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范例

舞蹈教学

舞蹈教学范文1

高校舞蹈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是艺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能力的舞蹈人才的需求。然而,近年来,随着多元文化的丰富发展,高校舞蹈教学在丰富了形式和内容的前提下,却少有出色的舞蹈编排。舞蹈编排对高校舞蹈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舞蹈编排可以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今后舞蹈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舞蹈编排;高校舞蹈教学;启示

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表现展示优雅或高难度动作的表演形式,更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人们在听到音乐时就习惯性地摇摆四肢、舞动身体,充分说明了自身有舞蹈的渴望与诉求,这是不可压抑的,需要被尽情释放的欲望。所以舞蹈对人们而言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舞蹈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可以令其产生情感的共鸣,可以使其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在现代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舞蹈犹如人的精神栖息之地,能够使人得到片刻的休息和放松。为此,提高舞蹈教学,培养舞蹈人才,让舞蹈文化进一步得到发展,是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职责和义务。高校舞蹈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舞蹈能力,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随着多元文化的强势涌入,高校舞蹈教学正逐渐地丰富舞蹈教学的形式与内容。然而,近年来却少有出色的优秀的舞蹈编排作品,这严重影响到了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需要高校舞蹈教学工作者不断地反思与自省。

一、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

“高等学校作为我国人才的摇篮,为社会与国家提供了发展的原动力,在讲求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的今天,开设舞蹈教学显得十分必要。舞蹈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加强与艺术感知有着深远的地位和作用。”[1]然而在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改善。

(一)学生缺乏信心

在舞蹈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很多高难度动作,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往往动作很难达标,久而久之开始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且舞蹈课程是一项要同时耗费体力和精力的学科,学生的耐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受到考验磨炼,很容易被压力击垮,所以很多学生对于舞蹈学习常常缺乏足够的自信,而表现得犹豫不决、唯唯诺诺。

(二)缺少创新思维

舞蹈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现代文化的发展,舞蹈需要的是与时俱进,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观舞感受。然而,在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的今天,我国的舞蹈教学却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和改变。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仍然一味模仿陈旧的舞蹈动作,练习一成不变的舞蹈内容。这使得学生缺少了创新思维,逐渐丧失对舞蹈的热情。

二、舞蹈编排的意义作用

舞蹈编排是将一个一个分散零碎的舞蹈动作组合为一整套连贯紧密的舞蹈作品,并能够充分表达出舞者内心的情感和音乐的主旨。在对舞蹈进行编排的时候,能够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舞蹈艺术的魅力,令学生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自己对舞蹈的理解融入其中,所以利用舞蹈编排能够更好地拓展舞蹈教学内容,加强舞蹈教学的质量。教师将编排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们以小组形式分别进行设计、斟酌、排练、定型,这样一来,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逐渐丧失的学习热情会逐渐被唤回,学生的能力也将在不断思索、排演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提高。学生为了编排出情感炽烈、真实细微的舞蹈,就要积极从生活中寻求灵感,去挖掘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将现实的生活抽象、意化为舞蹈形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细微观察的敏感度,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还使得编排的舞蹈更加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学生可以在舞蹈编排时力求创新,将新的理念、新的诉求、新的道具融入舞蹈中,并通过新的形式表现出来,避免了一味的模仿,更具有现代冲击力。

三、舞蹈编排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将舞蹈编排引入舞蹈教学中,对高校舞蹈教学课程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深远的作用,然而舞蹈编排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舞蹈编排教学没有系统的明确的教学用书,学生很难接受到系统的学习,一旦教师缺少足够的专业性,就不能为学生进行合理地指导和评价。再如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有很强的个人喜恶,对学生的评价缺少客观性,让学生难以信服。不仅如此,舞蹈编排教学中还存在着功利化现象,学生更想在舞蹈表演中表现出个人魅力,却忽视了整体主旨和内容的表达,以至于舞蹈编排缺少核心灵魂。为此舞蹈教学工作者应该大力担起自身职责,不断加强自身能力的专业性,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合理的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完善自我,并利用丰富的舞蹈经验和专业的舞蹈水平为学生进行客观点评指正,不掺杂任何私人感情,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并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舞蹈编排的意义,让学生在表现出自我个性的同时赋予舞蹈作品以核心灵魂。

四、结论

舞蹈编排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自编动作,跳出自己的风格。”[2]这是舞蹈艺术所追求的自由、个性、真实,只有释放了内心的激情,舞蹈才真正能够触碰人心,与他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成为精神灵魂的一场对话之旅。

作者:于磊 单位: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舞蹈教学范文2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影响到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大众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高中生对舞蹈学科不甚了解,也未接受过系统的舞蹈培训。从现在的高校招生制度来看,高职院校招收的大专学生舞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舞蹈基础薄弱。

所以,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舞蹈教学来说,扎实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是教学开展的第一步。那么,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舞蹈教学开展实践,幼师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所以,学校舞蹈教学的开展,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舞蹈技能训练,加强学生对舞蹈技能的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幼儿舞蹈创编,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舞蹈技能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幼儿舞蹈教学提供专业上的保障。

2、学生必须掌握全面的舞蹈知识

新世纪以来,教育界对学前教育事业更加的关注,同时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和修养对于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完全胜任舞蹈教师这一职业,也关系到学生将来是否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科学的传授给幼儿。

所以,在学校的舞蹈教学课堂实践中,学生不仅要系统地学习舞蹈理论、舞蹈美学、舞蹈教育等知识,还要对国内外的舞蹈历史和舞蹈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系统的舞蹈课程学习,有助于艺术院校的舞蹈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只有对舞蹈学科知识的全面积累,学生才能在将来的幼儿舞蹈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3、学生综合能力为幼儿舞蹈教学实践提供了保障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舞蹈学生在毕业之后,一部分从事演出,一部分从事教学,尤其是进行幼儿舞蹈教学的学生较多。针对这一点,学校舞蹈课程设置,不仅仅只局限于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而是为了让该专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更好的为日后的幼儿舞蹈教学进行实践。显然,学生的从业能力都是可以在学校的培养的,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幼师在将来的幼儿教学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才能。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实践,更应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心理素质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将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语言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舞蹈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实践中。

艺术类职业院校的舞蹈教学利用三年的时间,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将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表达、分析、观察、表演、创作、指导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进行充分的锻炼,在舞蹈教学活动中体验如何进行幼儿舞蹈教学,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最高“境界”。现今,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思想的教学实践,舞蹈教学备受各界关注。艺术院校开展的舞蹈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必备的教学技能。

舞蹈教学范文3

关键词:儿童舞蹈;舞蹈道具;舞蹈教学;重要性

儿童舞蹈指的是在幼儿、儿童年龄阶段展现出的舞蹈形式。当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的物质和文化的要求,社会舞蹈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在众多的舞蹈机构中,儿童舞蹈教育的现状层次不齐,鱼龙混杂,对于舞蹈的教学大纲,大多定格于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教材、北京舞蹈学院考级教材、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考级教材等等,大多根据教材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而往往忽略了老师创造性的去开发孩子的表现力、模仿力、情绪表达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培训机构中应该把考级教材与老师的自编教材相互结合,老师的自编舞蹈教材与舞蹈道具相互结合,充分发挥老师与孩子的创造力与表现能力,让舞蹈课变的更加生动鲜活。

一舞蹈道具是儿童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道具指的是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所使用的物品,它是多种多样的,多由表演者随身携带,是舞蹈舞台艺术的造型手段之一,是创造舞蹈形象地有机组成部分,是构成完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舞蹈范畴内,舞蹈道具的引用,大大加深了孩子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同时更为形象的展现出舞蹈作品的形象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加强了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为孩子日后舞蹈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舞蹈道具在舞蹈教学中,主要分为生活或劳动用具、抽象道具、民族民间舞道具、场景道具、模仿类道具、生活或劳动用品(创造性道具)等等。舞蹈道具在舞蹈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民间舞道具与儿童舞蹈教学相结合

在舞蹈教学中,我们利用舞蹈教学道具,对孩子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笔者以藏族舞蹈中的太阳鼓为例子,把太阳鼓与腿的柔韧性训练相互结合。让孩子在正步位绷脚伸坐的基础上,把太阳鼓放在脚的正前方,双手拿着鼓锤,从大腿、膝盖、小腿、太阳鼓的顺序依次捶下。利用太阳鼓的敲打,训练了孩子的腿的柔软性。这样的练习,不仅仅提高了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增加了舞蹈教学的创新性与趣味性。

(二)生活用品或者劳动用具与舞蹈作品相互结合

这个生活用品一定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生活做一个全新的诠释。例如:第九届小荷风采中,河南代表队舞蹈作品《多了一个你》为例,舞蹈组合选用宝宝推车和娃娃的组合,充分展示出社会二胎的热点问题,更形象的表现了孩子对爸爸妈妈生二胎的态度的转变,从不认可二胎的出现,到自己深深的爱上了二胎的弟弟妹妹这个过程;从对弟弟妹妹的不理不睬,到自己主动推着推车,带着弟弟妹妹去学习的转变的过程。舞蹈道具的运用与舞蹈作品反应的社会热点问题充分的结合,更为形象的展示出二胎时代心理变化过程的状态。

(三)模仿类道具的引用

儿童舞蹈教学特别是学前阶段的舞蹈教学,舞蹈作品的塑造大部分是以模仿方法去诠释舞蹈作品的,比如小猫、小鸡、小猪等等。除了用肢体的动作来表现舞蹈作品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头饰、翅膀等形象的舞蹈道具来更为形象的展示作品。例如在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教材中,老鹰捉小鸡中,笔者认为,我们利用小鸡的帽子与母鸡帽子与翅膀的头饰或者造型,能够更能形象的展示出小鸡与母鸡的形象,让孩子在作品里更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定位,生动鲜活地在舞蹈作品中表现出小鸡与母鸡、老鹰的形象。

(四)场景道具或者创造性道具的应用,能够更准确的表现出舞蹈作品的形象

我们通常看到的舞蹈作品,大多是由肢体动作与服装表现出的作品,对于一些特殊的场景道具或者创造性道具的应用,了解甚少。所以这也是造成儿童舞蹈教师在舞蹈作品编创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更是舞蹈教师需要在今后努力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以儿童舞蹈作品《我的爸爸妈妈》为例,作品中以一个大型手机电话为形象,生动鲜活地反应出生活里的爸爸妈妈,常常拿着手机玩,而忽略了自己的孩子为主题,让孩子对着大型电话反应出真实的想法:我不是你们的孩子,你们的孩子是“手机”。大型的手机电话,做为一面镜子,不仅仅形象的反应了爸爸妈妈眼里的手机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更加生动地表现出,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面对大型的手机好像面对自己的爸爸妈妈,心里的话没有保留地流落出来。

二舞蹈道具与舞蹈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舞蹈的社会培训机构中,很多机构本着盈利为目的,往往忽略了教学、教研的重要性。低价格的恶性竞争中,往往会在教学里大打折扣。不要说舞蹈道具应用到教学中,连基础的舞蹈教学用品都配置较少,根本不能满足舞蹈教学的基本需要。综上所述,舞蹈道具对于舞蹈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舞蹈道具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儿童舞蹈教师都特别清楚,对于启蒙班的孩子来说,兴趣教学与基本功教学相互结合是衡量一节舞蹈课好坏的重要标准。大多数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往往都不屑给启蒙班的孩子上课,认为以自己的舞蹈造诣应该给更大的孩子或者更专业的孩子上课,造成现有的儿童培训机构中,启蒙班的舞蹈老师大多以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为主。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对舞蹈的学习往往始于大学阶段,对于舞蹈基础训练、舞蹈教学基本方法、教学道具的引用等等都处于舞蹈训练的初级阶段。根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讲,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设置一般只有2年的时间,学习的内容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律动和节奏练习,所以根本无法胜任舞蹈教学的需要。导致教学严重缩水,学习效果极差。笔者认为,一个专业的舞蹈培训机构,对于启蒙班的舞蹈老师来说,更加应该选舞蹈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学与教研,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运用舞蹈道具与教学训练目的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与基本功的练习,这才能让孩子在启蒙的舞蹈阶段就培养一种学习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二)舞蹈道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完美地塑造舞蹈作品形象

舞蹈要想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往往会通过使用道具来进行辅助,如:鲜花、斗笠、扇子、雨伞等,这些都是舞蹈中很常见的道具,通过使用这些道具既可以增强舞蹈艺术的感染力,表达出作品的内涵,又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作品主题以及相应的时代背景,传达出表演者的思想感情,使舞蹈作品的主题得以升华。如少儿舞剧《嬉雨》,将一个小木盆作为道具,通过踩盆、拍盆等对道具的几种用法,以及表演者所使用的少儿词汇,塑造出天真活泼的孩子的形象,也烘托出舞蹈作品主题。

(三)道具可以更加鲜明地表达舞蹈主题

舞蹈作为一门综合型艺术,既需要准确的表达出编剧的思想,同时也要准确表达舞蹈组合或者作品的主题。既需要音乐、服装等手段的辅助,也需要通过道具来进行准确地角色定位和环境的提示。一朵花、一面红旗等道具,能够深刻的表现出舞蹈组合或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或创作形式,同时还能表现出学生此时此刻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烘托出舞蹈主题。如舞蹈《快乐的甲板》,通过运用日常生活道具,诸如栏杆、刷子等,以及表演者的舞蹈动作,来传达出日常工作中无限快乐的情景。

(四)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具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模式

舞蹈教学范文4

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目的及需要的一种内心反应,它显示着人对外部环境事物的主观态度。舞蹈是指通过舞者的肢体形态把人类形形色色的情感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所传达和表现的情感更加直观和自然,也更具美感。因此,舞蹈的灵魂就是情感,这是舞蹈的核心部分,舞蹈是一种人类进行情感表达的方式,情感则是它的内容和本质。舞蹈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简单的动作,其实质是透过舞蹈技术动作,表现人类的情感体验。舞蹈重在传神,是要表现一定人物特征心理的艺术形式。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在教会学生动作技术的基础上,更要帮助学生理解舞蹈所蕴含的情感,掌握舞蹈教学的本质。舞蹈是艺术的表现工具,是舞者的肢体语言,舞者需要通过自己的听觉、视觉和感觉来分析和判断教师的演示和讲解,然后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感悟,进而调整自己的肢体形态,并获得更好的表现经验。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舞蹈教学效果,就要在舞蹈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把情感培养作为舞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学生的舞蹈情感调整到积极状态,并且在日常的训练中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提高和完善学生的舞蹈技巧及艺术表现力,引起人们的共鸣。

二、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

(一)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善紧张的师生关系。舞蹈技能训练对舞者的体力消耗较大,容易让学生产生辛苦、乏味的感受,使学生对舞蹈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助于提高舞蹈训练的成效。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但能提高学生舞蹈训练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技能的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地效果。对学生舞蹈情感的积极培养,也能够激发他们无限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激情。在舞蹈教学活动中,积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能够帮助挖掘学生艺术创造的潜能,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能够拥有强烈的认同感,更加勇于表现自我,并获得直观、有形、可感的深刻体会。良好的师生活动改善了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更主动、愉快地提高舞蹈艺术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审美经验,有利于新情感的产生;还能丰富学生已获得的艺术表现能力,形成正确的舞蹈艺术审美观,从而创造更为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调控课堂,通过科学有效地教学手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教学过程中,维系着和教师之间良好的关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掌握舞蹈技术动作。

(二)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音乐对于舞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好的音乐能对舞蹈训练的效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再好的舞蹈,离开了音乐的衬托,亦将失去生命和意义。音乐可以说是舞蹈表现情感的依托。不同的舞蹈,其所表现的人物情感不同,对于所选择的音乐也要有区别,不能千篇一律。因此,教师要选择适合的舞蹈背景音乐,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利用音乐的效果辅助自己的舞蹈教学。音乐与舞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在音乐的烘托下,舞蹈表现才多姿多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挖掘音乐的效果,使学生体会到不同舞蹈所传达的不同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和理解水平,将舞蹈教学水平推向更高的层次。

(三)激发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舞蹈情感表达的源泉。一个人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赋予自身的情感生动性,才能体现在表现的舞蹈形式中。教师在舞蹈教学活动中,要针对不同的舞蹈作品设定不同的舞蹈情境,通过丰富生动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和创新能力。想象力是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很多灵感的出现,都是依赖于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断推陈出新,产生新的想法,并付诸行动,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在舞蹈想象力的激发中,教师要让学生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思想。例如:在表演维族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时,笔者先让学生感受维吾尔族热烈奔放、粗犷欢快的音乐,然后以音乐带动肢体动作,并且还要在情绪与动作中体现出维吾尔族人的热情与奔放,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和想象,进而通过舞蹈创造性地展示出维吾尔族的民族特色。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无限的想象与创造,能够更好地表达出舞蹈本身的情感和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舞蹈艺术创作的有力保障,也是舞蹈情感表达的有效途径,只有将音乐、表情、想象力与创造力完美地与舞蹈技巧相结合,才能准确地表达舞蹈情感,达到舞蹈表现的最高境界。

(四)培养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对于初学舞蹈的人来说,他们缺乏舞蹈功底,只能从基础练习开始,从掌握简单的动作开始练习,而模仿是学习舞蹈的最快途径。通过模仿,学生能够很快掌握技术动作的结构和组成,从而体会舞蹈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所流露的情绪,使他们在受到舞蹈艺术形象熏陶的同时,激发舞蹈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模仿应该贯穿于整个舞蹈学习的过程之中,模仿优秀的舞蹈动作,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肢体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和舞蹈知识,充分表达自己对艺术形象的情感和认知。模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照搬过程,而是要有针对性地模仿,对于一些好的舞蹈动作,通过模仿,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东西,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深化这一技术动作,从而达到最终掌握的目的。

三、结语

舞蹈教学范文5

关键词:山西民间舞蹈;高校舞蹈教学;地方院校

如今,社会各界都强调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这不仅是文化部门应当承担的职责,也是地方院校舞蹈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山西民间舞蹈是山西珍贵的文化资源,深刻地反映出山西民俗文化的魅力。在地方院校的舞蹈教学里,应当合理地融入山西民间舞蹈资源,建设富有鲜明特色的山西民间舞蹈课程,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山西民间舞蹈的影响力,推动山西民间舞蹈实现更加良好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也可以实现地方院校舞蹈教学的创新。

一、山西民间舞蹈概述

山西民间舞蹈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流露出独特的、富有山西地域色彩的艺术风格。总的来说,山西民间舞蹈包括鼓舞类、秧歌类与二人台类等,鼓舞类具体又包括万荣花鼓、绛州鼓乐、威风锣鼓、舞蹈锣鼓;秧歌类包括原平“凤秧歌”、临县“伞头秧歌”、汾孝“地秧歌舞”、左权小花戏……总的来看,秧歌主要分布于山西的北部与中部地区,鼓舞则主要分布于山西的南部地区,而自然气息浓厚、带有强烈故事色彩的原始舞蹈则主要分布于较为落后的山区、乡村。基本上山西各个县都形成了体现该地民俗文化与艺术气息的舞蹈,甚至一些村庄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舞蹈艺术。这些质朴、纯粹的山西民间舞蹈是山西劳动人民的卓越创造,代表着一代代热爱艺术的山西劳动人民心血的见证,彰显出鲜明的艺术特色。山西民间舞蹈表现的内容非常丰富,比如,山西人民辛勤的劳动、男女之间真挚的情感、传统的民族风俗等都有所表现,除此之外,自然界里美丽的风景与奇妙的生物也成为了山西民间舞蹈表现的题材。山西民间舞蹈还会采用托物言志等方式表达广大山西民众内心强烈的憧憬与丰富的情感。山西民间舞蹈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山西民间舞蹈会采用丰富的道具,例如在表演灯舞时,演员们会使用龙灯、花篮灯等道具表现灯舞的特点与主题;为了明确地表现演员演绎的具体身份,舞蹈演员在表演时会使用“伞头”“货郎”等道具。二是山西舞蹈彰显出独特的曲折美感与线性美感。山西民间舞蹈蕴含着精美、生动的图案,并且其队形也展现出丰富的变化,山西民间舞蹈的图案都是由舞队在实施恰当的场地、位置变化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流动线条之美。三是山西民间舞蹈的动作里会显现出一些意蕴深厚的杂技武术动作,舞蹈与杂技相得益彰,更添风韵。四是山西民间舞蹈都是借助山西民俗活动这一载体予以表现的,几乎所有的山西民间歌舞活动都与传统节日、礼仪活动、祭祀活动等具有密切联系,表现出娱人与娱神并重的特征。山西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具有浓郁的民俗气息。但在社会信息化、娱乐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人们对传统民间舞蹈的重视程度不断降低,加之受到拉丁舞、芭蕾舞、街舞等舞蹈艺术的冲击,山西民间舞蹈的生存发展空间可谓越来越狭隘。而使山西民间舞蹈与地方院校舞蹈教学予以有效的融合,便是解决山西民间舞蹈发展困境的良好手段。

二、山西民间舞蹈融入地方院校舞蹈教学的意义

山西民间舞蹈是非常优秀的文化资源,同时也能够将其合理地运用于舞蹈教学中。山西民间舞蹈的类型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总的来说,将山西民间舞蹈融入地方院校舞蹈教学中,具有较大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在社会积极提倡文化融合的背景下,不同地域中的地方文化都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同时,随着文化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舞蹈资源与地方院校舞蹈教学的融合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路径。将山西民间舞蹈融入地方院校舞蹈教学中,能够使山西民间舞蹈这种小众的艺术借助舞蹈教学这一平台实现更加广泛的传播与更为良好的传承。此外,舞蹈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校举办的晚会上生动演绎出富有民俗气息的山西民间舞蹈,这可以让人们在欣赏山西民间舞蹈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山西民间舞蹈的魅力,对山西民间舞蹈产生强烈的兴趣,进而促进山西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二)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将山西民间舞蹈合理地融入地方院校的舞蹈教学中,不仅能让舞蹈专业的学生获得更为多元的习得知识的途径,丰富学生的审美视野,还能够使其深刻感知到山西地方文化的艺术魅力与深厚意蕴,明白自身所应承担的传承、发展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的职责,对璀璨的山西地方文化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进而对民族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认同感。并且,在舞蹈教学中融入山西民间舞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促使舞蹈教学课程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因而,地方院校舞蹈教师应当在舞蹈教学中充分彰显出山西民间舞蹈文化的魅力与意蕴,使山西地方文化的传承、发扬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能丰富地方院校的舞蹈教学内容

地方院校舞蹈教学的内容通常都集中于较为大众的舞蹈上,如拉丁舞、芭蕾舞等。而将山西民间舞蹈这种小众的、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舞蹈融入到地方院校的舞蹈教学中,能够使舞蹈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人们常见的舞蹈形式上。而且,山西民间舞蹈的融入,也会使地方院校的舞蹈教学更富有特色,带有鲜明的民俗气息,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舞蹈课程的兴趣。

三、山西民间舞蹈融入地方院校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充分认识到山西民间舞蹈的教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山西民间舞蹈是山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舞蹈类型,属于山西文化的精粹。将山西民间舞蹈融入地方院校的舞蹈教学中时,许多地方院校只注重山西民间舞蹈的动作、外在表现形式的教学,完全忽略了山西民间舞蹈历史文化内涵的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山西民间舞蹈教学的教学价值,也导致学生无法精准、深刻地认知与把握山西民间舞蹈,获得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山西民间舞蹈教材的创编与选择不合理

要使山西民间舞蹈合理地融入地方院校的舞蹈教学中,优良的教材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山西民间舞蹈教学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然而,大部分地方院校在进行山西民间舞蹈教学时,选择的教材过于基础,缺乏专业的、内容丰富精细的教材。与此同时,地方院校也并未创编具有较强针对性、富有特色的山西民间舞蹈教材。所以,山西民间舞蹈教材在创编与选择上不合理,对地方院校山西民间舞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

(三)山西民间舞蹈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

舞蹈不只是一门关于动作、技巧的艺术,同时内在情感的传达也是舞蹈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山西民间舞蹈是山西地方文化的代表,涵盖了山西民众进行情感表达的方式。但是,在对山西民间舞蹈展开教学时,舞蹈教师一般只注重山西民间舞蹈动作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山西民间舞蹈教学里情感教育的缺失,造成山西民间舞蹈与地方院校舞蹈教学的融合只停留于表面,学生并未深刻感知到山西民间舞蹈的内涵。

四、山西民间舞蹈与地方院校舞蹈教学的融合发展策略

(一)创新与改善山西民间舞蹈的教学方法

如果要使山西民间舞蹈和地方院校舞蹈教学实现良好的融合发展,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地方院校应该尽量选择效果优良的舞蹈教学方法,不仅要对山西民间舞蹈动作的教学予以充分关注,同时也应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在此过程中,舞蹈教师可以合理、恰当地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方法,保证山西民间舞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应当尽可能选择富有层次感、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确切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这样才可以让每位学生获得充分的个性化发展。此外,在对山西民间舞蹈展开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适当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实地调查、探索山西民间舞蹈资源,参与表演节目,生动地演绎山西民间舞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山西民间舞蹈。

(二)丰富山西民间舞蹈教学的教材内容

优秀的教材是开展山西民间舞蹈教学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山西民间舞蹈和地方院校舞蹈教学实现良好的融合,丰富而优异的教材是不可或缺的,这样的教材能够保证山西民间舞蹈获得优良的教学效果。首先,山西舞蹈教材的选取与创编都应当注重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并恰当、合理地分析山西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与态势,使山西民间舞蹈的演绎能够以客观、前沿的理论知识的形式予以表达。此外,在创编山西民间舞蹈教材的过程中,应当精心、细致地提取出山西民间舞蹈的关键元素,针对山西民间舞蹈的关键元素展开详尽、深入的分析、探究,这是因为山西民间舞蹈的关键元素是其区别于其他舞蹈类型的核心要点。此外,在创编山西民间舞蹈教材时,应当注重其中表达的舞蹈教学思想要尽可能贴近国际舞蹈教育理念,使山西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时俱进,和世界舞蹈的发展接轨,这样也能为山西民间舞蹈走向国际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山西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

(三)深入地学习山西民间舞蹈文化

对于任何一种舞蹈而言,文化都是舞蹈的核心内容与内在底蕴,因而要使山西民间舞蹈合理地融入到地方院校的舞蹈教学中,便应当提前充分、深入地学习山西民间舞蹈文化。根据以往民间舞蹈与高校舞蹈教学融合发展的经验来看,民间舞蹈文化学习的欠缺是导致教学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民间舞蹈风格的流露与表达。正因如此,在将山西民间舞蹈融入地方院校舞蹈教学之前,应当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把握山西民间舞蹈文化,掌握山西民间舞蹈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传达的文化寓意,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明确地认知与理解山西民间舞蹈。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想象力

山西民间舞蹈与地方院校舞蹈教学的交融,最后都是以具体的样式与形象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要让学生清晰明确地感知到山西民间舞蹈和地方院校舞蹈教学的交融,从舞蹈动作感知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那么学生想象力的提高便显得十分重要。若是舞蹈专业的学生缺乏良好的想象力,那么他们在学习与表演山西民间舞蹈时,便无法清晰地感悟、领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所以,要使山西民间舞蹈与地方院校舞蹈教学实现良好的融合发展,就应当采取恰当的方式合理地培养学生的舞蹈想象力,如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描绘舞蹈动作艺术等,这样学生能够对山西民间舞蹈形成更加深刻的认知,推动山西民间舞蹈教学有序开展。

(五)舞蹈教师应当增强自身素质

山西民间舞蹈和地方院校舞蹈教学的融合主要是通过舞蹈专业教师实施的,这也充分说明了舞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舞蹈教师拥有良好的素养,那么山西民间舞蹈和地方院校舞蹈教学的融合才能够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山西民间舞蹈蕴含的深厚内涵与价值才可以获得充分的彰显。地方院校舞蹈教师应当通过书籍、网络等媒介,以及实地的走访、考察,了解与探究山西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与特色,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向学生传达山西民间舞蹈的关键信息,使山西民间舞蹈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另外,地方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师彼此之间应当针对山西民间舞蹈的教学展开充分的交流,旨在分享山西民间舞蹈教学的重难点与技巧等,这样能够促进不同教师的共同进步,使山西民间舞蹈教学与地方院校舞蹈教学实现更为紧密的融合。

五、结语

舞蹈教学范文6

舞蹈与美育之间是具有着密切关联的,在现代的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如何能够准确把握舞蹈动作的情感内涵,并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出舞蹈作品的美感,也是舞蹈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不能一味停留于对动作的机械模仿,只有通过学生审美意识加工理解后在通过肢体表达展现出来的舞蹈才能真正体现出艺术美感。本文中将针对舞蹈美育在专业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

舞蹈美育修养;专业舞蹈教学;重要性

舞蹈是人类对于情感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舞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文明时代,也可以说舞蹈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舞蹈艺术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人类对美的欣赏与不断追求的过程,发展至今舞蹈教育也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舞蹈与美的紧密联系,在专业舞蹈教学中充分发挥舞蹈美育的价值,能够有效的提高舞蹈教学的效果,也可以说舞蹈美育对于专业舞蹈教学而言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美育与舞蹈的关系

(一)美育的概念

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受教育者审美意识、观念、素养,提升受教育者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的全面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培养手段。

(二)舞蹈是美育的有效途径

舞蹈是一种形体的艺术,舞蹈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始终,每一时期的舞蹈都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及人们对不同形式的美的追求,可以说舞蹈本身便是一种美的体现,因此,对于现代审美教育而言,舞蹈无疑能够发挥出十分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舞蹈自身要求在形体动作上要能够展现出美感,进而通过视觉对观者产生刺激,而同时,舞蹈还往往会配合一些优美的音乐,这也就能够在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舞蹈动作虽然是具体可观的,但舞蹈动作所蕴含的内容确是含蓄、隐性的,这就可以通过舞蹈动作的表达调动人们的思维意识,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经过想象的加工还能够实现在思想上对于美的进一步体验,这些对于美育而言都是十分有利的。以舞蹈为渠道进行美育教育,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美育有助于舞蹈表演水平的提升

美育注重的是受教育者的审美素养,这既包括外在方面对美的把握,也包括在情感上对于美的把握,通过美育教育来提高舞蹈表演者的审美素质与修养,能够更好地帮助表演者加深对美的认识,增强对美的判断能力,从而对自身的舞蹈动作表现进行积极的调整,将自己对于美的理解融入到舞蹈动作与形体当中,并在舞蹈表演中展现出来,这也就能够给观众更好的审美体验,而舞蹈表演者的表演水平也将随着审美素养的增强而得到逐步的提升。

二、舞蹈美育在专业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形体美育对于专业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形体美育是舞蹈美育的重要组成,也是舞蹈美育作用于舞蹈外在层面上的重要部分,舞蹈本身是一种形体艺术,其对于美的表达也主要是通过形体而实现的,这也就决定了对于形体美的把握在舞蹈教学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形体美育更加关注对于学生形体的训练,让学生通过形态动作来感受美和展现美,其对于学生形体美的要求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包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坐、立、走姿的规范,长期的形体美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了解形体美的表现方法,并养成正确的形体姿势习惯,帮助学生改变不良姿势,在专业舞蹈教学中也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动作的要领,并以审美的视角来评判形体动作完成的效果,这也能够使学生的舞蹈动作表现的更加优美,进而更好的增强舞蹈的表现力,改善舞蹈教学的效果。而要在专业舞蹈教学当中更好的发挥出形体美育的作用,还需要结合舞蹈类别的不同,针对舞蹈的具体特点,以及对于形体表现的要求,合理制定形体美育的方案,科学选择形体美育的开展方式,使形体美育与舞蹈教学更好的结合起来,让形体美育为舞蹈教学更好的提供服务。同时,也要注重在舞蹈教学的基础教学当中加强对学生形体美的把握,将形体美育融入到舞蹈基本功教学以及舞蹈课堂的各个部分当中,如对于学生在舞蹈课的休息时间中的形体仪态也要加以规范,从而帮助学生良好形体习惯的养成,这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信心,使学生在舞蹈表演中能够有更好的发挥。

(二)情感美育对于专业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美学大师格洛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说道:“舞蹈是一种高尚的艺术,在激动人心和陶冶情操上是其他艺术行为难以比拟的”作为一种人体艺术,舞蹈的特殊性极其明显。舞蹈艺术的本体是各种美妙的舞蹈动作。在表达和传递感情方面,舞蹈具有语言和音乐难以达到的妙处。动作是一种舞蹈语言,它是舞者的诉说,通过这种特殊的语言从而达到创造视觉形象来唤起观众的联想和想象的基本功能。其中舞者与观者的交流方式主要以“意会”为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体验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主观感受,有时候人们无法将一种美妙的感觉诉说出来,而舞蹈的使命就是将这种细微的美形象的表达出来。在专业舞蹈教学中,如何能够使学生掌握通过形体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能力,也是决定能否将学生培养为“有灵魂的舞者”的关键所在,情感美育所关注的正是人对于情感中美的感知、理解与把握的能力,通过情感美育的作用发挥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舞蹈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的掌控能力,通过学生参与舞蹈的表演,将自身的情感与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融为一体,并在学生自我情感的加工下使舞蹈原有的情感内涵得到升华,也是学生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这对于学生舞蹈的学习以及未来舞蹈作品的创作与表演而言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结语

美育既能够通过舞蹈艺术得以实现,也能够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而对于专业舞蹈教学而言,无论是形体美育还是情感美育,都能够发挥出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当前时期专业舞蹈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美育对于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美育的积极价值,全面推动我国舞蹈教育的发展,也为我国未来的舞蹈创作型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晓旭 单位:大连市艺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郭薇.大学生舞蹈美育教育的意义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

舞蹈教学范文7

【关键词】舞蹈教学;舞蹈表演;策略探讨;舞蹈基本训练

一、舞蹈教学概述

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管是舞蹈老师还是学生都应对舞蹈基本训练高度重视。因为精湛的舞蹈艺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的,所以,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制定详细的、科学的、系统性的基础训练,有计划地提升学生身体的基本素质,如柔韧性、耐性、协调性以及灵活性等。另外,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所有的舞蹈动作,例如跳跃、旋转以及翻转等。须知舞蹈表演训练并非只是身体素质的比拼,而是让人在对身体结构以及基本原理理解之后,借助一些外界训练,帮助舞者将自身的舞蹈素养、身体素质以及思想情感融汇在一起,然后全面提升。下文根据舞蹈教学的基本特点,对舞蹈教学中的舞蹈表演基本训练策略进行探讨。

二、在舞蹈教学中对舞蹈表演进行基本训练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是一种艺术的分享形式,但是,在这个分享的过程中需要依托舞蹈动作来完成,因此,加强舞蹈基本训练十分有必要。表演的初衷是借助不同的动作形式进行思想情感的传递,为了能够让观众更好地领悟和感受舞者的内心,舞者往往需要借助于舞蹈的基本动作,当然,娴熟的舞蹈表演是需要经过大量练习才能达到的。舞蹈教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之前,可以说它是人类精神文明传承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社会的进步以及文明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舞蹈教育的发展进步主要体现在舞者的技艺表现水平上,因为舞蹈表演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借助生动的肢体语言,让观众领略视觉盛宴,感受生命的伟大,而这些都需要依托基础训练才能实现。因此,加强舞蹈表演基本教学是发展舞蹈艺术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舞者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帮助舞者拥有更高超的舞技。因此,加强舞蹈表演基本训练对舞蹈表演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三、舞蹈教学中对舞蹈表演进行基本训练的策略探讨

(一)加强舞蹈表演基本功训练

许多执教者对于舞蹈基本功不够重视,这种错误的认识直接导致了其在执教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而且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对舞蹈失去兴趣,再加上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比较单一和辛苦,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产生一系列的逆反心理。上述情况都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对于舞蹈基本训练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造成的。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学生存在一个认识误区,认为自己学习舞蹈的时间太晚,身体条件已经成熟,即使是再进行锻炼也无法有新的进步,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虽然舞蹈训练应当抓住黄金时期,但是也并非其他的年龄段训练就没有作用了,只是效果有所降低而已。所以,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务必要帮助学生改变这种错误的看法,必须要在学生之间宣传好舞蹈表演基本训练对于整个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让舞蹈学习者克服心理障碍,并且积极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从而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之后的舞蹈表演做好准备。在进行基础动作训练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每一个动作的理解,加深对舞蹈艺术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气质,这样才有利于舞蹈表演的学习。

(二)要让学生对舞蹈表演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解

理论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在进行舞蹈表演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当加强学生舞蹈表演的理论知识学习,因为只有加强舞蹈表演的理论知识学习才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舞蹈表演的精髓和内涵,当然也就会对学生之后的舞蹈表演大有裨益。具体的舞蹈理论教学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可以将舞蹈表演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实践学习中去。最后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于学生的舞台表演应尽量持鼓励态度,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主体,而舞蹈艺术就是为了展现生活和个性,只有将舞者的情感注入舞蹈才能促使学生舞蹈表演水平不断地提升。

(三)对学生进行表演能力的培训

舞蹈的表现形式虽然是一系列的肢体动作,但是表演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与影视剧的演员有所不同,舞蹈表演过程中无法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只能够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该种表演艺术对于表演者的要求相对更高。所以,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舞蹈表演模块的重视,借助于基本训练,帮助舞者实现更加完美的舞台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并尝试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注入自己的舞蹈表演中,这样的感情表达更加真切和自然。其实,任何的艺术都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并且十分注重细节的把控,舞蹈表演也不例外。在具体的舞蹈表演训练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规范每一个舞蹈动作之外,还要帮助学生进行气息训练,因为一个人表演者的气息对于一个舞蹈者而言就如同一个人的性格一般,可以说个人气息决定了人舞蹈的风格走向,因此,必须重视该部分教学。最后就是情感的表现,想要通过舞蹈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那么仅仅依靠完美的设计编排和动作是不够的,它需要舞者具有真挚的情感,并且将自己的感情与舞蹈动作交织在一起,才能完美地表达舞蹈的内容。

(四)借助呼吸想象等特殊训练强化基础

其实,舞蹈艺术的最高层级就是肢体动作与心灵相契合,通过形体表演,让观众感同身受地体会和感受舞者的充沛情感。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每一个呼吸和每一个想象都成了构成舞蹈艺术的重要部分,所以每一部分都需要加强训练,只有如此才能促使学生舞蹈思维和舞蹈素养的养成,并且它们有利于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因此,在舞蹈基础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借助呼吸想象等特殊训练,加强学生动作、呼吸以及思想传达的相互配合,借助这些特殊的强化训练,不但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训练的参与度,而且还能在某些程度上提升学生对舞蹈表演的兴趣,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对舞蹈艺术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针对以上内容,教师通过专门的指导,帮助学生体验不同舞蹈表演中的不同呼吸节奏和不同的细节处理,进而引导身体、思绪和细微操作的完美契合,最终呈现给观众非凡的韵律美感。

(五)对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进行训练

艺术源于生活并且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无论是舞蹈表演还是舞蹈训练都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脱离了基本的生活,任何的艺术形式都会变得空洞无物。所以,在进行舞蹈表演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并让学生明白生活对于舞蹈表演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促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对于观察内容尽量选择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前期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确立具体的观察对象,并且教授学生观察的方式,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学生提升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六)对学生进行感知能力的训练

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只有将自己融入到舞蹈表演之中,才能完美地向观众传递舞蹈的内涵。所以,在整个舞蹈表演过程中感觉是提升舞蹈内涵的关键点,所以,舞蹈学习者在表演中找到舞蹈的感觉非常重要。除此之外,听觉对于舞蹈表演者的感知能力有着很重要的关联影响,因为音乐是可以帮助人们营造一种想象空间的,它可帮助舞者营造一个氛围,帮助其更完美地发挥。所以,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着去具体的表达表现舞蹈,在表演过程中务必要将感情融入其中,将舞蹈本身独特美感完美地彰显出来,这就是强调学生抓住感知生活的重要性和原因。

(七)对学生的艺术思维进行培养

舞蹈是一种艺术,任何从事与艺术相关的人员都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对艺术作品更好地进行思想情感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起初可以从一些简单、简短的但是经典的艺术品观赏开始,通过让学生观察欣赏和品位经典,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舞蹈艺术是一种多变的艺术,所以舞蹈表演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在舞蹈表演中不断地加入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只有如此,才能使舞蹈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舞蹈表演艺术提升的过程中,需要依托大量的基础性训练,所以,舞蹈老师在执教的过程中,应当提升对基础训练的重视程度,并且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多练习基础性动作。本文针对舞蹈教学中的舞蹈表演基本训练提出了一些方法和策略,希望本文能够对舞蹈学习者和舞蹈专业的执教者有所帮助,并最终有效地提升我国的舞蹈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岳阳娟.舞蹈教学中的舞蹈表演基本训练探索[J].北方音乐,2018(10).

舞蹈教学范文8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学;运用;舞蹈创编

舞蹈创编是指在进行幼儿教学过程中通过自我创新和设计动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完成一些趣味的舞蹈动作,从而达到引导幼儿练习舞蹈的最终目的。舞蹈创编对于幼儿学习舞蹈来讲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舞蹈创编能力和原则并很好地将其运用到幼儿教学之中,才能保证幼儿在学习舞蹈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舞蹈知识。舞蹈创编,对幼儿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舞蹈创编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作为大部分幼儿本身来讲,他们天生都非常喜欢通过做动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对于某件事物的情感。在开展具体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让学生所做的舞蹈动作过于抽象或死板的话,就无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对舞蹈动作的兴趣爱好。因此在保证原有的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适当地通过舞蹈创编的方式设计出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舞蹈动作,对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当教师将一些当前比较流行的音乐或动作融入到舞蹈之中时,学生的表演欲望会变得更加强烈。其次,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创新创造意识。要想更好地开展舞蹈创编活动,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保证在基础的舞蹈动作之中加入更多富有创新性的元素,才能使整个舞蹈创边动作变得更加富有活力和新颖。

二、舞蹈创编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

尽管幼儿舞蹈创编对幼儿学习舞蹈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舞蹈创编活动过程中进入了一些误区,导致整个教学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误区是教师盲目地注重幼儿舞蹈过程中的动作复杂性和困难度,却忽略了儿童本身所追求的趣味性。幼儿舞蹈作为一种针对幼儿设计的舞蹈动作,由于其对象是幼儿园中4-6岁左右的儿童,这些儿童都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都带有很强的儿童性的趣味感。他们迫切希望在自己的各种运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自己所感兴趣的儿童心理爱好。但目前很多幼儿教师在舞蹈创作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无法很好地与幼儿内心所想联系在一起,导致很多学生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更好地提升对数学内容的巩固,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非常乏味无趣。其次,在舞蹈编排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习惯性地从生活中挖掘各种各样的素材,编出来的舞蹈动作看似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在提取相关元素的过程中,往往仅仅是从生活当中的一些学生经常遇到的事情为主开展对应的设计和编排,却很少选择一些学生生活中看不到的事物,或者大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展开对应的舞蹈编排,导致很多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无法更好地形成生活中的相关经验,导致学生所跳的舞蹈与社会生活之间形成脱节的现状。最后,在进行舞蹈创作过程中,很多教师所编排的舞蹈,盲目地注重动作的花哨和复杂度,却忽略了舞蹈内部所包含的那种表现力以及对儿童的感染力。很多舞蹈的编排过程中,缺乏这些强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很多儿童在开展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舞蹈没有太大的兴趣。

三、舞蹈创编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所存在的问题,作为幼儿教师在编排对应的舞蹈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以及对应的生活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并以此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后展开具体的设计,才能编排出更多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的舞蹈动作。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点,需要从如下几个角度出发开展具体的设计。首先,是从幼儿的心理兴趣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素材中寻找更多的设计源泉。在进行相关的舞蹈编导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日常生活过程中的各种案例,努力将这些案例以趣味的动作形式转换为舞蹈动作,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在舞蹈的训练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自己内心与生活中之间的关系,保证舞蹈动作与所生活中的各种内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进行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还要寻找到学生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关系,保证所找到的各种因素都能够与学生幼儿生活过程中的各种趣味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同时,为了更好地保证幼儿生活的素材的融入,教师可以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幼儿生活过程中的一些趣味的动作和笑话。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个儿童在走路过程中一不小心摔倒,倒地后的滑稽动作转换成舞蹈,以此来更好地丰富整个舞蹈动作的趣味性,同时当学生们在跳这一段舞蹈的过程中,立刻就会联想到自己也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种摔倒后的动作,以此而产生的效果是其他的复杂动作所无法比拟的。其次,教师应注意所编排的舞蹈本身动作难度的渐变性,确保学生在排练这段舞蹈的过程中能够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逐步提升对所学舞蹈的掌握程度渐渐地提升,保证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提升对所学舞蹈的熟练程度,以便学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加良好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舞蹈编排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先寻找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将这些动作放在舞蹈的开始阶段,确保学生能够在最开始的过程中以热身的模式展开对这段舞蹈的练习,从而进一步融入更多简单的元素,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对所学舞蹈的掌握程度。当舞蹈动作达到一定的量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舞蹈本身的动作难度,让学生适当地通过蹲下、站起的这种方式来更好地提升难度动作本身的难度性。当学生能够完全适应整个动作的要领以后,接下来教师才可以将更多复杂的动作融入到整个舞蹈环节之中,保证学生在适应了整个舞蹈动作的节奏后,开展更加难的动作才能确保更多的学生在不断深入的舞蹈学习中,始终保持着对舞蹈的新鲜感以及挑战感,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不断了解并掌握这些舞蹈动作。最后,教师应注意舞蹈编排过程中的分组性和角色的扮演性。对于任何一段儿童舞蹈来说,由于儿童对于角色的扮演有着极为强大的敏感度,他们希望自己在不断的表演过程中扮演着某一个具体的角色,因此不管舞蹈本身的性质是什么样子的,在具体的舞蹈编排过程中,教师都必须将更多的角色融入到舞蹈之中,让幼儿能够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更好地体验到不同角色给自己带来的趣味和变化。在具体的舞蹈编排过程中,角色的变化可以以单一的角色变化及多样的角色变化两种形式为主。其中单一的角色变化形式主要是指一个学生在整套舞蹈过程中以单一的角色进行舞蹈的动作表演。学生只需要将自己这一角色中的动作表演结束就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所要求的规定动作。这一动作形式本身尽管角色比较单一,但对学生的动作要求和难度却有很大的要求,因此,学生需要在不断的练习后才能更好地提升对这种角色的掌握和融合;第2种形式是以多样化的角色来展开的,主要是指在一个整个的舞蹈编排过程中,一个学生可以同时扮演两个甚至多个角色。通过多个角色互换的方式来提升对所学舞蹈角色中人物的转变,确保学生在不断的舞蹈角色转变过程中,通过各种动作的方式来提升自身对这一角色的理解。上述这两种舞蹈决策的方法都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对所学舞蹈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所学舞蹈的兴致。因此,作为幼儿舞蹈的编排教师来讲,在进行相关的角色设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幼儿内心的想法以及所编舞蹈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展开具体的设计。同时,在具体的舞蹈编排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分考虑跳舞者本身的性格特点以及舞蹈本身内容中角色相对应的特点,充分将完全符合的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跳舞者和角色之间有着更加完美的融合。

四、总结

总之,幼儿舞蹈创编是以为幼儿创编舞蹈动作为教学内容。作为教师,在开展幼儿舞蹈创编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根据幼儿本身的特点开展设计,就会将幼儿舞蹈架空,无法很好地提升幼儿在练习过程中的质量和水平。为此,在进行具体的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舞蹈本身与生活中的关系以及难易程度的变化,同时还应考虑到舞蹈表演张中的角色变化,才能更好地确保整个舞蹈创编过程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赵晓丽.论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8(36):157,159.

[2]李怡霏.启蒙教育视角下的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探讨[J].戏剧之家,2019(9):206.

[3]杨阳.“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评鉴,2019(4):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