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论文范例

宪法论文

宪法论文范文1

宪法与经济法之间的重要交集是“经济性”,宪法的基础是民权、民生等重要的有关于民生发展的内容,经济法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宪法与经济法二者共有的特征就是经济性。宪法与经济法一样,具有共同的特征,要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都具有突出的经济性,这种职能具体表现为:经济法与宪法都要能够体现国家的职能,要能够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要求能够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范限制,并对相关的经济实体的职能进行界定,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它们都要求运用法律化的手段对市场主体进行管理,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所以说“经济性”是宪法与经济法的共性。从经济分权的角度看,宪法作为我国发展的《总章程》,需要将国家的经济与政治的存在体现出来,并保证任何经济实体与组织能够有效的运行。因此,宪法必须大量规定经济内容,对相关的经济实体进行界定,明确界分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相应地,宪法还需要厘清不同主体的财产权利与经济利益,以保证国家经济秩序能够有效的运行。国家的宪法必须直接规定或间接体现其基本的经济制度,保证市场经济制度能够有效的运行,尽管各国对此规定的内容不同,立法体例上也不统一,但是对于经济制度的制定、分配制度的制定、经济体制的内容等都作了有效的规定。宪法对有关经济管理制度的规定,需要加强对公民经济自由权的保护与规定,这样就构成了“经济型宪法”的基础性的核心内容,制约着社会经济法制制度的形成于法制,也促进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法制,宪法的规定是以经济制度为基础的,宪法的实施必须以充分保护社会主体和公民经济的自由权利。宪法所确立的经济制度,对我国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发展,直接影响经济法调整的目标,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宪法所确定的经济体制,对我国的经济法制度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如果没有宪法的规定,就无法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与市场有机的规划,经济法的实施就缺乏宪法上的依据,也就无法对市场经济的主体进行宏观调控。

二、经济法对宪法的落实与推动

经济法是对宪法规定的经济法规进行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宪法与经济法都具有经济性,都是对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作出规定,两者之间的互动要求能够相互促进,不仅体现为宪法对经济法的上述重要影响,也体现为宪法需要经济法的具体落实,只有通过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主要作出规范,才能有效的保证宪法的合理实施。宪法作为具有最高位阶的根本大法,它对国家的每一个方面都作出了规定,如果经济法不能有效的对宪法规定的内容进行实施,宪法中的经济性法规就会失去意义,也就直接影响宪法的生活效益,没有经济法对宪法的经济法律进行落实,经济宪法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经济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具体途径是多元化的,虽然主要体现为当代的经济和经济法发展对宪法变革产生的影响,促促使着宪法的变革,但早在经济法尚未成体系之前,经济的发展直接对宪法的形成具有推动的作用,它直接涉及国民基本财产权保护的财税法规范,对国家经济市场的发展具有稳定的作用,对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已有较大推动。基于宪法与经济法共有的经济性,二者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一方面,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对经济法的制定与发展具有指导的作用,使其能够对经济法产生重要影响,促进经济法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国家经济职能的强化和经济生活的现实需要,要求宪法能够加强对经济实体的监管,使得宪法的经济性规范不断增加,也在不断的增加经济法的内容,也扩大了经济法的使用权限。因此,只有宪法与经济法良性互动,交融共生,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才能有效的维护经济社会的稳定,因此,要促进经济法与宪法之间的有效互动,需要对二者的“经济性”与“一致性”进行分析。

三、从经济性看宪法与经济法的“一致性”

“一致性”要求经济法与宪法在规定市场主体行为具有一致的要求与目标,这是二者经济性的必然要求,从共有的经济性来看,二者之间的目标是相同,促进社会的发展,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宪法与经济法在保障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同时,需要遵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通过市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实现经济运行“更经济”、“更有效”等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同时,在强调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的合法性的同时,二者在调控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强度经济法要能够“合宪性”,二者在这个目标上也是一致的。其次,从两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来看,经济法对宪法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执行宪法中的相关经济政策来实现的,同时,由于宪法对经济法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规范着经济法运行的相关条款,且经济法不能与宪法相冲突,要求经济法的规定是在宪法的指导下进行的,因而经济法需要在合宪的意义上与宪法保持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才使得宪法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同时,经济法在落实宪法的过程中能够推动宪法变革,才能将现实社会中的变化情况有机的融入到宪法的变革中,提高宪法的实用性,并使其更符合现实需要,从而使两法保持一致性,具有共同的规范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此外,仅从一般法理的角度来分析,宪法作为根本法、基本法,是国家存在的根本,其规定具有“根基”的意义,对于经济法的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经济法要落实宪法的规定,需要就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制定更为具体的制度安排,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宪法的“根基性规范”变得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也能够提高宪法的适应性,从而保障宪法规范的有效执行和合理的应用,通过经济法的实施,促进了宪法在经济法中基础性作用,由于宪法中的“经济性规范”是制定经济法规范的重要依据,也是经济法实施的重要保证,因而,经济法的制定应该与宪法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在强调宪法与经济法的一致性同时,需要我们加强对二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交融和促进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就需要宪法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制定出新的规则制度,来保证经济法的有效实施,也为经济法的确立提供政策支持,由于宪法的经济性规范需要由经济法来具体落实,也需要经济法的实施途径进行有效的保证,而经济法的许多基本制度则需要有宪法上的依据。

四、小结

宪法论文范文2

 

一、现代性与文学理论的现代性   现代性是个非常繁复的概念。它最早是由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中首次界定其含义的。“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为了使任何现代性都值得变成古典性,必须把人类生活无意间置于其中的神秘美提炼出来……谁要是在古代作品中研究纯艺术、逻辑和一般方法以外的东西,谁就要倒霉!因为陷入太深,他就忘了现时,放弃了时势所提供的价值和特权,因为几乎我们全部的独创性都来自时间打在我们感觉上的印记。”[1]从文中可以看出:波德莱尔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阐释“现代性”,认同现时、当下;艺术要将“现代”与“永恒”结合起来才是完美的;艺术研究不能陷入到故纸堆里,要肯定当时的个人的独特感受。   其后,现代性逐渐蔓延到政治、经济、哲学、社会学等领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描述和侧重点,它的内涵与外延日渐丰富与复杂。   利奥塔在早期以其对“现代性”是一种宏大、垄断叙事或元叙事的批判而著名,他对现性、启蒙、总体化思想给予了猛烈的抨击,缔造了后现代重镇,但随后他又对“现代性”进行了“重写”,他说:“在现代性中已有了后现代性,因为现代性就是现代的时间性,它自身就包含者自我超越,改变自己的冲动力。”[2]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1990年出版)中认为,“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十七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3]其显著特征是“工业主义”、“资本主义”和“民主一国家”等。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单一的现代性》(2003年出版)中认为,现代性有四个基本准则:“1•断代无法避免。2•现代性不是一个概念,无论是哲学的还是别的,它是一种叙事类型。3•不能根据立体性分类对现代性叙事进行安排;意识和主体性无法得到展现;我们能够叙述的仅仅是现代性的多种情景。4•任何一种现代性理论,只有当客观存在能和后现代与现代之间发生断裂的假定达成妥协时才有意义。”[4]卡林内斯库认为现代性有五副面孔,孔巴尼翁认为现代性有五个矛盾。事实上,有关“现代性”的观念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中外学者对此的解释举不胜举,而且不是简单、单纯的,其间还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那么,现代性有没有一定的统一性呢?“我们应当看到‘现代性’这个概念所具有的多义性、双重性、矛盾性和差异性,而不能教条地把它们简单化,但这不应当成为我们无限期地推迟对该概念进行必要解释的理由,成为我们含糊其辞的借口。虽然这个概念的使用范围广泛,涉及历史层次、美学价值、意识形态动向,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这些使用中发现一些统一的语义场。”[5]无论在什么领域,如果把这个领域内的“现代性”与“传统性”作比,就会显示出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精神状态。国内一些论者认为:“‘现代性’关涉到的应当是现代的一个最抽象、最深刻的层面,那就是价值观念的层面。作为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现代性’体现为以下的主导性价值:独立、自由、民主、平等、正义、个人本位、主体意识、总体性、认同感、中心主义、崇尚理性、追求真理、征服自然等。与之相应的是,作为前现代社会,即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前现代性’体现为以下的主导性价值:身份、血缘、服从、依附、家族至上、等级观念、特权意识、人情关系、神权崇拜等……”[6]在精神状态上,“现代性”相对于“传统性”的因循守旧表现出的是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相对于“传统性”的闭关自守、自以为是是视野开阔、思想自由。“现代性”还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反传统”,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   在对“现代性”有一些了解之后,让我们再去追问文学理论的现代性。钱中文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他认为:“在文学理论中,探讨现代性问题,自然不能把它与科学、人道、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等观念及其历史精神、整体指向等同起来,但是又不能与之分离开来。文学理论要求的现代性,只能根据现代性的普遍精神,与文学理论自身呈现的现实状态,从合乎发展趋势的要求出发,给以确定。”“当今文学理论的现代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文学理论自身的科学化,使文学理论走向自身,走向自律,获得自主性;表现在文学理论走向开放、多元与对话;表现在促进文学人文精神化,使文学理论适度地走向文化理论批评,获得新的改造。”[7]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可以追溯至中国近代,国门被迫打开,欧风美雨之下,文学理论实现自主,文学理论不再置于文学创作之后,产生了成仿吾、冯雪峰、林伯修等大批职业理论家;文学理论实现学科化,文学概论赫然出现在大学课程表上,脱离古学、经学,得以建制。但是,其后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一度中断了,直到20世纪晚期,随着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译介在中国再次掀起新高潮,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再次启动。   二、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与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译介   从20世纪晚期开始,中国文学理论重新走上现代性追求之路,在这条崇尚独立自由、追求主体意识、富于反省反思的求索之路上,既有中国文学理论自身的孜孜不倦、自强不息,又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之于的重大影响。   首先,20世纪80年代初文艺美学学科的提出,预示了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追求起步。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开始走出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氛围。“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政治统帅一切,改革开放,首先就是突破政治统帅一切。什么是最少政治性而又最有正当性的思想呢?美学。”[8]人们开始普遍关注从美学角度思考文学理论,把审美感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根本特性。由此,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学者提出的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新学科———文艺美学。文艺美学是新时期学术研究突破“左”的思想禁锢和僵化理论模式的重要成果,是对文学是“阶级斗争工具论”等庸俗政治、社会文艺学的反拨,它要求文艺研究要有自主性、自律性,要回到文艺本身,注重文艺的审美特性。文艺美学学科的提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自身建设的需要和必然,标志着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起步。同时,它倚重的美学视角,从审美话语阐释文学艺术,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进入中国文学理论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而且,文艺美学从诞生起就具备的研究方法的多元、研究视野开阔,也使得中国学者接受相对陌生的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变得容易。#p#分页标题#e#   其次,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在现代性精神诉求中走向开放、多元与对话。在研究中国文学理论现代化进程中,“文学主体性大讨论”是不可遗漏的,它涉及的人员之广、持续的时间之长、所具备的理论之深,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惹眼的学术景观之一,它是学术研究转型的一个关节。钱谷融、李泽厚、刘再复等人在这场大讨论中对“人”的主体地位进行肯定与深化,使文学理论界普遍认为文学理论应以文学审美活动为核心,以探求文学活动审美规律为根本。文学理论研究回到了文学本身,获得了自我,正是在此基础上,现代西方文学理论以其特色为中国学者所借鉴,并全面介入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涌入中国的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包括:弗洛伊德主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读者批评、文化批评和社会批评。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力比多”升华、白日梦、俄狄浦斯情结等理论为文学创作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分析提供了大量的理论资源,引导人们去发掘精神世界,从心理角度分析作品、作者和读者,对于打破机械反映论、关注文学内部审美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俄国形式主义特别提出“文学性”、“陌生化”的概念,探寻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如何在文学作品里将熟悉的情感体验获得新鲜感、产生美感。英美新批评认为形式就是内容,文学研究的本体就是文学文本,讲究细读。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对于文学研究采取的都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深切的关注度,文学研究回到了文学本位,有力地推进了对文学主体性和独特性的探讨。结构主义者以语言学的术语和方法应用到文学研究上,对作品进行整体分析,寻找隐性的结构模式,深化了文学内部规律的研究,把对文学本体的认识推进到语言本体的维度。对于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文学主体性追求中的影响,陈原诚和王宁在《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一书中,给予了恰当评价,(结构主义批评)“不仅仅是一种借用来的文学研究方法,其更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是通过这种对文学研究的定位,和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一道突出了文艺作品自身的价值,实际上是确立了文学的独立品格,以之打倒传统的庸俗社会学的文学思想和批评模式”。“在这个意义上说,结构主义批评在中国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对整个文学观念的革新上,这种文学观念的革新促进了文学研究的现代性。”[9]读者批评包括阐释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伽达默尔完成了阐释学现代意义的转化,他展开了一系列命题:“成见”、“视界融合”、“效果历史”,强调读者与“传统”、“历史”的对话。接受美学重点阐述的是读者接受作品的过程,形成以读者为核心的文学观和文学史观。读者反应批评以重视阅读主体的能动性而著称。读者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催生了一种个人化意义经验形式———作为个人的读者的意义阐释权,意义不再是唯一固定的,而与读者的“成见”、“视界”息息相关,读者不仅是意义的阐释者,而且是意义生成的干扰者。西方读者批评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文学主体现代性建构中增加了“读者中心”的内容。   以弗莱为代表的神话—原型批评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界既陌生又熟悉。它以文化人类学为基础,重视原始文化心理积淀,文化色彩浓厚,远离政治;其中贯穿了文学发展与人类历史发展的互动逻辑,有力超越了机械反映文学理论;从文学整体文学传统中认识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具有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它被广泛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文学寻根小说的分析中,不断启发中国学者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将中国文化的主体性问题提到理论建设日程之上,进而丰富着20世纪90年代前期中国文艺理论界对文学主体性的认识。   对20世纪晚期中国文学理论影响最深最广的“西马”社会批评:第一代以卢卡奇、葛兰西为代表、第二代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西马”长期关注文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前苏联把文艺直接介入社会生活的工具论文艺观,充分肯定文艺以其自身的审美特性与社会发生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塑造上。“西马”将文艺的社会性与独特性较好结合,使得中国文学理论研究不至于“向内转”而遮蔽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文学主体性研究也更加全面而没有走极端。   最后,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理论借助西方“后”理论进行自我反思和超越。由上文的分析可知,不断的反省、反思是现代性的重要特点,西方“后”理论是现代性的发展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对西方现论的颠覆和解构。   西方“后”理论主要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新历史主义等,它们的显著特征就是对本质与整体的“嘲弄”。   解构主义从结构主义阵营中分化而来,拆解、破坏文学形式本体观,认为把文学语言和结构看作文学本体是“逻格斯中心主义”的产物。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强调语言的意义不是生发于先验的外在于语言的实在或固定的本质,而是语言系统各种因素之间差异性关系的产物,这种语言系统向新因素敞开,因而不断改变着自身,语言以差异为根,是变动着的‘差异的系统游戏’,其展示出不可化约和不断增生的多样性”,[10]表明文学作品没有终极绝对真理,意义产生于文本的互文性、语言符号能指的滑动。   解构主义的观点对于文学主体认识构成了挑战,但同时也给中国文学理论更大的发挥空间,使其视角伸向影视等更广阔的文化领域。   女性主义批评认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是男性视角、男性霸权的产物,主张以政治性、颠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学艺术、文学批评,她们要通过对文学艺术的再解读、对女性文学传统的发掘来反抗男性社会,为女性争得文化阵地,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所以文学主体性在女性主义批评那里,经过了性别视角再烛照。#p#分页标题#e#   “后殖民批评与我们惯常熟悉的文学研究不同。它的视野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学文本中的‘文学性’,而是将目光扩展到国际政治和金融、跨国公司、超级大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以及研究这些现象是如何经过文化和文学的转换而再现出来的”[11]。后殖民批评具有“全球化”的批评品性,文学作品不具备真正独立的价值,而是国际政治文化视野下的观念反映体。后殖民批评促使中国文学批评家更加关注文学批评的民族特色,为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提供更多借鉴。   新历史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历史的文本性”,历史文本是由语言构成的,与文学一样,具有诗性、语言性、虚构性。它打破了文学与历史的隔膜,消解了“传统”的权威性,开拓了“文化诗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推动了文学研究的向外转,加强了文学人文精神化,促进了文学理论适度地走向文化理论批评。

宪法论文范文3

随着我国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城市人对回归大自然产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向往环保生态的生活环境。大城市周边区域以及市区内适合农业生产的空间,以其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理想场所。青岛农业总体上已进入到现代都市农业时代。即墨毗邻青岛城区,区位优越,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农业有条件逐渐向园区化、设施化、工业化方向发展。人们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必然要求改变原来即墨农业的“城郊农业”定位,改变其仅提供农产品和原料的物质方面的单一功能,而向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能为人们提供精神文化等多方面需求的现代都市农业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即墨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不断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深度开发和拓展农业的新功能,增进产业融合,使现代农业产业服务青岛,融入青岛,成为青岛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园区聚集引领发展

近年来,即墨市委、市政府连续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发展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技术、设施配套等多方面进行了倾斜扶持。特别是最近几年,日光温室、大拱棚、中小拱棚发展较快,设施农业园区不断涌现,让农业项目在园区“抱团”,把园区打造成项目发展的“洼地”,使农业园区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全市的设施农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近10万亩,成规模的农业园区150多处。即墨市已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出口甘蓝生产基地,大姜、华南型黄瓜、食用菌、设施西瓜等种植面积都居青岛市前列。

(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拓宽发展空间

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无公害农产品、优质果茶等高效种植为主的生态农业,进一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目前,以生态观光、茶果采摘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村、观光园20余处。全市有部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山东省旅游特色村3家,省级旅游强镇3个,省级“好客人家”农家乐7家,青岛市星级农家乐12家,直接从业人员3000多人,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最高可达100万元。

(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品质

在发展都市农业过程中,始终坚持实施生态循环战略,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积极推广以生态绿色、节水节肥为重点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实现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发展蔬菜、果茶等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38个,面积22万亩;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54个。

(四)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品牌带动促农增收

即墨市以放心菜、放心肉、优质粮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此带动农户发展绿色种植,培育农业品牌。一是品牌农业逐步壮大,形成了以蔬菜和茶叶为代表的品牌农产品聚集区。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深入挖掘“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的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创建农业品牌。以品牌为带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市注册农产品品牌300余个。涌现出“白庙”芋头、“鳌福”绿茶、“金口玉芽”芹菜等青岛十大名特优农产品;“鳌鹤春绿茶”、“大任河粉条”等近百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出灵山韭菜、七级食用菌、华山甜瓜等一批区域性知名农产品。

二、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存在的问题

现代都市农业还在发展初期阶段,为都市居民提供的休闲、教育、体验等功能还不多,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名特优少,知名度较低,品牌农业发展差距较大。缺乏叫得响、知名度高的品牌。二是园区档次不够高,科技和装备水平一般。缺乏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精品产业,园区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产业链短。三是特色不突出,缺乏创意,精品少。缺少让市民在休闲观光过程增进对以农业和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还不够。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还有待完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和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

三、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打造现代都市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实现即墨市现代都市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世界眼光谋划,国际标准要求,制定完善发展规划

即墨地域东、中、西部存在明显差异,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层次,按照“东果茶、西蔬菜、中粮油”的空间布局,整合资源,带动现代都市农业整体突破。东部自然环境多样,交通便利,应结合蓝色硅谷建设,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高档次果、茶种植为主的精品农业,大力开发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等生态功能,建设土地集约、技术密集的现代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农耕休闲文化、果蔬采摘体验、市民租赁农场等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形式,为人们提供优质鲜活的农产品,还可打造出优美的生态环境。在西部以大沽河为轴心,重点以发展高端设施农业为突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配套发展休闲农业,建设高质量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创新农业服务业发展。率先建成一批机械化、信息化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

(二)设施农业引领,促进都市农业智能化、高端化,满足市民的物质需求

一是实施农业园区建设引领工程,着力打造精品现代农业园区。引进推广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和优良品种及其配套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智慧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先导,切实做到示范一片、带动一方。二是统筹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培育产业特色,突出规模效益。加大园区科技示范作用的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和鼓励工商企业,龙头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用好的政策、好的项目调动各方面主体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积极性,加快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

(三)创新休闲农业,开拓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新领域,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充分利用自然风光、生态景观、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将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和人们生活进行有机融合,重点培育农业果蔬采摘体验式旅游、休闲度假等模式的休闲农业,为城乡居民提供系列化的产品和服务。一是加快推进休闲农业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民俗历史、乡土民情,通过设施栽培、生态立体种植、特色农业等模式,加强高科技成果集成示范,突出农味,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精品。例如,可利用田横祭海节和鹤山柿子节等民俗节庆活动,把即墨两千年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农业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成精品农业旅游品牌。二是发展创意农业提高效益。针对市民求异、求新、求特、求美的消费心理,如可种植五彩辣椒、迷你西瓜等特色农产品,以满足其“猎奇”需求。三是积极发展观光生态农业。发挥农业在教育、生态等方面的功能,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节水优质作物品种,为市民提供回归自然的良好生态,建设成为青岛市的绿色生态屏障。

(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质量

一是高标准打造“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大力培育农业精品名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产品安全的目标。二是加强品牌营销。发展初期,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品牌建设的扶持,注重通过新媒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沟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以市场促生产,实现由单纯抓生产向抓市场促生产转变,建设大型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形成联通全省、辐射全国的农产品物流网和信息网,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大力营造品牌文化。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大企业文化的开发力度,对本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等各种资源要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利,从更高的视角、更深层次挖掘企业和产品内涵,打造文化农产品,唱响“金口玉芽”芹菜、“鳌福”绿茶、“白庙”芋头等品牌,力争形成品牌优势,不断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壮大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选择一批重点农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吸引资金、激励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外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兴办农业企业,引进或培植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对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二是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实施“园区+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以科技带动、订单拉动,大力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优化种植业结构布局,推广机械化生产,实现农业发展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三是抱团发展闯市场。把分散的农户联系在一起,将“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闯市场”。建立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走规模化发展道路。

(六)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发展保障

宪法论文范文4

1.1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使用的空间不断扩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经过了几十年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相当的基础和规模,为垦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给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但是,其发展也存在着农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机械化总体投入不足;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较窄,机制不活,服务功能不强等问题。

1.2缺乏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人才

黑龙江垦区拥有大量的农机技术人才,垦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正朝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装备的智能监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优化的决策支持、农田技术信息的智能化的采集和处理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都要求垦区尽快培养一批能掌握先进的农业机械、标准化的农机管理和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人才。

1.3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黑龙江垦区建立了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体系。在农机服务与经营机制上,改革了过去单一国有体制,实行了农机到户、经营到户,使家庭农场成为农机投入和经营的主体,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统放结合的作业服务和经营机制。但是为农机提供油、维修服务、技术咨询、推广应用、教学培训、农机科研和农机产品营销的农机服务的体系仍不够完善;服务市场化、服务组织实体化、实体经营企业化、企业群体产业化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加强。

1.4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缺少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垦区培植了一批部级龙头企业,但也应该看到其规模和实力与国外的农业产业化公司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80%的企业都是进行农产品初级加工,没有形成特色的农产品优势,大多只是利用垦区农产品原有的知名度,市场的拓展能力相对较差,发展比较缓慢,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水平仍较低。

1.5农业信息服务不到位

黑龙江垦区很早就建立了“北大荒信息港”,各个管理局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农户文化素质较低,使用网络的能力有限,因此很难利用现有的网络信息的平台获取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

1.6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垦区农业科技研发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取得自己独有的高水准的科技成果;垦区的科技发展不够平衡,缺少顶尖的科研工作人员;垦区科研资金的投入不足,制约着农业科技的发展。

1.7农产品市场不规范

虽然黑龙江垦区有一些优质大宗农产品品牌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如“北大荒”肉业、“九三”牌大豆色拉油、“完达山”牌乳制品等,但从总体上看,大宗农产品品牌杂乱,真正名牌产品很少,使得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品牌市场混乱,每一品牌的生产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影响了产业的升级,削弱了垦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建议

2.1推进土地流转

黑龙江垦区要以市场导向为主体。农业要发展就必须优化土地的配置,促进农业土地的集中与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逐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黑龙江垦区的土地集中与流转,必须以尊重市场的经济规律为前提,充分利用市场作用,主要是依靠经济手段和市场力量,逐步促进土地流转。建立并且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方便进行土地流转。

2.2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2.1建立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想达到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水平,不光要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支能够掌握现代化农业机械技术的高素质农机人才队伍。农机队伍建设是一项长远大计,是一项根本性措施。需要对机务人员进行长期培训,达到机务人员懂得机械原理、操作规程和农艺要求,会操作、会调整、会修理、会保养的专业要求。造就一支具有文化知识、专业特长、适应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职业化农机人才队伍。

2.2.2发展生态农业装备

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和垦区经济整体发展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垦区农业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主要包括安全高效施药、农产品安全生产和加工、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量半精量播种、保护性耕作等方面的农业装备。因此,黑龙江垦区要大力发展保护型耕作的少耕和免耕技术和装备、有机肥的生产与施撒技术装备、高效低毒农药和防扩散污染所用施药机械、化肥有效施用与可控缓释技术与装备、精量播种机械、节水灌溉机械和联合作业机械等,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2.3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2.3.1提升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黑龙江垦区的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发展,应该依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发展方向。一是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进创新型的技术人才和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应用各种激励的方式,满足人才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二是发展企业集团。农业产业链条较长,龙头企业依据这一特性,想要以竞争优势取胜,就要重视企业集团的发展。

2.3.2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专业的经济合作组织来保护农民的利益。黑龙江垦区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民主、自愿、重视教育、盈余返还的原则,在各个农场建立经济合作组织。二是要在垦区范围之内建立各种行业协会。

2.3.3完善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根本就是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使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稳定农业产业化长期稳定的经营发展。垦区要加强农业生产服务,依靠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推广成熟的技术。同时要保障垦区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资金投入,建立报酬与贡献相结合的激励体制,促使农业科技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多渠道、大规模地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管理人才和资本运作人才,实施创新型的人才战略。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和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训的专项资金,提高人才团队的整体素质,为农业产业化的2.4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4.1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

黑龙江垦区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拨出专门的经费成立农业科研发展基金,用于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要走多种投资渠道相结合的道路,建立完善个体、企业、集体和国家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结构,还要全力争取外资的支持,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总水平。垦区应加强监督农业科技市场,实施规范有序的运作,并且制定相关政策来鼓励国内外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垦区还应加大对执法的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和取缔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存在的农业信息技术假冒伪劣和不规范的交易行为,为农民创造一个可靠安全的农业科技成果市场。

2.4.2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想在短期内赶超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仅依靠垦区的自主创新难以实现。因此,垦区要以坚持自主创新为基础,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针对农业科技的创新开展广泛的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2.5推进农产品市场规范化和优质化

2.5.1突出黑龙江垦区农产品的规模优势

黑龙江垦区粮食商品量居全国前列,大豆商品量、玉米、水稻及乳制品等产量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应把这些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发挥大宗农产品规模的优势,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市场化和优质化水平的提高。

2.5.2优化区域布局

黑龙江垦区发展农业的资源条件良好,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农产品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当充分发挥垦区农业资源的优势,优化区域的布局,突出优势的农产品与优势的产区,形成合理科学的分工布局,培育和推动有区域优势的主导产业发展。

2.5.3加强经营机制创新

充分发挥产业化的经营组织作用应建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这是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因此,黑龙江垦区应加强农业经营形式的创新,强化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对农产品的市场化和优质化的牵动作用,通过“市场+农户、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组织”等形式,构建起农民与市场间的桥梁。与此同时,垦区还应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经营方式的创新,通过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提高市场的服务水平,完善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督,提高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效率。

2.5.4建立品牌意识和诚信制度

诚信制度是现代社会应遵守的准则,对市场化的促进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黑龙江垦区应该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讲求诚信,让我们的产品获得信赖,并以这种诚信作为基础,树立黑龙江垦区的大宗优势农产品品牌形象,宣传与扩大大宗的农产品市场影响,促进大宗的农产品市场的流通,最终达到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的目的。

2.6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

黑龙江垦区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这是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源源动力。要求政府加强领导,协调各服务部门,加强对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引导和规划,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垦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为重要的财力保障。对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财政投入,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功能,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村经济的繁荣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而且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社区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3结论

宪法论文范文5

关键词:参考文献;科学计量学;研究进展;期刊评价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是研究人员在论文撰写中引用和参考的已有研究成果,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可以是观点、数据、图表和实物等学术成果。在学术论文的写作和编辑出版中,参考文献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人员对相关领域研究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参考文献的质量也能反映学术论文的质量高低。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不仅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学术继承和对前辈科学家的尊重,也体现出科学研究的独特性、创新性和新颖性。所以,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学术界逐步开展了对参考文献作用的研究,包括对参考文献作用和功能的研究,关于参考文献的计量学研究,关于参考文献的引用质量研究,关于参考文献的引文分析研究等。本文试图围绕这几个方面对学术界对参考文献的研究做一个初步的梳理,并对以后的研究趋势提出自己的观点。

1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研究的发展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研究的最早标志性成果是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sLaw),也称为文献分散规律。它是英国化学家和文献学家布拉德福(BradfordS.C.)于1948年提出的定量描述文献序性结构的经验定律。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献计量学家加菲尔德(GarfieldE)从引文的角度发现被多次引用的论文集中在少数的期刊上,期刊的分布存在明显的集中分布特点[1],据此,加菲尔德论证了核心期刊的存在。此后,加菲尔德又提出了影响因子的概念。该指标将期刊的被引次数与期刊刊载文献篇数相结合,用来揭示期刊在学术交流中影响的大小。加菲尔德提出的影响因子“为核心期刊遴选提供了重要的量化测度指标”[2]。正是基于布拉德福文献分散规律和加菲尔德的核心期刊、影响因子的理念,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于1948年创立了科学引文索引(SCI),成为国际公认的科学评价和检索的最有影响力的工具。1971年,普莱斯(PriceD.J.S.)对出版年限不超过5年的被引文献数量和被引文献总量二者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用来衡量学科领域里文献老化快慢的“普赖斯指数”[3],普赖斯指数越大,说明期刊文献老化的速度越快。这种计量学方法试图通过参考文献的数量揭示期刊甚至学科发展的速度。因为期刊文献的老化某种程度上也表征了相应学科的发展快慢。随着对期刊评价的不断深入,与被引次数不同的是,有学者对参考文献本身的一些特征也进行了研究。Small[4]从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参考文献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文章的思想脉络,从而更好地梳理学术共同体内部的思想渊源。而Lovaglia[5]则从参考文献数量的角度阐述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会影响到论文被引次数。文章指出参考文献数量代表相关文献参考的充分性,因而也是读者对于文章质量的判断的一个表征。我国学者潘一辅[6]对中国大陆3种主要情报学杂志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期刊被引用次数与期刊对中外文期刊的引用次数和参考文献的学科分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此外,玉崇德阐述了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的指标特征,包括引用数、被引数、论文平均引文数等8项指标。[7]随着各类评价指标的应用,1989年,中国科学院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评价指标包括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8]同年,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并出版了《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评价指标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年载文量、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所载文献的地区数、基金论文数7项文献计量学指标。[9]到2001年,指标体系更加完善,评价指标发展为3类17项[10]2021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评价指标发展为24项,包括:总被引频次、核心影响因子、核心即年指标、核心他引率、核心引用刊数、核心开放因子、核心扩散因子、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核心权威因子、核心被引半衰期、来源文献量、文献选出率、AR论文量、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分布数、海外论文比、基金论文比、引用半衰期、影响因子的离均差率、红点指标、综合评价总分。随着科学计量学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传统的科技期刊评价指标难以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1-12],学者们试图寻找新的研究手段来完善参考文献的研究,以期更全面地展示参考文献对于期刊质量的影响。例如,有学者区分了参考文献的引用在论证作者观点中的不同作用,有学者对参考文献的数量、类型、语种比例等对学术论文的影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总体来说,国外对于参考文献的研究相对早于国内,但随着我国评价体系越来越完善,对参考文献的研究就更加多样和完整。

2关于参考文献作用的研究

2.1参考文献对于学术期刊水平的影响

学术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和根本,内容为王,因而也是学术期刊编辑的追求。[13]为此,编辑出版领域的学者努力探讨参考文献与期刊质量水平的关系。赵芙蓉提出期刊平均引文数量以及参考文献的类型和语种等指标与期刊学术水平的关系,并且通过调查总结了不同期刊论文参考文献引文数量的特征。[14]我国普通的科技期刊的平均引文数为4篇,学科内中国重要期刊的引文数为8.9篇,国际学术界重要的科技期刊的引文数为15篇。在参考文献的类型方面,作者指出重要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应该以专业期刊论文为主,其次是图书文献。在参考文献语种方面,作者指出越是重要的学术期刊,参考文献中的外文文献数量就越多。

2.2参考文献的指示作用

参考文献还可以反映某行业当前的研究现状和技术现状,可以作为文章的重要论据,增强学科内部知识的纵向联系,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15]王刚庆等在《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作用及引用中存在的问题》中提到在学术论文的引言部分应引用文献,以介绍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读者通过阅读和了解参考文献,可以判断该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在综述性论文中,对不同时间段论文的引用,可以体现出不同时间跨度对于同一主题研究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体现了其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连续性。从不同学科参考文献之间的相互引用,可以分析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而探讨科学社会中知识的演化趋势。

2.3参考文献引用的批评作用

朱大明在《研究型论文中参考文献引证作用统计分析》中提出引文具有批评的作用。[16]批评作用是指将作者不同意或者否定的观点作为参考文献引用,此时参考文献所起到的就是被质疑、批评的对象。文章中作者对批评性引用的占比做了统计,其占比比较小,仅为2.52%,侧面反映出学术批评与讨论的意识在我国学术界尚未发展成熟。作者在文中谈到对参考文献的质疑、批评或讨论是对作者同时也是对被引文献学术内容和价值的学术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新指标和体系等的形成,有学者会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质疑和批评,而这些也恰恰体现了这些学者对于前人观点的思考,对于自己文章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究。

2.4参考文献对于论文质量的评价作用

参考文献的评价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参考文献的标引来评判学术论文的质量。陈丹、刘应竹在《基于引文的参考文献评价功能的实现及其正确途径》中从参考文献标引形式、数量、质量等方面来测度学术论文的质量。[17]期刊论文在标引参考文献方面具有一定的格式规范,格式规范是学术论文进行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可以参照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执行的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来规范著录。质量高的学术论文,其参考文献标引格式应该规范,内容应该齐全。在数量方面,作者提出要适当引用,要依据正文内容与参考文献之间的关联性确定参考文献引用是否恰当合适,去除过宽过窄的引用,以及漏引和过度引用。在重要性方面,作者要选择在该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文献,尽量选择重要期刊上的文献,尽量选择知名学者的文献,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自己文章的说服力。

3关于参考文献的计量学研究

学术界对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中作用的研究,包括参考文献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而定量研究也就是指参考文献的科学计量学研究。参考文献的数量可以反映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起点和深度,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18]葛赵青[19]通过对篇均引文数与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关系的统计来分析参考文献数量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拟合了相关曲线并且得出公式,可以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拟合曲线进行了趋势预测。赵芙蓉等通过参考文献的引用位置、引用数量、文献类型与语种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科技论文的特点。[14]任胜利等通过统计分析,提出中文期刊的平均引文率偏低,这是我国科技期刊的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普遍较低的根本原因。[20]除此之外,任胜利等还对参考文献语种比例进行了统计。通过对不同学科论文外文引文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外文文献在我国的科研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参考文献作为学术论文评审的重点内容和考量指标,在学术论文编辑出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文献计量学对参考文献进行引文分析和评价,可以为编辑出版工作中选题和策划稿件提供参考。对不同类型的论文,其参考文献的数量要求也不同。例如,郭国庆[21]90对科技文献利用率进行了研究。在文章中,作者得出中文科技文献的引文均数约为9篇,并且建议引文中期刊、图书和特种文献的比例为5∶2∶2较好。另外,参考文献中重要学术期刊的数量也体现了论文的高学术水平和创新性。论文引用的该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的数量越多,该论文越容易被期刊编辑审查通过;此外,期刊引用近期(2~5年)文献越多,可以反映出论文对于科技的发展趋势更加了解,且具有更好的创新性。同时,郭国庆[22]也对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中重要核心期刊文献进行了分析和量化评价。在数量方面,他提出大部分学科引文量呈正态分布,从数量上提出参考文献过多或过少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参考文献的类型方面,他提出期刊论文的利用率最高。在参考文献的半衰期方面,为了了解各学科文献的半衰期和被引用峰值的年限,他研究了各学科若干年内被引半衰期的均值,指出引文中应有一半以上的近期文献。此外,他还对参考文献的语种进行研究,审查了参考文献中是否有一定数量的较新的外文文献。高被引论文是科学计量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文献。由于高被引文章的内容、结论或者方法被更多文献所引用,高被引论文参考文献的特征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Virgo[23]通过研究表明,有影响力的论文比无影响力的论文被引频次更高。国内学者张磊[24]研究了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特征,对高被引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与被引频次做了散点图,并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相关性不显著。所以,并不是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越多,论文的被引频次就越高。但是,高被引论文更倾向于引用学科内影响力较高的期刊论文。姜春林等[25]的文章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方法研究了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的被引特征,收集数据绘制相应折线图,从折线图中得出高被引论文倾向于引用高被引文献的结论。

4关于参考文献引用质量的研究

前面讨论的参考文献的计量学研究是关于参考文献数量与学术论文质量的关系,是关于参考文献的定量研究。此外,参考文献的质量也是影响学术论文的重要因素,参考文献的质量包括参考文献著录形式规范和参考文献的内容质量。朱大明[26]在《参考文献引用质量鉴审的3个基本要素》中对参考文献的引用质量进行了探讨。引用质量是对学术论文中引文形式规范性、正确性和引用内容适当性、真实性,以及引证作用的合理性、实效性等属性的总体评价和认定。引用格式考查作为参考文献引用质量考查的前提和基础。作者和编辑应该依据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执行的标准合理规范地引用。除此之外,作者提到还应该合理规范地将源于参考文献的内容在正文中进行合理标注。想要更好地发挥参考文献的引证作用,更重要的则是引文内容和引证作用。引文内容是参考文献引用质量的基础,在对引文内容的考察方面,主要是对参考文献的新颖性和准确性、参考文献外部特征和内在内容、参考文献的内容与正文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参考文献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比如,文章对近几年文献的引用较多时更能体现文献的价值,而描述发展历史时则需要引证较多的早期文献。引证作用是参考文献引用质量的实质,在引证作用方面,主要是评价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是否能够很好地反映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和论文自身的价值。朱大明还指出,对引用的参考文献要有合理的表述,以防出现曲解参考文献原意和断章取义的问题。最后,编辑要对引用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考察。

5参考文献的引文分析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情报学技术经历了从引文著录分析到引文内容的分析,引文分析的逻辑算法技术发展到了新阶段。引文内容分析的主要手段是全文本引文分析。全文本引文分析是从微观视角下基于全文数据的引文分析,以施引文献的全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等方法技术,对引文的引用情况及引用动机等进行挖掘、分析和展示。赵蓉英等[27]对全文本引文分析的研究数据、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研究数据应以全文为数据源,主要包含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两大类。其方法主要有文本挖掘、自然语言处理、情感分析等,对参考文献的引用频次、引用位置、引文内容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刘盛博等[28]从引用内容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引用内容分析与引文分析的关系,并从引文描述性统计和引文网络视角出发来说明内容分析的优势。引文情感色彩的评价也是全文本引文分析的一个角度。刘盛博等[29]的文章提到引文内容的性质分别为正面、负面和中性引用3大类。他们认为可以根据文中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对引文内容进行评价划定,来实现对引用内容的获取、存储与检索,并构建一个基于引文内容的引文评价平台,来弥补传统的单纯基于引文频次的论文评价方法的不足,使得引文评价更加精确。廖君华等[30]则提出了通过对引文内容的分析来进行情感识别,利用正则表达式抽取全文信息,然后利用情感分析技术识别情感,最后用可视化工具将其展现出来,利用引文网络就可清楚地观察到论文引用的情感情况。以上对于引文情感色彩的评价都是基于对情感词的抽取来实现的。

6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的标引是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重要方面,是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表征。[31]国内外学者从参考文献角度对学术期刊的评价进行了大量定量和定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促进图书情报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参考文献的特征和属性还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思考,对于参考文献的知识传播作用和评价指标还缺乏统一的和共同的认知。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在参考文献的内容分析方面。我们可以从施引文献的全文出发,利用全文本分析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对施引文献全文与引用片段的主题进行分析;也可以将施引文献与参考文献全文主题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更好地揭示施引文献和被引文献的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判断引用参考文献的合理性及真实性,以说明在论文写作中,知识的传播和发展。第二,在参考文献的来源期刊方面。探究参考文献来源期刊的计量学指标与施引文献期刊指标的相关关系,有助于学术界对学科发展和学术领域研究的理解。在信息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的特点,我们通过期刊之间施引和被引的分析,或许有助于科学学和科学计量学的发展找到理论和实证上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张朋.学术期刊评价方法综合比较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2]齐东峰.国外学术期刊评价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分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1(8):5-10+34.

[3]陈立新,刘则渊.引文半衰期与普赖斯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7(1):25-28.

[4]SmallH.Thesignificanceofbibliographicreferences[J].Scientometrics,1987,12:339-341.

[5]LovagliaJM.Predictingcitationstojournalarticles:theIdealnumberofreferences[J].AmSociol,1991,22:49-64.

[6]潘一辅,丰成君,罗文杰,等.从引文分析看我国情报学理论的发展[J].情报学刊,1986(4):4-13.

[7]玉崇德.期刊引文分析评价中的几个指标[J].情报学刊,1985(4):18-21.

[8]伯灵,张凯,吴兴伟.国内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比较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2):247-251.

[9]贺天伟.从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J].科技导报,1999(6):17-19.

[10]吴治蓉.《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浅议[J].现代情报,2003(1):125-126.

[11]刘勇.论用期刊影响因子评价论文作者的逻辑前提与局限性[J].编辑学报,2006(6):464-465.

[12]叶宗勤,穆惠兰,刘声隆.被引率评价期刊的局限性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3(4):310-312.

[13]李军纪.语境论视角下的SCI引文分析方法合理性辩护[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5):109-112.

[14]赵芙蓉.参考文献在科技论文中的作用与引用[J].焦作大学学报,2008(4):115-116.

[15]王刚庆,谢守平,刘峰,等.科技期刊参考文献的作用及引用中存在的问题[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36(6):118-120.

[16]朱大明.研究型论文中参考文献引证作用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866-867.

[17]陈丹,刘应竹.基于引文的参考文献评价功能的实现及其正确途径[J].编辑学报,2014,26(2):107-109.

[18]毛大胜,周菁菁.参考文献数量与论文质量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1):34-36.

[19]葛赵青,苗凌,赵大良,等.科技期刊参考文献数量与部分引证指标的定量关系初探[J].编辑学报,2015,27(5):423-425.

[20]任胜利,李家林,金碧辉,张玉华.我国部分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和被引用情况统计分析[J].编辑学报,2001(5):261-263.

[21]郭国庆.参考文献的文献计量学编辑评价[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北京:2006.

[22]郭国庆.编辑审稿时如何利用参考文献进行量化评价[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6):1189-1191.

[23]VirgoAJAStatisticalprocedureforevaluatingtheim-portanceofscientificpapers[J].TheLibraryQuarter-ly:Information,Community,Policy,1977,47:415-430.

[24]张垒.论文高被引的参考文献特征及其对影响因子贡献研究[J].情报科学,2016,34(8):94-98.

[25]姜春林,刘学,张立伟.中文高被引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也倾向于高被引吗?:以图书情报学为例[J].情报杂志,2015,34(1):105-109.

[26]朱大明.参考文献引用质量鉴审的3个基本要素[J].编辑学报,2015,27(4):334-336.

[27]赵蓉英,曾宪琴,陈必坤.全文本引文分析:引文分析的新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9):129-135.

A

[28]刘盛博,丁堃,张春博.引文分析的新阶段:从引文著录分析到引用内容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5(3):25-34.

[29]刘盛博,丁堃,张春博.基于引用内容性质的引文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38(3):77-81.

[30]廖君华,刘自强,白如江,陈军营.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引用情感识别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5):112-121.

宪法论文范文6

我国大部分科技期刊采用的是顺序编码制,其要求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所引用的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以上标形式(右上角)直接放在引文之后,而相应的参考文献表中各篇文献按序号依次编排。编校过程中经常发现正文中标引序号混乱,如正文中标引序号有16,而文后参考文献仅有15条;再如正文中标引序号从6直接跳跃至8,缺少文献7。这些可能是作者写作时遗漏或文章修改、编审过程中正文内容删减而文后参考文献未及时相应修改所致。文章编审过后,编辑在给作者发送修改意见的同时,应提醒其注意相关参考文献的变动并作出相应修改。对于明显的标引序号错误,如果不存在其他方面的矛盾,编辑也可以直接修改。经编辑仔细核对梳理仍存疑义的位置,需与作者沟通确认。

(二)著录格式的规范性

著录项不全、著录信息不准确是编校参考文献著录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对于熟练掌握参考文献著录标准的编辑来说,核查该类问题并非难事。然而,要对其进行校对并补充修改使其准确完整却并不简单。

1.著录项不全

参考文献著录缺项和项目不全的形式很多,如:作者姓名仅列出1位,其余用“等”代替;期刊类文献仅列出卷数或期数;起止页码缺失或只有起页码等。查阅纸质版文献以实现检索不仅费时而且很多文献甚至已无法查找,该法对编辑补全核对著录信息来说实用性不强。通过网络搜索引擎,进行检索以补全校对著录信息是最简捷的方式,然而作为编辑应抱有严谨负责的态度,因此还需进一步检索出原文;但网络搜索引擎仍可作为初次检索、丰富检索信息的重要途径。网络数据库是获取原始文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国内常用的文献检索网站有中国知网、万方,国外常用的文献检索网站有荷兰公司的美国化学会的德国公司的等。这些网站含有大量文献信息,对于文献检索十分全面。不足的是这些网站绝大部分免费的数据库仅提供了摘要,有些文献信息(如期刊文献的起止页码)往往需要进入网站数据库付费下载到全文才能知晓,而编辑核查校对文献著录信息并不需要阅读全文,因此该法检索有时比较昂贵。笔者在从事参考文献著录核查校对工作中,注意到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相当丰富,对于检索著录信息十分实用便捷。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门户信息就相当全面,分类也十分清晰,在其“电子期刊导航”栏目中直接输入期刊名称就可进行期刊链接(中文、外文期刊均可),再根据期刊的出版年份、卷数、期数等信息,就可查找出文献相关著录信息而无需下载全文(特别是对外文文献),是补全作者姓名、卷数、期数、起止页码等的非常便利的检索途径。目前可用的专利文献、标准信息文献检索网站也很齐全,如可通过各专利机构的网站(欧洲专利局专利检索网站、知识产权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IPDL、美国国家专利与商标局USPTO的网站、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检索平台、中国专利信息网等)检索专利文献,通过各种标准的检索网站(国家标准化组织、中国标准服务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等)检索标准信息文献,从而将著录项补全。

2.著录信息不准确

由于作者对文献著录标准不熟悉或对所引文献的著录信息把握不准,编辑核查校对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著录信息有误的情况,多体现在文献类型标识有误、期刊文献的卷期混淆、外文作者的姓和名混淆等方面。或许是因为专著[M]、学位论文[D]、会议论文集[C]、报告[R]的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均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这几者文献类型标识混淆的情况比较常见,需要编辑留心重视。最直观的鉴别方法是通过文献题名及出版者判断,例如学位论文的出版者多为大学而专著的出版者多为出版社,再如会议论文集类型的文献题名多有“会议论文集”字样。另外,网络搜索引擎也是校对文献类型标识错误的效率很高的方法。期刊文献的卷期著录信息混淆,如卷数加括号跟在出版年份之后而期数缺失、期数不加括号而卷数缺失、卷数和期数位置互换等,这些错误对文献的检索影响较大。如果编辑具有丰富的经验,对本领域的期刊背景有足够的了解,可能很快就能看出问题。例如:著录文献信息为“李文鑫,范冠博,潘秉锁,等.低温镀铁影响因素研究[J].材料保护,2014,2:57-59.”,其中的“2”是卷还是期可结合期刊名称判断,期刊《材料保护》办刊时间较长,因此至2014年不可能才出版第2卷,作者提供的著录信息中的“2”很有可能就是期数。可见,经验的积累对编校工作十分重要。这就要求编辑在碰到不太熟悉又有疑义的文献著录信息时不仅应认真求证,在得出真实信息后还应扩展丰富信息内容,从而转变为编辑自身的业务储备。参考文献著录中作者姓名出错的概率也很高,尤其是外文文献作者的姓和名混淆的情况比较多见。很多文献著录格式要求外文文献作者姓名中姓用全称而名用缩写。对于外文功底不强、对外国文化背景不够了解的作者来说,可能很难把握哪是姓哪是名,特别是那些小语种的或是很长的姓名。作为编辑,除了要掌握编辑技能,巩固加强外语、外国文化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如了解英语中的姓和名的由来、熟知英语中常见的姓和名等。另外,一篇文章中经常会引用同一位作者或同一个课题组的多篇文章,若发现2条文献中作者姓名的拼写有差别,就应仔细核对。只著录了部分作者而后面没加“等”或“et al”标示的情况也是参考文献作者姓名著录不准确的一种表现。这可能是因为有的作者认为只要列出第一作者就能检索文献,为了图方便,对参考文献的著录标准了解不够。根据国家标准,在参考文献表中3人以上多作者应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al”。对于编辑来说,可能无法很直观地辨别作者是否有未列出的参考文献作者姓名,这就需要作者自己重视、认真核查,因此编辑应提醒作者注意这一点。

(三)其他问题

1.标引内容与著录信息不相符

正文标引处所讨论的内容与文献著录信息不相符也是编辑核查校对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例如:正文中有“低于中国期刊网收录的3919种科技期刊的自引率〉0.200,占总数的14.30,与莫京的研究报道结果一致”;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为“刘雪立,方红玲,周志新,等.我国不同自引率科技期刊文献计量学特征的对照研究”。很显然,正文标引处为“莫京”的研究报道,而文后著录的参考文献作者却非其人。再如:正文中有“镀锌板的复合无铬钝化目前已有较多研究”,而从文后著录的参考文献的题名来看该文献研究的是铜的钝化。因此,编辑在阅稿过程中不能将文后参考文献部分与前文脱离,在编校正文的同时,对于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对照结合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校对。

宪法论文范文7

1.城镇化加速发展

城镇化代表着地区和国家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从江西城镇化率近十年统计变化来看,城镇化进程曲线具备“S”曲线中期初步形态,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与全国差距逐年缩小。“一群两带三区”的城镇布局主体架构已初步形成,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沪昆沿线城镇发展带、京九沿线城镇发展带,南昌都市区、赣州都市区、九江都市区正加快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扩大,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在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的有利环境下,人口向城镇流动的趋向更加明显,2013年建制镇数量增加到794个,城镇体系结构初步形成。南昌市梅岭镇等江西省124个镇以其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强劲、吸纳县域新增城镇人口能力较强、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等明显发展优势,入选全国重点建制镇,形成强有力的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城镇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几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优美生态、山青水绿凸显江西城镇化鲜明特色。

2.产业结构平稳高移

城镇化是第二、第三产业在城市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使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镇化建设需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而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活动的空间聚集,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同时第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江西产业以《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指导思想,依托全省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城镇规模扩张和人口集聚,推动城镇化建设稳步发展。按“诺瑟姆”曲线加速发展期,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相继上升,从江西产业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表4),自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出现明显转折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平稳发展,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期城镇化率37.10%处于加速发展中期起始阶段,基本符合“诺瑟姆”曲线的变化规律。

3.“三低”问题日益凸显

江西在工业化稳步推进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提升的进程中,2013年城镇化率已达到48.87%,与全国城镇化率的差距缩小至4.86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2210万,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21.77个百分点。但自2000年以来城镇化率始终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约6个百分点,目前11个设区市拥有22个城市,按通常意义上城市规模划分,大城市人口100万~500万,中等城市人口50万~100万,其中大城市只有南昌,中等城市有九江、赣州、抚州,总体上大中城市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未实现协同,产业与城市未实现融合,城镇化发展速度低于工业化,各主要设市区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南昌作为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紧邻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3个最具活力经济区域,具有较强的人口流动吸引力和容纳能力,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68.78%,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同期宜春城镇化率只有40.27%,高低相差28.51个百分点,仅有南昌、新余、萍乡、景德镇、鹰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另有数据显示,1990年~2012年,江西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6.06%,而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3个百分点,连续统计的15个主要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59.5平方公里扩展到928.8平方公里,增长了3.58倍;但同期户籍人口仅增长了两倍,人口城镇化速率远远低于土地城镇化速率,导致建城区产业强度和人口密度偏低,而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加快,失地农民人数增多,截至2013年末,江西省农民工总数达到789.5万人,其中省外就业540.7万人,省内就业248.8万人,由于各类因素与相关制度限制,省内就业农民工虽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仍难以真正成为城镇居民,市民化进程远低于人口转移的速度。全省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城镇化速率低于土地城镇化速率、市民化进程低于人口转移速度的“三低”现状,日益凸显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二、江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1.新型产业集聚促进城镇化发展

诺瑟姆曲线揭示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的过程就是要实现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发展新型城镇化要走“产城融合”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协调同步规划建设新型社区和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结合工业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形成人口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园区是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资源集约的重要平台,引导和鼓励重点产业新建项目、技改项目、配套项目、深加工项目入园建设,聚集发展。突出江西优势和特色,借国家重点发展长江经济带的东风,依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朝着“做强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体、龙头昂起”的最终目标,加速推进昌九一体化建设,扩大昌九工业走廊规模,并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一流高端产业集群,根据原有产业结构,南昌将重点建设航空、纺织、光伏、自动化、软件开发、汽车制造等产业,而九江将陆续建成石油化工基地、钢铁产业基地以及有机硅基地,形成南昌、九江双核驱动。振兴千年陶瓷,依托文化创意产业板块,打造景德镇“世界瓷都”,建设国家光伏产业基地,使新余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城,推进赣湘贸易合作平台建设,将萍乡努力打造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示范区,突出上饶赣浙闽皖四省交界的交通便利优势,加强传统的有色金属行业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开发并建设光伏和锂电池等新能源基地。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绿色崛起,并改革规范稀土钨等有色冶金的采挖及开发,引导稀土钨等有色冶金行业企业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龙头。预计到2016年,全省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5%,年平均城镇化水平提高约2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届时南昌、赣州和九江将发展成为特大城市,而上饶、吉安、新余、萍乡、景德镇、抚州、宜春将步入大城市行列。

2.城市核心增长构建城镇集群区

城市群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产物,是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促进城镇化质量水平提高的重要依托。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各生产要素逐渐向中心地区集聚,从而形成地理空间上的“增长极”。坚持城市集群发展的理念,构筑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构建南昌为核心、以昌九城镇走廊为重点,以环鄱阳湖其他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持建设鄱阳湖生态城市群,有序发展大中城市,打造沪昆城镇发展带和京九城镇发展带,推进南昌都市区、九江都市区、赣州都市区建设步伐。以城市群为载体,促进新一轮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加速南昌都市区建设,使之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加快南昌临空经济区、共青先导区的现代化建设速度,推进昌九新区发展,着力打造昌九电子商务核心新区。大力发展以专业市场为基础的专业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支持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市。率先重点建设南昌都市区内一批专业城镇,打造南昌小蓝汽车工业城、进贤县文化用品工业生产和交易基地、奉新县竹器和纺织品工业生产和交易基地、樟树市酒类食品和药品生产交易基地、鄱阳县水产珍珠基地、高安市建筑陶瓷产业基地、靖安县绿色旅游度假基地、万年县粮食与农产品生产和交易基地、新干县箱包生产和交易基地、万载县花炮产业生产和交易基地、余江县眼镜生产和交易基地、抚州市汽车零部件生产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推进南昌、九江等城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同时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能力,创建智慧交通中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重点建设交通枢纽工程,构建一个以地下轨道交通,地上快速高架路网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交通系统,推动南昌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卫星城疏散,加快南昌为中心的轨道交通建设,形成以高铁和快速铁路为主体架构的1小时交通圈,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城镇集群区。

3.服务产业升级优化比例结构

宪法论文范文8

1.税务基础工作需提高

目前部分发电企业无专职税务管理人员,兼职人员税务知识较少,不能按照税法要求计算、缴纳各项税款。发票的开具、使用无专人负责和使用登记,收到发票无审核。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管理流程不规范,存在超范围抵扣的风险。财务人员在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时候未进行辨识,对确实不应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行认证,认证后未立即做进项税转出。对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未全部做进项税转出。如购买餐饮设施用于职工食堂,购买节日物品用于员工个人而进行了进项税抵扣。

2.税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发电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对税务管理的理解有限、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企业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相当部分的企业未建立税务管理制度或已建立税务管理制度,但内控制度建设滞后,制度建设跟不上业务发展需要,治标不能治本;内部控制建设缺乏系统性,控制分散与控制不足并存,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盲区,结果是内部控制再多最后只是流于形式,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二、发电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加强会计核算工作

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按照准则的要求如实反映公司的经济业务,建立《财务工作管理标准》,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会计核算方面继续保持精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继续稳步提高,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会计核算标准化。结合公司业务特点编制《财务工作管理标准》,对核算中具体操作步骤、摘要的表述、会计凭证的附件、报销业务的发票等进行了统一要求,实现会计核算的标准化。统一和细化会计科目体系,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根据业务内容细化到部门、机组、项目等,满足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及其他经营管理的需要。健全财务内部稽核制度:建立“稽核凭证—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整改完善”的闭环控制程序,对于在稽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形成月度稽核报告,提示风险,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水平,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推动整体会计基础核算水平的提高。以会计核算“零差错”为目标,遵循准则,夯实基础,提高会计核算规范化程度。加强发票管理,严把发票关,特别是针对跨期发票、定额发票的规范性管理。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确保及时准确完成报表的编制上报,为股东方及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

2.加强税务管理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

加强对发票的规范性、报销凭证完整性的审核,防范涉税风险。充分利用税务中介专业力量的优势,分别对发票及涉税事项认真梳理,并出具审核报告,避免因会计核算等基础工作不规范引发的涉税风险。针对税务中介提出的涉税事项,逐项确认、明确整改计划、落实责任,实现规范的闭环管理,并将税务自查及税务中介审核问题举一反三,及时共享。建立《税务定期计划登记表》,月度内根据定期工作计划标注税务管理定期工作完成情况,并对不定期工作进行合理标注。建立完善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保管、开具等管理制度,设立《发票使用簿》使发票使用管理规范、有效,建立较好的发票使用登记制度。

3.建立全员税务风险防范的文化氛围

企业管理人员的意识对税务风险防范起着决定性作用,个别发电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对税务风险认识不足,随着国家稽查力度加大和法制化进程加快,税务稽查面越来越全面,侥幸过关的概率越来越小,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将税务风险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首位。企业业务形成是由业务人员经办,财税人员一般是对业务进行涉税处理和履行纳税申报义务,所以业务人员对税务风险认知程度及践行情况决定着其业务的税务风险的大小,比如虚假发票的取得,合同的签订方式和形式对涉税均存在影响,业务人员对税收态度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的大小。因此需要建立全员税务风险防范的文化氛围,从管理层到业务人员全面防范涉税风险。

4.加强税务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税务管理岗位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较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建立税收政策、法规等信息的采集与研究机制,对涉及企业外部和内部的税务信息进行归集、整理、传输与保管,建立公司级的税务知识库,实时更新税收法规政策。积极参加公司和部门组织的各项财务培训,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注册税务师等相关的课程,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及时跟踪新的税务政策,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的获取机制,及时掌握国家税务政策变化。通过《中国税务报》等税务刊物,及时获得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并将相关文章建立导读索引,方便大家查阅。

5.加强税务管理工作,实现由核算向管理职能的转化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税务管理工作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依法合规纳税的同时,应加强税务筹划的工作,通过税务筹划为企业节约纳税成本,规避涉税风险。加强税务筹划与公司生产经营的结合。除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外,加强税务工作对公司生产经营的支持,特别是合同管理中涉税问题的研究。针对公司生产经营进行全面的税收筹划。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