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近代私家园林探析

中西文化融合下的近代私家园林探析

摘要: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鼓浪屿营造了一批优秀的私家园林。鼓浪屿至今还留存一些受西方园林风格影响的私家园林,这些近代私家园林在继承我国古典园林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对西方园林的审美理念、造园技术及造园材料进行积极借鉴,融合中西园林文化之精髓,展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探索历程。从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发展背景、概况及类型实例角度来分析,总结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特点,其中的一些设计思路和艺术理念至今仍值得当代园林营造者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中西文化;融合

鼓浪屿地处厦门岛的西南一角,该岛屿深受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影响,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遗产地。鸦片战争后,随着闽南地区厦门通商口岸的开埠与鼓浪屿租界的建设,西方国家为满足其殖民扩张需求不断将西方文化输入闽南地区和鼓浪屿,在这个面积仅有1.88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形成了中西文化融合的近代私家园林,其中独具特色的景观与人文风情离不开富有浓郁西式园林特色的建筑。今天,鼓浪屿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的历史风貌建筑和园林景观,以及中西文化融合的文化特质,共同构成了鼓浪屿特色的空间结构和内涵丰富的城市历史景观。目前,学者对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研究成果极少,缺少系统性区域的综合整体的分析归纳。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勘查和归纳分析对现存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案例进行探索分析和归纳总结。根据调查,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数量众多,留存至今的大都为华侨园林,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建筑装饰和喷水池等带有西方园林的特点,呈现中西文化的融合趋势。

一、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发展背景及概况

中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不断受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的传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园林的发展。《南京条约》签订后划厦门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西洋园林亦进入闽南地区。作为一个面积不大的岛屿,鼓浪屿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渔村,但后来鼓浪屿被划定为租界,西方文化的涌入深深影响着鼓浪屿的经济、政治与文化面貌,使整个村落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碰撞交汇的重要区域。两种文化的交流也极其明显地反映在园林营造的变革上,鼓浪屿至今还留存一些受外来园林风格影响的私家园林。19世纪末期,鼓浪屿在外国人眼中已经“像欧洲南部的城市一样”呈现出“一幅悦人心目的图画”[1]。兴建一座园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基础。清末民初,归国华侨在开创中西文化融合下的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归国华侨在事业上取得很大成就,以期报效故土,在鼓浪屿兴起私家园林的建设风潮[2]。在这种情况下,鼓浪屿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近代私家园林。辛亥革命后新鲜的西方事物更如潮水般涌入鼓浪屿,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也体现出越来越多的近代西方园林元素。“造园之艺,已随其他国粹渐归淘汰。自水泥推广,而铺地叠山,石多假造。自玻璃普遍,而菱花柳叶不入装折。自公园风行,而宅隙空庭但植草地……”[3]。在这些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意义的有菽庄花园(港仔后路7号)、黄家花园(晃岩路)、观海别墅、容谷别墅(旗山路7号)、番婆楼花园(安海路36号)等。

二、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分类及代表作

通过对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实物进行实地调查、归纳分析研究和梳理,可将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从整体上分为三个类型,即“中国传统文人”私家园林、“仿外来西式”私家园林、“中西合璧式”私家园林。

1.“中国传统文人”私家园林

菽庄花园,位于厦门鼓浪屿的港仔后路7号,是清末民初的古典园林,1913年9月落成,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注重诗文,属于“中国传统文人”型私家园林,是鼓浪屿最重要的私家园林之一。菽庄花园园主为林尔嘉,于1913年写下《建造菽庄记题刻》记录了菽庄花园建造的经过:“癸丑孟秋,余于屿之南得一地焉。翦榛莽、平冀壤,因其地势,辟为小园,手自经营,重九落成,名曰菽庄,以小字叔臧谐音也。”整个园林经过精心的布局和设计,在有限的不到十亩的坡地,创造出无限的广阔空间,把周围的景色全纳入园林的怀抱。整个园林共有景点十个,包括顽石山房、眉寿堂、小兰亭、观潮楼、壬秋阁及十二洞天等。在具体设计上,菽庄花园借鉴传统园林设计中的“欲扬先抑”手法,先把海“藏”起来。进入园门,前面为一照壁,挡住了视线,见不到海,回头一看,只见门楣写道:“藏海”。绕过月洞门,走过竹林,顿然视野开阔,平台宽广,大海扑面而来。位于海中的“观潮楼”,可以欣赏美丽的滨海景色风光,只可惜后来被台风吹到而销声匿迹。1922年,建造壬秋阁,这座阁有粉墙、琉璃、翘脚、飞檐,整体风格玲珑雅致,阁中还有苏东坡像,为吴石卿所刻,吟侣们以此为题吟诗作赋。从壬秋阁过去便到了一个园中园。园中有一水池,池中有一小岛,岛中立一座1924年落成的小兰亭,据说是效东晋王羲之修禊了三次。主人在《菽庄小兰亭征集录》中写:“纳山海之景于一园,集园中之胜于一亭”,可见此亭在他心中的地位。亭的旁边有两座桥,一为仿竹节的拱桥,一为台北板桥别墅的小板桥。亭子、驳岸也都仿竹节。水池北面筑有一大假山,按地支分裂称“十二洞天”,采用多色砂岩、砾岩等海礁石做成,为闽南少见的碎石堆砌式大假山。山的构思独特,有十二洞,分别以12干支和12生肖编序,洞洞相联,让孩子们去追玩,显出跳动出没的动景。安卧的长桥、浮动的海潮一静一动,岸边花木扶疏,园内亭台楼阁精巧雅致,各种园林要素淡雅高洁,与周围的滨海景观和天空浑然一体,使得整座花园更有闽南园林的风情。

2.“仿外来西式”私家园林

黄家花园建于1919—1925年,位于晃岩路25号,其主人是印尼糖王黄奕住。黄家花园处于鼓浪屿中心位置,在石勘山之麓坡地上台地,地形上有天然的优势,主要有中楼、北楼、南楼、附属建筑和一个占地广阔的花园所组成,整体园林环境十分幽雅。由于园林的主人受西方审美意识影响较深,所以整体私家园林充满欧式风情。黄家花园积极借鉴西式园林要素,将西式园林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是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不可多得的“仿西式园林”的经典之作。黄家花园的总体园林平面图为不规则形状,布局上采用对称式中心轴线进行布置,从体育场、环状园路、长方形的欧式风格园林节点、环状园路、中楼建筑的台阶和平台、建筑内部的大厅和后花园构成了该庭园的主要轴线。号称“中华第一别墅”的中楼位于中心位置并比两侧附楼后退20米,两侧为对称的南楼和北楼,居高临下俯视底下的体育场,视野非常开阔,气势宏伟。三幢建筑围合的绿化空间为长方形的欧式风格园林,布局规则,布置修剪整整齐齐的绿化植物,正中间设置有极有特色的西式景观喷水池,中间有装饰精美的圆形喷水盘,其下面有一根欧式柱。整个喷水池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纹样和装饰线条。水池的旁边便是供人散步的景观步道。四周都环绕特色的欧式栏杆来围合空间,有四根欧式灯柱。左右两侧为半圆形的休息区,摆放室外家具供人休闲所用。置身其中,掩映在高密的榕荫之下,非常幽静。从庭园的右侧主入口门楼进来以后,扑面而来的有欧式的花钵、灯柱等园林小品,然后看到了半圆形的大广场上种植一株茂密榕荫的大树,往前行就到了长方形的欧式风格中心园林节点,延伸到南楼前的绿化景观,构成了该庭园的次要轴线。黄家花园不论从设计的精巧、环境的选择、建材的质量等方面来看,还是从景观的配置方面来看都是上佳的,当年被誉称“中国第一别墅”并不夸张。即使90年后的今天,纵观厦门众多高楼或别墅,尚且没有一栋别墅可以望其项背。

3.“中西合璧式”私家园林

第一,以黄荣远堂私家园林为例。黄荣远堂私家园林建于1920年,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2号,是鼓浪屿近代“中西合璧式”私家园林的优秀代表作之一。菲律宾华侨施光从是黄荣远堂最初的主人,该园也是依其图纸所建设的。1937年,黄仲训将其买下作为办事处总部新址建筑和私园。黄荣远堂近代私家园林的面积虽然不大,但能利用有限空间充分结合园林建筑、山石、水池、绿化植物等园林要素,把西式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和谐地融合起来,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是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不可多得的中西合璧园林的精品之作。整体庭园平面图为不规则形状,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位于用地的最北部,留下开阔的南面场地作为园林营造地,气势宏伟。宽敞的庭园位于主体建筑的南面,整体布局上采用轴线进行布置,是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常用手法。依据由南至北的轴线,从正大门的门楼、中心椭圆形的西式水池和环状园路、主体建筑大门的台阶和宽敞平台到建筑内部的大厅构成了该庭园的主要轴线。在中心椭圆形的环形园林节点设置一双圆形的景观水池和环形的绿化植物,采用“障景”的造园方法在正中间独置一座中国传统园林的大石头作为遮挡,避免正大门口外面的“对冲”。庭院的东南地方处理为绿地,西南地方则结合地形沿着围墙堆砌山石,有曲径通幽和开敞悠闲之感。中式假山舒缓的轮廓毫无峭拔雄奇之势。在山石平台上面布置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造型各异、尺度宜人的西方景观亭。景观亭都装饰以西洋风格的柱式,小巧而精美。整体庭院主轴线的正大门楼、椭圆形的景观水池和独置的假山石、主体建筑大门口的宽敞台阶和平台;次要轴线的中式假山和西式景观亭,以及园路和花草树木等园林景点,构成了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最为常见的中西融合的园林景观效果。第二,以李清泉别墅私家园林为例。1926年开始,旅菲华侨李清泉建造其私家园林——李清泉别墅私家园林,该园位处鼓浪屿旗山路7号,同样是鼓浪屿近代园林中独具特色的代表性园林。李清泉别墅私家园林中有西式喷水池、假山石、景观亭、南洋杉等绿化花木,把西式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要素和谐地融合起来,是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不可多得的中西合璧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在别墅主体建筑门楼和屋顶平台可以远望厦门岛,很适宜闽南地区气候的生活起居。整体私家园林的面积不是很大,平面为不规则形状,采用南北轴线的形式布置整体布局,从大门入口、景观台阶、外方内圆的中心节点的西式水池和环状园路、主体建筑大门的台阶和门厅到建筑内部的大厅构成了该庭园的主要轴线。从入口大门进来,沿着景观台阶而上,在右边则是小假山和一个半圆形的养鱼池,左边是利用堆土形成的大假山,两座假山上分别建有一座观景亭,在亭上可远眺对岸厦门的优美景色。松散的布局与稚拙的形态轮廓是园内假山的基本特点,然而该院周围群列自然巨石,以借景的形式提高园中假山的观赏性,将海岛地区的叠石造山特点充分展现出来,符合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4]。园林中心节点形状内圆外方,并设置有欧式园林喷水池、景观雕像和修剪成规则的几何形状绿化植物和彩色花岗岩卵石铺装纹样小径。喷水池旁的圆形小路铺装有蝴蝶形、卷草形等许多传统吉祥意义的图案。这些精美的彩色图案使整个私家园林显得更加秀美。在中心节点的左侧有大面积的果树与绿地,并设置一座西式景观六角亭。整体别墅私家园林在绿化植物配置上较为自然,许多盆景植物、攀缘植物、灌木和高大的乔木组成了舒适宁静的别墅私家园林环境。主体建筑的左后方则有一个半圆形养鱼池,让人感觉庭院深深。第三,以番婆楼私家园林为例。1927年开始,福建省菲律宾华侨许经权建设番婆楼花园,该园位处鼓浪屿安海路36号。虽然整体面积不大,但将因地制宜的造园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灵活而巧妙地运用假山、戏台、乐池等园林要素组成高低错落的景观。番婆楼花园中的一个大门楼属于西式风格,该门楼有着独具匠心的立面造型,两只金丝鸟的雕塑立在门楼顶部两侧,取富贵吉祥的涵义;地面的植物纹样铺装也是独具特色。平时西式大门不开,大多从旁边的小门出入,数十层石阶贴墙而置,两侧的围墙设有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中式漏窗、镜洞和诗词照壁。围墙用浮雕来装饰,植物叶子的浮雕为整个花园增光添彩。而栏杆上的浮雕题材则为中国花鸟山水。在假山的堆叠营造上,番婆楼花园对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进行充分利用,假山形似天然溶洞,体现出中西合璧混搭之美。住宅建筑装饰风格也是中西文化图案的相互融合。戏台、通道及乐池位于住宅前部。花园假山有以下几个特点:(1)富有变化。假山因地就势,加上一些浮雕、诗词照壁的艺术处理,更显精心。(2)模仿自然。从局部到整体,假山的构造与纹理形象模仿自然,与自然接近;尺度虽小,但已把山的空间形象集中表现在有限的空间内。(3)精致精心。假山结构严密,不论是片状,还是条状,甚至不规则形状,其细部与整体融为一体。此外,笔山路5号的林文庆别墅园林、笔山路9号的亦足山庄、康太路5号的梅园、鹿礁路的美园、福建路的怡园、了闲别墅园林等也都是鼓浪屿近代较为典型的私家园林。

4.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特点

园林只有尊重当地的文脉才有生命力[5]。通过对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类型和代表性案例探索分析和归纳总结,可见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一些特点。第一,园主人的爱好、学识、修养等深深影响着园林的风格。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园主多为归国华侨,他们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在思想上也比较开明、豁达,对西方新事物接受程度较高,融合中西园林文化之精髓,其营造的近代私家园林展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探索历程。明代造园大家计成曾道:“造园是‘三分匠七分主人’”,尽管园林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主持园林规划和工程的人,但园主的雅俗却直接影响造园的风格。第二,这些园林在平面设计、建筑小品、假山叠石等园林要素上既继承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美学意识,又对西方园林的审美理念、造园技术及造园材料进行积极借鉴,如引进西方现代的喷泉、喷水池、整形花坛、花架廊等,其中的一些经验和技法到现在仍然值得人们学习和研究。第三,这些园林因地制宜,采用闽南本土的建筑材料,使用闽南本土的建筑工人及其他的一些闽南本土的地域性特征,使得这些私家园林在园林造型及风格上呈现鲜明的地域性特征。第四,这些园林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产物。近代中国遭受战争的荼毒已久,造园匠师流离失所,对中国古典园林造成极大的破坏,在当时的环境下很难维系传统的造园体系。而西方造园体系的引进对我国造园匠师的缺失进行了很好的弥补,西式园林的造园手法被应用到近代鼓浪屿私家园林中,深刻改变着鼓浪屿园林建筑的整体风格和细部做法,包括砖过梁、窗套等[6]。

三、从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发展得到的启示

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中西文化融合的装饰风格是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中的特色和亮点。这些近代私家园林在继承我国古典园林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对西方园林的审美理念、造园技术及造园材料进行积极借鉴,融合中西园林文化之精髓,展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探索历程。深入探析鼓浪屿近代私家园林的类型实例,总结其特点,其中的一些设计思路和艺术理念至今仍然值得园林营造者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仲礼.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陈经纬.鼓浪屿的建筑风格及其文化背景探析[J].福建建筑,2006(5).

[3]童雋.江南园林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4]厦门市鼓浪屿区委员会.鼓浪屿文史资料集(第五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

[5]张志雄.从鼓浪屿园林看中西园林文化的交融[J].艺术生活,2008(6).

[6]潘宇飞.泉州近代私家园林造园手法及成因分析[D].泉州:华侨大学硕士论文,2013.

作者:张志雄 单位:漳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