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传播对策

互联网下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传播对策

[摘要]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迎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剖析红色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根据青年大学生网络环境下思想与行为的新呈现与新特征,借助现代传播学相关学理探寻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传播策略,强化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讲好当代红色文化传承故事。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传播策略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以“00 后”为代表的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荣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重要。红色文化是一个产生于中国革命时期,发展于建设时期及改革时期的先进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价值意蕴与精神内涵,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介在对红色文化的传播上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而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大学生是受网络文化影响的重要群体,他们身处于以多元网络文化引导多元价值为背景的互联网时代,在面对海量且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时,如何帮助他们提高信息辨别力和价值判断力,如何有效发挥互联网优势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策略,强化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实现从“实然”到“应然”的跨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

文化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深沉动力,是贯穿一个民族的精神主线,是连接一个集体中每一个个体的情感纽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时期,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增强文化自信,达成内在精神的共识,形成方向一致的内在牵引力显得尤为重要。而文化自信的前提是个体对文化的强烈认同。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1],“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应该坚守和践行的主流社会观念和价值体系”[2]。因此,强化对红色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核心基础。分析红色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有助于我们厘清红色文化认同规律,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策略。

(一)红色文化集体记忆的构建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所在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所形成的能够反映该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及精神等的肯定性体认,是个体对所属文化群体归属感形成的前提条件,这其中包括了“对以往的共同历史、共同记忆的认同,也包括着对现有时代体验的肯定和融入”[3]。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进程,群体对文化的理解、阐释与传播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群体成员持有对群体共有文化的集体记忆是文化认同的前提与基础。集体记忆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首次完整提出,指“在一个由人们构成的聚合体中存续着,并且从其基础中吸取力量”[4]的社会成员的共同记忆。起源于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价值与革命精神,也体现了共产党人在建设与改革时期的优秀精神特质。随着时代的变迁,红色文化在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与文化内涵。新时代红色文化集体记忆的构建便是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新的社会发展状况,新的国际环境等现实因素下,在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国家建设、促进民族发展的实践中,以原有红色文化为基础逐渐形成的当代构建。在红色文化集体记忆的当代建构过程中,对其传统记忆主要表现为传承与发扬,也有对部分内容的新时代创新性加工,但也有对传统记忆部分结构或内容的重写、解构,甚至是选择性遗忘,这对新时代实现红色文化认同提出的现实挑战。

(二)红色文化的个体认同

文化认同回答的是“我是谁”的问题,一个群体的集体记忆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在个体社会化之后表现为对集体记忆的遗传与传承,但同时文化是动态发展的,文化认同也是一个动态感知的过程。在对集体记忆或者说是群体文化特征继承的基础上,个体的文化认同既遵循“社会实践性的驱动机制”又遵循“主体能动性的建构机制”[5]。在认同过程中,个体一方面以自身的思维模式、认知结构、情感倾向、实践体验为基础;另一方面又受个体认同动机的方向、动机的强弱之影响。个体在接收外界信息时,会对信息进行识别、分辨、判断和归类,当信息内容与个体已有认知结构相一致,且个体具有强烈的认同动机时,信息会被迅速地吸收,而这个吸收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相加,个体会根据自身的思维模式、情感倾向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认知框架有选择性地对信息进行个性化加工,加工后再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这种文化认同的结果便是对个体已有认知结构的正向巩固和强化,但同时也加强了对与其相对信息的否定。当然个体文化认同并不是永久性地对所有与其自身认知结构不符信息产生排斥反应,在认同的过程中,个体也会对部分与原有认知结构不一致的信息进行试探性分析,特别是在外在存在助推力或是产生刺激时,如教育、社会实践、周围的环境等,会帮助个体加强对该信息的理解、接纳与吸收。个体实现文化认同之后会将其内化为自身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成为自我思维理念及行为准则的内在动力,并在实践中反映出来。红色文化的个体认同遵循文化认同的内在规律,是人们在所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环境中对红色基因自然而然的遗传与继承的基础上,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持续不断吸收红色文化并内化为自身价值理念、思维习惯,外化为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的过程。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是个体在文化身份上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归属感的基石与核心。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传播策略

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传播方式的不同、传播范围的大小、传播速度的快慢等都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习惯以及各种文化的形成产生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加便捷、范围更大、方式更灵活、内容与形式更丰富,渗透性也更强。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红色文化传播有利于数字化空间红色文化集体记忆的建构,有利于以更加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但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也遇到了很多现实挑战。首先,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较为模糊,将红色文化的时间段局限于革命战争时期,而以“00 后”为主的大学生生活在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年代,因此他们认为红色文化抽象又遥远;其次,互联网时代信息发达,多元思潮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对他们的价值形塑及对社会的认知判断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最后,红色文化宣传形式较单一化、刻板化,降低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兴趣。针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所遇到的困境与挑战,借助现代传播学相关学理,探究高校红色文化认同传播策略,以期突出自身特色,打破传播瓶颈,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一)遵循主题性策略,设置红色文化传播主题,建构红色文化认同场域

红色文化的时间起点在革命时期,但红色文化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革命时期,还包含革命文化的当展。红色文化蕴意深厚,是文化自信的核心。但部分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将红色文化看成是离现实有一定距离感的文化,没有实践体验感。而作为文化认同前提和基础的集体记忆,在构建的过程中离不开认同主体于某个文化情境中群体实践的参与、互动与感知。互联网技术的到来,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空间的数字化场域,人们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交换信息,产生文化,构建数字化社会结构,它是对现实空间能动的反映与延伸。因此,利用网络空间为大学生创设红色文化数字化互动与虚拟实践体验场域,是互联网时代构建红色文化集体记忆的重要途径。而根据现代传播学的“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大众传播虽然不能直接左右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但可以通过对议题的设置来影响大众对事件的关注度。也就是说,可以从事件认知的先后顺序及重要性上,引起人们对“我应该关注什么”的思考,进而在关注、思考与互动中产生对某事件或某现象在认知上的循序渐进的影响。当然与某种大众传播媒介接触越多越频繁,个人在认知上对事件或现象重要性的排序就会越受到此种传播媒介议程设置的影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 21%[6]。其中,按照网民年龄结构划分,20—29 岁网民占比为 17.8%,排名第二。由此可见,青年大学生是使用互联网的重要群体,受互联网影响较大。因此,不仅要通过创建各类显性的红色网站、红色微信公众号、红色微博等进行红色文化的宣传,还要于各类传播平台中设置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传播主题进行隐形传播。通过遵循主题性策略,构建红色文化数字化互动、实践场域,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传播氛围,提升高频次使用新媒体的大学生用户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及重视度,将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学习和体验放在个人议程的前端。同时,通过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在帮助大学生清晰红色文化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用符合青年大学生的话语方式讲好当代红色文化传承的故事。

(二)遵循主体性原则,借意见领袖之力,引导红色文化认同倾向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社会文化、信息及价值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载体与空间。网络青年亚文化便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它作为一种从主流文化中衍生出来的具有群体与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不仅是当代青年在虚拟空间中的独特文化话语表达方式,更反映了青年群体的价值判断、思维逻辑、心理特征等。而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蓬勃发展给反映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网络语言符号构成的随意性打破了传统媒介背景下语言的严谨性与信息呈现的完整度,这种对传统话语体系的解构所带来的不仅是“凸显独特的群体文化、定位不一样的群体身份”,更是“标榜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区别于主流文化”[7],其影响则是个体在思维逻辑上的改变,以及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传播效力的弱化;其次,互联网中活跃的青年网络圈层文化因同一圈子信息高度重复与叠加而形成的“信息茧房”现象,加上圈层内的群体心理效应,个体在观点、态度上会达成高度一致的圈层内部文化认同,这种具有局限性、封闭性特征的认同会造成圈层文化与外部整体文化的隔膜,形成对主流文化认同的挑战;最后,“泛娱乐化”现象随处可见,对承载重大意义的英雄、历史等对象的戏谑化、低俗化,对部分“毁三观”网络直播的追捧,饭圈的黑粉互撕等不仅造成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弱化,降低个体理性思考判断能力,还构成了一个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数字化集体记忆,冲击着对主流文化的价值认同。根据现代传播学学理“沉默的螺旋”理论,个体在表达观点时若发现自己的观点受到欢迎,会更加肯定自我观点的正确性,从而更加大胆地表达观点;反之,若自己所表达的观点不被人或很少得到人的肯定,则会选择沉默,慢慢地大胆表达观点一方的声音会越来越大,沉默的一方则更加沉默。该理论体现了大众传媒所营造的“意见环境”即舆论的重要性。作为我国文化自信基石的红色文化是蕴含着丰富革命精神与历史文化内涵的中国先进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核心的红色文化是整个社会所尊重、遵循并予以实践发展的文化,也是整个社会的主体文化环境,具有舆论上的绝对优势。在依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引导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倾向时,一方面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红色文化学习的内生动力,主动将红色情怀带入到互联网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大局观;另一方面,注意对青年网络亚文化不同圈层意见领袖价值观的引导,并借其力量营造红色话题环境,推动圈层文化与整体主流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的互动互通、相交相融,在唱响红色文化大氛围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圈层与圈层间、圈层文化与整体文化的“破壁”交流。

(三)遵循针对性原则,优化传播系统,满足大学生文化认同诉求

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认知的关注点、认知倾向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互联网作为新兴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网民的思维习惯、认知结构。但人作为有自主意识的能动的个体,并不是单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会根据自身的需求产生主动接触某种媒体、接收某些信息、形成某种认同动机、生成某种认同倾向的行为。红色文化具有深刻的育人价值,其“内在属性与时代新人精神面貌塑造相契合,能够为时代新人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8],是青年大学生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思潮交织的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帮助正处于价值观塑造期的青年大学生消除各种错误思潮的不良影响,拨开迷雾坚定正确方向。依据大众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遵循针对性原则,优化传播系统,从了解青年大学生个性化诉求着手,改变原有红色文化传播较行政化、单一化的特点,秉持大数据思维,有针对性地创新红色文化叙事话语、重构红色文化叙事符号、整合红色文化叙事主体,提升新媒体红色文化叙事能力和叙事效果,激发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动机,满足价值塑造与成长需求,并通过系统的红色文化教育与实践将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内化为自身的价值理念与行为准则,外化为行为习惯。

作者:龙波宇 单位: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