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网络文化探究

图书馆网络文化探究

一、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特征

1.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而衍生的一种新文化形态,以信息传播为主要目的,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以虚拟区域为传播领域,以传受双方为主体。网络文化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高科技为核心,电子为介质。传统出版传播方式一般以物质载体为介质传播信息,高科技应用改变了传统出版传播模式,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应用的普及,使信息的传播更加生动,也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深度。同时,电子为介质也跨越了时空限制,增加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广度,共同奠定了网络文化多样性传播的基础。第二,时效性和实用性。网络传播速度快,而且信息更新速度相当及时,可以跨越空间,实现信息瞬时交流,使网络文化的时效性特别强,像一些修仙、历史架空小说文学网站每日都在更新。与时效性相关的一个特征是实用性,如在季节流行病暴发期间,养生文化被过度放大;在金融活跃期间,理财知识会被大众看中,实用性特征相对明显。第三,虚拟性。梅罗维茨提出媒介情境分离理论,网络媒介所形成的情境以虚拟情境为主,网络文化在此空间传播,相对传统出版传播方式对受众来说,会有不同的影响。尽管情境不同,但网络文化是实存事物的数字化形态,只是传播空间虚拟化了而已。事实上,网络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孕育、发展而来,形成于网络的情境后,不断更新和发展,最终形成一种“虚拟实在”的状态,既不背离现实,又对现实有一定的超越性。

2.图书馆文化特征

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图书馆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和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行为模式。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开放性。图书馆文化属于大众文化,是大众获取知识的源头,绝大多数城市都有中心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由于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因此,任何人都享有阅读的权利,图书馆向大众开放,大众可以获取、检索文献和借阅书籍。第二,单向传播为主。图书馆文化偏向于拉斯韦尔的直线模式,传受双方没有互动,这也是传统出版传播的主要模式之一。虽然有一些粉丝会给作者写信,反馈其读书感受,但这属于少数,相比网络文化的传播,双向互动显得不足。第三,全时性和显著性。图书馆是人类的资源宝库,其浩瀚的馆藏资源是历经历史长河冲刷,保留下来的时代经典著作,继承了每个时期的经典。它不像网络文化集中于受欢迎读物,而是将每个时期精神结晶通过物质载体传承下去,图书馆文化具有全时性特征。

二、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融合在文化建设中的体现

网络文化是图书馆数字化形式存储方式之一,简言之,网络文化的来源之一是图书馆文化。同时,在网络情境下,网络文化也孕育出自身独特的文化,并与图书馆文化形成一定程度的冲突与融合。

1.网络文化的分层化传播推动图书馆文化的深入传播

传统出版方式中,冷媒介和热媒介有严格的界限,文字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永远是分开出版,而分级传播打破了这种界限。图书馆文化数字化后,分层化传播打破了冷热媒介共同传播的界限。分层化传播是网络文化特有的传播模式。网络文化的分层化传播是指网络信息的传播呈现分层化现象,骨架信息放在第一层网页上,关键的信息设置超链接,所打开的超链接信息呈现的是第二层骨架信息,第二层骨架信息又存在枝叶,同样是以超链接的形式呈现。超链接不局限于文本,可以是视频、动画、图片,增加了易读性。比如,短文作为一级信息,短文中存在着超链接的关键词,超链接的关键词所链接的页面属于二级信息,二级信息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文字。由于网民对信息的获取呈现“快速浏览”的心态,因此网络的传播也出现了超文本形式,浓缩了大量图书馆文化的意识形态。如此,网络文化的分层传播进一步推动了图书馆文化的深入传播。

2.时效性与全时性融合,实用性和显著性相辅相成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文化和图书馆文化的属性亦开始融合。图书馆文化具有全时性,大部分知识都适合人们全时段阅读。网络文化是互联网发展的社会性产物,具有大众文化的特征,主要是为实时发生的热点事件或者实时流行的文化而定的,其传播的内容有时效性。例如,近年来,金融知识很受大众欢迎,它唤醒了网络千千万万重视理财的受众。专业的经济学知识被专家改写,变成普罗大众都能理解的知识,没有过多专业的数据和图表分析,将全时性和显著性的图书馆文化转换成时效性和实用性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和图书馆文化融合对文化建设呈现相辅相成的作用,网络文化的传播以商业目的为主,优先考虑经济效益,而图书馆文化传播的是知识传承和理想。网络文化脱离图书馆文化,就像缺失了优秀文化的指导方向;图书馆文化离开网络文化,难以吸引广大消费者,只能供固定群体使用,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因此,网络文化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在实用理性指导下对图书馆文化进行改造和加工,依据时效性改造专业读物,最终将数字化读物存放至客户端,可随时下载或者检索。

三、如何让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融合形成良性互动

1.利用网络文化阅读的延伸性配置推动图书馆文化分层化建设

首先,从出版行业角度出发,图书的数字化和出版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既要考虑商业化目的,又要考虑文化建设,还要考虑用户体验等,图书馆文化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是网络无法替代的。但图书馆文化可以借用网络文化传播分层化的精髓,为图书馆文化注入活力,打造分级阅读机制,增强数字出版物的阅读延展性,推动文化传播的深度。其次,图书馆应当大力推进图书馆文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满足大众的使用需求。出版商和图书馆进行合作,逐步推出新的图书阅读系统,达到超文本、实用性、共享等网络文化传播的特性。同时,重视信息分层化的建设,利用网络特性,初步搭建表层信息单元结构,让图书馆信息资源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和广泛阅读,从而改变过去的出版方式,并且要推出一个分层化的导读系统,避免图书馆信息资源堆砌过多形成的碎片化现象。再次,网络文化虽然具有分层化和实用性的特征,但它始终不能取代图书馆文化的积累和传播职能,也比肩不了图书馆文化资源庞大的优势。因此,网络文化的传播应该增加其延展性配置,对一些流行的大众文化,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导读系统,吸引读者了解读物的同时,再深入去阅读经典读物。最后,图书馆文化数字化和分层化建设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既需要财政经费,又需要多方合作,才能让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需要图书馆、出版商、地方财政共同担负起传承文化的使命,最终实现图书馆文化为网络文化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撑,网络文化为图书馆文化注入活力的双赢目的,也是当前出版行业的一个挑战。

2.提供个性化服务,推动出版物的人际化传播

大数据时代,出版物的传播有了新的途径和方式。在客户端上,用户检索词汇和浏览刊物能为出版商提供用户的爱好体验信息,便于提供个性化服务,出版商通过用户对多元化信息的选择和阅读分析,根据用户的喜好,通过“猜你喜欢”栏目,为用户推荐图书馆文化的馆藏资源及用户可能会关注与其相关的领域,同时在各大阅读软件建立社交评论区域——“书友圈”。当用户阅读图书馆馆藏资源后,往往会在“书友圈”进行交流,甚至形成意见领袖,影响社交领域的人,使“书友圈”的其他人也来关注某书,最终,出版商不用再花心思来推送,读者就会自主推荐刊物,形成“出版物的人际化传播”形态。这也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特征,以网络文化为契机,能根据用户的数据分析出用户的喜好特征,进一步提供个性化服务,推送图书馆文化,最终通过用户自身的人际传播来实现出版物的大众化传播。当前,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不断融合,两者应该以文化建设为目的,结合各自特色,改良出版发行方式,实现图书馆文化数字化出版,建立分级阅读机制。网络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利用图书馆文化,扩大自身的延展性配置,最终让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形成良性互动,带动新的出版革命,共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作者:张炳华 单位:大连民族大学