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监控系统范例

远程监控系统

远程监控系统范文1

关键词:矿井;瓦斯远程监测;系统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

0引言

在井下煤炭回采过程中,瓦斯作为必然的伴生物,一直是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井下回采作业正常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1]。有鉴于此,设计行之有效的矿井瓦斯远程监控监测系统,以实现对井下瓦斯涌出情况的有效监测,及时发现和有效排除瓦斯安全隐患,保证矿井生产能够安全、规范进行。

1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分析

井下瓦斯监控系统的构建基于传输网络和传输设备,其中,传输网络主要指拓扑网络,传输设备主要指服务器和网络交换机[2-4]。

1.1传输网络

井下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将计算机作为构建传输网络的依托[5],由各个网络节点与通讯链条相互构成,其各结点的连接采用拓扑结构,最为常见的拓扑结构主要包括星型结构、环形结构和总线结构。

1.2网络交换机

系统网络交换机选用以太网交换机,整个网络运行的宽带借由交换机送至各工作区域。交换技术选用端换、信元交换和桢元交换3种形式,以满足井下不同作业环境的使用需求,确保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保障传输质量。1.3服务器服务器主要指用于向各个工作区域工作者提供网络服务的计算机装置。由于矿井瓦斯监控系统的服务器必须长时间持续运行且需要对监控数据进行实时的有效存储,所以,必须选用稳定性强且运行质量高的服务器。

2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原则与依据分析

2.1设计原则

2.1.1安全性和稳定性

瓦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使用的硬件装置必须能够充分保障整个系统运行中的网络数据安全,同时,当同步在线服务端设备较多时,网络硬件设施必须能够有效承载多设备运行,维持系统运行的流畅度和有效性。

2.1.2管理与维护的便捷性

鉴于井下生产作业环境的复杂性和恶劣性,瓦斯监控系统在井下的使用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针对运行故障,系统应当具备一定的自检功能,实现对故障类型和位置的快速诊断判定,并能够自行提供一定的指导,以便于快速修复故障。

2.2设计依据

井下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的构建必须实现对整个矿井生产场所的全覆盖,同时,各个工作区域之间要能够进行快速、高质的信息交互,便于作业技术人员实时指导井下生产,提升作业效率和有效性。整个矿区预计共需布设瓦斯监测站点3个,各站点之间具备2M流量的物理隔离,确保在满足系统整体网外运行需求的同时,各监测点具备独立的2M网络,以保证站点内运行的流畅性和有效性。

3远程监控系统硬件设计分析

此次所设计的瓦斯远程监控系统选用SDH设备(光传输设备)作为系统主干传输线路。

3.1硬件设计思路

3.1.1便于管控

SDH设备(光传输设备)历经多年的发展升级,相关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完备,将其应用到远程监控系统中,只需确保网络资源使用的合理有效,便可确保各个工作区域之间远程通讯的高质、高效。

3.1.2留有一定的升级拓展空间

随着矿井井下生产的持续进行,回采作业的深度与广度均会持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井下瓦斯远程监控点的数量必然会随之增加,这就需要在监控网络设计搭建之处预留一定的升级拓展空间,以便于满足后期监测点的增设需要。

3.1.3具备较高的服务质量

所设计的监控系统必须具备高标准的多媒体设备,可提供多媒体服务。

3.2具体设计分析

3.2.1主干网路设计

主干网络概指由地面监控总站所发出的网络,其主要包括传输网构架和节点两部分,运行时通过光缆进行信号传输。同时,为了保证信号运行的稳定性,还需增补适量的STM-1数据信号,其所用主服务器为xSERIES460型。

3.2.2二级网络

二级网络主要指自监测中心向各个监测点发出的网络,其与下级监测点的连接选用并联的方式,这不仅能够提升有源网络运行的灵敏度,还能最大程度确保系统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所选用的二级网络设备为OTS-A04型光端机,其不仅结构简单、稳定性强、体积小巧,还具备集控功能,可有效适应多种作业环境,适用于井下复杂环境的网络小容量交换。

4远程监控系统软件设计分析

4.1数据采集

矿井瓦斯远程监控系统运行的主要功能是对井下作业时的瓦斯浓度进行监测,主要采集的数据包括CO浓度、瓦斯浓度、风速等,采集到的数据需实时传输至地面控制站,通过中心服务器的分析研判后,发出相应的应对指令,以指导井下生产。

4.2数据传输

监测所得的各项数据通过监测传感装置导入客户终端,经过客户终端配套软件的处理识别后,筛选需要上报的有价值信息传输至上一级。

4.3信息反馈

远程监控系统实时反馈所得数据,依照上述步骤传输至服务终端后,由服务终端对传入的数据进行辨识、分析,最终做出研判。研判结果与预设的预警阈值进行比对,当其处于安全范围时,相关数据转入历史数据库;当数据超出预警阈值时,系统会立即发出安全预警信号,并逐级反馈至监测点报警,提醒作业人员及时处理,同时,通知相关数据转入历史预警数据库,形成预警日志,为今后的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5结语

瓦斯作为煤矿井下生产中不可避免的伴生产物,一旦在回采作业面或巷道中大量聚集,便会威胁生产安全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因此,加强对井下瓦斯涌出情况和浓度的有效监测,是预防瓦斯事故、提升作业安全的必要保证。矿井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相关问题,在矿井生产中积极组织力量,结合生产实际,研发具有针对性的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瓦斯的有效监控,为生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丁笑.瓦斯智能抽采监控装备及技术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9,34(6):117-119.

[2]李慧,罗会,王静燕,等.基于ZigBee的煤矿井下通风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研究[J].煤炭技术,2018,37(8):182-184.

[3]伊广璐.阐述煤矿井下瓦斯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及相关设计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27):160.

[4]吕欣,周晓山.基于物联网的井下瓦斯泄漏的远程监控平台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6,39(14):135-138.

[5]刘会景.基于工业以太网和信息融合煤矿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J].煤炭工程,2015,47(11):36-38.

远程监控系统范文2

关键词: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前言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同时也带动了农业的智慧化发展,国内外相关行业纷纷将研究重点转向农业智能化控制方向。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技术水平程度普遍还是比较低,特别是在我国的广大偏远的农村地区。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生产出高质优产的农产品,同时解放劳动生产力,通过更少的人力解决农业生产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的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成为了研究学者研究的主题,实现农作物生长的实时监测的智慧化农业也成为了人们重点研究的领域。目前智慧化农业主要采用的是物联网技术、加上各类控制器件、传感器器件。通过各种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并进行相应光强度、pH值、二氧化碳含量、土壤养分的控制,确保作物生长的最佳生成环境。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员能够监视和控制办公室内多个温室的环境。利用各类传感器来测量农作物生长所处的环境,可以为温室精确控制、实现增产、提高品质等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1系统总体设计

智慧农业远程监控系统是利用物联网、移动传感、互联网、云服务等信息技术,对农作物生长过程进行准确监控和自动控制,实现及时报警和农作物的科学管理。智能农产品网络系统的推广应用,减少了农业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加快我国现代智慧农业的发展。本系统的主要包括有:数据处理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生长因子监控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智能农业生长因子监测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1.1信息感知技术农业信息识别技术是智能农业的基础,是智能农业的神经末梢,是整个农业智慧链中最大、最基本的需求环节。农业信息识别技术主要涉及各类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在智慧农业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传感器主要收集有关各种农业因素的信息,包括光、温度、水、肥料和作物。同时还包括各类外界环境的空气环境,如氨气或二氧化硫、空气中的粉尘、水滴、气溶胶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溶解氧、酸碱度等参数。1.2信息传输技术信息传输是智慧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各类无线传感器,由于农业的特殊地理环境,无线网络是智慧农业中最常用的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将农业中各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般需要由多个传感器组成,将整个区域连成一片区域。在智慧农业信息传输领域,常用的技术主要有WiFi技术、GPRS/3G/4G网络技术、ZigBee技术。智慧农业无线网络和安全应用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农业资源监测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设。本系统选择的传输技术的4G技术,采用的是华为的4G芯片完成无线网络的搭配,考虑到系统成本问题,4G芯片采用AT配置方式实行透明传输,通过华为云完成无线数据的组网功能。1.3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是远程监控的基础,是获取数据结果的重要处理方式,它包括云计算、地理信息、专家、决策等信息系统。“云计算”在多台计算机的存储库中分配计算任务,并根据需要计算各种应用程序的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对各种软件服务的访问。智能农业中大量的认知信息需要有效的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可以实现信息存储资源和计算能力的分布式共享,提供支持大容量信息的智能信息处理功能。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管理、作物苗木、病虫害发生率、作物产量、空间信息的地理统计处理等空间信息数据库。为了进行图形转换和表现,为辨证提供了有意义的分析。专家系统(ConceptSystem,ES)是利用领域特定的专业知识,通过推理计算机来模拟复杂的、特定的问题,这些计算机可以由人类专家解决,并实现与专家相同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农业专家的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专家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回答、解释、判断需要解决的农业问题,即作出决断。建议计算机在农业活动中与人类农业专家相似。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一种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来进行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农作物种植、农业设备设计、农业养殖信息管理等众多领域。智能控制技术(ICT)是控制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它主要用于解决农作物生长信息处理的复杂控制问题系统。目前,信息处理技术的主要是实时处理、精确分析、模糊控制等方面还有待技术提高。

2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采用AT89C51为MCU。AT89C51是一种8位MCU,功耗比较低,可编程Flash存储器达到8KB大小。AT89C51是Atmel公司生产的一款高效低成本单片机,通过采用了非易失性的存储技术进行设计制造,与工业级别80C51产品在程序设计方面完全可以相互交换。AT89C51在低功耗等控制功能比较简单的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数据采集包括各类农业传感器,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土壤成分分辨传感器等,同时还包括各类控制器件,包括通风光照、温湿度,数据处理等控制器。利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相应参数,准确监测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促进作物高效高产。这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关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无线收集器收集的各种环境参数上传到服务器管理平台。同时,从服务器发送的命令被发送到控制器。基于4G网络,向温室各控制节点发出控制命令。通过对温室电气设备的远程实时控制,创造了一个舒适的作物生长环境。

3软件设计

智能农业将功能划分为应用层、管理层、基础功能层和数据层,模块化复杂系统的功能逻辑,明确各功能点与模块中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和调用关系。下面的数据库设计和详细的实现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智能农业监测系统是基于B/S模式的系统平台。由于Internet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C/S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全球网络互联、系统升级和数据共享的新挑战。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一种改进的C/S结构,通过访问智能农业监测系统网页来管理用户的远程登录、查询和监测系统。它不仅满足了农业信息远程实时访问的要求,而且降低了系统开发和维护的难度。通过采集环境参数和主机指令,进行套接字通信。因此,通信模块是系统的关键部分,关系到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客户端可以将收集到的各种环境因素数据分组并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根据协议反转数据。所分析的数据存储在对应于mysql数据库表的字段中。智能农业监测系统中较重要的功能模块有:用户管理模块、管理员管理模块、生长因子监测模块、历史数据查询模块、电气设备控制模块。连续改进、调试、运行和智能农业监测系统的几个重要功能模块已达到预期效果;可以运行整个系统来发现智能农业监测系统。

4总结

本文是基于AT89C51控制的智慧农业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各类农业传感器来采集农作物生成环境的各种参数,并通过4G无线组网网络完成区域的组网,同时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到室内监控系统进行作物生成的实时生成环境监控。基于的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对于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实现我国农业智慧现代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智慧农业的发展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向人们展示了先进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让更多的农业产业主动选择进行智慧化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收益。在设计过程中对智慧农业主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结合网络云技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实时处理保证数据更加精准,控制更加智能。随着智慧农业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完善,通过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处理的结果会更加精确。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能够极大的逐渐农业的智能化发展,能为农业发展方向提供便利。在目前的形势下,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通过物联网技术带动我国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对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够缩小农村与城镇间的贫富差距。物联网技术为智慧农业发展提高的可靠的技术保证,同时智慧农业也使物联网技术有了展示强大生命力的舞台,充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我国智慧农业中,争取我国农业早日实现全面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孟祥莲,王嘉鹏,张世龙.基于云平台的物联网农业大棚监控系统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5):1-2.

[2]王韦伟.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和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4.

[3]徐晓雨,张旭,朱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监控系统设计[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5):100-102.

[4]杨宝朔,漆昌桂,李志敏.基于物联网的温室远程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7,7(10):54-55.

远程监控系统范文3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

0引言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组成有电源、芯片、DS20BB数字温度传感器、USB接口等,核心传感器采用的是DS20BB型号数字温度传感器,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软件功能框架由动力监控模块、环境监控模块、运行监测模块组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也需要在网络安全方面进行加固,以提升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铁路通信系统遭受网络攻击。

1物联网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现状

1.1电源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物联网技术在铁路通信专业中的应用较早,目前已经运用成熟。电源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构建能够对机房进行智能化管控,及时获取设备运行信息、采集环境参数,并进行可视化呈现,以确保电源与动力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此系统主要由前端传感器、传输链路、信息采集器、中心处理设以及客户端等组成[1]。如图1所示,为某铁路电源与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此系统网络结构由监控中心、区域监控中心、监控通道以及多个监控站组成。通信中心与通信站之间的监测数据传输与命令传达在监控通道中完成。监控站的传感器与探测器众多,例如,温湿度传感、红外、蜂鸣器等。利用铁路通信网,可组建拥有多级监控中心的网络结构。通常通信机房的主要动力设备有蓄电池变压器、工控机、计算机以及发电机组等。

1.2综合视频系统

铁路领域的图像与语言监控系统可以说是早期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以往的图像语言监控系统没有夜视功能,获取的图像模糊,且能够储存的时间较短。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图像监控系统有着高码率、大带宽、夜视功能完善且存储时间长等多种优势,能够良好满足行业的使用需求。综合视频系统由一套完备的技术体系支撑,其重要组成部分有图像采集器、传感器、中心处理设备、车站存储设备以及智能客户端。此系统能够对外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辅助决策的制定,当有突发事件时,能够协助对相关信息的调查与取证。

1.3异物侵限及防灾系统

物联网技术在铁路通信领域相对较新的运用为异物侵限及防灾系统。自然环境是影响铁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异物侵限及防灾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外部环境和自然灾害,其提供的科学、准确数据能够有效辅助行车指挥部门及时作出相关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行车计划,保障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异物侵限及防灾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现场采集单元、客户端、车站信息处理设备、中心处理设备等[2]。

2基于物联网技术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硬件设计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变电站的智能管控能力。大型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往往对硬件的配置要求较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硬件设施包括电源、DS20BB数字温度传感器、DF芯片、继电器、USB接口等。如图2所示,即为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硬件区域结构。

2.1传感器设计

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不同会导致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有所差异。此远程监控系统采用的为DS20BB型号的数字温度传感器,此传感器对变电站运行信息的采集以双向通信方式完成,使用方便,不需要增添其他设备便可独立实现通信功能。相比于单向通信方式,双向通信的效率更高,信息传输安全性更高,能够有效避免变电站信息传输错误。DS20BB数字温度传感器有3个引脚,其中一个引脚接地,一个引脚作为电能输送通道,最后一个引脚进行通信。另外,DS20BB温度传感器对温度数据十分敏感,不容易造成信息的疏漏,能够提高系统对温度的检测精准性[3]。

2.2芯片设计

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采用的DF芯片具有强大的监控能力,可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DF芯片带有复位零件、抗信号干扰能力较强,能够为硬件区域提供25r/s的运转速度,只需很小的电流就能够对一个周期的数据进行识别。在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中,芯片负责对变电站运动中相关性能的数据大小进行识别,以此判断出变电站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DF芯片具有3个引脚,其中一个引脚实现与硬件区域的信号传输,一个引脚作为硬件区域与软件系统的数据传输通道,最后一个引脚实现变电站硬件区域的不同信号传输。

2.3USB接口设计

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硬件区域设计中,USB特殊接口实现与节点控制器和网关微处理器的连接。此USB接口在3V电压条件下工作,接口传输效率可达1436GB/s,如此快速的传输速度缩短了远程监控信息的传递时长,为变电站应对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处理提供了有效时间。USB有两个接口,其中一个为替补接口,正常情况下,使用一个接口传输信息,当发生故障或者遇到特殊情况时,使用替补接口完成信息传输。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正常运转情况下,USB接口的引脚和系统芯片的引脚相连,当硬件区域的电压值过高时,USB接口引脚会改变连接,与接地引脚相连,此时软件区域和硬件区域无法建立信息传输通道,导致系统硬件设备停止工作。硬件区域采用MAX176型号电源提供电力,能够较好承载起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运行。

3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的工作目的在于协助变电站系统进行环境、动力、运行方面的远程监控,时刻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的软件方面由环境监控模块、动力监控模块以及运行监测模块组成。软件区域功能框架设计如图3所示。

3.1环境监控模块

环境监控模块的主要构成为环境入侵报警器、内部温度感知器以及突发自然灾害监测器。此模块能够实现对远程环境的实时监测,可为铁路通信提供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基于物联网技术,环境入侵报警器能够对变电站工作区域或者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测,当监测到有非工作人员或不明物体入侵变电站安全区域时,系统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防止变电站发生意外情况。突发自然灾害报警器能够对降雨、雷电以及地质灾害等情况进行检测,当检测变电站监控区域内有自然灾害发生时,提前进行自然灾害预警,帮助变电站运行系统调整运行决策。

3.2动力监控模块动力监控模块

由发电电源和运行数据采集器组成,可对远程变电站的电力提供状态进行监控。发电电源为变电站系统运转与现场施工等工作提供动力源,动力监控模块会实时监测并判断变电站发电动力的能力是否正常。在系统软件工作过程中,运行数据采集器通过对变电站运行数据的采集,对比变电站发电电源的电压电流和侧电压电流的比值,如果比值没有超出正常范围,则远程变电站工作与施工等过程安全稳定[4]。

3.3运行监测模块运行监测模块

由智能机器人和信号反馈系统组成。作为变电站运行的辅助模块,可监督变电站设备运行是否稳定、安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机器人能够在变电站工作现场进行全天候巡逻与检查,采集相关设备运行信号。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向智能机器人录入变电站相关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应有的信号源,以此为基准进行信号检测,当智能机器人察觉到变电站运行设备发出的信号源存在异常时,则立即向系统反馈信号问题,工作人员可调用远程监控系统反馈设备最近一段时间的运行数据,排查故障情况和位置等,完成远程监控操作[5]。

4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铁路牵引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旦遭遇网络攻击,将会严重影响铁路交通的正常运输,甚至会给人们生命安全和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害。铁路牵引变电站系统需要提升网络设备、主机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备等安全等级,部署就地监视与告警功能,防范外部网络对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网络攻击。

4.1网络专用与安全加密

铁路牵引变电站与铁路部门和电力部门等存在通信连接,传输遥测、遥信数据时,变电站内应分别部署远动通信管理装置,避免共用,减小因串网而遭受病毒、蠕虫攻击的概率。在变电站与其他系统建立联系的纵向通信线路上增加安全措施,例如,报文加密、认证、白名单访问控制等,避免外部对铁路牵引变电站系统的监听和篡改。在铁路供电调度系统与变电站系统的通信链路上可部署防火墙,并设置目的端口、源IP地址、目的IP的安全配置。另外,可对变电站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进行安全加固,提升系统抗攻击能力和安全性。通过安全加固,在变电站系统的网络层、主机层以及应用层等层面,建立坚固且符合业务需求的安全防线。

4.2运行监视与告警

变电站系统的站控层设备主要指监控主站、工程师站、信息子站等,可在铁路牵引变电站的站控层部署运行监视与预警装置,将网络设备安全事件、主机操作系统安全事件以及安全防护设备的安全事件均纳入监控系统的监视范围。这些设备的安全事件至少需要具备正常操作日志、运行状态信息以及违规告警事件。其中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从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主机温度等几方面显示,并对设备运行状态设置安全阈值,一旦有一项状态信息超出安全阈值,则进行告警。安全操作日志需要体现设备接入、用户登录与退出等相关信息,为之后事件调查、操作审计提供可靠、全面数据。针对一切不符合安全策略的主机访问、设备接入、端口开启等事件进行违规告警,便于系统及时发现并阻止违规操作。

5结语

远程监控系统范文4

关键词:油井工况;手机远程监控系统;抽油机;模块;报警

油田生产原油的主力设备为抽油机,抽油机正常运行时经常会发生异常停电、故障停机、皮带烧毁等各种故障而导致停井。由于油井地处偏远,分布分散,靠人工巡井发现故障停井普遍存在滞后问题。部分油井与值班室供电线路不一致,时常出现“站内有电,站外无电”现象,导致油井停电不能及时发现;对于“出工不出力、出力成本高”的低效井,通常采取间开的方式。为实现精细管理,降低用电成本,部分间开井在谷电时段开井,峰电时段关井。一线员工需要在凌晨关井,但该时段值班员工精神疲倦,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还存在停井延时现象,延长了无效开井时间,增加了电能消耗。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开井时率,降低了原油采收率,因此,为了方便一线员工操作,减少巡井次数,及时有效地监控油井工况,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研制开发了手机远程监控系统[1]。

1系统组成

油井工况手机远程监控系统由远程控制集成模块、供电模块、继电器模块和手机终端四部分组成,能够及时发现油井故障停井、对间开井定时启停,并具有运行参数实时查询等功能。

1.1远程控制集成模块

通过在抽油机井安装数据采集模块、中央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将分散、偏远油井的运转参数实时无线远传。远程控制集成模块由霍尔传感器、接近开关、监控报警器、中央处理器四部分组成。主要用于皮带运转、执行模块和配电箱工作状态的采集。通过中央处理器和无线收发模块,可在手持控制终端实现查询功能[2]。

1.2供电模块

供电模块由不间断电源模块、稳压模块组成,实现监控供电模式、无线收发模块供电模式、间开供电模式三种模式。(1)电源变压器将交流电压变换成整流电路所需的交流电压,并传送给整流电路,副边电压的大小决定变压器变比。输入交流电压为220V±10%,频率50Hz。(2)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实现整流电路的主要功能,即将正弦交流电压变换成直流脉动电压。(3)利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和流过电感器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点,滤波电路将脉动电压中的脉动纹波滤掉,使输出电压成为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4)经过整流、滤波,可得到平滑稳定的直流电压。当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也随之变化,稳压电路的作用就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将输出电压最终稳定在12V。

1.3继电器模块

通过安装220V继电器模块、12V继电器模块和时间继电器,实现设备定时停运、监控报警。(1)电动机运转继电器。电动机运转继电器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组成。线圈加上电压时就会流过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作用下克服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下返回到原来位置,使动触点与常闭触点吸合。这样通过吸合、释放,实现电路中的导通、切断。(2)间开时间继电器。线圈得电时,延时常闭触头延时断开,延时常开触头延时闭合。线圈失电时,延时常闭触头立即恢复闭合,延时常开触头立即恢复断开。即通电开始计时,达到设定时间,触点状态切换,断电后触点状态立即恢复。也就是说通电延时,断电不延时。

1.4手机终端

通过安装GSM模块检测无线远程控制情况,实现远程查询、接收抽油机现场工作状态。GSM短信控制器是一种基于SMS服务的网络设备,能够支持用户通过手机编辑短信、发送短信信息指令远程控制电气设备进行工作[3],从而实现无人值守场所自动化控制。主要利用无线信号控制模块中的继电器来达到远程操作要求。短信控制器作为一种无线远程控制设备,使用SMS服务,使得其能够无局域限制,通俗地讲,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短信控制器即能实现通信并工作。油井工况远程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当配电箱通断电、配电箱内部电子器件发生故障、皮带烧毁时,数据采集模块会将相应的报警信息传到终端进行报警,也可通过手机终端进行抽油现场工作状态查询。在终端接收到皮带烧毁报警时,中央处理器控制抽油机电动机在10s后自动停止。若抽油机电动机运转时间达到间开时间设定时限,则间开时间继电器的触点会自动断开,抽油机电动机停转,或者可通过手机终端经中央处理器直接控制电动机停止运行,也可通过远程关闭供电模块停止供电,进而使间开时间继电器触点断开,抽油机电动机停转[1,4]。与此同时,霍尔传感器接收抽油机电动机停转信号后,经无线收发模块把信号传输到终端进行报警,完成抽油机现场的监控[1,4]。

2现场应用

2.1远程控制模块

霍尔传感器、接近开关传感器、监控报警器采集的皮带运转状态、执行模块工作状态、配电箱工作状态等状态数据经中央处理器和无线收发模块,实现手持终端查询。

2.2供电模块

不间断电源模块、稳压模块实现经远程模块来控制抽油机电动机的运转,可实现3种供电模式:①监控供电模式,供电模块给配电箱内电子元件供电,设备正常启动;②无线收发模块供电模式,供电模块给无线收发模块供电,无线收发模块开始工作;③间开供电模式,供电模块给间开时间继电器供电,间开时间继电器触点闭合,抽油机电动机启动。

2.3断电器模块

继电器模块可以实现抽油机电动机定时开、关控制。例如,在终端接收到皮带烧毁报警的同时,中央处理器根据内部程序控制间开时间继电器工作,抽油机电动机在几秒后自动停止运转,防止抽油机电动机空转。

2.4数据传输

由于该远程监控系统涉及互联网,而油井系统的数据和控制命令极为敏感,数据卡采取中国移动协议卡,通过短信传输数据,虽在主站软件方面采取一定安全措施,但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5-7]。

2.5数据分析

以皮带烧毁为例,当出现皮带烧毁问题时,信息通过霍尔传感器传至中央处理器,再通过无线信息模板远传至手机终端进行报警,同时继电器控制电动机停止运行,避免电动机空转[7]。

2.6手机终端

安装GSM模块后,可以通过手机接收报警信息,利用手机短信发送命令,实现电动机远程停运。抽油机工况手机远程监控报警装置分三个模式(现场具有切换开关):(1)霍尔运行监控模式。具有抽油机来电、停电报警提示,电气故障、电缆防锯断报警提示,皮带烧断10s后电动机停转自动报警提示(时间可自设)。(2)间开井模式。适用于谷电时段运行的间开井及供液不足的间开井,根据间开井工作制度,通过设置间开时间(0~99h),可实现远程自动停启井功能,也具有人工远程启停井功能,通过手机App操作。同时具有异常情况报警功能。(3)现场模式。当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检修或监控系统出理故障时,可切换成现场模式,不影响抽油机的正常运行。2017年华北油田采油二厂采用油井工况手机远程监控系统,成功实现了通过手机远程监控抽油机井运行状态,其操作简单、实用,可有效避免员工对间开井频繁现场操作,尤其可避免凌晨操作时的安全风险,降低了劳动强度。系统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监控油井运行参数,及时发现抽油机故障,避免了环境污染,实现精细管理,提高了油井自动化管理水平。

3结束语

远程监控系统范文5

关键词:井下辅扇;RTU;远程控制

0引言

“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构建“机械化生产、自动化控制、精细化管理、持续化发展、生态化环境”“五化”矿山目标的推进,矿山开采规模日益扩大、开采深度日益增加、自动化程度日益提升以及地质条件日趋复杂,使得矿山井下开采条件和开采方式出现了较大变化[1]。井下通风问题已成为矿山工业高速发展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通风质量严重影响矿山生产和矿工安全,而作为井下通风系统中在分支风路起调节风量作用的辅扇控制尤为重要。为此,开展井下辅扇远程控制系统研究,对改善矿山井下作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提炼大量文献资料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RTU和无线传感等先进技术的矿山井下辅扇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对井下辅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并能对辅扇实现远程控制[2]。

1系统总体架构

本系统主要实现矿山井下辅扇运行情况监控和远程控制,其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包括地面机房服务器、以太网交换机、通信管理机、光纤收发器、RTU装置、辅扇等,属于三层网络结构[3]。图1中,RTU是一种远端测控单元装置,其主要作用是现场信号、工业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在本控制系统中,RTU装置采集到辅扇的遥测和遥信数据通过光纤传送至通信管理机,通信管理机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后台主站的需要上送至前置服务器,地面调度中心工作站通过调度自动化管理系统(SCADA)操作平台对井下辅扇进行远程操控。

2测控装置柜设计与安装

本控制系统的辅扇动力柜应置于通风良好、安装和维护方便的地方,且需在辅扇动力柜旁增加一个安装有UT-871S型电动机保护测控装置、RTU装置、光纤收发器等设备的测控装置柜,主要实现采集辅扇工作状态数据以及控制辅扇的运行等功能。测控装置柜示意图如图2所示。进行测控装置柜安装时,外部布线选用电缆,由1根(4×2.5)mm2的电力电缆和1根(12×1.5)mm2的信号电缆组成,从机柜下面的线孔引出,接入到动力控制柜,对辅扇的遥信、遥测、遥控的模似量进行采集。机柜内部选用1.5mm2多股铜芯线从后板线槽走线,设备和电器元件的接线采用端子排连接,两端均套上号码管,做到整齐、美观、对称,方便维护[4]。此外,为了防止测控装置柜底部渗水,可根据图2测控装置柜的尺寸设计底座支架。进行安装时,将测控装置柜放置在支架上。

3控制系统调试

为验证控制系统是否实现控制功能,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某有色金属矿业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调试。调试主要环节如下:(1)RTU设置。以公司西部-70中段158线的辅扇为例进行设置,RTU装置主要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2)通信管理机配置。以西部-70中段158线的辅扇为例,通信管理机组态界面如图3所示。(3)SCADA软件系统的调试。SCADA软件系统包括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图形组态与监控界面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数据报表系统等部分。本控制系统调试流程如图4所示。

4结语

系统从RTU技术和自动化管理系统(SCADA)入手,构建矿山井下辅扇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RTU装置采集辅扇运行数据,经过三层网络结构后可为监控人员提供辅扇运行实时信息,并通过SCADA系统可对辅扇实现远程控制。该系统通过现场调试与运行,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振明.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王华忠.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及其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苑栋,汪光鑫,王海宁.硐室型辅扇及应用研究[J].中国钨业,2017,32(3):22-26.

远程监控系统范文6

[关键词]压力管道;压力;全时段;监测;系统

压力管道(如:聚乙烯(PE)燃气管道)通过焊接施工作业连成管道系统便进入试验与验收环节,投入运营后,管道随时可能受到意外破坏而泄露,从压力变化上能反映这一点。因为聚乙烯管道的焊接没有有效的事后非破坏性检验手段,我们采取对作业过程中六大影响因素(人、机、料、法、环、测)的综合控制保证焊接环节的有效性[1]。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整个管网系统的完整和有效性,《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CJJ63-2018,以前的名称为《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63-2005)给出了试验与验收的环节。其中严密性试验非常重要。城市道路下敷设有各种市政管道,并且各管道、管沟的安全距离较小,燃气管道只要有泄漏就有可能进入排污管线、电力电缆沟、供热管沟内聚集而引发事故。从施工角度讲,只要有泄漏就说明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小的漏点也有可能在长时间的运行后扩大[2]。为此,我们要保证管道最终运营前不泄露,必须保证严密性试验的有效性。众所周知,有人参与的环节就存在发生执行偏差。基于让严密性试验过程实现可视化,及时监督纠正实验过程中的偏差行为,发现管道的漏点及在运维过程中及时发现管道遭受破环而泄露的风险,保证管道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营。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具有实时性、全天候、自动化、高精度等特点的压力管道工程严密性(气压)试验远程监控系统,对严密性试验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建立管道压力运营压力系统实时采集、实时反馈和监测系统,使管道严密性试验压力和运营压力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解决严密性试验过程中认为因素影响问题和可视化问题,同时实现管网安全全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被测管道24h不间断全天候进行监测。

1国内外现状

国内开发的燃气监测系统,大多基于压力预警类。根据相关施工规范和检验标准的规定,严密性试验的影响因素有气压、压力、介质温度等,需要通过统计使用情况来计算,使用过程中容易被忽略。目前针对严密性试验开发的远程监控系统目前尚属空白。实用性差。国内预警类的压力监控系统,大多基于计算机的压力监控系统,根据现场搭建的平台与使用环境要求,设备体积大、移动不便,条件苛刻,制造成本也比较高。国外与国内的现状类似,除了不能完全符合严密性实时远程监控的实际情况要求,价格也昂贵,对检测单位及生产单位来说成本很高,经济负担较重。

2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通过开发一款城镇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的严密性实时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被测管道24h全天候进行监测。主要通过高精度集成系统实现温度、压力野外自动采集、储存,实现压力、温度实时曲线图、并对相关压力、气压、温度三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实现CJJ33《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关于严密性试验的要求。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设备轻巧便捷,可手持终端在线访问压力、温度、气压的数据,并实时计算,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3实施方案

压力管道工程严密性(气压)试验监控系统由监控装置现场端、定位基准站、GPRS无线通讯数据链路、总控中心及在线分控站组成,系统结构见图1。

3.1监控装置现场端。监控装置现场端站,包括温度、压力传感器和显示组件、定位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可以实时获得现场的温度和压力数据,并通过高精度数字显示表在装置上现场显示压力和温度获取位置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将定位信息和试验监测数据发给服务器。

3.2定位基准站。定位基准站是整个监测定位系统的“位置标准”。卫星定位接收机单点(一台接收机进行卫星信号解算)精度只能达到分米级的观测精度,这显然无法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为了提高卫星定位接收机的定位精度,使用动态差分RTK技术,利用已知的基准点坐标来修正实时获得的测量结果。在基准点上架设一台卫星定位接收机,通过无线电数据链,将基准点的定位观测数据和该点实际位置信息实时发送给流动站卫星定位接收机,与流动站的定位观测数据一起进行载波相位差分数据处理,计算得出高精度(厘米级)的监测装置现场端的空间位置信息,以提高监测点的定位精度。

3.3在线监控。在线分控站设置在施工现场或有关联的人员的手持终端,并可根据现场试验或者管道运营监测需要而设置。在线监控24h运行,便于监控人员在线实时监压力管道工程严密性(气压)质量,一旦出现质量偏差,可以在现场及时进行纠偏工作。主要功能为:(1)实时监控严密性质量参数;(2)重点监控指令,进行纠偏;(3)统计分析监控装置现场端严密性数据质量。

3.4中心监控。中心监理站设置在办公中心,由资深监控人员组成,对现场管道试验和运营严密性指标实时监控,解决在线监理难以判断的问题,一旦出现质量偏差,可以在及时进行纠偏工作。主要功能为:(1)实时监控严密性质量参数;(2)监控指令,进行纠偏;(3)统计分析监控装置现场端严密性数据质量。

3.5服务器、数据库。总控中心主要包括服务器系统、数据库系统、通讯系统、安全备份系统以及实时监控应用系统等,是现场管道试验和运营严密性实时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总控中心一般设置在建设单位营地,配置高性能服务器、高性能图形工作站、高速内部网络、大功率UPS、即时短信发送设备等,以实现对系统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分析应用,其主要功能为:(1)接收各监控装置现场端的实时监测数据并存库;(2)原始监测数据和次生分析数据(含监控成果)的管理、维护与备份;(3)系统软件的管理与维护,以及系统安全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4)监控装置现场端实时监控。

4解决的技术问题

4.1实时性、在线性、完整性。全时段、全天候、全过程监测,实现管道压力及气压监测即时动态监测管理的功能。

4.2历史数据可长久保存。实时数据可现场查寻,可直观查看曲线趋势,快速地得到某一时刻的管道压力值的功能,历史数据保存10年以上。

4.3智能化、自动化。自动动采集存储管道被测点即时温度,24小时全天候自动采集储存,连入中控电脑后实现与压力自动监测系统相同的处理结果。

4.4操作便捷,设备小巧。智能终端和管理平台组成一个实时监督管理系统,系统利用移动网络进行信息传输,手持中端可访问后台,提高压力管道严密性试验工作质量。

5技术创新点

该系统能够对温度、压力进行野外自动采集、储存,形成压力、温度实时曲线图、并对相关压力、温度进行分析计算,试验可操作性强,试验数据更为精确,试验进行更方便、真实、有效,可实现持续终端随时远程监测。通过完成以下三个环节达到本项目的目的:(1)采用压力表和温度计对压力管道的试验压力、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实施全天候和全过程的监测,并并对数据进行永久性保存。(2)采用传感器装置实现严密性试验数据的远程采集和气体泄漏事故的远程报警。(3)完成管理平台,最终达到可以持续终端完成严密性实时远程监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CJJ33-2005《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北京: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2005.

远程监控系统范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监控系统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远程监控中的应用主要指通过计算机远程终端监控,把本地计算机网络与远程计算机连接到一起,以实现对远程计算机的监视和控制的行为,可实现系统分析、图像处理、远程控制和网络通信。

1底层架构建设应用

计算机技术是远程监控系统的重要支柱,而底层架构建设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的重要体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浏览器为中心的服务器构架建设;二是以客户端为中心的服务器构架建设。

1.1以浏览器为中心的服务器构架建设

Web浏览器在计算机网络对数据进行访问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URL技术可对数据进行访问和读写;利用FTP技术可实现在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利用html语言编程可对网络构架进行编写和梳理。以浏览器为中心的服务器架构因其可提高浏览器的使用效率和便捷性,在目前远程监控技术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1.2以客户端为中心的服务器构架建设

客户端的服务器构架主要在规则层面进行控制,通过对各种数据的读取、分析、控制,实现对网络数据的安全管控,分发、限制远程监控的数据,使客户端成为数据处理和传输的中心,从而保障数据安全。

2网络技术安全应用

远程监控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的推动之下不仅内部数据增多,而且在数据传输能力、安全防护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实现了对现场数据的快速收集、整理、监控,保障系统安全。其次,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外单独设立密码模块,通过独特的步骤和密码钥匙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网络系统构建过程中加强对整体安全性的重视,从网络安全部分、实体安全部份、管理安全部份和应用安全部份四个方面进行。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构筑防火墙的过程中,实时监控网络环境、限制来历不明访问并对安全漏洞进行及时排查,保证网络的整体安全性。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远程监控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首先,为有效反映数据处理和存储状况,全面、完整地反映系统中存在地问题,要求信息的精准性、时效性和完整性。其次,做好信息的保密工作,保证数据的安全;最后,增强在远程监控系统中的可操作性,一旦发现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3具体领域内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强,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在提高工作效率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监控系统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交通运输、课堂教学、项目工程、公共平台等领域搭建了一个资源交流、共享的平台,发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1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控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大幅增加,交通拥堵日趋严重,交通事故频频发生。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在远程监控系统之中,以监控规模大、获取信息快等优势发挥重要作用。交通管理部门根据监控系统提供的数据可在最短时间内对突发事件提出应急措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减少由于信息滞后产生的附加损失,促进交通运输的有序进行。

3.2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控系统在课堂教学方面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远程监控目前主要投入到大学课堂之中,在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上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远程监控系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内关注到学生的课堂表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该系统可存储如历史成绩、档案信息等学生资料,教师不仅更加了解学情,在教学设计阶段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可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表现进行研究、分析,调整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评价。

3.3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控系统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在施工场地安装摄像,以实现对项目的监督与管理。用户可利用网络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监控,对现场工人的劳作情况进行查看。一旦出现问题,用户可利用设备与技术人员进行及时沟通,提出修改建议。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远程监控不仅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减少因失误产生的浪费,而且能灵活、快捷处理相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4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控系统在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公共服务平台是嵌入式的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原有的网络系统,利用的网络资源,首先给每台电脑安装客户端软件和网络视频服务器,然后进行授权,在此基础上可不限时间对图像进行如轮回播放、分组、放大、手动调焦等处理,实现对远程的服务平台的管理和监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远程监控,具有方便灵活、成本低、资料便于储存、方便检索等优点。

4小结

远程监控系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网络化和信息化的优势日益凸显,在数据分类、智能化处理、参数遥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隐患,其中网络破坏最为严重,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的过程中要合理使用,加强网络防范意识,加强安全性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颖杰.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应用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29):56-57.

[2]曹月,路翔.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8):10.

[3]冯晋光.计算机网络远程监控系统及其技术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5):176.

远程监控系统范文8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远程监控;远程通信

将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工业、航海业、运输业等行业已然不是陌生课题,对于某些涉及到远程监控需求的行业,远程监控系统的使用往往因为技术不成熟,以及成本高昂而受到影响,这也桎梏住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近年来新出现的移动通信技术中的GSM短信服务恰好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数据传输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传输效率,为监控对象的良性运行制造有利条件。然而远程监控通信系统为使用者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操作过程涉及到的程序较多,过程较为繁琐,而且远程监控系统的适应性比较弱。因此为提高远程监控系统的工作效率,需规避缺陷并努力扬长避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投入到远程监控通信系统的研发事业当中,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1概述

1.1概念

远程监控通信系统,实际上就是以远程通信技术为载体,帮助使用者可以轻松实现远程监控以及通信,这种通信系统的出现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2意义

首先,远程监控通讯系统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不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更安全的在生活中使用互联网,还可以促进运输业、制造业、商业等各行业的发展,在为经营者带去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为国家的发展创造出一定的社会效益。GSM短信服务模块一改以往有线的连接方式,不但可以节约一定的搭建以及维护成本,而且还能节约资源,提高通讯质量与效率。而且以往的有线通信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对于某些无法搭建线路的环境,无疑增加了通信以及监控的难度。而利用GSM短信服务模块即可实现远程无线监控以及通信,为使用者制造便利。

2应用

2.1教育

首先,远程监控通讯系统可以用于教育范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当教师因事外出或无法留在教室内,即可通过该系统实时掌握学生动态,并及时做出管理与反应。另外,在考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与现场监管的教师通力合作,制定某一位或多位教师通过系统实现远程通信以及监控,确保监考质量与效率。

2.2商场

在商场中使用远程监控通信系统可谓是“物尽其用”。通过远程监控,无论是安保人员或是商场主都可以实时掌控整个商场的运营状态,如果发现不法分子有意图或正在实施犯罪活动,就可以及时掌握住其位置以及证据并迅速做出反应;利用远程通信功能,也可以团队实现多人实时合作,避免出现较大失误与偏差。另外,在商场的一些显眼位置以及部分不显眼位置搭设监控设备,能对不法分子产生威慑作用;安保人员定时通过远程通讯设备通话,也能保证每位工作者各司其职,让不法分子无可乘之机。

3缺陷

3.1过程繁琐

尽管远程监控通信系统目前被广泛应用,然而其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该系统在某些使用方面存在过程繁琐的缺点:尽管该系统监控所涵盖的范围面积较大,然而在某些对清晰度要求极高的需求下,这种监控系统就会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正是因为范围广,所以其清晰度较差。另一方面,目前国内远程监控通讯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条件并未成熟,因此在实际投入应用中,所需数据处理设备较多。需要传输的数据自运算到录进设备,再到最终的投入应用,所经过程序比较繁杂。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远程监控系统的操作难度上升,也使网络监控的大面积覆盖设想无法顺利实现。

3.2适应性差

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确实可以提高远程监控通信系统的运转效率。尽管它与有线通讯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然而在某些使用环境中,它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在森林、海洋等通信条件较差,信号较弱,所覆盖面积较小的一些地区,这种依托于无线通信网络的远程监控及通讯无法发挥出功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运行造成限制与影响。

4设计

在监控系统的结构设计上,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监控系统的控制端以及使用终端的联系以及实际情况,分析参考监控终端收集监控对象的相应运转参数,以GSM服务模块为载体,将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控制端。控制端将收到的信息妥善分类、储存以及分析,然后第一时间将分析结果反馈给最初的监控终端。整个监控系统的结构应该科学而紧密的相互联系,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根据运转情况快速反应,在不影响日常使用的前提下,提高整个监控系统的运行效率。使远程监控系统以及通信系统可以更好的为使用者提供服务。

5结束语

总体而言,GSM短信网络服务模块应用于远程监控以及通讯系统中,其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而且这种移动通信技术所需成本较小,而且效率较高,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功能模块。而且这种技术的瓶颈就在于处理数据的过程以及适应性的问题。因此一方面,国家应该鼓励并组织相关人士在移动通信既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上,对通信方式与过程加以改良或更新,或者力求提高GSM短信网络服务模块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对于使用者而言,也应尽量为该系统的使用制造有利条件。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不同适用场合适当调整移动通信技术。只有自上而下,从个人到团队通力合作,共同研究与探讨,才能从根本上推动远程监控系统更加完善,最大限度为使用者创造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杨桂明.基于短消息的移动通信网络自动监控系统的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1):45-46.

[2]黄椿婷.移动通信技术在远程数据监控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8):00287-00287.

[3]赵鹏.基于GPRS网络远程监控系统软件设计[J].中国新通信,2017,19(0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