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老年人骨折对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

预防老年人骨折对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

随着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上升,给医疗保险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各项机能逐渐衰退,人体对蛋白质和钙质的吸收利用能力也越来越低,再加上骨骼中的钙逐渐流失,致使老年人易患上骨质疏松,使骨骼变脆,再加上老年人行动反应缓慢,手脚不灵活,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骨折[1]。本文探索引起老年人骨折的成因,为研究如何有效节约医疗保险基金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骨科出院患者共3038例。研究对象:60岁以上老年骨折患者为392例,该人群中使用基本医疗保险付费为313例,未使用基本医疗保险付费为79例。并从性别、年龄段、骨折类型、参保类别、参保地区等方面分析得出数据。

1.2方法

1.2.1研究对象划分方法:整群抽取2017年骨科出院患者,筛选60岁以上出院诊断包含“骨折”的人群,分成60~69岁、70~79岁、80~89岁、90~99岁,4组进行分析。

1.2.2统计学分析:运用医院资源管理平台系统导出数据库,使用MicrosoftOfficeAccess2003软件对导出的数据库进行有效筛选,利用筛选后的数据统计描述和分析,并采用χ2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老年人骨折情况

2.1.1性别和年龄分布情况:在392例老年骨折患者中,男性110例,占28.1%,女性282例,占71.9%,其中60~69岁男性64例(58.2%),女性120例(42.6%);70~79岁,男性24例(21.8%),女性78例(27.7%);80~89岁男性20例(18.2%),女性78例(27.7%);≥90岁男性2例(1.8%),女性6例(2.1%)。随着年龄的增高骨折人数降低,并且各年龄段女性骨折患者均高于男性骨折患者(P<0.05)。2.1.2骨折部位和受伤原因分布情况:下肢部(42.1%)和躯干部(34.4%)为骨折多发部位,外伤引起的骨折较易发生在下肢部(54.5%),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较易发生在躯干部(50.6%)。χ2检验显示,骨折部位与骨折成因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老年骨折患者医疗费用情况

2.2.1医保患者分布情况:83.46%的医疗费用进行了医保结算。χ2检验显示,年龄与医疗费用结算性质有统计学意义(P<0.05)。2.2.2医保基金支付情况:医保基金支付参保城镇职工退休人员的总比例(占64.89%)明显高于参保城乡居民及享有公费离休待遇人员的总比例(P<0.05)。医保基金用于支付治疗骨折的部位集中在躯干部(占41.97%)和下肢部(占41.89%)。70岁以前因治疗外伤性骨折的医保基金支出比例远远高出治疗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的医保基金支出比例,7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治疗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的医保基金支出比例慢慢高于治疗外伤性骨折的医保基金支出比例(P<0.05)。

3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60~70岁的老年人活动频繁度较高,则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发生骨折的比例较高(占46.94%),应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尤其是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防御功能降低、反应迟钝的老年人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任何不利因素都有可能致其摔倒。对于年龄较大、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同时要做好其亲属如何护理老年人相应知识的宣教与指导工作,嘱咐亲属最好随时有人陪伴其左右。及时清除室内的障碍物,家里尽量不要铺地毯或有高低台阶,以免绊倒,桌、椅宜稳固,以防抓不稳而连人带物一起摔倒,厨房、浴室保持干爽,避免踩到油渍和积水而滑到。女性骨折发生例数均高于男性,是因为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骨量丢失加快,骨密度下降明显,特别是骨小梁丰富的松质骨是骨折的多发部位。女性老年人平时更应注重补钙环节,除了每日应补充800~200mg的钙,还应适量补充磷、镁、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C、D等,以促进钙的溶解和吸收。除此之外,到室外多晒太阳、适量运动也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老年人骨折重在预防。只有做好老年人的骨折宣传及教育指导工作,引起他们对防范骨折的足够重视,不论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尽可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尤其是躯干部和下肢部。平时注重补充钙质,70岁以后行动须小心谨慎,即使轻微擦碰也要尽量避免。从而节省医疗保险在治疗老年人躯干部和下肢部骨折,以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方面的支出。

作者:杨俐霞 杨艳 董元红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保医费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