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实训总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舞蹈实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舞蹈实训总结

高职舞蹈教学创新思路

摘要:随着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模式、育人理念不断革新,为拓宽育人渠道,完善教学体系,调配育人资源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立足教改背景,积极学习科学、可行的育人方式,累积教学改进经验,探索教学创新出路,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综合质量。通过分析高职舞蹈教学创新要点,提出高职舞蹈教学创新原则和思路,以期提高高职舞蹈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舞蹈教学;创新

研究高职舞蹈教学创新思路具有如下价值:第一,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助其调整教学体系,端正教学态度,在创新中达成新时代教改目标,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第二,完善高职舞蹈教学体系,丰富舞蹈教育内容输出模式,为学生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及技能奠定基础;第三,优化配置新时代高职舞蹈教学资源,使学生不仅可以在舞蹈教学中学习专业知识,还能塑造健全人格,提升自身核心素养,使学生可以在舞蹈教学进程中收获良多。然而,当前我国与高职舞蹈教学相关创新研究成果较少,加之不同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目标、条件、师资力量存在差异性,未能形成具有导向性的舞蹈教学创新体系,这也为本次研究创造了条件。基于此,为解决新时代高职院校舞蹈教学问题,提高舞蹈教学质量,探析舞蹈教学创新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舞蹈教学创新要点

1.以人为本

基于高职学生舞蹈学习基础不尽相同,千篇一律育人形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成才需求,为此教师需根据学生舞蹈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客观条件开展舞蹈教学创新活动。例如,针对刚入学且无舞蹈学习基础新生来讲,教师需以夯实学生舞蹈学习基础为导向,创新舞蹈基础知识输出模式,确保学生可以在舞蹈教学中感到乐趣,萌生深入学习的想法,可以跟随教师育人进度自主练习;针对已经学习一段时间的高年级学生来讲,教师可划分若干舞蹈学习小组,秉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划分舞蹈学习小组,确保组内成员可相互帮助、协同进步,调动学生舞蹈学习及训练自主性,削减教师舞蹈教学阻力,实现高职舞蹈教学创新育才目标。

2.创编“校本化”教材

阅读全文

流行元素与民间舞蹈教学的结合

1、我国民间舞蹈的种类与民间舞蹈教学工作的发展现状

1.1我国民间舞蹈的种类

汉族舞蹈主要是“南灯北歌”,即南方的花鼓花灯、北方的秧歌,全国各省都有自己的花灯、花鼓或秧歌,只是在动作风格、道具使用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已.汉族民间舞蹈主要有绸舞、龙舞、狮子舞、秧歌、鼓舞、花鼓灯、踩高跷、跑旱船、春牛舞、荷花舞、太平鼓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傣族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按舞蹈的方式可以分为群舞、对舞、单人舞、器械舞等,按其所表现的内容可以分为孔雀舞、象脚鼓舞、刀舞、捞鱼舞、蜡条舞、长指甲舞、马鹿舞、狮子舞等.藏族的民间舞蹈则是以歌舞形式居多,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穿着长袖的藏式长袍,所以在其民间舞蹈中更是增添了“一顺边”的美,再加之其虔诚的宗教心理,为民间舞蹈渲染上许多神秘的色彩.其他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种类,也都是各民族结合自身民族文化、风俗理念、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等逐渐形成的舞蹈,能够充分展现出民族特色,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珍宝.

1.2民间舞蹈教学工作的发展现状

民间舞蹈教学工作的发展现状,主要可以从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个人经营舞蹈培训室、社区民间舞蹈活动团队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高校民间舞蹈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打好舞蹈基础,同时也是为了使我国民间舞蹈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从目前我国民间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民间舞蹈教学的课程量可以保证,但是在教学质量与教学深度上过于放松,并没有很好的对民间舞蹈的文化理念进行诠释,学生在进行民间舞蹈训练的时候,大多应付了事;另外,由于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在教学形式上的死板,使学生对民间舞蹈的产生不了学习兴趣,导致民间舞蹈教学被学生忽视,真正能全身心投入到民间舞蹈学习中的学生屈指可数.个人经营的舞蹈培训室,也是传播民间舞蹈的主要形式,这种以营利为目的的民间舞蹈教学,主要是对学习舞蹈的人群进行简单、基础的民间舞蹈训练,使其在接触到少量的民间舞蹈的同时,能够使身心愉悦,并借助民间舞蹈达成减肥瘦身、保持身形等目的,所以说个人经营的舞蹈培训室在民间舞蹈教学工作上,主要是起到了推广民间舞蹈的作用.社区民间舞蹈活动团队,主要是由离退休人群进行社区舞蹈活动而开展的,如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广场流行的“广场舞”这一民间舞蹈形式,不仅丰富了民众在工作一天后的业余生活,同时也更好的对民间舞蹈进行了传播;另外,社区民间舞蹈活动团队会时常进行一些民间舞蹈比赛或表演,进一步扩大了民间舞蹈的影响范围,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发现民间舞蹈的特色.

2、流行元素在民间舞蹈教学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

2.1流行元素为民间舞蹈教学指明了阶段性工作方向与工作内容所谓流行元素,就是当下最受人民群众关注和喜爱的事物,将其融入到民间舞蹈教学中,无疑会对民间舞蹈教学工作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向上进行正确、合理的修正.以《最炫民族风》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来说,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全国人民的喜欢,正是我们所说的流行元素,这一流行元素在民间舞蹈教学工作中就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无论是在高校的民间舞蹈教学课程上,还是在各地广场的民间舞蹈活动中,《最炫民族风》都作为舞蹈的背景歌曲进行播放,使民间舞蹈显得更加的活泼生动,促使更多的人群参与到民间舞蹈的活动中.因此,流行元素正是反映了现阶段社会生活与人们意识的选择趋势,所以在民间舞蹈的教学工作上,就可以将其制定为阶段性发展方向与教学内容,促使民间舞蹈教学更接近于人民群众的个人意愿与喜好内容,从而使民间舞蹈教学符合时代特色与流行趋势.

阅读全文

学前特色专业创建思索

本文作者:夏季亭 单位:山东英才职业技术学院

经过5年的实践,我院的学前教育专业茁壮成长,在校生规模达1300余人,居全省学前教育专业之首和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前列,教育质量、就业率、社会信誉均居我院和全省同类专业前列,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学前教育专业的成功设置,给我们以启示:要不唯本科高校所为,不唯权威所云,注重社会调研,注重社会需求,注重自身条件。5年来,依据这一启示,我院成功设置了39个统招专业。

从一架钢琴到百间琴房———践行育人理念,加大投入,提升技能培训条件

1998年,我院学前教育专业设立之初,为自考助学,被人称为典型的应试教育。但这个专业的带头人孙汀兰教授牢记学院的“面向市场经济,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知识+现代化技能+精神面貌”的育人理念,努力将它们贯彻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办学之初租赁校舍,办学条件简陋,学院为学前教育专业购置了一架钢琴,建立了形体房,不仅使学生们在两年间以高通过率获得自考文凭,还掌握了舞蹈、钢琴等技能。2000年,第一届毕业生被各幼儿园抢聘一空,这更加坚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师生按照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理念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决心。转为高职学历教育后,学院和学前教育专业更加注重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落实、双师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学院在校内为学前教育专业建立了有百家琴房、多间形体房、画室的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艺术素质培训中心,建立了能容纳2000人可排练儿童节目、培养学生歌舞应用能力的实验剧场,还建设了双语教学实训室、幼儿健康检测与保健实训室、蒙台梭利教育实训室、电脑课件制作室等实训室,使校内实训条件达到较高水平。

学院注重校外实习基地建设,2001年学院和企业联合投资建设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基地,与山东省商业集团总公司共同投资400万元(各占50%股份)建立起山东英才银座双语艺术幼儿园。由于有先进办园理念、优秀的师资,这所幼儿园成立一年便成为济南最好的高档次幼儿园之一,现已在全省发展有6所分园,成为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的主要基地。此外,学前教育专业还先后与山东大学幼儿园、山东师大幼儿园、山东省实验幼儿园等20所省级实验园、济南市儿童保健所等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一切,保证了师生具有充足的高水平实习实训条件。由于毕业生素质高、能力强,学院同用人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因而学生的实习问题落到了实处。学前教育专业还探索出顶岗实习、轮岗实习、实习就业相结合等的实习方式。

呕心沥血八载,三代人共育英才———孙汀兰教授、杨文副教授和她们的教师团队

我院提出“名家治校、名师执教”的办学方略,在学前教育专业得到充分体现。该专业集中了孙汀兰、杨文、赵春梅等数位山东省内外名师。孙汀兰教授曾任东北师大、山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教授,是国内知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出版有8部学术著作,30余篇,8年来,一直是我院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和主要设计者。2006年,孙汀兰教授担纲申请山东省教育厅立项教学改革课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双语教学整合课程改革研究”,获得批准并得到教育厅资助。杨文副教授,是留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专修儿童英语教学法的中年教师,有长期在幼儿园讲授幼儿英语的经验,创造了“全息全感幼儿英语教学法”,被评为我国现代外语十大教学流派之一,出版有教材、录相带,其教学片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向亚洲地区播发。她还提出幼儿教师“两专一化”的创新性理论(幼儿教师英教化、英语教师幼教化、幼儿英语教师专业化)。赵春梅副教授曾长期任幼儿园园长,现任山东英才银座双语艺术幼儿园总园长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指导教师。另外还有教授、副教授8名。学前教育专业从创业开始便占据了学术研究和教育的制高点,奠定了领先同类专业的基础。学院还注重为学前教育专业搭建具有双语水平、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目前,该专业有专业教师60余人(其中研究生10余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近10人),可承担全部专业课、技能课教学任务,同时还聘请20多位幼儿园长作兼职教师,定期来学院作报告、指导实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确保了较高的教育质量,在历年的学生抽样调查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师资配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在96%以上。

阅读全文

学前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摘要: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各类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的发展,注重教学质量,寻求与企业合作办学,为企业有针对性的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培养上。针对学前及初等教育专业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双方合作的方式途径,以此类专业在进行专业设置改革时给予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前教育

随着近年来国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进职业院校,而不是挤在高考的独木桥上。学前教育在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幼儿园、早教机构、青少年培训等,较之其他就业方向,更受到学生家长的欢迎,近年来招生持续火热。越是在最热的时候,我们从教者就越应该冷静下来总结和探索这一就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以适应网络时代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让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校企合作”是近年来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当今社会变化较快,生存竞争激烈,各职业院校为加快自身的发展,注重与专业设置就业方向一致的企业进行教学合作,为此类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尤其看重对口专业人才的应用性培养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企业的实践工作机会,是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能够应社会的需求与就业市场直接接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模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旧有模式中,强化的是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实际教学效果中会因为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专业课程的开设等多方面原因使毕业生在实际就业中不能学以致用,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会有很长的适应期。针对学前教育这类需大量实践经验的专业来说,加强学生的见习实习工作,是新模式下改革探索的重点。建立校外实习实训与就业基地,与市内各大中小幼儿园、早教中心、培训机构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而对于各合作的单位,也可通过这种模式获得长期的优秀人力资源储备,与学校的合作也同时提升了各合作单位的教学氛围,是一种互惠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此类教学机构提供的实习资源,学生把前期学校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课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能够使学生迅速找到差距,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在探索学前及初等教育专业与各合作单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有很多的院校已走在了改革的前列,如“工学交替、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等模式。具体到将已接受一年以上专业培训的在校学生,分散到各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实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把自己融入一名教师的角色,从心理发生改变,通过跟班实习,可以在各幼儿园、早教中心、培训机构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将已学知识实践应用到教学中去,亲身感受学习教学方法、班级管理等等,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增加其责任心与使命感。这个过程后学生专业技能不足的情况肯定会出现,然后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时,会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求知,对专业课的学习势必更加认真。在学业考核过程中,实习表现也会在学分制中占很大的比重,合作单位有一定的给分权利,既能增加合作单位的合作认同感也给予了制约学生实习阶段行为表现的权利。在未来的就业中,实行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既可对就业单位进行选择,而用人单位也可通过学生的实习过程中表现给予就业机会。这一过程也可总结为“学校教学+实习实训+学校教学+选择就业”的全程合作培养模式。

阅读全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舞蹈教学的方法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融合发展,有利于提高舞蹈教学的效果,在进行专业舞蹈技术教学之时,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策略

民族民间舞蹈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结合,能够使舞蹈教学更加具有时代意义,能够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本文通过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结合策略,希望能为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了解民族民间舞蹈产生的土壤是基本内容

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之时,为了促进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教师应该注重理解舞蹈的内在文化和精神。一般的民族民间舞蹈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以物质形式直观呈现出来的形象部分,二是以舞蹈内涵形式隐藏于舞姿之中的抽象部分。在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深度教学活动之时,教师必须使整个舞蹈的内在文化精神有所体现,如果仅让学生重复机械性的舞蹈动作,不利于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使舞蹈失去了灵魂。所以,教师要了解民族舞蹈的产生土壤,加强对其历史文化的探究,并且有效地讲述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应当通过查阅文献或者实地考察的方式,努力了解民族民间舞蹈产生的土壤,只有走向民间,才能更加了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民间舞蹈。这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民间舞蹈教师可以深入民间舞蹈产生的地区,加强对于民族舞蹈文化真实历史渊源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在教学时讲清楚其由来。以广西凭祥市“巫求”舞为例,它是一种古老的巫术仪式舞蹈,是“作法”时表演的歌舞,广泛流传于中越边境城市——凭祥南山区一带的壮乡村寨。解放前,每到秋季,粮食归仓,各村屯巫师聚集在一起,跳“巫求”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表演”最开始由一位“仙姑”弹拨着自制的乐器“叮”(天琴)哼唱起来,其他人手拿代表“天马”的铜链在地上跳、滚起来,表示骑马上天界寻找仙人,随着各种围绕骑马的舞步,“仙姑”已经进入了仙人附体的状态,非常虔诚。其舞蹈动作具有内柔外刚、造型幅度大等特点,铃声、琴声、歌声交织在一起。教师需要深挖、把握其深刻内涵,从民族民间舞蹈中提取出重要的元素,对于民间舞蹈结构进行再构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的舞蹈要与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相结合,增强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生命力,构建有效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结构体系,达到既有民族民间特色,又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目的。

二、丰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形式是关键环节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难免会因为其与现代生活方式差距过大而产生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开展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相结合,首先,教师要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美感与深刻内涵的教学,让文化意义与舞蹈动作本身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深入了解舞蹈动作的深刻内涵。其次,提高“非遗”民间舞的训练作用,创新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与田野实践的互动。增加实验实训课,不断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形成从乡野走进课堂、由课堂走向舞台的三级互动教学模式,以求建立起学生的文化自信,从动作的本源开始追寻身体语言背后的民族信仰,形成学生独立的舞蹈学习体系,提高其学习的效果。

阅读全文

学前教育专业论文(5篇)

第一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王鑫强、张大均等的《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是指师范生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和目前自身师范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与在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既有相似但也有所不同。该工具将职业认同感分为四个维度。职业效能感:个体对自身能力与教师职业匹不匹配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职业认同;职业价值感:个体对教师职业价值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职业认同;职业意志感和职业意愿与期望感:个体在职业效能与职业价值的基础上衍生出的行为承诺与目标期望,属于职业认同的结果层面。其中职业效能感和职业价值感是核心本源维度。本次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选择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大二共376名学生进行测试(均为高中起点),共收回有效问卷362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

经过统计计算,本次调查学生职业认同感各维度得分均值如表1所示。表1职业认同感各维度得分均值职业价值职业效能职业意愿与期望职业意志职业认同感大二学生3.0384.0594.6882.4383.556大一学生3.6814.2054.5082.9963.8471.学生职业认同感居中。量表分数计算以1为最低分,5为最高分,得分越高表明职业认同感越好。两个年级最终职业认同得分均值为3.556和3.847,得分居中。2.各维度得分不均衡。无论是大一还是大二的学生在职业认同的四个维度中,职业意愿与期望的分数最高,在4.5分以上。职业意志的得分最低,均不超过3分。3.各年级得分有差异。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一的学生在职业认同感上要优于大二的学生。

(二)现状及原因

阅读全文

中职德育意义和策略

摘要:为了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把中职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文章首先阐述了中职德育的意义,然后分析了中职德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中职德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中职德育;思政课;师德师风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通知,为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德育提供了方向指引。但由于中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形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导向性,致使中职教育工作者忽视了德育实施的意义,德育流于形式。为此,有必要深入探析中职德育的实施。

一、中职德育的意义

中职德育,主要是中职班主任、各任课教师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与引导[1]。尤其是中职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管理和指导,其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有助于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在15~17岁,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相对于普通高中和高校学生群体,其社会化倾向性明显、是非标准不清晰、价值观偏向模糊。而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要求下,中职学校实施德育时,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德育始终的红线,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接受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还能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共党史与国情教育,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有正向的认知[2],如此,便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最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阅读全文

中职舞蹈教学创新教育探究

摘要:中职舞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对中职舞蹈教学进行分析,合理的应用创新教育理念,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舞蹈技巧与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与意义。本文以中职舞蹈教学为出发点,分析了舞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策略,以期提升中职舞蹈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创新教育;方式

一、中职舞蹈课堂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

在传统的舞蹈课程中被动性较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根据规定的要求进行学习,整个舞蹈环境氛围过于生硬,缺乏对学生舞蹈技能的重视,多数都是基于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没有开展系统的舞蹈训练。中职舞蹈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教育更加具有实用性,综合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平衡二者关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开展教学,可以巩固舞蹈基础技能,充分提升舞蹈教学质量。

(二)可以为社会培养专业的人才

在社会的发展中对于人才的专业性要求较为严格,这也为中职教育明确了方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中职舞蹈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中职舞蹈教育要综合实际状况,不断的调整自身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的创新性,重视舞蹈训练专,在创新性的教育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将舞蹈教育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才可以提升中职舞蹈教育的专业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