税行为发生前,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税收筹划的合法性,经营活动发生后,或者应纳税收发生后的活动并非税收筹划,而是偷税或者漏税行为。税收筹划的超前性要求水力发电企业在开展经营投资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将税收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提前放在企业经营决策活动中,做好设计和安排。

(二)做好税基合理筹划

通过合理的税基筹划,能够帮助水力发电企业实现对于内部增值税项的抵消,从而有效地降低税负。水力发电企业应该做好内部关联方应税业务的管理工作,如咨询服务、动产租赁服务等,借助关联方交易产生的抵税效应,能够从企业合并层面,对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进行抵消,实现税负的下降。在外部,水力发电企业应该通过合理筹划来缩小税基,尤其在投产时可以合理的方式摊销征地移民和贷款利息费用,降低房产税的计税基础,降低自身的纳税负担。对于一些大中型水力发电企业,借助科学的税收筹划,能够将税基内容体现在相关企业中,例如,可以通过将采购原材料纳税体现在上游企业的方式,缩小企业税基,也可以将外包项目向其他企业外包,企业本身也就不再需要对外包部分的税负进行缴纳。

(三)强化资源采购管理

水力发电企业成本中,材料成本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而“营改增”实施后,企业能够从上游企业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完成进项税抵扣,有效减少自身的纳税额,实现对成本的合理控制。而在实施原材料采购以及设备器材采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和价格,关注供应商的纳税人身份,看其是否能够合理提供合法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和供应商签订相应的材料采购或者设备采购合同时,应该确保对方能够提供合法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此来实现对于增值税的有效抵扣。

(四)提高财务人员水平

“营改增”实施后,水力发电企业的财务核算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很多环节,如材料采购等,都涉及增值税核算工作,而增值税的计算相对复杂和烦琐,财务人员在开展税务核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而一旦财务人员出错,将会产生涉税风险,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另外,水力发电企业原本的财务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行税制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水力发电企业需要做好财务系统的改进工作,加强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定期培训考核的方式,促进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以更好地适应“营改增”带来的新要求,提高企业税收筹划的效果。

(五)关注资金合理使用

“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实施,对于水力发电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而借助有效的税收筹划措施,企业能够在合法范围内降低自身税收成本,增加内部流动资金,使得其能够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升级、设备改造以及节能减排等工作。“营改增”背景下,水力发电企业更愿意在先进设备采购方面投入资金,先进设备的使用能够促进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水力发电企业想要切实做好所得税税收筹划工作,必须关注资金的合理使用,做好技术革新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对于经营风险的防控能力,这样才能在降低税负的同时,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六)做好专用发票管理

“营改增”实施后,企业可以通过进项额抵扣的方式来降低增值税的缴纳负担,不过需要明确,正规的增值税发票才能够进行抵扣,因此,水力发电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应该就供应商是否具备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资格进行审核,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做出明确规定。水力发电企业需要做好对于增值税发票开具及保管的管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就发票开具的流程进行规范,避免发生虚开发票的现象;在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过程中,应该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防止出现发票遗失的问题。在对进项税进行抵扣的过程中,需要就发票日期进行明确,确保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好发票论证等相关事项,避免发生无法抵扣的现象,以此来实现对于税务风险的防范工作。

(七)强调递延纳税管理

递延纳税,简单地讲就是适当将纳税时间推后,能够让企业尽量享受资金时间价值。水力发电企业在开展所得税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应该放眼长远,有计划地对纳税环节进行筹划,明确纳税时间,对税收筹划环节的可行性进行控制,以此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资金周转时间。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水力发电企业需要采用与以往不同的收款方式,以此来延迟收入确认;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及时确认费用的方式,确保在所得税计算环节进行实现抵扣,降低所得税税额。“营改增”背景下,水力发电企业应该以高素质、专业化的税收筹划人员为支撑,做好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争取到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落实递延纳税管理的同时,也应该避免出现缴税滞后的现象,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期限内完成纳税活动。

三、结语

总而言之,“营改增”的全面贯彻落实,对于水力发电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税收筹划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不仅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需要企业管理层重视起来,立足“营改增”的大环境,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更好地应对“营改增”带来的新要求。“营改增”能够消除重复征税的问题,帮助企业有效降低税收负担,优化其经济结构,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水力发电企业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做好内部整顿工作,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防范税收风险,实现对于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陷入发展桎梏。

参考文献

[1]刘海英.减税背景下的外贸企业所得税影响因素研究[J].会计之友,2020(06):112–118.

[2]宋锋.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J].商讯,2020(04):49,51.

[3]盛世麒.“营改增”背景下电力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分析[J].纳税,2019,13(16):34–35.

[4]周敏.电力企业税务筹划的管理策略与技巧分析[J].纳税,2019,13(06):30–31.

[5]周青.关于电力企业财税筹划管理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8(28):9–10.

[6]孙晓菲.新税法下电力企业税收筹划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8(07):77–78.

增值税管理范文7

关键词:对外工程企业;出口关税;管理

新时期,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对外工程企业来说,出口退税成为其重点关注的领域,对于企业之后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为了保证对外工程企业更好地发展,就需要根据国家经济形势和企业的发展来进行调整,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对外工程企业出口退税管理现状

对外工程对我国走出去的政策而言非常重要,同时也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对境外工程承包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对外工程的营业额和合同额也在增加,成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对外承包工程的快速发现对我国机电设备和材料的进出口也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获得了国家对其的高度重视。财务、海关、税务、金融、外汇等多个部门都出台了对于对外承包工程的管理办法,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税务部门提出的退税政策。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可以享受到出口退税,这样能够减轻压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能增加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从2011年起,我国的部分企业就开始开展了对外承包业务。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是2012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政策文件,针对之前对外承包工程中出口货物的退税政策进行了完善,进一步锁定了对外承包工程货物的退税范围。对于之前比较含糊或者容易引起争议的表述进行了修改。根据新政策,用于对外承包工程的设备、原材料、施工机械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生活物资等货物的出口都可以享受退免税政策。同时,针对对外承包中的分包工程退税以及对外援助等退税的情况进行了新的规定。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制约对外工程企业的影响因素很多。我国对外工程企业出口的成本正在日益增加,而且国际市场上对中国的项目需求正在不断地降低以及运输费用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也导致对外工程企业的成本越来越高,同时也使企业的人工费用不断上涨,导致了企业生产难度的增加和项目的减少。不少企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都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来保证生存。这对于对外工程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一些企业为了取得更高的利益,多是通过减少出口税来谋取利益。减少出口税的方式有:虚开发票金额、骗取出口退税、虚报货物价格,这些方式导致企业的出口退税出现混乱的现象。

二、国税机关对申报退税的要求和方式的选择

(一)国税机关对申报退税的要求。(1)货物报关后,企业退税人员首先在电子口岸系统查找出口报关信息,然后及时向主管国税系统提交。(2)企业收到报关单原件之后,按照报关单信息及时开具出口发票。(3)企业取得与报关单信息完全吻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关联及时进入国税认证系统进行认证。(4)国家税务局规定,对外工程企业按照外贸企业性质管理退税,企业必须在外贸退税申报系统做申报退税的电子数据。(5)根据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出口日期为准,从次月到第二年的4月30号之前所有的增值税的有关凭证,应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税。逾期的企业不得申请退税。(6)税务机关对企业送报的有关单证资料都要进行系统审核和人工审查,主要审查的内容:交叉稽核信息,以及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逻辑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只有审核无误的退税资料,方可办理退税。

(二)出口退税方式的选择。根据最新的《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规定,增值税退税的方法:适用增值税退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按照以下规定实行增值税抵免抵退或免退办法:(1)抵退税办法。生产企业的出口自产货物以及等同自产货物,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生产企业出口的非自产货物应该免于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其中并不包含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给予退还。(2)免退税办法。针对不具有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出口货物劳务而言,应该免于增值税,对于收取的进项税额应该给予退还。(3)在实务操作中,企业出口的退税方式只能有一种。如果出口的货物中没有需要进行再加工的,可以选择对外工程企业来办理退税方式。如果出口货物中有需要进行外加工的,可以选择生产企业来办理免抵退税。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企业能够和出口货物的退税率相互结合,效果会更好。

三、对外工程企业出口退税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工程退税政策的误解。对外工程企业多通过出口退税政策来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外工程企业对于国家的对外税务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误解,因此直接影响了出口退税在企业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出口退税的模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企业多通过增值税发票来抵扣掉相关的费用。对于对外工厂企业来说,这样能够降低企业的税收率和成本,同时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业务。

(二)对外工程企业对于出口方式选择的错误。对外工程企业出口方式直接影响着出口退税的结果,所以企业对于出口方式的选择对经济效益有着不同的影响。就目前的出口方式而言,最为常见的是自营出口和委托企业出口的方式,但是目前的对外工程企业在选择委托企业时都是较为盲目,这就导致了出口方式选择上的错误,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后果。如果企业选择自营出口的方式,要求对外工程企业对于国家关于出口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着充足的了解,能够顺利地将货物或项目出口。对外工程企业如果选择其他的方式出口,就需要对选择的委托企业非常慎重,在委托之前对于委托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严格的考查,并确定企业的整体经济能力,与对外承包企业具有一定的关联度,才能保证委托企业能够进行货物的顺利承接。通过委托企业实现货物和项目出口的计划,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三)出口退税违法操作现象频频发生。由于我国的出口退税管理机构较为复杂,同时目前税收管理模式和国际经济发展情况的不匹配,使对外工程企业在出口退税管理过程存在许多脱节的地方,这就使得征税机关不能及时并准确地获得对外工程企业的财务核算情况,导致部分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不高,所以通过出口退税政策获得更高的利润。对于部分出口科技含量较高产品的对外工程企业来说,没有出口退税的政策倾斜,导致这些企业在竞争中没有优势的存在。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外工程企业经常会出现出口退税违法的问题。这种屡禁不止的情况,给国家的税收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产生一定的经济损失。

四、对外工程企业出口退税管理建议

对外工程企业拉动了上游的经济,引起了我国的重视。我国也对境外的工程承担给予了大力的扶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外工程企业在出口退税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退税政策的不明、出口方式选择错误、出口退税的违法操作频频发生,这些都直接阻碍了对外工程企业出口退税的效率,影响了企业利率的最大化,尤其是违法操作,不仅给企业自身带来了风险,同时也给国家税收造成了消极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外工程企业出口退税的管理。

(一)进行明确审核。出口退税是通过对外工程企业的财务人员通过主管税务机关官网,然后准备预审。在预审之后,审查的结果会通过系统告知企业。在预审过程中会存在疑点,通常原因有两种:(1)没有报关单信息,目前所有的报关单都是通过电子软件进行下载的,以后导入到退税系统中,但在导入和传送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数据的丢失,这就需要主管财务的相关部门进行信息的查询,保证准确性。(2)发票的问题,发票信息并没有到达总局。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企业的发票没有得到认证,或者认证后没有信息。这主要是因为国家税务部门对于不同企业的审核类型是不同的,针对一类和二类企业实行信息审核通过,但对于其他企业则进行稽核信息。

(二)通过企业共建,健全完善的退税风险机制。税务部门应该增强对于对外工程企业出口退税业务的管理工作,并遵循有关出口退税的有关管理规定。在保证依法行政的同时优化退税的管理流程,增加退税的进度,加快对外工程企业的竞争力和经营能力,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和带动作用。积极宣传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并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有关出口退税政策、业务的培训辅导。包含上述企业设置的风险审核专岗人员,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提高审核审查自交的业务能力。发现对对外工程企业出口业务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时,提醒和督促企业及时修正和调整。对外工程公司完善出口业务风险防范的各项措施,对于税务部门的风险和防控建议做到积极的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税务风险的控制。在税企共建期间,对税务局发出倡议书,就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防止风险事件的进一步扩散。针对异常的函件,企业应该在收到税务部门的建议书以后,以微信的方式推送给业务管理部门并增加对于贷款企业的甄别和筛查,只有供货的公司满足公司规定的条件才能进行业务的开展。各级别的业务人员在收到通知以后应该做好对回函的落实工作,把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对外工程企业可以参照退税部门来进行监控,建立相关的出口退税预警监控系统,以便及时发现疑点业务,把出口退税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

(三)税企双方建立规范的协作机制。定期召开双方工作会议,通报、交流、分析有关退税的情况,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税务部门应该及时听取企业有点退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对外工程企业在出口退税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对外工程企业应实现有关退税事项的报告,尤其是针对新的政策和税务风险等进行专项报告,并形成简报的模式,向有关税务部门汇报。针对汇报中存在的退税风险问题进行层层的落实并及时处理。

(四)出口退税的核算必须结合相关规定。我国在2016年推出了税收“营改增”的相关举措,这对对外工程企业的税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部分的对外工程企业为了逃税将增值税的税负添加到服务费用里,导致企业的成本费用在无形中提升,其实更加大了对外工程企业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近几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的生成和竞争都需要通过成本控制来进行,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目前,我国对于“营改增”后开的增值税发票能够抵出口退税,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政策出台,这也因为目前我国的税负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所以对外工程企业必须做好增值税环节的出口退税,才能有效降低企业自身的税负负担,进而促进企业竞争力和成本控制的提高。

(五)加强认定企业出口退税资格。一般出口的企业分为“生产型”以及“外贸型”,所谓的生产型则适用于免抵退的政策,而针对于出口企业为外贸型的则是免退政策。可见,企业的类型会决定企业在出口退税方面选择何种的方式,也会对企业出口退税的管理带来影响。因此,必须重视企业出口退税的资格认定。根据相关规定工程企业对外承包的工程一般称之为自产货物,所以其在退税方面采用的是免抵退,当然也可以将其当作是没有生产能力的出口企业专门出口货物,像这种形式的则适用于免退方法。一般而言,税务机关的不同主管对政策解读不同,就会影响到对工程企业出口退税的认定。根据相关政策比较来看,对外工程企业被认定为外贸型企业会享受较多的优惠,退税也会更加得方便。就免退以及免抵退来看,免退流程一般更为简便,因此作为对外工程企业应积极地争取认定为外贸型出口企业,以获取更多的便利。

(六)强化海关、税务以及外汇部门的积极沟通。就目前而言,出口退税的起点为货物报关出口,终点是货款的全部收汇。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海关、税务局、外汇管理机关,加强与这些部门的积极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沟通可以了解在这些方面所出的新政策、新内容,也能够及时降低企业在出口退税时的风险,提高质量。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申报退税时,如果有疑点性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和当地的退税机关进行沟通,然后重新准备资料,以提高退税的效率。只有及时的沟通,按照其所规定的要求提供资料,配合好供应商,才能够缩短核查、疑虑以及退税的时间。

(七)加强重视对外工程企业的信用管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信用开始成为我国市场上衡量企业的重要标准。就政府而言也从多角度建立了企业的信用等级,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比如,一些企业信用等级较好的,则注重服务,弱化监管。相对于信用较差的企业强化监管,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作为出口的企业信用也会被分级,其会直接影响到外汇的管理、海关信用的级别等。因此,对外工程企业在日常中更应该重视自身的信用管理,诚信经营,不逃税,以便提高自身的信用度。总之,出口退税工作由于涉及业务范围较广,需要多个外部单位、多个内部部门、多岗位员工共同努力完成,它是一项充分体现沟通、协调及执行力的艰巨工作,出口退税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除了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更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大家团结一致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才会实现出口退税效益最大化,才能使我国企业获得稳定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明.“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区域税收协调——欧盟企业所得税经验借鉴[J].地方财政研究,2018(12).

[2]廖体忠.高质量推进国际税收现代化助推全面开放新格局[J].国际税收,2018(12).

增值税管理范文8

关键词:中小型;民营企业;纳税管理;分析及策略

一、中小型民营企业开展纳税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开征的税种主要有5大类:商品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和行为税、资源环境税、特定税,共18个税种,大部分企业会涉及到半数以上的税种。因此做好纳税管理是每家企业必须重视的工作,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大多管理不是很规范,更应重视纳税管理工作。

(一)系统的纳税管理工作能提高企业纳税意识,规范纳税行为,有效防范涉税风险

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创始人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很多人对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不了解或者认识不到位,税务机关应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中小型民营企业老板和高管人员的合法纳税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依法纳税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树立合法纳税的企业形象,做企业就是要合法经营、依法纳税。

(二)完善的纳税管理能合理降低企业纳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两件事情是至关重要的,一件是要不断拓展新的客户,另一件就是要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开源节流是每家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纳税成本也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一块比较大的支出,通过纳税管理,进行合理税收筹划,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纳税支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纳税管理能提高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果如何,最终要通过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数据反映出来,因此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纳税管理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核心子系统。财务人员应加强纳税管理工作,更好的辅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为中小型民营企业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提高中小型民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另外通过加强纳税管理工作,企业可以迅速掌握、正确理解国家的各项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在进行筹资、投资、技术改造、利润分配等各个经营环节综合考虑涉税问题,合理进行税收筹划,进而优化各项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纳税管理能改善税企之间的征纳关系,辅助企业更好的发展

税务机关最近几年也在逐渐的转变政府职能,由最初的管理型逐步转向管理服务型。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通过系统的纳税管理工作,跟税务机关建立起良好的征纳关系,通过税务机关及时掌握最新税收政策和税收知识,争取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专业的纳税指导,按时保质、保量的申报、缴纳所涉及的各种税款,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日常纳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纳税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诞生了众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他们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有很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主社会责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纳税意识薄弱,企业内部没有系统的纳税管理工作,甚至有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主千方百计地不缴税、少缴税,给国家财政收入造成损失。

(二)中小型民营企业纳税管理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够、税收法律法规知识薄弱

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了控制成本支出,没有设立专门的纳税管理部门和聘用专业的纳税管理人才,大多数是财务人员在兼职做该项工作,这样往往导致专业胜任能力达不到,缺乏系统的税收法律法规专业知识,造成企业纳税管理不到位,可能该缴的税没缴、不该缴的税反而缴了;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没享受、不该享受的反而享受了,造成企业纳税不准确,隐藏一些潜在的涉税风险。

(三)企业日常纳税管理工作不到位,无法及时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近几年国家为了鼓励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出台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由于缺乏系统的纳税管理工作,对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掌握不及时,可能并未享受到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红利。

(四)中小型民营企业纳税管理档案不健全

由于没有系统的纳税管理工作也会导致纳税管理档案不健全,相关的合同、证件、纳税的依据、资金流转原始单据等等不齐全或者缺失,给企业纳税管理带来难处,无法保证纳税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完善中小型民营企业纳税管理的策略

(一)培育中小型民营企业主及其企业管理人员合法、诚信纳税意识

各级税务机关应通过多种媒体大力宣传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税收优惠政策、涉税案件,以及召集现场面对面的培训会,让中小型民营企业主及企业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涉税违法案件的危害性、严重性和惩罚性,树立企业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良好形象。

(二)加强中小型民营企业税务管理岗位的设置和专业人才引进

有条件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一定要建立专门的纳税管理部门或者设置专门的纳税管理岗位,以督促企业纳税管理规范化。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税务机构予以指导纳税,让税务专业人员定期核查企业纳税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者通过现代通讯技术,随时咨询税务机构的专业人员,及时解决经营中的涉税问题。

(三)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日常纳税管理方案选择

1.融资过程中的纳税管理

融资过程中的涉税问题主要是融资方式的选择,一般的融资方式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方式的融资成本支付不一样,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是分配税后的企业净利润,而债权融资分配的是企业税前利润也就是财务费用,股权融资的融资成本没有节税功能,而债权融资的融资成本由于是税前支付,对企业来说具有财务杠杆和节税的功能,相比较来说股权融资成本要高于债权融资成本,相对条件下企业应尽量选择债权融资来解决经营中的融资问题。

2.投资过程中的纳税管理

(1)拟设立主体的选择:投资设立新业务主体时,需要综合考虑纳税形式及最优惠的纳税成本。新业务主体为公司时,需缴纳企业所得税,新业务主体为非公司(个人独资企业或者自然人合伙企业)时,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若选择设立子公司,则因子公司是独立的法律实体,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若选择分公司,则因分公司不是独立法律实体,企业所得税需要合并到总公司缴纳,相应的收入成本费用可以和总公司相互抵顶,实现税收收益最大化。(2)税收洼地的选择:国家为了扶持老少边穷地区以及经济特区,针对性的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11月29日的财税〔2011〕112号文规定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在新疆喀什、霍尔果斯地区新办符合条件的企业,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西藏自治区2018年6月15日的藏政发〔2018〕25号文规定企业符合条件的,自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加上西藏地区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免征地方留成后,企业所得税税率相当于是9%,远远低于法定所得税税率25%。(3)产业项目的选择:国家对于宏观经济调控主要的手段就是税收,不同行业国家的税收倾斜力度有所不同。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之初,一定要选择从事国家重点鼓励和扶持的行业,并争取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如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可以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选择农业种植、培育、初加工、牲畜家禽饲养等可以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选择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从取得第一笔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选择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从取得第一笔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等。

3.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管理

(1)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选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9年1月17日的财税〔2019〕13号文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以下、职工人数300人以下、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就属于小微企业,因此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大多数都是小微企业。对小型微利企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政策规定如下: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申报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因减免了增值税同时减免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该政策还同时规定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照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按照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一定要选择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及时享受国家的税收红利。(2)积极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如国家税务总局2019年4月30日公告〔2019〕20号文规定,同时符合五项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这对于一些新建的中小型工业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由于新建工业企业前期建设、设备投入较大,适当的退还部分增值税税额能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3)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充分利用各种加计扣除政策。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5月7日的财税〔2018〕54号文规定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还可以招聘国家鼓励人员,如安排残疾人就业,可以享受企业残疾员工工资支出100%加计扣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生的研发费用可以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等等。

4.盈余分配过程中的纳税管理

企业在盈利年度要先弥补前五年的亏损,剩余部分再缴纳企业所得税,然后才能对股东进行分配。分配时,如果是自然人股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可以选择暂不作分配而留作企业未分配利润;也可以转增注册资本,用于壮大企业规模。

(四)建立健全中小型民营企业纳税管理档案

根据本企业涉及的税种分别建立纳税管理档案,例如增值税的税率、征收率、抵扣凭证;房产税的房产名称、坐落地、建筑面积、容积率、房产原值、折旧率、缴纳时间;土地使用税的土地面积、免税面积、土地等级、单位税额、缴纳时间;印花税的合同种类、税率;将各类涉税合同、应税证件、纳税申报表、税款缴纳回执、减免税备案资料、非正常损失的认定资料、各种税务机关审批资料等进行整理归档,定期对纳税管理档案复查修改,防止错缴、漏缴税款。

四、结束语

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合法纳税是每一个中小型民营企业的法定义务。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行业分布广泛,所涉及的税务事项更是千差万别,系统的纳税管理工作一方面能帮助企业减少涉税风险,另一方面能帮助企业提高日常管理水平,辅助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继华,刘秋月.我国中小商贸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2014(14):108-110.

[2]吴焯英.税务管理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策略[J].财会学习,2017(11):165.

[3]李红杰.企业税务管理改进研究[J].财会学习,2017(1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