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培训范例

园艺培训

园艺培训范文1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是医院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会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率和质量,在新形势下,医院应结合全科医生培训特点,在医院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适应全科医生培训需要的培训管理系统。本文就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信息技术;培训管理;医院信息平台;全科医生

1前言

全科医生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全科医生的综合素养越高,才可以给居民带来质量越高的卫生服务,因此建立完善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加强对全科医生的培训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有着较大的区别,全科医生主要是掌握保健、预防、康复以及医疗等诸多方面的医学知识,在基层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生,而不是以治疗某一专科疾病为目的,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在基层主要开展疾病预防、居民健康管理、常见疾病诊疗或转诊等工作,保障基层群众的身体健康[1]。虽然我国在全科医学教育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但目前我国还面临着全科医生不足、全科医生学历低下以及医生队伍不稳定等情况,没有高素质的全科医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基层卫生服务[2],所以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体系,因而基于信息平台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建立有其必要性。

3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

为了提高全科医生培训管理效率,采用微软服务器操作系统作为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所使用系统为WindowsServer2008,并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融入Sybase数据库以及PowerBuilder开发工具,结合全科医生的特点,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系统[3]。

3.1培训管理

该模块是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中比较重要的模块,主要包括全科医生和教师的互评、课程维护管理、成绩考核管理等方面。临床教师对全科医生的培训情况进行评估,并填写和上交评估表,同时全科医生也可以填写教师评估表,并上交教务办人员。全科医生可以通过该模块了解培训负责教师的基本信息以及评估表状态,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该模块动态查询全科医生的评估表状态以及全科医生基本信息。教师和全科医生的评估表递交之后,教务办管理人员需要对教师和全科医生的评价表进行汇总,并对汇总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每位教师和学院的具体情况。教务办管理人员通过“培训管理”这一模块,不仅可以了解评估表填写情况,还可以了解全科医生的科室轮转情况,从而更合理地安排全科医生的轮转科室、轮转时间以及指导教师等,给临床教师合理分配维护工作,使各项培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全科医生和教师能够随时通过该模块查询到课程安排,能及早做准备,能使培训效果更好。

3.2资源下载

在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中,“资源下载”模块的主要内容就是各种课件资源和学习资源的上传和下载以及院内邮件功能,临床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课件、专题讲座、培训资料以及典型病例分析等上传到FTP服务器,使全科医生能够通过该服务器随时下载学习资源。另外,通过该模块还可以将医院的医疗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工作效率。比如医院可以将病人的各项基本信息和临床检查和诊治情况录入到系统中,然后使得医院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输入病人的住院号就可以搜索到病人的电子病理以及临床检验结果等内容,能够方便全科医生培训。

3.3信息维护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一样,需要进行必要的信息维护,信息维护主要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以及防止信息更改等方面,从而起到信息保护的作用。在该模块下,教务办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教师和全科医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变动评估表的内容和评分标准,使其更符合实际需要。其次,教务办管理人员可以对全科医生的各项基础信息和工号分配等进行维护,对信息的更改进行必要控制,设置教师和全科医生的权限。

3.4身份验证

身份验证是保障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所以教师和全科医生进入该系统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通过输入自己的工号和密码后才能登陆系统,获取相应的信息,根据教师和全科医生的工号对其身份进行识别,并给予不同的权限,例如全科医生只能看到对教师的评估表,浏览和下载网络教学资源,而教师只能看到全科医生的评估表,可以在该系统上传和删除教学资源,只有教务办管理人员才有权限控制该系统的所有模块。

4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的实现

4.1丰富了全科医生的培训内容

与其他培训不同,全科医生培训具有培训对象起点高、培训周期短和培训知识需求多样化等特点,所以如果使用一般的培训方式对其进行培训,通常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医院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使用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对全科医生展开培训,可以有效弥补传统培训管理模式的不足,接受培训的全科医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接受培训,尤其是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全科医生,这种培训方式可以带来极大的便利。全科医生通过登录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可以获取到各种各样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全科医生对教学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教务办管理人员及时更新和上传学习资料,丰富全科医生的培训内容。

4.2促进了教师与全科医生之间的交流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中的院内邮件功能,能够加强教师和全科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培训的效率。临床教师通常都比较忙,除了开展专题讲课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临床工作,空闲时间非常少,所以可以用于解答全科医生疑虑的时间比较少,而通过该系统的院内邮件功能,能够给教师与全科医生之间建立交流的平台,教师能够在空闲时解答全科医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虑,从而提高全科医生的专业水平。

4.3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系统资源的优势

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是在医院信息平台基础上建立的,该系统具有非常丰富的医院信息资源,通过该系统就可以查询到医院临床检查和治疗的各种信息,全科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下载和学习,通过对这些病例的分析和总结,不仅可以增强全科医生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增强全科医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全科医生的专业素养。

4.4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在全科医生的培训管理中使用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使全科医生的培训管理工作变得更为便捷,简化了工作流程,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生的培训效率,使全科医生培训管理向信息化和规范化转变。另外,教务办管理人员通过对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中的全科医生培训情况以及教学与全科医生之间的评价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全科医生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使医院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向精细化迈进,提高全科医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养。

5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医院应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平台资源,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培训管理系统,简化工作流程,使全科医生培训管理更为信息化和规范化,提高全科医生培训的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务人员。

作者:迟文烁 单位:苏州科技城医院

参考文献

[1]线福华,路孝琴,吕兆丰.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及其实施中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12,8(23):2498-2501.

园艺培训范文2

关键词: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现状

0引言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正逐步深化,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对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的竞争都要求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方法更加职业化[1]。本文在简要概括国内外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现状的基础上,对职业化培训存在的问题做一总结,并探讨其重要意义,希望引起重视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医院管理事业的发展。

1国内外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现状

发达国家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制度相较国内更为成熟。美国医院院长由董事会任命,要求如下:(1)获得MBA、MHA或MPA的学位;(2)如担任大型医院院长则要求有10年以上的相关管理经验;(3)在职过程中需要参加继续教育,需要不断接受“人力资源”“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课程的培训。而德国医院管理体制最大的特点是设立了行政院长、医疗院长和护理院长模式,三类院长在秘书的协助下各司其职:(1)行政院长负责管理整体运作,要求经济学、管理学、商学或者法学专业毕业且经过两年医院管理相关培训才可任职;(2)医疗院长则由资深医生担任,需要经过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研究生课程教育;(3)护理院长的任职要求是必须通过医院管理强化教育[1-2]。新加坡医院的管理模式和我国类似,也是由行政管理人员和临床工作人员两部分组成,但主要负责人还是由纯行政管理人员担任。其中大多数拥有管理学的专业背景,而在各科室中心则配备除了业务负责人外的行政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工作[3]。目前我国医院管理人员相关制度还不够规范化。公立医院较为“重医疗、轻管理”,多数公立医院管理人员的晋升基于其临床业绩,且大部分存在业务、管理“双肩挑”现象。因此,缺乏实际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理论成为这类管理人员工作中的短板,在管理过程中,他们一般采用的是简单式、粗放型、经验化的管理模式[4]。由于我国卫生管理相关专业开设较迟,目前此类专业毕业生还处于医院管理层次的中层或初级,他们在校过程中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且实习过程与临床学生不一样,在医院时间较短(轮转科室)或甚至在非医院等单位实习,不足以了解整个医院的运作模式,并且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后职业化培训体系还未建立,倒是其管理或决策有一定的盲点,可能会使医院运作模式出现漏洞[5-6]。

2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我国,相较于临床医生而言,医院管理人员接受相关培训的机会较少。很多学者也提出医院管理人员应和医务人员一样进行职业化的教育和培训[7]。目前“医而优则仕”现象还是很普遍的。但临床医生关注的是患者个体,管理人员应不仅关注个体,还要兼顾整个组织系统[8],一名合格的医院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医院药事管理、医疗业务管理等方面的系统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9],所以医院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对医院整体系统和医院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1提高管理执行力和人员综合素养

医院管理人员在执行管理任务时需要建立在掌握医院整体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操作。例如医务工作需要及时传达、处理上层安排,承办琐碎事务保证医院工作联系运转;比如人事工作需要统筹兼顾,仔细了解全院人事安排,人事布局要考虑到年龄、专业分布等各方面因素等[10]。通过培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管理科学的相互渗透融合,是医院管理人员在日后的管理和经营工作中所必需的;多元的知识体系架构才能让其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责任心、上进心、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沟通协调能力等[11]。综合提高医院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解决医院实际问题。

2.2利于部门沟通及医院可持续发展

医院是个庞大的体系构架,部门多、环节多,沟通不畅难以避免[12]。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则是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密切配合。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之间加强了解和沟通,从医院的整体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好关系保证工作流程顺利进行。通过职业化培训这一平台,培养与医院全面工作接轨的有效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管理后备人才所必备的[13]。同时培训过程有利于发现管理人员的特长,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其专业,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使医院在转型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化培训还有利于储备医院管理人才,使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建设稳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14]。

3实行职业化培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政策支持和规范化培训制度

199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但截至目前,我国尚未树立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理念。医院更加重视临床科室非管理人员[15]。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培训体系尚未建立。卫生管理专业的发展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其重在培养为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系统地掌握卫生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在毕业后成为既懂医学又会现代化管理的专门人才。近年来,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逐年增多,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还未出台相关培训政策,有些医院的培训也未起到实际效果。许多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与其他非临床医学院校专业人员一同培训或者无培训直接入职任用。在人员调动方面的管理不善,常会出现打乱轮转培训的计划;有的医院对卫生管理专业毕业生不安排轮转培训,直接分配到科室做一些无法培养毕业生认识理解医院管理的工作,甚至部分医院对毕业生无科室轮转的安排,使其在机械化工作岗位上多年从事千篇一律的业务,不利于管理思维的培养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3.2选拔制度与职业化要求不一致

医院领导的选拔、培养和任用多属于组织部门,而多数医院又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隶属关系的分割导致医院管理人员的选拔任命和考核存在误区。只关注学术成就而非管理才能,致使管理人员“双肩挑”责任重大,顾此失彼。医学人才荒废专业,管理人才则因无学术成果得不到重视,如此极大地制约了医院的发展。

3.3医院管理职称体系的缺陷阻碍职业化发展

我国目前发达省市对医院管理人员基本都设立了管理职称体系,但薪资等制度配套尚不完善。其工资和生活待遇相较临床工作人员一般较低,管理人员不可能没有后顾之忧。有调查显示,管理人员按行政职务套改的增资额明显低于按专业技术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人员。

3.4传统观念制约发展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医院里最重要的当然是医院生其他技术人员。重业务、轻管理的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种观念也大大制约了医院管理队伍的发展和规范。而管理工作应和临床业务同样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被人们重视[16]。

3.5培训效果缺乏量化考核

目前,虽有卫生管理相关培训机构的出现,很多医院对管理人员也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但仅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开展的培训方式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管理人员自愿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主要限于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缺乏相应有效的量化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

3.6培训体系尚未建立

从事医院管理人员培训的工作人员目前还是行业外教师居多,其难以了解医院在管理上真正存在的问题。而部分医院管理工作出身的培训人员则处于经验型管理理论授课模式中,普遍对卫生管理专业特点及培训要求了解不够。无论是管理培训的理论课还是实践课程都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难以真正解决医院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4意见和建议

4.1上下一线共定制度

建议政策制定部门深入临床管理工作,建立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制度。制度的内容不可空洞、缺乏实际操作性。这就需要政策制定者实际接触医院的管理工作,并且医院管理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也可将政策意见汇总以供制定者完善制度条例。在上级管理部门和下级一线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出相对完善的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培训制度。

4.2职业化培训个性化

建议制定个性化医院管理人员培训方案,根据其学历、经历等情况将培训内容做出不同的安排,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也满足不同岗位的需要。比如临床工作人员转至管理岗位后的培训内容需要更侧重管理的方法、人际关系的处理等,卫生管理专业的管理者则更需要对临床工作增强了解,对接不同科室,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达到各类型管理人员都能胜任岗位的目标。

4.3重视管理统一选拔制度

“医而优则仕”长期以来占据中心思想,这种传统观念应得到摈弃。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从事管理工作势必分割他的精力,影响其专业进一步发展,这也是医院和患者的损失。医院管理人院需要由职业化人才担任。

4.4建议职业化培训终身制

职业化培训过程为优秀的医院管理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使其多了展现才能的舞台。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应该在规范化和标准的基础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间断地接触最新管理理论,更新知识库,并尽可能通过轮岗、外出调研等形式到其他单位甚至不同城市的医院管理岗位体验实践管理技能。

4.5提高管理人员培训积极性

医院管理是一门对理论和实践要求均很高的专业,医院管理人员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如果不高势必得不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应细化其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与职称以及薪资相关的奖惩制度,完善机制,激励约束以提升管理人员积极性和满意度。

5结语

园艺培训范文3

关键词:医院管理人员培训;有效路径;改革分析

医院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社会机构之一,在社会体系当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在当前的社会趋势下,各个行业竞争激烈,医院之间的业务竞争也更加激烈,管理人员作为决定着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更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需要针对医院管理人员队伍的有效培训路径进行分析思考,促进工作改革。

一、医院管理人员培训理念建设

(一)人力资源价值观念建设

医院内部的管理人员,是医院最为重要且最为基本的资源,其投资所得的效益,是远超越医院硬件方面投资效益的,而且随着管理人员能力的不断提升,其能够带来的后续效益及对医院发展的正面影响是不可限量的,所以院方要以人力为本的思想去开展内部建设,高层要从前瞻性的战略视角去分析管理人员资源储备及增值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教育普及、每年都有大量人才投入社会的时代下,更要注重人才资源稳定性的提升,不可频繁的进行人员“换血”,要了解到人员经验及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对优秀的、工龄较长的资深员工提起重视,注重工龄福利,才能确保人员队伍的价值更高,而不是放任具备丰富经验的资深员工转投他处。这是至关重要的理念,医学工作是需要经验及专业能力为基础的工作,管理人员更是如此,所以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便体现在其专业性与稳定性,而这样的价值需要依靠医院的不断储备与培养去体现。

(二)能力建设

以上曾谈及管理人员能力升值的重要意义,而为确保人员队伍的价值体现,最为重要的便是专业能力的建设,经验的积累,所以院方的能力建设意识十分重要。近年来我国卫生体系的整改,进一步体现出了医院管理人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趋势,所以院方自然应当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对于内部管理人员的业务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领导能力、适应能力及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完善,而且要从知识传授的方向,逐渐向能力养成的方向转变,这是更加符合时代趋势的理念

二、医院管理人员培训原则

(一)战略规划与职业道德相结合

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密切相关,而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自然与院方的利益密切相关。但是如果仅仅注重院方的利益以及自身的利益,管理人员则难免会有过度功利化的工作思想,这是违背医疗领域基本职业道德基准的,是专业素养不足的体现。所以为确保培训的意义真正体现出来,便首先要权衡战略目标与职业道德两方面,不可以利益为主导,而是要以长久发展及形象塑造为目标去规划培训,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二)普及与定向相结合

医院内部的管理人员队伍,其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包括了临床与医技科室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护理管理人员等。而根据行政级别去进行区分,又可分为高、中、基三个层次。所以在规划培训时,也需要依照不同的层次级别去思考,将培训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满足共性需求的普及培训,是最为基础的培训;另一部分则是针对不同层次级别管理人员开展的针对性定向培训。

三、医院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建设

(一)框架设计

根据医院内部的三种管理人员类别,以及三个管理层次来分析,医院内部的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当中,应当包括多个部分,多个指标体系,例如高层、中层与基层。而且要以我国行政管理人员、临床与医技科室管理人员及护理管理人员的培训相关规章为基础去建设框架。根据不同科室、不同层级管理人员的实际培训需求去进行项目与课程的设计,并且要积极应用创新性的培训方式与技术,以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为前提,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二)需求分析

医疗管理人员队伍的构成十分复杂,不同级别、不同科室的管理人员有不同的培训需求。对于管理人员实际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要从人员分析、组织分析及工作分析三个角度入手。其中组织分析主要是指对组织目标、环境变动、组织资源以及对培训要求与局限的思考,以及人资、财政等多方面情况的分析。即是说分析工作要根据不同管理岗位的要求去开展,包括工作能力要求,以及管理人员的素养要求等。最为基本的内容主要包含了医院行政管理职位任务分析、护理管理任务职位任务分析及临床与医技科室职位任务分析等。要对管理人员各方面的能力强化需求及意识建设需求进行综合衡量,最终得出实际的培训需求。

(三)培训设计

培训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设计分析,需要从医院的组织层面去及管理职位及人员的实际培训需求层面两个方向去进行,进而实现整体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培养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并且进一步提升人员整体能力素养水平,这会使医院的竞争力进一步体现出来。而且为打造更加和谐的氛围,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医院更要以前瞻性的思想去开展设计。

四、培训效果评估

(一)培训成果评估指标建设

评估指标是开展培训评估的重要依据,为确保评估指标更加真实、精准,首先要确定评估的数据标尺,并合理利用相关工具,结合起来构建起客观准确的评估指标体系,是确保评估可靠性的前提。前期必须要在培训过程中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培训效果相关的信息、进而初步得出评估指标,之后应设计出相应的问卷开展调查,获取多方面的评价信息,最后便是要筛选并最终确定指标。在初步得出指标后,归类与权重十分重要,考虑到指标可靠性的评价要以效度的分析为基础,可以利用因子分析法首先进行结构效度的分析,进而得出归类,并且对权重进行确认。结合指标、权重及标准三个要素,构建起完整的体系,而后经过校正与完善正式投用。

(二)多层评估规划

多层评估包括反应层评估、学习层评估、行为层评估及结果层评估等几个层面。不同层级评估的先后顺序不同,评估对象亦不同,反应层评估是参训者对于培训安排的整体满意度体现,包括教师水平、实训场地水平等多个方面,是员工面向院方的评价。学习层评估则是参训者对于技能、理论、知识等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的表现。行为层评估是指参训者在培训结束后对于所学知识技术的应用情况。

(三)多途径信息反馈渠道建设

以上曾谈及评估的结果与信息反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信息反馈是评估工作的基础,所以院方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反馈渠道,确保多途径的信息反馈平台建设起来,才能确保评估的权威性。网络邮箱、内部实体意见箱、在线客服等,信息反馈支持的平台越多,能够获取的信息便越全面,对于评估越有利。

五、结语

医院管理人员的质量提升,是确保医院发展更加稳定长久的重要途径,为了保证各项工作能够在高素养管理人员的推动下得到确切落实,必须要完善培训工作思想、工作方式并做好评估,才能保证达成培训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毅,龚永,吴琦.医院青年管理人员现状与培训建议[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06):260-261.

[2]李新友,迟京霞.刍议开展医院管理人员培训的有效路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6):178.

[3]姜振家,杨武,陈涛,张岩,王娟娟.开展医院管理人员培训的有效路径[J].中国医院,2011,15(05):42-44.

园艺培训范文4

目的目的探究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的68名护理人员在给予核心能力培训后,理论知识成绩、核心能力评分改善情况及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培训前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成绩明显低于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成绩(t=15.439,P=0.000);培训后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领导能力、教育咨询等各项核心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人员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护理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培训前不良事件发生率(X2=15.55,P=0.0001)。结论核心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的整体素质,可以显著提高护士在理论和实践水平上的发挥。

关键词: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训;理论和实践水平

随着医疗保健体系的完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也成为基层医院的重点提高对象[1]。以往在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多数重在实现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而有关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度较低,这对临床护理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故此,我院对在职的护理人员进行较为全面的培训,旨在为培养护理人员专业的核心能力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的68名护理人员,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为22.9±1.1岁,工作年限1~3年,平均为1.1±0.2年;文化程度:中专53例,大专13例,本科2例。

1.2方法

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训方法:床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以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际操作过程,由高年资的导师带教,实行一带一的学习方法。理论知识教育让导师定期开展讲课,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参加,实践技能由学习的护理人员主动上手实践完成。通过积累,每个月进行临床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对于考试成绩较低的护理人员再次进行强化培训。②评判性思维和科研的培训:此项的培训主要在跟从导师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积累掌握,在导师的带教下明确正确的是非观,培养科研思维,增强科研课题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善于发现科研项目。③人际关系培训:一方面是培训与导师和同事的人际关系,积极处理手头工作,积极与导师、其他护理人员交流,建立联系群,互相学习护理知识,对一些新技术、新知识多请教,另一方面学习导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模式。④领导能力培训:珍惜每次导师讲授的机会,观察导师的组织能力,包括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方法、组织参与病房查看管理等工作。⑤教育咨询培训:建立知识共享群,添加所有护理人员,鼓励护理人员尽可能的网上学习,积极交流疑难知识,分享网上医学知识,相互学习,对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积极反应,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⑥法律伦理培训:熟悉有关医疗方面的法律法规,指导护理人员合理处理与患者之间的问题,耐心指导,良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做好其他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关系。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理论知识成绩分数,核心能力(包括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领导能力、教育咨询7个方面)评分改善情况及不良事件(包括非计划性拔管、用药错误、院内压疮、跌倒和留取标本错误)发生情况。核心能力评分由7个维度组成[3],共56个细则条目,每个条目满分4分,3~4分为高核心能力,2~3分为中核心能力,小于2分为低核心能力。理论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由本院高年资护理人员制定。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a=0.05为标准,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理论知识成绩的变化情况

培训前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成绩为66.2±8.8分,培训后理论人员的理论成绩为89.9±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39,P=0.000)。

2.2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核心能力评分的改善情况

培训后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领导能力、教育咨询均明显高于护理人员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护理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培训前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5,P=0.0001)。

3讨论

基层护士的在职培训由于受条件制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没有较为全面系统的在职培训方案;其次,在职护士由于学历背景较低,对于临床护理技能的认识也不足[4]。基层护理人员缺乏对临床护理流程方案,正确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科研思维的确立,同事和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医疗纠纷避免和处理问题等核心能力。故此我院结合上述情况制定了有关临床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评判性思维和科研的培训、人际关系培训。涵盖领导能力培训、教育咨询培训和法律伦理培训等方面,结果发现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成绩得到提升,培训后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人际关系、法律伦理实践、领导能力、教育咨询等各项核心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研究结果与曹仙霞等医师的类似[5],说明合理的核心技能培训对于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有重要帮助;且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护理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培训前不良事件发生率,这对于避免临床医疗失误,预防医疗纠纷意义重大。

作者:梁艳媚 单位:广东省德庆县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刘赛平,孟宇.基层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2,27(6):56~58

2林少虹,刘素敏,叶海燕,等.分层次管理模式下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组织和实施[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3011~3012

3王玉荣,张洁婷.护士核心能力读本[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135~137

园艺培训范文5

凡在我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都必须通过入选考试。虽然住院医师以应届本科生或硕士生、博士生为主,缺乏临床工作经验,但基本理论和操作应该有所掌握。进行入选考试一方面有助于选拔优秀住院医师,另一方面有助于摸清住院医师的基础,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住院医师要想在2~3年时间内轮转完所有二级科室,并达到一定专业水准,其自身素质十分重要。此外,进修医师将承担一半以上的临床一线工作,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水平。选拔基础较好的住院医师是提高培训质量的第一步。

2做好住院医师岗前培训工作

所有入选的住院医师在入科接受培训前,都要先进行岗前培训。对于住院医师来说,一旦入科,就意味着从学生到医生身份的转变,必须尽快熟知科室相关工作流程、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医疗相关法律、法规等;同时要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要求,尽早明确培训目的、流程、考核方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做到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得当。

2.1了解学习目的和特点

入科后,首先要了解住院医师的基本概况,包括年龄、毕业院校、工作经历、主要工作及兴趣方向,同时要了解其学习目的。由于住院医师本人及所在医院的要求不同,其轮转目的也各不相同:(1)已有接收医院和接收科室的住院医师,学习目的性较强,除了学习阶段考核所必须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外,主要对即将从事的专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以便轮转结束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2)目前尚无接收医院和接收科室的住院医师,学习积极性较高,对各方面知识都比较感兴趣;(3)少数住院医师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需要督促。

2.2考查基础理论知识

除了入选考试外,住院医师在岗前培训期间还要进行医学影像学专业知识及相关临床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测评,以试卷或口头提问等方式进行,目的是了解其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制订相应培训计划,既要“查漏补缺”,使大多数住院医师知识结构得到巩固和提升,又要避免“拔苗助长”,使某些基础相对薄弱的住院医师接受困难。因此,培训计划既要有共性,所有规定的二级科室都要轮转完,同时又要根据每位住院医师的特点,在不影响整体轮转计划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轮转科室的先后顺序,相对增加某一学科的轮转时间及学习难度。

2.3考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选择临床常见病例、多发病例让住院医师进行实际诊断分析,考查其对不同影像诊断技术的认识程度、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应用的熟练情况、病例诊断分析能力及影像诊断报告书写是否规范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考查,可以初步了解住院医师是否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和基本操作技能。对于基础较好、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的住院医师,要求其在完成基本专业知识培训和临床工作能力培养的同时,增加一些新知识及新技术的学习;而对基础较差、缺乏临床工作经验的住院医师,则着重对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培训。

3实行共性与个性兼顾的培训方案

住院医师学历不同、基础不同,兴趣和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规范化培训既要顾全大局,按计划要求轮转完相应科室,同时又要兼顾每位住院医师的特点。为此,科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

3.1引入导师机制

为提高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科室借用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每位住院医师安排一位导师,选择业务水平高且有带教经验的副高以上职称的高年资医师担任,并由其负责制定住院医师个性化培训方案。根据住院医师的要求,导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住院医师的学习。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科室还设定了如教学讲课次数、签片数量和疑难病例会诊次数等量化指标来考核导师。每期住院医师轮转结束时,还要通过量化表为各导师及带教教师打分,作为其年终评优指标之一。对于考评分数较低的导师和带教教师要限期改正,对屡教不改者,则采取撤销其带教资格,并在科室教学会议上予以通报批评等惩罚措施。

3.2实施案例教学

住院医师轮转是为了更系统地学习,尤其要在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以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与学习。案例教学法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实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讨,从而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院案例教学是住院医师在导师指导下,选取典型病例,利用每日晨读时间展示患者病史及影像资料,并进行病例分析,最终通过讨论、整合做出确定诊断。住院医师通过上述病例分析过程,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也增加了向其他住院医师学习的机会,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充分调动了住院医师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拓展诊断与鉴别诊断视野,加深对影像学知识的理解。

3.3实施混合培养

混合培养就是将住院医师与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安排在一起工作和学习。由于研究生科研和教学意识较强,英语水平较高,对住院医师科研和教学意识及能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另外,在导师指导下,住院医师要搜集相关临床资料,查找文献,制作教学幻灯片,积极参与全科病例讨论,并进行小范围的继续教育授课。通过上述培养,住院医师在轮转结束时都会具备一定的科研和教学能力,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4加强信息及学术交流

科室配备了放射科信息储存和调用系统及PACS系统,可供住院医师根据自身兴趣随时在网上调阅近6年间所有影像报告及图像资料(包括X线、CT、MR、DSA、超声、核医学图像以及病理图片等)。同时配备嘉禾电子病历系统,可供住院医师随时查阅住院患者的既往或现病史、住院病程、手术记录以及各种检查、检验报告,可随时掌握病情,进行综合分析。我院图书馆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均为住院医师开放,提供中、外文学术性全文电子期刊及电子图书、纸质版医学图书、国内外医学杂志,可供住院医师检索、下载和阅读。除此之外,为加强学术交流,科室每周安排一次医疗或科研学术讲座,讲座内容可根据住院医师的要求和兴趣进行调整。每日晨读时间,组织住院医师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相关基础知识培训。每周四定期举行手术核对,给住院医师提供更多影像与病理相结合的学习机会。同时,科室还提供各种信息及便利条件,鼓励住院医师参加医院相关科室、其他医院影像科或学会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或疑难病例讨论会。

3.5专业与人文素养并重

住院医师通过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专业素养得到提升,达到“业有所进”的目的。同时,住院医师自身职业素养也很重要。因此,在提高住院医师业务技术的同时,应加强对其医德医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指导教师要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影响及教导住院医师,使其医德医风、工作方式、诊断思维乃至行为举止等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3.6建立考核及奖励制度

在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及培训结束时,由科室主任及各专业组组长组成考核小组,对住院医师培训的全程表现、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服务态度、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这次考核要比入科考核严格,涉及的内容和知识面更为广泛,考核合格者才能轮转下一个科室,并允许其参加北京市住院医师统一考试;对轮转期间工作学习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予以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对其中特别优秀者可以推荐其攻读硕士研究生。出科考核的目的,一方面是考评住院医师的学习效果,督促其认真学习;另一方面也是对导师的教学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为今后的培训工作积累经验。这一制度的实施,对提高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医院医疗质量和安全、提供优质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上述多种方式为住院医师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使其能够较快地对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有较为系统的掌握,专业理论水平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住院医师学习结束回到原单位工作时,我院会与其单位或本人保持长期联系,通过远程会诊、学术交流等机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解决其后顾之忧。

4结语

园艺培训范文6

关键词:护理人员;防疫一线;病毒;培训需求;质性研究

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病程进展极快的新型疾病,其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感染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1-2]。我院作为病毒肺炎患者收治的定点医院,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临床一线护理人员的应对能力带来严峻考验,其临床救援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均亟待培训和提高。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对抗击病毒肺炎疫情的培训需求,为开展针对性培训,迅速提升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应对能力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20年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院抗击病毒肺炎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发热门诊或病房工作;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非直接接触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人员。样本量以信息出现重复且资料分析不再呈现新的主题为准,最终纳入25人。女24人,男1人;年龄26~41(32.2±4.0)岁。工作年限3~22(9.4±4.8)年;学历本科20人,硕士5人;护士长4人,N1级护士8人,N2级7人,N3级4人,N4级2人;工作科室:外科5人,器官移植1人,内科7人,急诊科1人,感染科4人,ICU1人,其他科室6人。受访者分别用P1~P25表示。

1.2方法

1.2.1拟定访谈提纲

本研究以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突发事件行动框架”[3]与《全国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4]中护理人员在突发公共事件中职责内容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课题组人员讨论拟定访谈提纲。对2名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预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对提纲进行调试修订后形成正式访谈提纲,包含以下内容:①您认为在疫情期间哪方面的培训是必需的?为什么?②在应对疫情工作中您面临哪些挑战?您认为哪些培训有助于您应对这些挑战?③您希望哪些人/部门为您进行培训?他们分别可以从哪些方面为您提供帮助?④您对培训形式有哪些建议?⑤您还有其他补充的吗?

1.2.2资料收集和分析

由3名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并征得其同意后录音。访谈时间根据受访者时间进行协调(如休息日,下班后等),通过微信平台,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其进行访谈,访谈时长30~45min。访谈由开放性问题引入,访谈中受访者自由叙述,研究者适时采用追问、重复、补充、提问等访谈技巧挖掘内容。研究者在访谈结束后24h内完成对录音的转录并形成文本。采用Braun的主题分析法[5]进行资料分析。

2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强化知识技能;心理应对技能培训;加强多部门协作;培训形式多样化。

2.1强化知识技能

2.1.1专业知识技能

病毒肺炎为呼吸道相关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操作技能、消毒隔离和防护知识是培训的重点。我院前期已对一线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但此次研究发现受访者对救治患者的操作、仪器和防护知识仍有较大需求。P1:“患者通常需要进行雾化、吸氧等治疗,这些操作均易使医护人员暴露于高风险中,明确的操作规范是十分重要的。”P2:“患者需要采集咽拭子,这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如何快速有效又安全地采集咽拭子,还需要进一步学习。”P12:“负压病房有限,很多操作是在非负压病房完成,因此需要知道严密的自我防护和消毒方法。”P17:“危重症患者通常需要上呼吸机,前期虽然培训过呼吸机的使用方法,但仍然不太会处理一些突发状况,比如呼吸机的各类报警等。”

2.1.2突发情况应对与急救能力

重症病毒肺炎患者的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一线护理人员来源于不同科室,其急救能力亟需加强。P9:“患者病情较危重,抢救中又要涉及隔离操作,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很慌乱,迫切需要加强这类急救能力培训。”P23:“对发热门诊环境和流程还不够熟悉,转运患者时会遇到突发状况,经常求助有经验的护士,希望通过培训自己能应对。”

2.2心理应对技能培训

2.2.1护理人员心理调适

疫情期间,尽管上岗前医院护理部已组织相关培训,但护理人员心理问题依然存在,受访者存在焦虑、失眠等情况。P6:“上班时一直是处于紧张情绪中。前3个班,晚上因为内心过于紧张,整夜睡不着觉。”P23:“害怕自己被传染后,再传染给家中老人和孩子,每日面对患者和家属,自己的心情也很压抑。”受访者表示提供专业知识及技能相关培训可增强其应对信心。P5:“通过自我防护的培训,工作中知道如何有效防护,应对患者时会更加有信心。”同时,受访者提出希望有心理援助团队及时为其提供心理疏导。P23:“希望提供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和可进行心理疏导的专业小组。”

2.2.2患者心理护理技巧

此次疫情波及面广,传染性强,患者经历创伤事件后,情绪起伏较大,需对患者提供心理支持[6-7]。护理人员需要提供心理护理技巧的培训。P23:“很多患者因不知晓疾病相关知识,出现恐惧和焦虑不安,尤其思念家里亲人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们。”P17:“我知道需要安抚情绪激动的患者,为他们提供心理护理,但是感觉平时掌握的沟通方法都使不上劲。”P24:“患者罹患疾病,很悲伤,很想帮助他们,又不知道怎么做好,很怕勾起他更大的哀伤。”

2.3多部门协作培训

疫情防控期间,护理人员对感染防控、专科护理操作、心理应对等知识均有较大需求,需进行多部门协作培训。P4:“需要个人防护、紧急突发情况应对、重要仪器的使用、心理疏导等方面培训。”受访者希望获得院感部门、心理管理小组、护理部等部门协作开展的系统培训。P15:“护理部、院感科、医生等都可以给我们进行相关培训。”P23:“可以从临床技能,如突发情况应对等方面培训。”P13:“心理管理小组可以为我们提供心理培训,如沟通技巧,害怕、焦虑等情绪的处理方法等。”P18:“医生可以为我们提供最新的医疗资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

2.4培训形式多样化

培训形式可根据培训内容进行调整,形式多样化。P12:“护理部可以集中理论培训,操作技能可通过现场指导,拍摄现场操作视频传阅等形式学习。”培训可以采用分级管理,以点带面的形式进行。P7:“可以采取梯队式人员培训,通过以老带新,年资高的护士带领年资低的护士进行一对一培训,以及成功经验的分享,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8:“希望可采用远程教学,空余时间可以碎片式反复学习。”

3讨论

3.1多途径提升专业应急能力

面对新的疫情,一线护理人员面临的突发事件较多,而疫情发生前培训内容常为普适性的,当遇到非常规情况时,难以充分应对。访谈发现,部分一线护理人员对专科操作培训需求紧迫,如呼吸机相关操作、密闭式吸痰、鼻咽拭子标本采集等。鉴于病毒肺炎患者多为高危险性操作,需快速掌握操作同时保障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多途径提升专业应急能力至关重要。针对疫情突发紧急、刻不容缓、人员不宜聚集等特点,相关培训也应灵活化和多样化,宜采取远程培训、网络模拟培训考核方式。我院在访谈基础上,依据相关文献制定针对病毒感染的医院工作人员防控培训方案、内容与标准[8-10],采用网络自学考核和客观结构化多站点的形式,并设置非预期情景,处理非常规情况,可快速帮助全院人员掌握疫情期防控知识技能。

3.2强化护理人员心理应对技能培训

病毒肺炎为新型疾病,患者和护理人员分别因为疾病、与亲人分离、躯体症状加剧、需承担大量工作等原因出现焦虑、失眠等负性情绪及躯体症状。因此,应充分应用积极心理学帮助护理人员提升心理干预水平。①增强积极情绪体验。可通过积极书写表达,科学有效运动等增强个体积极情绪体验,进而帮助护理人员缓解焦虑情绪,调整心态,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11-12]。②创建积极社会组织系统。应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整合一切支持系统,如精神卫生和心理服务系统,帮助护理人员学习和掌握对患者心理调试的技能,如可通过正念疗法、感恩训练等激发个体乐观、勇敢、理性等人格特质,促进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12]。

3.3加强感染防控培训

园艺培训范文7

关键词:专科医院;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培训;效果评价

我院是西藏唯一一所新型传染病专科医院,主要承担我区各种传染病的诊疗工作,也承担着我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任务,护士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传染病病人,而我院的护理人员均来自综合医院划转、公开招录、基层调入和应届毕业生的考录,大多数护士是低年资、低学历、基层工作时间较长,对传染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匮乏,技能操作不规范。针对传染病医院及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加强安全技能操作,规范操作行为是保证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1]。因此我院新入岗的119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传染病专科基础知识和安全技能操作的规范化培训,并进行考核,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评价和总结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的方法及效果,现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4年1月的新入岗护理人员119人作为培训对象,其中藏族78人(占65.5%),汉族41人(占34.5%);本科学历46人(占38.7%),大专学历68人(占57.1%),中专以下学历5人(占4.2%);副主任护师1人(占0.8%),主管护师7人(占5.9%),护师60人(占50.4%),护士51人(占42.9%);护龄10年以上21人(占17.7%),5~10年37人(占31.1%),5年以下61人(占51.2%)。

1.2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和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3方法

1.3.1制定培训方案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由护理部制定专科护理培训方案,确定本次培训内容主要为传染病护理基础理论、护理技能操作二部分,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传染病专科护理能力。因此,对自2014年1月新入岗的119名护理人员,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并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进行考核,最后将考核成绩汇总,90分以上为优秀,60~8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1.3.2培训方式及内容

邀请援藏专家、区内知名学者和本科室资深护理人员担任讲授者。采取集中授课和分组训练的形式,培训后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进行理论和技能操作的考核。

1.3.2.1基本理论知识

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每周组织1~2次业务学习,所有在岗护士必须参加。讲授内容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医院感染知识、护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医学伦理、安全防护技术、自我防护知识、护患沟通技巧、护士礼仪和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等。护理部每月不定期对理论学习进行抽查,抽查不合格着重新学习。

1.3.2.2基本技能操作

采取集中、分组培训的方式,培训内容包括各项护理基本技能操作、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静脉输液、静脉采血、心电监测、消毒隔离制度、成人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技术等技能操作培训。逐个操作项目进行详细讲解、示教,每个护理人员逐项进行训练,并进行操作考核;同时口述传染病专科各项护理操作中的一些理论及注意事项。

2结果

经过培训前、后理论百分制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考核成绩见表1、表2。

3讨论

护理工作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是护理管理者追求的目标[2]。如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3]。我院是西藏唯一一所新型传染病专科医院,结合临床科室专科疾病特点,通过对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标、规范化地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培训,特别是对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欠佳的刚毕业分配的大学生及护龄短、学历低、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基层调入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经过分层分级培训,并通过考核,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技能操作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因此,通过规范化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考核成绩与相应的奖惩措施挂钩[4],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和工作的责任心,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传染病医院的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推动了专科医院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5]。

【参考文献】

[1]乔改红王建宁.护士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发展及组织支持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6):52~54.

[2]王斐张佩雯.创新特色护理服务模式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9,24(16):13~14.

[3]刘晓姝孙庆宁.建立护士院内培训基地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08,24(16):20~21.

[4]骆金铠陈静.北京市属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介绍[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2):129

园艺培训范文8

关键词:新护士;医院感染;微视频;情景模拟;口腔医院;培训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口腔诊疗的特殊性,医护人员与患者面对面近距离接触,患者出现咳嗽、打喷嚏可引起呼吸道飞沫传播,开髓引流、超声洁治等口腔操作过程中,患者唾液、血液、分泌物向四周飞溅,医护人员若防护不当,将存在感染的风险[1-3]。因此,对口腔医院新护士进行医院感染防护培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微视频开始在医疗领域得到应用,其具有内容丰富、传播渠道广、可重复学习等优点[4]。情景模拟教学是老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模拟场景,学生则通过情景模拟将理论知识与护理实践紧密联系的方法[5]。本研究将微视频与情景模拟联合用于口腔医院新护士培训中,探讨其对新护士医院感染防护知识及行为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20年7月和2021年7月新入职护士80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大专、本科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入职时间未满1个月;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有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培训期间离职;培训期间请假超过1周;既往有医院感染培训经历。以2020年7月接受常规培训的新护士40名为对照组:年龄20~24岁,平均(22.98±1.53)岁;性别为男2名、女38名;学历为大专23名、本科17名。以2021年7月接受微视频结合情景模拟培训的新护士40名为观察组:年龄19~25岁,平均(23.04±1.48)岁;性别为男1名、女39名;学历为大专24名、本科16名。两组新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伦)审批号:WYKQ2019009。

1.2培训方法

1.2.1对照组

新护士接受常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概念与现状、医院感染相关规章制度、医院感染防护措施、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典型案例等,培训老师采用集中授课方式进行培训,并发放相关资料以供查阅,每周1次,每次45min,共培训6周。

1.2.2观察组

新护士培训内容与对照组一致,采用微视频结合情景模拟方式培训。培训老师将医院感染防护知识划分为不同部分,进行讲解,并录制视频,将讲课视频剪辑制作成每条5~10min的微视频,建立微信群,每周一发送1条微视频至群内,提醒新护士观看学习,周五在群内进行讨论,培训老师对新护士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通过查阅资料及集中分析、讨论,构思医院感染防护相关剧情,并编写职业防护措施、职业暴露后处理等情景剧本,剧本由护理部审阅、修改后,印刷成册,发放给新护士。培训老师根据剧本布置临床情景,准备相关器械、道具;根据具体情景,将新护士分组,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等角色,对临床情景进行模拟演练,培训老师将演练过程进行拍摄,剪辑制作成微视频,在微信群中推送。演练结束后,培训老师予以点评,并组织新护士进行讨论、总结,提出改进意见。情景模拟培训每周1次,每次20min,共培训6周。

1.3观察指标

1.3.1医院感染防护知识

经6周培训后,培训老师通过问卷方式对两组新护士医院感染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问卷包括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主要原因、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措施、职业暴露后处理、抗感染药物使用、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灭菌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手卫生规范等10项,每项根据填写准确度赋0~10分,满分100分,根据得分,划为优(>90分)、良(80~90分)、及格(60~79分)、不及格(<60分)。优良率=(优+良)人数/总人数×100%。

1.3.2医院感染防护行为

经6周培训后,培训老师对两组新护士实施医院感染防护行为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手卫生、标准预防、无菌操作、穿脱隔离衣、职业暴露处理、物表清洁消毒、空气消毒、四手操作技术、吸引技术、牙椅水路清洁消毒共10项,每项根据操作熟练度及准确性赋0~10分,满分100分,根据得分,划分为优(>90分)、良(80~90分)、及格(60~79分)、不及格(<60分)。优良率=(优+良)人数/总人数×100%。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护士医院感染防护知识考核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护士医院感染防护知识考核优良率为97.50%、对照组为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新护士医院感染防护行为考核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护士医院感染防护行为考核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医院感染防护培训中应用微视频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可行性

医院感染对医疗安全及医务工作者心身健康有较大危害,做好医院感染防护,是各项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6]。由于多数病原微生物可通过口腔中的唾液、血液、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传播,因此在口腔专科护理工作中,应当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护措施。新入职护士由于安全意识较弱、专业知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更高,因此有必要接受相关防护培训。有学者[7-8]指出,既往培训采用集中授课方式进行,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偏于理论,缺少互动,存在明显不足。如何改进方法,提高医院感染防护培训效果,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有研究[9]在生物安全带教中应用微视频结合情景模拟,取得了较好效果,从而证实了其可行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微视频结合情景模拟的培训方法理论与实践并重,可明显提升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率,强化新护士的风险意识,提高其防护措施执行率和依从性,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3.2微视频结合情景模拟教学能提高新护士

医院感染防护知识水平和改善防护行为本研究将微视频与情景模拟教学联合应用于口腔医院新护士感染防护培训中,结果显示,观察组新护士培训后医院感染防护知识考核优良率及防护行为考核优良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培训方法在提高新护士医院感染知识掌握度,改善其防护行为方面有确切效果。常规培训为单方面传授知识,护士易缺乏学习兴趣,而微视频能将医院感染防护知识通过影像、图片、声音形式呈现,使新护士更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点,且微视频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新护士观看方便,可重复学习。情景模拟能创设与临床实际相类似的情景,新护士在情景中扮演不同角色,可通过现场演练和实际操作,尽快掌握医院感染防护的要点,并能锻炼其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情景模拟可培养新护士的临床思维,避免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

参考文献:

[1]齐晓.护理质量管理对院感控制率与护患纠纷率的影响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2(13):94.

[2]朱金艳.口腔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防护行为干预及防控知识掌握程度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11):1707-1710.

[3]李京平,章小缓.口腔诊疗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0,36(2):250-255.

[4]张桂芳,刘真亚,高石娟,等.神经介入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22,19(8):723-726.

[5]汪颖越,喻姣花.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生患者安全教育的应用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2,37(24):85-88.

[6]刘艳,杜相学.预防性多模式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应用与效果研究[J].中国医院,2021,25(9):49-51.

[7]芦珊.体验式授课对新入职医护人员院感防控知信行水平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3):6224-6226.

[8]宁晓荣.多元化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对新入职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4):54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